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3900349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3.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pdf(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1.下列图示实验中能明显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是()2,下列属于单质的是()A.液氧 B.清新的空气 C.冰棒冒的“白气”D.大理石3.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不正确的是()c.过滤浑浊液体D.滴加液体44 .下列净水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静置 B.过滤 C.消毒 D.蒸储5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H2:2 个氢原子B.C a 2+:1个钙离子带2 个单位正电荷c.疏离子结构示意图 2 6 FTD.佚 铁铁原子中的质子数为2655.S56 .下列物质的性

2、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B.稀有气体不活泼,可用于制作霓虹灯C.石墨质软且为黑色,可用作电池的电极 D.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7.中国是把香椿当做蔬菜的唯一国家,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贰(化学式为C 27H 4 2。3),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皂氐分子中含有21个氢分子 B.皂式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C.皂贰由四种元素组成 D.皂贰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 14 g8 .要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加溶剂 D.增加溶质9 .对下列宏

3、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一一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变色一一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1 0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原子的结构由高到低1 1 .了解防灾减灾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B.图书、档案资料失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为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D.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1 2 .下列除

4、杂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方法A二氧化碳少量一氧化碳点燃B氮气氧气通过灼热的炭层C氧化钙碳酸钙高温煨烧D碳酸钙二氧化镐加水溶解,过滤A.A B.B C.C D.D1 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B.因为用 正。2能加快K C/0 3的分解,所以催化剂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所以c o与空气混合点燃时可能会爆炸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14.A、B、C、D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4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t”表示物质间的转

5、化关系),已知A和D均为单质,B和C都是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B、C、D都是气体,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可实现C和D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是造成“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B.D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供给呼吸点 里C.4 T C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2 。2D.要实现B-C只有一种反应途径B干冷验证石蜡中含有氢元素烧杯16.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回答下列问题:(1)食品包装袋充入氮气以防腐,主 要 是 利 用 氮 气 的(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2)洗手、消毒能有效防止病毒感染。“8 4”消毒液能迅速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Na Cl O中氯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为。(3)

6、下列属于乳化现象的是(填字母)。A.用钢丝球刷掉锅底的油污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油污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4)氢气是理想的高能燃料,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o1 7 .2 0 30年前实现“碳达峰”,2 0 60年前实现“碳中和”,展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1)画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 核 外 电 子 数 为。(2)要实现“碳中和”,需要减少、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3)以CO2和物质X合成尿素【CO(N/)2】是固定和利用。2的成功范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一定条件式为。2 +2 X-CO(/V H2)2+/。则 X 的化学式为 o(4)写出生活

7、中助力“碳中和”的一种做法 o1 8.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自来水可直接饮用水紫外灯管照射(1)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处理水的过程如图甲所示。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可用 检验直饮水机流出的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2)如图乙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a、b两 刻 度 管 内 产 生 气 体 的 质 量 比 约 为,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3)下列措施中,不 利 于 保 护 水 资 源 的 是(填 字 母)。A.使用节水龙头B.直接将工业废水排入大海C.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D.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19.人类对“火”的掌控与应用推动着社会发展。(

8、1)从燃烧条件看,古 人“钻木取火”的原理是。(2)如图所示的“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产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 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3)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的燃烧条件。(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0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实验3中X、丫可能是(填字母)。A.20水、白磷B.40第7K、白磷C.80水、红磷20.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科研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厨房中有下列物质:食盐、料酒、面粉、豆油,将它们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能 得 到 溶 液 的 是(填序号)。(2)过氧

9、乙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5%时,即具有消毒功效,某学校要配制0.5%的过氧乙酸溶液8kg进行校内消毒。现有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试剂瓶,配 制 上 述 溶 液 还 缺 少 的 玻 璃 仪 器 是(填名称)。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密度l.lg/cm3)mL。(结果精确到0.1)。(3)在学习溶液时,老师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静置后的现象(忽略水的挥发):力 口 入5g M10%:,溶液质量最大的是50g水甲、乙、丙、丁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乙、丙、丁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2 1.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

10、贡献。CuSO,溶液NaOH溶液丙(1)如图所示,甲、乙、丙 三 个 实 验 中 不 能 用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解 释 的 是;能直接用于验证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的 是,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2)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 四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 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B 的化学式为 ox 的值为,D 的 元 素 组 成 为 2 2.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室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物质ABCD 一 氢 原 子 氧原子修 一 碳 原 子微观示意图反应前质量/

11、g1001146反应后质量/g48955X甲乙(1)仪 器 的 名 称 为。(2)甲 同 学 的 实 验 中 制 取 氧 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3)铁 丝 燃 烧 实 验 中 水 的 作 用 是,燃 烧 的 产 物 是(填 化 学 式)。(4)乙同学的实验 中 制 取 二 氧 化 碳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5)制取二氧化碳时,A 中 的 现 象 是,通过B 中的现象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23.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定了实验装置内的压强。固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图 2

12、 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燃烧过程中瓶内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分别与时间的关系图。氧气浓度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在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待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1)红 磷 燃 烧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2)曲 线 丫 表 示(填“温度”或“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3)图 2 中反应开始时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 o(4)上述步骤中,导致图2 中压强曲线DE段 气 压 变 化 的 是 步 骤(填 序 号)。区食品脱氧剂(以铁粉为主的物质组成)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

13、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使食品处于无氧状态。甲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表是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有关数据:(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至少经过 min后,量筒中的液面不再下降。(6)据表中数据推算,广 口 瓶 中 氧 气 的 体 积 分 数 约 为。实验所需的时间/min0510303545量筒中液面的刻度/机4503527.519.719.719.7(7)乙组同学的实验用时45min,结果发现广口瓶中收集到的水约为甲组同学的全乙组同学造成实验失误的原因可能是 o(8)与红磷燃烧法相比,用 脱 氧 剂 测 定 空 气 中 氧 气 含 量 的 优 点 是。24.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瓶标

14、签部分破损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了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过氧化氮溶液质房136.0g 剩 余 物 质 质133.3g请计算:(1)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go(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答案和解析I.【答案】B【解析】解:A、胆研研碎过程,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B、加热铜片,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B 正确;C、收集氢气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错;D、推拉注射器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故选:Bo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

15、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变化判断,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答案】A【解析】解:4 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氧气中只含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且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属于单质,故正确;B.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C.冰棒冒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错误;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大理石属于混合物,故错误;故选:Ao单质是指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据此解答。本题难度系数不大,考

16、查学生对相关分类方法的定义的掌握,掌握基础即可解答。3.【答案】D【解析】解:4 把盛有气体的集气瓶放在身前适当位置,用手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中,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注射器活塞向里推,气体压进集气瓶中,造成气压增大,会有液体进入到长颈漏斗的颈中,即看到液柱上升现象,装置不漏气,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C.把烧杯中的浊液经过玻璃棒引流后进入过滤器中,滤渣留在滤纸上,图示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应该悬空垂直滴加,不能伸入试管内,以防玷污试剂,操作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A.根据闻气体的操作方法进行回答;B.根据装置气密

17、性的检验方法进行回答;C.根据过滤操作的原理进行回答;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回答。本题考查了过滤操作的原理、胶头滴管的使用、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等相关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原理即可解答。4.【答案】D【解析】解:A、静置沉淀可把水中固体沉降到水底,初步分离,故错误;B、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所得水还会含有可溶性杂质等,故错误;C、消毒是除去细菌等物质,所得水还会含有可溶性杂质等,故错误;D、蒸储是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储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饿,故正确;故选:D。A、静置沉淀是通过静置使水中不溶性固体的较大的颗粒逐渐沉降

18、而把水与在颗粒固体进行初步分离;B、通过过滤操作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常用的一种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操作;C、消毒是除去细菌等物质;D、蒸储是通过把水加热变成水蒸气,然后把蒸气进行降温凝而得到水。需要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的操作原理,才能正确掌握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净化水通常所采取的方法为:沉降、吸附、过滤、消毒杀菌、煮沸、蒸储等。5.【答案】A【解析】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表 示1个氢分子,故A错误;B、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所以Ca2+: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B正确;C、硫离子是

19、阴离子,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所以离子结构示意图为:)2 8 8,故C正确;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铁铁原子中的质子数为2 6,故D正确。故选:AoA、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B、根据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进行分析;C、根据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表示的含义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6.【答案】D【解析】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能用

20、作燃料,选项说法错误;B、稀有气体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选项说法错误;C、石墨质软且为黑色,可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的电极,选项说法错误;D、干冰升华吸热,能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因此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答案】B【解析】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皂贰分子中含有42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皂贰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l

21、x 42):(16x3)=7:8,故选项说法正确。C、皂贰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 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判断。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答案】D【解析】解:A、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高温度会使不饱和溶液仍不饱和;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升

22、高温度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方法不一定可行.B、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降低温度,会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的物质,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仍不饱和;故选项方法不一定可行.C、增加溶剂,不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溶质,不饱和溶液变仍为不饱和溶液,故故选项方法一定不可行.D、向不饱和溶液中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溶质而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方法一定可行.故选:D.根据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降温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

23、,升温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大多数物质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一般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改变温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答案】B【解析】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墨是用炭黑制成的,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o根据碳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基本

24、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分子的基本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答案】A【解析】解:A、FeO、Fe2O3,*3。4三种物质中,将化学式变形:3FeO、1.5Fe2O3,Fe3O4,氧原子数目越多,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小,所以铁元素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FeO、Fe3O4,Fe2O3,图示正确,符合题意:B、按照基本反应类型来分,化学反应可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化学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图示错误,不合题意;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图示错误,不合题意;D、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

25、、硅、铝、铁等,图示错误,不合题意。故选:Ao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来分析;B、根据基本反应类型来分析;C、根据原子结构来分析;D、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分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反应类型、元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等相关知识,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即可解答。11.【答案】B【解析】解:4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易造成火灾或爆炸,选项说法正确;B.档案材料失火时,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这样可以防止损坏档案材料,不能用干粉灭火器,选项说法错误;C.将大火蔓廷路线前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的原理,选项说法正确;D.为避免烟雾呛鼻和

26、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A.根据乘坐火车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来分析;B.根据灭火的具体做法来分析;C.根据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根据火场逃生的方法来分析。此题虽然考查促使燃烧的方法,爆炸的知识等,但最关键还是教育学生注意防火,加强安全意识及学会自救能力,熟悉自救方法。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要服务于生产生活,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要多加训练。12.【答案】C【解析】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27、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灼热的炭层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碳酸钙高温煨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二氧化镒、碳酸钙均难溶于水,用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不能进行分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Co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

28、入新的杂质。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3.【答案】C【解析】解:A、灭火只要破坏燃烧的其中一个条件即可,故错误;B、催化剂不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故错误;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所以CO与空气混合点燃时可能会爆炸,故正确;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错误;故选:CA、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解答;B、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解答;C、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解答:D、根据溶液的概念解答.本题考查的是

29、对常见的概念的推理,完成此题,要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据此解答.14.【答案】D【解析】解:A、B、C、D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和 D 均为单质,B 和 C 都是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B、C、D 都是气体,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实现C-。的转化,所以D 是氧气,C 是二氧化碳,B 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 是一氧化碳,A 会转化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所以A 是碳或有机物等,经过验证,推导正确A、B 是造成“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故 A 说法正确;B、D 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供给呼吸,故 B 说法正确;点燃C、的转化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2,故 c 说法正确;D、B-C 可

30、以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也可以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该转化不是只能通过一种反应实现,故 D 说法错误。故选:D。根据A、B、C、D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和 D 均为单质,B 和 C 都是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B、C、D 都是气体,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可实现CT D的转化,所以D 是氧气,C 是二氧化碳,B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所以B是一氧化碳,A会转化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所以A是碳或有机物等,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

31、 5 .【答案】A【解析】解:A、图中实验,软塑料瓶变瘪了,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不能证明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B、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选项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C、图中实验,滴加水后,红墨水右移,可验证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故选项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D、图中实验,将火柴梗放在火焰上,通过不同地方的炭化程度,可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故选项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故选:A oA、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B、根

32、据干冷的烧杯能检验水蒸气的存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墨水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温度越高,木条炭化的越快,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卜1,匚断O点 里1 6 .【答案】化 学 性 质+1 B 2 H 2+。2 二 2%。【解析】解:(1)食品包装袋充入氮气以防腐,主要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故答案为:化学性质;(2)N a Q。中钠元素为+1 价,氧元素为-2 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零,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

33、:(+l)+x +(-2)=0,%=+1;故答案为:+1;(3)4 用钢丝球刷掉锅底的油污是采用了外力的方法,而不是乳化原理;B.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因此可用洗洁精洗去餐具油污;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的原理;故答案为:B;(4)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2二 2H2。;故答案为:2%+点燃。2 二 2“2。(1)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3)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4)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7.【答案】(+6)2 4 6 煤

34、 N/纸张双面打印【解析】解:(1)碳的原子核内有6 个质子,原子核外第一层有2 个电子,第二层有4 个电子,所以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也,4,其核外电子数为6;(2)要实现“碳中和”,需要减少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3)以CO2和物质X 合成尿素【C0(N“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移件C02+2X CO(NH2)2+H20,生成物中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6 个氢原子、2 个氮原子,反应物中有1个碳原子、2 个氧原子,所以X 的化学式为N“3;(4)生活中助力“碳中和”的一种做法为:纸张双面打印。故答案为:(1);6;(2)煤;(3)忸;(4)

35、纸张双面打印。(1)根据碳的原子核内有6 个质子,原子核外第一层有2 个电子,第二层有4 个电子进行分析;(2)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进行分析;(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不变进行分析;(4)根据生活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做法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8.【答案】吸 附 肥 皂 水 1:8H、0 元 素 B【解析】解:(1)活性炭疏松多孔,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气味,具有吸附作用;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浮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浮渣少泡沫多的是软水,故可用肥皂水检验直饮水机流出的饮用水

36、是硬水还是软水。故答案为:吸附;肥皂水;(2)根据水通电可以分解出氢气和氧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二者气体体积之比为1:2;a管与负极相连,故 a管中的气体是氢气,b 管中气体是氧气,所以a、b两刻度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4:32=1:8,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0 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1:8;H、0 元素;(3)4使用节水龙头,属于节约用水,故 A 不符合题意;B.直接将工业废水排入大海,会造成水资源污染,故 B 符合题意;C.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保护水资源,故 C 不符合题意;D.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属于节约用水,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1)根据活性炭具有

37、吸附作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分析;(2)根据水通电可以分解出氢气和氧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分析;(3)根据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分析。本题不难,主要考查了水的净化和电解相关知识。19.【答案】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隔绝氧气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AC【解析】解:(1)从燃烧条件看,古 人“钻木取火”的原理是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故答案为:摩擦生热,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2)“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故“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故答案为:隔绝氧气;(3)图中实验1、2 中白磷的温度

38、均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 1中的白磷没有燃烧,2 中的白磷燃烧,对比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故答案为: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若要验证这一天假,则实验3 中 X、丫可能是:X是20水,丫是白磷或X 是80水,丫是红磷。对比实验2、3 可得出此条件;故答案为:AC。(1)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2)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3)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本题通过实验探究、实验对比的方法验证了燃烧条件,人们往往认为可燃物在水中不能燃烧。通过这一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是

39、满足了燃烧的条件,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可燃烧。2 0.【答案】烧 杯181.8乙 丁 乙 丙 丁【解析】解:(1)厨房中有下列物质:食盐、料酒、面粉、豆油,将它们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面粉不溶于水,放入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豆油不溶于水,放入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食盐、料酒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属于溶液的是;(2)现有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试剂瓶,配制上述溶液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烧杯;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密度l.lg/sn 3)为20黑 鲁,181.8mL;(3)甲、乙、丙、丁烧杯中的溶液,乙烧杯底部有固体剩

40、余,所以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乙;甲烧杯中的溶质是5 g,乙烧杯中的溶质小于10g,丙烧杯中的溶质是10g,丁烧杯中的溶质是15g,所以溶液质量最大的是丁;乙溶液小于当x 100%,16.7%,丙溶液等于黑x 100%,16.7%,丁溶液等于授x 100%60g 60g 65g23.1%,所以乙、丙、丁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乙 丙 丁。故答案为:(1);(2)烧杯;181.8;(3)乙;丁:乙丙 丁。(1)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进行分析;(2)根据稀释溶液需要的仪器进行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进行分析;(3)根据乙烧杯

41、底部有固体剩余,甲烧杯中的溶质是5 g,乙烧杯中的溶质小于10g,丙烧杯中的溶质是10g,丁烧杯中的溶质是15g进行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瞥装x 100%进行分析。溶液质量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1.【答案】甲 丙 CuS04+2 NaOH=Cu(OH)2 X+N a2SO4 CO2 0 碳、氢、氧【解析】解:(1)如图所示,酒精和蒸镭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甲、乙、丙三个实验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甲。乙中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导致反应后质量不相等,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丙中发生的反应是

4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前后天平平衡,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SQj+2 NaOH=CU(0H)2 J +N a 2 s o 4。(2)由微观示意图可知,B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02.x的值为1 0 0 +1 +1 +4 6-4-89-55=0;由微观示意图可知,A是氧气,参加反应的质量是96 g,B是二氧化碳,生成了 88g,C是水,生成了 54 g,参加反应的D的质量是4 6 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54 g x 1 0 0%=4 8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8g x去x 1 0 0%=6 4 g,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 4 g

43、 +4 8g =1 1 2 g 96 g,所以D的元素组成为碳、氢、氧三种元素。故答案为:(1)甲;丙;CuS04+2 NaOH=Cu(OH)2+N a2S04;CO2;0;碳、氢、氧。(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来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前后天平平衡来分析;(2)根据化学式的书写,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不变来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2 2.【答案】集 气 瓶2/“。4二/2/1 0 4 +71

44、。2 +0 2 7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防止溅落的高温生成物溅落,炸 裂 瓶 底 尸0 3。4 C a C O3 +2 H C/=C a C/2 +“2 O+C。2 T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解析】解:(1)仪器为集气瓶,故答案为:集气瓶:(2)甲同学用的是高镒酸钾制取氧气,高镒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KMMO4二Kz M n C U +M n Oz +Oz T;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2 KM几。4二/“71 0 4 +M“。2 +。2 T;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3)为防止溅落

45、的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做铁丝燃烧时预先要在集气瓶底装少量的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尸0 3。4。故答案为:防止溅落的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Fe3o4;(4)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 HCI=CaCl2+H2O+CO2 T。故答案为:CaCO-i+2 HCI=CaCl2+H2O+CO2 t;(5)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碳酸钙沉淀和水,故A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的密

46、度比空气的大。(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2)根据高锯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锌和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进行分析;(3)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尸 03。4进行分析;(4)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5)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点、燃23.【答案】4P+5O2二 2P2。5 氧气浓度红磷燃烧放热,集气瓶中气体受热膨胀3020.2%装置漏气无污染更环保点燃【解析】解:团.

47、(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 故答案点里为:4P+5。2 二 2P2。5;(2)根据红磷燃烧实验分析,随着红磷燃烧氧气浓度逐渐减少,所以曲线丫表示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故答案为:氧气浓度;(3)图 2 中反应开始时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集气瓶中气体受热膨胀。故答案为:红磷燃烧放热,集气瓶中气体受热膨胀;(4)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温度升高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迅速增大,随着反应结束温度下降以及氧气的消耗,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的水进入瓶中压强增大,所以导致图2 中压强曲线D E段气压迅速增大变化的是步骤打开弹簧夹,即。故答案为:;回

48、.(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30min后,量筒中水的体积不变,所以至少经过30min后,量筒中的液面不再下降。故答案为:30;(6)据表中数据推算,广口瓶中氧气体积=50小4 19.7mL=30.3m L,故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0.3mL+150mL x 100%=20.2%。故答案为:20.2%;(7)乙组同学的实验用时45m in,结果发现广口瓶中收集到的水约为甲组同学的全乙组同学造成实验失误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故答案为:装置漏气;(8)与红磷燃烧法相比,用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无污染更环保。故答案为:无污染更环保。0.(1)根据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2)根据随着

49、红磷燃烧氧气浓度逐渐减少分析;(3)根据红磷燃烧放热分析;(4)根据压强变化分析;(5)根据分析表中数据分析;(6)根据广瓶中氧气体积=50mL-19.7mL=30.3mL计算氧气的体积分数分析;(7)根据实验误差分析;(8)根据与红磷燃烧法相比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实验相关知识。24.【答案】3.2【解析】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36.0g+0.5g-133.3g=3.2g;(2)设参与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MnO22H2O2-2H2O 4-O2 T68 32x3.2g翳解之得:x=6.8g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鬻 x 100%=5%;136g答:所用为。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故答案为:(1)3.2;(2)5%。(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生成氧气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根据氧气的质量可求出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然后依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和质量守恒定律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