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中毕业年级模拟练习(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广4题。(8分),是历史之中国的延续;,是中国之历史的沿承。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 和文化积小而 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 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中华文明的沃土滋养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宝贵资源:仁爱民本、礼法合治等,都为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1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积d谊n ()(2)滋养()2 .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句的横线上,依次写出序号即
2、可。(2分)A.中国之今日B.今日之中国3 .请提取第句的主语,并写出标示符号。(2分)4第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5 .古诗文默写填空。(7分)(1)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口口口。(诗经兼葭)(2)子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只要心意相通,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无妨的句子是:口口(4)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可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口 o二、阅读(45分)(-)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7分)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3、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 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 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 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 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
4、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 乎?此之谓失其本心。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 B.故不为苟得也苟全性命于乱世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 D.此之谓失其本心太守自谓也 7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 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8 . “乡为”和“今为”的排比句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其本心,论证了 “舍生取义”的观点。C.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
5、现是“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D.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 生取义”。8 .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 慧庆寺玉兰记 戴名世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花开时,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兰一株,为人所称。虎 丘繁华之地,游人杂沓,花易得名,其实不及慧庆远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为重客,则慧庆之玉兰,竟未 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门昼闭,无复有人为看花来者。余寓舍距慧庆一里许,岁丁亥春二月,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
6、门而入。时玉兰方开,茂密如曩时。 余叹花之开谢,自有其时,其气机各适其所自然。原与人世无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兰, 意象渐衰,而在慧庆者如故,亦以见虚名之不足信,而幽潜者之可久也。花虽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记之。【注】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学家,曾任史官。曩时:往时,以前。幽潜:指幽居避世。物理: 事物盛衰的道理。9 .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3分)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10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余昼闲无事,独行野外,因叩门而入。11 .全文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悟?(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7
7、分)中国” 一词的前世今生何尊于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的贾村。其内胆底部有一篇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中国” 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公羊传禧 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J齐桓公救援 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华夏” 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唐代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华夏” 所指即为中原,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
8、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 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三是指中原地区。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 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 这样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中国” 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中国” 一名虽有三千年文 宇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 作为正式国名。“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夕卜,还有“中华”“九州” “四海”“神州”等称呼。“中华”最初
9、指黄 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 “中华” 一词。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 称为“中华”,泛指全国。“九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一直沿用至今。“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则始于辛亥革命以后。(有删改)【注】何尊: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2 .选文按照 顺序,说明了 o (2分)13 .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4 .下列选项,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 “华夏” 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B.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的“中国”一词指国内、内地。C.从夏、商、周
10、开始直到清末,“中国”一名从未作为一个王朝或政权的正式国名,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D.中国” 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六种不同概念。(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15分)枕边的夜莺迟子建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 书。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嗅花 圃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刷拉拉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刷拉拉响。疲倦的时候, 我会撇下书,趴在窗台看风景。窗
11、外的园田被雪花装点得一片洁白,像是老天铺下来的一张纸。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每一本看过的书,都 是一片谢了的花瓣。有的花瓣可以当做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作泥了。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 梦,那就是古诗词。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 百读不厌的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
12、 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咀嚼”, 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食粮”似的。我父亲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曹植了。因为爱极了他的洛神赋我一出生,父亲就把“子建”的名宇给了 我。长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读过洛神赋总觉得它的辞藻过于华丽,浓艳得有点让人眼晕。直到前几年, 我的个人生活遭遇变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朴素而凄清的美!洛水上的神仙宓妃,惊鸿一现,顷刻间 就化作烟波了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恨人神之道殊兮”,这才是曹植最想表达的。他以短短一 曲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我真的没有想到,曹植在诗中所描
13、述的一 切,正是我此刻的感悟,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幻影才是永恒的啊!所以现在读洛神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中国的古典诗文,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当你愤慨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时, 读一读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你就会获得解脱。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一 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过眼云烟。从这个意义上说, 那些古诗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高洁的灵魂, 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杜甫评价李白时,曾满怀怜惜和愤懑地写道:“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14、”,而这是 那个时代大多数诗人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个人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 悯、大哀愁,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我们都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喧嚣时刻。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 伪求真,去芜存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枕畔,也曾有过名声显赫却难以卒读的书,但它们很快就从我 的记忆中消失了。能够留下的,是鲁迅,是红楼梦是牡丹亭聊斋志异,是雨果和陀斯妥耶夫斯基, 等等,这些人的书和作品可以一读再读。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 的。我常想,我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就是一只只夜莺,它们栖息在书林中,婉转
15、地歌唱它们清新、湿泡,宛 如上天撒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15 .作者围绕枕边的书籍,主要写了哪些事情?(4分)16 .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17 .有人认为如果删去第段,文章更加顺畅。你同意吗?请谈谈看法和理由。(2分)18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3段中画线句子(3分)19 .“枕边的夜莺”指什么?本文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五)名著阅读(8分)20 .根据初中教材推荐的十二部名著填空。(4分)阅读经典可以熏染性情,启迪智慧。让我们一起阅读散文集人,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 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在科普巨著昆虫记中遨游,去感受“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B(作 者)对
16、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赞美;阅读老舍的作品,了解他笔下的车夫C(人名)“三起三落”的人 生经历,感受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读D(国别)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 铁是怎样炼成的,体悟主人公保尔为理想献身的崇高精神。21 .阅读名著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在“名著人物大家谈”活动中,下面两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争论。请 任选一个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名著内容简述两点理出。(4分)(1)西游记中的沙僧是一个才能平平的人吗?(2)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一个性情急躁的人吗?三、综合实践(10分)22 .按要求完成任务。班级中考复习期间,语文老师设计了苏轼专题学习任务群,要求大家一起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7、。(1)【任务一:了解苏轼】下面是老师整理的苏轼生平及作品,请为AB两处填空。(3分)人 物 简 介生 平 经 历教 材 所 选 作 品 及 名 句苏轼,字子瞻,号A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在诗、词、文、书、画等方 面取得了很高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1037-1101)(1)高光时刻 (2)守孝八年 密州三曲 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 客死他乡(进京应试,名动京师) (母丧,妻丧,父丧) (文学创作繁盛期) (人生至暗的转折) (人格的蜕变提升)八上三单元记承天寺夜游八下六单元卜算了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九上三单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下三单元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
18、叶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荐交横,盖竹柏影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B, o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任务二:欣赏苏轼】苏轼的诗文,语言凝练、意境悠远。请从下列诗文中任选一句,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诗文所展现的画面。(2分)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水调歌头)(3)【任务三:属对苏轼】老师要求根据苏轼的生平和作品,拟写一副对联。上联已给出,请你对出下联。(2分)上联:大江东去,千古风流数苏轼下联:(1)【任务四:点评苏轼】苏轼因与王安
19、石政见不同,转任密州太守,处于仕途的低谷,写下慷慨豪放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在任 密州太守时,政治失意,与其弟子由七年不见,中秋夜写下千古绝唱水调歌头;因罹文字狱,被贬为黄州 团练副使,在黄州写下无限感慨的记承天寺夜游。从上述材料和苏轼的诗文中,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 人?(100字左右)(3分)四、作文(50分)23 .以下作文,任选其。作文(1)题日:生命里的一束光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我们可以欺骗别人却无法欺骗自己当我们走向枝繁叶茂的五月青春就不再是一个谜向上的路总是坎坷又崎岖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真是不容易有人悲哀有人欣喜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也就跨越了 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一汪国真
20、跨越自己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作文要求:表达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600字。2023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练习参考答案(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5分)(一)(8 分)1 .淀 ZT(共2分,每空1分。)2 .B A(共2分,每空1分。)3 .沃土 =(共2分,每空1分。)4 .将冒号改为破折号;或将冒号改为逗号;或将冒号改为逗号,并在“仁爱民本”前加“如”。(2分)5 .古诗文名句(共7分,每句1分,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或前后顺序颠倒,此句不得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温故而知新海内存
21、知己,天涯若比邻。(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阅读(45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7分)6.B(2分)7 .C(2分)8 .作者肯定的是舍生取义的人。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见利忘义、唯 利是图的人会受到人们的反对与唾弃。(共3分,观点1分,联系生活2分。)(二)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9 .玉兰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数丈/盖二百年物。(共3分,各1分。)10 .我白天闲来无事,独自在野外漫步,便(于是)敲开寺门进去。(共2分,红字为采分点,每处0.5。)11 .通过两处玉兰花的对比(1分),表达了不要被虚名迷惑,要靠自己的观察体悟来认识事物,以及只有
22、潜心 钻研,凭借真才实学才能走得久远的感悟(2分)。(共3分)(三)议论文阅读(7分)12 .时间 说明了中国一词的演变历史(或过程,本题须答出具体的说明对象及内容,如答说明了中国一词的 前世今生则不给分)(共2分,各1分。)13 .引用 本文引用大量文献资料,充分具体地说明中国词的演变历史,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共3 分,说明方法1分,作川2分。)14 .D(2分)(四)记叙文阅读(15分)15 .读师专时开始了真正的读书;读到心动的地方会低声吟诵;父亲因爱曹植而给“我”取名为“子 建”;经历了人生变故后理解了洛神赋的内涵。(共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每点2分。)16 .内容上:这段
23、文字主要表达了 “我”对古诗词独特的喜爱之情;结构上:承上启下,自然引出下文对阅读 具体古诗词的叙写。(共2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17 .不可以删去。本段让全文意境开阔,升华文章主旨。告诉人们在喧嚣的现实中要保持清醒,辨伪存真, 去读经得起时间推敲的经典。可以删去。使上下文衔接紧密,突出表达了古诗词丰盈了我的精神世界,使结 构更加严谨。(共2分,观点1分,理由1分,意对即可。)18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比作“上天撒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并想 像它们“栖息在书林中,婉转地歌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诗词的清新、湿润、富有生命力,从而表现作者 对阅读的喜爱之
24、情和无比陶醉。19 .指枕边的古诗词书。(1分)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枕边的古诗词书比喻成夜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阅读 古诗词给予自己的精神享受,表达了自己对古诗词的赞美,新颖生动,吸引读者。(3分)(共4分,红色字体 为采分点。)(五)名著阅读(8分)20 . A.朝花夕拾B.法布尔 C.祥子 D.苏联(共4分,各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21 .示例一:沙僧是一个才能平平的人。他协助猪八戒捉拿黄袍怪,仅几个回合就被抓走了;银角大王来捉 唐僧;他虽然奋力抵挡,但很快被制服了。示例二:沙僧不是一个才能平平的人。在流沙河,孙悟空和猪八戒联手都收服不了他,说明他本领高强;取经 路上,他经常调解团队内部的矛
25、盾,这种能力是孙悟空和猪八戒比不了的。示例三:说沙僧才能平平不公平。取经路上,因为分工不同,他主要负责挑行李和陪护师父,相比之下显得才 能平平;但他是有高强本领的,在流沙河,孙悟空和猪八戒联手都没能收服他。示例一:鲁智深是一个性情急躁的人。他在酒楼与人吃酒,听到隔壁有人哭,就心烦气躁发脾气,摔碗碟; 在五台山,卖酒汉子怕长老责罚不愿卖给他酒,他就一脚踢倒汉子抢酒吃。示例二:鲁智深不是一个性情急躁的人。他为保证金氏父女安全上路,耐心地在客店坐了很久,才去找郑屠算 账:在林冲被发配途中,他暗中保护,沉稳冷静,直到林冲在野猪林遇到危险时才冲出来。示例三:说鲁智深性情急躁太绝对。他有时急躁,一言不合就
26、打人,受到搅扰就摔碗碟;但在帮助金氏父女时, 他嫌朋友不爽快,言行看似急躁,实际上是豪爽的表现。(共4分,要求有明确的判断,能结合名著具体内容举例,理由简述要有两点。)三.综合实践(10分)22 . (1) A东坡居士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可是其它,写对即可,有错别字不给分。)(共3分)示例一:承天寺的夜晚,皎洁、清澈的月光洒在庭院中,犹如一泓清水。竹柏的影子,犹如藻、苻在水 中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夜景美不胜收!示例二:夜已深沉,朱红的楼阁在月光的映衬下格外醒目。皎洁的刀光转过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 月影流动,诗人辗转反侧(共2分,要有画面描绘,语句通畅优美。)开放性试题。(示例
27、:明月西照,万里婵娟诵东坡;赤壁怀古,万卷读书留后人:清风徐来,一轮明月映文 豪;西湖漫步,百年大业筑河堤共2分,逗号前后各1分,题干已要求与苏轼相关,所以写其他人不给 分。)(4)开放性试题。示例: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宛如一颗璀璨的巨星,光耀千古。他的生活状态:不是被贬官, 就是奔波在正在被贬官的路上。他一生坎坷,颠沛流离,但他所到之处,皆有鲜花为他盛开、清风为他送来。 作为丈夫,思念亡妻的真情催人泪下;作为文人,诗文中的豪情壮志激荡人心;作为政治家,仕途坎坷,踽踽 独行,仍不失乐观与旷达苏轼是一座丰碑,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喜悦和精神的富足。(共3分,能有自己 的评价,语句通顺,言之成理,文字量要够。)四、作文(50分)23 .(作文依据中考评分标准,适各学校情况酌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