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型工业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型工业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1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说明书 目 录第1章现状概况11.1地理位置和政区建制11.2历史沿革11.3社会经济11.4自然条件21.5资源4第2章规划背景62.1规划背景62.2本次规划调整重点8第3章规划依据与规划目标和原则103.1规划依据103.2规划目标103.3规划原则11第4章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124.1规划期限124.2城市规划区范围12第5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目标定位145.1条件评价145.2发展特征155.3发展战略15第6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6.1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预测196.2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216.3城镇职能组合结构规划246.4城镇空间
2、结构规划266.5综合交通规划296.6生态环境保护区32第7章城市性质和规模337.1城市性质337.2城市规模34第8章城市总体布局388.1城市用地发展方向388.2城市总体布局398.3规划用地平衡表42第9章居住用地规划439.1现状439.2规划44第10章公共设施规划4710.1行政办公用地规划4810.2商业金融用地规划4910.3文化娱乐用地规划5010.4体育设施用地规划5110.5医疗卫生用地规划5210.6教育科研用地规划5410.7文物古迹用地规划54第11章工业用地规划5611.1现状5611.2规划5611.3皮革工业园区规划57第12章仓储用地规划5912.1现
3、状5912.2规划59第13章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6013.1绿地系统规划6013.2景观规划62第14章对外交通规划6714.1现状6714.2规划68第15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6915.1现状6915.2规划7015.3静态交通设施规划77第16章旧城改建规划7816.1旧城改造采用的一般方法7816.2本次规划的旧城改造思路7816.3改建措施79第17章城市供水8217.1供水现状8217.2用水量预测8317.3供水工程规划8417.4水源保护85第18章城市排水8618.1排水现状8618.2排水体制8718.3雨水系统规划8818.4污水系统规划90第19章城市供电9419.1现状概
4、况9419.2用电量及负荷预测9519.3电力工程规划95第20章城市电信9720.1现状概况9720.2电信网发展目标9720.3局所规划9720.4通信管道97第21章城市燃气9821.1现状概况9821.2城市气源选择及用气量预测9821.3燃气设施规划98第22章城市防灾10022.1防洪排涝10022.2消防10622.3人防107第23章环境保护及环境卫生10823.1环境现状10823.2主要问题10923.3环境分区及保护目标11023.4环境保护措施111第24章近期建设规划11324.1近期建设规划年限11324.2近期建设规模11324.3近期建设用地发展方向11324.
5、4近期建设重点内容11324.5近期规划用地平衡表116第25章远景发展构想11725.1布局结构11725.2功能分区117第26章城市郊区规划11926.1郊区范围11926.2对外交通规划布局11926.3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布局11926.4主要农副食品基地规划120第27章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建议121121第1章 现状概况1.1 地理位置和政区建制XX市位于XX省中部偏东的涟水中游,西起东经1115940,东至东经1123855,南起北纬27292,北至北纬28345。东邻湘潭、西接娄底、南毗双峰、北界韶山和宁乡。市区东距湘潭市43 公里,距长沙市100 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102公里,
6、西距娄底市57公里,北距韶山市25公里。XX市域总面积为200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0.95%,辖望春门、新湘路、昆仑桥、东山4个办事处和棋梓、虞塘、潭市、梅桥、中沙、栗山、白田、金石、翻江、壶天、泉塘、月山、山枣等13个镇以及东郊、龙洞、毛田、金薮、育塅等5个乡。1.2 历史沿革XX春秋战国时属楚国,秦朝属长沙郡湘南县。西汉高祖五年置长沙国,湘南县属长沙国。哀帝建平四年,封长沙王之子刘昌为XX侯,始有“XX”之名。东汉末至南北朝时期为衡阳郡辖地。隋唐至明清,长沙虽几经易名,但XX仍一直归长沙管辖。民国3年XX划属湘江道,11年直属省辖,26年属省第六督察区专员公署,29年属省第五督察区专员
7、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益阳专区,1953年属邵阳专区,1965年7月改属湘潭专区,1983年由湘潭市管辖,1986年9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XX市至今。1.3 社会经济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88.9万,其中农业人口77.2万,非农业人口11.8万。人口密度444人/平方公里。2004年,XX市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5.87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401元人民币。三次产业结构比值为29:40:31。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61745万元,占GDP的比重为40.87。其中工业仍是XX市国民经济的支柱,2004年全部工业总产值62.66亿元,比上年增长27.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
8、40.37亿元。1.4 自然条件1.4.1 气候XX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3左右,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5左右,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29.5左右;全年积温较丰富,常年无霜期一般在 2 7 2天左右。年降雨量在11001400毫米之间,分布以北部较多,东部次之,西部和南部偏少,全年降水集中在46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5%。风向以北风和偏北风为主,只有七月份南风或偏南风较多。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4米。春夏之交也会出现风速大于每秒7米或瞬时风力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特点是突发、历时短、破坏大。市区静风频率为25%。1.4.2 地形地貌XX市属华南湘赣丘陵区,
9、处湘中丘岗向湘江河谷平原的过渡地带,为雪峰山脉和南岭山脉越城岭北端余脉所夹峙。西部和南部较高峻,东部和北部较平缓,最高点为褒忠山的三尖峰,海拔807 米,最低处在涟水河出境处的文佳滩附近,海拔41 米。市区为平原地带,平均海拔在48到56米之间。向南跨涟水河到东台山之间为开阔平坦的农田,市区南侧最高处为塔子山,海拔320米;向东也是开阔平坦的地带;向北为浅丘地带,地势起伏较大,相对高差最大为40米;向西地势较为平坦,只有少部分地带为浅丘。1.4.3 土壤全市耕地土壤多呈微酸性和中性,山地土壤多呈酸性和微酸性,耕地土壤按酸性分级,一级强酸性土壤(pH值小于4.5)分布在壶天、月山和东郊、龙洞等山
10、冲地带;二级酸性土壤(pH值介于4.5至5.4)分布在壶天、白田、月山、虞塘、东山等内花岗岩母质的山丘地带;三级微酸性土壤(pH值介于5.5至6.4)分布在全市各地近60%的耕地上;四级中性土壤(pH值介于6.5至7.4)主要分布在泉塘、东郊的平原地带,其它各地也有零星分布;五级微碱性土壤(pH值介于7.5至8.4)分布在棋梓镇、东郊乡等乡镇的丘岗地带;六级碱性土壤(pH值大于8.5)零星分布于壶天和水府庙水库周围。全县耕地面积的85.3%无石灰反应,石灰反应弱的占4.1%,中等的占6.2%,强的占4.4%。1.4.4 地质XX市地质经历了武陵、雪峰、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构造运动
11、,其中以燕山运动最为激烈,以致形成了本市现有的地质结构的基本形态。本市处于紫云山沩山大背斜北西向构造体系上。其轴向:金薮至栗山段为北北西,栗山至桂花段接近南北向。轴部宽度在20公里以上。在桃林月山白田一带,分布一组近东西向的压性断层,属白马山龙山东西向串珠状隆起构造的东延部分。在中沙莲花酒铺一带,分布着一组北东向压性或压扭性断层,属紫云山石潭北东向隆起构造;西北侧属北东向的XX凹陷构造。在大背斜的两翼,分布一些小型褶皱和断层。XX市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属于非重点设防城市。1.4.5 水文市域范围内年产水总量为26.7亿立方米。年平均形成地表径流总量为12.6亿立方米,人均1546.5 立方米,
12、比全省人均少1491.3 立方米、比全国人均少1053.5 立方米。分布上市域北部偏多,西部偏少。由于XX地处背斜构造上,岩浆岩面积占1/4,水文地质条件差,地下水蕴藏量不大,中、东部为凹陷构造,地下水属表层孔隙水,含水丰富;西部属石灰岩溶岩水,含水量不大,其余地域多属裂隙水,含水量变化大。XX市属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分湘江支流涟水、沩水、靳水3个汇水区域。市内水能资源理论蕴藏值为5.5万千瓦,实际可开发水能资源3.7万千瓦,已开发的有水府庙水库、韶山灌渠等水利工程。涟水河是市域内最主要的河流,全长约232公里,流经XX市14个乡镇,约97公里。涟水河在境内的主要支流因河道淤塞,先后断航。在X
13、X城区附近也已经断航。上游水府庙水库是XX市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94米,水库容量3.7亿立方米。1.5 资源1.5.1 矿产资源XX市矿产资源丰富,全市矿藏品种共31个,有石灰石、白云石、花岗岩、河砂、石膏、砂石、方解石、黏土、煤、滑石、锰、铁、铅、锌、黑钨、锡磷等。其中石灰岩分布面积达130平方公里,可供开采的总储量50多亿立方米。1.5.2 农业资源XX市农业种植以粮食为主,养殖业以生猪为主,是全国粮食和生猪百强县(市)之一。粮食和生猪是XX市农业的两大支柱产业。全市耕地面积82.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7.4%,土质肥沃,生产性能良好,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1.5.3 旅游资源X
14、X境内名胜古迹甚多,市区内有云门寺、褚公祠、东山书院和文庙等景点,市域内有被誉为“水府龙宫”的XX水府旅游区。东台起凤、东山书院、笔沼春云、朝阳卧虎、古刹生辉、褒忠云翠、碧州芳渡、南宋古窑被誉为“XX八景”,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是XX人引以为豪的宝贵财富。XX已与韶山、南岳连成一条资源丰富的旅游热线。第2章 规划背景2.1 规划背景2.1.1 XX市城市总体规划回顾 (1)1958年,由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XX铝厂、XX铁合金厂等企业上马,对整个城区做了一个粗略的、不完整的规划,主要解决了工业建设用地的选址和对外交通运输问题。(2)1976年,XX县城市规划办公室(临时机构)成
15、立。首次正式编制了XX县城总体规划,将工业用地适当集中布置并解决了市区与工业区的关系及城市布局的基本框架。(3)1980年,“XX县城镇规划办公室”成立。并于1989年编制了较为完整的总体规划,确定了城市的规模、性质及发展方向和基本骨架,成为城市建设的指导性蓝图。(4)1997年,根据省建委的统一布置,对原有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调整了城市布局结构,完善了城市道路系统,进行了专项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2.1.2 对上版规划的评价XX市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于1997年,规划期限到2015年。当时确定的城市性质是:以冶金、化工、建材工业为基础,积极发展食品、机械、环保设备、皮革工业和商贸旅游的新
16、兴工业城市。97版城市总体规划对XX市近五年来的城市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其主要积极作用有:(1)在80版规划的基础上,调整了城市规模。预测到2015年,城市人口将达到20万人,城市建成区规模将达到19 平方公里。(2)确定了改造旧城、发展新区的城市建设思路。(3)提出320国道改线至湘黔线铁路南侧与铁路线平行设置,不再穿越城市核心地区;市区建设环状交通系统联系旧城与新区。(4)提出严格控制旧城西侧工业区的环境质量,减少污染;湘黔线北侧布置无污染高科技工业;涟水河南侧啤酒厂周边地区建设轻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工业区。(5)确定了公共设施及各项交通、市政设施的分级配套原则。(6)提出了保护具有传统文脉的
17、老街和文物古迹,引入城市设计手法规划城市景观系统。由于历史原因,97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一些合理设想没有得到实现:(1)320国道至今仍然穿越城市核心区,市区中心桑梅路一段仍承担着城市大部分过境交通。(2)城市新区建设未起步。东山办事处地区至今没有很大发展,中医院等设施搬迁新建没有实现,仍在原址重建;湘黔线北侧商贸新区建设仍是空白。(3)市区西侧工业区空气污染情况未减轻,仍然对市区尤其是工贸新区居民生活存在很大影响。(4)城市绿地景观系统仍然没有形成,滨河景观带广场和小游园未完全建成。同样由于历史原因,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上版总体规划也存在一些问题:(1)320国道改线至湘黔线铁路南侧与铁路线平
18、行设置,与湘黔线铁路共同形成的交通走廊不利于旧城区与走廊北侧地区的联系。随着上瑞高速公路和XX段连接线的建设,北部地区发展前景看好,必然要求有更加便捷的南北向交通联系。(2)东山新区的文教、科研、体育中心区没有规划足够的居住用地予以支撑。地区人口不足,新区设施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将会下降,不利于设施的发展,新区的吸引力也会受到影响。2.1.3 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随着长、株、潭区域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确,为在区域中争得一席之地,求得城市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XX市迫切需要进一步调整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明确城市经济发展目标,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塑造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经济发展的城市整
19、体形象。新修建的上瑞高速公路为320国道开发轴沿线城市(镇)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上瑞高速公路、320国道、娄湘线和湘黔线铁路组成的复合型交通干线是联系湘潭市与XX市各城镇的主要纽带,沿线经过XX市区、泉塘镇、潭市镇和棋梓镇等市镇。本次规划调整将吸收97版规划修编的合理部分,在新形势下对XX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进一步调整。2.2 本次规划调整重点为适应XX市的实际情况,适应跨世纪发展的需要,本次规划调整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城市科学定性,调整城市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2)调整城市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少占农田。 (3)调整城市发展时序,近期建设与远景规划相结合,合理引导
20、城市发展。(4)调整交通结构,解决国道过境交通穿越城市的问题。(5)进行新的城市行政文化体育中心选址。(6)调整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减少环境污染。(7)引入城市设计手法,创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第3章 规划依据与规划目标和原则3.1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4)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 18号)(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7)XX省城市规划实施办法(XX省第八届
21、人民代表大会修正稿)(8)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年2005年)(XX市计划委员会)另外,本次规划调整还参考了XX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19972010年)和湘潭市以及XX省长株潭区域有关规划建设文件、资料。3.2 规划目标本次规划总目标:将XX市规划建设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1)加速城镇建设,提高市域城镇化水平,优化市域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2)依托老城、发展新区,完善城市用地结构,塑造城市空间形态,提出城市发展对策。(3)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创造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的城市空间环境。(4)保护自然景观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
22、,创造有特色的城市人文景观。(5)实现XX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3 规划原则(1)合理定位。从区域分析入手,论证XX市在全国、XX省及湘潭市的职能、定位和作用,分析全球竞争条件下XX市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合理确定XX市未来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2)远近期结合。吸收上一版总体规划的合理部分,注重远近期结合,合理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和布局。(3)资源与基础设施共享。合理安排市域和市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4)塑造城市整体形象。引入城市设计的方法,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培育XX市地方特色,增加城市在未来的持续竞争力。(5)保
23、护生态环境。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第4章 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4.1 规划期限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确定本次规划基期年为2004年。规划期限为:近期 20042010年远期 20112020年远景 2020年以后4.2 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地区。本次规划在确定XX市城市规划区范围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从生态角度上看,城市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共同构成城市生态系统,城市规划管理上必须将其视为一体进行统一协调,才能满足二十一世纪人们对高质量环境的追求。(2)从功能上看,城市非建设用地中可以安排以生态绿地为主的
24、旅游区、近郊休闲区和郊野公园等等,城市规划区必须考虑与市区联系密切的旅游区。(3)对XX市市区未来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地区。(4)作为城市水源保护的控制区域。另外,根据对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的分析,选址定于在现状建成区东侧的东郊乡规划建设皮革工业园区,并将现状建成区北侧部分隶属育塅乡的红仑上地区纳入到统一规划控制范围内。综合考虑上述四方面因素,本次规划确定XX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包括现状建成区的四个办事处(新湘路办事处、望春门办事处、昆仑桥办事处、东山办事处)及新增加的东郊乡和育塅乡的育桥村、育塅村和直冲村。规划区总面积约168平方公里。第5章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目标定位5.1 条件评价作
25、为湘潭所辖重要的县级市,XX在湘潭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20年来,XX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4年,XX市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5.87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401元人民币。三次产业结构比值为29:40:31。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61745万元,占GDP的比重为40.87。其中工业仍是XX市国民经济的支柱,2004年全部工业总产值62.66亿元,比上年增长27.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0.37亿元。按照世界银行划定国家收入的标准,XX市仍属于低收入地区,而湘潭市属于中低收入地区。 支撑XX市经济增长的资本来源主要是国内资本,外资比重不高。XX市经济增长
26、过度依赖于要素投入,这也说明XX市经济增长质量不高。XX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水平大致和低收入国家水平相当,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应该处于向工业化中期迅速迈进的阶段。从工业内部结构变动来看,XX市最重要的工业门类没有变化,前5大主要工业为:黑色金属冶炼业、化学原料和制品业、皮革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饮料制品业。但是其内部排序发生了一些变化,皮革工业在近三年增长迅速,成为XX最大的工业门类,普通机械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增长也较快。从绝对值来看,造纸和纸制品、电气机械等所占比重增加。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而金融保险业却有所下降。资本投入是拉动XX经济增长最主要
27、的因素。1998年以后,投资率呈现出平稳上升趋势,一直维持在20以上,到2001年达到了25。5.2 发展特征从未来发展来看,XX市同中部地区的其它中小城市一样,城市化过程中都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巨大的乡村人口压力和相对不足的城市吸纳能力之间的矛盾。同时,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一些老工业企业出现经济衰退迹象,大量下岗职工的出现也限制了城市对乡村人口的吸纳。城市规模的偏小,导致城市建设外部成本增加,乡镇企业分散,污染严重而无力治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自我服务替代第三产业,降低了就业水平。因此,在工业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XX市仍然有必要未雨绸缪,进一步提高城镇化
28、水平。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第一产业不降反升,第二产业下降,第三产业摇摆不定,工农业生产仍处于传统发展阶段。这些情况表明,上述产业演进不是一个合理的发展趋势,说明XX市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GDP占湘潭全市的比重看,90年代初期,XX市对湘潭的GDP贡献呈上升趋势,约在1995年达到峰值;近几年,该比重呈下降趋势,并逐渐回落到90年代初的水平。从劳动力结构来看,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迅速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迅速上升,这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也是迅速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XX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XX市经济增长速度下降,1998年后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反映出XX市经济增长后
29、劲不足,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可能处于劣势。5.3 发展战略5.3.1 优势条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XX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长株潭地区交通、通信、金融等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的实施,将大大加快XX工业化的进程。XX市必须主动参与长株潭一体化建设,接受大都市的辐射,增强为大都市服务的意识,从而为XX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动力和发展的空间。随着2003年上瑞高速公路的开通,XX市要结合长株潭地区的东引西连、居中发展的战略,利用交通上的优势,进一步加强XX对湘潭、娄底地区“承东启西”的联系作用。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为XX21世纪的经济发展赢得新的市场和空间。目前,XX市第一产业仍然占近四分之一
30、的份额,三产结构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整,以发展有利于XX为长株潭服务的产业:长株潭今后的产业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冶金、机电、电子信息、食品等第二产业和旅游、物流、文化等第三产业。XX市可以利用长株潭区域主中心城市产业分流疏散的机会,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5.3.2 重要的举措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国内其它地区和国外的投资以及上一级城市的产业向XX本地疏散。5.3.3 经济与产业发展总体目标随着XX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考虑到XX的具体区域特点和经济条件,其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近期到2010年, GDP总量达到120亿元,人均GDP达到1.3万元; 远期到
31、2020年, GDP总量达到250亿元,人均GDP达到2.5万元。其中,近期的GDP预测数据利用了自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远期分析更多的考虑大的宏观经济变动,例如科技进步、制度改善等因素。未来产业方面调整的方向应该是稳固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产业定位:坚持从长株潭全局出发的开放原则。产业结构:以市场为主体调整产业结构,选择重点企业和行业。产业布局:集中发展,节约用地,控制污染。5.3.4 产业发展策略5.3.4.1 第一产业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多样化生产和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重点建设各类农业园区、加工基地、生猪养殖业基地,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型林业,开发森林
32、旅游资源。5.3.4.2 第二产业做大做强XX两大大支柱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提升食品饮料制造业,打造XX的知名品牌;巩固发展建材工业;重点改造冶金工业;以皮革工业园为龙头,巩固发展制革业,对园区污染项目进行重点控制。积极引进高科技环保产业,集中建设环保科技园区。5.3.4.3 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突出云门寺、朱津渡、水府庙等文化自然生态旅游等重点旅游资源的开发。抓好对外宣传促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高商贸业。加快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的转变,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商品流通体系。加快社会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5.3.4.4 市域产业空间布局市区加强第三
33、产业如旅游业、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和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增强经济集聚引力;棋梓镇加强旅游业和建材业发展,同时注意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和市场建设;东郊乡重点建设皮革工业园;潭市镇重点建设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为市区服务;其它各乡镇根据资源优势,加强乡镇间合作,共同发展高效农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第6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6.1 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预测6.1.1 XX市人口现状分析截至2004年底XX市现有人口889481人,其中男性458048人,女性431433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5和48.5,男女性别比为106:100。总人口中非农人口117760人,占总人口的13.2。全市人口密度为44
34、4人/平方公里。XX市的人口增长具有以下特点:(1)总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减慢。(2)人口的自然增长维持低增长率水平,人口再生产逐步进入稳定阶段。(3)近年来人口迁出大于人口迁入的特征比较明显。(4)人口地域分布相对均衡。(5)人口性别结构合理,但整体文化素质偏低。6.1.2 市域总人口预测规划采用综合递增率法、自然增长率法和总人口趋势外推法对市域总人口进行预测。综合递增率法假定人口以一种比较稳定的速度增长,预测2010年总人口94万人, 2020年总人口99万人;自然增长率法则着重考虑了计划生育对人口增长所产生的影响,预测2010年总人口93万人, 2020年总人口98万人;趋势外推法则以人口增
35、长环境的一致和增长机制的延续为前提,预测2010年总人口91万人, 2020年总人口93万人,其中线性模型假定具有均匀的年增长量,而指数增长模型则把人口的增长放在了加速增长的基础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并结合XX市近几年人口变化的趋势来看,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逐渐步入稳定阶段,2010年前后开始,独生子女一代开始进入婚育期,按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可生育二胎,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将有所上升。而随着XX经济活力的不断增强,对人口的吸引力将不断增加。综合考虑全市流动暂住人口,预测XX全市总人口2010年为92万人左右,远期为98万人左右。如果再考虑未来将要建设的工业园区对人口的吸引和集
36、聚效应,我们最终预测XX市总人口2005年为95万左右,远期2020年为100万左右。综上所述,最终综合得出XX市2010年的全市人口总数为95万人左右,2020年的全市人口总数为100万人左右。6.1.3 城镇化水平预测6.1.3.1 现状判断2004年XX市非农业人口117760人,占总人口的13.2%,用这一口径反映城镇化水平显然是偏低的。目前比较接近实际的城镇人口口径是按照城镇驻地人口来估算,按这个口径XX的城镇人口大约是21.6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为24.2左右。同全国2000年 36.04%(五普口径)的平均水平以及湘潭市37.4的水平相比,XX的城镇化进程显然是滞后的。我国整体上
37、已经进入了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的时候,XX市的城镇化进程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6.1.3.2 主要动力机制规划期内推动XX市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和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措施的推行,各镇驻地人口规模将进一步扩大;(2)政府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和城镇聚集,从而大大促进城镇化的进程。6.1.3.3 城镇化水平预测按非农人口比例趋势外推法计算,取K2010为1.9 K2020为2.5,则城镇化水平2010年为30.2,2020年为50.5。按非农人口趋势预测,取K2010 为1.9,K2020为2.5,则到2010年城镇人口为30万,2020年为54
38、.3万,城镇化水平2010年为31.5,2020年为51.7。按联合国法计算,城镇化水平2010年为30.6,2020年为50.3 综合以上几种方法,并且考虑到今后城镇驻地仍然会有部分非农人口,并且所占比例会不断上升,我们最后预测2010年城镇化水平为32,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50左右。城镇人口分别为2010年30万人左右,2020年50万人左右。6.2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6.2.1 等级规模结构现状XX市现有街道办事处四个,乡镇共18个(,其中13个镇,5个乡。这是我们进行分析的基础单元。衡量城镇人口规模的口径有总人口、驻地人口和非农人口等多种口径。其中总人口包括了相当多的镇域范围内的农
39、业人口,口径明显偏大;一般来说,非农人口的规模要小于实际的城镇人口;而城镇驻地人口往往最接近于实际的城镇人口,因此在进行规模分析时驻地人口最能够反映出城镇的实际规模。就XX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小城镇的驻地人口中也含有相当数量的农业人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采用非农人口作为参考。XX市城镇规模现状(2004年)地区总人口(人)非农人口(人)城镇人口(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棋梓镇53219152002.71.93潭市镇4762328850.652.03梅桥镇4954312120.351.66虞塘镇3464716430.821.4中沙镇257407000.281.12栗山镇266628270.
40、360.97白田镇4774715220.381.75金石镇359268950.331.3翻江镇4122417970.391.7壶天镇4741718860.562.36泉塘镇4989019480.452.21山枣镇4689817280.262.15月山镇6709424400.452.09毛田乡362829990.11.3东郊乡5350332430.322.6龙洞乡3818512700.131.72金薮乡3803010980.111.4育塅乡3951912530.131.666.2.2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特点(1)中心城市非农人口和城镇人口的首位度很高。(2)经济规模并不突出。(3)规模结构层次不明
41、显。(4)体系结构协调,层次划分比较合理。6.2.3 等级规模结构规划通过对这两种参数的综合聚类分析,得出了聚类树状图,在我们数字分析的基础上,结合XX市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最终得到XX的等级规模结构: 从树状图来看,自下而上的合并亚类,可以看到2,3,8,9,10,12,13这几个乡镇的规模相似度比较大,划入第三级;而1,4,5,7,11比较接近,划入第二级。这同XX市的实际情况基本符合,棋梓镇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远在其他乡镇之上,因此归入第一级。在这个等级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和城镇发展战略,按照近期与远期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综合各镇非农人口的增长率和它的驻地人口占全
42、市城镇总人口的比重来预测各镇城镇人口,确定XX市等级规模结构如下:XX市等级规模结构等级名称城镇人口规模数量(个)城镇名称(城镇人口规模,单位:万人)一级城市区8万人2市区(28)、棋梓镇(8)二级重点镇28万人2虞塘镇(2.5)、月山镇(3)三级一般乡镇2万人15山枣、壶天、潭市、白田、中沙、栗山、翻江、梅桥、金石、泉塘、毛田乡、东郊乡、龙洞乡、金薮乡、育塅乡6.2.4 撤乡并镇建议城镇化是一个集聚的过程,从XX市现状规模等级结构来看,除了市域主中心XX市区和次中心棋梓镇外,实力接近的重点城镇数量太多,不太明确。根据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战略要求,XX市城镇发展战略将从过去的“遍地开花”的均衡式发
43、展模式转变为强化双中心、依托多支点的“以点带面”式的发展模式,从而做到有利于集中财力、资源共享、配套协调、产业协作,形成区域增长极,促进市域梯度发展。XX市作为一级完整的行政地域,形成时间比较短,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市区与其它乡镇之间没有形成必然的经济社会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目前XX市城镇体系的发育程度,考虑到市域城镇发展战略的转变和经济区发展的要求,本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域整体经济运行效力的提高、有利于集约发展和一体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们提出进行适当的撤乡并镇建议,核心目的是扩容提质,做大做强中心城镇,构建科学完善的城镇体系结构。具体方案为:市区合并东郊乡,育塅
44、乡和龙洞乡合并为龙洞镇,棋梓镇合并毛田乡,月山镇合并金薮乡;虞塘镇、栗山镇、中沙镇整合合并为新的虞塘镇。6.3 城镇职能组合结构规划结合各城镇发展条件的分析评价,XX市城镇职能组合结构规划如下:XX市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表职能名称乡镇个数乡镇名称综合型1XX市区工矿旅游型1棋梓镇工业贸易型5东郊乡、金石镇、栗山镇、龙洞乡、山枣镇农业服务型6翻江镇、泉塘镇、梅桥镇、毛田乡、育塅乡、金薮乡商贸型6潭市镇、虞塘镇、壶天镇、月山镇、白田镇、中沙镇XX市各城镇职能规划表城镇主要职能类型XX市区全市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以啤酒、冶铸等工业为支柱,同时商贸、运输、旅游等第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工业型综合城市棋梓镇全市文化、经济副中心,以工矿产业为支柱,同时运输、旅游等第三产业也比较发达的工矿旅游城镇虞塘镇市域西南部重点镇,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支柱,依托农副产品的中转集散功能,同时具有一定三产(建筑、服务业等)的商贸型城镇月山镇市域北部重点镇,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商业饮食业为主,具有一定旅游、商贸和其他三产功能的商贸型城镇潭市镇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依托农副产品的中转集散功能,具有商贸功其他三产功能的商贸型小城镇虞塘镇以农副产品加业为支柱,依托农副产品的中转集散功能,同时具有一定三产(建筑、服务业等)的商贸型小城镇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