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历史文化名镇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旅游历史文化名镇总体规划.docx(7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XX市XX镇总体规划(2012-2030) 说明书镇总体规划(2012-2030)说明书XX规划设计院XXX年XX月目录第一章 规划基础1第一节 规划背景1第二节 现状概况1第三节 规划依据与规划原则4第四节 相关规划整合5第五节 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6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城镇性质7第一节 发展条件分析7第二节 城镇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9第三节 城镇职能与城镇性质11第四节 城镇规模12第三章 镇域城乡统筹规划16第一节 镇域产业发展规划16第二节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19第三节 镇域用地布局规划26第四节 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9第五节 镇域基础设施规划34第六节 镇域环保环卫规划42第七节 镇域综
2、合防灾规划44第八节 镇域空间管制规划48第四章 镇区规划51第一节 镇区现状51第二节 用地发展方向分析52第三节 布局结构52第四节 居住用地规划53第五节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54第六节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56第七节 工业用地规划57第八节 道路交通规划57第九节 绿地系统规划59第十节 景观系统规划61第五章 近期建设与远景展望64第一节 近期建设规划64第二节 远景规划65第六章 规划实施建议68第一章 规划基础第一节 规划背景一、XX省:推进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成为重要战略XX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鲁发200921号)文中要求,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
3、,将城镇化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XX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推进百镇建设示范镇的意见(2012年待发)中提出,要提高城镇化水平,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格保护开敞空间、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使示范镇各具特色地健康发展。二、XX市:统筹城乡发展XX市全面展开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旨在推进小城镇科学合理发展。2012年编制的XX市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XX发展的总目标: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为主线,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努力建成经济强盛、文化繁荣、城乡秀美、民生殷实的和谐幸福新
4、XX。三、XX镇:面临新的发展契机作为城市近郊镇、旅游名镇,XX镇面临新的发展契机,镇村规划建设需要新规划、新思路、新突破。在新的背景下,对城镇总体规划提出了新的规划要求和新的规划内容。为了更好地带动城乡之间的互动,确保城乡统筹发展,新的城镇总体规划迫在眉睫。第二节 现状概况一、位置与历史1.地理位置XX镇位于孟子故里XX市城南,镇驻地距城区8公里。境域分布在XX周围,南依看庄镇,北与XX市城区毗邻,东靠香城镇,西与石墙镇、唐村镇接壤。全镇总面积97.66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2.5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0公里。2.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XX镇历史悠久,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03年)属邾国,
5、战国时代改为邹,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1910年)属颜庄社。清末称XX区,沿袭至民国初年,后改为第四区。1945年邹县第一次解放为XX区,改为第二区,1952年下设12个小乡。1958年撤区成立XX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XX区公所,下辖六个小乡,1987年撤区为XX乡,原XX区白庄乡的白庄、西颜、西龙河3村归属唐村镇,1989年11月18日改为XX镇。全镇辖7个管区,50个行政村,50个村民委员会,镇政府驻地包括店北、店南、东庄村,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它村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居民点。二、人口概况2011年全镇共有11952户,总人口5334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68人,农业人
6、口49278人,占人口总数的92.4%。三、产业经济1.概况2011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5172万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9672万元、51940万元和2356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3%和9%。2011年,全镇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82万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00元。2.第一产业XX镇农业独具特色,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1%。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基本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副产品种植是XX镇的一大主导产业,全镇粮经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以蔬菜、瓜果为主,面积近2万亩。XX
7、镇先后启动峄东双万亩枣林带、唐王山流域综合治理、104国道两侧绿色通道、凫山山系万亩核桃园、世行项目开发五大规划建设工程,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目前,全镇共发展了3个特色产业区,涉及6个村庄。XX镇农业结构调整进展较慢,农业综合效益低,结构调整进展不平衡,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资源、旅游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畜牧养殖业主要分散在镇域内十余个村,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现代化养殖基地。3.第二产业XX镇工业基础较好,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占全镇生产总值55%。XX镇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全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达683户。全镇主要企业有22个,以农副产品加工
8、业、机械制造、电子、服装加工业等为主导产业。4.第三产业全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达683户,从业人员达1486人。商业网点分布主要集中在两下店、野店村、大庄村、店子村、大故村五个村庄。该镇有5处集贸市场,主要经营农副产品、日用百货、土特产品、针棉织品、水产品等,年交易额0.72亿元。除此之外,凭借XX风景区的旅游优势,带动了风景区周围村居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收入2400多万元。四、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XX镇位于泰山的穹隆以南,属华山地台型,地貌单元属XX山系、凫山山系、冲积平原,XX镇东部为丘陵山地,西部、北部为平原。2.土壤XX镇全镇总面积97.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5万亩。土壤为棕
9、壤褐土,棕壤土为全镇的主要土类。3.河流水系XX镇共有店子河、野店河、大庄河、龙河、两下店河、苗庄河6条河系,属季节性间歇河。龙河河系流速颇大,汛期最大流量为150立方米/时。除大庄河流入西苇水库外,其余5条河均由东向西流入白马河。境内最大的水库为XX水库,总库容为103万立方米,防洪标准50年一遇,灌溉面积达390公顷。4.气候XX镇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2,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17。年平均降雨65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428小时,绝对湿度12.5毫巴,平均无霜期约230天。春季回暖快,风多雨少,夏季多东南风,高温多雨,秋季降温迅速,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10、雨雪稀少,四季分明。第三节 规划依据与规划原则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5年建设部令146号) 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4.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5.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建村2010184号)6.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鲁发200723号)7.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鲁发200924号)8.XX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鲁发200921号)9.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10.XX市城市总体规
11、划(2006-2020)11.XX市城乡统筹发展规划(2012-2030)12.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二、规划原则1.区域协调原则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积极主动接轨城区,融入XX、XX城市圈层,主动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自主发展与借力发展紧密结合,不断壮大自身实力。2.城乡统筹原则统筹镇、村的发展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产业发展,优化结构,突出优势;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强河流水体、文物古迹等自然人文资源的保护,实施城乡一体的空间管制。3.生态优先原则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加大对资源的综合利用
12、、节约和保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将XX打造成为碧水蜿蜒、绿带萦绕的田园生态城镇。4.强化特色原则明确旅游资源的优势与特色,有效保护与科学发展相结合,走品牌发展道路,打造成为XX近郊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第四节 相关规划整合一、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形成“一心两轴四片”。“一心”:优先培育壮大中心城,使其作为市域增长极,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两轴”:区域发展主轴线有两条,呈十字型,即沿104国道发展轴和沿岚济路发展轴。“四片”:中心片区、西北煤炭开采片区、西南生态农业片区、东部农业产业化片区。X
13、X镇发展定位:旅游开发型小城镇,主要职能是旅游服务接待、生态农业。XX镇规模:远期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为1.5平方公里,人口1.5万人。XX镇发展方向:在104国道和京沪铁路之间向南北拓展。二、XX市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规划XX镇城镇规模:2030年镇域4万人,建成区2万人,面积2.6平方公里。XX镇城镇职能:与XX风景区相配套,以旅游服务接待、休闲观光为主要职能的生态旅游型小城镇。三、XX市XX镇总体规划(2006-2020)城镇性质:XX市南郊的以农贸为基础,加工业为主导,生态旅游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城镇规模:规划期末镇域总人口5.6万人,镇驻地人口为2.0万人;规划期末城镇用地规模为2
14、30公顷,人均用地为115平方米。四、XXXX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总体目标:以历史XX、人文XX、生态XX与现代XX和谐共生为基础,突出孟子,突出儒家文化,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主导,专项旅游为特色,形成“动感儒学、休闲XX”的品牌,成为XX、XX旅游新的中心,5A级旅游区,了解和体验儒学文化的窗口与胜地。空间布局:规划形成“一轴、三山、四海、五林、六园区”的旅游产品格局。第五节 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一、规划层次与范围本次规划分镇域和镇区两个层次。镇域层次为XX镇行政辖区,面积97.66平方公里。镇区规划范围北起龙店河,南至临菏路,西起镇界,东至京沪铁路,面积4.0
15、平方公里。本次规划的镇区是指镇人民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规划建设发展控制区。二、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远期为2016-2030年。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城镇性质第一节 发展条件分析一、发展优势1.区位优势XX镇位于XX市东翼发展轴线上,是曲、邹、微三地之间的重要节点,是毗邻XX都市区、XX市区的近郊乡镇。镇驻地距离XX市区8公里,距离XX、曲阜、兖州三市区距离都不足3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2.交通优势104国道纵贯南北,临菏公路横穿东西,形成了十字型的主干交通。京台高速公路由镇域东侧南北穿过,并设有出入口,距离镇区8公里。尤其是随着XX至XX
16、机场的机场连接线、XX至曲阜高铁站的高铁连接线的规划建设,镇区向西60公里为XX机场,向北30公里为曲阜高铁站,交通优势更加凸显。3.旅游资源优势XX镇紧邻XX市区,自然资源优良,人文资源丰厚,是XX市独具区位、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三大优势的区域。境内旅游资源主要有XX、XX湖、野店遗址和邾国故城遗址,其中以被誉为“岱南奇观”的省级风景名胜区XX为主。(1)山XXXX又名“邹XX”、“邹山”、“东山”,另有“小泰山”之称,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位于XX市东南12公里,与泰山南北对峙,被誉为“岱南奇观”、“天下第一奇山”。XX风景秀美,主要有五大奇、八段锦、九龙洞、十二福地、二十四景、三十六洞天
17、等景观;XX以它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独特的灵秀引来帝王秦始皇、刘邦、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乾隆等,而孔子、孟子、庄子、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陆游、赵孟頫、郑板桥等文人更不辞辛劳来峄访幽探奇,留下众多佳诗墨宝。(2)水XX湖镇域内最大的水库,总库容为103万立方米,防洪标准50年一遇,灌溉面积达390公顷。XX镇正积极推进XX湖生态观光区的建设,提高XX湖水利工程建设标准。(3)文物古迹XX境内主要有邾国故城遗址、野店遗址、斗鸡台遗址。东周时期(前770年前256年)邾国故城遗址,位于XX之阳,故城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6平方公里。邾国故城是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东周时期都城之一,有重要的考古研
18、究和历史价值。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野店遗址位于XX镇野店村南,系XX省史前考古文化遗址,属XX省典型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兼有周至汉代遗存。面积约80万平方米。1977年12月被列为XX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斗鸡台遗址位于XX镇下山村南2公里处,南部紧靠XX,为周代遗址,是当年邾国王亲国戚斗鸡取乐之地,故称“斗鸡台”。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并登记。1985年,斗鸡台遗址被公布为XX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存在问题1.镇区(1)城镇规模较小,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不强目前XX镇区仅有0.66万人,人口规模仍然不足万人,城镇规模较小,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不够强。(2)发展空间不足
19、目前镇区主要在被京沪铁路与104国道包夹的狭长区域内发展,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不利于XX镇的发展空间的拓展。(3)与城区联系不密切XX虽然区位优势明显,距离XX市区较近,但作为XX市的近郊镇,在产业、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方面与城区联系并不密切,有待加强。2.景区(1)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小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但距离能够有效满足服务产业发展的程度仍有较大距离,服务水平、档次较低。(2)服务功能单一景区仅有度假村1处,只有单一的游览观光型功能,缺少面向休闲、参与、体验的复合化的功能。三、发展机遇1.城镇化发展,城市距离XX镇区的距离越来越近目前,XX市区不断发展扩大,唐村的城镇规模也处在急剧
20、膨胀之中,XX南环路以南、京沪铁路以西、临菏路以北区域将形成重要的城镇片区,未来将是XX市城镇发展的重要区域,而XX镇区与此片区内距离非常接近。2.旅游业的兴起2010年,XX市、XX市人均GDP分别达到4649美元、7321美元,不再是发展单一的观光旅游,而将朝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旅游复合的方向发展。从XX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图中可以看出,居民的食品、居住、衣着及家庭用品的支出在减少。可见,居民更注重精神生活的质量,随着城区周末休闲游的兴起,给XX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常性的客源市场,也带动整个小城镇的发展。四、发展条件总结通过对XX镇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发展机遇的分析,XX镇的发展条件
21、可以概括为:毗邻城市,坐拥名山,文化深厚,亟待发展。第二节 城镇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一、发展目标1.总目标立足XX镇现有基础,深入实施“镇区与城区一体发展、镇区与景区联动发展”的发展策略;走高效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充分保护历史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及其服务业,以此为基础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强化城镇职能,优化村镇体系结构与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合理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全面促进XX镇的社会经济、文化事业以及城镇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将XX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足、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设施完善的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2.目标体系表2
22、-1 XX镇发展目标一览表分类指标单位发展目标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10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2000恩格尔系数%25人口与城镇化总人口万人5城镇人口万人2.5城镇化水平%50社会发展基尼系数/0.3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覆盖率%100镇区绿化覆盖率%35镇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12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40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升150人均年生活用电量kwh1200环境保护SO2年日平均浓度毫克/立方米2TSP年日平均浓度毫克/立方米8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90污水集中处理率%100二、发展策略1.总体策略采取镇区与XX市区一体发展、镇区与XX景区联动发展的策略,托XX市区的辐射作用,实现城镇一体化
23、发展,镇区和景区的发展又是不可分割的,两者需联动发展。2.镇区发展策略首先要突破限制,拓展空间。突破京沪铁路与104国道对镇区的围合限制,利用新增建设用地,镇区向西拓展,依托临菏路、府前街及104国道打造新的城镇框架;其次应积极对接,主动融入。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区位优势,加强与XX市区、唐村片区的对接,主动接受城市辐射,借势发展;在新的城镇框架下规划建设XX新镇区,打造特色鲜明的新形象。3.景区发展策略转变传统的景区发展模式,以观光游为基础,大力发展面向XX市区甚至XX都市区的休闲体验度假游;完善景区功能,以休闲、体验为导向,发展生态农场、体育运动等功能,不断增强景区综合服务功能;改善景区的基
24、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水系、道路将XX湖、XX有机联系起来,做到湖、山呼应,有机串联;充分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遗迹,并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第三节 城镇职能与城镇性质一、城镇职能如城镇发展条件分析所述,XX镇具备较好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又拥有丰富的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的自然环境,同时第一产业也积累了较为雄厚的发展基础,第三产业也展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按照不断提高城镇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突出优势、体现特色的指导思想,XX镇今后应重点强化以下职能。1.华夏文化轴重要组成部分华夏文化轴北起曲阜寿丘少昊陵、南至XXXX邾国故城,是一条体现华夏文化历史文脉的生
25、态景观带和文化虚轴。XX镇的主要旅游资源正好位于华夏文化轴上,是华夏文化轴的重要组成部分。2.XX历史文化名镇XX市XX镇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应对文物古迹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恢复与利用,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突出XX的历史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生态文化,打造成XX省历史文化名镇。3.XX都市区休闲目的地XX镇毗邻XX都市区,镇驻地距XX市区不足30公里。随着环XX景区的XX度假村、XX湖水利风景区、XX万亩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建设和周末近郊休闲游的兴起,吸引越来越多的XX都市区的游客,XX镇将成为XX都市区休闲目的地。4.XX市生态宜居小城镇XX市区不断向南发展,XX镇
26、作为XX市的后花园,凭借优越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以生态保护与建设为先导,突出自然特色,体现生态景观,创造天蓝、水清、地绿、气爽的最佳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建XX市生态宜居小城镇。二、城镇性质参考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与XX镇总体规划(20062020),以XX镇发展现状为基础,结合XX镇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综合确定XX镇城镇性质为:XX近郊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第四节 城镇规模一、镇域人口规模采用综合增长率法XX镇2011年初镇域总人口为5334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6558人。通过对XX镇现状人口进行分析。可知XX镇近几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8左右,规划确
27、定2012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016203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表2-2 2001-2011历年人口增长调查表年份户籍人口(人)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户数(户)人口(人)户数(户)人口(人)20015268914316379126874631020025275914336382127014641320035266014356389126604627120045263114356389126814624220055279414737056126814573820065277214737056126814571620075290414737056126814594820085314814
28、7370561268146092200953215145041561282449119201053495142841341294649361201153346142240681053049278由于近几年来XX市城镇化进程加速,XX镇人口开始加速外流,人口已呈现负增长。但是同时,外来人口也呈现增长趋势,结合XX镇实际,规划确定20112015年人口综合增长率为-6.37,20162030年人口综合增长率为-2.61,基准年为2011年,按照综合增长率法建立模型:Pn=Po (1+D)n其中:Pn预测期末人口数(人);Po基准年人口数(人)D综合增长率();n预测年数(年)2015年XX镇镇域总
29、人口为5.2万人;2030年XX镇镇域总人口为5.0万人。二、镇区人口规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建设部建办函(1996)140号文件要求,在研究确定城镇用地规模、设施能力和环境容量时,应以实际居住在城镇内的居住人口为计算口径。规划中的城镇人口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城镇建成区和周边村庄非农业人口;城镇建城区内的农业人口;城镇建城区内且居住在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1.建成区人口现状根据城镇人口组成,XX镇建成区现状人口主要包括常住人口(包括农业、非农业人口)及暂住人口两部分组成。2011年初现状建成区人口6558人,主要包括镇直机关人口、镇驻地学校、镇区企业人口、镇驻地村庄、近郊南龙河村庄及其它
30、暂住人口。表2-3 2011年XX镇镇区人口构成表名称人数(人)镇直机关人口153镇中心小学376镇中心幼儿园96镇卫生院40镇文化活动中心5XX街文化大院5东庄文化大院5XX市万达煤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910XX华荣防爆电器有限公司42XX市大长花生制品厂40XX市金盟纺织有限公司50XX市实运砂石有限公司40XX正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20XX市君达机电制修有限公司10XX市巍达电控设备有限公司10XX市君达机电制修有限公司10XX市亿粮商贸有限公司15XX市合作阿康有限公司20XX市宏晨商贸有限公司15XX市盛安经贸有限公司25XX市李先进粮食收购18XX市东政商贸有限公司18两下店南1406
31、两下店北1157东庄872南龙河1200合计65582.人口发展趋势判断XX镇将面临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呈现较快发展的势头。未来XX镇镇区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镇区人口的自然增长;镇区周边北龙河、纪王城西、纪王城东、纪王城前、金张庄、留驾庄、XX等村庄人口向镇区的搬迁;镇域其它村庄人口向镇区的搬迁;XX镇作为城市旅游休闲目的地,必然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来本镇,外来人口的增加是未来人口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3.镇区人口预测镇区人口采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法计算农村剩余劳动力平衡法,公式如下:式中:Pn预测年末镇区人口P1预测基年末城镇人口,即镇区现状人口0.66万人r1城镇人
32、口自然增长率,确定为2.6n预测年限F1农村人口中劳动力比例,确定为55.6%P2预测基年末农村人口,即4.67万人r2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确定为-2.8Q预测年末全镇耕地面积I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的耕地数F2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比例进镇劳动力带眷系数计算得XX镇镇区人口:2015年为1.0万人;2030年为2.5万人三、用地规模近期建设用地:1.4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40.0平方米/人;远期建设用地:2.8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12.0平方米/人。四、城镇化水平预测公式:式中:W城镇化水平M1镇区人口M2全镇总人口经计算,近期城镇化水平为19.2%;远期城镇化水平为50.0%。表2-4 人口及城镇
33、化水平预测表项目2011年2015年2030年总人口(万人)5.335.25.0城镇人口(万人)0.661.02.5农村人口(万人)4.674.22.5城镇化水平(%)12.3819.250.0第三章 镇域城乡统筹规划第一节 镇域产业发展规划一、产业发展现状1.农业XX镇农业独具特色,农业增加值占全镇总生产总值的21%。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基本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副产品种植是XX镇的一大主导产业,全镇粮经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以蔬菜、瓜果为主,面积近2万亩。XX镇先后启动峄东双万亩枣林带、唐王山流域综合治理、104国道两侧绿色通道、凫山山系万亩核桃园
34、、世行项目开发五大规划建设工程,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同时全镇也发展了3个特色产业区,分别为以种植“邹峄红”牌红茎蒜苗为主的纪前、纪东、纪西、张庄形成的红茎蒜苗特色产业区、以种植大樱桃为主的小故村形成的大樱桃特色产业区,以种植桃树为主的上山村形成的桃树特色产业区。2.第二产业XX镇工业基础较好,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占全镇生产总值55%。XX镇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全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达683户。全镇主要企业有22个,以农副产品加工业、机械制造、电子、服装加工业等为主导产业。3.第三产业全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达683户,从业人员达1486人。商业网点分布主要集中在两下店、野店村、大庄村、店子
35、村、大故村五个村庄。该镇有5处集贸市场,主要经营农副产品、日用百货、土特产品、针棉织品、水产品等,年交易额0.72亿元。除此之外,凭借XX风景区的旅游优势,带动了风景区周围村居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收入2400多万元。二、第一产业发展策略依托XX镇现有农副产品产业基础,稳步扩大农副产品种植面积,优化现有种植布局和产品结构,加快科技创新,划定科学合理的种植单元,推动企业和农户的标准化生产和经营。提高农户种植水平,实现品种多样化、质量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和设施现代化。1.蔬菜种植业部分调整蔬菜种植用地,主要在临菏路以南发展蔬菜种植。加强标准化设施蔬菜示范基地的建设,强化基地规范化建设,充分依托科研院所
36、及农业、科技等职能部门技术力量,做好蔬菜生产的科技服务工作,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重点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栽培、节水灌溉等实用新技术。增加蔬菜生产效益,确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早”的种植思路,突出了早(早定植、早上市)、优(品种优、质量好)、巧(巧布局)、多(花色品种多)、高(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引进推广名优品种,发展高产高效的轮种间作模式。2.水果种植业要积极推广无公害种植模式,充分发挥XX镇水果种植业各方面已有的优势,如已完成大樱桃、葡萄、桃等6种经济林果的绿色或无公害认,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技术水平为基础,形成生产规模、市场规模和区域特色的水果种植业。转变发展思路,亮品牌、出特色,
37、以品牌发展的思路发展培育特色水果的种植,一方面组织引导农户改善种植技术,推广绿色理念,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统一营销,拓展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朝精品化的方向发展。三、第二产业发展策略制定优惠政策,宽松发展环境,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美化投资环境,面向市内外、国内外招商引资,加快培植总体规模大、带动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抓好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培养有规模、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发挥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加快城镇工业经济的发展。1.机械加工制造业以万达煤机为龙头,带动全镇机械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明确机械加工制造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配套完善扶持政策,研发拳头产品,形成知名品牌。规划万达机械
38、产业园,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机械制造产业招商力度,围绕招引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做文章,积极与三一重工、佳木斯煤机等国内知名机械制造企业对接,努力引进1家大型机械加工企业。2.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农产品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优质花生、肉鸭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农字号龙头企业,并积极引进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积极引导红茎蒜苗、大樱桃、红提葡萄、核桃等特色蔬菜和林果进入超市、走向市场,为农民创造经济效益。四、第三产业发展策略1.旅游业依托农副产品产业基地,整合XX山水资源,融合XX民俗文化,发展集休闲、体验之旅为一体的现代旅游业。抓好景区景点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拓展旅游商品市场。提高旅游接
39、待水平,完善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完善旅游线路、网络体系。整合旅游资源,推广一日游、二日游等旅游品牌。加快高档宾馆建设,鼓励争创星级宾馆。2.物流业依托农副产品种植业的发展,积极把握优越的交通区位,打造专业化物流园区,构建配套完善、服务高效的现代物流平台,逐渐形成以批发交易、仓储物流为主的交易格局。加快农副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集农副产品集运、储藏、分拣、包装、加工等为一体的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加强物流主体的建设。鼓励组建和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现有物流体系的重组,提升农副产品物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五、产业布局规划1.产业布局规划形成“城镇发展
40、板块、旅游观光休闲板块、都市生态农业板块”三大板块的产业总体布局。城镇发展板块:104国道和京沪铁路以西、临菏路以北,应以城镇建设为主,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积极引导人口集聚到城镇;旅游观光休闲板块:104国道和京沪铁路以东、临菏路以北的范围,重点发展集观光、体验为一体的休闲旅游业;都市生态农业板块:XX镇临菏路以南的范围,重点依托现有的农业基础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打造XX南部的蔬菜粮食基地,为城市供应绿色、新鲜的农副产品。2.镇村产业职能规划镇村职能规划的目标是明确镇区、社区的职能和分工,合理安排社会生产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优势。根据村镇在行政、经济、文化等职能结构层次中
41、的地位和作用;村镇在镇域综合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村镇资源优势的评析,确定村镇职能如下:镇驻地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展机械加工制造、农副产加工产业及综合服务业;野店社区依托近邻XX的优势,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苗庄社区、巩庄社区、峄阳社区主要发展现代农业;大庄社区主要发展林果产业;峄阳社区、大庄社区靠近旅游景区,重点发展旅游服务业,打造高品位休闲度假区;崔桥社区依托交通优势发展商贸物流业。第二节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一、村镇人口与用地现状1.村镇人口现状XX镇现辖50个行政村,2011年全镇总人口5334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68人,农业人口49278人,占人口总数的92.4%。镇驻地由店北、店南、
42、东庄三村组成。人口2000人以上的村庄有3个,占所有村庄的6%;人口1500-2000人的村庄有6个,占所有村庄的12%;人口1000-1500人的村庄有13个,占所有村庄的26%;500-1000人的村庄有19个,占所有村庄的38%;不足500人的村庄有9个,占所有村庄的18%。表3-1 各村庄人口规模分级统计表人口规模(人)村庄个数(个)村庄名称2000以上3苗庄、沈庄、野店1500-20006西参、XX、大故、存里、西巩、崔桥1000-150013中参、北龙河、两下店南、金张庄、南龙河、东颜、两下店北、上山、郭参、大四、纪王城前村、下山、丁岭500-100019纪王城东村、留驾庄、照山、
43、贾洼、东庄、纪王城西村、巩一、巩二、高皇铺、石马、大一、刘营、李庄、大七、大六、巩三、店子、大二、大五300-5009唐店、涝滩、大三、吕台、黄村、巩四、蔡家庄、小故、稻洼2.村镇用地现状(1)现状村庄建设用地现状村庄建设总用地约841.08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57.67平方米。远高于XX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平原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小于100平方米的控制要求。(2)村庄耕地现状村庄耕地总面积85157.3亩,人均耕地面积1.59亩,高于国民人均耕地面积1.4亩的指标。二、村庄经济现状XX镇多数村庄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仅有少数村庄以发展工业为主。表3-2 特色经济村庄分布情况经济特色村庄名
44、称蔬菜种植纪前、纪东、纪西、张庄等村庄大樱桃种植大故、小故、野店、大四等村庄桃树种植上山、下山、稻洼、李庄、刘营、贾洼等村庄畜牧养殖留驾庄、纪前、沈庄、南龙、大五、西参、高皇、下山、野店、店南等村庄村办工业村庄店北、店南、东庄、南龙河等村庄三、村庄空间分布现状1.村庄空间分布较均均匀,村庄规模差异较大XX镇现状镇域人口密度为503.3人/平方公里,高于我国东部地区平均人口密度452.3人/平方公里。镇域内各村分布较均匀,规模较大的村庄主要分布在镇域东部和西南部。道路交通条件好的区段,居民点分布较密,人口聚集度较高。2.部分村庄建设呈连片发展之势XX镇域内部分村庄已呈连片发展之势,为迁并提供了条
45、件。四、国内外先进的农村发展经验借鉴1.日本町村合并在日本城镇化高速增长过程中,日本政府一方面鼓励劳动力向大城市集中,另一方面采用合并村镇,建立新城的方法,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日本政府为此在1955年出台了町村合并促进法,促使日本在19501975年间共减少7720个村庄,平均每年减少309个村。到2000年日本村的数量甚至比城市还少。1950年以来,日本町(镇)的数目保持在2000个左右。町(镇)村的平均人口规模则不断增加,从1950年的5148人增长到2000年的10579人,规模扩大了整整一倍。2.韩国新农村运动“农村启蒙”是第一个任务。强调“精神”培养、请成功者介绍经验、政府官员进行政策说明、实地考察、研究讨论、制定计划等。第二个任务是“经济发展”,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增加家庭收入。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扩展、小规模浇灌工程等。第三项任务是“社会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环境改善,二是住房改善,三是公共建设。3.江宁模式江宁模式的核心是“布局集约、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