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备课.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380778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PDF 页数:136 大小:1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备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备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备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备课.pdf(1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整学备课等公2 0 1 1 学 年 度 第 一学期学 校 姚 庄 小 学年 级 三年级_ _ _ _ _ _ _ _学 科 数 学 _ _ _ _ _ _ _ _任课老师 李 学 军2 0 1 1 年 9 月 1 3 日1 1 学 年 第 一 学 期 数 学 学 科 第 五 册教学计划制定人:李学军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以下简称“本册实验教材”)的研究与编写,仍然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

2、趣和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对于这些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

3、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二、编排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三、教学目标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

4、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 道 1 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 吨的质量观念,知 道 1 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 道 1 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

5、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也、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班级情况分析班级情况分析本班有学生4 4 人,其中男生25人,女 生 19人。(其中24 名是新居民),大多数同学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勤奋学习,上课能专心听讲,作业能按时完成,字迹也较工整,但也有少数学生学习习惯

6、比较差,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做作 也慢,正确率不高,并且自制力较差,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经常犯一些不该犯的小错误,必须要老师和同学时时提醒他们改正缺点,并帮助他们发扬优点,从而取得不断的进步。施措芥LT、不及名生难困生况析学情分优 秀 生 名 单 及 提 优 措 施高学量措爸提教质的加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重视基础,处理好基础与提高的关系。2.注重练习设计,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3.鼓励创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4.注重实践,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教学研究的重,占、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

7、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5、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6、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7、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8、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姚庄小学三年级数学学科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11 学 年 度 第 一 学 期)周次日 期教学内容及课

8、时安排备注19.19.4常规学习、复习旧知29.59.1 1一、测量千米的认识39.12 9.18吨的认识9 月 12日中秋节49.199.25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59.2610.2减法及加减发验算10月 1日国庆节610.310.9710.1010.16 三、四边形810.1710.23四、有余数的除法910.2410.30五、时、分、秒1010.31 11.6六、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1 111.7 11.13一位数乘二、三位数1211.1411.20中间、末尾有0 的乘法1311.2111.27七、分数的初步认识1411.2812.4八、可能性1512.512.1 1九、数学

9、广角1612.1212.18 十、总复习1712.1912.25查漏补缺,期末复习1812.261.1查漏补缺,期末复习1月 1 II元旦191.2-1.8查漏补缺,期末复习201.9-1.15复习迎考日 课 表午别节次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上午晨间三(6)三(5)三(5)三(6)1三(6)数学三(6)数学三(5)数学三(6)数学2三(5)数学三(5)数学三(6)数学三(5)数学3静校三(6)三(5)三(6)三(5)下午4三(6)美术三(5)美术三(5)美术三(3)综合5三(6)美术6三(6)班队体艺2+1三(6)三(5)三(6)三(5)三(6)单元章节计划单元名称第一单元测量单元教学

10、目标单元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参与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实践在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单元教学重点初步建立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观念。单元教学难点理解“千米”的实际长度和“吨”的轻重。突破重点、难点

11、的方法措施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安排动静的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要建立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安排的教学活动要给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时间,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课时分配课时安排本单元共7课时小学 数学 学科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共享备课设计者李学军课题认识毫米 第1课时(总第1课时)上课日期_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

12、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课前准备米尺,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主体完善教学流程设计:一、引入新课。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二、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三、探究新知:1.认识毫米。(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2)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宽:不到1

13、5厘米、差2个小格。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引出毫米: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2.学习1厘米=10毫米。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从直尺上选定1 厘米的长度,数数在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通过观察和数格从中得出,把 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3.深刻感悟1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印象。(1)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约是1毫米?然后动手量一量,看说的对不对。(2)

14、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计量的?(3)说说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4)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然后同桌测量验证。四、巩固发展。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3.找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五、全课小结。在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测量时是商品毫米作单位呢?它在实际生活中作用又有多大呢?教后反思小学 数学 学 科 第 五 册 第 一 单 元 教 学 设 计共 享 备 课 设 计 者 李学军_ _ _ _ _ _ _ _ _ _课 题 认 识 分 米 第2课 时(总 第2课时)上课日期_ _ _ _ _ _ _ _

15、_ _ _ _ _ _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2.认识分米,建 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分米,建 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教学难点: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课前准备 米尺,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主体完善教学流程设计: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生:1.两 人 为 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2.全班交流。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探索新知。分米的认识。(例2)感知,形 成1分米的长度表象。1.小 组 学

16、习:量一量,课桌面长几厘米,宽几厘米。长60厘米,是 几 个10厘米?宽40厘米,是 几 个10厘米?2.看尺,10厘米这一段的长度就是1分米。用拇指和食指在尺上量一量,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3.画出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1分米=()厘米想一想,1 米=()分米,然后在米尺上数一数。4.互相说一说,哪些物品大约长1 分米。三、巩固发展。1.练习一的第三题2.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J ”,错误的打“X ”(1)一条裤子长9 分 米()(2)一张床长5 分米()(3)小明高1 4 分米()(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 0 厘 米()3.填空:6分米=()厘米=()毫米 2 0 毫米=()分

17、米6 0 毫米=()M=()邠 3 米=()厘米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四、全课小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后反思小学 数学 学 科 第 五 册 第 一 单 元 教 学 设 计共 享 备 课 设 计 者 李学军_ _ _ _ _ _ _ _ _ _课题 千米的认识 第_ J 课 时(总第卫课时)上课日期_ _ _ _ _ _ _ _ _ _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地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

18、践的思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到操场走4 圈,正好1000米。教学过程主体完善教学流程设计:一、复习引入。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同学们想一想,我们都认识了吧些长度单位?那么你能不能用手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 分米、1 米的长度?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表示一下,老师说着,同桌互相看着做,注意不对的要的要改正过来。二、我们知道比较精确的长度一般用毫米作单位,我们课作的长和宽分米作单位,教室的长和宽用米作单位,那么我们乘汽车所行的路程是用什么作单位呢?三、认识千米。1.学生

19、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 千米的含义。3.让学生看书第7 页的例3,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4.小 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二、建 立 1千米的氏度概念。1.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 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2.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3.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4.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5.请学生说说生活中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三、学生实践(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1.到操场上

20、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 看100米有多远。2.汇报:(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 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3.体 验1000米有多远。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四、巩固知识、动用知识。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题和第4题。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练习二第2题)。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想了解哪些相关的知识?教后反思小学 数学 学 科 第 五 册 第 一

21、单 元 教 学 设 计共 享 备 课 设 计 者 李学军_ _ _ _ _ _ _ _ _ _课题 千米的换算 第一课时(总第_ 课时)上课日期_ _ _ _ _ _ _ _ _ _ _ _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难点: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换算。课前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主体完善教学流程设计:一、复习1.1厘米=()毫米 3米=()分米 1米=()厘米 6 0 厘米=()分米3 0 分米=()米 1 千米=()米2.1 分 米-8 厘米=()厘米 1 米-5 分米=(

22、)分米1 8 毫 米+3 2 毫米=()厘米 3 6 厘 米+2 4 厘米=O 分米二、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最聪明,能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三、新授过程1.教学例5(1)这两道题你能自己完成吗?独立完成书上的填空。(2)同桌的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汇报:你能出一道题考考大家?试一试(4)老师这儿也有几道题想考考大家,看看谁能全部都做对?6千米=()米 8 0 0 0米=()千米7千米=()米 50 0 0米=()千米1 6千米=()米 1 0 0 0 0米=()千米2.完成做一做p 8(1)弄懂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通过填图,你有什么体会?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

23、学景象)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2 .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1 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 0 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 午1 2时能到达吗?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教后反思小学 数学 学 科 第 五 册 第 一 单 元 教 学 设 计共 享 备 课 设 计

24、者 李学军课题 吨的认识 第5课 时(总 第 5 课时)上课日期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物体1吨的观念。课 前 准 备 实物投影、课件。教学过程 主体完善教学流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小朋友们,今天让我们随着镜头一起到常熟最大的水果交易市场去参观。走进市场,到处只见一袋袋、一箱箱、一堆堆的水果。2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这个苹果约2

25、0 0 ()这箱苹果1 0 ()o3.这些苹果主要来自山东、浙江等地,是用一辆辆大卡车运过来的。这辆大卡车能装多重的苹果,有谁知道?4 .一 只苹果用克作单位,一箱苹果用千克作单位,车上能装好多好多的苹果,就用吨这个单位5 .克、千克这些质量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吨”这位新朋友。小朋友,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吨的什么知识?6 .出示研究目标。(1 )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 吨?(2)在什么情况下计量要用吨作单位?(3)吨和千克、克之间有什么关系?二、综合实践,学习新知。1.认识吨,建立1 吨的质量概念。(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

26、看第十一页的例6。(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3)汇报。4)小结:A.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B.1 吨=1 0 0 0 千克(5)请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 吨。2 .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汇报。三、巩固练习,小结全课: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1)卡车载重5()2)小明体重3 5 ()3)一块橡皮的质量是8 ()(4)一头大象的体重是6 ()5)常熟港码头停泊的这艘货轮能载货1()2.联系今天学得知识,请你出题来考大家。教后反思小学 数学 学 科 第 五 册 第 一 单 元 教 学 设 计共 享 备 课 设 计 者 李学

27、军课题 练习课 第_“课时(总第 6课时)上课日期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对质量单位吨的认识,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准确感知物体的大体质量。教学难点:能准确感知物体的大体质量。课前准备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主体完善教学流程设计:一、导课练习。1.资料交流。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质量以“吨”作单位?2.感 悟 生 活 中 的“吨”,教师补充资料。二、巩固提高。(小组讨论)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写出几种来.2.2吨=()千克 5千克=()克 7000千克=()吨

28、9000克=()千克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4.排排队(从大到小排)(1)3千 克3吨3克(2)2千 克2500克2吨1500千 克25000克你发现了什么?5.自主练习。(同位讨论解决方案)(1)可以把4吨转化为4000千克,在 把6个600千克连加。(2)可以用600千克X6=3600千克,3600千 克 4吨6.自主练习。猎豹体重80()鲸鱼体重34()袋鼠体重30()每小时跑50()每小时跑100()每小时游30()(此题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同位合作完成降低难度)三、情境导入。1.师:学习了这么多的和质量有关的知识,让我们到超市走一走,看看谁是超市大赢家。2.出示情

29、境图,指导看图(1)多少根香蕉大约1千克?为什么?(引导学生以黄瓜为参照物“6根黄瓜大约重1千克”)(2)一棵白菜大约有多重?(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只要合理就正确)(3)你喜欢的小食品有多重?和你的同位说一说。(4)一个西瓜大约重5 千克,10个、20个、30个呢?多少个就是1吨了?(考察学生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以及吨的组成)(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集体交流解决)四、作业布置。调查一下小组同学的体重,想一想大约多少同学合起来体重是1吨?教后反思小学 数学 学 科 第 五 册 第 一 单 元 教 学 设 计共 享 备 课 设 计 者 李学军课题 练习课 第2 课时(总第二课时)

30、上课日期_ _ _ _ _ _ _ _ _ _ _ _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学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主体完善教学流程设计: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1.复习长度单位:(1)让学生说-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 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2.复习质量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 克、1千克、1 吨有

31、多重?2.口答:100毫米=()分米 5 千克=()克3800米=()千米()米 8 吨-3700千克=()千克35厘米+3分米=()厘米3.选择合适的质量和长度单位黑板宽约1 ()课桌宽5()红红体重23()火车每小时行使90()3 头牛约重1 ()1 只鸡蛋重5 0()1辆汽车载重7()铅 笔 长 12()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1)自学课本第14页的内容(2)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 吨,。2.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

32、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 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3.说说你观察到的测量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三、全课总结:四、完成课堂作业本。教后反思单元章节计划单元名称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教学目标单元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能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减法进行验算。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过程和方法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2、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单元教学的重

33、点、难点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单元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突破重点、黄的方法措施力口、减法的教学均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安排,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部分例题,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根据教学内容,安排讨论交流,例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均是以讨论的形式呈现的,以体现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针对计算教学练习比较枯燥的问题,练习的安排除了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外,努力做到形式多样,并设计了,些思考

34、题和开放题,以提高学习的兴趣。课时分配本单元共10课时小学 数学 学科第五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共享备课设计者李学军课 题 万以内的加法例1第1 课 时(总 第 口 课 时)上课日期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教学目标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原理。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主

35、体完善教学流程设计:一、复习。1.口算:8+7=4+6=2+9=9+5+1 =7+3+1=8+3+1 =2.用竖式计算。43+25=o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二、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法,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三、学习新课。1.教学例1(1)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2)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3.列竖式计算。4.想一想:小棒应该怎样撰?四、巩固练习。1.书 P16做一做。直接在书本上计算,

36、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3 .练习四,第 1 题,连一连.4 .比一比,在。里填上、或=。1 9 8 0 89+7 9 2 8+9 2 0 1 2 17 6+4 8 0 1 5 4 4 3+7 8 0 2 6+5 54 7+5 6 0 6 6+3 7 2 8+83 0 2 9+2 1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五、作业。1.完成课堂作业。2.挑战训练。(小组讨论)(1)甲乙两地同时从C地出发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9 5 千米,乙每小时行9 7 千米,1 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2)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1 小时后

37、两车相距多少千米?教后反思小 学 学 科 第 五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共享备课设计者李学军课 题 万以内的加法例2 第2 课 时(总第课 时)上 课 日 期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教学目标1 .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2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课 前 准 备 课件。教学过程主体完善教学流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1 .创设情境。(1

38、)最近老师到家电市场看中了价格为7 6 8 元的一台微波炉和价格为3 6 2 元的一台电磁炉,想把它们买下来。帮我算算,应带多少钱才够买?在学生列出算式后,直接导入并揭示课题。2 .提出学习目标:A.你能用学过的方法解答三位数加三位的连续进位加法吗?B .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二、学习新课1 .估 算: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爬行类3 7 6 两栖类2 8 42 .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3 .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4 .问:(1)3 7 6 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2)2 8 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3)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

39、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4)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 0 0多还是比7 0 0少呢?为什么?5 .学生自由质疑问难。你们在学习中还有什么疑问吗?请对大家说说?6 .小结计算方法。(1)今天学的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2)用竖式怎样计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三、解决问题,扩展延伸。1.下面的口里可以填几?5 2 口5 4 口口2+7 +口6 口+口6 口 1 8 1 口1 口 口口2 口2.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 5页,说一说呢在表中发现什么数量关系?四、归纳总

40、结,完善认知。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好吗?好在哪里?教后反思小 学 学 科 第 五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共享备课设计者李学军课题 万以内的加法练习 第3课 时(总 第1 0课 时)上 课 日 期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2.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课 前 准 备 课件。教学过程主体完善教学流程设计:一、复习1.口算。

41、49+23=61+27=23+68=17+78=35+19=45+26=45+47=49+27=28+73=2.笔算275+497=509+187=67+593=(D估算,说说估算的方法(2)学生笔算,指三名板演(3)校对纠错,对错题要求计算过程的口头再现和错误原因的分析.二、指导练习。(独立完成,完成后小组讨论讲评。)1.课本第1 9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问;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2.练习五第4题。将问题改为“你知道中央电视塔大约有多高吗?”3.练习五第8题。4.练习五第9题。走哪条路最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基本思路后,再组织学

42、生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5.第10题。思考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基本思路后,再组织学生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五、开锁游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练习五第6 题。)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六、判断,练习五第7 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七、动动脑筋。在三位数589的某一个数学前,再插入一个跟它相同的数字,使这个三位数变成一个四位数。想一想。怎么插入才能使新得到的四位数最大。八、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九、作业 课堂作业第 9 页。教后反思小学 数学 学 科 第 五 册 第 二 单 元 教

43、学 设 计共 享 备 课 设 计 者 李学军课题万以内的减法例1 第_ 课 时(总第11课 时)上课日期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的数据,发现数学问题。2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3 .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课 前 准 备 课件。教学过程主体完善教学流程设计:一、复习旧知,进行迁移。1 .直接讲出得数。7 8-3 6=9 0-1 7=8 2+1 4=7 7-3 4=4 0+3 5=1 8-9=2 4-

44、6=8 3-4 7=2 .笔算练习。3 4 0-1 7 0=3 7 6+2 8 4=7 2 0-3 5 0=说出笔算时应注意什么?二、教学新授。1.教学例题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怎样安排假期生活的呢?(实物投影出示例1)(1)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我们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地图上表有吗?(2)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3)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4)自我尝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加法和减法经验,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并引导学生将例题与前面学的不连续进位、退位的加减法进行比较,

45、找准知识的连接点,重点学习理解连续退位减法。(5)交流小结。引导学生回顾笔算过程,小组讨论尝试归纳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的问题。并板书:A.笔算加法:(A)相同数位对齐;(B)从个位加起;(C)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一。B.笔算减法:(A)相同数位对齐;B.从个位减起;(C)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 0再减。2.教学例题2(1)现在把5 1 7改成5 0 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2)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4)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三、巩固与拓展。1.独立完成2 5页 第1题。2.作业本P.1 0 三、课堂小结:

46、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教后反思小学 数学 学科第五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共享备课设计者李学军课题万 以内的减法例2 第 巫 课 时(总 第 12课 时)上 课 日 期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教学目标1 .通过例3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是0的连续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2 .提倡算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3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检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课

47、前 准 备 课件。教学过程主体完善教学流程设计:一、复习引入。1 .直接说出得数。5 8-1 9=2 1-1 5=6 4-2 9=5 8 4-7 2=2 3 0-2 0=7 0 5-2 4 5 =2 .笔臬下面各题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8 1 6-5 8 7=9 0 2 2 6 7 =二、教学新课。1 .导入: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大家学得非常认真,掌握得很好,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你们想不想帮助老师解决?2 .教学例3(1)出示例 3:5 0 0-1 8 5 =A.你会计算吗?你有几种算法?B.学生自主探索求差的方法,小组交流。(2)学生展示算法。5 0 0-1 8 5

48、 =3 1 5A.500 B.1 8 5+1 5=2 0 0 C.1 8 5=1 0 0+8 5 185 5 0 0-2 0 0=3 0 0 5 0 0-1 0 0=4 0 03 1 5 3 0 0+1 5=3 1 5 4 0 0-8 5=3 1 5(3)试一试:8 0 0-6 9 5=3 .比较两题计算上的相同点,小结并揭示课题。三、课堂作业。1.指名学生笔算,其余的学生各自练习,完成后及时反馈。7 0 0 1 3 8=9 0 0-2 1 8=7 0 6-5 2 8=2.完成练习六第 4题。在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运用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对正确率高的同学进行表扬。3 .解决问

49、题。练习六第2、3题。学生独立解答,班内交流,说说你是用怎样的方法解答这道题的。4 .被盖住的数字是多少?8 口口 3 0 7一 2 口8 -12 4 一口4 口6 6 2 3 6 7 1 85.作业本P.1 1。四、本课小结。今天我们围绕连续退位减法的学习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老师为大家精彩学习表示祝贺。教后反思小学 数学 学科第五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共享备课设计者李学军课题万以内减法的练习 第 _ _ 课 时(总 第13课 时)上课日期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熟练地、正确地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

50、力。2 .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正确地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教学难点:应用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主体完善教学流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1 .创设情境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想不想当计算小能手?2 .提出目标:(1)能较熟练地、正确地求出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算式的结果。(2 )应用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自主探索,整理知识。1 .先让学生对学过的连续退位加法的算理进行整理,然后请个别学生在班上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