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总1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总12篇).docx(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汇总12篇)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地比拟亿以内数的大小。 (二)能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三)培育学生比拟、分析的思维力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亿以内的数位挨次。 教学难点: 大数的改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备 在下面里填上、1660000。(板书) 这两个数各是几位数? 这两个数都是七位数,位数一样的两个数怎样比拟大小呢?先比拟哪位上的数? 两个数左起第一位百万位上分别是9和1, 由此来看,位数一样,从高位开头比拟。 同学们推想一下,七位数与六位数比拟呢?八位数与七位数比拟呢?那么假如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怎样比拟大小呢? (假
2、如两个数的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七位数比六位数大,八位数比七位数大。) 出示其次组数:1220230,450000。 提问:谁大谁小? 启发学生逐步总结出完整的比拟数的大小的方法。 提问 比拟两个数的大小有几种状况?位数不同怎么比? 假如位数一样怎么比?先要从哪一位比?假如左起第一位上的数一样,怎么比呢?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比拟两数大小方法的结语,举例说明。 教师说明:“位数”是指一个数用几个数字写出来的(最左端的数字不能是0),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数。如99864是五位数,101010是六位数。“左起第一位”是数位,数位是指一个数中的数字所占的位置。如99864左起第一位是“9”,“
3、9”是在万位上,101010左起第一位是“1”,“1”在十万位上。“数位”与“位数”是不一样的。 练一练 (1)比拟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说说是怎么比的? 7008070101;98965100000 (2)根据从小到大的挨次排列下面各数。 404004004004400050004 指导学生做第(2)题时,先比拟位数的多少,再把位数一样的几个数进展比拟,也可以把这四个数排成一竖行,一样数位对齐。如 可以看出:400400,40400最小。再把它们从小到大编成序号,按序号进展排列:40400440050004400400就不简单错。 2、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出示50000,
4、让学生读数。 教师指出:这是一个整万的数。像这样整万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比拟简便。 提问:万位在右起第几位?整万的数万位后面有几个0? 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把后面的四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例如50000写成5万,或50000=5万。又如1800000写成180万,或1800000=180万。 练一练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250000 (2)3202300 (3)1994年我国共生产自行车40450000辆。 其中第(3)题强调单位名称,即4045万辆。 (三)稳固反应 1、总结性提问 (1)今日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怎样比拟两个整
5、数的大小? (3)怎样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进展性练习。 指导学生做10页2、3题。 第3题指导性提问 (哪个数最小,哪个数,用什么方法比拟的?) 3、课后练习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根本上把握了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以后,学习比拟两个数的大小,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虽然内容不非常集中,但与过去学过的旧学问联系严密。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采纳帮忙学生回忆有关的旧学问,引导学生探究出新方法。 本节课分三个层次,分两段提出课题。 第一层次是比拟两个数的大小。由复习万以内数比拟大小,引伸到比拟亿以内两个整数的大小。分成位数不同和位数一样的两种状况,引导学生总结出比拟两
6、个整数大小的方法。 其次个层次是学习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第三个层次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训练强化所学新学问,并适时引导,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归纳推理力量。依据本节课的内容,教学中采纳边讲边练的形式,对课本中的练习进展适当地指导。 板书设计: 比拟数的大小和数的改写 比拟方法:位数一样,从高位开头比起。 位数多的数比拟大 9600000=960万 10000000000=100亿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温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87页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读写。 本课教学我努力表达了标准提倡的理念“数学教学
7、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 这节课教学设计的特点: 1、力求数学学问的情境化、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必需与生动、丰富的儿童生活严密联系才能便于儿童理解,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增加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力量。如:课前让学生调查我国一些城市的气温;观看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结合切身的体验来比拟两个温度的大小。这样,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旁,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 2、注意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活动是熟悉的根底,才智从动作开头。”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更何况现在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在教学中,我依据学生的这一状况,对教材进展了设计,在活动中尽量
8、让学生动手实践,调动学生参加的积极性。 3、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今社会“主体回归”的意识已日渐重视,我们作为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进展。因此,我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去发觉,多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支配整个课堂,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最终,我让学生自己对本节课中的收获进展总结,此时,我把权力交给了学生,使他们在主动、愿意总结的过程中稳固了学问的运用。 本节课的缺乏之处是:教师讲的过多,还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力量。也由于时间的关系,一局部学生没有真正体会比拟两个零下温度的凹凸。 整节课中学生的积极性是挺高的,但主动性还不够,好多东西都需要教师提示、点拔以后才能说出,
9、这同时也说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待培育。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1、探究乘法的结合律要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为依托。下面请教师们见教材19页探究局部,教材是通过比拟2个学生的不同解题方法,发觉规律的。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指群体策略的多样化,通过比拟不同学生的不同策略,来发觉其中的规律,而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需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 2、猜想、举例、验证必不行少。与学习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一样,乘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也要经过猜想、举例、验证的过程。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已有所渗透。 3、运算律的字母描述形式,可以尝试放手。在教学第一单元时,
10、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教师需要进展适当的引导,但是本学习本单元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用字母表式规律的阅历,所以教师可尝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表达。 4、关注学生已有的阅历和认知根底,找准迁移点。学生有了第一单元学习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阅历,再来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应当说难度不大。因此,教师要尽量放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猎取学问。在组织教学方面,由于本单元教材的呈现形式及教法渗透方面,与上单元很相像,因此,可参照第一单元的教学流程去组织学习活动(比方说,猜测举例验证) 5、运算律的探究、理解、运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规律的记忆要在理解的根底上进展
11、。数学课程标准对运算律的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探究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展一些简便运算”从字面意义上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是学会探究方法,理解定律的意义。固然作为根底学问与技能的教学要求,也即规律的记忆,这是必要的,但要在理解的根底上进展。 6、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敏捷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第一单元 小数的熟悉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小数的意义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背诵结论获得,必需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体验。本环节教师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折一折、涂一涂,先用分数表示,再用小数表示,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看发觉,学会总
12、结,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活动一:量一量 解释与运用 活动二:量身高 鼓舞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小数比拟大小的方法,并和原来的想法比拟,加深对正确方法的理解 让学生独立练习,教师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孩子。 多层次的练习,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力量,能正确娴熟的比拟小数的大小 6、引导学生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歌手大赛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能正确进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能解决简洁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2.结合问题情境,学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正确进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挨次。 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共性调整
13、一、出示图形,让学生观看争论 二、练一练 三、全课小结: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请看大屏幕,这个“专业得分”是什么意思?“综合素养得分”又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 (出示) 1、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板书:谁的总分高?高多少? 估一估,谁的总分高一些? 要想算出精确的结果怎么办? (引导学生熟悉:要通过算一算才知道。) 3、谁来说说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板书学生的不同的解法。 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4、通
14、过以上的计算,你知道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挨次相比怎么样? 5、第17页“试一试”第1题。 比一比,看看谁的方法最简便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熟悉几分之几,会读、写简洁的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局部的名称,会比拟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归纳推理力量与语言表达力量。 3、在动手操作、观看比拟中,培育学生勇于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 教学重点: 1、初步熟悉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2、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预备: 课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15、。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分之一,你能用你手中的长方形纸表示你喜爱的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吗? 学生折纸、涂色,表示出长方形纸的几分之一。 展现,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假如在你们刚刚的纸上涂2份或3份又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今日我们就来熟悉“几分之几”。(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熟悉几分之几。 (1)学生4人小组,每人将手中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你喜爱涂几份就涂几份,然后写出涂色局部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向小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沟通。 (2)谁能上来展现一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多媒体演示图片
16、。 问:你能发觉他们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吗?它与四分之一有什么不同? (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份是它的四分之二,3份是它的四分之三,4份是它的”四分之四,取几份就是四份之几,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2、拓展思维,熟悉分数名称。 (1)让学生用尺子在本子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1、2、3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学生画线段)你能说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吗? (2)同桌相互取其中的几份,说出相应的分数。 (3)你能仿照这些分数,自己说出一个分数来吗? (4)熟悉分数各局部的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 3、比拟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出例如6的一组分数,让学生小
17、组争论怎么比拟? 反应。 用一样的方法比拟其次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比拟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根本方法。 三、稳固练习。 P95页做一做1、2。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下课后,观看一下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能比拟数的大小。 2、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将某些数据单位改写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培育同学们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较大数据单位改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师:让大家通过网络收集一些数据,在这些数据中,有的数据后面有“万”,有的“亿”,为什么要这
18、样表示呢?今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 2、出示中国地图。 3、提问:我国的陆地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千米吗? 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出示:9600000平方千米。 4、师:你还知道我国哪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请说一说。 出示四个数据 (1)黑龙江省土地面积约450000平方千米。 (2)江苏省土地面积约是100000平方千米。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1660000平方千米。 (4)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20230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 二、结合实际背景,体会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1、师:大家在读写这些数的时候,有些什么感受? 2、再比拟分析一下课前我们收集的资料
19、上的数据的特点,假如为了记录便利,这些数据可以怎么进展改写。 三、探究改写方法。 1、师:你知道这些数据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吗? 它们是以“一”为单位,一般以“一”为单位是不写计数单位的,怎么把这些单位是“一”的数进展改写呢? 2、分小组争论,探究改写方法。 3、观看这些数据的根本特点,从中发觉改写的根本方法 9600000=960万;450000=45万 1660000=166万;100000=10万 1220230=122万;10000000000=100亿 300000000=3亿 师:为什么同样的数据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 四、比拟大小。 1、让学生思索一下,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拟是怎么比拟的
20、,并在小组内沟通。 2、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并集体沟通。 五、试一试。 1、读出下面各数,并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排列。 在排列大小之前,先让学生说说排列的方法。 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3、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让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然后独立完成。 六、练一练。 1、开发大西部。 练习此题时,可以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状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详细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根底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数据信息,以供学生间相互
21、进展改写。 2、海洋资源。 在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学问,特殊是我国海洋的区域状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争论这些数据如何进展改写。 3、把下列图中的点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连接起来。 对于不同的数据比拟,学生可以先统一写法,再比拟;也可以直接进展比拟,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赐予确定。 板书设计: 9600000=960万;450000=45万 1660000=166万;100000=10万 1220230=122万;10000000000=100亿 300000000=3亿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2、 2、学会用方程解答简洁的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你对方程是怎样熟悉的?既然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方程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应用方程解答简洁的应用问题。 二、重点练习: 1、第102页第1题 填一填: (1)成人脚的长度是身高的1/7,假如一个成人的身高为a米,那么他的脚长大约是()米。 (2)看图:左图是由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它的周长是()。 (3)苹果和梨的单价分别每千克4元和3元,买x千克的苹果和y千克的梨,共需()元。 2、第102页第2题 看图选方程。学生填在书上。 说出你的理由。 3、第102页第3题 说出“?”等于多少? 选两题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4、第103页第
23、4题 5、第103页第5题、第6题 说出你是依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 三、思索题。 103页第7题。 请同学们分组争论: 小组汇报: 第(1)题,两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6(条)腿着地;三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2=8(条)腿着地;四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3=10(条)腿着地;每多一只小熊,着地的腿就多2条,n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n-1)条腿着地. 第(2)题,请同学们分组争论: 怎样列出方程? 小组汇报: 4+2(n-1)=26 请同学们尝试解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 四、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把握用“四舍五入”
24、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推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准确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敏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教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准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进展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准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
25、也许、大约)的数。 导入: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学问。(板书课题) 二、沟通共享 (一)熟悉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假如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索后,教师组织沟通。 3.加深理解。 (1)思索: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索、沟通的根底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准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拟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详细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
26、近似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例题7“20xx年某市人口状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看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 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尝试在教材的直线上进展描数。 教师投影学生完成的结果: 38万 384204 386685 39万 (3)观看直线,探究找近似数的方法。 提问:观看直线上384204和386685这两个数,它们各接近多少万? 学生独立思索后,小组沟通。教师巡察,了解学生的沟通状况。 组织全班沟通。
27、 鼓舞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思索方法: 方法一:384204在385000的左边,接近38万;386685在385000的右边,接近39万。 方法二:384204千位上是4,比385000小,接近38万;386685千万位上是6,比385000大,接近39万。 教师对以上两种方法都应赐予确定。 3.介绍“四舍五入”的方法。 (1)教师介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把这个数按要求保存到某一位,并把它后面的尾数省略。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假如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成0;假如是5或比5大,要在尾数的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改
28、写成0。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近似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组织汇报沟通,沟通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它们的近似数的。 教师依据学生汇报板书: 384204380000 386685390000 4.完成教材第22页“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思索后,在小组内沟通汇报。 (3)提问:怎样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学生沟通争论,教师归纳。 三、反应完善 1.完成教材第22页“练一练”。 这道题是结合生活情境来区分准确数和近似数。其中,56785和1617是精确数,4600000000、2023000和300
29、0000是近似数。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5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学习内容:P61页例5 学习目标: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出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难点: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一、【学问链接】 1、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2、怎样比拟小数的大小? 3、比拟以下每组数的大小。 0.540.540 2.82.800 3.2632.6 6.1961.9 小结:一个小数在它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没有变,是由于没有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
30、,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二、【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第61页例5,回答下列问题: 0.009米=( )毫米 0.09米=( )毫米 0.9米=( )毫米 9米=( )毫米 三、【合作探究】 1、从上往下观看,从0.009米变成0.09米,小数点向 移动了 位,即长度由 毫米变成了 毫米,长度 到原数的 倍。因此,小数点向 移动一位,小数就 到原数的 倍。同理,比拟 和 ,小数点向 移动了 位,即长度由 毫米变成了 毫米,长度 到原数的 倍。比拟 和 ,小数点向 移动了 位,即长度由 毫米变成了 毫米,长度 到原数的 倍。 从下往上观看,小数点的位置依次向 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 到原
31、数的 、 、 。 2、练习:4.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 ),向右移动两位是( ) 0.3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是3.05,向左移动( )是0.0305,向( )移动( )是305,向( )移动( )是30.5。 3、小结:小数点移动要牢记:右移 ,左移 。移动一(二、三)位是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位数不够用 补位。 四、【拓展延长】 原数扩大还是缩小由什么打算? 移动的位数打算什么? 五、【课堂小结】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 到原数的 、 、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 到原数的 、 、 。 六、【课堂检测】 1、填空 (1)把6.
32、2扩大( )倍是62。 (2)把59缩小到它的( )是0.59。 (3)0.28去掉小数点得( ),原数扩大了( )倍。 (4)73.21变为0.7321,原数就( )。 2、推断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了它的1/1000( ) (2)、3.69扩大1000倍是36.9。 ( ) (3)、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就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进展抽象概括力量。 教学过程:
33、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洁的应用问题,今日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这方面的学问。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知我们哪些信息? 谁能依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分组争论: 小组汇报: 先画线段图。 依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60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长: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假如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34、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谁能说一说你是依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依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方: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100页试一试: 选两题进展板演 第101页试一试:其次题: 生列方程,说等量关系。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101页试一试:第三题,第四题 生说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总结: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一、创设情景、感受旋转 1、
35、出示3张图片:风扇、风车、礼花 师:这些物体都在怎样运动?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吗? 小结:像这样的运动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旋转。 师: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还有许多,你能举个例子吗? 师: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图形的旋转现象。(揭题) 出示旋转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顶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二、熟悉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出示转杆图片 提问: (1)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转杆分别是怎样转动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转动例子? (3)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含义,转杆翻开与关闭时,旋转过程有什么一样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哪一种与时针旋转的方向一样? 小结:与时
36、针旋转方向一样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翻开是逆时针旋转90,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90。 三、熟悉旋转的三要素 出示方格图:把三角尺绕A点旋转90 师:“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这个点能动吗?学生自练 师:旋转后的边与旋转前有什么关系?谁能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师:你觉得将图形在旋转时,要确定什么? 出示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观看、沟通;学生独立完成。 (2)沟通:从6:00到9:00与从9:00到12:00时针都旋转了90度。 (3)假如去掉台秤上的物品,指针又是怎样旋转的?转盘上的指针呢? 2、
37、“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你是怎样画的? 共同小结:要确定旋转后长方形的位置,关键在于确定相交于A点的两条邻边的位置;要确定旋转后小旗图的位置,关键在于确定旗杆的位置。 3、“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 (1)观看每组中的两个图形,你有什么发觉? (2)你能旋转每组中的一个图形,使每组图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吗? (3)你是怎样画的?最终一个图形只旋转一次能成吗?它一共旋转了多少度?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将图形按肯定角度旋转时,要留意什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在学习这局部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
38、平移后的图形。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在上述根底上的延长,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观赏、探究、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洁图形变成简单图案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图案也不同,进一步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连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根底。 1.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 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应鼓舞学生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地思索。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第54页),教材中展现的两幅漂亮的图案是由一个简洁的图形经过旋转而得到的。教学中,可以预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展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
39、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观看并思索:图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围着哪一点旋转的。 本单元的许多练习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课前可以请学生预备一些小的学具,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有操作的时机。练习中的一些问题也通过学生的操作答复,以提高学生的感性熟悉。 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纸上试一试,然后全班来说一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活动中去,从中发觉学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赐予鼓舞与确定,为学生相互学习与沟通供应条件。 3.在观赏的过程中
40、,鼓舞学生设计制作漂亮的图案 本单元的数学观赏内容是任意一个简洁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展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轮廓画下来,那么就会形成一个漂亮的图案。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观赏了正方形旋转的过程,并进展了制作。本单元把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展,可以是任意的简洁图形。在教学中,先请学生观赏,然后,每个学生用硬纸剪一个任意的简洁图形,接着进展变换制作。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根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确定。对一些设计特殊优秀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当场再演示一遍,以带动动手力量较弱的学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究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洁的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观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制造出的美,培育学生的审美力量;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2.探究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1、探究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洁图形绕固定点顺时针旋转90并说出旋转过程。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每桌一个学具袋(根本图形、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这是一只小朋友很喜爱玩的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