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小学数学说课稿(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小学数学说课稿(篇).docx(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中小学数学说课稿(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育人的视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须要留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须要留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一 本节教学内容是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36页“分糖果”,它是在学生驾驭了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第三次“分一分”的活动,分的数量比较多,一次分得一样多对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须要通过几次来分步完成,这一活动也为学生学习除法打下基础,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对大数目的物品进行平均
2、分的详细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阅历。 3、经验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力。 重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详细操作 难点:表格记录 引导学生视察主题图,先根据才智老人建议的方法,动手分一分,然后请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分的过程,老师到表格上,进行如何做记录的示范,再请大家把自己分的过程记录到表格中,学会如何记录,最终,全班体验沟通分法的多样化和结果的一样性。不管学生采纳的是哪一种方法,只要符合规律,都给充分的确定,敬重了学生的情感、看法、价值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胜利的喜悦,提高自己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1、复习
3、铺垫,使学生领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沟通学问间的联系。 2、情境激趣、导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3、通过主题图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小组的合作沟通,让学生体验分法的多样性。并能用语言表述分东西的过程。 4、最终,通过数学嬉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接着进行平均分的活动。 (一)、复习导人、引入课题 学生在学习新学问时,总是要利用他已有的学问、技能、阅历。抓住新旧学问的联系,设计好复习,能使学生已有的学问、技能、阅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充溢,又能激励学生应用迁移、类推规律,主动探究新知,本课中我运用所学学问为学生体验大数目的平均分做铺垫。 (二)情境激趣、问题探究 1、利用本课主题图,
4、引导学生视察、并依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动手分一分,要求学生拿出20根小棒,代替糖果,桌上摆5个圆片代表5个小挚友,分一分,并把分得的结果记录数学书36页的表格中。 组织学生汇报 请不同分法的学生演示分的过程,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分的。 3、老师小结:不论用什么方法、不论分几次,最终结果都是每个小挚友分得4块糖。 (三)、体验感悟 小组活动,老师出示题目,把5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同学。 1、说一说,可以怎么分 2、分一分,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四)、实践应用 组织分豆子的嬉戏,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抓一把豆子。先平均分2份,得2分,再平均分3份,得3分,看谁分的高。 老师巡察 (五
5、)、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中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二 敬重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日我说的课题是圆的周长。这是试验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中一个课时的内容。下面,我来谈谈如何教学这一课。 学生以前已经学过直线图形,上节课又学习了“圆的相识”,这些学问为本课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教材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视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通过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从而为下节课学习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反求圆的直径或半径,作好了理论上的打算。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和驾驭圆周率的意义及圆的周长计算公式。难点是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和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关键是理解圆
6、周率的意义。 本课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学问目标:使学生理解圆周率及圆的周长的含义,驾驭圆周率的近似值,驾驭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2、实力目标: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圆周率的探究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活动,培育学生的视察、分析、抽象、概括等实力。通过2道例题的学习,培育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3、情感目标: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当时低劣的条件下,精确计算出圆周率的宏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 老师打算一根一米长的直尺,一根6米长的皮尺,几个大小不同的用硬纸板剪成的圆,一个用硬纸板剪成的长方形。学生每人打算一把小直尺,一根包装带,几个大小不同的硬纸板剪成的圆(
7、瓶盖、算珠等圆形物体更好)。 1、实践感悟。 上课起先时,老师拿出长方形硬纸板,让学生通过口述,手摸重新相识一次长方形的周长。再拿出圆形硬纸板借助长方形周长的引渡,让学生用皮尺围测、用圆在皮尺上滚测、用手在圆周上滑摸等方式相识并理解圆的周长。 2、协同探究。 当学生对圆的周长有了初步相识后,老师随即把学生以6人一个小组分开围座在一起,然后让他们分别量出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并由小组长记录下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长度数据,再分别计算出每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最终比较全部的商,看看有何特点。 老师要求各小组汇报每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并逐一把这些商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
8、抽象出一个结论:不论多大的圆,它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 就此机会,老师向学生计述一千多年以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用算筹计算出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总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宏大的发觉,比欧州人早了500年。 老师指出:由于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把这个数叫做圆周率,并用字母(pai)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近似值,即=3.14。 3、抽象概括 既然知道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那么,依据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关系,已知直径求周长应是: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为了便利,我们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用字母d表示圆的直径,
9、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为:c=d。因为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即d=2r,那么圆的周长=2圆的半径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就是c=2r。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依据圆的直径求圆的周长和依据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的两个公式:c=d和c=2r。 4、享受胜利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有了比较醒悟地相识,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也有了理论上的把握。但是,我们学习学问的目的是运用学问。如何运用我们本课所学的学问呢?老师要求学生自己学习课本第101页例1,并要求学完后自己试做第103页试做题第1题。估计大部分学生做完后,老师又从平常成果好、中、差三类学生中各抽出一名板演。板演完成后集体评论。我们一方面表扬和激励做得正
10、确的学生,另一方面订正板演中出现的错误。 就在学生初步感受胜利的欢乐时,老师再次要求学生自学例2,并用解决试做题第1题的同样方法,解决试做题第2题。 最终,老师依据板书,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作一次系统的口头归纳。 中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三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本篇虽说是青岛版,但说课模板流程我们有许多都可以学习和借鉴 今日我说的课题出自青岛版4年级上册课本,第105页第7单元的信息窗1五级船闸小数除以整数。(课件出示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乘法、商不变的性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学问,这为学习本节课的学问打好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本节课所学内容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
11、法的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问在小学数学的学问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 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课件出示) 依据上述对教材与内容的简洁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课件展示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学生通过经验探究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部分够商1)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合作沟通,感受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培育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实力、沟通实力及合作意识。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鉴
12、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读了。 课件出示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现阶段的数学学习方法的特点,并且基于本节课学问的特点和“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我为学生选择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法,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新知,老师只需引导好学生探究的方向,而不要过多的干涉学生,进而达到绿色课堂的目的。 最终我来详细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整节课,我打算分四个环节组织教学: 首先,我通过课件的协作(出示三峡情境图),谈话引入,即干脆给学生出示几幅三峡的图片,从而引出三峡五级船闸的情境图课件出示,提示学生发觉五级船闸的作用蓄水。 课件出示这样做的目
13、的是,通过三峡情境图,及五级船闸的作用,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新学问的新奇心。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肯定的逻辑思维实力,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实力还不完善,具有肯定的局限性。虽然他们已经学习过整数除法的运算,对他们对小数除法的相识还是刚刚起先,所以,这部分学问对四年级学生而言,还是比较喜爱对实例进行仿照的自觉性学习。 首先,在学生懂得五级船闸的作用之后,我借助课件出示情景图的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发觉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在这里要留意培育学生的视察意识,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视察、分析的习惯。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问题:由你所发觉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如何解决这
14、些问题呢?先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然后引导学生进入小组合作的模式,依据所发觉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即: 水位一天能够上升多少米? 处理这个红点问题时,学生会很简单的找出情境图中的信息,并提出相关问题,而且能够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9.843=,由此也引出了新的问题: 被除数是小数怎么办? 在这里,也引出了这节课的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后,可以问学生这么一句话:看到这个课题和算式,你想到了什么? 由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以往所学学问的思索,在这里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整数除法、小数乘法等。 在学生发言完毕后,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想起的以前学过的相关学问,去解决这个问题:
15、9.843= 板书算式 学生独立思索之后,可以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沟通彼此的观点。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研讨找寻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在这里,学生在探讨中,可能就会出现多种观点,比如把小数化为整数、估算等,把小数变成整数,也就是把被除数变成整数,然后用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的整数除法去除,这样就把被除数扩大了100倍,最终要把所得的商缩小到它的一百分之一。 估算即把9.84看做9,9除以3得3,9.84比9大,所以商也比3大。 在这里,最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从计数单位的角度来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9代表9个1,除以3,得3个1,商写在个位上。8代表8个非常之一,除以3,结果是2,2写在什么位
16、置呢?引导学生理解2写在8的上面,并且在个位的3的后面要点上小数点,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2是商在非常为上。这样商的小数点也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这样就解决了小数点的问题,剩下的计算可以教给学生去讲解,余数2可以看做20个百分之一,与百分位上的4组成24个百分之一,除以3,得到商是8。 8代表多少?写在那里? 这里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出。 由此,也突破了对本节课所设的重点难点。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重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达到避开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少走弯路的目的。 同时也解决了本课的红点问题,即用竖式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是本单元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小数除法的关键所在,所以这个重
17、难点要突破好,让学生从根上去理解算理,驾驭算法。 在学生对情境图理解、相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培育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实力。 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要留意“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化理念,切忌出现老师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同时也实现: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合作探讨沟通,感受计算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和算法,培育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实力、沟通实力及合作意识和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的教学目标。 1.驾驭计算方法:让学生加深对计算小数除以整数的相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用竖式计算小数除以整数的运用的娴熟程
18、度。 2.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出示实际问题,进行反馈练习 问题的设置要多层次,多样式,依次递增练习的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到得到熬炼和提高。 最终一个环节是:总结提高,课后延长。 首先,我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本节课所学习的学问要点,把总结提高的工作放手教给学生来做,再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还想知道哪些有关小数除法的学问?自己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和上网查阅来获得更多的学问。 这样,通过课堂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实力,培育学生查阅资料获得数学学问的实力。 以上是我对小数除以整数这一节课的简要分析和初步构思,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指
19、正。 中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四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相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学生熟识的校内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从视察生活中的实物起先,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相识。数学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学生结合生活情境相识角。可见,能娴熟地驾驭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学问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相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阅历。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详细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实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相识角,形成角的表象
20、,我们依据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经验从现实生活中发觉角,相识角的过程。 相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初步的动手操作实力及合作意识。 由于学生对角的相识停留在感性相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相识,因此,我们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相识角,难点是:正确画角。 依据以上分析,为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们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这一思想,采纳互动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媒体演示协助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视察找角、体验摸角、小组动手实践合作沟通做角、尝摸索究画角等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和驾驭角的有关学
21、问,并获得胜利的体验。 为实现以上教学设想,我们做了如下设计: (一) 引出概念创设情境,直观感知角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求知的爱好,多媒体出示熟识的校内生活图片。从图片中找角,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角,借助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这样既培育了学生的视察实力,激发了学习爱好,也渗透了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的理念,促使学生从实物图形的相识上升到抽象图形的相识,实现了由感性相识到理性相识的飞跃。 (二) 建立概念联系生活,探究新知 1、 角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首先,启发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角,揭示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样设计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探究的喜悦,使他们谈到的是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收
22、获,帮助孩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其次,又让学生尝试体验摸三角尺的角,又一次加深对角的特征的相识。紧接着设计了推断角和指出身边角的练习,通过练习培育了学生的视察和推断实力,使学生对角相识完成了质的飞跃。学生在开心的气氛中驾驭了本节课的重点。 2、 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我们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制作角。学生用老师供应的材料或自己身边的物体制作出角,这是放手让学生把“想”和“做”结合起来。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发散思维实力、创新实力和合作意识。激励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加到学习过程中来获得胜利体验。在展示角时,让学生操作活动角得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分叉的大小有关,又借助电脑演示角的大小与长短没
23、有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角的相识,为下面画大小不同的角及以后学习锐角、直角、钝角打下基础。 基于学生对角的相识,让学生尝摸索究自己画角,老师通过电脑演示形象生动的画角过程突破本课难点,再由学生复述画角的过程及自己画角来再次巩固加深对角的抽象相识。 (三)、丰富概念组织练习、应用拓展 多媒体展示几种平面图形,让学生来数角,在课堂上拓展提高学生对角的相识。最终又设置一个实际操作问题进行课外延长,变更以往用总结本节课的方法结束课程。 我想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的分步实施,预期的教学目标将会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在同等、融洽的氛围中能充分地活动起来,学得主动,学得主动。大部分学生对角有充分的体验和感受,并形成角的
24、表象。 中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五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之前,经过了学前教化,有许多孩子在没有学习这一课之前,对于100以内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对于100以内的数的概念还比较模糊。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的数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学问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 1、使学生经验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独立的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对“个”“十”“百”有一个感性相识。 3、通过生动好玩的活动,经验
25、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 4、在相识100以内的数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和创新实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自信念。 重点:让学生能够敏捷的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 难点: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连接。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本节课主要采纳了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合作、学生合作的教法和学法。这样支配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视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营造同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为了顺当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具和学具的选择上,尽量供应学生熟识的素材,如红豆、铅笔、巧克力豆这
26、些材料作为学习的对象,学生既熟识又新颖,可以提高学生数数的爱好。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参加者和创建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秉承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支配了一下几个教学环节: a、激趣导入 这个环节我主要支配了一个师生互助的活动,老师和学生进行数数竞赛,而且在数的过程中要用手势比划出所数的数,之所以要用手势进行协作,是考虑到对学生进行“手口一样”的训练。在数的时候,要留意视察学生的口型和手势,假如学生是一个一个的数,老
27、师就两个两个的数,假如学生是两个两个的数,老师就五个五个的数,甚至十个十个的数。这样支配,从学生学问角度和思维趋势进行探底,既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我教学起点,又能使学生感受数数方法的。多样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 b、操作探究 依据教材的编排体系,这个环节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1、第一次数、估数、初步感知100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化阶段数学教化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生数感的建立主要依靠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供应了他们熟识的素材,红豆、巧克力豆,并合理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教学。 (1)数出20粒红豆,让学生看一看,20粒红豆就是这么多,先感受20粒红豆的多少,在提出问
28、题:100粒有多少呢?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到教学情境中进行思索,学生的数感在不知不觉中起先建立。 (2)让学生抓一把红豆,估计一下够不够100粒,假如不够,就再抓一把,直到认为够了为止。 (3)验证结果,每组一个一个的数一数,看看哪一组估计的最精确。通过学生自主的数出100以内的各数,体会到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为脱离实物抽象数数做打算。 (4)估一估,一袋巧克力豆大约有多少颗?通过这个步骤,进一步训练学生们估数实力,并进一步体会估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2、再次数,建立对计数单位的感性相识,进一步相识100 虽然同样是数数,但对学生的要求却提高了。刚好数出100,又要让人一
29、眼看出是100。提出了这些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能用自己认为的便利、快捷的方法数数,并在操作中,发觉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百。 3、第三次数,理解数的组成 教材把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连接,以及数的组成这两个学问,支配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这一环节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实物数出35根小棒(铅笔),要求学生边摆边说出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接着摆到42,当摆到39的时候,问:3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9个一再摆一个是多少?一共有几个十?是几十?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难点,同时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2)脱离实物,强化训练。想一想,5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从5
30、7数到73,数到59时,强调上面提过的类似的问题。通过再次训练,学生对于学问的相识和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详细到抽象,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3)小嬉戏。师生互说,学生互说的数数嬉戏和数的组成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数数的爱好,也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学问的驾驭状况。 (4)小练习,用学的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用学的数说一句话,促使学生有意识的将数学学问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促进了数感的培育。 我今日的说课内容就这些,感谢大家。 中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六 圆的相识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这节教材的内容有: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圆心、半径和直径的相识,圆的特征。教
31、材通过对圆的探讨,使学生初步相识探讨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学问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通过圆的有关学问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四周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学问打好基础。 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亲密联系,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相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驾驭圆的基本特征。再引导学生借助“圆规”方式画,再次感受圆的特征,并驾驭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一般都是建立在老师的
32、明确指引和调控之下,学生相对独立的探究空间不够,而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也无从感受、体验。基于以上相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加强操作、研讨等数学活动,通过小组学习这种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实践、探究,逐步形成圆的表象,驾驭圆的特征。教学尽可能多的为学生供应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尝试胜利的愉悦。另一方面,又借助媒体,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阅历和已有的学问基础动身,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视察、操作、归纳、类比、揣测、沟通、反思
33、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教学学问与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实力,激发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念,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相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知道同一圆内直径、半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驾驭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并能依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培育学生视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实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知道圆各部分名称与关系 2.学会画圆 教学难点:画出规定条件的圆 思维往往是从动手起先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加到学问的生成过程中。要解决数学学问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冲突,关键
34、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本节课在相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教学圆的画法时,支配了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眼视察,动脑思索,动口参加探讨,让他们探究、发觉圆的特征。 老师不单要把学问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得学问的方法,所以我在学法上支配了: 实践相识再实践再相识等方法。教学圆的特征时,主要采纳了操作法,学生借助圆形纸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使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发觉特征后,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培育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实力:能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教学圆的画法时,采纳了尝试法与操作法相结合,以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概括实力、探究精神和
35、尝试精神。 首先我会让学生举举生活中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态是圆的?”学生可能会说出:硬币、光碟、路标、钟面、车轮等,这些物体的形态都是圆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接着我会出示多媒体课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接着,我会出示的两组图形,第一组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其次组就是刚相识的圆,通过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到,第一组图形是由线段首尾连接所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形成正确表象圆是一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首先让学生把事先打算好的圆形纸对折后打开,用笔和直尺把折痕画出来,并在圆形纸的其他位置上重复
36、上面的折纸活动二、三次。操作后,问:“你发觉了什么?”通过自学课本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特征。让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画圆的过程中,我同样会放手让同学们大胆的动脑,动手探究不同的画圆方法。学生可能会想到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用绕线钉子画圆,还有用圆规画圆等等。最终我会让学生自学画圆的方法,通过学生的汇报,我引导他们归纳出画圆的一般步骤:(1)定点(也就是定圆心的位置)(2) 定长(也就是定半径的长度),(3)旋转画圆。接着我会示范一次画圆的方法,强调画好后要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到处充溢数学。新课标指出,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引导学生把
37、所学的数学学问,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价值。 中小学数学说课稿篇七 1、教材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九义教材第四册p106p108统计。 2、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一些简洁的统计图表学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统计学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探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统计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义务教化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把统计学问作为小学数学基础学问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特殊强调让学生体会统计的过程,和对统计结果的简洁分析,让学生早些驾驭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应用所学学问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从中体会统计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又能使学生从部分数
38、据动身,经过分析从中找出规律,逐步培育处理信息的实力。同时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经验一些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驾驭处理数据的技能等等的要求。 3、教材结构 分析教材内容可以看出,本节课包含四个学问的内容。即调查入学时的体重状况填写统计表;收集现在(二年级)的体重状况填写统计表;把入学以及现在的体重状况统一填写到同一个统计表中;整理、分析表内信息回答简洁的问题。但从本地学生状况实际动身,以及条件的限制,所以本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略微的调整,将调查入学时的体重状况填写统计表改为统计本地区天气状况,也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根据教材的逻辑性将学问整合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
39、 4、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能运用信息的手段、新的学习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简洁的复合式统计图。 (2)情感目标: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洁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结合实例有机地进行家乡情的教化。 (3)实力目标:培育学生视察、分析和操作的实力;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 5、教学重点是: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6、教学难点是:能对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多媒体设置生活情境引入法。借助计算机这一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日常生活中鲜活的实物、实例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实际操作发觉法。让学生亲身参加测量体重的活
40、动中,通过小组沟通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为教学增加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相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主动组织学生人人参加,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内容,紧密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入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估计、推断实力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2、沟通互补法: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相互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3、练习促进法: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通过嘉奖笑脸人来
41、激发学生爱好,引起学生的留意,启发学生要擅长视察、主动思维,参加体验,渐渐领悟怎样学习的方法。 (二)复习巩固,目标转化。 加强新旧学问的联系,为本课学问的学习作出铺垫。 (三)自主学习,合作研讨。 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演示,主动探究;老师引导,师生共同探知。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依据收集的数据制作出不同形式的复式统计表。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使学生经验学习过程,获得胜利的体验,使学生在参加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并利用生生对话,相互启发,碰撞出才智的火花,以沟通促发展。 (四)尝试迁移,拓展延长。 本节课制订了一个评价量规,用一朵花的花瓣代表四个小组,在上课过程中,依据各小组的参加状况进
42、行嘉奖,奖品是一个笑脸,贯穿整堂课。一是给学生营造一个竞争、协作的氛围,二是当本节课结束时作为评价各小组的一个依据,并暗含着又一个生活中的统计,当进行评价时,学生提出:可以统计各组的笑脸的多少,作为评价标准。笑脸人变成了统计的对象,使学生感受到统计这一学问无处不在,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为学生供应更大的思索、探究的空间和机会。 (五)老师小结,激励评价。 本课设计让学生通过的学习,在内心感受到统计学问与生活的密不行分,同时,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也使学生体会到了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越来越大,在学习中可以常常用到电脑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通过围绕测量体重的主题进行
43、资料收集、分析资料、形成假设等活动,培育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的实力,从中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发觉、分析、推理等实践实力。通过师生、生生的沟通和交往,开展各种敏捷多样的探讨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实力和表达实力。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实力。 中小学数学说课稿篇八 老师的教学方案必需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学问阅历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特性的过程,更让学生经验数学学问的形成过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
44、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相识”和“小数的初步相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学问的延长,也是系统学习小数的起先。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留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验数学学问的探究与发觉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学问、驾驭方法,学会思索、获得主动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相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
45、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相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晰的相识。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加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念。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晰的相识。 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非常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小说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合作沟通的学习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这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尝试法、讲授法、练习法等,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已有的学问的状况和学生的接受实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设计包含有四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老师通过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