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叙利亚餐桌礼仪(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叙利亚餐桌礼仪(5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叙利亚餐桌礼仪(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经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经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叙利亚餐桌礼仪篇一 2023-04-09 sl_tailormade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the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简称斯里兰卡,位于亚洲南部,是印度洋上一个风光明媚的热带岛国。有“宝石王国”、“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面积65万平方公里,人口1660万。期里兰卡有众多佛迹,到
2、处可见穿黄色袈沙的和尚。居民中佛教徒占693,印度教徒占18。僧伽罗语为官方语言,商业活动中英语运用也较普遍。首都科伦坡(colombo)。 斯里兰卡原名锡兰(ceylon),1972年5月22日改为现名。僧加罗族人占全国人口的多数。斯里兰卡是僧加罗文古名,意思为光明富裕的土地。公元前5世纪已建立王朝,16世纪和17世纪先后遭葡萄牙、荷兰入侵,1795年被英国统治。 1948年2月4日锡兰独立,成为英联盟的自治领域。1972年5月成立斯里兰卡共和国(由锡兰改称),依据新宪法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的主权的国家。1978年8月,宣布斯里兰卡为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1957年2月7日同我国建交。斯里兰卡是
3、个古老的佛教国家,全国有大小寺庙6500多座。寺庙不仅仅是人们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又是教化中心和医疗中心。大多数寺庙都设有佛教学习班,每个星期天均由寺庙长老法师讲授数理和佛教常识。 寺庙中的大多数僧侣还精通医道,特殊是对中医和草药更是深有探讨,因此,很多病人都去寺庙求医。在斯里兰卡,不行误认斯里兰卡人为印度人。不行卑视僧侣。在参观佛教寺院时,进院必需脱鞋袜和脱帽,赤脚而入,比较有身份的代表团参观时,还应对寺庙进行适当的捐赠。对一般人来讲,进寺庙时应买几朵雪白的睡莲献给神像,以示诚意。斯里兰卡人问候僧侣时没有握手的习惯(外国人除外),常是跪在地上合十问候,以此来表示敬意。 斯里
4、兰卡农业人口占85,以出产茶叶、橡胶、椰子为主,产品大部分供出口。工业以宝石开采为主,所产宝石驰名世界。大约从本世纪起先,这个拥有热带风光的海岛就成了旅游胜地。海水碧兰,地上万紫千红。茶园满山,椰林遍野,素有“宝岛”之称。 斯里兰卡是个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农业国,茶、橡胶、椰子被人们称为“三宝”。三大经济作物出口收入占全部外贸收入的80。 斯里兰卡中部山城康提(kandy),是全国其次大城市,人口约10万,旁边茶园风光绮丽,是茶叶集散地,也是巡游胜地。 斯里兰卡实行5天工作日制,但一般私营企业则实行5天半工作日制,另外,每逢月圆日也体息。该国也是世界上节日较多的国家之一。节日如刚好遇到星期日,经
5、常另外补假。假如包括周六和礼拜日在内,全年节假日长达170多夭。 除政府规定的一些节假日之外,还有宗教传统节日和特别行业节日。主要节日和港口的公共假日是:1月1日(元旦)、l月14日泰米尔宗教节、1月份的月圆节、2月4日独立纪念日、2月份的月圆节、3月8日泰米永宗教节、3月份的月圆节和周五吉庆日、僧伽罗和泰米尔新年、4月份月圆节、5月1日劳动节、5月22日独立节、释迦佛生日月圆节、穆新林斋戒节、6月份的月圆节、6月30日银行例假日、7月份月圆节、穆斯林宗教节、8月份的月圆节、9月份的月圆节、10月份的月圆节、泰米尔宗教有、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生日、11月份的月圆节、12月份的月圆节、12月25日
6、圣诞节、10月31日银行例假日。 斯里兰卡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受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直至今日仍保留不少英国约习惯,人们见面时也象英国人那样文质彬彬地握手问候,斯里兰卡人好客,讲礼貌,会谈或会议之前有向客人献茶的习惯。斯里兰卡人一日三餐,相隔时间较长,早餐在6点半左左,午餐在1点钟以后,晚餐在9点钟以后。斯里兰卡人喜爱社交,社交用英语,但会僧伽罗语,能使对方感列更加亲切。斯里兰卡人很乐予助入,你若不识路,他们就会尽量具体地给你指出路途,假如他们有时间的话,还可能陪着你到你要去的地方。要是一位家庭主妇在烧菜时缺少某一种佐料,只要对邻居喊一声,他们立刻会给送过来。 斯里兰卡人很注意礼节。无论何时何
7、地,人们见面时总要双手合十,或者在说“再见”的时候,都习惯地双手合十。当地人在双手合十时,习惯把双手举到脸部前才“合十”,这种招呼,显得比握手还要高尚、文静、令人有一种“仙风道骨”之感,必需留意的是,切莫在双手合十的时候,也同时点头(外国人常有这种动作,引起当地人的嗤笑)那就破坏了亲切和气的气氛,显得有点非驴非马了。双手合十,微微笑道:“啊哟宝温”(你好)。这既是见面的问候语,又是告辞的祝福辞。 斯里兰卡人总喜爱把自己装扮得整整齐齐,男于上身喜穿短袖衫,下身爱着“纱笼”(即由两块布拼成的筒裙,从胸口始终拖到脚面)。平日人们把它折成两折,在腰前打个活结。干活的时候,把“纱笼”从挎下撩起,掖在腰间
8、,好象一条短裤,非常便利。大多数妇女喜爱穿一种薄如蝉翼、色调艳解的民族服装“纱丽”。“纱丽”虽然很美丽,但穿起来特别费事。为了参与一次庆典或其他重要活动,妇女们往往要花23个小时来穿“纱丽”。一条质量上乘的“纱丽”,价值几百或上千卢比,最好的要上万卢比。 斯里兰卡人很好客。假如你渴了,热忱的主子就会捧出凉爽可口的椰汁,请你畅饮一番。若是饿了,他们就要端出具有民族风味的椰汁饭、香蕉、烤得香喷咦的面包果、或蒸熟的菠萝蜜来款待你。要是既不渴也不饿,那么主子就会请你尝尝香甜的芒果、熟透的草莓、芳香的木瓜或刚刚泡好的奶茶。在斯里兰卡喝汤时不能出声音,喝咖啡时亦然。事关吃、喝都不能出声。甚至把吃东西时出声
9、音列为禁戒之一。大米是斯里兰卡人的主食,他们还特另别爱吃带有辣味的莱肴。吃饭时,人们一般用右手抓着吃。 斯里兰卡人特别喜爱鲜花,特殊是兰花,无论是在家庭的窗台上,还是在公园的花圃里,到处可见五彩缤纷的鲜花。斯里兰卡人喜爱大红色、白色、咖啡色、黄色、天蓝色、草绿色和黑色,而且还喜爱带有宗教和古代神话色调的颜色和图案。乌鸦在斯里兰卡彼视为神鸟和祥瑞物,因而受到人们的仰慕和崇拜。斯里兰卡接待外宾时,一般是握手问候。但对他仍所敬重的或地位较高的贵宾来访时,还要给客人戴上绚丽的花环,以示热忱友好。 莫在佛像上拍纪念照。旅客假如对寺庙、佛像、和尚等做出轻率的行动,就会被视为“罪恶滔天”。拍摄佛像尤其要当心
10、。有些不了解当地风俗的游客,曾经由于跨在佛像上拍纪念照,而彼课刑,这种玩笑实在开不得。进入寺庙参观或膜拜的时候,必需脱下袜子或草履。从进入寺庙的门口起先,你得赤脚而行,这种习惯跟其他地区的习惯迥然不同。到当地人家作客,假如发觉室内设有佛坛,你得立刻脱掉脚上穿的鞋和袜,戴帽子的人也必需立即脱去帽子。在斯里兰卡,你会常看到一般市民跟和尚交谈的场景。你会发觉他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般人绝不行坐在高过和尚的位置,他仍必定设法使自己的头低过和尚的头,即使你是总统或总理,也应严守这个原则,和尚在这些国家的地位崇高无比。因此,从事商务、旅游、观党的人须“入乡随俗”,不能大意。富有人家有个习惯,动不动就请和
11、尚吃饭。为了接待和尚,天大的要事他们也可队不管,包括洽谈商务,只得改期。 斯里兰卡的国花为睡莲(荷花),国树为铁木树。在斯里兰卡留意最好别吃生的蔬菜,不要喝生水。出入境留意事项,人境时要申报所携的外币,入境后要妥当保管外币兑换证,以及高价值的购物收据,以备出境时可以提示。 叙利亚餐桌礼仪篇二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the syrian arab republic),简称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面积185万平方分里。人口970多方,阿拉伯人占80。8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14的人信仰基督教。阿拉伯语为国语。首都大马士革(damascus),历尽45xx年沧桑,久有“天国里的城某地”之称
12、,是基督教和穆斯林探古朝圣的一个地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某地之一。目前,大马士革正在向现代化城某地迈进。叙利亚是中东的中心,自古以来就是连结地中海和东部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叙利亚古称苏里斯顿,意思是玫瑰的土地,因它盛产花朵硕大、艳丽的玫瑰。叙利亚一词是“高地”的意思,有“油橄榄的家乡”的美称。 叙利亚1516年被奥斯曼帝国占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1946年4月17日独立,称叙利亚共和国。1958年2月,叙利亚同埃及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9月,脱离阿联,成立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1956年7月2日与我国建交。叙利亚是人类绚丽文化的摇篮之一。 根据叙利
13、亚人的商务礼俗,冬月往访宜穿保守式样西服。探望政府机关或大公司必需先订约会。假如约会对方迟到,别惊慌,别表现出不耐烦,这是失礼的。销售姿态要低。你可要有所打算,对方将大大杀价,要求折扣优待。阿拉伯人习惯和挚友以及其他客人同时探讨几个问题。对此,你不要感到惊奇。当心对方的信用,到叙利亚首次作买卖,务必要求对方供应不行撤销信用证,勿收见票即付的本票。最好用syrian pound(叙镑)报cif价,勿报fob价。名片最好印有英文及阿拉伯文。大多数叙利亚人通晓英语、法语。大多数外贸企业为国有,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工会。叙利亚也是一个伊斯兰教传统影响很深的国家。当对方邀请你到当地咖啡店共饮咖啡,不行拒绝,
14、商务活动如遇应邀至对方家中吃饭,保证有男性,连侍者均为男性。要带点礼物给对方,而非给对方的妻子。叙利亚国民教化很重视古兰经、伊斯兰教法等的学习,在国立的中、小学中,宗教是必修课。 在首都大马士革,流行着一种在沐浴中相亲的习俗。当男子想要结婚时,其母便代其四处奔跑,仔细物色新娘人选,姑娘被初步看中后,男家母亲便邀这位姑娘及其母亲一同赴公共浴室相见,并一起洗浴闲聊,经一番“面试”后拍板。结婚时,新娘往往被装扮得珠光宝气,象个漂亮而傲慢的公主。 叙利亚11月至次年4月天气较凉快,最宜进行商务访问。7月至8月休假。斋月不宜进行商务活动,行前须查问当年斋月的时间。伊斯兰教在封斋期间的一个月,即希吉拉历的
15、9月,俗称“斋月”,又称“菜麦丹”。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安拉在穆罕默德40岁时的希吉拉历9月,把古兰经经文传授于他,所以此月被认为是一年之中最吉详、最神圣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穆斯林就于此月进行封斋,白天不进食,工作时间亦相应缩短,即使遇有外交礼节性宴请,也必需在日落之后才能实行。由于公历与希吉拉历每年有11天之差,所以每年的斋月时间并不固定。 饮食、卫生方面,在叙利亚蔬菜、水果必需洗干净。海关免税香烟200支,或雪茄50支,或烟草半磅。酒一瓶。外汇管制很严,禁止法律规定外的任何转汇,如违反,则要受到重罚。本国货币出入境不得逾100叙镑。外某地人境不限,先申报数额,可如数携出。 小费,计程车收取
16、10,行李每件1镑,饭店、旅馆、夜总会付10小费,一般已加入账单,也可另付5l0。其他服务每次付1镑小费。 叙利亚餐桌礼仪篇三 彝族礼仪习俗 彝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除赵家店、昙华两乡的个别地方外,大多数地区彝族的婚俗与邻县相同。赵家店乡境的部分俚濮彝族,实行一种自由婚姻。男女青年在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交场合中,自找相好,相互了解,志同道合后,经父母同意即可组成家庭,不实行任何仪式,直到第一个孩子满月方才请客送礼。假如组成的家庭不睦,双方感情不合,离异也较为简洁,只要在村中请一老人作证,拿一木棒剖成两半即可。昙华山等地的一些罗罗濮彝族,有一种先订情后订亲的习俗。婚姻由父母包办,三、五岁订情,订情后
17、将幼女接回娘家扶养,待弟妹长大,能帮助家中劳动和操持家务后,男方才请舅父到女方说亲,把原先的订情改为订亲。订亲后,男方到女方家住宿,待女方怀孕才实行婚礼,把新娘从女方家背回男方新郎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宣扬和贯彻执行婚姻法,原婚俗有所变更。 彝族家庭一般由一对夫妻及其子女组成。男子长大成年娶妻后,一般都与父母分居,独立门户,其父母由幼子赡养。假如父母去世,财产归幼子继承,不与幼子分遗产。 彝族古代盛行火葬。19世纪中叶才改火葬为棺木土葬,但凶死者仍行火葬。葬仪简洁,临终喂含口钱、五谷,给死者洗澡、理发、穿衣、入棺,请毕摩祭祀,死者兄弟、子侄穿麻布孝衣,为死者带孝。棺木不深埋,高出地表寸许,
18、垒土成坟。年、节到坟前烧纸钱。彝族盛行祖先崇拜,祖灵用青松木、樱桃木、马樱花木制作,或绘制祖先像,逢年过节或喜庆之日,实行祭祀。彝族崇奉土地神,多数彝族村建有土主庙,庙内右方土地神,左方山神,居中土主神。有的彝村不建土主庙,而选三棵大树象征土地、山神、上主,谓日“神树”,常在树下设坛祭祀。彝族图腾崇拜较为普遍,以虎图腾最为明显。他们自称虎族,视虎为祖。 彝族传统认为,日月星辰,雷电风雨,草木山川,巨石悬崖,飞禽走兽,皆有其神灵,人若惹之,会得灾祸。 彝族有尊老爱幼的美德。年正月,均给老人敬送酒饭、猪肝、腊肉。遇老人病灾,携鸡、酒及老人喜食的食品探望。平常吃饭,让长辈坐上方,盛情斟酒、搛菜。彝族
19、关切儿童,不教唆儿童做坏事,不在儿童面前说脏话,若遇儿童跌跤、迷路、遇险等,即便是仇家孩子,也要救助,不记前仇。 彝族有好客的美德。客人进屋,起身让座,置酒款待,客人告辞,举家起身,送至家门外。 彝族对座次、进餐等有定规。火塘上方是男性长辈座位,下方为妇女座席,其余人多在侧面就座。每天进餐,全家的饭均由家庭主妇盛给,食肉则由当家男子搛菜,自行去碗中嫌肉食者视为失礼。 彝族节日主要有:正月十五以前过年节;正月十五碧么开街节;二月初八插花节(马樱花节);三月二十八服装节;六月廿四火把节;八月十五尝新节;冬月冬街节。 叙利亚餐桌礼仪篇四 客家渊源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浩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
20、人数众多,依据资料显示,客家人现有总人数5500万,其中中国约4500万,在海外客家人当中,大多数居住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其中马来西亚约125万、印度尼西亚约40万、泰国约37万、越南约30万、新加坡20万、缅甸10万.,其他分布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 客家先民,系来自中原。是历代因战乱从中原大规模干脆迁徙而至,或辗转迁入,或官宦、贬谪、经商等缘由而落居。其先民迁徙有以下几个时期: (一)秦汉统一中国,中原移民起先南下。 1、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六十万灭楚“南征 百越之君”,集结余干之水的秦军,于公元前221年置闽中郡后,即分兵南下,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一
21、百五十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2、秦始皇三十三年,五十万人守五岭,即赵佗“将卒以戍越”。由是观之,闽粤赣边有两支秦军屯戍,一戊南野之界,一戍揭岭。 3、秦始皇三十四年,赵佗又在隔河二里筑城以控武水,筑万人城于中宿浈山。赵佗又在龙川筑城居之。这批筑城者人数不详,但同期徙往北方边郡筑城可考者,少者三万户,多者五万户。 4、秦始皇三十六年,估计秦驻闽粤赣边之戍徙民约占当地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5、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5年),又大批中原士卒南戍 岭南,分驻于郡县及军事要冲。 6、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闽中及揭阳(潮、梅古为闽越地)的闽越人都搬走了,是地只留下秦中县徙民的后裔。这说明自此
22、起,闽粤赣边居民是以中原移民为主体。 (二)汉末建安至东晋永嘉之际,中原人民避难,有一部分人迁入闽粤赣边区。 东汉末年,中原人民避难入交州,曾掀起一次高潮,南迁主要由海道而来。 南北朝时,南北对峙,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迁移人口约96万,大部分稳定在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入江西赣南,部分又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边州县。 永嘉之际,中原士族流入福建者众。 (三)唐代安史之乱,战祸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原人民大量南逃。 (四)唐末黄巢起义,中原人民避难者又大批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夫起义军五千下江西。唐末至宋、闽
23、赣边人口激增。 (五)宋南渡与宋末再有大批中原人民逃难至粤中与闽粤赣边地区。 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杭、秀、苏、常、湖、即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而且是大部分随隆 皇太沿走洪、吉、虔州,皇太回临安。这些士民没有随太后的条件,又势不能北返,因而一部分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一部分由虔州入汀州。一部分滞留赣南各县。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江浙及江西大量宋民,一路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六)除以上所述因战乱大规模南迁外,中原人民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来,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者。 从以上史料看,客家先民主要来自中原汉族。而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又不断溶
24、化汲取畲、瑶、蛋、木客等南方少数族群壮大了客家队伍。 客家礼仪,习俗 (一)传统婚嫁习俗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
25、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终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终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 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
26、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
27、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遇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
28、后,就起先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终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居,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聚圆,壁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此礼仪在梅州地区亦已不常见,被现代婚礼模式取代) 中午办酒席,吃婚
29、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起先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支配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意入席。男女来宾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居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居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始终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 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盛。 (二)传统喜庆习俗 1.诞生礼仪 标记着一
30、个人诞生的庆贺和祝愿,是人生中的开端礼仪。催生 出嫁女儿怀孕快分娩时,一般是婴儿诞生前一、二十天,娘家要带着鸡、鸡蛋、面条、粉干等来到女儿家“催生”,有预祝平安诞生之意。如母亲已不在,则由嫂子去催生,中午要设宴款待。 小孩诞生后,女婿要带着鸡、蛋、米酒(有的带几十斤)到岳家去报喜,外婆家要请客,至亲友好都会来参与,以表示庆贺。外公、外婆会回赠鸡和红蛋。 做三朝 小孩诞生三天,要做“三朝”。先给小孩洗澡,请接生婆吃饭。外婆会送来大公鸡、鸡蛋、面条、糯米粉等。要做“三朝酒”,宴请外婆及亲房。有些地方还要给至亲亲友送红蛋,亲友在满月前会回送鸡、鸡蛋、面条等物。 做满月 婴儿诞生一个月,要做“满月”,
31、外婆会送来大公鸡(许多地方送大阉鸡)、鸡蛋,还会送来婴儿穿用的衣服、小被、帽子、项圈、风衣、裙、银手镯和背带等,舅舅、舅母、姨姨等女家亲戚,一般都送小母鸡、鸡蛋、衣服、布料等,姑姑、叔伯等男家亲房也会来庆贺。 一百天 小孩诞生100天,也要庆贺。这一天,外公和女家的伯叔会拿公鸡来庆贺,其他亲属一般都要给婴孩送红包。 做周岁 孩子诞生一周岁,要做“周”,庆贺孩子“得周”。周岁比满月更为隆重,来庆贺的客人也更多。 2.成年礼仪 客家的成年礼仪分男、女两种,男子的成年礼仪叫做“冠礼”,女子的成年礼仪叫做“笄礼”。(现在似乎已经无此礼仪,至少在我所在地(世界客都梅州)没有了) 3.寿诞礼仪 做生日 客
32、家人与各地的习俗一样,每年做一次小生日,十年做一次大生日,但以做大生日较为普遍。从十岁“启十”起,始终做到四十或五十岁,到了六十以上,可称为祝寿。做生日要吃寿面和荷包蛋,示意长寿百岁。(此习俗亦已简化,只做大寿:六十岁以上) 祝寿 祝寿时,出嫁的女儿要送来大公鸡,还要送寿衣、寿帽、寿饼、寿鞋、寿袜,从头到脚一整套,父亲做寿,同时也要给母亲送上一整套,此外还要送来寿轴、喜炮、寿烛、公鸡以及寿桃、寿面、寿饼、寿酒、寿肉等。其他人来祝寿,一般亲友送寿幛、寿联,或者再加上送礼金。 不少地方,七十岁以上高龄、子孙多、家境较好的老人祝寿,要实行拜寿仪式。 客家人生日和祝寿,是知情人自行送礼,上门庆贺,先贺
33、后请;除内亲、至交有发请贴外,不贺不请。 4.建房迁新居 客家人把建房和乔迁新居亦视为重大喜庆之一,要进行隆重庆贺。 建房时,房屋定位,房门定向都要请堪舆先生测定,竖柱上梁时,要张灯结彩,贴红联。新居建成后,要在入宅的前一天晚上,进行“驱邪”、“除煞”,然后才能迁入居住。 迁入新居时,要随带灯笼(或油灯)、火笼、秤等进屋,还要带一窝小鸡,蒸一甑饭捧进新屋,以示新丁兴盛,喜气盈庭。迁新居要办“入宅酒”,宴请亲友和建屋工匠及帮工等。菜肴中要有韭菜、豆腐、猪肠、猪血和米糕等,示意长许久久,发财高升 叙利亚餐桌礼仪篇五 孝感礼仪习俗 一、称谓 同事、部门之间,官话称 “同志”,直呼称职务或姓前冠 “老
34、”字。邻里之间以年龄辈分论,称 “伯”、“叔”、“阿姨”,或直呼其名。家族、亲属之间,孝感南北略有差别,但大体相当,如:老爹、姥姥(曾祖父母);爹爹、婆婆(祖父母);家爹、家婆(外祖父母);伯伯、姆妈(父母);大伯、大妈、二伯、二妈(父亲的哥、嫂),叔、婶(父亲的弟、媳);伯爷(父亲的姐姐、姐夫),爷爷、幹(父亲的妹妹)、姑爷(父亲的妹夫);舅伯、舅伯妈(娘家的哥嫂),大叔、二叔(母亲的弟弟),舅妈(母亲的弟媳);姨(母亲的姐妹),姨爷(母亲的姐夫、妹夫)。 二、嫁娶 婚姻是人生大事,孝感地区的结婚习俗大致分为说亲、问名、请媒、定亲过礼、迎亲、完婚等几个程序。 说亲:男方请媒人提礼物向女方提亲
35、,假如女方不同意,便拒绝收礼。现在虽然许多男女是自由恋爱而心许,但还是会采纳传统形式提亲。即由男方请一个关系较好的人到女方家中提亲,虽为形式,但非有不行,因有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的传统习俗约束,否则会遭世人非议。 问名:男方写明自己的生辰八字,同聘礼一同送到女方家中,讨回女方生辰八字,然后请算命先生占卜是否八字相合。 请媒:男方请算命先生算好日子后告之女方,征求同意。由女方应允后,男方才可以打算定期结婚。大悟县还有定亲习俗,即在婚事定后,女方家择吉日宴请媒人,在宴请媒人时,必需请自家族戚作陪,以作为女儿订亲的证人。这次宴请,称之为“喝酒”或“喝准盅”。 过礼:男方选定日期后,在
36、结婚前分春节、端阳、中秋等节日送礼至女方家及亲戚(成家后要来往的至亲)家中,礼物多为鱼肉酒食、衣服布料等。结婚前几天,男方要到女方家送彩礼,即烟酒副食,聘金(现金几千至几万元不等),以及“三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此举也叫“下聘”。 结婚前,新人大都会到婚纱影楼拍摄婚纱照。一套婚纱照花费从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放大成匾,做成挂历、相册,印在杯子上等等各种形式都有。 迎亲:女方家请伴娘帮助装扮新娘、衣物装箱,然后实行辞祖礼。新嫁娘及父母姊妹都嚎陶大哭,名曰“哭嫁”。男方同夜请礼宾师、乐师及亲友坐席(上跋宴)后,行告祖礼,并按族派字取大号(取号的事渐少见)。婚日,新人着新装,新娘不穿内衣,外
37、穿白色或粉色婚纱或大红色的中国传统服装;男方多穿西服打领带。 男方迎亲队伍鸣锣奏乐去女方家。现在流行用小轿车迎娶,也有地方复兴传统,用花轿迎娶新娘。此外,男方一般要请婚庆公司的摄影师到现场,拍摄结婚全过程,制成影碟,留作纪念。新郎迎娶新娘,免不了要受到女方家姑娘、媳妇们的逗闹游戏,即“盘女婿”。从新郎进门到吃酒到处设障,如新郎一下轿或车,门外或门内的青年男女用豆渣、染红的萝卜等食品打女婿,有“不打不发”之说。新女婿进女方堂屋先礼拜女方祖先、二老。跪拜用的被垫中大都有石头、劈柴等,此外还有门顶泼水、席间对联、肉中穿线、缠紧筷子等难为新郎,考验新郎的性情和才智,以让女婿出洋相、现丑为乐。此举也表示
38、对新女婿的亲昵。 新郎“三请”女方,女方才承诺发亲,男方才迎新归家。 孝昌等地结婚发亲时,新娘要脚穿两层鞋,退着走出娘家,在行程中不能回头望,到达目的地下车时,脚不能干脆落地,由新郎抱到屋内。城乡各地在婚礼上都要让新郎新娘喝交杯酒。在酒店实行的婚礼,还有主婚仪式,大多是主持人开新郎新娘的玩笑,新人双双拜父母,亲人祝愿新人,主婚人讲话等等。完毕,亲朋好友坐席吃饭。当晚,有“闹洞房”习俗,和新郎家“盘女婿”对应,是“戏新娘”。众人有说四言八句的,有对唱,有开玩笑的,有出一些暖昧的谜语让新娘猜的,有说一些暖昧的话让新人学的,有把萝 卜藏于垫絮下戏弄新人的,有让新郎把鸡蛋置于新娘衣内滚动的,无论老少辈
39、均可戏新娘。安陆有“新婚三天 无大小”的说法,人们认为越闹更加,不闹就觉得冷清。 三、生育 诞生礼 报喜。妇女分娩,俗称“坐月子”,分娩妇称“月母子”。婴儿诞生后,女婿即以饼子、红蛋等礼品赴岳父家 “报喜”。假如是男婴,礼品中放上一本书或一支笔,表示是读书的”相公”、“学生”;若是女婴,则放上一个花线帖(夹绣花线的帖子)或一根花针,表示是“姑娘”、“绣花的”。岳父母一见便知是孙儿还是孙女。在农村,此俗迄今不衰。分娩后第三天,称“三朝”。女婿报喜时,当即接岳父吃“三朝饭”(大悟还有此俗)。诞生三天后用艾篙草煎水给孩子洗澡,谓之洗三。用光鸡蛋滚身上的晦气,现在这一习俗在部分地方还留存。送祝礼,亦称
40、“送祝米”。按“三朝”议定的吉日(多为“洗九日”,即婴儿诞生后第九天),男、女双方各家的三亲六眷,期日备礼品前来庆贺。礼品为糯米、麦子、面条、油条、红糖、鸡子、鸡蛋及衣料等。姥姥家还要送折叠钢丝床、童车、甜米酒、棉被及童装等物。 满月礼 小孩满月时,外婆家要送来满月礼物,喝喜酒,礼物有:小孩春夏秋冬四季的衣鞋,摇窝,鸡蛋,面条等。这天,还要请理发匠来家中给孩子剃满月头,人称“剃胎头”;家长除付给理发费外,还要赠送香皂、毛巾等礼品,并请理发师傅吃酒席。有的把胎发保留下来作为纪念。孩子满月三天后,其母要回到娘家吃一餐饭,称为“吃满月饭”。未吃满月饭之前,其母、子被称为“月母子”和“月窠伢”,是不能
41、到别人家中串门的;吃完满月饭后,便犹如常人一般,再无任何禁忌。 周岁 小孩一岁时,将客人送来的部分礼物,外加打算好的“笔,墨,纸,砚,算盘”放在一个大筛子里,让小孩抓,以占卜将来,俗称“抓周”。 成人礼 儿童满九岁便过十岁,要大摆宴席宴请父母双方的亲朋好友。小孩将穿上舅家送的新衣,吃生日蛋糕。 四、祝寿 人过岁后,逢十年过一次整生,所谓做“整生”,实际都是在逢九时(即、岁)做生日,有“做九不做十”之说,其含意是希望老人健康长寿,称之为“做望生”。大多地方做岁生日特殊隆重,大悟县忌讳为老人做岁生日,有“做七不做八,做八拿刀杀”之迷信观念,认为做岁生日是不吉利的。祝寿一般以衣物、寿面、寿饼、蛋糕、
42、酒肉作礼物,目前贺礼多以金钱代替。老人生日那天,堂屋要悬挂寿星图、寿嶂、寿联、张灯结彩,老人则被称为 “寿星佬”;早晨,“寿星佬”身着新衣、新帽,端坐堂上,接受子孙们及来宾的拜贺。拜贺仪式后,每人要吃一碗面条,称为“吃寿面”。然后,便为丰富的寿宴。有条件的子女们还会请来戏班子搭台唱戏,为老人庆贺。 五、丧葬 送终 人在临死之前,在外工作学习的亲人都要回来侍候,见最终一面。人在面临气绝之时,需在堂屋地上铺草,将之急移地上,亲属围坐送终听遗嘱。对移床的说明是,人死在床上,在阴间会恒久背床。 停丧 病人断气后,家人请帮忙装殓的人为之梳洗、穿寿衣。亡者是男性则由男性负责,假如是女性则由女性负责。在孝昌
43、,梳洗人一般为村中辈分最低的人,且与亡者并无干脆亲戚关系。洗澡时,不是全部都洗,而是象征性的 “前三后四”,即在胸前用毛巾擦三下,在背部擦四下。然后,给亡人穿上从前打算好的寿衣。亡人所穿的 “寿衣”、“寿鞋”极有讲究,以大悟县为例,“寿衣”必需穿双数,意味着死者来世儿女双全;“寿鞋”的鞋底,前掌只纳针、后掌只纳针,谓之 “前七后八,见了阎王不怕”。孝昌县,给亡人洗澡的水不能随意倒,而是洒在各个房间的床下面,以获得亡人的保佑,赐福全家。此外,孝感地区大部分地区都要为亡人脚上添加绊脚绳,脸上盖上黄土纸,当天还要在堂屋的正上方添上簸箕,以遮天神和祖先。加绊脚绳是不让亡人回来害人,脸上盖上黄土纸是为了
44、掩盖亡人的遗容,以免恐吓活人。城区人死了,是停在殡仪馆,由殡仪馆供应化妆等服务。打算好后,要 请人报丧,报丧人不得进人别人家里,需站在门外告知,否则会带来不吉利。灵床的放置很讲究,死者为男性,灵床停放于堂屋左侧;死者为女性,则停放于堂屋右侧。假如人死在外面,就不能移人室内停丧。死者头部前方要点上油灯,叫“引路灯”,油灯在死者下葬前不能熄灭,意为死者走到阴间照明引路。然后,孝子将死者生前用过的床铺草,搬到屋外烧掉。再在屋门口的树干上捆扎几张黄表纸,名曰“搭望乡台”,直到第三天亡人的“三朝”时,才能将此纸烧掉。棺木放置客厅正中心,头朝东方,尾朝西方,头部放上案头,案头上摆放用于烧香和蜡烛的器具。全
45、部家属都应当戴上白色孝布。在孝昌县,孝布分为白色和红色,白色为子女和孙辈戴,红色为曾孙辈戴,其长度有米、米和米不等,越是与亡者亲的人,所戴孝布越长,意思是重孝。在亡者人土前可戴在颈部或腰间,但是在死者出棺当天肯定要戴在头上。 入捡 亡者移放灵床,等其亲属到齐后,再行人棺,又称“进材(财)”。人棺前,儿女孙辈须给亡者磕头跪拜、烧香蜡、纸钱,乐队起哀乐,磕头方式是 “二揖三磕”,即跪拜前先作揖,磕三个头后再作揖。依据死者寿岁,分行铺纸(一岁一张),抬棺木的人(一般为到个),用白布或者稻草绳将亡人抬入棺木内,并连呼“进材”。儿女会将 自己的衣角剪掉一部分丢人棺木内,让亡人保佑 自己。大悟县将死者平放
46、人棺中时,除了在棺底铺黄表纸,还在死者头下枕 块瓦,怀揣“打狗耙”(为亡者去阴间的路上防狗所备),手执蒲扇,身上盖新白布棉絮被子,四周填放死者生前所穿过的衣物等。装硷毕,将棺盖合上,但不盖严;再在棺底下点一盏油灯,称为“长明灯”,灵枢前点一灯,称为“座头灯”,并设香案、陈祭品,孝子孝女及亲属昼夜守护灵枢,陪伴吊唁者焚香、叩头,直至出殡。人硷三日,再正式盖棺,称为“封梓口”;封棺时,边钉钉子,边要叫着亡者的名字或称呼说:“不要怕。”云梦县则有躲钉习俗:钉棺盖时,孝子在一旁高喊 “某某躲钉!” 斋醮 假如是寿终正寝年老人,至少停丧至日,常请道士做斋,超度亡灵,举家痛哭,俗称“嚎丧”。斋醮期间,要为
47、亡者设孝堂、置道场、安灵位、挂挽嶂;用彩色纸扎“金山”、“银山”、“楼宇”、“轿”、“马”、“佣人”,后又增有 “彩电”、“轿车”、“冰箱”等新兴高档用品;请名人学士,朗诵祭文、祭词;亲友则披麻戴孝,叩头礼拜。现在做法事的家庭不多了。 出殡 由户主选定日期出棺,并预邀打井、抬重八人。出棺前,孝眷齐匍匐灵枢前跪拜,听道士开路。后由抬重人捧棺,由匠人封殓,抬重人喝声“发”,即“发丧”。到门外,以大凳停搁棺,孝子顶孝布,身系麻缠腰,足穿白鞋,怀抱灵牌,手持引蟠前导(礼布将盖在棺材上随葬),执事人鸣锣鸣炮,丢买路纸,灵枢居中,众儿孙亲友前后护送,村上老幼齐送,沿路燃鞭炮和撒纸钱,直至墓地。 下葬 由出殡道士在未开路前,选地选时间写好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