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期中练习试题.docx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3500244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期中练习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期中练习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期中练习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期中练习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期中练习(试题)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在静谭(mi)的午后轻轻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尊(zU)、美不甚收。B.跟轻风流水座(ying)刊(h6)着的牧童缭亮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C.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zhang)显中华民族亭(zun)老爱幼的美德。D.理(tdng)泱(hudn)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决别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2. (2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

2、秋、冬那样富有。但是,人们受够了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温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A.色泽冷清飘荡咄咄逼人B.色彩冷冽飘落咄咄逼人C.色泽冷冽飘荡盛气凌人D.色彩冷清飘落盛气凌人3. (2分)下列句子线有埼源的一项是()A.在重阳节期间,我市开展并进行了“民风民俗游”的休闲旅游活动。B.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我市语文考试中的一项考查内容。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D.刚刚过去的一个月,空气净化器的月销售量达到近2000多台,销量增长很快。4.

3、(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看花,仿佛就是看自己的内在天气。心中有兰的人,;心中有荷的人,;心中有菊的人,;心中有梅的人,.嫩蕊凝珠是无暇的天气空谷幽姿是芬芳的天气疏影暗香是清幽的天气傲霜独立是高洁的天气A.B.C.D.5. (2分)某班围绕“有朋自远方来”展开了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A.甲:有关友情的诗句,小学时我们曾经学过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B.乙:进入初中后,我们也学过不少能体现友情的古诗文名句,比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二C.丙:经你这一提醒,我想起了最近阅读的名著朝花夕拾中也写到了友情,例如鲁

4、迅留学日本期间及回国后与范爱农由误解对方到相互欣赏的交友过程。D.T:读这些有关友情的诗文,我对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友情好像雨季的一把伞,撑起了一片晴空:友情好像冬季的一缕阳光,温暖了寒冷的心灵。二、古诗文阅读和积累(20分)6. (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寒夜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注】竹炉:指用竹建套子套着的火炉。才:仅。(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清新淡雅而又韵味无穷的友情诗。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无雕琢之笔,表现的意境清新、隽永。B. “竹炉汤沸火初红”,让屋内的温暖与屋外的寒冷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了温馨

5、的画面。C. “才有梅花便不同”一句中,“梅花”恰恰是为了点明现在是寒冷的冬季,与诗题“寒夜”相契合。D.全诗看似随笔挥洒,但很形象地传达了诗人见到朋友时喜悦的心情,耐人寻味。(2)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7. (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行县,县令某墨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不烛者以告,庆佯日:“试瓢之日:“然而不能燃也。”庆笑日:“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日:“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至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注】部:规定,程序。行

6、:巡视,考察。墨:贪墨,贪财。熬回呼点燃,焚烧。(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执顾益(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汝烛不燃,易可燃者。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3)通读全文,概括丰庆是个怎样的人。8. (6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艺术境界相近的两句诗是:,。(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o(3)论语十二章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三、现代文阅读(30分)9.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奶奶的星星史铁生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

7、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像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一一,噢一一”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一一噢一一,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时候我懂些事

8、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

9、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还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老了,还不死?”死了就怎么了?”“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趴着窗台喊她,窗外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乎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

10、,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颗星星。怎么呢?”“人死了,就变成一颗星星。”“干嘛变成星星呀?”“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

11、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摩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1)标题“奶奶的星星”有何含义?(2)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归纳。(3) “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文中的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的含义?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10. (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题目。用心思考,胜过慢跑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爱专心思考的人并不经常锻炼身体,但他们却很少感冒发烧,难道说思考问题可能会增强人体免疫力?最近,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对这个现象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他们邀请149名同龄健康志愿者参与了一项对比试验。研究对象被分为三组:第一组除了正常的饮食起居外,白天主要从事研究思考工作;第二组除了正常的饮食起居外,每天定时进行一次慢跑锻炼;第三组没有任何专门的思考和锻炼任务,纯粹过悠闲的生活。持续8周的实验结束后,志愿者就可以恢复以前的生活状态了。在此后的8个月里,研究人员对这些志愿者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第一组人生病的天数,仅仅是第三组人的24%

13、;第二组人生病的天数则是第三组人的52%:而第一组和第二组人可让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的患病时间和严重程度,相对于第三组分别减少50%和40%.实验结果表明,专心思考如同锻炼,会实实在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且效果甚至超过了慢跑。此前的一些研究结果也显示,专心思考能改善情绪,缓解压力。那么这种种神奇的效果产生的奥秘何在?美国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专心思考本身会产生一种激发人体能量的良好效应。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的“瓦伦达效应”。瓦伦达是美国一位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他表演时从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但每次都能成功,秘诀就是高度专注。遗憾的是,瓦伦达在一次重大的表演前,总是不停地对妻子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

14、败。这一患得患失让他不能专心,所以不幸导致失足身亡。这反过来证明,专心致志真的能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激发人体潜能。我国研究人员认为,专心思考本身就能产生避免引病”上身的健康效应。因为人体健康其实是心理、精神、社会适应三方面均处于和谐时所产生的一种状态。但人生在世,总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烦恼产生,会让人的喜、怒、哀、忧、思、悲、恐这“七情”产生过度偏激的变化,因此会引发疾病。而专心思考某一问题时,会避免七情产生偏激,从而发挥保护心理平衡的作用,避免引“病”上身。今后,人们应当重视这种另类锻炼方式,把读书、思考、研究等活动,也当作一种日常养生方式,这才是智慧的选择。(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5、不正确的一项是A.实验证明,思考问题会大大增强人体免疫力。B.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对比试验表明,第二组慢跑锻炼的人免疫力最强。C.瓦伦达不能专心表演导致失足身亡的事例,从反面证明了“专心致志真的能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激发人体潜能”的观点。D.专心思考会避免七情产生偏激,保护心理平衡,使人处于一种整体和谐的状态。(2)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养生的今天,这篇文章给了你怎样的启示?1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重演人类的发展史。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提升,由此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我们在儿童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劳动环节的淬炼。朱子家训中说:“黎

16、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其本意是爱孩子,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我们必须谨记:尽管我们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这对于德育、智育、体育、

17、美育都有重要的影响。比如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让儿童学习通过劳动创造美的世界,可以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由于劳动教育关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材料二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据显示:我市普通中学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86.79%的初中生和84.14%的高中生能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尊重劳动、崇尚劳动;70.61%的初中生和72.38%的高中生热爱劳动;68.75%的初中生、76.97%高中生将“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的劳动者作为自己的未来的理想职业。调研也发现,学生劳动习惯有待加强。1.65%的初中生和1.69%的高中

18、生表示在家中“从不”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26.66%的初中生和2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偶尔”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材料三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语中的“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再到朱子治家格言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耕读传家的中华传统美德。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创新劳动教育形式,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使新时代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要求。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

19、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感的涵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儿童若缺少劳动,可能会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B.对儿童而言,劳动教育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因为这会关涉到诸多方面的教育。C.长沙市普通中学学生中,把工程师作为自己未来理想职业的,初中生比高中生的比例高。D.材料一阐述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材料三阐述了新时代如何积极开展劳动教育。(2)材料一第二段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3)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说新时代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

20、问题。四、名著阅读(10分)12. (3分)下列对朝花夕拾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中,“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早上的花晚上来捡,意指作者在晚年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人和事。B.琐记中记述了鲁迅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C.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的种种表现,揭露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D.狗猫鼠中“我”曾经查考过猫和鼠成仇的“动机”,夏夜长妈妈还和“我”讲猫和老虎的故事,“我”的床前还贴着两张花纸,分别是八戒招赘和老鼠成亲。13. (3分)阅读名著朝

21、花夕拾节选,按要求答题。“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这A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A先生指的是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14. (4分)朝花夕拾中还写到了“无常”“郭巨”以及“猫”“隐鼠”等形象,请你任选其中一个形象,简要叙述相关的故事内容,并且谈谈你对该形象地看法,(100字左右)五、写作(50分)15. (50分)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感触,难以忘怀?请以那件事,深

22、深触动了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提示:(1)回忆成长经历中让你动情的一些事,从中选择一件事落笔。(2)交代清楚事情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等,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3)在结尾处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比如你受到了怎样的触动,它在你的成长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迹等,可起到点题的作用。期中练习(试题)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在静词(mi)的午后轻轻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参(zu).美不甚收。B.跟轻风流水座(ying)和(h6)着的牧童缭亮的笛声传递着春

23、的气息。C.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zhang)显中华民族尊(zun)老爱幼的美德。D.建(tdng)涣(hudn)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决别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解答】A.有误,“花团锦簇”的“簇”应读作“cii”,“美不甚收”的“甚”应为“胜二B.有误,“应和”的“和”应读作“hG”,“缭亮”的“缭”应为“瞭C.正确。D.有误,“瘫痪”的“瘫”应读作“tGn”,“决别”的“决”应为“诀二故选:C。2. (2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冬那样富有。但是,人们受够了的风的刺

24、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温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A.色泽冷清飘荡咄咄逼人B.色彩冷冽飘落咄咄逼人C.色泽冷冽飘荡盛气凌人D.色彩冷清飘落盛气凌人【解答】根据“富有”“灰蒙蒙的天空”的提示,第一空选“色彩”恰当。根据“冬日”的提示,第二空选“冷冽”恰当。根据“在头顶上”的提示,第三空选“飘落”恰当。咄咄逼人:气势汹汹,使人惊惧。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根据“北风”的提示,选“咄咄逼人”恰当。故选:Bo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重阳节期间,我市开展并进行了“民风民俗游”的休闲旅游活

25、动。B.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我市语文考试中的一项考查内容。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D.刚刚过去的一个月,空气净化器的月销售量达到近2000多台,销量增长很快。【解答】A.有误,“进行”与“活动”搭配不当,删去“并进行”;B.正确;C.有误,搭配不当,将“增强”改为“践行”;D.有误,“近”和“多”表意矛盾,删去一个。故选:Bo4. (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看花,仿佛就是看自己的内在天气。心中有兰的人,;心中有荷的人,;心中有菊的人,;心中有梅的人,。嫩蕊凝珠是无暇的天气空谷幽姿是芬芳的天气疏影暗香是清幽

26、的天气傲霜独立是高洁的天气A.B.(DC.D.【解答】根据“心中有兰”的提示,第一空选,根据“心中有荷”的提示,第二空选,根据“心中有菊”的提示,第三空选,最后一空选。故选:Co5. (2分)某班围绕“有朋自远方来”展开了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A.甲:有关友情的诗句,小学时我们曾经学过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二B.乙:进入初中后,我们也学过不少能体现友情的古诗文名句,比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C.丙:经你这一提醒,我想起了最近阅读的名著朝花夕拾中也写到了友情,例如鲁迅留学日本期间及回国后与范爱农由误解对方到相互欣赏的交友过程。D.T:读这

27、些有关友情的诗文,我对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友情好像雨季的一把伞,撑起了一片晴空:友情好像冬季的一缕阳光,温暖了寒冷的心灵。【解答】ACD.都和交友有关:8.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的是个人的修养问题,和交友无关,游离话题之外。故选:B。二、古诗文阅读和积累(20分)6. (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寒夜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注】竹炉:指用竹蔑套子套着的火炉。才:仅。(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这是一首清新淡雅而又韵味无穷的友情诗。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无雕琢之笔,表现的意境清新、隽永。B. “竹炉汤沸火初红”,

28、让屋内的温暖与屋外的寒冷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了温馨的画面。C. “才有梅花便不同”一句中,“梅花”恰恰是为了点明现在是寒冷的冬季,与诗题“寒夜”相契合。D.全诗看似随笔挥洒,但很形象地传达了诗人见到朋友时喜悦的心情,耐人寻味。(2)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ABD.正确。C.有误,尾联写窗外刚刚绽放的梅花,使得今晚的窗前月别有一番韵味,显得和平常不一样。并非为了点明现在是寒冷的冬季二故选:C。(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领悟。前两句,诗人与客人夜间在火炉前,火炉炭火刚红,壶中热水滚滚,主客以茶代酒,一起喝着芳香的浓茶,向火深谈;而屋外是

29、寒气逼人,屋内是温暖如春,诗人的心情也与屋外的境地迥别。寻常一样窗前月,来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谈,这气氛可就与平常大不一样了。答案:(1)C(2)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参考译文】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7. (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行县,县令某墨吏也

30、,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热烛者以告,庆佯日:“试熟之日:“悬而不能燃也。庆笑日:“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飒谓令日:“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前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注】部:规定,程序。行:巡视,考察。墨:贪墨,贪财。熟rub:点燃,焚烧。(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执拿顾回头益更加(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汝烛不燃,易可燃者。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3)通读全文,概括丰庆是个怎样的人。【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31、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句意:后来拿着蜡烛的侍者告诉他。执:拿;句意:回头并对县令说。顾:回头;句意:更加害怕了。益:更加。(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中重点词语有:汝,你;易,换。句意为:你送的蜡烛不燃,换成能燃的吧。中重点词语有:终,最终;语,告诉。句意为:丰庆也没有把这事告诉别人。(3)本题考查对人物的分析。结合“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丰庆不接受县令用白银铸成的蜡烛,拒收贿赂,可看出他是一个清廉正直的人;丰庆也没有直接戳穿县令的行贿行为,而告诉他“自今慎勿复尔”,可看出他是一个做事讲究方

32、法策略的人。答案:(1)拿;回头;更加。(2)你的蜡烛不能够燃烧,换可以燃烧的。丰庆后来也没有把银烛这件事告诉别人。(3)丰庆是一个清廉正直、做事讲究方法策略的人。8. (6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艺术境界相近的两句诗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论语十二章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答】答案:(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重点字:雁)(3)学

33、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重点字:罔)三、现代文阅读(30分)9.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奶奶的星星史铁生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像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一,噢一”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一一噢一一,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

34、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4)“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

35、,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于是我说:“长大了我还给您踩腰。”“哟,那还不把我踩死?”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老了,还不死?”“死了就怎么了?”“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趴着窗台喊她,窗外是风和雪。“奶奶出门

36、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乎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颗星星。“怎么呢?”“人死了,就变成一颗星星。”“干嘛变成星星呀?”“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

37、远留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摩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1)标题“奶奶的星星”有何含义?(2)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归纳。(3)“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文中的这些环

38、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的含义?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题目的含义。根据文本内容可知,题目中的星星是作者怀念奶奶的寄托,星星永世长存,“我”对奶奶的思念也一直不能断绝,就像星星永远在夜晚闪耀着光辉。(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结合“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一一,噢一一地哼着”,概括为:奶奶哄“我”睡觉。结合“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概括为:“我”给奶奶踩腰背。结合“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

39、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概括为:我误把奶奶出门当成奶奶死了。结合“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概括为:奶奶给“我”讲故事。(3)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我们坐在庭院里”“闪闪的星星”交待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渲染了当时和谐温馨的气氛,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轻松愉快,表现奶奶的慈爱,对“我”的疼爱。(4)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这句话中的“添些光亮”是说为后人,为社会做出贡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的意思是无论贡献大小,只要是付出,人生就是有价值的。答案:(1)闪烁的星星是作者怀念亲人时的美好寄托,人的一生很短暂,但为亲人

40、们留下的思念却可以很长很长,就像星星永远在夜晚闪耀着光辉。(2)奶奶哄“我”睡觉:“我”给奶奶踩腰背;“我”误把奶奶出门当成奶奶死了:奶奶给“我”讲故事。(3)交代讲故事的时间,渲染和谐、温馨的气氛,烘托了“我”听故事时的轻松愉悦,表现奶奶对“我”的疼爱。(4)每一个生活得有意义的人,都会为后人,为社会做点什么,无论他的贡献是大是小,只要有付出,他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10. (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用心思考,胜过慢跑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爱专心思考的人并不经常锻炼身体,但他们却很少感冒发烧,难道说思考问题可能会增强人体免疫力?最近,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对这个现象进行了

41、专门的研究。他们邀请149名同龄健康志愿者参与了一项对比试验。研究对象被分为三组:第一组除了正常的饮食起居外,白天主要从事研究思考工作;第二组除了正常的饮食起居外,每天定时进行一次慢跑锻炼;第三组没有任何专门的思考和锻炼任务,纯粹过悠闲的生活。持续8周的实验结束后,志愿者就可以恢复以前的生活状态了。在此后的8个月里,研究人员对这些志愿者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第一组人生病的天数,仅仅是第三组人的24%;第二组人生病的天数则是第三组人的52%;而第一组和第二组人可让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的患病时间和严重程度,相对于第三组分别减少50%和40%o实验结果表明,专心思考如同锻炼,会实实在在提高人体的免疫

42、力,且效果甚至超过了慢跑。此前的一些研究结果也显示,专心思考能改善情绪,缓解压力。那么这种种神奇的效果产生的奥秘何在?美国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专心思考本身会产生一种激发人体能量的良好效应。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的“瓦伦达效应”。瓦伦达是美国一位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他表演时从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但每次都能成功,秘诀就是高度专注。遗憾的是,瓦伦达在一次重大的表演前,总是不停地对妻子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这一患得患失让他不能专心,所以不幸导致失足身亡。这反过来证明,专心致志真的能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激发人体潜能。我国研究人员认为,专心思考本身就能产生避免引“病”上身的健康效应。因为人体健康其

43、实是心理、精神、社会适应三方面均处于和谐时所产生的一种状态。但人生在世,总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烦恼产生,会让人的喜、怒、哀、忧、思、悲、恐这“七情”产生过度偏激的变化,因此会引发疾病。而专心思考某一问题时,会避免七情产生偏激,从而发挥保护心理平衡的作用,避免引“病”上身。今后,人们应当重视这种另类锻炼方式,把读书、思考、研究等活动,也当作一种日常养生方式,这才是智慧的选择。(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实验证明,思考问题会大大增强人体免疫力。B.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对比试验表明,第二组慢跑锻炼的人免疫力最强。C.瓦伦达不能专心表演导致失足身亡的事例,从反面证明了“专心致志真

44、的能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激发人体潜能”的观点。D.专心思考会避免七情产生偏激,保护心理平衡,使人处于一种整体和谐的状态。(2)在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养生的今天,这篇文章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ACD.正确。B.有误,从“第一组人生病的天数,仅仅是第三组人的24%;第二组人生病的天数则是第三组人的52%;而第一组和第二组人可让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的患病时间和严重程度,相对于第三组分别减少50%和40%”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组主要从事研究思考工作的人免疫力最强。故选:Bo(2)本题考查阅读启示。注意结合文章相关内容来分析。从“今后,人们应当重视这种另类锻炼方式,把读书、思

45、考、研究等活动也当作一种日常养生方式,这才是智慧的选择”可知,学会养生,可以选择读书、思考、研究等活动,这样能够提高免疫力,有益健康。答案:(1)B(2)示例:读书、思考、研究等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也是一种智慧的人生选择。11. (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重演人类的发展史。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提升,由此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我们在儿童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劳动环节的淬炼。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

46、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其本意是爱孩子,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我们必须谨记:尽管我们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要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这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重要的影响。比如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创造美的世界,让儿童学习通过劳动创造美的世界,可以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由于劳动教育关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材料二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据显示:我市普通中学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86.79%的初中生和84.14%的高中生能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尊重劳动、崇尚劳动;70.61%的初中生和72.38%的高中生热爱劳动;68.75%的初中生、76.97%高中生将“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的劳动者作为自己的未来的理想职业。调研也发现,学生劳动习惯有待加强。1.65%的初中生和1.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从不”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26.66%的初中生和26.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