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10月北京东城区北京市广渠门中某学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10月北京东城区北京市广渠门中某学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10月北京东城区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详解)一、选择题(央 分,1-20题 磁1分,21-30题每题2分)1.下列有关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数目和染色体数目相同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相同C.若1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 4种精细胞,则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D.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同源染色体不分离,产生的正常配子与异常配子比例为1:1【答案】B【解析】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DNA分子数目=1:2,A错 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2、中DNA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B正 确;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冰中4个细胞,若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细胞,说明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发生了交叉互换,即基因重组,C错 误;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同源染色体不分离,产生的配子都是异常配子,不是多一条染色体,就是少一条染色体,D错误。故选择B选项。2.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豌豆为闭花授粉植物,在杂交时应在父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B.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C.杂交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正反交实验D.F2的3:1性状分离
3、比不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答案】C【解析】A选 项:因为豌豆为闭花传粉植物,进行人工杂交试验时,在花蕾期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处理,故A错 误;B选 项:孟德尔根据亲本的杂交后代有无性状分离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故B错 误;C选 项:杂交实验过程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紫花白花和白花紫花,故C正 确;D选 项: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是出现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之一,故D错 误;故 选C。3 .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不合瞿的是()A.鉴定一只灰毛兔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 B.区分狗的长毛与短毛的显隐性关系用杂交C.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宜用连续自交 D.测定杂种豌豆Fi的遗传因子组成宜用正反交【答案】A
4、【解析】A选 项:鉴定一只具有显性性状的动物是否是纯合子可用测交法,故A正 确;B选 项:区分狗的长毛与短毛的显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故B错 误;C选 项: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应用自交法,故C错 误;D选 项:测定杂种灰兔Fi的遗传因子组成应用测交法,故D错 误;故选A。4 .鸡的毛腿(B)对光腿(b)为显性。现让毛腿雌鸡甲、乙分别与光腿雄鸡丙交配,甲的后代有毛 腿,也有光腿,比例为1:1,乙的后代全部是毛腿,则甲、乙、丙的基因型依次是()A.B B、Bb、bb B.bb、Bb、BB C.Bb、B B、bb D.Bb、bb、BB【答案】C【解析】光腿雄鸡丙的基因型为bb,而甲与丙的后代出现性
5、状分离,且为1:1,则甲的基因型为Bb,乙与丙的后代都为毛腿,所以乙的基因型为BB,C正确。故选择C选项。5.某种家鼠中,当用短尾鼠与正常鼠交配,得到的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互交 配,子代中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L对上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家鼠的这对性状中正常尾对短尾为显性 B.该种家鼠中正常尾个体均为纯合子C.该种家鼠中的显性杂合子有致死现象 D.家鼠尾长短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答案】B【解析】方法一:分析题干可知,短尾为显性,显性纯合子有致死现象,正常尾个体均为隐性纯合子,家鼠尾长短的性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B正确。故选择B选项。方法二:两只短尾鼠交配,后代出现性
6、状分离,所以家鼠的这对性状中正常尾对短尾为隐性,A错 误;该种家鼠中正常尾个体是隐性个体,所以均为纯合子,B正 确;该种家鼠中的显性纯合子有致死现象,C错 误;家鼠尾长短的性状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故选择B选项。6.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 制,基因型为A 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花瓣颜色(红色和黄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 制,R对r为完全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叙述僧号的是()A.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现型有3种,基因型4种B.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六种
7、表现性C.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比例约为1OD.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是红色花瓣的植株占-O【答案】B【解析】A选 项: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基因型有AaRr、Aarr、aaRr、aarr,表现型分别为:小花瓣红色、小花瓣黄色、无花瓣,A正 确;B选 项: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因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B正 确;C选 项:根据题意可以知道,Aa自交子代表现型有3种,Rr自交子代表现型有2种,但因为aa表现无花瓣,故与aarr的表现型相同,表现型共5种,C错 误;D选
8、 项: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是红色花瓣的植株占,D正O懒故 选B。7.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B.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C.玉米的雄配子中可能含有X或YD.性染色体在体细胞增殖时发生联会行为【答案】B【解析】A选 项:性染色体的基因控制性状,故A错 误;B选 项:红绿色盲是性染色体隐性遗传,故B正 确;C 选 项:玉米雌雄同体,没有X Y ,故C错 误;D 选 项:只有减数分裂会发生联会,故D错 误;故 选 B。8.下图所示为鸡(ZW型性别决定)羽毛颜色的杂交实验结果,下
9、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芦花台X 芦花辛1F1芦花台芦花辛非芦花辛21 1A.该对性状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B.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C.亲、子代芦花母鸡的基因型相同D.亲、子代芦花公鸡的基因型相同【答案】D【解析】方法一:亲代中的芦花公鸡基因型为杂合子,因为后代母鸡性状分离了。但是子代中的公鸡应该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故选择D选项。方法二:雄性芦花鸡与雌性芦花鸡杂交,后代雄性都是芦花鸡,雌性中芦花鸡:非芦花=1:1,说明存在性别差异,为属于伴性遗传,A正 确;雄性芦花鸡与雌性芦花鸡杂交,后代出现非芦花,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B正 确;亲、子代芦花母鸡的基因型相同,都是ZBW,C正 确;
10、亲代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ZB Zb,子代芦花公鸡的基因型ZBzB和 ZBzb,D错误。故选择D选项。9.一个家庭中,一对夫妇都表现正常,但是生了一个白化病兼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孩子是男孩,其色盲基因可能来自祖母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患白化病的概率是1O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色盲女儿的概率是0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答案】C【解析】A 选 项:根据分析可知,该孩子的基因型为aaXbY ,是男孩,其 中 X15肯定来自母 亲,所以不可能来自祖母,故A错 误;B 选 项: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 axB Y x A a x B x b ,他们再生男孩是一个白化病的概 率
11、 是 7,故B错 误;4C选 项: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 Y x A aX B xb,他们再生一个色盲女儿的概率是0,故C正 确;D选 项: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其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故D错误;故 选C。10.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其中所用的R型活细菌无毒性,S型活细菌有毒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注射R型活细菌后,小鼠体内能检测到R型活细菌B.注射S型细菌的DNA后,小鼠体内能检测出S型活细菌C.注射S型活细菌和加热处理的R型细菌,小鼠可能死亡D.注射S型菌的DNA和R型活细菌混合液,小鼠可能死亡【答案】B【解析】A选 项:R
12、型活细菌具有侵染能力,因此注射R型活细菌后,小鼠体内能检测出R型活细菌,故A正 确;B选 项:S型细菌的DNA是一种物质,其不具有侵染能力,注入小鼠体内不会形成S型细菌,因此注射S型细菌的DNA后,小鼠体内不能检测出S型活细菌,故B错 误;C选 项:S型活细菌有毒性,因此注射S型活细菌及热处理的R型细菌后,小鼠可能死 亡,故C正 确;D选 项:注射S型细菌的DNA和R型活细菌混合液,S型细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小鼠可能死亡,故D正 确;故 选B。11.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G:C =1:2:3:4,下列关于该DNA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13、A.共 有140个鸟瞟吟脱氧核甘酸B.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 =3:3:7:7C.若该DNA分子中的这些碱基随机排列,可能的排列方式少于42。种D.若连续复制两次,则需180个游离的胸腺嚓咤核糖核甘酸【答案】C【解析】A选 项:由于DNA分子中A与T配 对,G与C配 对,若一条链上A:T:G:C =1:2:3:4,则另一条链上 A:T:G:C=2:1:4:3,所以在DNA分子中四中碱基的比例是A:T:G:C =3:3:7:7。该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对,则碱基总数是400个,所以鸟瞟吟(G)=胞嚏咤(C)=140,故A正确;B选 项:由A选项分析可知四中碱基的比例为A:T:G:C
14、=3:3:7:7,故B正确;C选 项:由于碱基比例是一定的,所以排列方式应该少于,故C错 误;D选 项: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嚓咤脱氧核甘酸为60个,根据DNA分子复制特点,此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嘴陡脱氧核苜酸180个,故D正确;故选12.如图是控制蛋白质合成一个DNA片 段,已知起始密码子是AUG,下列判断浦那的是()ATGCGGGAGGCGGATGTC-(1)-TACGCCCTCCGCCTACAG-A.合成mRNA的模板链可能是B.该片段DNA所指导合成的多肽最多包括6个氨基酸C.模板链上某碱基被替换不一定导致氨基酸的改变D.该DNA片段有12个密码子【答
15、案】D【解析】A选 项:已知起始密码子是AUG,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而来的,因此合成mRNA的模板链可能是,故A正 确;B选 项:该DNA片段共有18个碱基对,转录最多形成的mRNA有18个碱基,6个密码子,因此所有指导合成的多肽最多包括6个氨基酸,故B正 确;C选 项:模板链上某碱基被替换,可能导致密码子改变,但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不一定导致氨基酸的改变,故C正 确;D选 项: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故D错 误;故 选D。13.如图为脉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不能从图中得出的结论是()基 因 基 因 ,基 因 基 因 I I I 3酶 酶 酶 酶 N-
16、乙酰鸟氨酸工鸟氨酸;瓜氨酸土精氨酰琥珀酸工精氨酸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C.若基因不表达,则基因和也不表达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胞霉,则可能是基因发生突变【答案】C【解析】A 选 项:由图可知,精氨酸是由N-乙酸鸟氨酸在4种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的,4种酶是由相应的基因控制合成的,故A正 确;B 选 项:图中信息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故B正 确;C 选 项:若基因不表达,导致酶不能合成,与基因和能否表达无关,故C错误;D 选 项: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胞霉,说明脉胞霉体内基因发生突变,不能合成酶,使体
17、内的N-乙酸鸟氨酸不能转化鸟氨酸,故D正 确;故 选 C。14.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越迟,生物体表现突变的部分就越多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发生在受精过程中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发生的变异都能遗传给下一代D.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中的碱基序列,而基因重组只能改变基因型【答案】D【解析】A 选 项: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越迟,生物体表现突变的部分就越少,对生物的危害越 少,故A错 误;B 选 项:在受精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故B错 误;C 选 项: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一般是不能传递给后代的,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是能传递给后代的
18、,故C错 误;D 选 项: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中的碱基序列,从而产生新的基因,而基因重组只能改变基因型,故D正 确;故 选 D。15.下面关于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基因,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B.不同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答案】D【解析】A 选 项: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使具有有利基因的个体保留,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淘汰,改变基因频率,故A错 误;B 选 项:生物进化的实质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因
19、此只要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就发生进化,故B错 误;C 选 项:地理隔离阻碍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种群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改变,但只有长期的地理隔离才能导致生殖隔离,故C错 误;D 选 项: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因此生殖隔离的产生一定发生了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D正 确;故 选 D。16.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区域与丙区域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B.乙区域与丁区域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C.丁区域发生K+外流和Na+内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答案】C【解析】A 选 项:兴奋可能从最左
20、边传导过来,已经经过了甲区与丙区,因此甲区与丙区可能刚从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故A正 确;B 选 项:膜内乙区为正,丁区为负,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所以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故B正 确;C 选 项:丁区域表示静息电位,兴奋未来临时,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强,钾离子外流,钠离子基本平衡,故C错 误;D 选 项:兴奋在神经元上双向传递,所以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故D正 确;故 选 C。17.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细胞体,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
21、传导途径依次是B.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C.兴奋只能由传递至而不能由传递至D.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答案】A【解析】由于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在图中传导途径只能是一一,而不能是一一,A错 误;肌肉受刺激后不由自主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脊髓,反射途径应是一一,B正 确;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单向的。图中兴奋只能由传递至而不能由传递至,C正 确;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一T,D正确。故选择A选项。18.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 i和 A2的
22、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 b、晒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代表神经元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 ab=be、ac=de)A.在 b点与f点刺激时,A i、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B.在 b点刺激时,A i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 i不偏转,A?偏转一次C.在 b点刺激时,A i不偏转,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 i不偏转,A2偏转一次D.在 b点刺激时,A i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 i不偏转,A2偏转一次【答案】D【解析】图示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和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刺激b点 时,兴奋可以
23、双向传导,目同时到达a和c处;当兴奋向右传递时,先到达d处,后到达e处。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 递,因此刺激f点 时,兴奋能传导到e处,但不能传递到a、c和d处;(1)在b点刺激时,兴奋同时到达/口 c处,因此不偏转;当兴奋继续向右传递时,先到达d处,后到达e处,因此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2 )在f点刺激时,兴奋能传导到e处,但不能传递到a、c和d处,因此不偏转,偏转一次。故选D。19.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 物 人 ,处于完全昏迷状态。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A.脑干和小脑 B.小脑和脊髓 C.脊髓和脑干 D.只有脊髓【答案】
24、C【解析】植物人的大脑皮层功能严重损害,受害者处于不可逆的深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活动,但皮质下位于脑干的中枢可维持自主呼吸运动和心跳。植物人可完成排尿反射等简单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属于低级中枢。所以植物人中枢系统中仍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脑干和脊髓;故选C.20.如图是某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E)坦t fcss时间(ms)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ab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be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答案】C【解析】A选 项:K+的大量外流是
25、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故A错 误;B 选 项:ab段 Na+大量内流,膜外的Na+比膜内浓度高,因此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故B错 误;C 选 项:be段为静息电位的恢复,此阶段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故C正 确;D 选 项:动作电位大小与有效刺激的强度无关,故D错 误;故 选 C。2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不一定是性状分离B.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D和 D,D和 d,d和 d都是等位基因D.相对性状是指不同性状的同一表现形式【答案】
26、A【解析】A 选 项: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不一定是性状分离,故A正 确;B 选 项: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子T 弋所表现的性状不一定是显性性状,故B错 误;C 选 项:D和 d是等位基因,故C错 误;D 选 项:相对性状是指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故D错 误;故 选 A。22.如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图象,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分别为4、2、2B.若甲、乙、丙三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则丁细胞中不存在性染色体C.丙 t丁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丁细胞中染色体上的P、Q基 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B【解析】A 选
27、 项:根据图示判断,甲、乙、丙、丁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分别为4、2、2、1;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为的是着丝点没有分裂的丙、丁细胞,故A正 确;B选 项:若甲、乙、丙三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则丁细胞中一对性染色体分离,只含1条性染色体,故B错 误;C选 项:丙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丙丁的实质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故C正 确;D选 项:丁细胞中,P和Q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所以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D正 确;故 选B。23.已知某植物的紫花(A)与红花(a)是一对相对性状,杂合的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i,F i中紫花植株自交得到F
28、2。下列相关叙述单译的是()A.F i中紫花的基因型有2种 B.F2中的性状分离比为3:12 1C.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D.F2中红花植株占5D0【答案】B【解析】已知某植物的紫花(A)与红花(a)是一对相对性状,杂合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其自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1:2:1,所以子一代中紫花的基因型有AA、Aa两 种,A正 确;子T 弋中紫花自交产生的子二代紫花的比例为|+|x 1 =f ,红花比例为1,所J 3 4b 0以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5:1,B错误、D正 确;2 2 2 9子 二 代 中 紫 花 杂 合 子 占X 4=,所以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C正确。0
29、40 o故选择B选项。24.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120克,每产生一个显性等位基因就使桃子增重15克,做AABBCC桃子重210克。甲桃树自交,Fi中每桃重150克。乙桃树自交,F i中每桃重120 180克。甲、乙两桃树杂交,F i中每桃重135-165克。甲、乙两桃树的基因型可能是()A.甲 AAbbcc,乙 B.甲 AaBbcc,乙 C.甲 aaBBcc,乙 D.甲 AAbbcc,乙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答案】D【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120克,而每个显性等位基因使桃子增重15克,所以根据子代显性基因的数量可判断其重量,
30、如6个显性基因的AABBCC桃子重210克,5个显性基因的AaBBCC、AABbCC.AABBCc桃子重195克,4显性基因的 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桃子重180克,以此类推,3个显性基因的桃子重165克,2个显性基因的桃子重150克,1个显性基因的桃子重135克。由题意已知Fi每桃重135165克,说明民基因型中有1到3个显性基因。甲AaBbcc,乙aabbCC,则子代有0个、1个或2个显性基因,重量在120克到150克之间,A错 误;甲AAbbcc,乙aaBbCc,则子代有1个、2个或3个显性基因,重量在135克到165克之间,B
31、正 确;甲aaBBcc,乙AaBbCC,则子代有2个或3个显性基因,重量在150克到165克之间,C错 误;甲AAbbcc,乙aaBBCC,则子代为AaBbCc,重量全部为165克,D错误。故选D。25.将大肠杆菌置于含15N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子代大肠杆菌细胞中的DNA双链均被15N标记。然后将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接种到普通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则第二代大肠杆菌中,含有MN的DNA分子的比例以及含有15N的脱氧核糖核甘酸单链的比例分别是成()A.100%与50%B.50%与50%C.50%与25%D.25%与25%【答案】C【解析】设1个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接种到普通培养基中,DNA进行半
32、保留复制,第二代大肠杆菌中,共有4个DNA,含 有 的DNA分子为2个,占全部DNA分子的50%,含有15N的脱氧核甘酸单链共有两条,共有8条脱氧核苗酸链,占全部脱氧核首酸单链的比例为2/8=25%.故选C选项。26.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由R、r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当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淀 粉 分 支8 a 5 b淀粉分 蔗 糖施 基 因 口 一 娜吸水涨大同豺淀粉-IwlwA.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B.豌豆淀粉含量高、吸水涨大、呈圆粒是表现型C.在b过程中能发生A-T
33、、C-G的碱基互补配对D.参与b过程的tRNA有20种,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答案】B【解析】由 当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 因 可 知,此过程产生了新基因,属于基因突变,A错 误;表现型是指生物表现出的性状,B正 确;b过程表示翻译,该过程中能发生A-U、C-G的碱基互补配对,C错 误;tRNA的种类有61种,D错误。故选择B选项。27.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 形 圈 、十字形结构 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34、、基因重组B.图甲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图乙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答案】D【解析】A选 项,D选 项:由图可知,甲是由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环 形 圈 ,乙是由染色体发生易位引起的 十字形结构,两种变异均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进行联会时,发生结构变异的染色体无法与正常的染色体配对,所以此时容易出现联会异常的现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染色体都经历了细胞间期,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
35、为1:2,故D正 确;故A错 误;B选 项: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而甲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重复或增添,属于染色体变异,故B错 误;C选 项:乙图是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变异,又叫易位。交叉互换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 换,属于基因重组的一种情况,故C错误。故选D。28.一对夫妇生了个基因型为xBxbY的孩子,已知父亲正常,母亲为色盲携带者,下列分析中正确的 是()A.问题可能来自父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B.问题可能来自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C.问
36、题一定来自母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D.问题一定来自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答案】A【解析】AB选 项:若问题来自父亲,则孩子是由的受精卵发育而来,X Y 染色体没有分离,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A正 确,B错 误;CD选 项:若问题来自母亲,则孩子是由的受精卵发育而来,与没有分离,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故CD错 误;故选A。29.已知甲、乙两种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n 9为特纳氏综合征(先天胸腺发育不良,即缺失一条X染色体)患者。现对I I、I 3.I 4个体的相关基因进行电泳(电泳可将不同类型的基因进行分离),结果如下。有关叙述正确的
37、是()H ini一号家庭 二号家庭 H wIn正常男女甲病男女乙病男女丙病男女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若1 9患有乙病,则导致该异常的原因只有可能是I 4的减I 异常C.若n 6与口 7婚 配,则生出患两病女孩的概率为上D.若对第I I 所有个体进行基因电泳,则均可能只得到两条条带【答案】C【解析】A 选 项:据图分析,二号家庭中3、4没有甲病,他们的女儿8号有甲病,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号家庭中,L 2有乙病,而他们的儿子5号没有乙病,说明乙病为显性遗传病,又因为3号没有乙病,4号有乙病,后代7号正常,根据电泳图可以判断乙病只能是伴X 显性遗传病,
38、故A错 误;B 选 项:若 9号患有乙病,其是特纳氏综合征患者,只 有 1条 X 染色体,则导致该异常的原因是I 的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故B错 误;C 选 项:2 1假设甲乙两病致病基因分别是affi B,则6号基因型为Aa、4xBXb,7号基因型2 2 2 1 1为-A a XbY ,后代甲病的发病率为-x-x-=-,乙病女孩的概率为o J J 4 VQ 1 Q 1 Q 1;X 3=,因此生出患两病女孩的概率X弓=二,故C正 确;4 2 o 9 o 24D选 项:根据1、3、4电泳图可如,基因类型1、2分别表示A、a基 因,基因类型表示B基 因,基因类型表示基因b,则5号只有
39、两条条带,而第in代的其他个体都可能超过两条条带,故D错 误;故 选C。3 0.蜗牛的有条纹(A )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 A )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i,贝(J a基因的频率和玛中A a M因型的频率分别是()A.3 0%,21%B.3 0%,4 2%C.70%,21%D.70%,4 2%【答案】D【解析】亲本中A A占55%,aa占15%,所以A a占3 0%,因此在亲本中A的基因频率为、(55疏+f,)=0.7,故a的基因频率为1-0.7=0.3,则自由交配,子代中出现Aa的基因型频率为2x0.7x 0.3 =0.4
40、 2,(自由交配算杂合子频率时要乘以2),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3 1-3 3题:除特殊标驻外,每空2分,3 4.3 5题每空1分,共60分)31.人体血压、体温、激素分泌等都存在着节律性变化的“生 物 钟 ,研究表明,抑郁症、肥胖、癌症等多种疾病与生物钟的紊乱紧密相关。1)昼夜节律是典型的 生物钟 之一,研究发现P E R蛋白的含量与此密切相关。如图1,P E R基因通过 过程表达出的P E R蛋白在夜间与T I M蛋白结合为二聚体,经 进入细胞核后抑制该基因的表达;白天在光信号的影响下,上述二聚体生成量 _ _ _ _ _ _ ,P E R基因的表达量_ _ _ _ _ _ _图1
41、2)为探究PER基因与肿瘤发展的关系,科研人员体外培养大鼠的正常纤维细胞和胶质瘤细胞,定期检测PER基因的表达水平。正常纤维细胞 胶质瘤细胞细胞凋亡率细胞凋亡率a.a?a 组别 b,b2 b组别图4 由实验结果(图2)可 知,PER基因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均呈现明显的 变化。进一步研究X射线对两种细胞的影响,结果如图3.综合图2、图3可 知,在PERM因表达的高位点时,正常纤维细胞对X射线的敏感性 其他时间组,胶质瘤细胞 对X射线的敏感性 其他时间组。科研人员把PER基因与运载体连接后,分别导入正常纤维细胞和胶质瘤细胞中(实验组a、b),使其在细胞中过量表达。除设置空白对照组ai和 也 外,此实
42、验还应设置 _ _ _ _ _ _ _ _ _ 的两种细胞作为对照组a2和b2.对各组细胞进行X射线照射,统计细胞凋亡率,实验结果如图4。据此可知,该基因的过量表达对正常纤维细胞和胶质瘤细胞的影响分别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请依据本研究针对胶质瘤的治疗提出一条合理建议.【答案】(1 )转录、翻译;核 孔;减少;增加(2)节律性(或周期性)低 于;高于 导入空载体;抑制正常纤维细胞凋亡,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 建议一:挑选PER基因表达的高位点进行X射线治疗建议二:诱导体内细胞
43、PER基因过量表达(合理即可)【解析】(1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由图像可知,TIM -PER蛋白二聚体是在细胞质中合成后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在无光照的条件下,TIM与PER结 合,在有光照的条件下,TIM与CR Y结合。所以白天TIM -PER的量会减少。又因为TIM -PER进入细胞核后对PER S因起抑制作用,所以白天光照条件下PER基因表达量增加。(2)由图可知,PER基因的表达每隔2位右小时会重复之前的变化,呈现较强的周期性或者说是节律性。2 4 11 H寸PER基因的表达量较高,在24h时,图3中可以看到正常纤维细胞的细胞凋亡率较低,即此时正常纤维细胞对X
44、射线的敏感性较低胶质瘤细胞在24h时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两组,即在PER基因表达量较高时,胶质癌细胞对X射线的敏感性较高。在设置对照组时,除了设置空白对照组,为了排除载体本身对实验可能造成的影响,故应设置导入了空载体的两种细胞作为对照组。从图4中可以看至IJ ,a组正常纤维细胞(即PER基因表达过量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远远低于al和a2两个对照组,胶质瘤细胞中b组明显高于b l和b2两个实验组,证明PER基因过量表达可以抑制正常纤维细胞的凋亡,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由于PER基因过量表达可抑制正常细胞凋亡并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故可以通过诱导PER基因的过量表达来对胶质瘤进行治疗。32.玉 米,雌
45、雄同株,单性花,通常为自花授粉。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受7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的控制,同时也受光照的影响。在正常光照下,体细胞含有2个A的玉米植株叶片呈深绿色;含一个A的植株叶片呈浅绿色;没有A的植株叶片呈黄色,会在幼苗期后死亡。1 )在正常光照下,某植株叶片呈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呈黄色,其原因是光照影响到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 的基因(A)的表达,进而影响叶片颜色,此过程说明性状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结果。2)有一批浅绿色植株(P),如果让它们相互授粉得到Fi,F i植株随机交配得到F2代,F2代成熟植株中a基 因频率为.3)现有一正常
46、光照下呈浅绿色的成熟植株甲,其体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一条p为正常,另一条q为异常(如图所示)。7号染色体 说 明 该 植 株 发 生 的 变 异 是 O只有q的花粉会失去受精活力;卵细胞若无A或a基因则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若A或a基因在片段m上,则植株甲(能、不 能)产生浅绿色的后代。为了进一步确定植株甲的基因A、a在染色体p、q上的分布,现将植株甲进行自交得到Fi,待Fi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Fi表现型及比例。请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I.若Fi全为浅绿色植株,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a分别位于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上.口.若Fi深绿色植株:浅
47、绿色植株=1:1,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a分别位于 上。【答案】(1 )酶;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2)25%(3 )舱 体 结 构 变 异;不能 q、p;p、q【解析】(1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 A植株叶片在正常光照下呈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呈黄色,说明光照的有无会影响与叶绿体代谢有关酶的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叶片颜色。此过程说明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2)在浅绿色植株体的体细胞基因型为Aa,当有些细胞正在进行细胞分裂,基因已完成了复制但未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时,这些正常细胞中会含有两个A基因。有一批浅绿色植株(Aa),如果让它们相互授粉得到A A、Aa、aa,由于体细胞没有
48、A的植株叶片呈黄色,会在幼苗期后死亡。所以熟植株中只有A A、A a,比例为1:2,a基因频率为1/3。FI植株随机交配得到F 2,其中A A占4/9、Aa占4/9、aa占1/9(死 亡),成熟植株中a S因频率为1/4O(3 现有一正常光照下呈浅绿色的成熟植株甲,其体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一条p为正常,另一条q为异常,根据图示可以说明该植株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只有q的花粉会失去受精活力;卵细胞若无A或a基因则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若A或 谣 因 在 片 段m上,则植株甲不能产生浅绿色的后代。浅绿色突变体成熟植株甲的体细胞基因型为Aa,如果基因A或a在缺失片段m,则q染色体上没有基因A、a,又
49、因为含有这样的q染色体的花粉或卵细胞都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则植株甲不能产生。因 此,植株甲的A或a基因不会在片段m上。将植株甲进行自交得到Fi,待Fi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Fi表现型及比例。若Fi全为浅绿色植株,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位于q上,基因a位于p上;若Fi深绿色植株:浅绿色植株=1:1,则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位于p上,基因a位于q上。3 3.研究者从一个爱尔兰人的家庭中找到了一种完全色盲患者,绘制了患者的家系图(如图1),并对该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基因测序,部分测序结果如图2所示。图1C A G T 图21)视 网 膜 上 的 感 光 细 胞 属 于 反 射 弧 中 的 ,它们将光信号
50、转化为,通过传入神经传入视觉中枢。2)据 图1判 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遗传。3 )据图2分 析,该患者D N A序列上的碱基对变化是。若对系谱图中患者的哥哥进行测序,结果可能为4)科研人员发现了另外9个来自印度、法国、德国的完全色盲患者家系,都是同一基因发生了不同的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5)研究者推测患者的基因突变导致Bip蛋白的表达受影响。从患者的母亲和患者体内获取成纤维细胞,分别在添加和不添加药物T的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用凝胶电泳方法测定Bip蛋 白(帮助蛋白质进行折叠)和日-tubulin蛋白含量,结果如图3所示。患者母亲 患者图3 由于细胞中B-tubulin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