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福建省龙岩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礼与法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很多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
2、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恭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
3、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礼治与以个人好恶维持的所谓的“人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摘编自费孝通 乡土中国)材料二:费孝通在 礼治秩序一文中根据维持社会秩序力量的不同,提出了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4、”的看法。乡土社会并不是没有秩序的社会,假如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但 是“无法”并不影响这个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礼”字包含着多种意义,概括说来,体现于行为活动或仪容态度的多称为“礼仪”,体现于名物制度或者典章条文的多称为“礼制”,体现于理性活动或思想观念的多称为“礼义”。所以中国古代的“礼”就常被区分为行为之礼、制度之礼和观念之礼三个方面。费孝通在 礼治秩序中认为:“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的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这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在
5、这里,礼是判断行为规范是否合式的标准,甚至其本身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行为规范。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即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约束人们信念的是“礼”,指导人们行动的是“传统”。于是,礼和传统的关系便成了乡土社会行为规范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的协同作用下,乡土社会的行为规范得以认可和执行,乡土社会的秩序因此得以保证。费孝通强调,人治和法治的区别并不在于字面意义,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以及所根据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之所以是“礼治”的社会的原因也尽在对于其形而上意义的肯定之中,因为在乡土社会中,维持秩序的力量是“礼”,“礼”在自古以来便是为了维持秩序的观念分散在宗教、道德和法律中,
6、集中体现在政治中,如果没有了维持秩序这个重要的目标,“礼”的众多观念和学说也不会得以发展。而在维持秩序这个特定的条件之下,“礼”也充分发挥了其希望被赋予的作用,从最初的具体的祭祀活动,逐渐拥有了道德、法律等的文化内涵,具有了文化的内涵,是“礼”内化于人心而维持“无法”的社会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君子慎独”便是内化的文化对于人的约束的典型例子。礼治秩序距今也已近百年,“法治”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这也确实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利器、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传统社会的行为方式并不可能完全颠覆或者彻底消失。现代人的行动,费孝通所讲的礼治社会中的人心秩序,仍然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悄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摘编自卜阴、何
7、 健 费孝通 礼治秩序中礼的含义辨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认为礼与法的区别在于维持规范时所依靠的力量,法需要依靠国家权力推行,而礼则需要依靠传统来维持。B.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惩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而失德、失礼更多的就是受到内心的谴责。C.作 为“礼治社会”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虽然“无法”,但这并不会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D.“传统”指导人们的行动,“礼”约束人们的信念,它们分别代表着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乡上社会行为规范2.根据材料内容,下 列 说 法 不 正 确 一项是()A.对于乡土社会而言,社会经验积累形成了传
8、统,生活中的问题就能从传统得到保障的办法,乡民不必知之,只要照办。B.乡土社会的人们容易形成固定概念,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形成了普通所谓的“仪式”,也就是礼。C.在中国传统的礼治观念中,礼的范围是广泛的,它既包括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规范,也包括礼仪制度和礼义廉耻的观念。D.无论是法律,还 是“礼”,其目的都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只不过法律的效果会更快、更持久,而“礼”的治理则缓慢、效果短暂。3.根据材料中 内容,下列不属于费孝通关于“礼”的阐述的一项是()A.礼是一种在乡土社会中形成的传统。B.礼是教化而成月主动遵守的日常习惯。C.礼是用来约束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D.礼是中国传
9、统思想道德的仪式化。4.请依据材料概述“礼治”和“法治”的区别。【答案】I.A2.D3.D4.礼治是靠传统来规范的,而法治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礼治是人们接受教化后主动遵循的,而法治是人们受法律条文的约束而被动遵循的。礼治适用于传统的乡土社会,而法治适用于变迁很快的社会。【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而失德、失礼更多的就是受到内心的谴责”错,材料一第三段“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所 以“失德”更多的是受社会舆论谴责。C“作 为 礼治社
10、会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错,根据材料二第一段“费孝通在 礼治秩序一文中根据维持社会秩序力量的不同,提出了乡土社会是 礼治社会的看法。因为乡土社会是 礼治 的社会”可知,是“提出了乡土社会是 礼治社会的看法”。D.“它们分别代表着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乡土社会行为规范”错,材料二第三段”礼和传统的关系便成了乡土社会行为规范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两个方面”,所以是礼和传统的关系共同形成这两方面,而不是指它们分别代表这两方面。故选Ao【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法律的效果会更快、更持久,而,礼的治理则缓慢、效果短暂”推论不成立,从材料二最后一段“传统社会的行为方式并不可能完
11、全颠覆或者彻底消失。仍然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悄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等可做出判断。故选D。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原文材料一第三段“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 礼则有甚于道德”可知,费孝通认为“礼”与“道德”不同。“礼是道德的仪式化”不符合费孝通关于“礼”的阐述。故选D。【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礼治”和“法治”的区别:材料一第一段“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材料一第四段“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材
12、料一第五段“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 法治”。据此看出,礼治是靠传统来规范的,而法治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材料一第一段“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材料一第二段“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材料一第三段“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据此看出,礼治是人们接受教化后主动遵循的,而法治是人们受法律条文的约束而被动遵循的。材料一第五段“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
13、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 法治”据此看出,礼治适用于传统的乡土社会,而法治适用于变迁很快的社会。(二)现代文阅读H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红棉袄孙犁风把山坡上的荒草,吹得俯到地面上,砂石上。云并不厚,可沉重得怕人,树叶因昨夜初霜的侵凌焦枯了,正一片片坠落。我同小战士顾林从滚龙沟的大山顶上爬下来,在强登那峻峭的山顶时,身上发了暖,但一到山顶,被逆风一吹,就觉得难以支持了。顾林
14、在我眼前,连打了三个寒噤。风还是吹着,云,凌人地往下垂,我想要下雨了,下的一定是雪片吧?天突然暗了。远远的在前面的高坡上出现一片白色的墙壁,我尽可能加快了脚步,顾林也勉强跟着。这时远处山坡上已经有牧羊人的吆喝声,我知道天气该不早了,应是拦羊下山入圈的时分。爬上那个小山庄的高坡,白墙壁上的一个小方窗就透出了灯火。我叫顾林坐在门前的一块方石上休息,自己上前打门。门很快地开了,一个姑娘走了出来。我对她说明来意。问她这里有没有村长,她用很流利的地方话回答说,这里只是一个小庄子,总共只有三户人家,过往的军人有事都是找她家的,因为她的哥哥是自卫队的一个班长。随后她就踌躇了:今天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妈妈去外婆
15、家了,哥哥还没回来。她转眼看了下顾林,对我说:“他病得很严重吗?”我说:“是。”她把我让到她家里,一盏高座的油灯放在窗台上。浮在黑色油脂里的灯芯,挑着一个不停跳动的灯花,细碎地爆炸着。姑娘有十六岁,穿一件红色的棉袄,头发梳得很平,动作很敏捷,和人说话的时候眼睛便盯住人。我想,屋里要是没有那灯光和灶下的柒火的光,机灵的两只大眼也会把这间屋子照亮的吧?她挽起两只袖子,正在烧她一个人的晚饭。我一时觉得我们休息在这里,有些不适当。但顾林躺在那只铺了一张破席子的炕上了,显然他已是精疲力尽了。我摸摸他的额头,又热到灼手的程度。“你的病不会又犯了吧?”顾林没有说话,我只听到他的牙齿的“得得”声,他又发起冷来
16、。我有些发慌,我们没有一件盖的东西。炕的一角好像有一条棉被,我问那正在低头烧火的姑娘,是不是可以拿来盖一下,她低着头没听完我的话,便跳起来,爬到炕上,把它拉过来替顾林盖上去,嘴里一边说,她家是有两条棉被的,哥哥今天背一条出操去了。把被紧紧的盖住了顾林的蜷曲的身体,她才跳下来,临离开,把手按住顾林的头,对我蹙眉说:“一定是打摆子!”她回去吹那因为潮湿而熄灭的木柴了,我坐在顾林的旁边,从门口向外望着那昏暗的天。我听见风还在刮,隔壁有一只驴子在叫。我想起顾林明天是不是能走,有些愁闷起来。姑娘慢慢地对我讲起话来。炉膛里的火旺了,火光照得她脸发红,那件深红的棉袄,便像蔓延着的火焰一般。她对我讲,今年打摆
17、子的人很多,并问我顾林的病用什么法子治过。她说有一个好方法,用白纸剪一个打秋千的小人形,晚上睡觉放在身下,第二天用黄表纸卷起来,向东南走出三十六步,用火焚化便好了。她小时便害过这样的病,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治好的,说完便笑起来:”这样是不是迷信呢?”夜晚静得很,顾林有时发出呻吟声,身体缩拢起来,我知道他冷,我摸摸那条棉被,不只破烂,简直像纸一样薄。我已经诙复了温暖,就脱下我的军服的上身,只留下里面的一件衬衫,把军服盖在顾林的头上。这时锅里的饭已煮好。姑娘盛了一碗米汤放在炕沿上,她看见我把军服盖上去,就沉吟着说:“那不抵事。”她又机灵地盯视着我。我只是干笑了一下,表示:这不抵事怎么办呢?我看见她右手
18、触着自己棉袄的偏在左边的纽扣,最下的一个,已经应手而开了。她后退一步,对我说:“盖上我这件棉袄好不好?”没等我回答,她便转身去断然地脱下来,我看见她的脸飞红了一下,但马上平复了。她把棉袄递给了我,自己退到角落里把内衣整理了一下,便又坐到灶前了,末了还笑着讲:“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穿上的。”她身上只留了一件皱折的花条布的小杉。对这个举动,我来不及惊异。只是把那满留着姑娘体温的棉袄替顾林盖上,我只是觉得身边这女人的动作,是自己幼年病了时,服侍自己的妈妈和姐姐有过的。我凝视着那暗红的棉袄,姑娘凝视着那炉膛里一燃一燃的余烬,一时,她又讲话了。她问我从哪里来,走过什么地方,哪里的妇女自卫队好,又问我什么时候
19、妇女自卫队再一次检阅。一会儿我才知道,在去年,平山县妇女自卫队检阅的时候,打靶,她是第三名。(选 自 孙 犁 白洋淀纪事有删改)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中头发梳得“平”写出姑娘的干净利落,和人说话时眼睛“盯”住人,表明姑娘善于观察,聪慧机警。B.想到要接待陌生人时表现出踌躇以及提出治疗打摆子的迷信方法,这些情节使姑娘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C.从人物的身份角度考虑,本文中的“姑娘”比 百合花 中 的“新媳妇”更能体现出军民鱼水情的主旨。D.百合花中新媳妇为牺牲的小通讯员盖上棉被的悲剧结局比 红棉袄的结局更耐人寻味,更有感染力。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20、的一项是()A.第段中对风的描写,既渲染充满寒意的氛围,也推动两人需要落脚休息和顾林打摆子需要保暖等情节的发展。B.本文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渲染手法,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寥寥几笔就能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绘得生动传神。C.本文中的物象“红棉袄”具有象征意味,红色象征革命精神,棉袄象征着温暖与关爱,表达对前方战士的有力支持。D.文中姑娘并无名字,可见作者想要表现的不仅仅是某个具体的女性形象,同时也以小见大表现冀中女性的群体形象。7.红棉袄 中 的“我”,并非故事的主人公,但在小说中却是不可或缺的,为什么?8.红棉袄 和 百合花存在很多相似点,请结合文本分析。【答案】5.C6.B7.“我”是故事的
21、叙述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观察姑娘,展开叙述,使情节显得真实可信。“我”是故事的参与者,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以我的见闻和行动串联故事,推动情节发展。8.主要人物相似,且人物身份也具有共性。两 个“我”都是具备文化知识的工作人员,两 个“小战士”都是革命战士,两个女孩都是后方女性。重点情节相似。“小姑娘”为病重的“小战士”盖上自己的红棉袄。与“小媳妇”为牺牲后的“小通讯员”盖上自己新婚用的百合花被子的情节相似。表现的主题有共性。两篇小说均表现了军民鱼水情和人性之美。主要物象都具有象征意义。“红棉袄”的红色象征革命精神,棉袄象征着温暖与关爱。百合花象征纯洁与美好,棉被象征温暖与关爱。【解析】
22、【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本 文 中 的 姑娘比 百合花中 的 新媳妇更能体现出军民鱼水情的主旨”错误。本文中姑娘还有一重身份是妇女自卫队队员,而新媳妇是一名普通老百姓,相比较而言,新媳妇毫不犹豫为牺牲战士献出自己的新婚被子更能体现军民鱼水情的主旨。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本文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渲染手法”错误。本文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白描手法,如“姑娘有十六岁,穿 一 件 红 色 棉 袄,头发梳得很平,动作很敏捷,和人说话的时候眼睛便盯住人”;选 项 中“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寥寥几笔就能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绘
23、得生动传神”也体现的是白描手法。故选Bo【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作用的能力。本文主要运用了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用“我”叙述,写“我”的经历,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亲历感,由 于“我”身处故事过程,因此作者可以自由描述,随机表达自我内心感受或直接抒情,如写对天气的感受;对姑娘为顾林盖上红棉袄的感受等。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观察姑娘,展开叙述,使情节显得真实可信,增强了真切感人的效果。“我”是故事的参与者,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如文中写“我”同顾林在老乡家借宿,遇到红棉袄姑娘,通 过“我”的叙述展现故事的进程,如为何到老乡家借宿,如顾林的病况,如红棉袄姑娘如何帮助我们,以我的见闻和
24、行动串联故事,推动情节发展。【8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主要人物相似,且人物身份也具有共性。红棉袄 中所设计的出场人物一共有三个一 一“我”、“小战士”和“小姑娘”,“我”的实际年龄没有具体交代,“小姑娘”十六岁。百合花中所设计的出场人物也是三个一一“我”、“小通讯员”和“新媳妇”,“我”的实际年龄也没有具体交代,而“小通讯员”十九岁,“小媳妇”不满二十岁。两 个“我”都是具有文化知识的工作人员,两 个“小战士”都是苦大仇深的革命军人,而两个“小女孩”却都是热情朴实的进步群众,都是后方女性。重点情节相似。红棉袄中“我”凝视着“小姑娘”羞赧地脱下自己身上的红棉袄,
25、对于她细心呵护“小战士”顾林的慈爱之举,“我只觉得身边这女人的动作,是幼年生病倒了时,服侍自己的妈妈和姐姐有过的”。而 百合花中“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小媳妇把自己以前不愿意借的陪嫁被子,毫不犹疑地铺在棺材底,盖在通讯员身上。“小姑娘”为病重的“小战士”盖上自己的红棉袄。与“小媳妇”为牺牲后的“小通讯员”盖上自己新婚用的百合花被子的情节相似。表现的主题有共性。红棉袄中“我”和顾林借宿到小姑娘家,今天家里只剩下小姑娘一人,她转眼看了一下顾林,问了一句“他病得很严重吗”,于是把“我们”让到了屋里。当顾林发起冷来的时候,“我”问小姑娘能不能用一下她家的棉被,小姑娘便
26、爬上炕拉过棉被盖在了顾林身上,当他看到我用军服盖在顾林头上时又用自己的红色棉衣盖在了顾林的头上,彰显主人公淳朴善良的品格,讴歌抗日根据地军民的鱼水情深,凸显主题。百合花以解放战争时期,某地前线包扎所作为具体环境,讲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情,赞美了小战士平凡而崇高的品格,抒发了作者的审美感受,表达了对人性回归和对真善美的 呼 唤。它表面上表现了战争时代的军民鱼水情,但更深层面上,它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两篇小说均表现了军民鱼水情和人性之美。主要物象都具有象征意义。红棉袄中当小姑娘看到我将军服盖在了顾林头上的时候,小姑娘说到这样是不抵事的,于是小姑娘脱下了自己红色的棉袄盖在了顾林的头上,这
27、里的“棉袄”象征着群众对解放军战士的保护与关爱,象征着火热心肠。而“红色”象征着生命活力,也象征着革命精神。百合花中新媳妇的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上了通讯员战士的脸,暗含着农民与战士融为一体,既写出了年轻战士的勇敢与牺牲的伟大精神,又写出了新媳妇对革命的理解及对战士纯洁的感情。“百合花”的意蕴丰厚,一方面,它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只是一个图案;另一方面,它又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纯洁无瑕。百合花象征纯洁与美好,棉被象征温暖与关爱。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日:“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28、”晏子对目:“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孕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口:“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口:“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
29、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号抒而辞口:“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想分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 子 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节选自 晏子春秋)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A.厚取之君而不施
30、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B.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臧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C.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D.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1 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被狐白之裘”的“被”,意思是穿,与 陈涉世家中“将军身被坚执锐 的 被 相同。B.
31、“今君不知也”的“知”,意思是智慧,与 劝学中“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知”相同。C.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恭敬之意;在书信中用作对尊长或朋友的敬语。D.桓公即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任管仲为相,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制度,齐国遂逐渐强盛。1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齐景公不知民生疾苦,晏子就列举古代贤君的做法来规劝齐景公,使景公顿悟,进而下令抚恤生民。B.齐景公很喜欢捕鸟,大臣烛邹因为对鸟管理不善导致鸟飞走了,齐景公非常生气,便下令要杀了他。C.齐景公派使臣到晏子家,晏子把食物分给使臣吃,结果两人都没吃饱,景公得知后认为晏子家很贫穷。
32、D.齐景公想用管仲受封的例子来说服晏子接受赏赐,晏子却认为管仲受封是愚人的做法,不能够仿效。1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2)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1 3 .晏子是如何让景公打消了杀烛邹的念头的?请简要概括。【答案】9.B I O.B l l.D1 2.(1)烛邹有三条罪状,请允许我列举出来,再凭这些罪名处死他。(2)从君主那里得到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百姓,忠臣是不会这样做的。1 3.晏子借列举烛邹的三条罪状,间接委婉地提醒齐景公如果杀了烛邹会影响声誉,从而使齐景公改变了主 Ar-后、o【解析
33、】【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是为筐箧之藏也”,“为筐箧”作“藏”的状语,不断开,且本句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D;“退得罪于士”中“士”是“得罪”的对象,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本句话的断句也可以从句子的对应上考虑,本句中“仁人不为也”和“智者不为也”相对应,“进取于君”和“退得罪于士”相对应,排除A C D。故选B。【1 0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
34、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及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解释正确。句意: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皮做的皮衣。/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B.解释错误。“知”,知道/“知”通“智”,智慧。句意:现在您却不知道啊。/那么就能够智慧明达不至于犯错。C.说法正确。D.说法正确。故选B o 1 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晏子却认为管仲受封是愚人的做法”错,“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是晏子坚决不接受赏赐的借口,而不是晏子认为管仲受封是愚人的做法。故选D。【1 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35、1)“请”,请允许;“数”,列举;“以”,凭,凭借;“其”代词,这些。(2)“厚”,形容词作名词,厚赏;“厚取之君”,从君主那里得到厚赏;“君民”,统治百姓;“为”,做。【1 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原文“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轻,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可 知,晏子是借列举烛邹的三条罪状,间接委婉地提醒齐景公如果杀了烛邹会影响声誉;根据原文“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明白了晏子的用意:如果
36、杀了烛邹会影响自己的声誉。从而使齐景公改变了主意。参考译文:景公在位时,雪下了好几天却不转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皮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了!雪下了好几天,可天气却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吃饱后知道别人还饿着,自己穿暖后知道别人还冻着,自己安逸后知道别人还辛劳着。现在您却不知道啊。”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他于是下令拿出皮衣和粮食给饥寒交加的人。并且下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受饥寒者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齐景公
37、喜欢捕鸟,让烛邹管理鸟,但是鸟飞走了。齐景公十分生气,下令让官吏杀了他。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允许我列举出来,然后再凭这些罪名处死他。”齐景公说:“好的。”于是召见烛邹,晏子在齐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烛邹,你替我们的君王管理鸟,却让鸟逃跑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君王为了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士人,这是第三条罪行。烛邹的罪行已经列举完毕,请杀死烛邹。”景公说:“不用杀他了,我明白您的指教了。”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家里,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
38、叹道:“唉!晏子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贫困啊!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让他用千金与税款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景公派人多次送去,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道:“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齐
39、景公对晏子说:“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他接受了并没有推辞,你推辞不接受是为什么呢?晏 子 回 答 说:“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因此我拜两拜不能接受您的赏赐。”(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鸥坞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注 推官:州郡所属的助理官员,掌刑狱。淳熙六年至七年(11791180),辛弃疾正在湖南安抚使任上。一次,在湖南耒阳道上,遇到了
40、故友张处父,写下了这首词。1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头两句,通过昏暗浮动的景象,衬托作者飘然不定的心理状态。B.上阕第四句写词人遇见老友,引起自己的思乡之情,气氛愈加沉闷。C.下阕承“潇湘逢故人”一句,作者见到友人,倾诉衷肠,回首往事。D.最后两句词人蘸着血和泪,表现出自己极其痛苦和复杂的心情。1 5.辛词善用典,下阕中使用的“羽扇纶巾”典故,出 自 念奴娇赤壁怀古,请简要分析辛词与苏词使用“羽扇纶巾”各自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 4.B 1 5.辛词用典,追忆了自己年轻征战时从容潇洒的儒将风范,抒发了对自己年轻时取得战绩的怀念;苏词极力描写了周瑜从容
41、淡定年轻有为的形象,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了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解析】【1 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词思想内容的能力。B.“引起自己的思乡之情,气氛愈加沉闷”错误。第四句笔锋陡然一转,写词人遇见老友张处父,立即转忧为喜,气氛也随着由沉闷转为轻松愉快。故选B【1 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人情感的能力。辛词中,“挥羽扇,整纶巾”指词人自己。作者借三国时手持羽扇、头戴纶巾、指挥三军的周瑜的潇洒形象,巧妙地暗指他当年抗击金兵时的潇洒风度。他当年渡淮南归,正是为了在恢复事业中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所以本诗中“挥羽扇,整纶巾”抒发了诗人自己当年的意气风发和豪迈气概。苏 轼 念奴娇赤
42、壁怀古中表现的是周瑜的形象。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表明他虽为武将,却有文士的风度,这样就突出了周瑜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他“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极力描写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从容淡定、年轻有为的形象。苏轼自己却是“早生华发”,壮志难酬。所以苏词中“羽扇纶巾”是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了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三)名篇名句默写1 6.根据语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园田居中“,两句写鸡狗的叫声,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2)在 劝学中,”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
43、不足的道理。(3)师说中,韩愈认为对学习句读很努力,对于道理却很漠然,这种做法本末倒置,他对这种人的看法是“,(4)诗经邺风静女中“,”两句栩栩如生地塑造出憨厚痴情的有情人形象。(5)“猿 啼 ,高急之声,似哭似号,古代诗文中写到猿啼时多指哀音,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无以出之,故借猿啼而写出。如“,”。【答案】.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爱而不见.搔首则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 飞 回(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颠、见、搔、跚蹦、啸、渚。(
44、四)课内文言文知识检测17.下列选项中,不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列缺霹雳 虽有槁暴B.君子生非异也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须臾成五采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寄蜉蟒于天地【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列”,通“裂”,分裂。“有”,通“又”,再:“暴”,通“曝”,晒干。句意: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B.“生”,通“性”,天性。“冯”,通“凭”,乘。句意: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C.“采”,通“彩”,五色。“缪”,通“缭”,盘绕,围绕。句意:一会儿又变成五颜
45、六色的。/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D.“受”,通“授”,传授。句意: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我们)如同蜉蟾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故选D。18.下列各项中全部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望美人兮天一方B.师不必贤于弟子 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C.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至于泰安D.老大嫁作商人妇 旌旗蔽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学识渊博。“美人”,古义:所思慕的人、美好的理想等。今义:容貌美丽的人,多指女子 句意:君子广博地学
46、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B.“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句意: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C.“至于”,古义:至IJ。今义:表示另提一事。句意: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到达泰安。D.“老大”,古义:年纪大了。今义:指排行第一的人。句意: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故选Ao1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虎鼓瑟兮鸾回车 则期.师焉 商人事利轻别离 孔子叫郑子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苍山负雪,明理天南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吾从而师之匍然中开A./B./C./D./【答案】B【解析】
47、【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鼓”:名词用作动词,弹奏。句意: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拉着车。“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句意: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重”:形容词用作动词,重 视 句 意: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老师。句意:孔子以郑子为老师。“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顺。句意: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烛”:名词作动词,照。句意: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下”,名词作动词,低于。句意:他 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老师。句意:我(应该)跟 从(他)把
48、他当作老师。“中”,名词作状语,从中间。句意:匐然一声从中间裂开。故选Bo2 0.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渺渺兮予怀 D.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例句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其闻道也亦乎吾先。句意:他懂得的道理也比我早。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句意:不知句子如何停顿,不懂得疑难问题。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句意: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C.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予怀渺渺兮。句
49、意:我的心怀悠远。D.判断句,“者也”是标志。句意: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故选Bo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隆重推出的纪录片 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广受好评,观众交口称赘,很是喜爱。本片系统地梳理了已有的中国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揭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武夷山、九寨沟和黄龙三处世界遗产,都以绝美的自然景观而 o 令人向往的武夷山丹霞地貌,层林尽染的九寨沟景观,的黄龙钙华池,宛若人间仙境,游者走在其间,O武夷山九曲溪上的竹排,划过了历史的长河;苏州园林的曲水修廊,阅尽了人间的沧桑;鼓浪屿上的琴声,飘散
50、在夏日的海风中这些都是文明的传承、活态的遗产,也是中华民族 的历史见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鹿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闻名于世绚丽多彩怡然自得生生不息B.立身扬名浓墨重彩怡然自得生生不息C.立身扬名绚丽多彩悠然自得历久弥新D.闻名于世浓墨重彩悠然自得历久弥新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本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已有的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题,展示了中国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B.本片系统地梳理了已有的中国世界遗产,聚焦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