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349729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pdf(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30分)I.(2分)下列四个实验中,不宜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音箱发声时,把烛焰放在喇叭前方B.弹拨吉他的弦后,把纸屑轻轻放在弦上C.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D.硬卡片快速、慢速分别划过梳子的梳齿2.(2分)如图所示,将四种声音先后逐一输入同一示波器,分别得到这四种声音的波形D.丙和丁3.(2分)关 于“O d B”的理解,正确的是()A.O d B 意味着物体不发生振动B.O d B 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弱声音C.低于O d B 也能引起人耳对声音的感觉D.O d B 就是没有声音4.(2

2、分)在医院里,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先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烤一烤()A.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B.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唾液汽化C.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唾液凝固D.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华5.(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A.I蜡烛燃烧流烛泪C.壶口附近形成白雾冰层消融D.抹酒精帮助退热6.(2 分)寒冷冬季的早晨,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霜花,它是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B.液化C.凝华D.蒸发7.(2 分)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一组是()A.太阳、月亮、工作的台灯B.闪电、镜子、发光的水母C.太阳、烛焰、波光粼粼

3、的水面D.火焰、工作的手电筒、发光的萤火虫8.(2 分)如图所示,中秋节的夜晚,皎洁的月亮在平静的湖面留下美丽的倒影,月亮在平静湖面所成的像()A.像与湖面的距离越来越大,像的大小越来越小B.像与湖面的距离越来越大,像的大小保持不变C.像与湖面的距离越来越小,像的大小保持不变D.像与湖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像的大小保持不变9.(2 分)下列生活中的器具,用到紫外线的是()1丸D.感应式水龙头10.(2分)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烛焰经小孔成像手在灯光下成影11.(2分)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取款机,它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然后分析人脸的信息。人站在ATM机前,再输入手机号、取款金额

4、、密码,自动吐钞()A.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这种镜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镜头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实像D.若镜头焦距为10cm,为了能形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12.(2分)小明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DcmlO 7070 80 90 1001-60曙曙A.小于 8.0cm B.在 8.0cm 到 10.0cm 之间C.在 10.0cm 到 16.0cm 之间 D.大于 20.0cm13.(2 分)要测量一枚1 角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最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

5、细地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枚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枚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14.(2 分)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 图像如图所示()C.04 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D.05 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15.(2 分)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己行矣,而剑不行,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A.舟 B.佥 IJ C.江岸 D.舟中人二、填空作图题(每空格1分,每图2分,共30分)16.(5 分)野生大

6、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内部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两倍速度快速播放时(1)从正常速度播放到快速播放,可把声源振动发声的总时间 (缩短/延长)。(2)正常速度播放时,每分钟振动18000次的声波频率为 Hz;把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声波的频率将变成 H z,此时空气中声波传播速度 (变大/变小/不变)。(3)2倍速度播放时能被人耳听到,正常速度播放时人耳却听不到的声音属于(超声/次声)。17.(2分)攀登雪山过程中,运动员不能大声说话,即 要 控 制 声 音 的,这是因为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大声说话有可能诱发雪崩。18.(2分)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吸入少许液态乙醛,用橡皮塞堵住

7、注射孔。先向外拉动活塞,观察到针筒里的乙醛液体逐渐消失,会观察到针筒里的 再次出现。实验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_ _ _ _ _ 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19.(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实验得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物质是晶体,原因是,在第4min时,它的状态是。20.(2分)2019年12月2 6日,我国全境都可观察到天空中壮观的日食天象。日食发生的原因是,位于中间位置的是 (太阳/地球/月球)。21.(3分)如图所示,小龙站在地铁站台上,透过玻璃制成的屏蔽门,已知小龙身高1.8m,此时小龙和玻璃门之间的距离为5m(虚/实)像、像高为 m。小龙向前走了 2 m,发现此时玻

8、璃门中自己的像和广告牌正好重合,则广告牌到玻璃门的距离为mo广告牌玻璃屏蔽门小龙一J 站台22.(2分)老师上课时,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了 (漫/镜面)反射的缘故,该反射 (遵守/不遵守)反射定律。23.(3分)如图所示,初夏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我 们 看 到 的 是 叶 脉 的(选 填“虚”或“实”)像,叶脉位于该“透镜”的(填写与焦距的关系)24.(2分)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甲图中,小明用手捂住耳朵是为了在 控制噪音,乙图中,站在终点线处的计时员应该在 (看到冒烟/听到鸣枪)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甲 乙2 5

9、.(2分)科学家利用高速摄像机捕捉到了激光在空气中飞行的画面,已知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 X 10 8 m/s,高速摄像机每秒可拍摄2 X 10 1张画面,则激光在空气中传播0.6m的过程用时 s,此过程中体现激光在空气中飞行的画面有 张。2 6.(2分)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后的光路图。2 7.(2分)如图所示,有两束光线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三、解答探究题(第 28题 8 分,第 29题 8 分,第 30题 6 分,第 31题 8 分,第 32题 10分,共 40分)计算型问题解答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运算过程,直接写出结果的不能得分.2

10、 8.(8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以及传播条件,小组同学展开系列化声学实验。(1)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可以激起水花。分析上述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2)小华用手敲鼓,鼓面发出响声,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 验 现 象 更 明 显;以下活动中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A.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时,引入了光线的概念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等大的两个棋子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测量人体体温时,利用体温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来显示人体的温度高低D.在探究蒸发快慢与空气流通速度关系的时候,要确保温度表面积等因素相同(3)小丽提出这样

11、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她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为验证猜想,小丽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随着不断向外抽气,发现所听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小。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 是正确的。科学探究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与假设B.实验研究C.提出问题D.分析与论证小丽的探究活动,依 次 采 取 的 步 骤 是。29.(8 分)小明和小红在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1)他们首先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冰碾碎装入试管,组装好器材后,温水的量应该,用温水给冰加热的好处是 (填一条)。(2)他们每

12、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冰时间/m i n00.511.52 2.5 3 3.5 4 4.5温度/-4-2-1 0000123请依据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冰的熔化图象。冰 在 熔 化 过 程 中 温 度,需要(选 填“吸热”或“放热”)。(3)他们将试管中的冰换成碾碎的烛蜡后,点燃酒精灯加热,研究烛蜡的熔化特点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烛蜡熔化图象,烛蜡是 (选 填“晶体”或“非晶体”)。3 0.(6分)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 于 o(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

13、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o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选 填“能 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 的像,说明所成的是 像(选 填“虚”或“实”)(3)小勇用薄玻璃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他沿桌面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 时,始终不能使蜡烛B 与已点燃的蜡烛A 的像重合。3 1.(8分)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0|川|川甲|服ll|川甲|耳川|巾|川甲|川甲1叫川l|ll川川ip叫川1|)3 0 40 SO 60 70 80 90 100乙(I)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 c m。(2)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清晰成像现象,此时光屏上呈现 (正

14、立/倒立)、(缩小/等大/放大)的 (虚/实)像。(3)若保持蜡烛、光屏不动,将凸透镜移动到标尺上的 cm处,可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4)在(2)图乙的基础上,小 明 用 物 理 课 本 挡 住 凸 透 镜 的 上 半 部 分 (完整/不完整)的。(5)在(2)图乙的基础上,小明借来老师的眼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适度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属于(近视/远视)眼。3 2.(1 0 分)暑假期间红色之旅,小明乘坐G 1 2 0 0 次列车从上海去徐州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G 1 2 0 0 次列车的时刻表信息如表格所示。站序站名到达时间(时:

15、分)停车时长(分钟)发车时间(时:分)1上海-1 0:3 02无锡1 0:5 01 01 1:0 03南京1 2:0 01 01 2:1 04蚌埠1 2:4 01 01 2:5 05徐州1 4:0 0-(1)上海到徐州的列车里程为5 2 5 k m,小明乘坐G 1 2 0 0 次列车从上海到徐州,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 m/h?(2)当列车途经南京长江大桥时,车厢内电子屏显示列车以2 5 2 k m/h 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小明想估测大桥的长度,当他所坐的位置到达桥头时,秒表显示0时:0分:0秒,他所坐的位置驶出桥尾时,则大桥长度为多少m?(3)若该列列车全长为3 1 5 m,则列车全部在大桥

16、上运行的时间为多少s?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30分)1.(2 分)下列四个实验中,不宜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音箱发声时,把烛焰放在喇叭前方B.弹拨吉他的弦后,把纸屑轻轻放在弦上C.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D.硬卡片快速、慢速分别划过梳子的梳齿【解答】解:A、音箱发声时,通过烛焰的跳跃说明音箱在振动发声;B、弹拨吉他的弦后,纸屑跳动,故 B 不符合题意;C、敲击音叉,面颊感到轻微的振动,故 D 不符合题意:D、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和慢划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选D。2.(2 分)如图所示,

17、将四种声音先后逐一输入同一示波器,分别得到这四种声音的波形()D.丙和丁【解答】解:如图可知,甲、丙、丁的振动幅度相同;乙、丙、丁的频率相同、丙、丁的音调相同,所以,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两种声音是丙、丁、ABC错误。故选:D。3.(2 分)关 于“OdB”的理解,正确的是()A.OdB意味着物体不发生振动B.O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弱声音C.低 于 OdB也能引起人耳对声音的感觉D.OdB就是没有声音【解答】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分贝来表示,因此OdB不是没有声音,能引起人耳对声音的感觉。故选:Bo4.(2 分)在医院里,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先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

18、上烤一烤()A.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B.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唾液汽化C.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唾液凝固D.使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华【解答】解:镜子的温度升高后,病人口中的水蒸气(气态)不会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液态),从而能使医生利用镜子的平面镜成像原理清楚地观察病人的牙齿。故选:Ao5.(2 分)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解答】解:A.蜡是非晶体,故 A 不符合题意;B.冰雪消融是晶体的熔化,故 B 符合题意;C.壶口附近形成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 C 不符合题意;D.抹酒精帮助退热,是汽化现象,温度降低。故选:B。6.(2 分)寒冷冬季的早晨,

19、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霜花,它是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B.液化C.凝华D.蒸发【解答】解: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选:C。7.(2 分)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一组是()A.太阳、月亮、工作的台灯B.闪电、镜子、发光的水母C.太阳、烛焰、波光粼粼的水面D.火焰、工作的手电筒、发光的萤火虫【解答】解:A、太阳、工作的台灯中,不是光源;B、闪电、发光的水母,不是光源;C、太阳、波光粼粼的水面,不是光源;D、火焰、发光的萤火虫,都是光源。故选:D。8.(2 分)如图所示,中秋节的夜晚,皎洁的月亮在平静的湖面留下美丽的倒影,月亮在平静湖面所

20、成的像()A.像与湖面的距离越来越大,像的大小越来越小B.像与湖面的距离越来越大,像的大小保持不变C.像与湖面的距离越来越小,像的大小保持不变D.像与湖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像的大小保持不变【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随着月亮的上升,像与湖面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像的大小保持不变。故选:Bo9.(2 分)下列生活中的器具,用到紫外线的是()【解答】解:A、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的;B、电视遥控器工作时发出的是红外线;C、浴霸会发出红外线,故 C 不符合题意;D、感应式水龙头是靠红外线控制出水的。故选:Ao10.(2 分)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D.演员对

21、着镜子画脸谱【解答】解:A、“烛焰”经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B、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故 B 不符合题意;C、深水池看着很浅,故 C 符合题意;D、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属于平面镜成像,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Co11.(2 分)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取款机,它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然后分析人脸的信息。人站在ATM机前,再输入手机号、取款金额、密码,自动吐钞()A.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这种镜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C.镜头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实像D.若镜头焦距为10cm,为了能形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解答】解: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2、凸透镜成倒立。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也就是大于20cm时、缩小的实像,故 C 错误。故选:Co12.(2 分)小明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川川1|1川|川1|1川|1 1川川1|1川|1131川|川1|1 1OcmIO?0 30 40 50 60 70 SO 90 100川|川1|川1|1 1川川1|1 1川川1|A.小于 8.0cmB.在 8.0cm 到 10.0cm 之间C.在 10.0cm 到 16.0cm 之间D.大于 20.0cm【解答】解:由图可知:u=20cm,v=16cm;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

23、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 u=20cm 2f,2f 16cm f,20cm 5 f2f 16cm f解得 10cmf8cm。故选:B。13.(2 分)要测量一枚1 角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最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枚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枚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解答】解:1 角硬币的厚度较小,直接测量一个硬币的厚度时,需要用累积法,除以硬币的个数。故选:D。14.(2 分)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 图像如图所示()C.0

24、4 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D.05 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解答】解:由图像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前 2 s,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2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A、由 图 可 知 且=显=2向$,乙运动的路程是5 m,甲在乙的后方;t 4sB、4s,乙是静止状态,故 B 错误;C、03s,时 间 是,平均速度为V =旦=包,故 C 正确;t 4sD、55s,时间是 5s且=旦.=1.5m/s,。t 5s故选:C15.(2 分)吕氏春秋 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

25、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A.舟 B.剑 C.江岸 D.舟中人【解答】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但剑没有行进,剑是静止的;A,以舟为参照物,是运动的,故 A错误;B、以剑为参照物,是运动的,故 B错误;C、以江岸为参照物,是运动的,剑相对于江岸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均以江岸为参照物;D、以舟中人为参照物,是静止的,是运动的。故选:C o二、填空作图题(每空格1 分,每图2 分,共 30分)1 6.(5分)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内部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两倍速度快速播放时(1)从正常速度播放到快速播放,可把声源振动发声的总时间 缩短(缩短/延长)。(2)正常速度播放

26、时,每分钟振动1 8 0 0 0 次的声波频率为 3 0 0 H z;把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声波的频率将变成 6 0 0 H z,此时空气中声波传播速度 不变(变大/变小/不变)。(3)2 倍速度播放时能被人耳听到,正常速度播放时人耳却听不到的声音属于次(超声/次声)。【解答】解:(1)再次以两倍速度播放时,播放速度变快,所以声源振动总时间缩短;(2)每分钟振动1 8 0 0 0 次的声波频率为1*0次=1800次=3 0 0 H z,表示相同时间l m i n 6 0 s内振动的次数变为原来的2倍,所以频率变成3 0 0 Hz X 5=6 0 0 Hz。声波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有关,介质不

27、变;(3)由(2)可知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的频率是原来频率的2倍,以 6倍速度播放时才能被听到,为次声波。答案为:(1)缩短;(2)3 0 0;不变。1 7.(2分)攀登雪山过程中,运动员不能大声说话,即要控制声音的 响 度,这是因为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 能 量,大声说话有可能诱发雪崩。【解答】解:人们在攀登雪山时不能大声说话,是说话时响度要小些,大声说话有可能诱发雪崩。故答案为:响度;能量。1 8.(2分)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吸入少许液态乙醛,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动活塞,观察到针筒里的乙醛液体逐渐消失,会观察到针筒里的液态乙酸再次出现。实验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压 缩 体 枳 方法可以

28、使气体液化。【解答】解:(1)先向外拉动活塞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醛逐渐消失,这是汽化现象,发现注射器内又逐渐出现了液态乙醛;(2)推活塞时,使气态乙醛被压缩(即压缩体积),体积变小,这表明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故答案为:液态乙酸;压缩体积。1 9.(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实验得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甲物质是晶体,原因是 有 固 定 的 熔 点,在 第 4 m i n 时,它的状态是 固液共 存 态。【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甲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乙熔化时温度一直上升,所以甲是晶体。(2)由图象可知,甲物质熔化时,温度保持5 0 不变。在第4 m i n

29、 时,为固液共存态。故答案为:甲;有固定的熔点。2 0.(2分)2 0 1 9 年 1 2 月 2 6 日,我国全境都可观察到天空中壮观的日食天象。日食发生的原 因 是 直 线 传 播,位 于 中 间 位 置 的 是 月球(太阳/地球/月球)。【解答】解: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就会形成日食。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月球。2 1.(3分)如图所示,小龙站在地铁站台上,透过玻璃制成的屏蔽门,已知小龙身高1.8 m,止匕时小龙和玻璃门之间的距离为5 m (虚/实)像、像高为 1.8 m。小龙向前走了 2 m,发现此时玻璃门中自己的像和广告牌正好重合,则广告

30、牌到玻璃门的距离为m 广告牌玻璃屏蔽门小龙车道 鼐【解答】解: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此题中玻璃门相当于平面镜;由于像的大小始终与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小龙和玻璃门之间的距离为5 m,则小龙到玻璃屏蔽门的距离为5m -2 m=3 m;此时玻璃门中自己的像和广告牌正好重合。故答案为:虚像;1.5;3。2 2.(2分)老师上课时,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了 漫(漫/镜面)反射的缘故,该 反 射 遵守(遵守/不遵守)反射定律。【解答】解: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说明光向各个方向反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答案为:漫;遵守。

31、2 3.(3分)如图所示,初夏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我们看到的是叶脉的 虚(选 填“虚”或“实”)像,叶脉位于该“透镜”的一倍焦距 以 内。(填写与焦距的关系)【解答】解:露珠相当于凸透镜,叶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虚;一倍焦距以内。2 4.(2分)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甲图中,小明用手捂住耳朵是为了在 人 耳 处 控制噪音,乙图中,站在终点线处的计时员应该在看 到 冒 烟(看到冒烟/听到鸣枪)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甲 乙【解答】解:加油的同学用手捂住耳朵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音;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 X 1 0 8m/s,声音在空气

32、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 40 m/s;根据公式t=且可知,故以看到冒烟时开始计时要准确一些。v故答案为:人耳处;看到冒烟。2 5.(2分)科学家利用高速摄像机捕捉到了激光在空气中飞行的画面,已知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 X 1 0 8m高速摄像机每秒可拍摄2 X 1 0 1 0 张画面,则激光在空气中传播0.6 m 的过程用时 5X 1 0 s,此过程中体现激光在空气中飞行的画面有 4 0张。【解答】解:高速摄像机拍摄1 帧画面需要的时间:t=一L-s=8 X10 Hs;7X IQ10已知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3 X 1 0 8m/$,根据v=旦得旦=旦 粤 一=6 X 1 0t c 3

33、X408m/s激光在空气中传播0.4m的过程中,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张数约为:n=工二里涓t 5 X 3 0-1 1s故答案为:5X10 ;40。26.(2 分)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后的光路图。【解答】解:首先过入射点画法线;然后根据从空气进入玻璃时;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27.(2 分)如图所示,有两束光线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三、解答探究题(第 28题 8 分,第 29题 8 分,第 30题 6 分,第 31题 8 分,第 32题 10分,共

34、 40分)计算型问题解答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运算过程,直接写出结果的不能得分.28.(8 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以及传播条件,小组同学展开系列化声学实验。(1)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可以激起水花。分析上述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小华用手敲鼓,鼓面发出响声,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 验 现 象 更 明 显 可在鼓上放一些小纸屑;以下活动中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C。A.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时,引入了光线的概念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等大的两个棋子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测量人体体温时

35、,利用体温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来显示人体的温度高低D.在探究蒸发快慢与空气流通速度关系的时候,要确保温度表面积等因素相同(3)小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她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为验证猜想,小丽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随着不断向外抽气,发现所听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小。由 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是正确的。科学探究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猜想与假设B.实验研究C.提出问题D.分析与论证小丽的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CABD。【解答】解:U)甲同学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乙同学把发声的音叉放在

36、水中,这表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鼓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所以可在鼓上放一些小纸屑;A.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时,采用的是模型法;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C.测量人体体温时,采用的是转换法;D.在探究蒸发快慢与空气流通速度关系的时候,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选C;(3)瓶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就越来越小,因此猜想是正确的。(4)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评估,据上面的过程知。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可在鼓上放一些小纸屑;C;C A B D o2 9.(8分)小明和小红在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1

37、)他们首先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冰碾碎装入试管,组装好器材后,温水的量应该 没 过 冰 块 上 方,用温水给冰加热的好处是 冰块熔化缓慢,便于观察温度的变化和记录数据(填一条)。(2)他们每隔0.5 m i 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冰时间/m i n00.511.5 2 2.5 3 3.5 4 4.5温度/-4-2-1 0000123请依据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冰的熔化图象。冰 在 熔 化 过 程 中 温 度 不 变,需要吸热(选 填“吸热”或“放热(3)他们将试管中的冰换成碾碎的烛蜡后,点燃酒精灯加热,研究烛蜡的熔化特点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烛蜡熔化图象,烛蜡是

38、 非晶体(选 填“晶体”或“非晶体”)。【解答】解:(1)他们首先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冰碾碎装入试管,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温水给冰加热,用温水给冰加热的好处是冰块熔化缓慢;(2)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3)由图丙可知,烛蜡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故答案为:(1)没过冰块上方;冰块熔化缓慢:(2)如上图;吸热。3 0.(6分)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确 定 像 的 位 置。(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

39、后面移动,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相 等。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不能(选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 虚 像(选 填“虚”或“实”)(3)小勇用薄玻璃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他沿桌面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时,始终不能使蜡烛B与已点燃的蜡烛A的像重合 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解答】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2)蜡 烛A和B的大小是完全一样,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光屏上将不能承接到像。(3)当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时,根据像与物对称的原理可知,所以怎么移动B蜡烛都不可能与A的像完

40、全重合。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相等;虚;(3)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3 1.(8分)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甲 乙(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 m,(2)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清晰成像现象,此 时 光 屏 上 呈 现 倒立(正立/倒立)、缩小(缩小/等大/放大)的实(虚/实)像。(3)若保持蜡烛、光屏不动,将凸透镜移动到标尺上的 3 5.0 cm 处,可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4)在(2)图乙的基础上,小明用物理课本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 完整(完整/不完整)的。(5)在(2)图乙的基础上,小明借来老师的眼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适度

41、远离透镜,又 能 在 光 屏 上 看 到 蜡 烛 清 晰 的 像 透 镜,老师的视力缺陷属于近视(近视/远视)眼。【解答】解:(1)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 c m;(2)由图乙可知,此时u v;(3)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3 0.0 c m;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像距为3 0.8 c m时光屏上仍然能成清晰的像、光屏不动,再次得到清晰的像;(4)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因此,大小不变,像仍然是完整的;(5)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

42、像变模糊了,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表明该眼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近视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故答案为:(1)1 0.0;(2)倒立;实;(3)3 5.0;(5)凹。3 2.(1 0 分)暑假期间红色之旅,小明乘坐G 1 2 0 0 次列车从上海去徐州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G 1 2 0 0 次列车的时刻表信息如表格所示。站序站名到达时间(时:分)停车时长(分钟)发车时间(时:分)1上海-1 0:3 02无锡1 0:5 01 01 1:0 03南京1 2:0 01 01 2:1 04蚌埠1 2:4 01 01 2:5 05徐1 4:0 0-(1)上海到徐州的列车里程为5 2 5 km

43、,小明乘坐G 1 2 0 0 次列车从上海到徐州,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当列车途经南京长江大桥时,车厢内电子屏显示列车以2 5 2 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小明想估测大桥的长度,当他所坐的位置到达桥头时,秒表显示0时:0分:。秒,他所坐的位置驶出桥尾时,则大桥长度为多少m?(3)若该列列车全长为3 1 5 m,则列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为多少s?【解答】解:(1)由时刻表可知,从上海运行到徐州所用的时间为:t=1 4:0 0 -1 0:3 0=3 h 3 0 m i n=3.8 h,则 G 1 2 0 0 次列车在此区间运行的平均速度为:丫=且=525kq=1 5 0 k

44、m/h;t 3.5h(2)已知G 1 2 0 0 次列车途经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时,车速为:v=2 5 2 km/h=7 0 m/s;从他所坐的位置到达桥头开始计时,他所坐的位置驶出桥尾时停止计时,由丫=巨可知总共行驶的路程为:s=v t=7 0 m/sX 1 0 0 s=7 0 0 0 m 桥=$=7 0 0 0 m;t(3)若该列列车全长为:L车=3 1 5 m,则整个列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路程为:十=口桥-L 乍=7 0 0 0 m -3 1 5 m=6 6 8 5 m,由 V =且可知整个列车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为:t =-g=6685motV 70m/s答:(1)该高铁在此区间运行的平均速度是1 5 0 km/h;(2)大桥的长度为7 0 0 0 m;(3)整个列车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为95.7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