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学校年级高一年级课题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在上一节重点讲述了生物进化中的物种形成问题,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突破了达尔文只在个体和性状水平上研究进化理论的局限性,深入到种群和基因水平对物种形成作出了更加合理的解释。我们知道,物种的形成并不是孤立进行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在相互影响中协同进化的。协同进化的结果不仅形成物种多样性,还形成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学情分析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第六章的最后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前三节的内容,这有利
2、于本节课的理解。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在讲解内容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但是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理解不深,对生态系统演变的理解有困难,学生对寒武纪大爆发等知识点的提炼有困难,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多种教学活动来突破教学重难点。学习目标确定1.通过羚羊与猎豹、彗星兰与长喙天蛾、原始大气演化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协同进化内涵,协同进化的结果是生物多样性,领悟进化与适应观。2.通过排列具有代表性的进化史
3、图片、观看生物进化史视频和生物进化历程示意图,概述生物多样性及其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生态意识,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3.通过构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和了解进化的其他观点,引导学生基于事实和证据形成批判性思维,认同科学是在争论中不断发展。4.通过分析澳大利亚野兔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1.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关系。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点。教学难点:1.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关系。任务实施过程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情境导入 播放音乐多样MV,但是早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诞生时及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地球上
4、是没有生命的,那么生物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呢?学生欣赏音乐,观看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生物多样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同学们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任务一协同进化首先请同学们一起走进地球的一角,想象一下我们现在正漫步在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一条很宽的河把草原分成东西两岸,河的东岸和西岸各有一群羚羊,但是东岸还生活着一群捕食羚羊的猎豹。东岸羚羊组:千百年后,请问哪边的羚羊会跑得更快呢,为什么?有猎豹的存在下,在羚羊种群中生存下来的是什么类型的个体?猎豹组:如果以捕食者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猎豹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进化? 捕食者会把被捕食者全部吃掉吗?为什么?西岸羚羊组:
5、研究发现,西岸没有天敌猎豹,反而数量比东岸的羚羊少,这是为什么呢?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一定是有害无益的吗?所有组: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对人类有什么启示呢? 捕食者的存在对物种多样性有什么影响?下面请各组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并讨论回答。通过创设羚羊与猎豹、彗星兰与长喙天蛾、原始大气演化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协同进化内涵,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证据意识,同时理解协同进化的结果是生物多样性,领悟进化与适应观。任务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请同学们跟我走进马达加斯加岛,在岛上我们看到这样一种植物:它长着细长的花距,在花距的底部储存有花蜜,花距内储存有花粉。那么同学们岛上以这种花的花蜜为食的
6、昆虫应该有什么特点呢? 同学们,自然界是否一定需要这样的昆虫存在呢?说一说你的理由。如果后来未发现这样的蛾类昆虫,是否说明达尔文的推测是错误的?到地球形成生物初期,这个时期的地球上的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因此,最早出现的生物都是厌氧(进行无氧呼吸)的;随着最早的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得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这就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开始逐渐出现了好氧生物。上述三个实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进化发展,即协同进化,推理出协同进化的结果是生物多样性。 同学们每两人为一组,通过观察图6-13生物进化史,将下列化石或者根据化石描绘的图景的卡片尝试按照生物进化史的顺序进行排列
7、,并说一说排列的依据是什么? 观看生物进化史视频,进一步详细了解生物进化史。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122-123页,仔细梳理并总结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历程中的关键事件。同时讨论人类活动加快了物种绝灭速度对我们的启示。通过排列具有代表性的进化史图片、观看生物进化史视频和生物进化历程示意图,概述生物多样性及其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生态意识,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任务三:构建概念图概述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了解生物进化的其他理论或学说,教师总结中性学说和间断平衡学说。学生阅读教材第124页,构建概念图通过构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和了解进化的其他观点,引导学生基于事实和证据进行批判性思
8、维,认同科学是在争论中不断发展。 任务四:迁移应用 展示澳大利亚治理野兔的故事,1.根据今天学习到的知识,请帮忙解决这个问题?2.科学家引入了一种对野兔致命的病毒,才控制了野免数量。后来人们又发现,死于该病毒的野免越来越少;引入初期,该病毒的毒性很强,后来毒性就逐渐减弱了,请用协同进化的知识解释上述现象。学生讨论思考问题通过分析澳大利亚野兔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使用PPT应注意呈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性)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9、可无)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课我采用情境教学,通过媒体情境、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突破一些新概念的时候(例如协同进化的内涵、“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收割理论等),采用观看视频、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这样的形式不仅有趣,也帮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构建概念,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在课堂上我注重紧密结合教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让学生阅读教材123-124页,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由于有些内容(如涉及遗传和进化)学生可能比较难理解,于是我补充了生物进化史视频,引导学生理解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进一步体现协同进化的观点),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在争论中不断发展的”
10、“生物是进化的”,从而组织学生讨论:人类的出现加速了物种的绝灭,根据协同进化的理论,谈一谈对你的启示。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生物是进化的,人类与其他物种一样都是进化的产物,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形成良好的生态观。 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在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顺理成章的得出结论,上课过程中学生比较配合,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实践、归纳、总结(特别是概念的形成和概念图的构建),同时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但是对于一堂40分钟的课来说,教学内容还是太多了,有些内容设计不够精炼。对于一节概念为主的教学课,并且对象为缺少遗传和进化知识的高一学生而言,分课时应该更加合适。 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