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2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2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pdf(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 地理 历史 第 17 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1929 年夏,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价格由 268 美元上升到 391 美元,这种“牛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A社会财富再分配,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B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分化严重 C资本主义“黄金时代”来临 D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1929 年”“牛市”,并结合所学 1929 年经济大危机的导火线是10 月 24 日股价狂跌可知,D项正确。21929 年 10 月,一场破坏力极大的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并迅速波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前所未有的世界经济危机。时任美国总统是(
2、)A伍德罗威尔逊 B卡尔文柯立芝 C赫伯特胡佛 D富兰克林罗斯福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 年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的总统是胡佛总统,他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故选 C项。31930 年,美国约有 75 种农产品和 925 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英国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 50%的重税。1933 年,美国禁止黄金出口,美元贬值 50%。这些做法()A加剧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B使两国政府信誉扫地 C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D使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做法加剧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故 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41932 年 12 月
3、6 日,胡佛在第四个国情咨文中谈到,联邦政府“只能扮演一个规范性的角色,而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参加者”。材料表明胡佛政府的态度是()A经济发展与政府无关 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依照宪法的规定办事 D任由经济危机肆行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胡佛在国情咨文指出联邦政府“不能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参加者”,这高考 地理 历史 表明在其领导下的政府推行自由放任的政策,故选 B项。A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美国宪法未规定政府不能对经济进行干预,排除 C项;胡佛政府曾对经济进行过有限的干预,排除D项。5“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作木柴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制
4、度的基本矛盾 B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C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了经济危机时期资本家销毁过剩产品,人民生活水平剧降,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A项正确。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不属于根本原因,B项错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属于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C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并不属于经济危机的原因,故 D项错误。6“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着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享乐消费观()A是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的原
5、因之一 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 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 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 答案 A 解析“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导致的过度消费是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原因之一,故 A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经济危机的原因,不是摆脱方式,故B项错误;凯恩斯主义理论主张有计划的消费,不是盲目消费,故 C项错误;享乐消费观只能导致危机加剧,不可能解决当前欧债危机,故 D项错误。7“整个来说,纽约证券交易所行情牌上的股票价格,只等于 1929 年的 11%;投资者的损失达 740 亿元全国有五千多家银行倒闭,8.6 万家商号暂停营业。”这主要反映了本次经济危机(
6、)A持续的时间长 B失业人数多 C银行纷纷倒闭 D破坏性大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 1929 年经济危机到来时企业和银行大量倒闭,股票市场崩溃,整体上体现的是经济危机破坏性比较大。故选 D项。高考 地理 历史 8下表是 19351936 年美国收入分配状况。据此可知()占总人口比例 占总收入比例 无产者 40%13.3%中产者 20%14.1%有产者 40%72.6%A大萧条使美国经济严重衰退 B罗斯福新政未触及劳资矛盾问题 C罗斯福新政未缓解经济危机 D新政期间贫富差距问题依然严重 答案 D 解析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无产者和中产者占总人口比例较大,但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较小,说明新政期间
7、贫富差距问题依然严重,D项正确。表格反映的是 19351936 年美国收入分配状况,此时通过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已经有所复苏,A、C 两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中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触及了劳资矛盾,B项错误。91929 年从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危机期间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物价暴涨”B“各国友好”C“社会稳定”D“工作难找”答案 D 解析 经济危机期间物价不是暴涨而是下跌,排除 A项;人们主要体验的是与自己生活相关的问题,而不是各国之间的友好,而且当时国际关系紧张,各国之间矛盾重重,排除 B项;经济危机期间社会动荡,而不是社会
8、稳定,排除 C项;经济危机期间失业率上升,工作难找,D项正确。10“1930 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这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 B促使世界大国联合应对人类困难 C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战争 答案 D 解析“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与材料“其他国家”信息不符,A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以邻为壑,转嫁危机,B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高考 地理 历史 根据材料“1930 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
9、发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战争,各国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D项正确。11大危机既给资本主义国家沉重打击,又为新的政治形势提供了一个机会,其含义是()A趁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B法西斯趁机上台,建立极权政治,以称霸世界 C危机迫使各国改革内政,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D危机迫使各国为缓和社会矛盾走上福利国家的道路 答案 C 解析 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法西斯趁机上台,建立极权政治,以称霸世界,这不是机会而是灾难,排除 B项;“大危机既给资本主义国家以沉重打击,又为新的政治形势提供了一个机会”表明面对经济危机,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难以解决问题,这就使得资本主义国家被迫
10、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最终由罗斯福通过新政探索成功,走上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道路,C项正确;D项应该发生在二战之后,故排除。12小苗当然需要温室的呵护,不过当它长大之后,温室就会成为阻碍其继续向上的桎梏,只有去经历外界的风雨,才能充分舒展它的枝桠。这是用来形容资本主义某经济思想的话,下列与之相符的是()A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福利国家”的建立 D凯恩斯主义 答案 A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不要对经济过多地干预,这是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故选 A项。罗斯福新政是主张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排除 B 项;福利国家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 C项;凯恩斯主义也是主张对经济干预,排除 D项。
11、13“1931 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汤因比产生上述言论的原因是()A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加强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失败 C苏联实力壮大威胁西方安全 D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1931 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西方正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1929 1933 年),“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表明西方的政治制度遭到了人们的质疑,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法高考 地理 历史 西斯主义和工人运动兴起,故 D项正确。14 一战后,英国自由党在选
12、举中受挫,胡佛竞选美国总统连任失败。这些都说明()A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过时 B经济衰退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 C垄断资本家加强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干预 D劳动人民对贫富差距过大深表不满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英国自由党在选举中受挫”“胡佛竞选美国总统连任失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自由党和胡佛都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从而加重了经济危机,使经济危机恶化,因此二者得不到人民的支持。A项正确。题干无法直接体现“经济衰退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排除 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题干未体现,排除。1520 世纪 30 年代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一些西方经济学者
13、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发展需要“两只手”,一是看不见的手,一是看得见的手。“看得见的手”是()A自由放任 B市场调节 C国家干预 D微观自主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看得见的手”指的是国家干预,故 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3 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 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 19 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 2/3,美、德、法、英共有 29 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有 3000 多万。材料二 经济风暴的另一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害国际关系的程度。在总崩溃的大潮
14、流中,各国的自卫措施都采取了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口限额、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这些措施必然会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291933 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 53%,推动 45 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高考 地理 历史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1)根据材料一,归纳 19
15、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说明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1)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主要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自由放任”主义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2)影响:资本主义国家为加强贸易保护,打起关税战、货币战等,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加深了经济危机。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来归纳特点,而不是将教材中的特点全部列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市场、经济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
16、,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经济危机的影响。等级提升 一、选择题 1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财富集中在少数人和大企业手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929 年,占美国人口 1%的富人拥有的财富超过美国全部国民财富的三分之一。上述现象对美国造成的影响是()A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 B埋下经济危机的隐患 C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D民主政治转变为富人专制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可以看出,繁荣时期的美国,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贫富差距扩大,从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加剧了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故选B项。2“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
17、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是 19291933 年的某一个冬天里一对母子的对话。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1929 年至 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 B当时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C失业成了社会生活中主要的现实问题 D导火线是纽约股票市场的暴涨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 1929 年经济危机时,一方面当时的生产和市场之间有矛盾,产能高考 地理 历史 过剩,另一方面大量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A、B、C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结合所学可知,危机爆发的原因是股市暴跌,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
18、项。31929 年,胡佛就任总统后,以扶助大企业为目标,通过扩大信贷和减低公司所得税的办法,给资本家以财政援助;成立了“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和铁路企业;1930 年,国会通过了“史幕特霍利关税法”,对美国进口的大部分商品提高了进口税率31%34%。这表明胡佛()A依然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对国家经济进行了有限干预 C采取反危机措施已明显奏效 D力图通过金融手段挽救危机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胡佛采取了一些对经济干预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干预是有限的干预,B项正确,A项错误;胡佛政府的措施没有挽救经济危机,危机的危害进一步扩大,C项错误;材料中的提高进口关税不
19、是金融手段,D项错误。4关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中胡佛总统的作为,史学界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胡佛在危机期间是有作为的,曾采取积极果断的反危机措施,尝试使用多种革新性计划。但另一种观点认为,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并没有缓解危机,反而使危机更加严重。这两种评价()A只有一种评价真实可信 B由于视角不同而形成不同言论 C都缺少对人物所处时空的分析 D相互对立并且彼此矛盾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第一种观点侧重的是胡佛应对危机的态度和措施,第二种观点侧重的是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效果,这两种评价是由于视角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结论,彼此并不矛盾,评价真实可信,故 B项正确;A、D两项错误。C项从材料中
20、无法得出,排除。5“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 1920 年到 1929 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 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 55%。”这说明 1929 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B金融市场投机严重 C社会经济虚假繁荣 D市场供需严重失衡 答案 D 高考 地理 历史 解析 材料“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 1920 年到 1929 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 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 55%”说明1929 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市场供需严重失衡,故 D项正确
21、。A、B、C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61929 年 10 月 24 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极其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 100 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A经济危机来势猛烈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 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答案 B 解析 由“历史上极其严重”“失去的财富达 100 亿美元”“农场主”等信息,可以看出经济危机巨大的破坏性和广泛性,故选 B项。71933 年 6 月,资源自给力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互相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法美也摒弃前嫌
22、,于 1936 年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A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建立 B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C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D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这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变化,故 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排除 A项;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是在二战后,排除 C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危机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排除D项。81933 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 1929 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 200 万到 300万之间,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 50%,小说是最大的受益者,
23、西部小说和轻松杂志的读者都逐渐增加。这一现象()A表明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B体现了新政中公共开支的大幅增多 C反映了广大民众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D说明后现代主义文学得到民众认同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 19291933 年可知,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人借书人数高考 地理 历史 增加,阅读时间增加,尤其是西部小说和轻松杂志读者增加,可见广大民众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C项正确。1933 年罗斯福刚执政,尚未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排除 A项;材料未涉及新政内容,排除 B项;西部小说和轻松杂志不属于后现代文学,且 D项脱离材料主旨,排除。91931 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
24、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吃!”这表明()A危机面前胡佛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B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 C美国经济危机导致贫富差距悬殊 D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很艰难 答案 D 解析 A项与材料无关且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 B项和 C项的内容;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轮流吃饭”,说明在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人民生活很艰难,故选 D项。101932 年,拿不到养老金的老兵在首都华盛顿非法占据长达数月之久;来自匹兹堡的失业工人结成摩托车队,到华盛顿游行示威;在爱荷华州,愤怒的农民倾倒了大量牛奶,阻塞街道。该材料说明美国经济危
25、机()A造成金融危机的加剧 B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导致工业生产大幅下降 D致使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出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各种“群体性社会事件”频发,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危机加深,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11在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 70 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 1929 年相比提高了 60%100%。对此评述正确的是()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 各国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美国等 70 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可知
26、,这是为了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摆脱经济危机,但结果却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混乱,从而加剧经济危机和国际关系的恶化,故选 B项。12英国于 1931 年 11 月颁布非常进口税法,对于特定商品征收最高达 100%的歧视性高关税。1932 年 2 月,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新的进口税法案,规定将对一般进口商品增高考 地理 历史 收 10%的从价税,对大多数工业品实际征税 20%,而对钢铁奢侈品等征税更高。可见当时英国()A坚持自由贸易的政策 B国家干预优势凸显 C提高关税应对贸易战 D大萧条使社会混乱 答案 C 解析 当时英国提高进口关税的目的,是对付美国等国转嫁经济危机的措施,是应对美国等国挑起的
27、贸易战行为,符合材料主旨,C项正确。英国征收高额的进口关税,这不是自由贸易政策,而是贸易保护政策,故 A项错误;当时英国的国家干预是被迫的行为,而非主动行为,故 B项错误;材料表述的是英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内容,而不是英国国内社会是否混乱的内容,故 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 1930 年 5 月 19 日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 890 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 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 33 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 30 年的关税战。到 1931 年底,先后有 25 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 1929 年提高
28、60%100%。此外,法国采取“输出限额制”,德国创立“以货易货制”,其他国家纷纷效法。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提高进口税率的原因及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税战的影响。答案(1)原因:经济危机爆发后市场产品积压,所以要限制外来商品。目的:保护本国的生产,抵制外国商品的竞争。(2)影响:关税战造成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紧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混乱,使危机进一步恶化。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 1929 年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来分析。第(2)问,结合所学主要国家应对危机的措施产生的影响来分析。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9、我们可以看一看极端的情形,假设我们大家把收入全部储蓄起来,完全停止花费,毫无疑问,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失去工作,而且不久我们也不会再有收入以供花费。那时就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得以增加一便士的财富,最终我们全都得饿死。就全国范围来说,我同样希望能看到一些宏大的计划付诸实施:几天前我曾在报上看到一则建议,说要开辟一条新路、一条宽阔的公路这类想法是非常正确的。凯恩斯(1931 年)材料二 下面是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高考 地理 历史 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人在挨饿。比如,那些失业游民现在比他们以往吃得还好。纽约有一位流浪汉在一天之内吃了 10 餐。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
30、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只要喜剧演员多向人们说笑话,就可以解决问题。(1)材料一中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什么?(2)从材料二来看,胡佛认为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什么?结果如何?答案(1)主要原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解决办法:主张多消费、政府出资举办公共工程以缓解经济危机。(2)主要原因:社会心理问题。解决办法:政府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结果:危机非但没有被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解析 第(1)问,材料一中凯恩斯认为停止消费就会失去工作,由此可以推断出他认为经济危机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造成的;从材料一可以推断出
31、他认为解决的办法是多消费、举办公共工程等。第(2)问,主要原因可从材料二中找到答案;解决办法、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 18 课 罗斯福新政 学业达标 一、选择题 1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A自由放任的经济时代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 C经济“滞胀”的时代 D发展“新经济”的时代 答案 B 解析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而罗斯福新政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付诸实施,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时期。故选 B项。2“当千百万人面临饥饿的时候,反而减少粮食的生产。这
32、个想法,在人道主义者们看来几乎等于是神经错乱。”这段文字评述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高考 地理 历史 A殖民扩张 B圈地运动 C工业革命 D罗斯福新政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 年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罗斯福鼓励农民减耕减产,以减少供应,缓解经济危机,故 D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A、B、C三项。3借助立法手段,调节劳资关系是罗斯福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这项内容的法案有()全国工业复兴法 农业调整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 公平劳动标准法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全国工业复兴法涉及劳资关系的问题;农业调整法主要是对农业的调整政策,没有涉及劳资关系;全国劳工关系法是
33、直接调整劳资关系;公平劳动标准法在某些方面调整劳资关系。故选 D项。4 罗斯福上任的头四个月里,工业生产指数就由 59 上升到 100,股票债券爬出了低谷,小麦、玉米和其他产品的价格也都开始回升,饱受大萧条折磨的农民又多了几百万美元的收入。罗斯福新政中直接针对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问题的措施主要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C用行政手段调控农业 D依法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 答案 C 解析 从题干设问“针对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问题的措施”可知 C项正确。A、B、D三项分别属于金融、工业和社会立法方面的措施,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5罗斯福政府意识到,“饥肠辘辘的、衣衫褴褛的劳动大军不
34、仅很难为它(资产阶级)带来高额利润,连自身的生存也会受到威胁”。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罗斯福政府颁布了()A 农业调整法 B 联邦紧急救济法 C 全国工业复兴法 D 全国劳工关系法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饥肠辘辘的、衣衫褴褛的劳动大军不仅很难为它(资产阶级)带来高额利润,连自身的生存也会受到威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罗斯福政府颁布了联邦紧急救济法,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高考 地理 历史 61934 年,美国报纸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这最有可能是针对()A 紧急银行法 B 全国工业复兴法 C 全国劳工关系法
35、D 社会保险法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 年罗斯福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罗斯福的做法表面上限制了资本家的自由经营,给予工人阶级一定利益,故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B项正确。1933 年罗斯福通过紧急银行法,主要是整顿财政金融,重建人们对银行信心,与材料不符,排除 A项;1935 年罗斯福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缓和劳资矛盾,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C项;1935 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险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D项。
36、7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及其他一些立法,这主要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A政府直接控制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B把企业纳入国有化轨道,建立国营经济 C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发挥经济职能 D保障工人的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 答案 C 解析 全国工业复兴法的突出特点就是以立法的形式增强政府的经济干预职能,调整工业生产,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故选 C项。8据统计,1932 年世界上有三千多万长期失业的人。人们由于一种有劲没处使的感觉而萎靡不振,长年累月找工作却毫无结果,使他们意志消沉、悲观厌世、郁郁不乐。为尽快有效缓解这种状况,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A大力恢复工业生产 B实施救济和以工代赈 C建
37、立社会保障体系 D颁布全国劳工权利法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强调对工业的调整而并非大力恢复生产,排除 A项;根据材料中“长年累月找工作却毫无结果,使他们意志消沉、悲观厌世、郁郁不乐”可知,经济危机爆发后,大多数民众失业,罗斯福为了缓解这一状况,实施以工代赈,解决失业难题,B项正确;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于解决失业难题没有太大帮助,排除 C项;全国劳工权利法主要针对工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D项。高考 地理 历史 91934 年底,罗斯福指出:“我们以往建立起来的惯常社会秩序,不能应付我们现今不得不面对的危机与问题。又一次仅仅为了生存下去,要求我
38、们创建新秩序。”为此,罗斯福政府()A帮助银行恢复信用 B开始实施直接救济 C给农场主低息贷款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 D 解析 1933 年罗斯福上台后首先着手恢复银行信用,故 A项错误;直接救济并非材料“要求我们创建新秩序”中的新秩序,故 B 项错误;给农场主低息贷款并非新秩序,故 C项错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1934 年罗斯福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新的秩序,以应对危机,故 D项正确。10 大国崛起中有这样的表述:“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其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A建立市场经济 B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拓展
39、海外市场 D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答案 D 解析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其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 D项正确。11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次重大调整,它表明()A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B国家调控经济模式形式 C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盛行 D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B项正确。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排除 A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盛行是在工业革命后到罗斯福新政之前,排除 C项;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克林顿总统时期,排除 D项。12有人说
40、,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政府职能发生重大转变,从传统的“小政府”向“大政府”转向。这表明了()A美国总统的权力开始超越国会 B罗斯福开始放弃自由资本主义制度 C罗斯福开始实行计划体制来管理国家的经济 高考 地理 历史 D罗斯福加强了政府调控干预经济的职能 答案 D 解析 罗斯福新政之前美国采用自由放任的政策,政府很少干预经济,只是经济的“守夜人”;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既是经济的“守夜人”,又是企业的“二老板”,故 D项正确。131933 年罗斯福上台后,美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如全国工业复兴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 社会保险法 财产税法等。其根本性作用在于()A恢复了工业 B保障了工人
41、基本权利 C增加了税收 D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通过颁布各种法案恢复发展经济,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缓和社会矛盾,D项正确。A、B、C三项均为罗斯福新政的成就,均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本质目的,排除。1420 世纪 30 年代,罗斯福总统曾受到全美国人民的深切爱戴。当时罗斯福总统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他()A整顿银行,促使美元升值,恢复人们的信心 B采用自由放任政策,企业及下层民众获利多 C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 D降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促进农业生产恢复 答案 C 解析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经济危
42、机,胡佛政府继续坚持自由放任政策,导致危机更为严重,罗斯福就职后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道路,挽救了危机,因而受到美国人民的爱戴。故选 C项。15 有学者说,罗斯福新政“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有管制的资本主义”。该学者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A放弃了资本主义自由体制 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C调整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D是学习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 答案 C 解析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实现经济的复兴和社会的安定,故 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可知其表明罗斯福新政调整了政府和市
43、场的关系,故 B项错误,C项正确;“学习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不是材料体现的主旨,故 D项错误。高考 地理 历史 二、非选择题 16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纷纷进行政策调整,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由此发生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91933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 国别 项目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40.6%28.4%16.5%8.4%外贸缩减 70%69.1%50%48%50%失业人数 1700 万 600 万 近 300 万 85 万 300 万 材料二 1933 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负责对田纳西河进
44、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 3000 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 9 倍。图说历史课程标准(1)根据材料一,概括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哪项措施?简要说明该举措取得的成效。(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施行的特点。答案(1)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失业人数剧增;激化社会矛盾,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2)措施:举办公共工程(或答“以工代赈”)。成效:缓解了失业状况;建立了一系
45、列的基础设施或公共工程;提高了国民的整体收入等。(3)特点: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解析 第(1)问,从表格纵向观察可知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即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易缩减、失业问题严重、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第(2)问,根据材料二“1933 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可知,这是罗斯福新政的以工代赈措施。关于成效,根据材料二“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 3000 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 9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保护生态、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刺激消费、稳定秩序等方面思考作答。第(3)问
4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等级提升 一、选择题 高考 地理 历史 1“罗斯福上台后,短时间内就促使国会通过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立法。胡佛政府领导下实行的援助农场主、小户人家和工业的小心翼翼的方案,被空前地扩大了,以致面目一新,无从辨认。”这段话的作者认为罗斯福新政()A使美国彻底克服了经济危机 B使市场经济变成了计划经济 C与胡佛政府的政策差别不大 D是对胡佛政府政策的大胆突破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胡佛政府领导下的方案,被空前地扩大了,以致面目一新”可知,该作者认为罗斯福上台后,对胡佛的政策进行突破性的调整,改变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对经济进
47、行干预,故 D项正确。A、B、C三项说法均不符合史实。2罗斯福新政期间出台的一个法案,内容涉及“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该法案可能是()农业调整法 全国工业复兴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 公平劳动标准法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对工业的措施,而不是农业措施,错误;材料反映的内容正好是罗斯福新政工业调整的措施,符合题意;全国劳工关系法没有涉及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排除;公平劳动标准法是 1938 年美国罗斯福政府通过的改善劳资关系的法律,该法律又称工资时数法,是一项有关工人工资与工时的法案,正确。故选 B项。3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社会保障的立法,其中最著名的是社会保
48、险法。该法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对弱势群体提供救济 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 推动建立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制度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保险法规定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弱势群体提供救济,故正确;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A项。4罗斯福总统执政期间美国大平原地区东部实施防护林带工程,在农场主的大力支持下,这一工程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举措()A重视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B兴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机会 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高考 地理 历史 D通过立法保护劳工合法权利 答案 B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罗斯福总统的以工代赈措施,主要是
49、为了解决就业问题,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5罗斯福在新政不断遭到攻击时曾打比喻说:“1933 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B美国 30 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C罗斯福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D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问题是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故 C 项正确。A、B 两项不符合史实;D项说
50、法错误,新政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61932 年,罗斯福竞选基金的 25%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捐助;1936 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从 25%下降到 4%。共和党准备的竞选基金有 900 万,罗斯福只有 450 万。这从侧面反映出罗斯福新政()A全面维护了民众根本利益 B未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危机 C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D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垄断资本家的利益 答案 D 解析 从罗斯福竞选基金下降,众多银行家和经纪人放弃对其支持,可知这是他们对罗斯福及其新政的失望,D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A项与史实不符;罗斯福新政对“缓解”美国经济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