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下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文档.doc(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C5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各点在第二象限的是( )4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相交B已知a,b,c三条直线,若a c,b c,则a/b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若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则它们有一个或三个交点5如图,AB /CD ,AC 平分BAD ,B =CDA ,点E在AD 的延长线上,连接EC ,B =2CED ,下列结论: BC /AD ; CA 平分BCD ; AC EC ; ECD =CED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7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使顶点C ,
2、D 分别落在点C,D 处,CE交AF 于点G ,若CEF =70,则GFD =( )A308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A AB40C45D60轴或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2,4,6,8,顶点依次用A ,A , , ,表示,则顶点A 的坐标是yx13420212( ) 9如果, a的平方根是3,则 317-a =_10点(3,0)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十一、填空题11如图,在 中,A=70,ABC 的角平分线与 的外角角平分线交于点E,ABCABC则E =_度十二、填空题12如图,ab,168,242,则3_十三、填空题13如图,沿折痕EF 折叠长方形ABCD ,使
3、C,D 分别落在同一平面内的C,D 处,若1=55,则2的大小是_ 14当x-1时,我们把- 1 称为x为“和1负倒数”如:1的“和1负倒数”为x+1-1 =-1;-3的“和1负倒数”为- 1 =1若x =-3,x 是x 的“和1负倒数”,x 是1+1 2-3+1 241213x2的“和1负倒数”依次类推,则x _;4x x x x _2021123十五、填空题15已知,A(0,4),B(2,0),C(3,1),则S _ABC十六、填空题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 () ( )A (0,1),A 1,1 A 1,0 A 2,0 , ,那
4、么点向不断移动,每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4123A 的坐标为_2021十七、解答题17计算(1) 25+3 -27+ 214(2)2 2-| 2-1|十八、解答题18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1)4x264;(2)3(x1)3 +240十九、解答题19请补全推理依据:如图,已知:1+2=180,3=A,求证:B =C 1+2=180(已知)D =A( )AB /CD ( )B =C ( ) 点M 平移到点A 的过程可以是:先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 点B 的坐标为 ;(2)在(1)的条件下,若点C的坐标为(4,0),连接AC,BC,求ABC 的面积二十一、解答题21阅读下面的文
5、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 2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 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写出来,而1 22,于是可用 2-1来表示 2的小数部分请解答下列问题: (1) 29的整数部分是_,小数部分是_;(2)如果 10的小数部分为a,15的整数部分为b,求a+b- 10的值 2的虚线AB,BC 将它剪开后,重新拼成一个大正方形ABCD(1)基础巩固:拼成的大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_,边长AD 为_;(2)知识运用:如图3所示,将图2水平放置在数轴上,使得顶点B与数轴上的-1重合以点B 为圆心,BC 边为半径画圆弧,交数轴于点E,则点E表示的数是_;(3)变式拓展:二十三、解答题23已
6、知:直线ABCD,直线 MN 分别交AB、CD 于点E、F,作射线EG 平分BEF交CD于G,过点 F作FHMN 交EG 于H(1)当点H 在线段EG 上时,如图1 当BEG36时,则HFG BEG 与HFG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当点H 在线段EG 的延长线上时,请先在图2中补全图形,猜想并证明: BEG 与HFG之间的数量关系 (1)如图 ,求MPQ 的度数(用含的式子表示);(2)如图 ,过点Q 作QEPN 交PM 的延长线于点E,过E作EF平分PEQ 交PQ 于点F请你判断EF与PQ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5在 中,BAC =100,ABC =ACB ,点D 在直线BC 上运动
7、(不与点B 、C 重ABC(1)如图 ,当点D 在边BC 上,且n=40时,则BAD =_,CDE =_;(2)如图 ,当点D 运动到点B 的左侧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猜想BAD 和CD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点D 运动到点C 的右侧时,其他条件不变,BAD 和CDE 还满足(2)中的数量关系吗?请在图 中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画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加粗加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A【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5)22525的平方根5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方根的定义.2A【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
8、,结合图形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详解】解:A、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符合平移的性质,属于平移得到;B、图形由轴对称得到,不属于平移得到,不属于平移解析:A【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详解】解:A、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符合平移的性质,属于平移得到;B、图形由轴对称得到,不属于平移得到,不属于平移得到; C、图形由旋转变换得到,不符合平移的性质,不属于平移得到; D、图形的大小发生变化,不属于平移得到;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D【分析】根据在第二象限的点的特征进行
9、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第二象限的点特征是横坐标小于零,纵坐标大于零,点(-3,7)在第二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 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A【分析】根据直线相交的概念,平行线的判定,垂线的性质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解:A 、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相交,原命题是假命题;B 、在同一平面内,已知a,b,c三条直线,若a c,b c,则a/b,是真命题;C 、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是真命
10、题;D 、在同一平面内,若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则它们有一个或三个交点,是真命题;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几何方面的命题真假性判断,准确理解这些命题是解题关键5D【分析】结合平行线性质和平分线判断出 正确,再结合平行线和平分线根据等量代换判断出 正确即可【详解】解:AB/CD,1=2,AC 平分BAD,2=3,1=3,B=CDA,1=4,3=4,BC/AD, 正确;CA 平分BCD, 正确;B=2CED,CDA=2CED,CDA=DCE+CED,ECD=CED, 正确;BC/AD,BCE+AEC= 180,1+4+DCE+CED= 180,1+DCE = 90,ACE= 90, ACEC, 正确
11、故其中正确的有 ,4个,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难度一般,利用性质定理判断是关键6D【分析】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 负数没有平方根,故A 选项错误;B. 9的平方根是3,故B选项错误;C. 9的立方根是 39,故C选项错误;D. 9的算术平方根是3,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等知识,熟练掌握相关概念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7B【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出EFD ,然后根据折叠EFG的性质可得EFD =EFD ,进而即可得解【详解】解:在矩形纸片ABCD
12、中,AD /BC ,CEF =70,EFG =CEF =70,EFD =180-EFG =110,折叠,EFD =EFD =110,GFD =EFD -EFG=110-70=4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 是解EFG题的关键,另外,根据折叠前后的两个角相等也很重要8C【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找出部分An 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A4n 1(n1,n1),A4n2(n1,n1),A4n3(n1,n1),A4n4(n1,解析:C【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找出部分An点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A (n1,4n 1n1)
13、,A (n1,n1),A4n3(n1,n1),A (n1,n1)(n为自然4n 24n 4数)”,依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观察发现:A1(1,1),A2(1,1),A3(1,1),A4(1,1),A5(2,2),A6(2,2),A7(2,2),A8(2,2),A9(3,3),A4n1(n1,n1),A (n1,n1),A (n1,n1),A (n1,4n 24n 34n 4n1)(n为自然数),202150541,A2021(506,50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变化规律“A (n1,n1),A4n24n 1(n1,n1),A (n1,n1),A (n1
14、,n1)(n为自然数)”4n 34n 4九、填空题9-4【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再代入,即可【详解】解:的平方根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求出的值解析:-4【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a ,再代入【详解】17-a ,即可3解: a的平方根是3,a ,=(3)2 =9a=81 , 317-a =317-81=3 -64 =-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求出a的值十、填空题10(-3,0)【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关于坐标轴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直接用假设法设出相关点即可【详解】解:点(
15、m,n)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m,n),所以点(3,0)关于y轴解析:(-3,0)【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关于坐标轴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直接用假设法设出相关点即可【详解】解:点(m,n)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m,n),所以点(3,0)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对称性质:(1)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十一、填空题1135【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用A 与E
16、BC 表示出ECD,再利用E 与EBC 表示出ECD,然后整理即可得到A 与E的关系,进而可求出E【详解】解解析:35【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用A 与EBC 表示出ECD,再利用E与EBC 表示出ECD,然后整理即可得到A 与E的关系,进而可求出E【详解】 解:BE和CE分别是ABC 和ACD 的角平分线,EBC=1 ABC,ECD= 1 ACD,22又ACD 是ABC 的一外角,ACD=A+ABC,ECD= 121 A+ECD,2(A+ABC)=ECD 是BEC 的一外角,ECD=EBC+E,E=ECD-EBC=1 A+EBC-EBC=1 A= 170=35
17、,222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十二、填空题12110【分析】如图,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得4=5=1,计算2+5,再次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3=2+5【详解】如图,ab,4=1=68,5=4=68解析:110【分析】如图,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得4=5=1,计算2+5,再次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3=2+5【详解】如图,ab,4=1=68,5=4=68,2=42,5+2=68+42=110,ab,3=2+5,3=110,故答案为:110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熟练
18、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十三、填空题1370【分析】由题意易图可得,由折叠的性质可得,然后问题可求解【详解】解:由长方形可得:,由折叠可得,;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折叠的性质,熟解析:70【分析】由题意易图可得EFC =1=55,由折叠的性质可得EFC =EFC =55,然后问题可求解【详解】解:由长方形ABCD 可得:AD /BC ,1=55EFC =1=55由折叠可得EFC =EFC =552=180-EFC -EFC =70,;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折叠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及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十四、填空题 14【
19、分析】根据“和1负倒数”的定义分别计算、,可得到数字的变化规律:从开始每3个数为一周期循环,由此即可解答【详解】解:由“和1负倒数”定义和可得:,由此可得出从开解析:-34【分析】根据“和1负倒数”的定义分别计算x 、 、 、 ,可得到数字的变化规律:从x 开始x x x42351每3个数为一周期循环,由此即可解答【详解】解:由“和1负倒数”定义和x =-3可得:411x =- =-4,32- +141 1x =- = ,-4+1 33x =-11 =-34,4+131x =- =-453- +14由此可得出从x开始每3个数为一周期循环,120213=6732,x =- ,又 =-3(-4)1
20、=1,x x x33x =-420214432020123x x x x - (-4) =3,41232021故答案为:-3;34【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的实数运算、数字型规律探究,理解新定义的运算法则,正确得出数字的变化规律是解答的关键 解:如图示,根据,三点坐标建立坐标系得:故答案为:11根据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减去三个小三角形面积解答即可【详解】121212则S1 5 115 52 43 5ABC故答案为:11【点睛】此题考查利用直角坐标系求三角形的面积,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减去三个小三角形面积解答十六、填空题16【分析】由题意可知,每隔四次移动重复一次,继续得出A5
21、,A6,A7,A8,归纳出点An 的一般规律,从而可求得结果【详解】,根据点的平移规律,可分别得:, 解析:(1010,1)【分析】由题意可知,每隔四次移动重复一次,继续得出A5,A6,A7,A8,归纳出点An的一般规律,从而可求得结果【详解】() () ( )A 1,1 A 1,0 A 2,0, ,234A (0,1)1,()() () ( ) ()根据点的平移规律,可分别得:A 2,1 A 3,1 A 3,05A 4,1,9,A 4,0 ,678() ( ) ( ) ( ) ( ) ( )A 5,1 A 5,0 A 6,0A2n-2,1 A 2n-1,1 A4n-22n-1,0,4n-1,
22、1011124n-3A (2n,0)4n2021=5054+1即A 的横坐标为2505=1010,纵坐标为12021A (1010,1)2021(1010,1)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规律问题,点平移的坐标特征,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关键是由前面若干点的的坐标寻找出规律十七、解答题17(1);(2)【分析】(1)依次利用平方根以及立方根定义对原式计算,然后再依次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首先计算绝对值,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即可【详解】(1),(解析:(1)7;(2)2+12【分析】(1)依次利用平方根以及立方根定义对原式计算,然后再依次计算,即
23、可得到结果(2)首先计算绝对值,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即可【详解】(1) 25+3 -27+ 21,4 =5-3+3,2=72(2)2 2-| 2-1|,=2 2- 2+1,= 2+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十八、解答题18(1)x=4;(2)x=-1【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解方程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4x2=64,x2=16,x=
24、4;(2)3(x-1)解析:(1)x=4;(2)x=-1【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解方程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4x2 =64,x2 =16,x=4;(2)3(x-1)3+24=0,3(x-1)=-24,3(x-1)=-8,3x-1=-2,x=-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解题时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不要漏解十九、解答题 19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证明即可【详解】证明:12180解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
25、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证明即可【详解】证明:12180(已知),AD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3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3A(已知),DA(等量代换),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十、解答题20(1) 右,3,上,5(答案不唯一); (6,3);(2)
26、10【分析】(1)由点M 及其对应点的A 的坐标可得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据此可得点N 的对应点B的坐标;(2)利用割补法,得到即可求解【详解析:(1) 右,3,上,5(答案不唯一); (6,3);(2)10【分析】(1)由点M 及其对应点的A 的坐标可得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据此可得点N 的对应点B 的坐标;(2)利用割补法,得到S【详解】=SS-S-S-即可求解Rt ABDABC矩形AOEDRt AOCRt BCE解:(1)将段MN 平移得到线段AB,其中点M 的对应点为A,点N 的对称点为B, 点M 平移到点A 的过程可以是: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 点B的坐标为(6,3);
27、A (0,4),B (6, 3), C(4,0)E (6,0), D (6,4) AO= 4, CO= 4, EO=6, CE=EO-CO=6-4=2, BE=3, DE= 4, AD=6, BD=DE-BE=4-3=1,S =SABC-S -S -SRt AOC Rt BCE Rt ABD矩形AOED=4 6 -1 4 4 -1 23 -1 16 =102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平移变换,熟练掌握平移变换的定义及其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一、解答题21(1)5;-5(2)0【分析】(1)先估算出的范围,即可得出答案;(2)先估算出、的范围,求出 a、b的值,再代入求出即可【详解】(1)56
28、,的整数部分是5,小数部分是-5,故解析:(1)5; 29-5(2)0【分析】 (1)先估算出 29的范围,即可得出答案;(2)先估算出 10、 15的范围,求出a、b的值,再代入求出即可【详解】(1)5 296, 29的整数部分是5,小数部分是 29-5,故答案为:5; 29-5;(2)3 104,a10-3,3 154,b3,a+b- 10 10-3+3- 10 =0【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能估算出 29、 10 、 15的范围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十二、解答题22(1)10,;(2);(3)见解析;(4)见解析【分析】(1)易得10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那么就得到了大正方形的面积,
29、求得面积的算术平方根即可为大正方形的边长;(2)根据大正方形的边长结合实解析:(1)10, 10 ;(2) 10-1;(3)见解析;(4)见解析【分析】(1)易得10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那么就得到了大正方形的面积,求得面积的算术平方根即可为大正方形的边长;(2)根据大正方形的边长结合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可得结果;(3)以23的长方形的对角线为边长即可画出图形;(4)得到 中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可画出图形【详解】解:(1)图1中有10个小正方形,面积为10,边长AD 为 10 ;(2)BC= 10,点B 表示的数为-1,BE= 10,点E表示的数为 10-1;(3) 如图所示: 正
30、方形面积为13,边长为 13,如图,点E表示面积为13的正方形边长【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剪拼,正方形的面积,算术平方根,实数与数轴,巧妙地根据网格的特点画出正方形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十三、解答题23(1)18;2 BEG+HFG=90,证明见解析;(2)2BEG-HFG=90证明见解析部【分析】(1) 证明2BEG+HFG=90,可得结论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即可解析:(1)18;2 BEG+HFG=90,证明见解析;(2)2BEG-HFG=90证明见解析部【分析】(1) 证明2BEG+HFG=90,可得结论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即可(2)如图2中,结论:2BEG-HFG=90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
31、明即可【详解】解:(1) EG 平分BEF,BEG=FEG,FHEF,EFH=90, BEF+EFG=180,2BEG+90+HFG=180,2BEG+HFG=90,BEG=36,HFG=18故答案为:18 结论:2BEG+HFG=90理由:EG 平分BEF,BEG=FEG,BEF+EFG=180,2BEG+90+HFG=180,2BEG+HFG=90(2)如图2中,结论:2BEG-HFG=90理由:EG 平分BEF,BEG=FEG,FHEF,EFH=90,ABCD,BEF+EFG=180,2BEG+90-HFG=180,2BEG-HFG=90【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
32、,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二十四、解答题24(1)2;(2)EFPQ,见解析;(3)NEFAMP ,见解析【分析】 解析:(1)2;(2)EFPQ,见解析;(3)NEF【分析】1)如图 ,过点P作PRAB,可得 ABCDPR,进而可得结论;(180NQE )1 (1803),可得NEF180QEFNQE QNE,进而可2得结论【详解】解:(1)如图 ,过点P作PRAB,ABCD,ABCDPR,AMP MPR ,PQN RPQ,MPQ MPR+ RPQ2;(2)如图 ,EFPQ,理由如下:PQ 平分MPN MPQ NPQ 2,QEPN,EQPNPQ 2,EPQEQP2,EF
33、平分PEQ,PEQ2PEF2QEF,EPQ+EQP+PEQ180,2EPQ+2PEF180,EPQ+PEF90, PFE1809090,EFPQ;1 AMP ,理由如下:2(3)如图 ,NEF由(2)可知:EQP2,EFQ90,QEF902,PQN ,NQE PQN+ EQP3,NE 平分PNQ ,PNEQNE ,QEPN,QEN PNE,QNE QEN ,NQE 3,QNE 12(180NQE )1 (1803),2NEF180QEFNQE QNE180(902)31 (1803)218090+2390+321 21 AMP 2NEF 1 AMP 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
34、性质,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五、解答题25(1)60,30;(2)BAD=2CDE,证明见解析;(3)成立,BAD=2CDE,证明见解析【分析】(1)如图 ,将BAC=100,DAC=40代入BAD=BAC-DAC解析:(1)60,30;(2)BAD=2CDE,证明见解析;(3)成立,BAD=2CDE,证明见解析 么CDE=ADC-ADE=30;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CDE=ACB-AED=n-100,再由2BAD=DAC-BAC 得到BAD=n-100,从而得出结论BAD=2CDE;(3)如图 ,在ABC 和ADE 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ACB=40,ADE=AED=18
35、0-n2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CDE=ACD-AED=100+n2,再由BAD=BAC+DAC 得到BAD=100+n,从而得出结论BAD=2CDE【详解】解:(1)BAD=BAC-DAC=100-40=60在ABC 中,BAC=100,ABC=ACB,ABC=ACB=40,ADC=ABC+BAD=40+60=100DAC=40,ADE=AED,ADE=AED=70,CDE=ADC-ADE=100-70=30故答案为60,30(2)BAD=2CDE,理由如下:如图 ,在ABC 中,BAC=100,ABC=ACB=40在ADE 中,DAC=n,ADE=AED=180-n,2ACB=CDE+AE
36、D,CDE=ACB-AED=40-180-n n-100=,22BAC=100,DAC=n,BAD=n-100,BAD=2CDE(3)成立,BAD=2CDE,理由如下:如图 ,在ABC 中,BAC=100, ABC=ACB=40,ACD=140在ADE 中,DAC=n,ADE=AED=180-n,2ACD=CDE+AED,180-n 100+nCDE=ACD-AED=140-2=,2BAC=100,DAC=n,BAD=100+n,BAD=2CDE【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从图形中得出相关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B2 2下列现象中是平移的是( )A翻开书中的每一页纸张 C将一张纸沿它的中线折叠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5,4)在( )5如图所示,CD /AB ,OE 平分AOD ,EOF =80,D =60,则BOF 为( )A35B40C25D20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的平方根是1;5 是25的算术平方根; (4)2的平方根是4; (4)3的立方根是4;0.01 是0.1的一个平方根ABCD7如图,ABCD 为一长方形纸,片 ABCD,将 ABCD 沿E折叠,A、D 两点分别与A、D对应,若CFE2CFD,则AEF的度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