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长恨歌主题分析浅析述.pdf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9346847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分析浅析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分析浅析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分析浅析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居易长恨歌主题分析浅析述.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分析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佳作,内容丰富,视野广阔。诗中包含有唐宪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故事,又有统治者昏庸奢华的生活写照,时局动乱、压抑黑暗的社会现实。两者兼顾又相互交错,互相影响。交织成一篇千古佳作 长恨歌 作为一部优秀的作品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意义会比较的复杂,完全有可能会不止突出一个主题 因此,我们认为它在慨叹李杨之间的爱情悲剧同时也有对当时统治阶级生活的荒淫糜烂和政治道德上的腐败堕落的讽刺。下面,我们将从作者、写作背景、文中的典型诗句和整体的分析来说明,长恨歌的主题包含有个方面。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 关于作者 白居易,中唐代大诗人。自幼聪慧,刻苦读书,立志应进士举。

2、曾授秘书省校书郎、翰林院学士。作品有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在诗坛上极富盛名,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其作品重写实,语言通俗又含强烈的讽喻倾向。后期作品多为讽喻诗。后被腐败的官僚势力攻击而遭贬谪。本诗作于白居易任县尉时。因此可以看出,本诗中包含有讽喻的意味不无道理。时局的动荡,社会黑暗,个人仕途上的不顺都可成为诗人下笔的动机。关于写作背景 长恨歌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十二月。当时任县蔚的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谈起 50年前的天宝遗事,即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话及此事,相与感叹当时,王质夫提议以文学作品连记叙这段故事。后来白居易写了这首长恨歌。由此

3、看来,长恨歌中的主题中一定包含有爱情的元素。关于典型诗句,两方面的主题 讽喻典型:“汉皇重色思倾国。”第一句上来点名玄宗对美貌女子的喜爱与看重,暗讽皇帝重色而奢侈的生活。“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描写皇帝迷恋杨贵妃而因此荒废国事,从而为之后政治动荡,兵变事件的引起埋下了伏笔。“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只因杨贵妃一人受宠而使一家门户尽生光彩,不可一世。运用夸张的手法从侧面衬托出唐玄宗对杨贵妃的迷恋而蒙蔽双眼,任人唯亲,昏庸之态暴露无遗。也可看出诗人对其作为的反对、讽刺与批判。“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这

4、四句和前文“从此君王不早朝”相呼应。进一步描写奢华靡乱的帝王生活。讽刺和批判的一位尤其明显,同时也为后来的斩乱打下伏笔。以上为前段中关于“讽喻”主题的典型描写。从第一部分中大量的对君王豪华奢侈的宫廷生活和对杨贵妃这一美丽女子严重迷恋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其沉湎娱乐不理朝政的批判。虽没有直接描写,但爱情悲剧与国家倾覆的原因不言而喻,讽喻意味极强。其他部分也有很多此类描写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爱情典型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描写杨贵妃的受宠程度,从而体现出唐玄宗对杨的迷恋之深之重已经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

5、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月光的清冷颜色带着感伤,夜里雨中的铃声也是痛心断肠的绝响。此处通过对意象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氛围,玄宗独自一人默默悼念自己的心爱之人。那份情,那份爱,自然而然的在飘着雨的深夜中弥漫。诉说着一个不寻常的爱情悲剧,哀叹着一段难以忘怀的恋请。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归来曾经的那宫阙,面对芙蓉、柳叶,如她似花般的娇颜,见之更深思念之情,怎梦不叫人掩面泪流呢?面对繁花嫩柳的灿烂与婀娜,唏嘘那段李杨之间的千古爱情。“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夜

6、晚殿前飞过流萤,一人守着孤灯辗转未眠。宫中钟鼓声声的响。现在的夜对此时的帝王来说,好长,好长。诗中的李杨二人爱情生活的描写极多。生前的朝夕相伴,歌舞作乐。贵妃惨死后唐明皇的痛心以及后来重回就地却物是人非而朝思暮想的深情在诗人的笔下真实的提子按出来,对二人之间的爱情悲剧的感叹于遗恨也很突出。因此,爱情必然是诗中要表达的又一主题。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是其中广为传颂的名篇,诗句宛转动人,缠绵悠长。现今多用以表示对爱情的忠贞与歌颂爱情的美好。七月七日这天夜半,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长生殿山盟海誓:在天上愿做比翼齐飞的比翼鸟,在地上

7、愿为枝干相接的连理枝,永永世世作恩爱夫妻。全诗结尾处的这首短诗再次印证了本文爱情这一重要的主题。关于题目中“恨”的理解 我们认为本诗的主题分为两个方面,因此,对“恨”的理解也有两层涵义。“恨”指遗憾、遗恨。这其中既有对李扬二人爱情悲剧的惋惜,爱情悲剧的遗憾,相爱的两人却天人两相隔,无法再见,幽远的深情又向谁倾诉?也有对帝王因沉迷于女色还费国事而至的“误国”的遗恨。批判和鉴戒之情也暗含其中。爱情造成的政治悲剧从而波及到爱情造成的爱情悲剧,孰是孰非呦该从何计较?既“恨”两情无法长久,又“恨”国家倾覆的无情与深刻的悔。白居易长恨歌教学主题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长恨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8、书)选修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对于长恨歌的主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研究视角提炼出了不同的主题,归纳起来,主要有爱情说、讽喻说、双重主题说、净化说、作者寄托说和时代感伤说等。而通过百度和中国期刊网检索,笔者共查询到长恨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共 14 篇文献。经过分析,其中 9 篇文献重点在讨论长恨歌有哪些主题。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是告诉学生一些结论,即有哪些主题。对于一个学术界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怎么能讲得清楚呢?这不得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偏误。那么,对于长恨歌这篇课文,应该教什么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选修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

9、方法、阅读兴趣、文化视野和阅读知识的积累。据此,笔者认为,教给学生结论不如教学生思考的方法,告诉学生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远没有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阅读方法来领会主题来得重要。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的其他路径一文中指出:从语文教师的指导行为看,“文学鉴赏教学”有三种。其中一种是“教学生欣赏”,就是“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本文就从文学鉴赏教学的角度来分析长恨歌的主题“长恨”,以达到“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的目的。二、从叙述重点来看,长恨歌的主题为“恨”长恨歌以唐玄宗和杨玉环两人为叙事对象,描写了“恨”的起因和表现。全诗共八百四十个字,集中描述的是李杨二人痛失所爱的“恨”,即遗憾。此

10、外,诗歌的题目和结尾各出现了一个“恨”字点睛,前后呼应,凸显了“文眼”,强化了“恨”的主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方法,我们把全诗的内容用表格分析如下:从上表看,诗歌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从开头到“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是“恨”的起因。两个主要角色先后登场,一个“思倾国”,另一个“天生丽质难自弃”,前者“重色”而后者以美色自重,自然地有了后面的相遇、相惜乃至相别。可细分成三节:从“求不得”(相遇)到“看不足”(相惜),再到“救不得”(相别),三个地方都是采用“1+2”式的音步,都以入声收尾,中间统一选用“不”字,三处遥相呼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后半部分则写的是“恨”的表现。作者极尽笔墨,描写相别

11、之后,一个因思念而觅魂,另一个则“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并“重寄词”作为回应,进而引出“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誓言进行点题,使“恨”的主题升华。从长度来看,全诗写“恨”的起因总共只用了四十二句,其中有三十二句是写二人的相处;而写“恨”的表现则用了七十八句,其中仅对“思念”的渲染就用了三十二句,写“觅魂”用了三十八句,最后八句则是杨玉环的“寄词”。从叙述重点来看,全诗重在抒情,诗人用大量的文字铺陈叙述二人的爱情,凸显“恨”的表现情断之后的相思之情。相思之浓正反映着爱之浓烈,也更显“恨”之深切,对相思的铺陈渲染凸显了诗歌的“长恨”主题。从文本本身入手,详细分析长恨歌的叙事重

12、点,我们可以判断出全诗的主题毫无疑问是李杨二人痛失所爱而带来的永久的遗憾,也就是标题中即点明了的“长恨”。大量的篇幅用来描写相思,正是要使我们感受到二人游离于君主和贵妃身份之外的款款深情,增强“恨”的美感。三、从押韵特点来看,长恨歌的主题仍是“恨”仔细分析,长恨歌的声律和韵脚都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韵脚字的选用上,为了更好地表现诗意,作者更是呕心沥血,精心选择,力图使诗歌“晓畅有深意”。经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全诗的押韵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精心选用入声韵,营造紧张氛围,展现“恨”的主题 同样,为了便于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用韵情况,学习如何观察与分析,我们把诗歌押韵情况列表如下:我们注意到,

13、全诗中使用入声韵的地方一共有四个诗节,罗列如下: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个诗节正好分布在全诗最值得关注的四个地方,分别是全诗起始处、恨的两处表现的起始处,以及故事情节的转折点。唐朝时口语里面仍保留有入声韵,入声韵末尾的塞音韵尾(-p-t或-k)使得它们发音短,收尾急促,与其他声调(平声

14、、上声和去声)区别比较大,因此,有意使用入声韵有助于调动读者的注意力。同时,短促的音也有助于营造一种紧张的氛围,无形中扩大了文本的表现力。仔细分析,作者对这四处的处理也略有不同。是全诗的起始处,八句一节,下面要做具体分析,此不赘述。是全诗的转折点,整首诗歌正是从这里开始由乐转入悲的。比较特殊的是它是跨语段的,前两句是荣宠的结尾,后两句是死别的开始。我们认为,这是作者为了表现诗歌的层次性而刻意安排的。跨语段的诗节给我们一种新奇的感觉,强烈地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这就更好地强调了“乐极生悲”的突然变化,用隐藏的入声韵部承上启下,从而进一步突出了“长恨”的主题。和则分别是相思和觅魂这两个恨的表现的起始

15、四句,同样起着标示文章转折、吸引读者注意的作用。(二)仄起平收,由紧张到舒缓,深化“恨”的主题 作者在诗歌开头连续八句选用“国、得、识、侧、色”五个入声韵,两个主要人物在这紧锣密鼓的入声韵中先后登场。前两句以“思倾国”三字向我们介绍了“汉皇”,后六句则以“难自弃”三字向我们介绍了杨贵妃,正是由于一个“重色”,另一个则以美色自重,才会有后面的故事。所以这个诗节虽为全诗的开始,但其实已经用密集的入声韵营造了紧张的气氛,预示着诗歌最后的结局。此外,诗歌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中的“色”和“国”均为入声,一句当中刻意使用“色”与“国”两处停延,正符合王国维所说“词之荡漾处,多用迭韵”(人间词话),使诗

16、歌显得沉郁,有助于引起读者的思考。而全诗的最后,则是连续八句选用“词、知、时、枝、期”五个平声韵,平声一韵到底,恰似一声长叹,与诗首连用仄声的紧张遥相呼应。从诗歌开头的“思倾国”和“难自弃”还可以看到作者的政治倾向,而这个诗节里面已经没有任何的评判,纯粹在于写情:“重寄词”三字,自然引出了“长恨”的主题,留下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千古绝唱,给人以“余音绕梁”的感受,将这宛转动人、缠绵徘恻的诗歌旋律推向了最为动人的境界。全诗其他部分都是二至四句换一次韵,仅开头和结尾连续八句押同一个韵部,押韵的长度被刻意增加了,有助于引起读者的注意;首尾节奏入起平收,前紧张后舒缓,配合了诗意的发展

17、,能够牢牢地抓住读者的情绪,有助于诗意的表达。(三)平仄相间,巧用换韵,烘托“恨”的主题 作为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其“宛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力于它的韵律感。从全诗来看,诗歌要表现“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的诗歌意境,形成独特的声韵美,换韵是诗歌情感、诗思变化的关键之一。前面叙述的四个入声韵诗节就是成功使用换韵的代表。此外,在每一个语段中诗人也常常换韵,每二至四句换一次韵,根据语意选择适合表现的韵部,对其“宛转动人,缠绵徘恻”的艺术魅力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从“君王”的角度看“恨”的起因,还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君王”先是“求不得”,继而求到了又“看不足”

18、,最后“救不得”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三个地方都是采用“1+2”式的音步,都以入声收尾,三处“A 不 B”的句式有如鼓点遥相呼应,暗示着三者之间的联系,有力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四、结语 通过对长恨歌的叙述重点及押韵情况来看,我们得出这首诗的主题是“恨”即李杨二人痛失所爱的遗憾。上面我们具体展示了长恨歌的两种赏析方法,只有通过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阅读实践,我们才有可能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对于选修课长恨歌,我们教给学生的不应是一个关于主题的答案,而应是这些好的阅读方法。学生学会这些方法后,得以举一反三,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别的文本,那么,王荣生教授所说的“指导学生形成新的

19、阅读方法”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解读 长恨歌意即歌“长恨”,有人说“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恨”作遗憾解。那么“遗憾”什么,为什么会留下永久的遗憾。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多年来,关于长恨歌主题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主张“长恨”是诗歌的主题。这个论断显然是将主题泛化了,将主体模糊化了。“长恨”一词是极富概括力的。单就谁“长恨”,“恨”什么,就有多种注释。有人说是“爱情诗”,也有人说是“讽喻诗”,还有人说是“咏史诗”。正因为长恨歌主题的多种解读,她才能够拥有各种阶层的读者;

20、正因为长恨歌主题的争论不休,才造就了她历久不衰的文学魅力。我以为长恨歌既非爱情诗,也不是讽喻诗,而是一首承载着诗人满腔中兴热望的怀古咏史诗。第一,长恨歌不是爱情诗。长恨歌传云:“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祖籍太原)自校书郎尉于周至,鸿与琅琊王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稀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首先,如果长恨歌是抒发诗人爱情失意,又何须陈王二人嘱咐,那岂不失之真诚。其次,当时正值永贞内禅、宪宗即位、顺宗猝死,宫廷嬗变当是热门话题。

21、三位青年才俊聚在一起不谈政治却说风月,不合情理;提到唐玄宗不感叹顺宗谦和懦弱却说李杨爱情,亦不合情理。况且,白居易的.一生是以元和十年(815)的江州之贬为人生的分水岭。此前他“志在兼济”,此后则“独善其身”。也就是说他当时正是“志在兼济”。初入仕途,诗人政治理想追求的是大唐帝国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但在险恶的政治的斗争中贵为九五至尊的顺宗尚不得免祸,谁又敢用诗文对朝政评头论足?更何况白居易始罢校书郎,谪周至尉。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说,长恨歌传的篇末议论是辩白避祸之辞,长恨歌与传都是托风月之事说政治之实。再次,白居易自评长恨歌曰:“一篇长恨有风情”。显然将之比于诗经“国风”,说这篇作品

22、有风人之情,反映百姓风情,而非帝妃爱情。第二,我认为长恨歌不是讽喻诗,仅止于怀古咏史而已。主张讽喻诗的最重要理由便是诗歌的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谴责李杨荒淫导致安史之乱,以此垂戒后世君王。但白居易创作长恨歌时,正处顺宗、宪宗权力更迭时期。顺宗“永贞革新”失败后,让位宪宗。宪宗即位以后,经常阅读历朝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故事,他就仰慕不已。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和倚重宰相,他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都是很晚才退朝。可知两位都是思图中兴之主,并无重色误国之虞。讽喻无从说起。再者,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将他此前的诗歌分为四类:讽谕诗、感伤诗、闲适诗、杂律诗

23、。诗人并没有把长恨歌划归“讽谕诗”一类,而是收归“感伤诗”之中。所谓“感伤”意即伤时感世,感伤盛世不再,中兴无期。第三,文者气之所形,前后一气,情结中贯。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从结构上看,全诗可以“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于是,有人认为前后两部分表达的感情不一致,前者重在讽喻,后者重在歌颂爱情,是为多主题。苏辙说“文者气之所形”。古人在创作和欣赏时,常常讲文气,以文气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流程。王勃滕王阁序写了南昌历史人文、滕王阁景观与宴会,以及自己行踪际遇,涉及多项内容,这样大容量的内容很难归结到某一点上,但全篇洋溢着作者自负才华渴望有所作为的少年意气。长恨歌篇幅长、容量大

24、,前后虽明显分为两部分,但仍给人一气呵成之感。那么贯穿前后的是一股怎样的气脉?长恨歌中的杨贵妃形象是开元盛世的象征。“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我们从绝世独立的佳人身上看到的是开元盛世不可逾越的历史高标。“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是盛世毁灭,回天无力的悲怆。“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写的是对盛世的怀念和天朝式微的悔恨。“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写的是有识之士渴盼中兴所作的种种努力。“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

25、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表达的是解不开的中兴情结,这就是贯串全篇的感伤气脉。第四,美饰多于揭露,钦慕之意不言而喻,长恨歌是诗人对圣主明君的呼唤。全诗对李杨爱情极尽浪漫的演绎。在巧妙取舍李杨故事材料方面,也充分流露了诗人感情的倾向。赵舆时宾退录卷九:“白乐天长恨歌书太真本末祥矣,特不为君讳。然太真本寿王妃,白云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何耶?盖宴昵之私犹可以书,而大恶不容不隐。”作为一代皇帝的唐玄宗李隆基,尽管唐代是风气开放,礼教约束较宽松,但公公夺爱于儿子并不是光彩的事情。白居易对这件事采取了含糊其词的办法,用“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弃置,一朝选在君王侧”两句诗带过,让人不知不觉。显然,诗人是将这位曾经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从而一手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作为中兴偶像加以崇拜和追念。综上所述,我以为白居易创造长恨歌是假风月之名,抒发郁结胸中的中兴热望,渴盼能有一位唐玄宗式的铁腕雄主扭转乾坤,再铸盛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