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总则L0.1为了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 确保施工安全,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制订的目的是规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行为,确保安全施工。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1.0.2本标准所称“建筑工程”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其相关或相应的配套设施 与附属工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 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跟本标准密切相关的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市政工程施_L安全检查标准CJJ/T
2、275、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规范GB5087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45()01、 湖南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标准DBJ43/TXXX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外,这联现行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也应遵照执行。5.4.3 每班作业前宜进行试吊,检查吊具与起重设备是否正常,每次起吊脱离堆 放点时应予以适当停顿,确认起吊系统安全可靠后方可继续提升。543构件在正式吊装前必须进行试吊。开始起吊时,应将构件吊离地面200300mm后停 止起吊,并检查构件主要受力部位的作用情况、起重设备的稳定性、制动系统的可靠
3、性、构 件的平衡性和绑扎牢固性等,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5.4.4 构件吊点过高,吊装人员无法作业的,应使用稳固牢靠登高工具进行辅助, 吊具与吊点必须可靠连接。5.4.5 起吊前应对吊索与构件棱刃边缘及其他对吊索易造成伤害的部位加衬垫等 措施进行保护。5.4.6 预制构件吊装前应检查构件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 要求时,混凝土同条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宜小于构件混凝土强度设计值的75%o 本条对预制构件安装时的混凝土强度进行了规定。本条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预制构 件安装时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在安装过程中因强度不足而产生裂缝等。5.4.7 平卧堆放的竖向构件在起吊扶直过程中的受力状
4、态宜经过验算复核;在起 吊扶直过程中,应正确使用不同功能的预设吊点,并按设计要求和操作规定进行 吊点的转换,避免吊点损坏。5.4.8 吊起的构件应确保在起重机吊杆顶的正下方;严禁斜拉、斜吊,严禁起吊 埋于地下或粘结在地上的构件,严禁超载和吊装重量不明的重型构件。吊装的构 件应及时安装就位,严禁吊装构件长时间悬停在空中。5.4.9 禁止构件吊装的情形:超过额定负荷不吊;指挥信号不明、吊物重量不明、光线暗淡 不吊;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不吊;歪拉斜拽不吊;构件上站人不吊;构件有刃角不垫好不吊; 埋在地下或凝固在地面上的构件不吊;违章指挥不吊;起重臂和吊起的构件下有人停留或行 走不吊。5.4.10 禁在
5、吊起的构件上行走或站立,不得在构件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5.4.11 在构件起吊、移动、就位的过程中,信号工、司索工、起重机械司机应协 调一致,保持通信畅通,信号不明不得吊运和安装。5.4.12 构件在正式吊装时,应至少安排两个信号工与吊车司机沟通,起吊时以下方信号工的 发令为准,安装时以上方信号工的发令为准。5411预制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宜在构件两端绑扎牵引绳,并应由操作人员控制构 件的平衡和稳定,不得偏斜、摇摆和扭转。5.4.13 应采取措施保证起重设备的主吊钩、吊具及构件重心在垂直方向上重合。吊运过程应 平稳,不应有偏斜和大幅度摆动。5.4.14 起重机靠近架空输电线路作业或在架空输电线路
6、下行走时,与架空输电线 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和其 他相关标准的规定。5.4.15 采用行走式起重设备吊装时,应确保吊装安全距离,监控支承地基变化情 况和吊具的受力情况。5.4.16 当采用汽车吊和履带吊施工时,宜设计好吊车停靠点,减少二次运输。吊车一次只宜 进行一个动作,待前一动作结束后,再进行下一动作。5.4.17 吊装作业时,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吊装警戒区,在预制构件坠落半径范围 内严禁人员停留或通过。5.4.18 夜间不宜进行吊装作业。大雨天、雾天、大雪天及六级以上大风天等恶劣 天气应停止吊装作业,事后应及时清理冰雪并应采取防滑和防漏电措施。
7、雨雪过 后作业前,应先行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5.5构件就位和固定5.5.1 在柱、结构墙板等竖向构件就位安装时,应采用专用工具将竖向构件的标 高调整到位,作业人员不应将手伸入拼装缝内。5.5.2 临边进行预制构件就位时,预制构件离地大于1m时,宜使用溜绳辅助就 位。5.5.3 就位,是指预制构件降落至指定位置、塔吊吊钩脱钩前的一个过程。553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后,应及时校准并采用有效的临时固定或支撑措施。临 时固定措施、临时支操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的相关规定进行验算。5.5.4 临时固定措施是装配式结构
8、安装过程中承受施工荷载、保证构件定位的有效措施。构 件在安装就位后,应利用其他相邻构件或采用临时措施进行固定。临时支撑结构或临时措施 应能承受结构自重、施工荷载、风荷载等作用,并不应使结构产生永久变形。5.5.5 实际施工荷载不应超过设计验算值,就位后的预制构件不宜单独承受较大 的集中荷载。555预制构件卸钩应在校准定位及临时支撑安装完成后进行,作业人员应位于 可靠的立足点上。5. 6构件连接5.1.1 构件安装就位后应及时校准,校准后须及时将构件固定牢固,防止变形和 位移。5.1.2 采用钢筋套筒连接的竖向构件吊装就位后,应及时进行灌浆连接。5.1.3 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钢筋浆锚搭接连接
9、的预制构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 定:1现浇混凝土中伸出的钢筋应采用专用定位模具,并采用可靠的固定措施控 制连接钢筋的中心位置,钢筋外露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2应检查被连接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和长度,确认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 连接作业,严禁随意切割、强行调整连接钢筋。5.1.4 钢筋套筒灌浆作业应符合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及施工方案的要 求。5.1.5 灌浆施工前,应对灌浆料的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并应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监 控,灌浆施工过程宜留存影像资料。节点注浆时应确保管路通畅,注浆设备应设 置压力保护装置。5.1.6 灌浆连接接头和浆锚搭接接头灌浆作业是装配整体式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
10、关键环 节之一。在实际工程中,这两种连接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施工过程控制,对作业人员应进 行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同时要求有专职检验人员在灌浆操作全过程监督。套筒灌浆连接 接头的质量保证措施包括:第一,采用经验证的钢筋套筒和灌浆料配套产品。第二,施工人员是经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严格按技术操作要求执行。第三,质量检验人员进行全程施工质量检查,能提供可追溯的全过程灌浆质量检查记录。 第四,检验批验收时,如对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质量有疑问,可委托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 进行检测。5.1.7 灌浆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不应低于0,冬季中进行钢筋灌浆连 接施工时,应采用专用低温型灌浆料,并采用辅助加热保温措
11、施;当环境温度高 于3()时,应适当采取降低灌浆料拌合物温度的措施。5.1.8 低温型灌浆料在常温下使用时.,可操作时间较短,一般用于小批量手动灌浆、快速抢 工期的场合。在5 C以下使用时,应与厂家沟通,制定专门的工艺。在日平均气温低于0 C时,应采用辅助加热保温措施。5.1.9 若楼层中设置较多现浇竖向构件,可采用多层安装后灌浆施工工艺;构件 安装后,应及时设置斜支撑,结构构件未灌浆楼层不应超过2层。5.1.10 工单位为提高施工效率,常在下层构件未灌浆的情况下便吊装上层构件,待多层预 制构件安装后,再统一进行灌浆作业。在这种状态下,预制构件之间未形成有效连接,预制 构件仅靠斜向支撑进行固定
12、,安全风险较大。采用该施工工艺进行安装施工时,未灌浆的楼 层不应过多,原则上不得超过2层。5.1.11 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时,应按设计要求连接,外露铁件、夹心保温层等 部位应采取防腐和防火措施。5.1.12 采用后张预应力筋连接预制构件,预应力工程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的相关规定。5.1.13 张预应力筋连接也是一种预制构件连接形式,其张拉、放张、封锚等均与预应力混 凝土结构施工基本相同。5.1.14 用干式连接的构件,在连接节点永久固定、结构形成可靠连接后,支撑 装置方可拆除。5.1.15 梁、板等水平安装预制构件两端支座处的搁置长度均应满足设计要求,支
13、 座处的受力状态应保持均匀一致。5.1.16 预制构件安装使用的钢楔、木楔、垫片等辅材的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 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5.1.17 预制构件安装采用的焊接材料、螺栓、锚栓和钾钉等紧固件的材料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 和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 18等的规定。5.1.18 预制构件与预制构件之间、预制构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 求。5.1.19 预制构件与预制构件之间及预制构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对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 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设计单位均会做出详细的规定,使结构完成之后的性能符合设计期 望
14、的结果,因此,预制构件与预制构件、预制构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1.1.1 7临时支撑5.7.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临时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架,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 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安全验算,保证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 定性。5.7.2 工具式模板与支架宜具有标准化、模块化、易于组合、便于安装、高周转、通用性强、 造价低等特点。5.7.3 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后,应及时校准并采用有效的临时固定或支撑措施。5.7.4 竖向预制构件安装采用临时支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制构件采用可调钢管斜撑固定时,斜撑应固定在预留螺栓孔或其他预埋 件上,不得另行开孔;若出现预留孔与现场不
15、符情况,应经设计、生产单位出具 方案后方能施工;2预制构件的临时支撑应保证构件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且不应少于2道;3对墙板构件截面小于600mmX600mm的预制柱的上部斜支撑,其支撑点 距离板底的距离不宜小于构件高度的2/3,且不应小于构件高度的1/2;支撑与水 平面的夹角应在4560之间;4预制柱安装就位后应在两个方向设置可调节临时固定措施,并应进行垂直 度、扭转调整;5斜撑应在同层结构施工完毕、现浇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除。 573斜撑底部连接根据竖向构件尺寸、位置等因素,提前进行深化设计,确定预埋件位置、 斜支撑尺寸等,并绘制斜支撑加工图及预埋件预埋点位图。斜撑连接用金属件应
16、采用预埋形式,上端预埋在预制构件内,下端事先浇筑在楼板现浇 层内或预埋在预制叠合楼板内,金属连接件应满足埋深及拉拔的强度要求。临时固定措施可以在不影响结构承载力、刚度及稳定性前提下分段拆除,对拆除方法、 时间和顺序,可事先通过验算制定方案。5.7.5 预制柱等竖向构件应设置不少于两个正交方向的可调斜支撑,且可调斜支 撑应能承受拉、压力。若在结构形成整体前,可调斜支撑不能保证构件稳定性, 应在构件四个方向加设缆风绳固定,或采用专门制作的金属临时固定架固定。用 于临时固定的缆风绳下部应设紧绳器,并牢固地固定在锚桩上。5.7.5 水平预制构件安装采用临时支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首层支撑架体的地基必
17、须平整坚实,宜采取硬化措施;2支撑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有效承受混凝土构件的自重、 施工荷载及风荷载;3临时支撑的间距及其与墙、柱、梁边的净距应经设计计算确定,竖向连续 支撑层数不宜少于2层且上下层支撑宜对准;4预制叠合板下部支架不宜选用无横向连系的独立支撑;5预制叠合板竖向支撑点位置应靠近起吊点,支撑架顶部的支托梁宜垂直于 叠合板的主受力方向;6水平叠合构件下的临时支撑应在叠合层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拆除。 叠合楼板、阳台、空调板等水平构件安装就位后,对未形成空间稳定体系 的部分应设置竖向支撑架体;阳台等边缘构件的竖向支撑架体应形成自稳定的整 体架,并宜与相邻结构可靠连接。
18、5.7.7 严禁将外防护系统作为吊装构件的临时支撑。5.7.8 采用干式连接的构件,在连接节点永久固定、结构可靠连接后,支撑装置 方可拆除。5.7.9 预制构件安装临时固定及支撑措施应可靠,符合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要求。5.7.10 时固定措施是装配式结构安装过程中承受施工荷载、保证构件定位、确保施工安全 的有效措施。临时支撑是常用的临时固定措施,包括水平构件下方的临时竖向支撑、水平构 件两端支承构件上设置的临时牛腿、竖向构件的临时斜撑等。5.7.11 构件连接部位后浇混凝土及灌浆料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临时 支撑系统。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拆除临时支撑系统时的后浇混凝土强度应符合现 行国家
19、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的有关规定。5.7.12 一般情况卜.,构件连接部位后浇混凝土及灌浆料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之前,装配式结 构并未形成设计期望的结构体系,不能承担相应的荷载。因此,预制构件临时支撑系统拆除 时,应保证装配式结构能形成可靠的结构体系,并能承担相应的施工荷载。5. 8现浇结构施工5.8.1 现浇结构施工严禁随意切割、拆除、损坏预留钢筋、支撑架、角码、螺栓 等部件,不应在现场对预制构件进行二次切割、开洞。5.8.2 梁、板等水平预制构件两端支座处的搁置长度均应满足设计要求,搁置处 的受力状态应保持均匀一致。5.8.3 当现浇结构模板支撑在预制构件上时,应对预制构
20、件承载力进行复核计算。5.8.4 竖向现浇构件模板宜采用对拉螺杆加固,局部应采取防倾覆措施。与预制 构件相连处,应在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加工时提前预留对拉固定孔位。585水平叠合浇筑构件在吊装完成后、现浇结构施工前,应按施工方案要求,对临 时支架进行验收。5.8.6 现浇结构施工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时,应采取防止泵送设备超重和冲击力 影响预制构件及临时支撑体系安全的措施。5.8.7 夹心保温外墙板后浇混凝土连接节点区域的钢筋连接施工时,不得采用焊 接连接。5.8.8 钢筋焊接作业时产生的火花极易引燃或损坏夹芯保温外墙板中的保温层。5.8.9 对于承受预制构件的高支模体系,其设计、施工应符合危险性较
21、大分部分 项工程的相关规定。1.1.1 9安全防护5.9.1 外防护架宜选用工具化、定型化产品,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5.9.2 外防护架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结构、施工环境等特点编制施工方案,并经 审核后实施。5.9.3 外防护架施工方案编制除应符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相关管理规定 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外,应包括下列内容:1特殊部位的处理措施;2安装、升降、拆除程序及安全措施;3使用过程的安全措施。5.9.4 外防护架的附墙点需设置在预制构件上时,应由设计单位对结构的安全性 进行复核,并出具相应核算书。在预制构件生产时,应预留相应附墙点的孔洞, 预留位置应准确。5.9.5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
22、墙支座、悬臂构件严禁设置在预制构件上。5.9.6 使用外挂防护架作为外防护架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02中 外挂防护架的要求编制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安装、提升、拆除、管理 等;施工方案中应包含对外挂防护架的设计验算;2在使用塔吊进行提升时,挂好吊钩前,严禁松动架体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螺 栓;螺栓松动前,严禁起吊架体;螺栓紧固前,不得脱钩;3若架体与结构、两片外挂架之间有间隙,应采用硬质材料进行封闭;4搭设及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荷载试验,持载4h后未发现焊缝开裂、主体 结构变形等情况方可使用。荷载试验部位由项目安全部指定。试验过程中,项目
23、 部应派专人在地面进行管理,坠落半径内不得允许人员通过;5外挂防护架使用的钢管、扣件等材料应按规定送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力学性 能检测,相关力学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5.9.7 使用外挑防护架作为外防护架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对外挑防护架架体进行设计、验算,并对与外挑防护架相连的竖向支撑 架的连续3根立杆进行受力计算,确保外防护架架体和连接立杆稳定可靠;2与外挑防护架相连的竖向支撑架的连续3根立杆之间应加设斜撑连接;3在操作层,应设置外挑防护架与建筑结构的拉结;4在外挑防护架搭设、拆除过程中,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下方坠落半径 内应设置警戒;5不得在架体上堆放、周转材料;严禁使用外挑防护架支承模板或
24、上部结构。5.9.8 采用其他新型外防护体系时,其连接点应经设计计算,并应设置防脱落、 防倾覆等装置。5.9.9 外防护架栏杆上横杆应高出施工作业面1.2m以上。脚手板离墙面的距离不 应大于150mm。架体底层应用硬质材料铺设严密,与墙体无间隙。5.9.10 外防护架上不得堆放物料;外防护架提升前,应清理架体上的杂物;提升 过程中,严禁人员停留在架体上。5.9.11 外防护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搭设、提升、拆卸作业。5.9.12 当采用上下两套架体作为外防护架时,提升、拆除下方架体的钢丝绳不应 穿过上方架体。5.9.13 外防护架搭设、提升、拆卸过程中,下方应设置警戒隔离区域;使用过程 中,坠落半
25、径内通道、作业面应设置安全防护棚。5.9.14 拆下的杆件、扣件和配件等应及时运至地面或相应的结构层,严禁高空抛 掷。5.9.15 当采用悬挑架、落地架等其他形式进行防护时,应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建 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0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 全技术规范JGJ 13()和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件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1等相关规定。5.9.16 外防护架体形式可根据施工工艺要求采用悬挑式、落地式、附着式等类型,确定架体 形式后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 工程的,应按规定对方案进行专家评审。5.9.17 预制构件安装时
26、,应使用梯子或者其他登高设施攀登作业。当坠落高度超 过2m时,应设置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 安全技术规范JGJ 8()相关要求。5.9.18 临边进行预制构件安装,外防护架栏杆超出作业面高度小于1.2m时,工 人应配戴安全带。5.9.19 临边进行预制构件校准定位及临时支撑安装时,解除吊具作业人员应有安 全可靠的立足点,且工人应站在预制构件的内侧。5.9.20 内侧,是指建筑结构侧。临边进行预制构件就位时,无特殊情况,工人应该站立在建 筑结构上进行辅助就位。当塔吊吊钩脱钩后,可以在预制构件外侧进行辅助作业。5.9.21 在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临边、洞口的防护应牢固
27、、可靠,并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的相关要求。5.9.22 当遇六级及以上风、浓雾、雨或雪天气时应停止高处作业,雨、雪后上架 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6 BIM技术应用各单位应积极推进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全过程的 应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总承包单位、专业分包单位等各参与 方需进行基于信息模型的项目全生命周期协同管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应明确BIM技术主导单位,统筹各方建立项目BI M实施体系,进行项目质量安全协同管理工作。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BIM实施体系一般分为建设方主导、设计施工总承包方主导、 施工总承
28、包方主导三种方式。主导单位应统筹各参与方通过信息完整的设计模型模拟现场施工,进行施工深化设计、 施工场地规划、构件预制加工、施工方案模拟、质量与安全管理、施工进度管控、设备材料 管理、竣工模型构建等,保障安全施工,提升总体效益。安全管理BIM应用应融合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工作方法,不断 深入安全管理活动。施工准备阶段,制定项目BIM实施规划,编制项目BIM实施方案。6.0.4 BIM实施规划和实施方案可以为各参与方提供一个B1M实施标准框架与流程,便于统 一各阶段的BIM应用成果,实现基于BIM的安全管理。施工阶段,各部门建立、深化、整合施工整体模型,融合现场即时信息, 进行动态安全管
29、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针对不同建设阶段建立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模型和建筑 BIM模型进行场地漫游、施工模拟。通过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模型和建筑BIM模型,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便 于现场人员对施工作业面危险源进行判断并对照安全技术措施模型检查现场防 护措施。对项目建立全过程B1M模型进行施工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阶段进行现场布置危险源 识别,分阶段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及安全交底活动。通过安全技术方案创建可视化安全技术措施模型,进行安全交底、安全措 施样板引路、危险源识别、安全防护设计及受力分析等。针对不同施工工艺、工序建立可视化安全技术措施模型,应包含安全防护、支撑架、 外防护架、构件吊装、现浇段施
30、工等模型并关联专项方案;重大危险源应进行受力分析与计 算,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安全技术措施模型应包含施工工艺、复杂节点、安全措施等内容,模型精 细程度满足指导现场施工的需求。609各模型应表达安全操作半径、临边洞口、高处作业防坠保护措施、消防及临水电的安 全使用措施等。主导单位应根据工程需要统筹安全技术措施模型形成标准化管理族库,便 于推广应用。主导单位应通过协同管理平台进行安全问题追踪和安全资料管理。6.0.11实时监控现场施工安全情况,利用协同管理平台移动端上传安全隐患、问题并关联模 型;安全问题处理、验收时,应将处理信息、验收信息关联到对应的模型资料库。及时收集现场数据并上传,定期利用B
31、1M技术按部位、时间、类型等要 素对安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改进。竣工阶段,各部门数据归集关联竣工B1M模型,实现项目安全信息的信 息化交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安全管理BIM交付成果包括:安全技术措施模型、安 全材料投入统计、安全问题处理记录、安全问题统计分析报告等。项目部应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绿色施工验收制度。建立专业培训和岗 位培训相结合的绿色施工培训制度,并有实施记录。7. 0.1绿色施工项目应建立全面覆盖工程项目实施的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完善管理体系 和制度建设,根据预先设定的绿色施工总目标,进行目标分解、实施和考核活动。施工单位应建立明确的绿色施工培训制度,拟定培训计划,并在施工过
32、程中按计划组织 相关培训,保留培训记录。绿色施工培训应覆盖现场所有从业人员,贯穿施工全过程,宜分 岗位、工种,结合施工进度分层次实施。根据项目现场合理布置总平面图,选用适合的施工机具、标准化设施等, 采取合适的环境保护措施。7. 0. 2根据施工各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实施动态管理,根据工程进度对平面进行调整。7.1 .3制订合理的构件运输方案,确定运输工具、路线、现场构件堆放场地、进 场批次和时间等。现场应避免构件二次转运,降低能耗和损耗。7.2 .4施工期间,噪声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GB 12523的规定。7. 0.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指出:在城市市
33、区范围内周围生活环境排放 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施工现场应加强对废水、污水的管理.,现场应设置污水池和排水池。废水、 废弃涂料、胶料应统一处理,严禁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下水管道。7. 0.5严禁施工现场产生的废水、污水不经过处理排放,影响正常生产、生活及生态系统平 衡。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光污染控制措施。可能产生强光的施工作业,应采取 防护和遮挡措施。夜间施工时,应防止光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影响。7. 0. 6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常见的光污染主要是可见光、夜间现场照明灯光、汽车前照灯光、 电焊产生的强光等。可见光的亮度过高或过低,对比过强或过弱时,都有损人体健康。
34、预制构件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车辆整洁,防止对场内道路的污染,并减少 扬尘。夹心保温外墙板和预制外墙板内保温材料,采用粘接板块或喷涂工艺的保 温材料,其组成原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应对人体和环境无害。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废弃物等应进行分类回收。施工中散落的胶粘剂、稀 释剂等易燃易爆废弃物应按规定及时清理、分类收集并运至指定储存器内回收, 严禁丢弃未经处理的废弃物。施工中应积极应用获得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建材产品,对材料、构件包装 物进行回收,回收率达100%。7.0. 10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 能、减排、安全、使得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应符合湖南省促进
35、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 实施方案(湘经信原材料20161234号)规定。施工现场应根据项目特点,制定能源消耗总目标及各区域和各施工阶段能 源消耗分解目标。对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和主要耗能设备应设有节能的 控制措施。办公、生活区100%使用节能照明灯具,节水器具配置率达100%。7. 0. 11为便于计量,对施工现场生产过程使用的施工设备、照明、办公区和生活区分别设 定用电控制指标。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应选用节水型设备设施。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现场非传统水源的收集与综合利用。7.0. 12施工现场除自来水以外的非传统水源回收、处理可用于对车辆、机具和设备的冲洗。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夜间
36、作业、冬期施工、雨期施工和高温作业 的时间。各类起重吊装设备、运输设备等的尾气排放应满足相关规定要求。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建筑垃圾减量化措施。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湖南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DBJ 43/T 101 合格及以上要求。2.0.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prefabricated concrete building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各种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建筑, 包括装配式整体式混凝土建筑、全装配混凝土建筑等。2.0.2 预制混凝土构件 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2.0.3 临时支撑 temporary sca
37、ffold为保证预制构件在安放就位后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而设置的临时支撑体系。2.0.4 外挂防护架 hanging protective bracket主体结构装配施工时,用于临边防护并固定在主体结构上的工具式外防护架。2.0.5 外挑防护架 cantilevered protective bracket由工具式钢管脚手架组成并从预制构件竖向支撑架上悬挑而出的外防护架。2.0.6 构件支承架 component rack构件运输和临时堆放时对构件进行固定的架体,如靠放架插放架等。2.0.7 工具式吊具 implementation lifting tool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的定型化工具、器具
38、、配件,如吊架、吊索、吊钩 等。2.0.8 外架附墙点 outer frame attachment points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时,外脚手架与建筑结构的连接点。2.0.9 绿色施工 green construction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通过科学管 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工程施工活动。2.0.10 BIM 技术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technology又称“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指建筑物在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的整个生 命周期中,所使用的数字信息及其工程应用技术。施工单位在装配式混
39、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进行预 制构件试安装,并根据试安装情况及时调整完善施工方案、工艺和安全防护措施 等。施工单位编制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安全管理技术 措施,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8. 0. 2本条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编制安全管理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责任人的安全 职责,确保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和有效使用。为加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宜应用BIM等信息化技 术、物联网技术等手段。临时支撑的搭设和拆除,构件吊装,外防护架的安装、升降、拆除等施工 作
40、业,应单独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针对临时支撑的搭设和拆除、构件吊装、外防护架的安装、升降、拆除等施工作业, 单独安全技术交底应按施工工序、施工部位、施工栋号分部分项,对施工作业场所状况、特 点、工序、危险因素、施工方案、规范标准等进行交底,并由交底人、被交底人、专职安全 员进行签字确认。施工单位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组织人员对现场定期安全检查和季节性安 全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并应跟踪复查 直至整改完毕。8.0.7施工现场应设置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并按照安全标志布置图,在构件运输 出入口及主要施工区域等危险部位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施工现场应编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应急救援预
41、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并配备救援设备,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救援演练。8. 0.8按照工程特点,制定防触电、防坍塌、防高处坠落、防起重及机械伤害等主要内容的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并配备包括急救箱、担架、应急照明灯具、消防器材、设备、工具、车 辆等应急救援器材。堆放场地严禁烟火,与固定动火作业场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c应按现 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配备灭火器材,消防栓和消防 器材应有明显的漆色标志,其加范围内无障碍物;现场应严格遵守动火审批手 续,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 的相关规定。安装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
42、计划安排施工作业人员,配 备劳动防护用品。施工单位应根据季节性气候特点,针对性编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冬雨 季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和安全保证措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实行驻厂监造的,监理单位应加强对预制构件生产 管控,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关键节点、构件强度等进行验收把关。监理单位应认真履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安全监理的审查核验、检查验 收、督促整改、隐患报告等管理职责,及时查处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 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等。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管理,采用硬质围挡,鼓励采用装配式围挡。市区主要路段围挡高度不应低于2.5m, 一般路段围挡高度不应低于1.8m。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应符合现
43、行地方标准湖南省建筑工程施 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标准DBJ43/TXXX的相关要求。规程用词说明1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执行中区别对待。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 “严禁” o2)表示赢,在常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或“方准”;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准”。3)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可”或“只要”;反面词采用“不宜”。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 合的要求(或规定)”。引用标准名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混凝土结
44、构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建筑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276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JGJ/T429湖南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标准DBJ43203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规程DB42/T1233湖南省建筑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指南湖南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DBJ 43/T101湖南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标准DBJ43/TXXX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钢结构焊接规
45、范GB 5066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 18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0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件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建设单位应组织协调设计、施工、预制构件生产、监理等项目参建单位, 对涉及施工安全的关键工况进行检查复核。建设单位应统协调设计、施工、构件生产等单位,落实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相关责任方依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构件驳运、堆场加固、构件安装等特点,检查复核预 制到现场施工过程中涉及的
46、关键工况。设计单位在结构设计时,宜考虑构件预制、安装阶段安全生产的需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参建装配式混凝土建 筑工程的各单位应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安 全生产责任,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本条从企业资质、安全管理体系及制度方面对施工单位应具备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 故等方面的能力作出规定。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应具备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预制构件生 产前应进行构件深化设计,构件深化设计不得改变原结构受力体系。涉及结构调 整的,应经原设计单位计算复核。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是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构 件吊运
47、、临时支撑等作业,一些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外架和防护架等设施需要附着于预制构 件上,构件在施工时的受力状况与投入使用后的受力状况不一致,因此,在构件设计、生产 环节需要综合考虑施工工况,合理设计,提出相应的质量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构件质量能满 足要求。施工单位应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前对施工过程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评估,制定相应安全控制措施。施工单位应结合项目特点、施工工艺,对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对风险 等级进行评估,提出风险管控的技术管理措施。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建 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档案。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 部分项工程还应按规定组织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施工单位应根据起重吊装设备、构件堆场、运输通道等因素进行施工现场 总平面布置,现场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在施工前期的现场规划布置时,应考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运输、堆放、吊装的 安全,且便于施工。施工现场应根据危险源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吊装作业应对影响区域实施封 闭管理,避免交叉作业。设置吊装禁区和警示,禁止与吊装作、也无关人员入内,防止物体高空坠落伤人。吊装机具、施工操作平台、外挂防护设施、临时支撑宜选用技术成熟的标 准化定型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