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 5037-2020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2_T 5037-2020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docx(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forinspectionofprecastconcreteconstructionDB22/T50372020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施行日期:2020年04月20日2020长春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通告第551号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关于发布市政桥梁结构监测技术标准等6项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通告现批准市政桥梁结构监测技术标准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程序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城镇道路再
2、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标准预拌混凝土(砂浆)及沥青混凝土企业试验室配置标准建设工程见证取样检测标准为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依次为:DB22/T5035-2020、DB22/T5036-2020、DB22/T5037-2020、DB22/T5038-2020、DB22/T5039-2020、DB22/T5040-2020,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建筑材料见证取样检测标准,编号为DB22/T1035-2011,同时废止。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2020年4月20日前言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8年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定计划(一)的通知(吉建标20181号)的要
3、求,标准编制组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我省具体情况,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材料及配件检测;5预制构件检测;6现场检测。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至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长春市民康路519号,邮编130041,联系电话:0431-88932615,电子邮箱:jljsbz),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吉林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长春市建筑工程
4、质量检测中心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建科技长春有限公司长春新星宇集团产业化板块哈尔滨工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白明伟李志国李瑞千马根华朱士坤高俊峰吕耀鹏王岚兰王晨任常原杜颖赵壮程鹏贾明明王野刘今强孙振宇郝帅孙正财李升宇刘世举王红伟高永峰申毅魏广政马国荣宋卓傅宏亮李峰程大磊赵景江李振东马新宇唐丽丽米莹沈伟刘士研刘萍萍邹立南高文禄张紫阳赵淑生刘增羽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周毅陶乐然肖力光张海泉袁志仁李妍黄克新目次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44材料及配件检测.64.1一般规定.64.2构件生产材料及配件.64.3现场材料及配件检测.95预制构件检测.115.1一般规定.115.2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1
5、15.3构件性能.156现场检测.176.1一般规定.176.2安装质量.176.3结构实体.20附录A套筒灌浆传感器布置、灌浆饱满性的检测方法.22附录B用于检测套筒内部钢筋设置情况的X射线法.24附录C结构实体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26本标准用词说明.27引用标准名录.28附:条文说明.311总则1.0.1为规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检测行为,正确评价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性能,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检测。1.0.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检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2术语2.0.1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concre
6、tecomponent在工厂或现场预制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2.0.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castconcretestructure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配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2.0.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in-situinspectionofprecastconcretestructure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实体实施的原位检查、检验和测试以及对从结构实体中取得的样品进行的检验和测试分析。2.0.4混凝土粗糙面concreteroughsurface预制构件结合面上的凹凸不平或骨料显露的表面,简称粗糙面。2.0.5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bottomjointofprec
7、astshearwall预制剪力墙底部与楼面之间的水平接缝,接缝高度不宜小于20mm,一般以水泥基灌浆料或坐浆料填实。2.0.6灌浆质量groutingquality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等关键连接部位灌浆的饱满性和密实性。2.0.7灌浆饱满度groutingplumpness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或浆锚搭接连接灌浆结束并稳定后,套筒或孔道内水泥基灌浆料液面到达出浆口的程度。2.0.8预埋传感器法embeddedsensormethod灌浆前在套筒出浆口预埋传感器,灌浆过程中通过传感器对灌浆饱满度实时监测,灌浆结束10min后再次通过传感器对灌浆饱满度进行检测的方法。22.0.9X射线法
8、X-raymethod基于X射线探伤原理,用X射线透照预制构件,从荧光屏或所得底片上显示灌浆套筒或灌浆孔道内部的灌浆缺陷的方法。33基本规定3.0.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检测范围包括构件生产、施工安装及竣工验收各阶段的检测。3.0.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检测应包括材料及配件检测、预制构件检测及现场检测。3.0.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现场检测工作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执行。3.0.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预制构件材料与配件在生产过程(构件厂)应进行检验,数量和项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经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3.0.5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预制构件材料与配件的
9、驻厂检验或进场检验缺失,或对其检验结果存在争议时,应对预制构件材料与配件进行现场检测。3.0.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中的现场施工后浇混凝土、后浇混凝土中的钢筋和连接材料等应进行现场检测,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执行。3.0.7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现场检测工作可接受单方委托,存在质量争议时宜由当事各方共同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3.0.8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现场检测工作包括初步调查、检测方案制定、仪器与设备选择、检测人员配备、现场检测标识与数据信息记录、补充检测或复检等方面,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执行。3.0.9装配式混凝土建
10、筑结构现场检测应依据委托方提出的检测目的和要求科学合理的在下列项目中选取必要的项目进行检测:1材料检测;2构件检测;43安装偏差检测;4连接质量检测;5结构性能检测。3.0.10梁、板类简支受弯构件应进行结构性能检验。3.0.11装配式建筑结构检测的检测方式可采取全数检测或抽样检测。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的规定。3.0.1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现场检测应根据检测类别、检测目的、检测项目、建筑结构实际状况和现场具体条件选择适用的检测方法。3.0.13当采用检测单位自行开发或引进的检测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该方法应通过技术鉴定;2该方法应已与成熟
11、的方法进行比对试验;3检测单位应有相应的检测细则,并应提供测试误差或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4在检测方案中应予以说明并经委托方同意。54材料及配件检测4.1一般规定4.1.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材料及配件,应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其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4.1.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材料及配件的产品质量评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4.2构件生产材料及配件4.2.1原材料及配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约定进行进厂检测。检测批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制构件生产单位将采购的同一厂家同批次材料、配件及半成品用于生产不同工程的预制构件时,可统一划分检测批;2获得认证的或来源稳
12、定且连续三批均一次检测合格的原材料及配件,进厂检测时,检测批的容量可按有关规定扩大一倍,且检测批容量仅可扩大一倍。扩大检测批后的检测中出现不合格情况时,应按扩大前的检测批容量重新验收,且该种原材料或配件不得再次扩大检测批容量。4.2.2钢筋进厂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测批次同一厂家、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2按批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4.2.3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的有关规定。6对于锚具用量较少的一般
13、工程,如锚具供应商提供了有效的锚具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合格的证明文件,可仅进行外观检查和硬度检测。4.2.4预应力筋进厂检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20065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T161等的规定,对其抗拉强度、伸长率进行检测。4.2.5水泥进厂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4.2.6矿物掺合料进厂检测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和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27690的有关规定
14、。4.2.7减水剂进厂检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223的有关规定。4.2.8骨料进厂检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和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的有关规定。4.2.9轻集料进厂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GB/T17431.1的有关规定。4.2.10混凝土拌制及养护用水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饮用水时,可不检测;2采用中水、搅拌站清
15、洗水或回收水时,应对其成分进行检测,同一水源每年至少检测一次。4.2.11钢纤维和有机合成纤维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厂检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的有关规定。4.2.12保温材料进厂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71同一厂家、同一品种且同一规格,不超过5000为一批;2按批抽取试样进行导热系数、密度、压缩密度、吸水率和燃烧性能;3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4.2.13预埋吊件进厂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一厂家、同一类别、同一规格预埋吊件,不超过10000件为一批;2按批抽取试件进行外观尺寸、材料性能、抗拉拔性能等试验;3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4.2
16、.14内外叶墙体拉结件进厂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一厂家、同一类别、同一规格产品,不超过10000件为一批;2按批抽取试样进行外观尺寸、材料性能、力学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4.2.15灌浆套筒和灌浆料进厂检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的有关规定。4.2.16钢筋浆锚连接用镀锌金属波纹管进厂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进行径向刚度和抗渗漏性能检测,检查数量应按进厂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测方案确定;2检测结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的规定。4.2.17钢筋连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7、JGJ18、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的有关规定。84.3现场材料及配件检测4.3.1原材料现场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进场预制构件中的混凝土、钢筋;2现场施工的后浇混凝土、钢筋;3灌浆料、坐浆料、钢筋接头、钢筋锚固板、紧固件、焊接材料等连接材料。4.3.2混凝土检测应包括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有害物质含量及其作用效应等项目,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的有关规定。4.3.3钢筋检测应包括直径、力学性能和锈蚀状况等项目,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的有关规定
18、。4.3.4连接材料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灌浆料的抗压强度应在施工现场制作平行试件进行检测,套筒灌浆料抗压强度的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的有关规定,浆锚搭接灌浆料抗压强度的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的有关规定;2坐浆料的抗压强度应在施工现场制作平行试件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的有关规定;3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接头强度应在施工现场制作平行试件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的有关规定;4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接头强度应
19、在施工现场制作平行试件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有关规定;95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接头强度应在施工现场制作平行试件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有关规定;6钢筋锚固板的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有关规定;7紧固件的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8焊接材料的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105预制构件检测5.1一般规定5.1.1对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进场时应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和表面标识。
20、预制构件的质量、标识应符合本标准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设计的要求。5.1.2预制构件进场时应进行全数检查,其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5.1.3专业企业生产的预制构件进场时,应提供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报告。5.2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5.2.1预制构件外观质量应根据缺陷类型和缺陷程度进行分类,按表5.2.1规定划分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检测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露筋长度可用钢尺或卷尺测量;2孔洞直径可用钢尺或卷尺测量,孔洞深度可用游标卡尺测量;3夹渣深度可采用剔凿法或超声法检测;4蜂窝和疏松的位置和范围可用钢尺或卷尺测量,委托方有要求时,可通过剔凿、成孔等
21、方法测量蜂窝深度;5表面裂缝的最大宽度可用裂缝专用测量仪器测量,表面裂缝长度可用钢尺或卷尺测量;6连接部位缺陷可用观察或剔凿法检测;7外形缺陷和外表缺陷的位置和范围可用钢尺或卷尺测量。11名称现象严重缺陷一般缺陷结合面未按设计要求将结合面设置成粗糙面或键槽以及配置抗剪(抗拉)钢筋未设置粗糙面;键槽或抗剪(抗拉)钢筋缺失或不符合设计要求设置的粗糙面不符合设计要求露筋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漏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蜂窝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夹渣混
22、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裂缝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连接部位缺陷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外形缺陷缺棱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外表缺陷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缺
23、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表5.2.1预制构件外观质量缺陷5.2.2预制构件尺寸检测应符合表5.2.2的规定,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和保护层厚度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12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长度板、梁、柱12m5尺量两端及中部,取其中偏差绝对值较大值12m且18m1018m20墙板5宽度板、梁、柱5尺量两端及中部,取其中偏差绝对值较大值墙板3高(厚)度板、梁、柱5尺量板四角和四边中部位置8处,取其中偏差绝对值较大值墙板3表面平整度板、梁、柱、墙板内表面52m靠尺安放在构件表面
24、上,用楔形塞量靠尺与表面之间的最大缝隙墙板外表面3侧向弯曲板、梁、柱L/750且20拉线、钢尺量最大侧向弯曲处墙板L/1000且20翘曲板L/750水平尺、钢尺在两端测量墙板L/1000对角线差板10在构件表面,用尺量两个对角线的长度,取其绝对值的差值墙板、门窗口5挠度变形梁、板设计起拱10拉线、钢尺量最大弯曲处梁、板下垂0预埋件预埋板、吊环、吊钉中心线位置5用尺测量纵横两方向的中心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预埋螺栓、螺母中心线位置2预埋板、螺母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5,0用尺紧靠在预埋件上,用楔形塞测量预埋件与混凝土面之间的最大缝隙螺栓外露长度-5,+10钢尺量预留孔、预埋管中心位置5用尺测量纵横两
25、方向的中心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预留插筋中心线位置3用尺测量纵横两方向的中心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外露长度5钢尺量表5.2.2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13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键槽中心线位置5用尺测量纵横两方向的中心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长、宽、深5尺量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用尺测量纵横两方向的中心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洞口尺寸、深度10用尺测量纵横两方向尺寸,取其最大值灌浆套筒及连接钢筋灌浆套筒中心线位置2用尺测量纵横两方向的中心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连接钢筋中心线位置2用尺测量纵横两方向的中心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连接钢筋外露长度0,10钢尺量与现浇部位模板接茬范围表面平整度22m靠尺和塞外装饰种类项
26、目允许偏差检测方法通用表面平整度22m靠尺或塞尺检查石材和面砖阳角方正2用托线板检查上口平直2拉通线用钢尺检查接缝平直3用钢尺或塞尺检查接缝深度2接缝宽度2用钢尺检查续表5.2.2注:上述表中L为预制构件长度()。5.2.3预制混凝土构件外装饰外观除应符合表5.2.3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的有关规定。表5.2.3预制构件外装饰允许偏差()5.2.4预制构件的粗糙面成型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预制构件有粗糙面时,与预制构件粗糙面相关的尺寸允许偏差可放宽1.5倍。14检测批的容量检测类别和样本最小容量ABC21002231015002355012000
27、3585.3构件性能5.3.1结构构件性能检测应由专业检测机构进行。5.3.2构件性能检测范围为所有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采用的结构受力构件。5.3.3同一型号、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同一尺寸、同一受力形式、同一生产工艺的预制构件1000个为一个检测批,低于1000个也划分为一个检测批,不同批出厂的构件不能作为一个检测批。应根据构件受力情况及重要性确定抽检数量,当进行批量评定时,检测批的最小样本容量不宜小于表5.3.3的限定值。表5.3.3检测批的最小样本容量注:1检测类别A适用于一般施工质量的检测,检测类别B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的检测,检测类别C适用于严格检测或复检;2检测批的划分尚应符合有关结
28、构验收标准的要求。5.3.4检测的主要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2对有可靠应用经验的构件,经各方同意后可不进行承载力的检测。5.3.5结构构件性能检测前,应根据构件情况制定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1检测目的;2构件说明;3材料构成;154加载方案;5测量方案;6判别准则;7安全措施。5.3.6具体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152的有关规定。5.3.7结构构件性能检测的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166现场检测6.1一般规定6.1.1结构构件或连接检测不合格,或对质量有怀疑时,可进行静载检测,静载检测方法及结果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29、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及本标准的有关规定。6.1.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过程应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X射线法检测时,检测现场周边应有防护措施,检测设备与人员之间应保持安全距离;2在结构负荷状态下进行结构构件静载检测和动力测试时,应采取安全措施。6.2安装质量6.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质量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结构构件位置与尺寸偏差;2套筒灌浆饱满度;3浆锚搭接密实度;4套筒灌浆与浆锚搭接连接钢筋埋置情况;5后浇段混凝土强度;6钢筋焊接连接质量与螺栓连接质量;7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灌浆密实度;8预制剪力墙底部坐浆密实度;9双面叠合剪力墙空腔内后
30、浇混凝土密实度。17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构件中心线对轴线位置基础15经纬仪及尺量竖向构件(柱、墙、桁架)10水平构件(梁、板)5构件标高梁、柱、墙、板底面或顶面5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构件垂直度柱、墙6m5经纬仪或吊线、尺量6m10构件倾斜度梁、桁架5经纬仪或吊线、尺量相邻构件平整度板端面52m靠尺和塞尺量测梁、板底面外露5不外露3柱墙侧面外露5不外露8构件搁置长度梁、板10尺量支座、支垫中心位置板、梁、柱、墙、桁架10尺量墙板接缝宽度5尺量6.2.2结构构件安装位置与尺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表6.2.2中的规定。表6.2.2装配式结构构件安装位置、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检查数量:按楼
31、层、结构缝或施工缝划分检测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6.2.3采用预埋传感器法检测套筒灌浆饱满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定砂浆灌浆饱满度的传感器布置、灌浆饱满度的检测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2应在灌浆料终凝后进行灌浆饱满度检测。183抽查数量:应抽取有代表性的部位对套筒灌浆的饱满度进行控制和检测,每层预埋传感器数量不应少于套筒总数的5%,不应少于10个。委托方有增加数量检测要求时,应按委
32、托要求提前埋置足够数量的测定砂浆灌浆饱满度的传感器。6.2.4采用X射线法检测浆锚搭接灌浆密实度可采用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并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必要时采用局部破损法对X射线法检测结果进行验证。6.2.5采用X射线法检测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接头内钢筋埋置情况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并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必要时采用局部破损法对X射线法检测结果进行验证;2抽查数量:应抽取有代表性的部位对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接头内钢筋埋置情况进行控制和检测,每层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套筒、预留孔洞总数的2%,且不应少于3个;3套筒灌浆连接钢筋插入套筒的长度应符合设计及灌浆套筒参数要求。6.
33、2.6采用内窥镜检测灌浆饱满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现场灌浆施工灌浆饱满度采用钻孔方法检测时,每层抽检套筒数量不应少于套筒总数的2%,不应少于3个,被检测套筒应包含灌浆口处套筒、距离灌浆口套筒最远处的套筒。委托方有增加数量检测要求时,应按委托要求增加套筒检测数量;2应采用直径为6mm钻头钻孔,深度至套筒臂表面;3采用内窥镜检查灌浆料是否饱满;4所检部位的饱满度以没有缺陷判定为合格。6.2.7后浇段混凝土强度及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的现场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的有关规定。6.2.8预制构件采用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时,
34、连接质量检测应符合19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6.2.9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灌浆质量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首层每类预制剪力墙构件不应少于2个;2其他层每类预制剪力墙构件不应少于1个。6.2.10预制剪力墙底部接缝灌浆质量宜采用超声法检测,采用超声法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测部位应避开机电管线,检测时的灌浆龄期不应少于7天;2超声法所用换能器的辐射端直径不应超过20mm,工作频率不应低于250kHz;3宜选用对测方法,初次测量时测点间距宜选择100mm,对有怀疑的点位可在附近加密测点。4当对检测结果存在异议时,宜采取钻孔内窥的方式进行校核。所检部位的饱满度以没有缺陷判定为合格。6.2.11双面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