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341780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一、小题桑代克从1896年开始对动物的心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并于 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万物有灵论(泛灵论)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小学低年级1-2年级)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维果茨基提出的理论最著名的是最近发展区。3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0-1岁)自主对羞怯(1-3岁)主动对内疚(3-6 岁)勤奋对自卑(6-12岁)12-18岁/中学阶段的学生解决的矛盾是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18-30岁)繁殖对停滞(30-60岁) 完善对失望(60岁以后)应相互尊

2、重。准则对他们来说已具有一种保证他们相互行动、互惠的可 逆特征。(四)公正阶段这一阶段岁)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的。他 们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但公正的兴惩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 据各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4 .具有场独立型风格的人,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 照,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和干扰,他们倾向于对事物独立作出判断。具有场依存型风格的人,对事物的认知加工倾向于以外部信息为参照依 据。5 .(判断题)并非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学习产生的,如生理成熟、疲 劳、药物等因素亦可引起行为的变化,这不属于学习。巴普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斯金纳的老鼠,班杜拉的娃娃(班杜拉实 验

3、说明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榜样的攻击行 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观察学习不 仅仅是一种复制粘贴式的模仿学习).(泛化与分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泛化6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通过命题和命题网络,表象,线性序列,图示的方式在 大脑中进行储存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的。8 .上位学习:指已有的若干概念较为具体,而新概念是更为一般,更为 抽象的概念。下位学习:指新学习的概念较原有概念更具体。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 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功能固着总是阻

4、碍问题的解 决(X).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理解概念)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 部学习动机是指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果 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如有的 学生喜爰数学,他便在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刻苦钻研。相反,外部学习 动机是指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 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如有的学生是为了得到奖励,避免惩罚, 取悦于老师等。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决定着学生们是否去持续掌握他们 所学的知识。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他们积极 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且在教

5、师评估之前能对自己的学业表现有所了解, 他们具有好奇心,喜欢挑战,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独立性。一方面,具有 外部动机的学生一旦达到了目的,学习动机便会下降。另一方面,为了 达到目标,他们往往采取避免失败的做法或是选择没有挑战性的任务, 或是一旦失败便一蹶不振。9 .(判断)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曲线是倒u型(选择)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 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 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10 .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道德认知)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道 德认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道德行为)皮

6、亚杰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对偶故事法,科尔伯格对道德认知的研 究方法是道德两难故事问题的分类结构良好的问题结构不良的问题(实际情景中的真实问题常 常都是结构不良的问题)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二、大题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建构主义知识观:首先: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随着人类进步而 不断改正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和解释。其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 再创造。最后,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 言符号赋予了知识定验处在形式,但学习者仍然会某于自己的经验背景 进行理解并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建构主义学习观:建

7、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 面。第一,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综合、 重组和改造,从而用以解释新信息,并最终建构属于个人意义的知识内 容。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第二,社会互动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者和学习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定 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进行的。第三,学习的情境性主要指学习,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它认为知识是不 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孤立存在的,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知识才能真 正被理解。建构主义学生观:建构主义非常强调学习者本身已有的经验结构,认为学习者在学习新信 息、解决新问题时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其认知能力形成对问 题

8、的解释。2、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 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的概念命题的道德认识的产物,是个 体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发展道德评价是道德认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就是伴随着道德观念而出现的情感。在个人对自身 的行为或对他人的行为做道德判断是就会出现与这些判断有关的情感。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的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 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离开了道德行 为,道德意志就无从表现。道德意志,实际上是道德认识的能动作用是 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内心矛盾与支 配

9、行为的力量。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认识 是前提,它提供必不可少的认识上的依据,为整个品德心理结构奠定思 想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品德形成的方向、内容和速度。如果不能 正确掌握道德知识,就会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的指导,容易产生盲目行 动。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两个重要的内在条件和力量,是联系道德认 识与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有人把道德情感的推动作用和道德意志的持 续作用生动地比喻为催化剂和凝固剂o如果有丰富的道德情感, 就难以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从而也就不能引起积极的态度;如果没有 坚强的道德意志,就容易左右摇摆,经不住诱惑,即使形成良好的品德 也难以坚持到底。道

10、德行为经常被视为品德形成的最终环节,被作为衡 量人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因为任何一种品德都要转化为相 应的道德行为才能被确认。3、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作用第一,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自我效能水平高者 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而自我 效能水平较低者则相反。第二,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自我效能水平高者敢于面对因难, 富有自信心,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克服困难;而效能水平低者 在困难面前缺三自信,畏首畏尾,不敢尝试。第三,自我效能不仅影响新行为的习得,而且影响已习得行为的表现。第四,自我效能还会影响活动时的情绪。效能水平高者活动时信心十足

11、, 情绪饱满,而低效能者则充满恐惧和焦虑。学习迁移的概念和作用:学习迁移的概念是指学习结果扩张或类化的现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 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其他活动的影响,是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 影响。学习迁移的作用:(-)迁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迁移的发生和效果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进程与效率。应用有效的迁移原则, 学习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得更快、更好,并在适当的情境中主动、 淮确地应用原有的经验,防止原有经验的情性化。同时,迁移使新旧学 习内容之间融通,从而加快学习的进程,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二)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和品 德形成的关键环节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从学习中积

12、累起来的经验迁移到对新知识的理解 和应用上来,把学到的知识、技能等运用到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境中,解 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和品德都是通过 对所掌握的经验加以概括,然后广泛地迁移,并进一生系统化和概括化 而形成的。(=)迁移规律对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教师来说,掌握迁移规律可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在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各种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各种学习力法提高 学习能力,能将学到的知洪迁移到广泛知识的学习中去。学习迁移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 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或者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恰当运用和迁 移自身原有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环

13、境,更好地发展 自己。5、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道德认知)(一)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儿童在打 弹子游戏中总是自己玩自己的,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这是因为 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而把外在环境看作他自身的延 伸,规则对他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皮亚杰认为5岁以前是“无律期, 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二)权威阶段这一阶段(68岁)也称作他律期。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按受 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 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现实主义或他律的道德 阶段。(三)可逆性阶段 这一阶段(910岁)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成 是同件间共同约定的。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概念:如果所有的人都 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儿童已经意识到一种同伴间的社会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