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doc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9336902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192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2页
2017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doc(19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教学内容:数据收集整理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2、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4课时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2练习.2课时课题: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 总序第 教案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从而初步了解统计表。体会统计的价值。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

3、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及用统计表呈现数据。难点;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学用具:图钉、刻度尺、小木棒、纸条、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盒、课件。教法:谈话、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情境:学校要给同学们订校服,课件出示红、黄、蓝、白四种校服。师: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校服?指名说一说。师: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我们要订哪种颜色的呢?二、研究探索,进行新课(一)确定方案1选择哪种颜色合适?同桌交流后汇报:应该选择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2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生1:可以在全校调查。生2:可以先在每个班

4、调查。3怎样在班里调查。师:如果你是老师,你怎样在班里调查?指名说一学生到前面主持:喜欢红色的同学请举手,台上的学生数出人数,下面的同学帮助确认这个同学数的对不对。确认后老师把数据填在统计表中。其余三种颜色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三)观察统计结果师:我们把统计的数据都填在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四)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1全班共有( )人。指名说说怎样想的?2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3如果这个班订校服,选择( )色合适。全校选这个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全校选蓝色做校服合适吗?这个问题多找几个同学说一说生: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

5、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4从这个表中,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五)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自己的统计,确定了我们班最喜欢的颜色,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数据收集整理三、巩固练习师: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完成练习一的第1小题。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并解决问题。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教学反思课题:数据收集整理 第2课时 总序第 教案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

6、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数据,并感知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继续用给定的统计表整理、呈现所收集的数据。2.通过对数据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在预测和决策中的作用,初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教学难点: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的意义。教学用具:课件教法:谈话、演示。学法: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我们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请想一想应该怎样选好呢?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2。师:请想一想用什么办法选好呢?

7、学生可能回答(互动点):(1)我们可以举手表决。(2)我不同意你的方法,这样有时会伤害到他们的,我认为用投票选举最好。师:对我也觉得这种方法比较好,请同学们在纸条上写好选票,我来收。师:同学们票是选完了,怎样才能知道结果呢?学生可能回答:我们来统计选票数。师:怎么统计?应注意什么?师:你的办法很好。请看我这有3个同学统计的结果。(课件示出书中第3页的记录结果)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我发现第一位同学是写“正”字纪录的,第二位同学是画“”记录的,第三位同学是画“”记录的,而且他们都写得很整齐。师:请大家看一看,你认为哪种记录方法好呢?为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互动点):(1) 我喜欢画

8、“”记录的,这样记录快。(2) 我喜欢画“”记录的好数。(3)我不同意你们的想法,我认为写“正”字记录的最好,因为一个“正”字是5笔,代表5票,5个5个地数又好数又不易错,而且占得地方少还节约纸。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书上第3页)三、巩固学习1.完成第3页“做一做”(如下图)师:同学们应该怎样调查谁最喜欢去哪里春游呢?学生可能回答:我认为举手选择自己最喜欢去的地方,数一数有多少人去,这个方法省事只要一数就好。师:同学们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全班答是。(“全班答是”要删除)师生进行数据收集、记录。并填写表格及回答问题。(做后订正)四、课尾梳理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9、指一名学生上台前来梳理,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或纠正。教学反思课题:数据收集整理练习 第3课时 总序第 教案课型:练习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体会统计在预测和决策中的作用,初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培养数据分析观念。难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谈话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提问:记录数据有哪几种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有哪几种方式?二、练习1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猜1米有多

10、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天数(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1)每个 表示( )辆车。 (2)小轿车比客车多( )辆。 (3)( )最少,( )最多。 (4)货车和面包车相差( )辆。 (5)客车和货车的总辆数和( )同样多。 (6)这四种车一共有( )辆。教学反思课题:

11、数据收集整理 第4课时 总序第 教案课型:练习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数据收集整理的有关知识。(2)使学生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3)能够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培养学生的思考判断推理能力。重点:巩固数据收集整理的有关知识。难点:能够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培养学生的思考判断推理能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法:尝试指导法。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将结果填到下表中。种类航模组书法组羽毛球组舞蹈组绘画组篮球组围棋组人数15人8人12人9人13人20人7人(1) 我最喜欢( )小组。(2)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多。

12、(3)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少。(4)选择羽毛球组的有( )人。(5)选择篮球组的有( )人。(6)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2、学校组织过的几次体检?请你根据一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一个班的情况来回答问题。5.0以上4.94.74.64.34.2以下一年级(1 )班29 1152四年级(2 )班27 1263六年级(1 )班18 2055(1)一年级50以上有( )人。(2)六年级50以上有( )人。(3)四年级42以下有( )人。(4)六年级( )的人数最多。(5)50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一年级的有( )人;六年级的有( )人。(6)从统计表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3.下

13、面是二年级四个班男、女生人数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男生同样多的班是( ),女生同样多的班是( )。(2)( )班和( )班的学生人数同样多。(3)二(3)班比二(2)班少( )人。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 课本P1336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

14、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单元教学要求: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

15、题。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课时安排:1、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2课时左右除法3课时左右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课题:平均分 第1课时 总序第 教案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用具: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

16、影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2)、各小组动手操作(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2、观察问题(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3、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

17、不是平均分。(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1、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1)、论分配方案。(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分法。(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1、练习三第2题。(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

18、交流讨论汇报。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教学反思课题: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第2课时 总序第 教案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教学重点: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引导法、讲授法

19、、讨论法、操作比较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2、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1、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2、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4、小节: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4、个4,就需要6条船。三、联系生活,学以

20、致用1、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小熊分分看。(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2、练习三第4、5题。(1)、第4题。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露分的过程和结果。(3)、第5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四、开放题。

21、1、学生独立操作。(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 )个长方体。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五、课堂总结教学反思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3课时 总序第 教案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

22、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引导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1、谈话,出示情景图。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支竹笋。(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二、学习新知1、引入除法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问:把12支竹

23、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三、应用,加深理解1、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

24、4)、小结。2、挑战园地:(1)、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魔法卡片”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2)、第二关(练习四第2题)“小帮手”。(3)、第三关(练习四第3题)“分西瓜”。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四、课堂总结。教学反思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4课时 总序第 教案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2使学生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25、: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创境明标(一)复习导入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师: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

26、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二)明确学习目标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除法。二、互动探标(一)导入分竹笋情境。出示例5。今天熊猫有个问题想让我们帮帮它,同学们愿意帮助它吗?熊猫想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请你帮帮它。 (二)感知除法1平均分活动(1)我们要帮熊猫分什么?(2)分的要求是什么?(3)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4)用自己的学具帮熊猫分一分。2汇报交流(1)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2)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

27、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3探讨新知我们能把刚才分的情况和结果用一个算式表示吗?刚才的操作活动是不是平均分?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用什么算式表示?(用除法表示)。(1)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2)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3)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三、概括梳标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教学反思课题:除法认识练习课 第5课时 总序第 教案课型:练习课 编写时间: 年

28、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2、

29、学生举例。3、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身边去发现除法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二、展开学习1、引导学生完成第17页练习三第10题。(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8题。(1)、教师巡视(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进一步理解图意,正确写出除法算式,重点区别两种不同的分法和得数后面单位名称的写法。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9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2)、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30、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的思考题。(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2)、全班交流汇报。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7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完成。【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圈一圈物品的方法进行平均分。分后填写算式。让学生在独立写除法算式中熟悉除法算式的读法、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6课时 总序第 教案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

31、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求商。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导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3、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32、?4、学生交流想法。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6、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7、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8、小结。【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为下面的抽象思维作准备,使学生由直观向抽象过渡。通过相互交流、启发达到共同发展的效果。让学生在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1、引导学生完成第17页的“做一做”第1题。(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汇报。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1题。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2、3题。【设计意图】:寓学习于游戏中,并

3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体会被除数和除数一样时商是1。四、巩固练习(一)填一填。2( )=83( )=9 5( )10 82=( )93=( ) 105=(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126=62=124=82= 93= 105=(三)看谁算得有对又快。102=126= 84= 55=42=93= 62=124= 82 105= 122=63=五、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7课时 总序第 教案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2.让学生理解

34、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3.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会运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掌握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126 102 124 57= 62 84 93 56= 48=2.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1教学例2师:同学们,阳光餐点的张师傅正在出售蒸好的包子,我们来看看他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数学信息?请仔细观察(课件出示教材第19

35、页主题图例2)学生可能回答:每屉有4个包子,有6屉。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可能回答:(1) 每屉有4个包子,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2) 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多少个包子?(3)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4个,可以装几屉?师:好,请你们尝试解答并思考以下问题:(1) 你是怎样解答的?和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生生互动)(2) 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师:组内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汇报探究过程(生生互动)。师:同学们想一想: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2.练习应用(1)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做完后交流汇报求商方法(2) 完成教材第19页“

36、做一做”第2题做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快速求商的三、巩固提升1.完成教材第21页第5题。独立完成后让学生结合图意说说:你提出什么问题?你又是怎样解答的。2.完成书第21页的第6、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求商的方法。3.游戏:同桌完成书第21页的第8题。一人说一句乘法口诀,另一人说出相应的乘法和除法算式。然后思考:在所学过的乘法口诀中,哪几句口诀只能算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四、课尾梳理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指定一名学生上台前来梳理,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或纠正。教学反思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 第8课时 总序第 教案课型:练习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37、 月 日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所学表内乘除法知识。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教学难点: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引导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复习1、我们学过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学生分小组交流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收获。教师巡视。3、汇报。二、展开学习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观察图,与同

38、桌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思考解决方法。(2)、怎样列式呢?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3)、这3个算式分别该如何计算呢?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1)、出示题卡,请学生列乘法、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2)、同桌合作学习,请一个当老师,一个列式,然后交换。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2题。(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学生仔细观察图,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2)、怎样列式呢?同桌交流想法。(3)、汇报,教师板书列式。4、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1题。(1)、出示3个蘑菇房子的贴图。帮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教师谈话激趣。(2)、学生看图,独立完

39、成。(3)、小组竞赛,然后在书上连线。【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提高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三、拓展应用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9题。(1)、出示第9题的表格,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2)、独立计算,交流汇报。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0题。请学生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作上相同的记号,再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更为熟练地进行计算。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课题: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9课时 总序第 教案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40、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感受出发在生活中的作用。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过程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过程和方法。教学难点:在观察操作过程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过程和方法。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我来分一分。(1)把12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块?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师:怎样列式?(123=4)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把12平均分成了3份,求一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计算。)(2)把12块糖,每份分4块,可以分几份?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师:怎样列算式?(124=3)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2看图说话列式。算式:=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个,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个,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算式:=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1 教学例3左图(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合同协议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