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动与静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动与静教案7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初中物理动与静教案7篇 初中物理动与静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展简洁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功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推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教学工具 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学生答复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思索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 演示试验:在水平长木板用一样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 观看木块、小车的运动状态,思索并评价这两个力的作用成效。 在试验根底上引入本课内容。 二、
2、进展新课 1、由课前的演示试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确实切含义: 假如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看教材图14。1-1中力做功和14。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争论总结。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说明在你的四周你发觉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看得最认真?学生可能举许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确定,
3、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接下来看教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状况存在? (1)举重运发动在把杠铃举高过程中是否对杠铃功。举在高处停留5秒过程中是否做功? (2)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 (3)起重机使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 引导学生依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在什么状况下不做功? 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行,又知道有三种状况下不做功,那么我们猜测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三、功的计算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
4、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板书:功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w=fs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 1焦=1牛o米(1j=1nom) 出例如题,启发学生分析计算。 四、功的原理 1、启发学生提出探究的话题: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2、指导学生探究试验。 3、分析试验数据,启发学生争论归纳出功的原理 提出问题,猜测。在教师的启发下,设计试验方案,并在试验根底上进展分析、论证。 请学生谈自己知道本节哪些学问,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及对本课的感受,教师进展情感谢励。 五、布置作业 估算一下你上楼到教室时,克制自身重力做多少功? 各小组进展本节课的评估与沟通。 课后小结 不管是否考虑机械本身重,使用机械要省力
5、就要多费距离,要省距离就必需费劲,要想既省力又省距离是不行能的。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这就是功的原理。 初中物理动与静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理解功率的公式。 (2)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争论、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力量。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培育学生一切从实际动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 w (2)能用公式pt解答相关的问题。 2、难点:理解功率实际上是表示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1、功的概念是什么?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6、3、不做功的三种状况 4、说出功的公式及单位二、新课教学 一、复习 1、功的概念: 2、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w=fs单位:j焦耳二、新课导入 1、建筑工地上要把几百块砖送到楼顶,无论是人工搬运还是起重机搬运,对砖块做的功是一样的,但是时间不同,可见做功有快慢之分。 2、如何比拟做功的快慢: (1)完成一样的功,比拟所以时间 (2)一样时间内比拟做功的多少 5、功率的概念: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6、功率的公式及单位 wpt p功率w功t时间 功率的单位:j/s,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其它功率单位:1kw=103w7、例题
7、讲解p668、推导式p=fv留意:(1)力大小不变(2)速度不变 三、练习 略(四)小结(五)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附板书 2、功率 1、比拟做功快慢的方法: (1)做功一样,比拟时间大小 (2)时间一样,比拟做功多少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3、概念:功与时间之比4、定义式:p=w/t w功jt时间s5、推导式:p=fv留意: (1)力大小不变 (2)速度不变 p功率w 初中物理动与静教案篇3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 1.了解光源,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与试验,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力量
8、和提出问题的力量 2.经受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看、试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育学生敬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胜利的愉悦,乐于参加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通过试验,探究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难点探究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及问题解决方案 创设情境光把世界装扮得如此漂亮动人(出示迷人夜景图),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回忆、思索并沟通。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1.以下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b萤火虫。c水母。d霓虹灯。 2.请列举一些有关光的直线传播
9、的例子。学生课前完成 合作共建学问点1:光源 问题1:光把世界装扮得如此漂亮动人(出示迷人夜景图),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 问题2: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需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问题3: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 学问点2:光的传播 问题1:从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出去的? 问题2:请同学们依据学过的学问争论并提出自己的猜测。 问题3:究竟猜测是否正确呢?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洁的器材(水、激光手电、汽水瓶、玻璃砖、白纸、平面镜)去大胆设计试验,验证你们的猜测是否确。 问题4:请同学们边争论、边设计试验,比比看,哪
10、个小组想出的方法多。 问题5:下面我们请各小组展现一下自己的试验,请把你们通过试验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知大家。 问题6:让学生争论、归纳后,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学问点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问题1:光的直线传播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学问点4:光速 问题1同学们,喜庆节日放“响炮礼花”的时候,先看到礼花,还是先听到响声呢?你知道这是什么缘由?: 问题2: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了哪些现象是属于光速大于声速的例子? 问题3:关于光速毕竟有多大呢?请自查课本。 观看思索、争论 太阳、萤火虫、恒星、水母 火柴、霓虹灯、蜡烛、电灯等 教师手里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它可以发光,
11、是一个光源。学生观看、思索 猜测、让学生争论答复。(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设计试验 小组试验(合作) 争论、沟通 争论、归纳(光在匀称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匀称介质中,传播路线是弯的) 1.请同学上来表演手影。 2.用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日食、月食的成因。 联系实际(争论答复)光速大于声速。 初中物理动与静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熟悉杠杆,能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2、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洁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和试验、了解杠杆的构造。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杠杆,进一步熟悉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
12、趣。 二、教学重难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突破】首先熟悉杠杆,能抽象出杠杆的定义,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制造一种探究气氛,通过用杆秤称物体,提出猜测,激发兴趣。 三、教学方法 观看法、试验法、争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人们在生活中、劳动中常常使用各种机械,同学们想一想你使用过哪些机械?或你看到别人使用过哪些机械? 同学们想起许多人们常用的机械,这说明同学们平常很留意观看。在同学们说出的机械中有的比拟简单,有的比拟简洁。例如:镊子、钳子、锤子、剪刀、瓶盖起子等都属于简洁机械,播种机、缝纫机等是简单机械。简单机械也是由简洁机械组合而成的。这一章我们学习几种
13、简洁机械。 同学们在你们的桌上放着钳子、锤子、瓶盖起子分别试着用一用,看会有什么发觉? (各小组同学分别进展操作,有的用钳子剪断铁丝,有的用锤子起木板上的钉子,有的用瓶盖起子起瓶盖,有三个小组用钳子分别把铁丝弯成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约2分钟后安静下来。) 初中物理动与静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知道并能用语言表述牛顿第肯定律, 九年级物理牛顿第肯定律教学设计 ? 二、过程与方法: 培育学生严谨的规律推理力量。 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培育学生归纳、综合力量。 擅长思索、擅长总结,把物理与实际生活严密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形成实事求是、不迷信
14、权威、敬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与难点 重点:“抱负试验”法,牛顿第肯定律。 难点:让学生确信牛顿第肯定律并理解其内涵。 教学预备 惯性小车、斜面、木块、木板、毛巾、标志小旗. 教学过程 一、体验、观看、顿悟、阐述 师:同学们,依据寻常的观看和生活阅历告知我们: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请观看) 学生试验一:抽学生到讲台上做用力使讲桌运动的试验。并指出当我们用力推或拉桌子时,桌子才会运动,当推力或拉力撤消后,桌子就停顿运动。(a、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学生试验二:学生演示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状况。用力推小车时小车开头运动,当推力撤消后小车仍能运动。 (b、运动不需要力来
15、维持) 师:既然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生:是桌面对小车的阻力。 (好,下面我们就用试验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二、探究、归纳、推理 (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介绍试验器材。 2、请同学带着下面的问题和教师一起来完成试验探究。 (1)为充分“显示”阻力对物体运动状况的影响,每次试验时应当掌握哪些因素一样?如何转变物体受到的阻力? (2)为什么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3)小车在不同材料的平面上最终停下来的缘由是什么? 3、演示书上图12.5-3所示的试验, 教案 ?九年级物理牛顿第肯定律教学设计 (1)观看试验现象,记录试验结果。 接触面 阻力
16、的大小 (选填“大”“较小”或“最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选填“短”“较长”或“很长”) 毛巾 棉布 木板 (2)沟通争论思索题。 (3)展现争论结果。 (二)归纳 生: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远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 ,速度减小得越 慢 。 (三)推理,升华试验结论。 师:假如我们将木板换成外表更光滑的玻璃,小车运动的距离与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相比拟,哪一个更远些? 生: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更远。 师:假如有一种材料,它的外表肯定光滑,对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什么样的运动? 生:小车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久运动下去。 师: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始终运动下去,那静止的物体假如不受力,
17、会怎样呢? 生:永久保持静止状态。 三、提醒规律、板书课题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师:今日同学们在试验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得出的规律跟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得出规律完全一样。同学们真棒,你们是当今的牛顿。 板书课题:牛顿第肯定律 想想议议(学生沟通争论) 1、牛顿第肯定律的适用范围:;成立的条件: ;结论: 。 2、静止的物体假如不受力的作用将保持状态;运动的物体假如不受力的作用将保持 。 师:牛顿第肯定律充分提醒了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用来维持物体运动的缘由,而是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 四、课堂练习(见学生手中小练习) 五、课堂小结 1、牛
18、顿第肯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适用范围:一切物体;条件:不受力;结论: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力是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 六、课外作业(略) 附板书设计 12.5 牛顿第肯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适用范围:一切物体; 条 件:不受力; 结 论: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力是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 初中物理动与静教案篇6 (一)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其次册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电源是供应电压的装置以及电压
19、的国际单位是伏特。 (三)教学重点 电压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用比照法讲解电压。 (五)教具 支架,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伏打电池,小电珠,开关,导线。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电灯为什么会亮?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由于有电流通过。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怎样才能使自由电荷在电路中作持续不断地定向移动呢? 必需有电压。 (二)新课教学 1.为了使学生易于理解电压,先了解水压的作用。 取两个底部用乳胶管相连的玻璃瓶a、b,内装肯定量的水,用支架固定,使a瓶中水位比b瓶水位高得多。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并启发学生,边观看、边思索,并在原图上依
20、据需要逐步添画,最终完成的图如图1所示。 这套装置的名称是什么? 连通器。 若把阀门k翻开会有什么现象? 水由a流向b。 是什么缘由使水由a流向b? 由于两瓶水位不同,hachbd,有高度差。(1)任取一液片e受到的压强papb,在压强差pa-pb的作用下,小液片e向d移动,所以整个装置中形成由a向b的水流。若在f处装一架小水轮机,则水流对水轮机做功使它转动。但水流无法长久工作下去。当a、b两液面高度一样时,水流停顿,水轮机也停顿转动。这是由于压强差消逝,水位差不存在了。 为了保持它的压强差(即水位差的存在)怎么办? 可以在a、b间装置一架小水泵p,不断地把b中的水抽向a中,保持a、b间的水位
21、差。这样小水轮机f就可连续转动。它们之间的水压形成持续不断的水流。 由式可见:水压使水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而流淌的水可以做功。 2.电压形成了电流 演示:取一个伏打电池,把它的两个极板分别与小灯泡相连,当开关闭合,小电珠发光。说明有电流通过。 演示后,教师边讲、边画。最终板书。 伏打电池的正极a板(铜板)聚拢有大量的正电荷,它是高电位。负极b板(锌板)聚有大量负电荷,它是低电位,a、b两板间存在有电位差,即电压。这个电压使得正电荷由正极向负极移动,负电荷由负极向正极移动(金属导体则属于后一种状况)。这样电路中的自由电荷由b向a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小灯泡发光(电流做了功)。假如负极锌板上的多
22、余的自由电子全部移到了正极铜板上和正电荷中和完毕,电路中就不再有电流了,小灯泡也停顿发光。但是电池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响,使正极、负极各自始终保持有大量的正电荷及负电荷,使电路两端始终有肯定的电压,电路中就有了持续电流存在。所以电源是供应电压的装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电源保持(供应)了电压,电压形成了电流。 由此可知,电压是使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缘由,电源则是供应电压的装置。 3.电压的单位 不同的水泵可以使水管两端产生不同的水压,不同的电源在电路两端产生的电压也不一样。 电压用u表示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简称伏。另有比伏特大或小的单位,它们的关系是: 1千伏(kv)=100
23、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v) 需熟记的有几种电压: 1节干电池电压为1.5v,一个蓄电池电压为2v,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超过36v。 其他见教科书第75页图6-4。 (三)稳固新课 提问:电压的作用是什么?单位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填写教科书第75页练习。 2.观看了解你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压(但要留意安全)。 (七)板书设计 由此可知:水压使水产生定向移动形成水流。 由此可知: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压的符号u 电压的国际单位:伏特(v) 1千伏(kv)=1000伏(v) 1伏(
24、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v) 初中物理动与静教案篇7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整个宇宙由物质组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包围在四周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 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非常严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肯定的体积和外形。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拟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外形,具有流淌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周
25、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微小,简单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淌性。 3.纳米科学技术:1nm=10-9m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转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实例:宇航员把月球采集的矿石带回地球后,这块矿石的质量不变。 2.单位: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kg,常用单位:t、g、mg 例子: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50g。 3.测量托盘天平 构造: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分度盘、指针 使用步骤:放置、调整、称量(左物右码,先大后小)。 留意事项: 1.托盘天平要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码要归零。 2
26、.称前调整平衡螺母(天平右端的螺母)调整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心刻度线。例如:天平上的指针向左偏转,要使天平平衡,可将平衡螺母向右调整。 3.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左物右码)。 4.添加砝码从估量称量物的值加起,逐步减小,可以节约时间。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克。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相当于在右盘加砝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心刻度线。 5.在称量过程中,不行再碰平衡螺母。 6.物体的质量=砝码+游码 7.取用砝码必需用镊子,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点。 8.称量枯燥的固体药品时,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一样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9.易潮解的药品,必需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烧杯、外表皿)里称量。 10.砝码若生锈,测量结果偏小;砝码若磨损,测量结果偏大。 三、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m/v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常用单位g/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