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8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3295754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乐山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8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川乐山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8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乐山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8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乐山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8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川乐山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甲】 与朱元思书(节选) 吴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乙】 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

2、,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有删减)【注】 偃蹇(ynji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嵚(qn):形容山石突出。 瀯瀯(yng):形容水回旋流动的声音。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3 分)A.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

3、去恶/木烈火而焚之B.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C.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D.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8.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3 分)A.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殆:几乎。B.余怜而售之 怜:怜惜,喜爱。C.以效兹丘之下 效:效仿。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负:依仗。9.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3 分)A.乙文中作者之所以要买下 “唐氏之弃地”的小丘,最主要原因是山丘很小,而且价格便宜。B.乙文第二段描写了修整后的小丘美景尽显,作者置身其间则有心醉神迷的独特感受。C.两文都写到了山景,乙文写了山

4、石的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甲文写了山峰的高峻挺拔,树木繁茂。D.甲、乙两文都在写景中抒情,但所抒之情不同:甲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水美景以及鄙弃世俗名利之情,乙文抒发了作者发现并买到奇美小丘后欣喜、自得之情。10.翻译下列句子。(6 分)(1)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上文)(3 分)(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3 分)【参考答案】10.翻译句子。(1)不满十天我就找到两处风景胜地,即使是古代爱好山水的人,或许未能到过这些地方。(2)(村中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参考译文】(我)找到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

5、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钴鉧潭西面二十五步(的地方),在水流急而深处是一道坝。坝顶上有一座小丘,(小丘)上面生长着竹子和树木。小丘上的石头突出隆起、高然耸立,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那些重叠着、相负而下的石头,好像是(俯身)在小溪里喝水的牛马;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石头,好像是在山上攀登的棕熊。小丘很小,不到一亩,可以把它装到笼子里占有它。(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却卖不出去。”(我)问它的价钱,(有人)说:“只要四百文。”我很喜欢(这个小丘),就(把它)买了下来。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他们)都非常高兴,(

6、认为这是)出乎意料的收获。(我们)随即轮流拿起工具,铲割杂草,砍伐杂树,点燃大火把它们烧掉。美好的树木树立起来了,秀美的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呈现出来了。(我们)站在小丘中间眺望,(只见)高高的山岭、漂浮的云朵、潺潺的溪流、自由自在游玩的飞鸟走兽,全都欢快地呈巧献技,来为这个小丘效力。(我们在小丘上)枕着石头席地而卧,眼睛触及的是清澈明净的景色,耳朵触及的是淙淙潺潺的水声,精神感受到的是悠远空旷的浩然之气,心灵感受到的是恬静幽深的境界。不满十天(我)就得到了两处风景胜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士,也许没有到过这地方吧。(2021四川乐山)皇甫谧字士安,安定朝那人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

7、,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缺,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时魏郡

8、召上计掾,举孝廉,景元初,相国辟,皆不行。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自表就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所著甚多,并重于世。(节选自晋书皇甫谧传)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 B.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 C.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 D. 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疏/自陈辞切言至/遂见听许/8.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辄进所后叔母任氏 辄:立即。 B.遂博

9、综典籍百家之言 言:学说。 C.况命之修短 修:改正。 D.自表就帝借书 表:上书。9.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甫谧知错能改。年轻时,后叔母任氏流着眼泪劝诫他要修身读书,学好了也是他自己有所得。皇甫谧从此发愤读书。 B.皇甫谧读书勤奋。他一边读书一边干农活,眼中只有书,最终因为勤勉过度损耗精神,所以患了风痹症。 C.皇甫谧不慕名利。他不愿和达官贵人交往来获得声名,潜心玩味经典册籍,郡守和相国让他做官,他都不赴任。 D.文章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人物言行刻画形象。皇甫谧勤于读书、爱好写作、著述颇丰,值得我们学习。10.翻译下列句子。(7分) (1)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

10、或以为痴。(上文)(4分)(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3分)【参考答案】7.A 8.C 9.B(文言文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10.翻译(4+3=7分)(1)(皇甫谧)二十岁了,不喜好学习,东游西荡毫无限度,有人认为他呆傻(有人把他当作傻子)。(关键词“度”“或”“痴”各1分。文意1分,共4分。)(2)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每句1分,共3分。)【参考译文】皇甫谧,字士安,是安定朝那人。皇甫谧出生后即过继给他叔父为子,随叔父迁居新安。他到二十岁还不好好学习,东游西荡毫无限度,有人以为他呆傻。曾经得到一些瓜果,立即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

11、任氏说:“你今年近二十,眼睛没有阅读过书本,心中不懂道理,没有什么可以安慰我。”因此叹息说:“从前,孟轲的母亲迁居了三次,使孟子成为仁德的大儒;曾参的父亲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常存。难道是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方法有所缺欠,所以你才会如此鲁莽愚蠢吗!修身立德,专心学习,是你自己有所得,我能得到什么呢?”于是面对皇甫谧涕泪交流。皇甫谧深受感动,并激发了他的志气,于是到同乡人席坦处学习,勤读不倦。他家很贫穷,要亲自耕种,每每带着经书去干农活。于是广泛地阅读了国家的重要文献和诸子百家学说。他性格沉静,很少欲念,开始有崇高的志向,就以写作为事业。后来得了风痹症,仍不停地阅读和写作。有人劝皇甫谧多和达官贵

12、人交往,以博得好名声。皇甫谧认为隐居田里也可以享有尧舜之道的美名,又何必结交达官贵人,为公事忙碌,然后得到名声呢?于是皇甫谧没有去做官。他潜心玩味经典册籍,甚至废寝忘食,故当时人说他是“书淫”。有人告诫他,过于专心将会耗损精神。皇甫谧说:“早晨学到了道理,黄昏死去也是值得的,何况生命的长短,分明是被上天所预定所掌握的呢!”当时魏郡守曾召他充任上计掾,也曾举荐他为孝廉。景元初,相国也曾征召他,但皇甫谧都不赴任。从那以后魏武帝屡次下诏敦促逼迫出仕朝廷,皇甫谧上书陈述,皇甫谧的恳切言词,终于获得了准许。自己上书给皇上要求借书,皇帝送他一车书。太康三年去世,时年六十八岁。皇甫谧著诗文甚多,皆为世人所重

13、视。(2020四川乐山)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

14、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CA.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B.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C.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D.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8.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宗师B.过岐亭,适见焉 适:恰好C

15、.晚乃遁于光、黄间 遁:隐居D.与公侯等 等:等同9. 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方山子少时有壮志雄心,晚年却心境恬淡,选文在对比中丰富了人物形象。B.作者回忆了九、十年前,在歧下看见方山子狩猎的往事,表现了方山子当年的游侠气概。C文章通过对方山子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性格的赞赏。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时心态的一种折射。10.翻译下列句子。(8分)(1)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苏轼方山子传)(2分) (2)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苏轼方山子传)(3分)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6、?(论语学而)(3分) 【参考答案】7.C 8.A 9.B10.(1)(方山子)住茅屋,吃素食,不过问世事。(2)(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的神情都怡然自得。(3)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参考译文】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

17、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韁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

18、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2019四川乐山)【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

19、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矣。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阵。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若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20、。 10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避之数岁(年) B因复更射之(重新)C广之将兵(将军) D上山阵(布阵)11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如此以百骑走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B发即应弦而倒泉香而酒洌 C汉之飞将军杀之以应陈涉D以坚其意其如土石何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本领高强,善于带兵,对匈奴震慑很大,因为他镇守右北平,匈奴很多年都不敢来此侵犯。 B李广力大善射,但眼力不佳,曾把石头当虎,所以作战时要等敌人靠近了才发箭。C李广受士兵爱戴的原因:把自己的封赏分给部下;饮水和食物缺乏时,让士兵先饮用、进食;待人宽厚、不苛刻D一次,与强敌狭路相逢,

21、李广不退反进,下马解鞍,迷惑敌人,保全队伍。这充分体现了他临危不乱、有勇有谋的品格。13翻译下列句子。(8分)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2分)(上文【乙】)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3分)(上文【乙】)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分)(记承天寺夜游) 【参考答案】10、C 11、A 12、B 13翻译(8分)李广的一百骑兵都非常恐慌,想策马往回跑。(走:跑或逃跑,1分,文意通顺1分) 那些敌人以为我们要逃跑,现在(我们)都解鞍来表示不逃跑,用这种方式使他们坚信我们的诱敌意图。(以为,认为或以为,1分;坚:使坚定,1分;文意通顺1分)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但

22、:只,1分;闲:清闲,闲情逸致,悠闲,学生其他说法酌情处理,1分;文意通顺1分)【参考译文】【甲】将军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李广驻扎在右北平,匈奴人听说,给他起别号叫“汉之飞将军”,躲避李广多年,不敢入侵右北平。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头,以为是老虎就一箭射去,射中石头箭头没入其中,近看才发现是石头。于是李广又重复射石头,但是最终也没再有箭能够射进石头里。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

23、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李广射箭的方法是,看见敌人逼近,如果不在数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发射,只要一发射,敌人立即随着弓弦之声倒地。【乙】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

24、,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于是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2018四川乐山)方干,字雄飞,桐庐人。幼有清才,散拙无营务。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月明风清,携稚子邻叟,轻舟往返,甚惬素心。所住水门閟,一草一花,俱能留客。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遂相师友,因授格律。干有赠凝诗,云“把得新诗草里论”。时谓反语为村里老,疑干讥诮,非也。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干早岁

25、偕计,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名竟不入手,遂归,无复荣辱之念。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卒。门人相与论德谋迹,谥曰玄英。乐安孙郃等,缀其遗诗三百七十余篇,为十卷。 (节选自唐才子传卷七,有删改【注释】散拙:(为人)散淡粗疏。 閟:通“秘”,幽深。 偕计:随同计吏。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 (器重)B家贫,蓄古琴 (留存) C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 (邀请)D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 (冒犯)8.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26、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A.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D.臣以王吏之攻宋也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干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隐居在镜湖中,他每天带小儿子陪邻里老人,内心无比失落。B.有很高诗名的徐凝非常欣赏方干,教他作格律诗,方干赠诗徐凝,却被人怀疑误解,认为方干是讥讽徐凝。C.方干有几次得到功名的机会,但还是与功名无缘,于是他就断了追求功名的念想。D.方干一生德行为人景仰,著作颇丰,逝世后他的遗诗三百七十多首被汇编成十卷。10. 翻译下列句子。(8分)轻舟往返,甚惬素心。(2分)(见上文) 礼

27、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3分)(见上文)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分)(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参考答案】7、D 8、B 9、A10.(8分)(他)撑一只轻便的小船往返于茅屋和松岛之间,使自己淡泊的心非常惬意。(关键词 “惬”1分,大意1分,共2分)(王廉)按照礼节邀请方干到来,赞许他的操守,要推荐他到朝廷(做官),(关键词“礼”、“嘉”各1分,大意1分,共3分)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想明白。(关键词“征” 、“喻”各1分,大意1分,共3分)【参考译文】方干,字雄飞,桐庐县人。幼年即有卓越的才能,(为人)散淡粗疏没有做什么事。大中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没有考中,隐

28、居在镜湖中。湖的北面有间茅草屋,湖的西面有个松岛。每当风清月明之时,(他就)带着小儿子和邻里老人,撑一只轻便的小船往返于茅屋与松岛之间,使自己一向淡泊的心非常惬意。他住的地方水泉树木幽深隐蔽,一草一花,都让人流连忘返。他家境贫苦,存有一把古琴,(常)漫步吟诗、醉酒而卧来自娱自乐。徐凝当初有(很高的)诗名,一见方干就很看重他,于是与他互相成为师友,徐凝便教方干做格律诗。方干有赠徐凝的诗,说“把得新诗草里论”。当时的人认为方干反说(徐凝)为村里老人,怀疑方干讥诮徐凝,(其实)不是这样的。大夫王廉到浙东问政,按照礼节邀请方干到来,赞许他的操守,要推荐他到朝廷(做官),委托吴融草拟奏表。过了一段时日,

29、王廉因病逝世,事情最终没有办成。方干早年随同计吏往来于两京之间,一些热心的达官公卿争相邀请他,(但)功名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方干)于是回去,不再有追求功名的念想。浙中只要有园林名胜,他就拜访主人,题留的诗几乎遍布那些园林。当初李频向方干学习做诗,李频考中进士,诗僧清越向方干祝贺道:“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年(方干)去世。他的门人一起讨论他的德行和事迹,确定谥号为玄英。乐安人孙郃等人汇集他的遗诗三百七十多首,合编成十卷。(2017四川乐山)复杜温夫书(节选)柳宗元吾虽少为文,不能自雕斫,引笔行墨,快意累累,意尽便止,亦何所师法?立言状物,未尝求过人,亦不能明辨生之才致。但见生用助字不当

30、律令,唯以此奉答。所谓乎、欤、耶、哉、夫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决辞也。今生则一之。宜考前闻人所使用,与吾言类且异,慎思之则一益也。庚桑子言藿蝎鹄卵者,吾取焉。道连而谒于潮,其卒可化乎?然世之求知音者,一遇其人,或为十数文,即务往京师,急日月,犯风雨,走谒门户,以冀苟得。今生年非甚少,而自荆来柳,自柳将道连而谒于潮,途远而深矣,则其志果有异乎?又状貌魁然类丈夫,视端形直,心无歧径,其质气诚可也,独要谨充之尔。谨充之,则非吾独能,生勿怨。亟之二邦以取法,时思吾言,非固拒生者。孟子曰:“余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而已矣。”宗元白。【注释】雕斫:刻意修饰文辞。师法:效法。一:当作一回事。闻人:

31、有名望的人。慎:慎重。藿蝎(hush):毛毛虫或土蜂。道:途经。亟:赶紧。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笔行墨,快意累累 (拿,执)B宜考前闻人所使用,与吾言类且异 (应当)C道连而谒于潮,其卒可化乎 (死亡) D走谒门户,以冀苟得 (拜访)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用助字不当律令,唯以此奉答 亟之二邦以取法B途远而深矣 狼亦黠也,而顷刻两毙C亦不能明辨生之才致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D然世之求知音者一遇其人 其真无马邪8.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宗元认为写文章不论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论都在于快意地表达,不一定非要考虑

32、怎样去超过别人。B. 柳宗元对杜温夫文章的点评,仅仅从疑问语气助词和肯定语气助词混淆的角度进行;他的回信对杜温夫的进步和成长帮助不会太大。C. 柳宗元对那些遇到一两个知己,写了十几篇文章就去攀附权贵的人持严肃的批评态度。D. 柳宗元以前辈的身份,转述庚桑子的说法,引用孟子的言论,其实也包含着他对晚辈后生的真切诫勉。9. 翻译下列句子。 (6分,每小题3分)谨充之,则非吾独能,生勿怨。( 上文复杜温夫书)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参考答案】6. C 7. C 8. B9. (6分)慎重地充实你的心胸(内在),却(那)不是我独自能做得到的,你不要埋怨我。(关键词“谨

33、”“能”各1分,大意1分,共3分)高位厚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关键词“万钟”“加”各1分,大意1分,共3分)【参考译文】我虽然很少写文章,自己不会修饰文词,但挥笔写作时,只觉得痛快的感受累累不断,意思表达完了就放下笔,又哪里效法过什么呢?我提出一种论点,描摹一件事物,未曾希望超过别人,我也不能够明确地辨别出你的才能情致如何。只是见到你用助字,不合语法,只能就这一点来回答你。我们所说的乎、欤、耶、哉、夫等字,都是表示疑问语气的虚字;矣、耳、焉、也等字是表示肯定语气的虚字。现在你却把它们当作一回事。你应该考察一下,从前有名声的人使用助词的方法和我所讲的有哪些相

34、同,有哪些不同,慎重地思考一番就会有一定的收获。庚桑子说土蜂变不成豆叶上的大青虫,小鸡不能孵天鹅下的蛋,我同意他的看法。你路经连州到潮卅去拜访那里的刺史,难道最后就能变化了吗?然而,如今世上一些寻求知己的人,一遇到知己,有的写了十几篇文章,就一定要到京城去,急忙抢时间,冒着风雨,跑着去拜访高门大户,指望苟且得到好处。如今你年纪不是很小,而从荆州来到柳州,还将从柳州到连州、潮州去拜访那里的刺史,道路十分遥远,那么你的志向果真和别人不同吗?又见你形态魁梧像个大丈夫,眼神端正、身躯正直,心地单纯,没有杂念,你的气质确实是好的,只是慎重地充实自己就是了。而慎重地充实你的心胸,那又不是我独自能做得到的,

35、你不要埋怨我。赶快到连州、潮州去学习作文的方法,时常想想我讲的话,并不是我要坚持拒绝你的要求。孟子说过:“我不屑于去教诲他,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教诲呢。”宗元启。(2016四川乐山)魏文侯轶事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

36、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选自资治通鉴)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命驾将适野 (前往)B知文侯以讲于己也 (知道, 明白 ) C乃往,身自罢之 ( 罢免 ) D文侯怒,任座趋出 ( 快走 ) 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C )A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魏由是始大于三晋B克之,以封其子击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文侯应之亦然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使翟璜召

37、任座而反之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8.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A.魏文侯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为了不违狩猎之约,弃宴亲自前往。B.魏文侯坚持外交原则,曾惹怒了实力不弱的韩、赵两国。C.针对魏文侯封地于子的不当做法,任座敢于仗义执言,体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D.魏文侯一会儿“怒”,一会儿“悦”,若非翟璜的巧妙解说,任座定会小命难保。9.翻译下列句子。 (6分,每小题3分)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 上文魏文侯轶事)_ _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_ _ 【参考译文】魏文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山野之中。左右侍从

38、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难道可以无视一个约定吗?”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取消打猎。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韩、赵两国使者都怒气冲冲地离去。后来,两国得知魏文侯对自己的和睦态度,都前来朝拜魏国。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魏斯问群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你是仁德的国君。”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您的弟弟,却分给自己的儿子

39、,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斯大怒,任座快步离开。魏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文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文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2015四川乐山)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

40、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注释】 交趾:汉郡,相当于越南北部。正法:正当的法制。衿:佩带。缡:佩巾。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挂好佩巾。谨敕:谨慎。 6. 对文中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还书诫之曰 书:写信。B.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汝曹:你们。C.清浊无所失 清浊:此处指善恶之人。D.

41、郡将下车辄切齿 下车:刚到某地。7.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轻通侠客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所以复言者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C.陷为天下轻薄子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D.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8.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严、马敦是马援哥哥的两个儿子,他们都喜欢议论别人的事,爱与侠士结交。B.马援也很喜爱和看重季良,但他不希望侄子们学习季良,最主要的原因是季良不择友而交。C.马严、马敦既没有学习伯高,也没能效仿季良,最终被天下人轻视。D.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马援本人也是一个谨言慎行,不好说人长短,非常注重自身品行修养的人。9.翻

42、译下列句子。 (6分)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诫兄子严、敦书 ) (3分)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3分) 【参考答案】 6D 7B 8C 9(6分) 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未翻译出关键词“是非”、“大恶”1个扣1分,句子不通扣1分)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未翻译出关键词“牺牲”、“加”、“信”一个扣1分,句子不通扣1分,扣满为止)【参考译文】我的兄长的儿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爱与侠士结交。我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