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2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匡衡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2篇(含答案与翻译).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匡衡传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匡衡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屐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选自西京杂记。有改编)注不逮:指烛光透不过来。大学:很有学问的人。解人颐(y):让人欢笑。屐(j):有齿或无齿的木底鞋。更理前论:再把前面说的梳理一番。12.古时没有标
2、点符号,称文辞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停顿处。(标3处)(3分)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13.文中两处写到他人佩服匡衡的具体行为:“时人”的行为是“为之语”,“邑人”的行为是“ ”,他们的行为侧面衬托了匡衡的 。(3分)【参考答案】12.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13.挫服倒屐而去(或“曰:穷矣”“遂去不返”) 博学(或“对诗的精通”“有学问”等)【参考译文】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只是光亮照不到,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
3、户人家,姓文名不识,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匡衡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最终匡衡学有所成。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鼎”是匡衡的小名。当时的人们竟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街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与这个人讨论诗经中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辩论不过,对他十分佩服,倒穿着鞋子跑了。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听听我和你讨论刚才的问题。”那个人说:“我讲不出什么来了。”于是就跑了,不再返
4、回。(2020山西)【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选自晋葛洪西京杂记)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假借: (2)以是:12.翻译句子。(2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衡乃穿壁引其光。13.【甲】【乙】两段在选材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请用一个词语或成语分别概括两段内容。(3分)14.结合上面文段,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感
5、受最深的是什么?(3分)【参考答案】11.(1)假借:借。(2)以是:因此。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12.(1)(我)抄完书,跑着送还给人家,一点也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2)于是,匡衡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从洞中透过来。评分说明:(2分)每句1分。13.选取的材料都与勤学(求学条件艰苦)有关,【甲】段写读书之艰(得书之难),【乙】段写凿壁偷光。评分说明:(3分)相同点1分,概括两段内容各1分。14.示例一: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要像宋濂和匡衡那样想办法克服,努力学习,最后一定会学有所成。 示例二:我们今天的学习条件和宋濂、匡衡相比要优越得多,他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去读书。我们也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人。评分说明:(3分)联系学习生活1分,结合文段1分,语句通顺1分。【参考译文】【乙】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只是光亮照不到,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2011黑龙江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