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资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3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329225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资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3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川资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3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资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3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资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3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川资阳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甲】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节选自庄子徐无鬼)【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女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

2、上也。”(选自庄子秋水)注:濠梁:濠水的桥梁。儵(tio)鱼:俗称白鲦鱼。20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A尽垩而鼻不伤 人不知而不愠 B游于濠梁之上 苛政猛于虎也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宋何罪之有D请循其本 其真无马邪(A表转折,可是表转折,可是;B在比;C主谓间,无实义宾语前置的标志;D它的表示推测、反问的语气 (3分)2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1)听而斫之 ( 听信,听任 )(2)臣之质死久矣(对象,这里指搭档 )(3)是鱼之乐也( 这 )(4)女安知鱼乐(同“汝”,你 )2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3、。译文:楚国有个人用白色的泥点涂抹在自己的鼻尖上,(泥点薄得)像苍蝇的翅膀,让一位姓石的匠人来砍掉它。(大意1分,“慢”“斫”各0.5分)(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译文: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晓鱼的快乐呢?(大意1分,“子”“安”各0.5分)23庄子与惠子是辩友关系,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析。(2分)答:(2分)(甲)文中惠子去世,庄子失去了一个可以跟自己辩论的挚友。(乙)文中庄子与惠子在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上棋逢对手,难分胜负。(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甲】庄子送葬,达到惠子的墓地,回头对跟随的人说:“郢城有个人的鼻尖上沾了白粉,像苍蝇的翅膀一样。让一个名叫石的工匠

4、用斧头砍掉这点白粉。石匠挥动着斧头,带着呼呼的风声,听任(斧头)去砍白粉,白粉被削得干干净净,(郢人的)鼻子却一点没有受伤。郢人站在那里,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将匠石叫来,说:(请你)给我也试试看。匠石说:我曾经确实能够砍掉鼻灰。即使这样,我的配手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了。自从先生去世以后,我没有(辩论的)对象了,我没有说话的人了。”(2018四川资阳)【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

5、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乙】教子有方方其在任时,生二子。谓其妻曰:“予年将半百,有子已足,况再索乎?予意送汝归故里, 以教予子。是方成章 ,尚不知习俗。假令长在署中,其安分者不过无能,其不安分者则竟败类矣。盖衙门之所尚者,骄惰奢侈,娼、酒、赌、博无所不为,此则知识未定之人之所大忌。天下之不为习俗所移,出类拔萃者,能有几人乎?予以何等起家?祖功宗德,尽于此矣?安敢望后亦有豪杰之士耶?汝以二子归,先训之读,二三年可知其志。倘能读书则善,否则

6、,农、工、商贾,各予一业,决不至饿殍者,若曰少君而已矣。此不但饿殍,皆俳优之流亚 也。”其母、妻皆性喜俭朴,亦恶坐享,欣然同归。【注】其:他,指沈太守;成章: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具有一定规模;殍(pio):饿死;俳(pi)优: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流亚:指同一类人物。 20.下列各项加点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犹恐失天下之士 安敢望后亦有豪杰之士耶B.夫贵为天子 天下之不为习俗所移 C.守以检者 予以何等起家D.不谦而失天下 黑质而白章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指词性的变化,两点都“相同”。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内容,了解

7、选项各句话的意思,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A项两句中“之”皆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B是/被;C用/介词,靠;D连词,表因果/连词,表并列。所以选A。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文言虚词共18个而、 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 焉、也、以、因、 于、与、则、者、之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

8、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请看下联:君恩似海矣;臣节如山乎。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又相天子( ) (2)守以畏者() (3)予意送汝归故里( ) (4)亦恶坐享( ) 【答案】(1)辅佐(2)威,威严 (3)意图(打算,想) (4

9、)厌恶(每空0.5分)【解析】(1)相:名称用作动词,辅佐。(3)予意送汝归故里,意:意图(打算,想)意:动 思念;放在心上。如:意悬悬(忐忑不安;提心吊胆);意悬(挂念);意顾(挂念) 意料;猜测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管子小问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意北亦尚可以。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聊斋志异促织不意作缘。清周容芋老人传多以意构。蔡元培图画 又如:意定(猜定);意度(揣测;设想) 怀疑于是天子意梁。汉书梁孝王武传 又如:意意似似(意意思思。犹犹豫豫;吞吞吐吐);意疑(怀疑);意忌(疑忌)【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

10、2.将文中划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答案】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保有宽以待人的德行,就会得到荣耀。(句式“守之以恭者”0.5分,“荣”0.5分,句意1分)(2)汝以二子归,先训之读,二三年可知其志。【答案】你跟两个儿子回去,先教导(教诲)他们读书,二三年后能知道他们的志向。(“训”“志”各0.5分,句意1分)【解析】重点词有:闻,听说;荣,形作动,得到荣耀。句意: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保有宽以待人的德行,就会得到荣耀。重点词有:训,教导(教诲);志,志向。句意:你跟两个儿子回去,先教导(教诲)他们读书,二三年后能知道他们的志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

11、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文言文翻译的“信”基本要求:-信:指的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避免曲解原文的意思。如: 有功绩,寻为上大夫:(因为)有功绩,不久(皇帝)加封(他)为上大夫。 人穷则反本:人贫穷,就会追念本源。(“穷”应译为“困顿”)那么,如何达到信的要求: 要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首先要忠实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色

12、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乃使蒙恬北筑长

13、城而守藩篱(比喻)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 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 译: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5、注意并提句的翻译,要分开表述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14、,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23.【甲】【乙】两文都是教育儿子的故事,在教育内容上各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2分)【答案】【甲】文中,周公教育的儿子是成年人,且被封为一方之主,告诫儿子的内容是要有谦虚谨慎的美德,不要怠慢(轻视)人才。(1分)【乙】文中,沈太守教育的儿子是未成年人,他在对妻子教育儿子时指出,首先给儿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其次督促儿子读书,然后根据儿子的资质选择适宜的工作,不能让儿子养成少爷习气。(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甲】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

15、)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道德品行宽容,并用谦逊的品行来保有它的人,必会得到荣耀;封地辽阔,并凭借行为约束而有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职显赫,并用谦卑来保有它的人,必定高贵;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并用威严来统御它的人,必定会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见识广博,并用浅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拥有这

16、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就是这样。(你)能不谨慎吗?”【乙】沈太守还在当太守的时候,2个儿子出生了。他对妻子说,我现在50岁了,有了儿子,我还想要什么呢?准备送你回家乡,教育、培养孩子。担心孩子在自己这里和别的富家子弟一样骄横奢侈娼酒赌博,败坏门风;世界上能不被环境所改变,而成长的优秀的,能有几个人呢?家族怎么才能荣耀?祖宗的功德在这里就止步了?怎么还敢盼望家族再出豪杰的人?你送二个儿子回去,先教育他们道理,培养他们的志向。读书如果有所成就那最好了,不然从事农、工、商贾某一职业都可以,以后不会挨饿。不会以后只知道当少爷。这样的话就差劲了。他的母亲、妻子都

17、性情喜欢勤俭朴素,也厌恶坐享其福,高高兴兴一同回故乡去了。(2017四川资阳)【甲】蔡璘,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致之。 【乙】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选自韩非子外出储说左上) 19

18、.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归之曾子之妻之市 B.而翁知我 子而不信其母 C.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蔡召其子至其子随之而泣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且父未尝语我也( ) 顾反为女杀彘( )卒辇而致之( ) 是教子欺也( ) 21.上面两则短文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其中【甲】文最能体现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 2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2)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23.在今天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你是否赞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的做法?并简

19、述理由。(2分) 【参考答案】19.(2 分)D(A他,代词/到,动词 B你,代词/就,连词 C把,介词/用来,连词) 20(2 分)告诉 回来 用车运 这(每空 0.5 分) 21(2 分)为人要讲诚信(1 分) “券在心,不在纸”(1 分) 22(4 分)(1)哎呀,没有这事,哪有寄存一千两白银而没有字据的?况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我(这件事)。(“安”1 分,大意 1 分) (2)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所以”1分,大意 1 分) 23(2 分)示例一:赞成。因为重守诺言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不诚信,就是写在纸上,捏在手上也丝毫无用。示例二:不

20、赞成。今天我们的社会是法制社会,涉及经济问题,还是“立券”的好,避免产生纠纷。(意思相近即可) 【参考译文】【甲】吴县有一个叫蔡璘,字勉旃的人。他重视诺言和责任,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有一个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任何字据。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璘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的样子,不肯接受,说道:“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而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呀。” 蔡璘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的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不告诉你。”最终蔡璘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乙】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

21、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妻子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妻了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实现教育的方法。”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2016四川资阳)推敲刘公嘉话云:(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

22、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韩立马良久 ( )岛初赴举京师( )遂于驴上吟哦( )遂并辔而归 ( )2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23这则故事给我们平时的写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3分) 【参考答案】21.(2分)很 参加科举考试 在 连词,表修饰(每个0.5分)22.(5分)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锤炼这两个字,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炼

23、”“遂”“吟哦”“引”各1分,大意1分)23.(3分)示例:对待写作必须具有严谨的精神 文章不厌百回改 需要向他人学习借鉴(每点1分,意对即可)【参考译文】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拥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精神离

24、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2015四川资阳)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与“花之隐逸者”中的“之”用法和意义不同,前者

25、主谓间的助词,可不译,后者结构助词,译为“的”。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中的“蔓”和“枝”属于名词活用为形容词。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为“我爱好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其中“莲之爱”为宾语前置句。D朗读是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朗读节奏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3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了莲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2-1-c-n-j-yB文章借菊花和牡丹的形象,从正面衬托了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寄寓了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

26、。C作者赞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提倡洁身自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D文章骈散相间,错落有致,音节和谐。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015四川资阳)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27、。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注释】诸暨(j):县名,今属浙江省诸暨市。陇:通“垄”,田埂。蹊田:践踏田地。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执策:“策”通“册”,拿着书。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灭的灯。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狞:凶恶。韩性:绍兴人,大学者。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被:通“披”,穿。20(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父命牧牛陇上 ( ) (2)亡其牛 ( )(3)或牵牛来责蹊田 ( ) (4)门人事冕如事性 ( )21(3分)选文第一段写了王冕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答: 22

28、(4分)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译文: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译文: 【参考答案】20(1)放牧 (2)自己(他)的 (3)责怪 (4)对待。21在陇上放牛,溜进学舍听读书。佛像腿上,伴长明灯夜读。表现了他渴望读书、刻苦读书的品质。(意思相近即可,前一问每点1分,共3分)22(1)夜晚,(王冕)偷偷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映照在佛像前的长明灯下诵读,(书声)琅琅地读到天亮。(“潜”“策”各0.5分,句意1分,共2分)(2)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这孩子与众不同,(将他)收为学生,(他)于是学成了博学

29、多通的儒生。(“异”“遂”各0.5分,句意1分,共2分)【参考译文】王冕是诸暨县的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到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晚上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一个人牵了牛来责备牛踩了庄稼。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王冕仍是这样。王冕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为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悄悄地走出去,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亮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坦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收

30、他做弟子,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韩性死后,他的门人像侍奉韩性一样的侍奉王冕。那时王冕的父亲已死,王冕便将母亲带入越城供养。时间久了,母亲想念故乡,王冕就买了头白牛驾着母亲,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也笑。(2014四川资阳)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5

31、(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或对句子的翻译有误的是A船载以入(用船)虎见之,庞然大物也老虎看见了驴,(发现它)是个庞然大物。B蔽林间窥之(偷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老虎)悄悄走出树林,来接近它,不能互相了解。C益习其声(渐渐,更)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与它搏斗。D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老虎)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驴的肉,才离开。6(3分)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是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应该认识事物本质,克服畏惧,从而征服客观事物;也告诫人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性。B第一段开头写“好事者”用船运进一头驴后,发现没

32、有用处,就放在山下,这是行文的铺垫,为虎和驴的相见准备了条件。C第二段写“虎”与“驴”较量的过程和结果。最后用“虎”的胜利说明:实力是决定成败的因素,但外形、声势更应重视。D本文作者采用拟人化的写法,细腻生动地刻画了外强中干、虚张声势的“驴”和知己知彼、做事谨慎的“虎”,引人入胜。【参考答案】5B(老虎渐渐走出树林,靠近驴,小心谨慎地,不了解驴是什么东西)(3分)6C(曲解文意。实力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而不是更应该重视“外形、声势”)(3分)【参考译文】黔地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了一头去。驴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老虎看到驴是个庞然大物,以为它是什么

33、神物,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渐渐小心地出来接近它,惊恐疑惑,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但是来来回回地观察驴,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与它搏斗。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越来越轻侮,碰倚靠撞冒犯它。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老虎于是很高兴,心里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才离开。(2014四川资阳)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

34、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上文选自韩非子喻老。韩非,战国末期重要的思想家。文中扁鹊,战国时医学家。桓侯,战国时蔡国国君。B文中“火齐之所及也”一句中“齐”应该读(j),现在写

35、作“剂”,这是文言文中的一种通假字现象。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的朗读节奏应这样划分:医之 / 好治 / 不病 / 以为功。D“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句中“走”应该是“跑”的意思,这是文言文中古今异义的现象。6下面有关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按时间顺序叙述了蔡桓公生病却固执己见,一再拒绝扁鹊的劝告,不及时治疗,最终病情恶化而身亡的故事。B本文揭示了有病需及早医治,切勿讳疾忌医的道理;同时告诫人们应正视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C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故事情节的发展却起伏有致;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刻画出了栩栩如生的

36、人物形象。D扁鹊医术高明,责任心强。第一次见桓侯,“立有间”,就做出了“君有疾在腠理”的准确诊断,并给予了桓侯不治病情将加重的严重警告。【参考答案】5C(3分)6D(3分)【参考译文】扁鹊拜见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蔡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蔡桓公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过了十天,扁鹊再次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医治将会更加严重蔡桓公不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治疗将要更加严重。”蔡桓公又没有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恒公又

37、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远远望见蔡恒公却转身就跑。蔡恒公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汤熨的力量就能达到;(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过了五天,蔡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蔡桓公于是病死了。(2013四川资阳)鲁人曹沫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

38、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注 释】好力:爱好勇武、力气。败北:战败逃跑。北, 打了败仗往回逃。鲁城坏即压齐境:意思是说,你们侵略鲁国,已经深入到都城边缘、假如鲁国的都城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颜色:脸色。辞令如故:像平常一样谈吐从容。倍:通“背”。背弃、违背。2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齐桓公许与鲁

39、会于柯而盟( ) 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以勇力事鲁庄公( )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22说说“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的目的是什么?(3分) 2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 【参考答案】21答应 割让或丢失 凭 在(2分,正确一处0.5分。) 22迫使桓公归还曹沫与鲁国三次作战中丢失的土地。(3分,言之有理即可。) 23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4分,每分句1分。其中“夫、以、信、于、天下、与、之”等词语落实不到位酌情扣分。)【参考译文】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勇

40、力侍奉鲁庄公。庄公喜好斗武,曹沫为鲁国将军,与齐国作战,三次都打了败仗。鲁庄公害怕了,就献上遂邑这块地方求和,但仍然用曹沫为将。齐桓公答应和鲁国在柯地会盟订约。桓公与庄公已经在坛上订了盟约,曹沫手持匕首胁迫齐柜公,桓公手下人没有人敢动手,问道:“你想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鲁国弱,而齐国侵犯鲁国也太过分了。现在鲁国城墙塌坏就能压到齐国国境上,大王一定要考虑考虑这件事!”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桓公说完话,曹沫就扔掉匕首,走下盟坛,朝北走到群臣的位置上,脸色不变,言谈从容,和原先一样。桓公大怒,想要违背自己的誓约,管仲说:“不可。贪图小利来使自己快意,(却)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

41、各国的帮助,不如给们土地。”这样,桓公就归还了侵占的鲁国领土,曹沫三次战役所失去的土地,全部都还给了鲁国。(2013四川资阳)【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乙】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

42、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不若人有其宝。”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以示玉人,以为宝也( )当之郡( )22【甲】【乙】两段选文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2分) _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3分)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_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_24杨震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请结合现实生活,有理有据地简要说说你希望父辈留下什么?(3分)(字数50左右)【参考答案】21.(2分) 晋升或调动官职 送给 把当作 到(每个解释0.5分) 22.(2分)【甲】【乙】两

43、个形象都清正廉洁。(“清正”1分,“廉洁”1分) 23.(3分)(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翻译出重点词 “以”、“遗”、“之”、“厚”1分;句子通顺、语义语气正确1分) 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翻译出重点词“或”、“诸”0.5分;句子通顺、语义语气正确0.5分) 24. (3分)略(内容健康,体现积极向上精神1分;言之有据2分)【参考译文】【甲】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四次升迁,从荆州刺史转任东莱郡太守。在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

44、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深了没有人会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种为人清白的风气留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乙】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这块玉)给琢玉的人看,琢玉的人认为是块宝,因此才敢献给你。”子罕说:“我认为不贪(这种品质)是宝,你认为玉石是宝,假若把玉给我,(咱俩)都失去了宝。不如各人拥有自己的宝。”(2012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