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范仲淹的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26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范仲淹的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26篇(含答案与翻译).doc(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范仲淹的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创之。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扣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为逸老地。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
2、,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选自续资治鉴卷五十二,有删节)【注】矫厉:振奋。重肉:两种以上的肉。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治第:建府宅。逸老:安享晚年。形骸:形体、身体。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一 时 士 大 夫 矫 厉 尚 风 节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每感激论天下事: (2)吾今年逾六十: (3)乃谋治第树园圃: (4)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译文: 11.文章结尾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用意何在?(4分)答: 12.范仲淹在岳
3、阳楼记中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请说说范仲淹的“仁人之心”在上文中的具体表现。(4分)答: 【参考答案】8 一 时 /士 大 夫 /矫 厉 尚 风 节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完成时,在理解语句含义的基础上,把主谓宾分开,同时注意划分两处。9.(1)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2)超过(3)种植 (4)担心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含义的理解。完成时可联系已学知识。比如(1)“感激”可联系出师表中的“由是感激”;(2)“逾”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不敢稍逾约”;(4)“患 ”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 中的“无冻馁之患矣”。10.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呢? 【解析】此
4、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应抓住句中关键词“苟”“况”“乎”。11.运用侧面描写,描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突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之心。 【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把握,此文描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意在表现范仲淹。12.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志向;把衣食施舍给别人,设立义庄赡养族人;不愿意为颐养天年而修建住宅。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具体”两字,在文中找出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事迹。【参考译文】范仲淹年少时(就)有非凡的志向,对于(个人的)富有、贫
5、贱、赞美或诋毁、快乐或忧愁,一点都不动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经常自己诵读:“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每当慷慨激昂讨论天下事的时候,不在意自己的身份,一时之间士大夫风气大大振奋,纷纷崇尚风格品节,这是范仲淹首先倡导的啊。(范仲淹)性情极其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喜欢施舍给予别人,在里巷中设义庄,来赡养族人。他做杭州知府的时候,家中的晚辈就知道他有退隐的理想,趁着空闲的时候请求在洛阳建住宅,栽种树木花圃,作为他安享晚年的地方。范仲淹说“人如果有道义 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
6、住的房子啊?我现在超过六十风度,生命将没有几年了,竟然考虑建住宅种植园中的树木,但肯定住不上了。我所担心的是在高位上很难退下来,而不是退下来没有住的地方”等到他死后,谥号文正。安葬以后,皇帝亲手在他的墓碑上写着“褒贤之碑”。范仲淹为政主张忠厚,所到之处皆有恩义。他死后,羌族首领几百人,为他恸哭如推动父亲,斋戒三天才离去。(2014江苏南通)范仲淹作墓志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见之。”明日以示尹。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希文怃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
7、【注释】师鲁:尹洙的字。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分)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 ) 赖以示予 (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_ 14回答下列问题。(2分)范仲淹有远大的抱负,体现在他曾说的“ _ , ”一句中。尹洙对范仲淹说这样的话的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12、曾经 给看13、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不可以不谨慎啊。14、(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写文章要对后人负责,一定要认真、慎重。【参考译文】范仲淹曾替人写墓志铭,当他写完封好刚要发送时,忽然想到:“这篇铭记不能不让尹洙看。”第二天,他把铭文交给尹洙过目
8、,尹洙看后说:“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不能够不谨慎啊。现在你把转运使写作都刺史,知州写成了太守,诚然是属于清雅古隽的说法,但现在却没有这些官职名称,后代必然会产生疑惑,这正是引起庸俗文人所争论的原因啊。”范仲淹听了,颇有感叹地说:“多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差一点要失误啊。”(2012山东威海)【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9、,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乙】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自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尔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佥授之,封识宛然。(选自东轩笔录)【注释】悴:困苦。睢(su)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术者:术士。古代大多指有一定技能的人。病笃:
10、病重。通“纳”,放入。俾(b):使。宛然:依然如故。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所恶有甚于死者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会术者病笃 (4)今汝成立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11试用【甲】文的主要观点,结合【乙】文内容,简要评价范仲淹。(3分)【参考答案】9.(1)厌恶(2)如果,假使,假如(3)适逢,正赶上(4)长大成人(毎小题1分,共4分)10. (1)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2分(2)就把这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放在
11、范仲淹怀中。(2分)11.【甲】文的主要的观点是“舍生取义”(1分),【乙】文中范仲淹虽然贫困,面对秘方和白金客毫不动心,多年后将秘方和白金交付死者的儿子,为人正直,守承诺(1分)。范仲淹坚持自己的做人准则,知羞明耻,是心中有“义”的人(1分)。【参考译文】范仲淹年轻时贫穷潦倒,寄居在睢阳一个姓朱的人家,经常与一个术士交游,正赶上那个术士病危了,便请人叫来范仲淹,告诉他:“我善于把水银炼成白金,我的儿子年纪小,不能把这个秘方交托给他,现在我把它交给你。”随即把这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放在范仲淹的怀中.范仲淹刚想推辞,那个术士就气绝而死。后来过了十几年,范仲淹当上了谏官,当年那个术士的儿子长
12、大了,范仲淹把他叫来说:“你的父亲会使用神术,当年他过世的时候,因为你年纪还小,所以就让我先保管秘方和一斤白金,现在你已经长大了,应当把这些东西还给你。”于是就拿出那个秘方和白金一起交给术士的儿子,那个密封的标志依旧完好如初。(2016湖南张家界)【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注释】 缣:细绢。 仅:将近。 令:善,美好。17.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前人之述备矣(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4)岁衣缣一匹
14、18.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以养群从之贫者1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20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2分)21.孟子 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你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3分)【参考答案】17(1)通“俱”,全、皆 (2)详尽 (3)轻视、看
15、不起 (4)每年(每小题1分)18D(3分)19(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除。(以上每小题2分)20先天下之忧而忧(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多写不给分,如有错别字,每个扣1分。)(2分)21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用具体的行动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是难能可贵的。(“继承和发展”,1 分,“忧国忧民”1 分,两点都能兼顾到,3分。)【参考译文】【乙】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
16、厚。他已经富贵了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的人之中贫穷的人,选出一个备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主管他的(资金)出纳,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婚丧嫁娶,都给他们赡养的钱。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2010浙江金华)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谗受贬,由参知政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7、25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26(1)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2)有什么依据? 请结合原文材料用自己的话简答。(3分)【参考答案】25.(3分)遭受(受到)谗言诽谤(1分)而被(皇帝)贬官,(1分)由参知政事降职(远调)作邓州太守。(1分)26.(3分)(1)胸有大志,或关心(热爱)国家(1分)(2)年轻时,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每以天下为己任)(1分)做官后,常常慷慨激昂地讨论天下事,不顾自身利益。(1分)常自我鼓励,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以此话鼓励自己)(1分)(以上3点,答出两点即可)【参考译文】
18、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 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发愤苦读, 有时晚上困了, 就用水冲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 就喝粥坚持苦读。做官以后, 常常情绪激昂地谈论天下大事, 奋不顾身。以至于遭受谗言诽谤而被贬官, 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 吃饭只有一样肉食, 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吟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 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2016四川雅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
19、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3.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4分)啖粥而读 音:_ 义:_ 辄以水沃面 音:_ 义:_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每以天下为己任: _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_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 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_的作用。(2分)【参考答案】3. dn;吃.zh;往往,总是.吃 往往,总是 (4分)4.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以”、“已任”各1分,句
20、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共3分)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妻子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共2分)5.岳阳楼记 揭示主题(各1分,共2分)【参考译文】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 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发愤苦读, 有时晚上困了, 就用水冲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 就喝粥坚持苦读。做官以后, 常常情绪激昂地谈论天下大事, 奋不顾身。以至于遭受谗言诽谤而被贬官, 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 吃饭只有一样肉食, 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吟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 在天下
21、人快乐之后才快乐。”(2011四川内江)【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zhn)粥不充,日昃(z)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
22、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释孤:幼年丧父谓之孤。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世家:身世。南都:地名。颤粥不充:颤,稠粥。充,充足。日昃:太阳偏西。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慨然:形容慷慨激昂。2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1)腰白玉之环 (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媵人持汤沃灌( ) (4)感泣辞母 ( )22.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足肤皲裂而不知 范仲淹二岁而孤B.当余之从师也 去之南都C.以衾拥覆 辄以水沃面D.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 其如土石何(选自愚公移山)23.翻译句子(2
23、分)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译文: 24.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渎,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宋濂是: ,乙文范仲淹是: 。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 、 (要求填写两个)。(4分)【参考答案】21(1)用作动词,“腰佩”或“腰上佩带”;(2)通“披”,“穿”或“穿着”;(3)热水;(4)辞别。(答出意思即可,每小题l分,共4分。)22C(A连词,“却”;连词,“就”。B助词,取消独立性;动词,“到”。C和都是介词,都当“用”讲。D人称代词,“他们的”;加强反问语气。)(2分)23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2分,大意正确l分
24、,关键词语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24以读书为乐(有极强的求知欲望)(1分)因感恩慈母,承担家庭责任而读书(1分)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画荻凿壁等(要求填写两个,一个1分)【参考译文】【乙】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 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发愤苦读, 有时晚上困了, 就用水冲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 就喝粥坚持苦读。做官以后, 常常情绪激昂地谈论天下大事, 奋不顾身。以至于遭受谗言诽谤而被贬官, 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 吃饭只有一样肉食, 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吟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
25、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 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2009湖北黄冈)【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
26、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选自 宋明臣言行录)) 注: 昏怠:昏沉困倦。 辄:就。 沃:浇。文中有“洗”之意。 重:兼有两种(事物)。1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4 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谪: 录毕,走送之 走: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 分)答: 18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2 分)答: 【参
27、考答案】16 假:借; 走:跑; 谪:降职远调; 妻子:妻子和儿女。(每词l 分,共4分)17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先”“后”l 分,句意1 分,共2 分)18家境贫寒;刻苦读书。(每点1分,共2 分)【参考译文】【乙】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 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发愤苦读, 有时晚上困了, 就用水冲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 就喝粥坚持苦读。做官以后, 常常情绪激昂地谈论天下大事, 奋不顾身。以至于遭受谗言诽谤而被贬官, 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 吃饭只有一样肉食,
28、 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吟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 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2008湖南怀化)【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贤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
29、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1),辄以水沃面(2);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3),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注释】(1)昏怠:昏沉困倦。(2)辄:就。沃:浇。这里是“洗”的意思。(3)食不重肉:不多吃肉。22、解释加点的词。(4分)(1)余幼时即嗜学( )(2)录毕,走送之( )(3)益慕圣贤之道( )(4)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23、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手自
30、笔录,计日以还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肉食者谋之24、翻译句子(6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5、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2分)26、甲段中写人物读书刻苦的语句是: (2分)27、甲文中“人多以书假余”的原因是: 乙文中范仲淹“被谗受贬”的原因是: (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分)【参考答案】22、(1)爱好、特别喜欢 (2)跑 (3)更加 (4)妻子和儿女23、A24、(1)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是获得了学问。 (2)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25、家境贫寒与刻苦
31、读书。【参考译文】【乙】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 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发愤苦读, 有时晚上困了, 就用水冲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 就喝粥坚持苦读。做官以后, 常常情绪激昂地谈论天下大事, 奋不顾身。以至于遭受谗言诽谤而被贬官, 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 吃饭只有一样肉食, 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吟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 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2007内蒙古赤峰)【甲文】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32、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再适,改嫁。饘(zh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昃(z),太阳偏西。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或异二者之为( ) 去之南都入学舍(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33、语。(4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1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 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乙主要运用了 表达方式。(3分)11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3分)【参考答案】8.答案: 为:心理活动,心情;去:离开,离家。 评分:本题共2分,答对一个得1分。9.答案: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有时夜里昏沉困倦,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评分:本题共4分,译对一句得2分,意思对即可。10.答案:揭示主题(点明文章中心) 议论记叙 评分:本题共3分,答对一空
34、得1分。11.答案提示:从家世贫苦了解人民的疾苦,从小立志苦读大通六经之旨奠定了儒家“仁爱”思想 等方面回答。 评分:本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 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他发愤苦读, 有时晚上困了, 就用水冲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 就喝粥坚持苦读。做官以后, 常常情绪激昂地谈论天下大事, 奋不顾身。以至于遭受谗言诽谤而被贬官, 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 吃饭只有一样肉食, 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吟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
35、, 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2006山东日照)【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嘻!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
36、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注释】殍殣(pio jn):饿死的人。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敖仓:粮仓。晏然:安宁的样子。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是时范文正领浙西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B.为术甚备 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C.及公私兴造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D.发司农之粟 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
37、乐)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1)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2)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既 已 恤 饥 因 之 以 成 就 民 利 此 先 生 之 美 泽 也10.依据选文,回答问题。(4分)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和“C”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A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参考答案】【答案7.
38、B【解析】7此題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代词,这判断动词,是;C暗地,私自形容词作动词,偏爱;D发放指被任用;B都是“很,非常十分”的意思。所以答案选B。【答案8.(1)(他)又重新建选粮仓和官舍,每天役使上千人。(2)两浙地区只有杭州秩序安宁,民众没有流亡迁移的,(这)都是范公(救灾)的恩惠。【解析】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
39、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汪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作”,新建;“日”,每天:“惟”,只;“晏然”,安宁;“徒”,迁移;“惠”,恩惠。点晴: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握,再适当拓展。【答案9.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解析】9此题考查文言断句(即加标点)的能力,理解句子意思即翻译是前提,一些技巧是辅助。本题画波浪线的句子“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翻译为: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
40、民间兴利,这是先王的功绩。意思有三层:救灾、利民、先王功绩,标志性的词语有“因”“此”,在这两个词语前面画“/”即可。【答案10.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发司农之菜;C:募民兴利【解析】1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A考查的是岳阳楼记的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C考查的是乙文原句。较为简单。附【范仲淹救灾译文】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
41、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所以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
42、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是先王的功绩。(2019辽宁沈阳)【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共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乙】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瑾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