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7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学》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7篇(含答案与翻译).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为学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为学清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选自白鹤堂文集)8下列
2、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字共三十有四 B蜀之鄙有二僧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西蜀之去南海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野有麦场9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三处。(3分)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吾欲之南海,何如?(2分) (2)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3分) 11你从这篇文章中领悟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3分) 【参考答案】8.(3分)c (A 做雕刻 B边远的地方目光短浅 c距离 D反而/转头看、看见)9(3分)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3、每处1分)10.(5分)(1)(2分)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关键同“之”1分,“何如”1分)(2)(3分)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关键词“恃败”各1分,“句子通顺”1分)【参考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
4、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2013江苏连云港)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
5、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作者 彭端淑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迄乎成()(2)可恃而不可恃也()9翻译下面的句子。(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译文:(2)吾材之庸不逮人也。译文:10本文第段是如何论证“为学”的重要性的?答:11清举一个事例,论证“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
6、,自败者也”这一观点。答:【答案】8(1)迄:到(2)恃:依移9(1)做它,那么难的也就容易了。(2)我的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10通过对比论证了人最终的成就不是取决于资质,而是取决于能否坚持学习。11示例:在伤仲永一文中,仲永幼时“指物作诗立就”,因其父“日扳仲水环渴于邑人。不使学”,最终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充分证明了“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解析】8试题分析:先要梳理文字,读懂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9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
7、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为” “则” “亦” “材” “庸” “逮”,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0试题分析:仔细阅读第二段文字,疏通文意,抓住“吾材之庸不逮人也”“吾资之聪倍人也”两句,分析本段两层内容,即可了解本段对比论证的方法。【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11试题分析:结合全文内容,理解“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此句的意思,即指一个人再聪明而不学习也会自己招致损害,此由自然想到伤
8、仲永一文中的例子。【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参考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做了,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不做,那么容易也变得困难。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去学,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不学,那么容易也变得困难。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也赶不上别人。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一倍;能力也超过别人一倍,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
9、庸所局限而努力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2016内蒙古包头)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节选自为学)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西蜀之去南海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B、顾不如
10、蜀鄙之僧哉 顾野有麦场C、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D、贫者自南海还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A、子何恃而往 吴恂恂而起,视其缶B、以告富者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C、犹未能也 犹得备晨炊D、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且焉置土石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 分)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11.结合蜀鄙之僧故事寓示的道理,谈谈你今后在学习上的打算。(2 分)(二)阅读围绕“学习”来展开议论的语段,完成12-13 题。(4 分)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注释】跪蟹脚。 螯蟹钳。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锲而不舍,朽木不折13.上文画波浪线的句子寓示了什么道理?(2 分)【参考译文】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
12、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2014山东威海)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节选自为学)【注
13、释】鄙:边远的地方 去:距离 顾:难道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 25. 翻译句子:吾欲之南海,何如? 26.读了这段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24、(1)凭借、依靠 (2)到了25、我想要去南海,(你认为)怎么样?26、做任何事情除了立志,还必须有实际行动。【参考译文】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
14、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2011湖南株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
15、,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解释多义词。 自南海还( ) 望桓侯而还走( ) 蜀之鄙有二僧( ) 肉食者鄙( ) 西蜀之去南海( ) 去国怀乡( )2翻译下列句子。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本文引用 的故事,意在阐述 的道理。5. 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 吾 资 之 聪 倍 人 也 吾 材 之 敏 倍 人 也 屏 弃 而 不 用 其 与 昏 与 庸 无 以 异 也。【参考答案】1. 回来 掉转(回转) 边境 目光短浅 距离 离开2我好几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 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穷)和尚吗?3蜀鄙二僧(去南
16、海) 志向坚定,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意思对即可)4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参考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
17、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2006福建泉州)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
18、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6、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人 之 为 学 有 难 易 乎 (2)僧 富 者 不 能 至 而 贫 者 至 焉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6分)(1)贫者语于富者曰( ) (2)吾欲之南海( )(3)犹未能也( ) (4)贫者自南海还( )(5)西蜀之去南海( ) (6)蜀鄙之僧( )8、富和尚两次问“子何恃而往”,但是语气不同,前者含有 的意味,后者含有 的意味。(4分)9、上文通过 这件事,说明了 的道理。(4分)【参考答案】6、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
19、至焉7、告诉 去、往 还、尚且 回来 距离 边境8、怀疑 嘲笑9、富和尚不能到达南海而穷和尚却能到达 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参考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
20、,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2005福建福州)为学(节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
21、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1)贫者语于富者曰 语: (2)越明年 明年: 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蜀之鄙有二僧 B子何恃而往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D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译文: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译文:11上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参考答案】8告诉,对说第二年9D10(1)多年来我想雇一条船顺流而下,尚且(还)没能做到。(2分)(
22、2)人立志,难道还不如蜀地边境的和尚吗?(2分) 11答案要点:为学的条件是“志”与“为”,做学问要立志更要努力行动;行事不一定要等待客观条件的成熟;聪敏不可依靠,昏庸也并非不可改变。(答出某一点并就某一点来谈即可) 【参考译文】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23、。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2005湖南常德)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24、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贫者语于富者曰( ) (2)吾欲之南海( )(3)犹未能也( ) (4)贫者自南海还( )(5)西蜀之去南海( ) (6)蜀鄙之僧( )2解释多义词。自南海还( ) 望桓侯而还走( )蜀之鄙有二僧( ) 肉食者鄙( )西蜀之去南海( ) 去国怀乡( )3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1)人 之
25、 为 学 有 难 易 乎人之为学/有难易乎(2)僧 富 者 不 能 至 而 贫 者 至 焉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4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D ) A蜀之鄙有二僧 B子何恃而往 C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D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 5. 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吾 资 之 聪 倍 人 也 吾 材 之 敏 倍 人 也 屏 弃 而 不 用 其 与 昏 与 庸 无 以 异 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6翻译下列句子。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我好几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人们确立志
26、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穷)和尚吗? 7、富和尚两次问“子何恃而往”,但是语气不同,前者含有怀疑的意味,后者含有嘲笑的意味。8、上文通过富和尚不能到达南海而穷和尚却能到达这件事,说明了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9.本文引用蜀鄙二僧(去南海) 的故事,意在阐述志向坚定,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道理。10上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案要点:为学的条件是“志”与“为”,做学问要立志更要努力行动;行事不一定要等待客观条件的成熟;聪敏不可依靠,昏庸也并非不可改变。【参考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
27、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
28、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2003福建泉州)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能!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
29、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天下事有难易乎B.蜀之鄙有僧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贫者语于富者曰D. 吾欲之南海,何如以其语语之策之不以其道22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23文中的第二段用了和等论证方法,将 的道理说得令人信服。24.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否相同?请分析这两句话表现了富者怎样的心理。【参考答案】21C 22到了第二年,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把到过南海这
30、件事告诉那个有钱的和尚。23正反对比 举事例 讲道理(答其中两点即可)肯学不肯学,主观努力不同,难易可以互相转化。域“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24不相同。句虽用敬词,但充满怀疑,把富者对贫者的志向不但不敬佩,反而不以为然,有点轻视的心理测了出来。句含有嘲讽,把富者的那种自以为是的傲慢与偏见表现了出来。【参考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做了,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不做,那么容易也变得困难。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去学,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不学,那么容易也变得困难。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也赶不上别人。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等到学成了,
31、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一倍;能力也超过别人一倍,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2003新疆乌鲁木齐)【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
32、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33、;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鄙:边境。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惩山北之塞惩:越明年 越:(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愚公之妻
34、“献疑”,智叟“笑而止之”,可见他们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乙文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说明富者也是坚决反对贫者去南海的。B两文都强调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但两文的表达方式不一样。甲文叙事为主,理寓事中;乙文叙议结合,说理为主。C甲文写太行、王屋二山高大,乙文写西蜀距离南海遥远,都突出了困难之艰巨,从侧面衬托了人物形象。D愚公和贫僧勇于挑战,最终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伟大气魄。(4)成语故事南辕北辙中想去楚国的驾车人也像愚公和贫僧那样执着,却没有达成所愿。请仔细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35、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惩:苦于;句意:到了第二年。越:到了。(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遂,于是,就。荷,扛。句意: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重点词: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顾,难道。鄙,边远的地方。之,结构助词,的。句意: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
36、的那个穷和尚吗?(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分析。A有误,甲文愚公之妻“献疑”是提出疑问,目的是解决问题,不是阻止移山;智叟“笑而止之”是嘲笑愚公并阻止移山,坚决反对移山。BCD正确;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愚公移山借愚公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移山填海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只要不怕困难,坚持斗争,定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这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为学告诉我们,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主观努力是成败的
37、关键。人贵立志,事在人为。南辕北辙中楚国的驾车人也像愚公和贫僧那样执着,却没有达成所愿,是因为他的目标错了,所以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实现目标。这个故事告诉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答案:(1)苦于;到了。(2)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3)A;(4)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参考译文】【甲】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
38、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
39、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乙】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
40、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
41、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2019湖南张家界)【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42、。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节选自为学一首示子侄)12.请解释句中加点的字。(2分)(1)尝趋百里外 趋: (2)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材: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吾资之昏不逮人也。14.请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人之为学有难易乎15.阅读甲、乙两文,分别归纳出“故余虽愚,卒获有所
43、闻”和“聪与敏者自败”的原因。(2分)16.请从文章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甲、乙两文的异同点。(3分)【参考答案】12.(1)快步走 (2)通“才”,才能 (每题1分)13.(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2)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 (每句1分,重点词“以是”“假”“昏”“逮”漏译或错译各扣0.5分。)14.人之为学/有难易乎15.宋濂:勤奋好学,不怕艰苦;虚心求教。聪与敏者:不努力学习。 (围绕两篇文章言之有理即可。)16.相同点:内容上都是讲学习问题;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点: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以记叙为主,乙文以议论为主。 (内容、写作手法、
44、表达方式各1分。)【参考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做了,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不做,那么容易也变得困难。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去学,那么困难也变得容易;不学,那么容易也变得困难。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也赶不上别人。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一倍;能力也超过别人一倍,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