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螃蟹的秘密【优秀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螃蟹的秘密【优秀10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螃蟹的秘密【优秀10篇】空气的秘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一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空气无处不在,空气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但是空气又是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的东西。纲要中指出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并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因此我设计了科学活动空气的秘密,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空气的特征和重要作用。 2、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并尝试记录。 3、对空气的秘密感兴趣,乐意参与探索活动。 活
2、动重点: 了解空气的特征和重要作用。 活动难点: 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并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教具:气球一个,记录表一张,吹泡泡玩具一个、PPT空气的秘密。 学具: 1、透明塑料袋、吸管每人一个。 2、装水的箱子4个、装有毛巾的水杯2个、记录表3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气球,吸引幼儿注意力。 二、基本部分 (一)了解空气特点。 1、幼儿自由尝试在活动室的任意地方抓空气。 2、交流小结:空气无处不在,到处都有。 3、围绕空气展开讨论:空气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的? (二)探索空气的重要作用 1、人需要空气 (1)小实验:用吸管在水里吹一吹,发现什么? (2)捂住口鼻,体验没有空气的感觉
3、。 2、哪些东西也需要空气? 3、空气的本领 分组实验:毛巾湿了吗 三、结束部分 到户外玩吹泡泡的游戏,进一步探索空气的秘密。 延伸活动 1、将活动材料投放在科学区,进一步探索空气的秘密。 2、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空气被污染的情况。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螃蟹 篇二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螃蟹 活动目标: 1认识螃蟹的外形特征,能辨别雌雄。 2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横着走、吐泡泡。 3能用多种方式表达探索活动的发现。 活动准备: 1与螃蟹相关的资料。 2螃蟹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 你吃过螃蟹吗?说一说:你吃的螃蟹是什么样子的?味道怎么样?是从哪里来的? 了解我们的家乡赣榆就在大海边,
4、大海是螃蟹的家,螃蟹是我们家乡的特产。 二、观察、认识螃蟹 1.请幼儿仔细观察螃蟹的图片并说出螃蟹有哪些特征? (1)8只脚。 (2)1个壳。 壳壳是什么形状的?(椭圆形)壳壳摸上去是什么感觉?(硬硬的) 硬硬的壳壳是螃蟹的盔甲,保护着螃蟹不能伤害它。 (3)2只“螯” 两只大钳子有好听的名字叫做“螯”。螃蟹的螯有什么作用呢? 螯是螃蟹的武器,当螃蟹遇到敌人时,它就挥舞着两只大螯反抗,让敌人常常它螯的滋味。 (4)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很多物品就是根据螃蟹的两只大螯发明的,你知道是什么东西吗?(夹子,老虎钳,剪刀) 5.利用图片,让幼儿辨别雌雄。 (1)每只螃蟹长的都一样吗?其实螃蟹还有它的小秘密呢
5、。不过这样可看不出来,我们把它翻个个儿。(腹部图片) (2)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告诉大家。 一只螃蟹的肚皮是椭圆形的,一只螃蟹的肚皮是尖尖的。 (3)认识螃蟹的“脐”。 我们每个人都有小肚脐,可爱的螃蟹也有啊。两只螃蟹的脐长的一样吗? 一只螃蟹的脐是尖尖的,像什么形状?(三角形) 一只螃蟹的脐是什么形?(椭圆形) (4)我们人类分为男生和女生,小鸡分为公鸡和母鸡,那么螃蟹呢?我们说雄、雌。 三角形脐雄螃蟹 椭圆形脐雌螃蟹 (5)出示多张图片,快速回答图中螃蟹的雄雌。 三、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 1播放螃蟹吐泡泡的图片。 螃蟹这是在干什么呢?它为什么要吐泡泡呢? 教师小结:人们都是用鼻子呼吸的,而螃
6、蟹呢,是用腮呼吸的,它的腮就藏在它硬壳壳的里面。腮里装着好多水。当螃蟹呼吸的时候,连腮里的水也带了出来,呼成了小泡泡,看起来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吹泡泡。 四、了解螃蟹的营养价值和使用方法: 你吃过螃蟹吗?螃蟹的味道怎样? 了解螃蟹是一种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的美食以及食用螃蟹的注意事项,如:死了的螃蟹不能吃;螃蟹是寒性食物,吃的时候蘸姜和醋吃可以驱寒。 螃蟹的鳃、沙包、内脏含有大量细菌和毒素,吃时一定要去掉;吃螃蟹不可饮用冷饮会导致腹泻等等。 五、音乐游戏: 学学小螃蟹,在音乐声中幼儿学学螃蟹横着爬行以及在水里吐泡泡的样子。 活动延伸: 将师生收集的关于螃蟹的资料和图片放在科学区里,让幼儿了解更多
7、的与螃蟹相关的知识。 螃蟹大班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学习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螃蟹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 2、在教师的语言、动作的提示下能随音乐的变化,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躲藏动作时能寻找空的地方,不影响同伴。 活动准备: 录音机和音乐磁带,捉螃蟹的一只。 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螃蟹的基本特征。 活动过程: 一、倾听A段音乐,创编螃蟹跳舞的动作。 1、通过谈话导入活动。师:你们见过螃蟹吗?看,我是一只大螃蟹。螃蟹有很多的脚,你们有吗? 2、创编螃蟹跳舞的动作。师:伸出一只脚,动一动。螃蟹的小脚可多了,这儿还有一只(教师示范伸出一只脚)它可以怎么动?幼儿自由
8、创编脚的动作。 3、幼儿倾听A段音乐学习螃蟹跳舞的动作。 师: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学一学螃蟹跳舞的动作。 二、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B段动作。 1、启发幼儿结合已有经验创编螃蟹吐泡泡的动作。 师:螃蟹最喜欢在河里干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师:螃蟹是怎么吹泡泡的?除了朝这边吹以外,还可以朝哪边吹? 2、模仿学习螃蟹走路的动作。 师:螃蟹是怎样走路的?(提醒幼儿练习走路时会找空间。) 3、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练习动作,吐泡泡,吐泡泡,走走走走吐泡泡。 4、倾听B段音乐,并合着音乐练习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听好音乐吐泡泡! 三、创编、学习C段音乐的动作。 1、鼓励幼儿创编不同方位的挠痒痒的动作。 师:
9、哎呦,哎呦(老师做挠痒痒动作),我怎么了?螃蟹除了后背会痒以外,还有哪些地方会痒?谁愿意试一试?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不同 的挠痒方位。 师:有的螃蟹先挠痒痒,有的螃蟹后挠痒痒,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动作做的整齐一些,好看一些?(引导幼儿拍两下手,再挠痒痒。) 2、听着音乐来学一学螃蟹挠痒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挠挠痒,每只螃蟹挠痒的地方要和其他螃蟹不一样。 四、幼儿随完整地音乐练习动作。 1、幼儿听音乐完整的练习动作。 师:小螃蟹们刚才我们学了那么多的本领,现在你们把小螃蟹跳舞、吐泡泡、挠痒的本领连起来跟着音乐来做一做好吗? 你们能听着音乐来学本领吗? 2、在教师的语言、动作的提示下能随音
10、乐的变化,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五、游戏。 1、启发幼儿做躲闪的动作。 师:小螃蟹在河里玩的正高兴,忽然谁来了,他来干什么呢?捉螃蟹的人来了,小螃蟹要怎么样做? 2、幼儿倾听尾声音乐。 3、完整倾听音乐游戏,提醒幼儿捉螃蟹的人来了要躲闪。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四 瓶子吹气球 【设计意图】 本节课属于物质与物体的一节课。醋和小苏打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可以用在食物当中的材料。如今的幼儿家长都很宝贝,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幼儿接触的往往都是高科技的东西,反而让孩子对于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的了解少之更少,厨房更是孩子不会经常光顾的地方。为了让幼儿了解与自己生活很密切的东西。及激发幼儿探索
11、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和材料的兴趣,故设计了本节课。 【活动目标】 1、知道食醋和小苏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 2、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进行验证,激发探索的欲望和观察能力。 3、感受生活中科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醋、盐、小苏打、气球、透明瓶子、实验记录表 【活动重、难点】通过动手操作实验,知道瓶子吹气球的原理。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要进行的实验。在开展实验之前,首先与幼儿进行了简短的互动,让幼儿简单了解一下厨房中的调味品,并了解各种调味品的作用。 请幼儿自己讲解一下自己了解到的知识。 老师也取出实验中的教具,一一介绍名称,请幼儿用说一说、看一看、闻
12、一闻、尝一尝等方法认识醋、盐和小苏打 2、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在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教师准备两瓶白醋,一袋盐,一袋小苏打及2个透明玻璃碗。将盐和白醋及小苏打和白醋分成两组。请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师:是盐和白醋放在一起有好玩的事情发生,还是小苏打和白醋放在一起有好玩的事情发生? 师:有什么好玩的事情的发生呢? 幼儿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操作,并把操作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教师总结小苏打和白醋放在一起不仅会有好玩的事情发生还会做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出示气球)就是可以让气球鼓起来,你们相信吗?激发幼儿兴趣。 3、科学小游戏:瓶子吹气球 在幼儿得出结论之后,进行操作。把小苏打和白醋放在透明的瓶子
13、里,然后把气球套在瓶口上,观察气球有什么变化。(气球被吹起来了) 提问:气球为什么会被瓶子吹起来呢? 得出结论:食醋和小苏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4、介绍二氧化碳的应用: (1)灭火剂,一般条件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比空气重,将二氧化碳覆盖在燃着的物体表面,可使物体跟空气隔绝而停止燃白话文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灭火,是常用的灭火剂。 (2)碳酸饮料 (3)防腐剂,在现代化仓库里常充入二氧化碳,防止粮食虫蛀和蔬菜腐烂,延长保存期。贮藏粮食、水果、蔬菜。用二氧化碳贮藏的食品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本身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地防止食品中细菌、霉菌、虫子生长,避免变质。 (4)制冷剂,固态的二氧化碳即
14、“干冰”,主要用作致冷剂,用飞机在高空喷撒“干冰”,可以使空气中水蒸气冷凝,形成人工降雨; (5)在农业上,温室里直接施用二氧化碳作肥料,利用植物根部吸收二氧化碳,可以增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加产量。 5、活动延伸 课后一起来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好玩的科学小游戏。 空气的秘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五 【教材分析】 世间万物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大班幼儿对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充满好奇,经常玩一些与空气相关的小游戏,在玩中很多问题会引发他们的猜想,如: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里面到底有什么?一连串的“为什么”激发了幼儿探究“空气”奥秘的兴趣。为了让幼儿亲身感知到空气的存在,
15、本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在操作实践中感知空气的存在,发现空气流动的特性,探索空气的秘密,体验空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目标】 1.知道空气的作用及会流动的特点,了解空气流动形成了风,空气能传播各种气味,空气压力作用能产生各种有趣的现象。 2.能运用吹、扇、装、闻等多种方法探究、发现空气的存在,主动探究、自主发现空气是有力量的。 3.萌发“从我做起,净化空气”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大型吹气玩具(如塑料吹气动物)、塑料袋、气球、吸管4?5根、水1盆、硬纸板等每组1张、空气清新剂1瓶。 2“幼儿学习材料”身边的科学。 【活动建议】 1、玩游戏“亲亲小脸
16、蛋”,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迅速打开大型吹气玩具的气孔,对着幼儿的小脸蛋轻轻放气,引导幼儿体验气流吹在脸上的感觉。 提问:脸上有什么感觉?猜一猜,是谁在亲你的小脸蛋儿? 2、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寻找空气,感知空气的流动。 (1)提问:你知道空气在哪里?你用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存在?引导幼儿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寻找空气。 (2)用塑料袋找空气。将塑料袋张开口,然后猛地扎紧,塑料袋鼓了起来,说明空气跑了进去。 (3)用气球找空气。吹气球,气球鼓了起来,说明空气跑了进去;将气球对准幼儿的脸蛋慢慢放气,幼儿会感到一阵风,这说明空气又跑了出来。 (4)用吸管找空气。将吸管在空中吸一下,
17、迅速插人水中,产生的泡泡说明空气来过了。 (5)用硬板找空气。对着硬纸板吹气、吸气,脸上会有一阵风吹过,这就是空气流动形成的风;扇动硬纸板,请幼儿再次感知空气的流动与存在。 小结:原来空气就在我们身边,空气无处不在。 3、引导幼儿通过嗅觉感知空气流动能传播各种气味。 (1)请幼儿感受空气的流动为生活带来的芳香气味。 在活动室里悄悄地喷上空气清新剂,引导幼儿闻一闻、说一说:你闻到了什么气味?你最喜欢空气为我们带来哪些香味?如:花香、饭菜香、糖果香、水果香 小结:原来空气是流动的,能够为我们传播各种气味。 (2)请幼儿回忆生活中遇到过的难闻的气味,讨论出现难闻气味的原因,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提问
18、:生活中你有没有闻到过难闻的气味?出现难闻气味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减少这些难闻的气味? 小结:空气的流动也会传播难闻的气味,如工厂烟囱冒出的烟味、垃圾味、农药味这是因为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污染了空气。保持空气新鲜的方法有很多,如不随便扔垃圾、不乱排放脏水、多植树种花、少开车多步行 4、了解空气的作用,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1)请幼儿闭上嘴巴,捏紧鼻子,感受憋得喘不动气的感觉,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喘不动气。 小结:因为身体里缺少空气,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觉,说明人离不开空气。 (2)幼儿经验迁移:除了人类需要空气外,还有什么也需要空气? 小结:除了人类需要空气外,动植物也需要空气,凡是有生命
19、的事物都需要空气。 5.引导幼儿完成实验“倒不出来的水”、“浸不湿的手帕”,感知空气是个“大力士”。(1)出示玻璃杯和厚卡纸,边讲解演示边引导幼儿讨论。 先往玻璃杯里倒满水,盖上卡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 提问:会有什么现象发生?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并动手操作实验。 小结:将卡纸盖在倒满水的杯子里,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倒出来。 (2)出示一个放有手帕的空杯子,引发幼儿猜想。 提问:如果把杯子扣到盆中,手帕会不会湿?为什么? 鼓励幼儿动手尝试,要求幼儿把手帕塞到杯底,杯子要垂直放到水中。 小结:杯中充满空气,当杯子垂直放入水中时,杯子里的空气把水顶了出来,所以杯中的手帕不会湿。空气可真是个“大力士”!
20、 【活动延伸】 结合身边的科学第11页,引导幼儿继续探究、记录空气的秘密。 大班科学活动锁的秘密教案 篇六 大班科学活动锁的秘密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摸摸、开开、玩玩,初步了解锁的结构、特性和用途。 2.知道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要爱护锁、保管好钥匙。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常见锁(与幼儿人数相等:钥匙和锁分开)。 活动过程: 一、介绍小客人锁宝宝,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师以锁的口吻说话)大家好,我是锁宝宝,今
21、天我带来了许多小伙伴到这里来和大家做游戏,你们欢迎吗?锁宝宝的朋友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2.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区域。 二、探索活动一:了解各种锁的用途。 1.师:请小朋友找一个你认识的锁宝宝做游戏,然后请你告诉大家你玩的是什么样子的锁,在哪里见过。 2.幼儿分散活动后集中讨论。 3.师:锁的用处可真多,可以用来锁门、锁车、丝哦钥匙那人们为什么要用锁呢? 4.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门上装了锁小偷就不能进去偷东西了,装了锁的抽屉没有钥匙的人是大不开的,装了锁的自行车、汽车就安全了。 三、探索活动二:初步了解锁的基本构造。 1.师:锁宝宝的本领真大,你们知道吗?它身上还藏着许多秘密呢?想知道吗?
22、那就请大家再和锁宝宝玩玩,仔细地看看、摸摸、开开、关关,把你的新发现告诉大家。 2.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锁进行探索、讨论。 3.集中讨论后,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结合锁的示意图。引导幼儿认识锁身、锁舌、钥匙孔。 4.师:你们谁会打开这把锁的? 5.师示范讲解几种锁的打开方法,让幼儿懂得开锁时需要转动钥匙,关锁时有的需要钥匙,有的不需要。 四、探索活动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换一把钥匙能打开同一把锁吗? 2、师:有的小朋友说能打开,有的小朋友说不能打开,这样吧,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换钥匙的游戏,请你用自己的钥匙去打开旁边小朋友的锁,看看能不能打开。 2、幼儿动手操作。 3、师:现在
23、我们知道了每把锁里的秘密不一样,所以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4、师: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看来我们的钥匙千万不能弄丢。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把钥匙弄丢了会怎样? 五、探索活动三:怎样迅速的给锁找上相匹配的钥匙 1.游戏:比比谁最快。 2.引导从钥匙的颜色、大小、标志上识别。 六、游戏:开启百宝箱 空气的秘密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七 一、活动目标 (一)通过亲自实验和游戏来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压力等,知道空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激发幼儿对空气进行观察和实验的兴趣 (三)了解雾霾天气,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瓶子、纸团、玻璃杯、蜡烛;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科学小实验:放在瓶口的纸
24、团能用嘴把它吹进瓶子里吗? 1.猜想:能不能把放在瓶口的纸团吹进瓶子里? 2.介绍操作要求:平放瓶子,把小于瓶口的纸团放在瓶口,用力往瓶子里吹,能否吹进。 3.幼儿操作,师观察指导。 4.观看视频总结为什么吹不进。(空气的压力) (二)实验二:不吹自灭 1.师介绍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师指导。 3.小结:空气里有燃烧需要的氧气,氧气没了蜡烛自然熄灭 (三)总结讨论 1.空气的特点: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 2.空气的重要性:动物植物以及人类都离不开空气。 (四)了解雾霾天气 1.什么是雾霾? 2.雾霾天气哪里来? 3.雾霾对人类的影响。 4.对雾霾我们(小朋友)能做什么? 大班科学活动教
25、案潜水艇的秘密 篇八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潜水艇的秘密 活动名称:潜水艇的秘密(科学 艺术 P276) 活动目标: 1、了解潜水艇的沉浮现象。 2、关注空气、水与沉浮的关系,激发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潜水艇的视频、塑料袋若干、鱼的剖面图。 活动关键点:知道潜水艇的沉浮现象的奥秘。 活动过程: 意图一、观察鱼的游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讨论:1、鱼为什么能一会儿浮出水面,一会儿又沉入水底? 2、它的身体里面有什么? 意图二、出示鱼鳔的图片,了解其作用 1、 观察鱼的剖面图。 2、 模拟“鱼鳔”(可用塑料袋制作),猜想:充满空气的“鱼鳔”放在水中会怎么样? 3、 分组实验:将一个充满空气的“鱼鳔”和一
26、个没有空气的“鱼鳔”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结果。 4、 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 意图三、制作潜水艇 1、 看视频潜水艇,讨论:潜水艇在什么情况不会下沉?在什么情况会浮起来?想一想潜水艇的哪一个部位像“鱼鳔”? 2、 用塑料袋等辅助材料制作“潜水艇”,探索怎样使“潜水艇”沉与浮,发现排水量与沉浮的关系。 螃蟹大班教案 篇九 设计思考: 螃蟹是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滚爬动作也对孩子充满了吸引力,但身体的横滚、横爬动作对大班孩子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只要把我们活动设计得合理、有序,就能提高幼儿锻炼的兴趣,幼儿会不惧困难地努力尝试,在挑战中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和自信。 目的要求: 1探索学习手脚着地横爬和
27、横向侧滚的基本动作。 2通过爬、滚的动作练习,促进身体协调发展,灵活进行多种爬的姿势练习。 教学重点: 掌握手脚着地横爬,仰卧横向侧滚动作要领。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桌子,垫子。 活动过程: 准备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一路纵队入场。 (1)围绕场地学小鱼游进行小跑、中速跑热身。 (2)进入场地中自由模仿不同动物的动作、姿态等进行热身。 2.跟着教师在音乐声中做动物模仿操:上肢、体转、腹背、踢腿、下蹲、跳跃活动。教学与练习部分: 3.“小动物爱锻炼”自由探索尝试。 (1)教师:小朋友们,哪些动物会跳?哪些动物会跑?哪些动物会飞?哪些动物会游泳?大家都来学学这些动物的本领。 (2)幼儿
28、分散在场地中,自由模仿不同动物的动作、运动。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集中幼儿,请几名幼儿给大家展示自己的模仿动作,教师进行讲解并给予鼓励。 (4)指导幼儿有选择地对示范动作进行集体模仿练习。 4.小螃蟹学本领。教师: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叉叉向前舞,横行霸道挺着肚,嘴里常把泡泡吐。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请大家猜一猜。 5.小螃蟹横着爬。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螃蟹是怎样爬的吗?你们来试试,看谁爬的最像。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请幼儿挑出模仿的最像螃蟹爬的动作,进行学习体验。 (2)幼儿集中在场地一侧四肢着地,当老师发出“开始”口令后,幼儿一起学螃蟹从场地一侧爬向场地的
29、另一侧。教师提示要保持手脚着地、双脚弯曲的姿态,横着爬行。 6.小螃蟹学打滚。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告诉你们有一个秘密,小螃蟹高兴的时候还会打滚呢! (2)教师给幼儿做示范后,请个别幼儿上前模仿。 (3)幼儿四散在场地中自由练习侧身滚的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7.小螃蟹过沙河。 (1)教师演示、介绍游戏名称、玩法。 (2)幼儿分两组进行接力赛,先手脚着地横向爬钻过桌子,再从垫子上侧身滚过去,最后返回目的地,依次接力。教师应及时肯定个别幼儿动作的标准及速度。 结束部分: 8.教师带领幼儿在舒缓的音乐中学水中的小鱼游,放松头颈、四肢、腰腹等身体部位。9.集中幼儿进行活动总结,收拾场地后带领幼儿
30、离开操场。 教学建议: 手脚着地横向爬行动作对幼儿来说比较陌生和新奇,此动作需要孩子上下肢的协调配合,所以虽然动作有难度,但只要能激发幼儿模仿的兴趣,他们就能很快掌握这一动作要领。活动中要提供桌子、垫子等器材,提高动作的难度,让幼儿协调身体钻爬、侧身滚过垫子,增加趣味性和运动量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十 一、活动名称 独特的指纹 二、活动年龄班 大班上学期 三、活动由来 (一)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 1、“儿童的科学”是一种有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使幼儿通过观察获得的有关事物和现象的具体、个别的经验。它是直接的、具体的、具有描述性的,而不是间接地、抽象的、解释性的。所以,我设计了这个观察类的科学活动设
31、计。 2、“儿童的科学”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幼儿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也不断改变,当这些直接的、间接地经验与幼儿已有的经验不一致时,新旧经验之间的冲突、同化、整合就导致了幼儿认识的改变。 3、“儿童的科学”是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儿童的科学带有主观性的色彩,儿童不能可观的解释自然事物和现象的性质,而往往从主观的意愿出发。正如皮亚杰说过的,游戏是“儿童所选择的使自己相信的现实”。儿童常常在这个假象的情景中观察着现实、探索着科学。 (二)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科学学习目标和内容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5-6岁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能经常
32、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且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在探究中与他人合作。我设计的此活动就是想要儿童在观察中发现、分析指纹的独特,并能与伙伴进行合作交流,体验到在探索中有所发现的喜悦。 2、纲要在科学领域的内容中提到: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指纹这个事物是每个小朋友都熟悉的,也很感兴趣的东西,因此比较好开展活动。 3、纲要还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并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
33、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独特的指纹这个活动会为幼儿提供指纹图片,指纹画,指纹的家的指示牌等等材料,让幼儿在观察中发现不同,并分享交流。 4、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要包括: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指纹的这个活动正是想实现这几个目标。 (三)个人了解的情况 在暑假时参加的补习班中,有许多幼儿园的小朋友,我发现在一次用染料涂色的活动中,一个小朋友的大拇指上沾上了颜料,印到了画纸上。同组的小朋友发现了,都来印自己指纹,他们发现,怎么有的指纹形状是一样的,有的是不一样的,于是跑过来问我。纲要中提出:“既要
34、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和经验。”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在这个活动中,认识指纹、了解指纹。这个活动正是在幼儿充满兴趣的探索中得来的。 四、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指纹,了解其外形特点及三种类型,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 2、能力目标:观察比较指纹,并能分辨不同类型。 3、情感目标:有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仔细观察,体验发现的快乐。 五、活动准备 1、物质环境及材料准备:指纹画一张、指纹类型PPT、警察破案短片、观察记录卡片、指纹的家指示牌、指纹身份证卡片、印泥、抹布。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使用过染料涂色或发现过指纹。 六、活动基本
35、环节 (一)活动导入: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指纹画,引导幼儿发现指纹。 -直接出示指纹画,让幼儿观察,提问:这些画和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用手指印的) -那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些指纹在哪里?看一看,是每一个手指上都有的吗?像什么? (二)活动过程 1、了解指纹的类型,观察自己的指纹。(实现活动目标1) (1)看一看和旁边小朋友的指纹一样吗?(看来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指纹) 总结:每个人的指纹形状都是不一样的。 (2)我们现在知道了每个人的指纹形状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人们把指纹分成了三大类,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 (指纹PPT)小朋友们看,第一种叫弓形纹,中心像一把弯弯的弓;第二种叫蹄型纹,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像马蹄;第三种叫涡型吻,中心像水中小小的漩涡。是不是很神奇呢? (3)现在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张卡片,小朋友要仔细看看自己的指纹,把每一种类型的个数写在卡片上。(考虑他们可能不识字,卡片上有三种指纹形状的图案,这个环节老师可参与到小朋友中与他们共同观察。) 2、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指纹类型的认识(实现活动目标二和目标三) 现在小朋友们都知道了不同的指纹长什么样子,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指纹的家”。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