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冲刺模拟卷《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卷一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冲刺模拟卷《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卷一资料.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4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冲刺模拟卷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以下不能体现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特点的是()A.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B.小学教育为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C.小学教育为儿童、少年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D.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教育机会是均等的 2.教育行动研究的主体是()A.专职的科研人员 B.教师 C.科研群体研究者和个体研究者 D.学生 3.下列关于班级管理
2、的描述,错误的是()A.班级管理是直线式发展的静态过程 B.班级管理内容主要有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 C.班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D.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班集体 4.按照朱熹对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解释,“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就是()A.愤 B.悱 C.启 D.发 5.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A.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丰厚的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6.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居于第三层次的是()A.国家的教育目的 B.
3、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7.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8.根据教学评价的参照指标,可分为()A.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B.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9.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王老师在讲授该知识前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数轴上一个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一个数可以表示一个点。那么在一个平面上一个点如何用数来表示呢?在总结这节课时王老师结出了答案。这属于课堂总结的哪种方法()A.复述法 B.呼应法 C.悬念法 D.比较法 10.“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
4、而如从事焉。”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1.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自小学 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A.必修课程 3 3 B.选修课程 3 3 C.必修课程 5 5 D.选修课程 5 5 12.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13.()是个体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个性形成的水平。A.自我认知 B.自我意识 C.自我体验 D.自我监控 14.苛勒等人通过著名的黑猩猩实验,对学习中
5、个体产生变化的实质及原因做出了解释,他认为,学习是通过()过程实现的。A.试误 B.顿悟 C.强化 D.联结 15.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对象是()A.正常小学生 B.严重精神病人 C.人格障碍者 D.残疾患者 16.以下做法小学语文课程不倡导的是()A.自主合作 B.生动活泼 C.单一讲授 D.丰富的实践活动 17.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A.数据与整理 B.推理和证明 C.方法和语言 D.计算与估算 18.1-4 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和自信心。A.写作能力 B.写作兴趣 C.写作技巧 D.写作天赋 19
6、.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A.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丰富学习内容 B.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促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C.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目标 D.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0.现实中传递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如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预测天气情况的“降雨概率”、表示空气污染程度的“空气指数”、表示儿童智能状况的“智商”等,这表明数学术语日趋()A.人本化 B.生活化 C.科学化 D.社会化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2.简述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3.小学生记
7、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1.吴老师的专制管理班级方式遭到学生的集体造反。应该让学生一起商量班级管理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班级的不足和自己的责任;其次,把任务按小组分配给同学,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争;再次,一起为班级要设提建议;最后,增强双方沟通,渐渐地班级中呈现出一派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新气象,以前的坏风气消失得无影无踪。(1)现代班级管理的理念是什么?(4 分)(2)吴老师最初管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8 分)(3)吴老师后来管理成功的原因是什么?(8 分)2.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学生怯生生地找到班主任,几乎是用
8、哀求的语气对班主任说:“别给我们排队了。”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这位教了20 多年书的教师心头一热,眼睛湿润了。事后,他对记者说:“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到了那一份沉重。”根据某课程调查专家小组的一项调查显示:“96%的学校给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次,经常排名次的占 68%;75%的学生对全班公布分数和排名次感到紧张、害怕,甚至讨厌。”请依据以上实例,分析“排名榜”带来了什么?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40 分)在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课上,特别指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且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1)如何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该知识,拟定教学目标。(15 分)
9、(2)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针对重点难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5 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D项的描述体现了小学教育的义务性特点。考生需准确区分小学教育各个特点的内涵。2.B【解析】行动研究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主体是实际工作者,主要是教师。3.A【解析】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直线式发展的静态过程。4.B【解析】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理学家朱熹这样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
10、;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5.B【解析】略。6.D【解析】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居于第三个层次,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所能达到的预期标准。7.c【解析】略。8.D【解析】略。9.B【解析】呼应法是指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设疑置惑,而在总结时释疑解惑。而悬念法是指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教师通过设疑引出下堂课要学的内容。二者易混淆,考生需注意区分。10.B【解析】发展性原则又称量力性原则,也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
11、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题干的描述是该原则的典型阐释。11.A【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 3 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 3课时。12.D【解析】“温故而知新”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促进作用,属于顺向正迁移。13.B【解析】考查自我意识的概念。14.B【解析】苛勒等人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15.A【解析】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对象是正常小学生。16.c【解析】略。17.c【解析】数学是人类
12、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18.B【解析】略。19.B【解析】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属于教学策略,而不是学习策略。20.B【解析】数学术语不再让人听不懂,而是朝着人们能理解的方向发展,日趋生活化,越来越贴近生活。二、简答题(答案要点)1.(1)教育观察法;(2)教育调查法;(3)教育实验法;(4)教育行动研究;(5)教育叙事研究。2.(1)反思使经验(和教训)变成教学智慧,从发生的事件中得到启发;(2)反思能帮助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3)反思使自己学会教学;(4)反思促进教师成长。3.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学生的有意记忆明显增
13、强:从无意注意为主转变为有意记忆为主,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一个特点;(2)小学生的意义记忆迅速发展:从机械记忆为主向意义记忆为主过渡,是小学记忆发展的第二个特点;(3)小学生的抽象逻辑记忆水平逐步提高: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逻辑记忆的方向发展,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三个特点。(4)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迅速:小学生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迅速。三、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1.(1)现代班级管理观要求以学生为本建立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2)该班主任最初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并没有以学生为本,而是坚持*型的领导
14、方式。这种领导方式属于支配性领导,无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僵硬的对策为基础,只给予统一强制的指导,或一味地斥责、威胁。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二是如何让学生服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侵害。学生必须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缺乏自主性。从而引起了学生的不满与抗议。(3)班主任后来成功是因为他改变了原来的班级管理方式,建立了民主型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属于综合性的指导,能够灵活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以此为基础引出学生的自发行为,促进班级同学的思想在合作中进行交流。“让学生一起商量
15、班级管理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一起为班级建设提建议”“增强双方沟通”体现了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2.(1)材料中提到的现象充分体现了当前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可见,教育评价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而材料中的现象已然远离这一目的。(2)教育评价的结果,对于被评价者来说,不仅能提供反馈信息,而且能激发和调动其积极性,因为一般情况下,被评价
16、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有获得较高评价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因此,良好的评价会对成功的经验起强化作用,使被评价者加倍努力,产生获取更大成功的动力,会对失败的教训起消退作用,使被评价者产生不甘落后、奋发努力、改进工作的动力。可见,教育评价可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而材料中并未体现教育评价的这一积极功能,反而突出学生的厌恶感。(3)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是发展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以被评价者的发展为本,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重视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为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个体发展,而
17、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的成绩、排名。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四、教学设计题(答案要点)(1)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挖掘、拓展学生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使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得到发展。同时,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带着问题研究平行四边形,通过制作、猜想、验证进行本堂课的教学。在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使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迁移,进而对与旧知识密切相关的新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使学生在体会数学的魅力同时发展智慧。【教学目标】对比三角形,理解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
18、象概括、动手操作、空间想象等能力。通过观察、对比、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使学生在探究中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2)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是个难点,针对这一难点设计如下活动:首先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然后,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最后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学生能举出实际例子。这样设计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不仅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而且还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