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降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检测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降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检测卷.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 生物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总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1.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有抵抗力,这是因为他(她)的体内有抵抗天花病毒的()A传染源 B.病原件 C.抗原 D.抗体 2.我国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有计划地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预防接种,比如通过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接种的卡介苗属于抗原 C.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D.接种卡介苗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3.从去年开始,我市各学
2、校相继进行了甲型 H1N1流感疫苗接种,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型 H1N1流感疫苗属于抗体 B从传染病防治措施讲,注射疫苗属于控制传染源 C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D有严重过敏反应的同学,也可接种甲型 H1N1流感疫苗 4.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抗体是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B感染 SARS康复后的患者体内可能存在 SARS病毒的抗体 C一种抗体可以针对多种抗原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 D抗体是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的 5.预防艾滋病(AIDS)正确的措施是()A饮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 B.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及高度腌制食品 C不吸烟、酗酒,不食用
3、发霉的花生食物 D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遵守性道德,坚持“一夫一妻”制 6.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的屏障作用 B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7.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患过腮腺炎的人,一般不会再得此病 B.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会得此病 C.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 D.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8.由病原体引起的并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下列各组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A.肺结核与乙肝 B.近视眼与色盲 C.坏血病与肿瘤 D.高血压与贫血 9.下列关于计划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我国应广泛开展计划免疫工作 B实行计划免疫能有
4、效的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没病就不必进行预防接种 D我国规定 12 岁以下儿童实施四苗常规接种 10.以下各项预防和控制“甲型 HIN1流感”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A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B室内经常雾化消毒 C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戴口罩 D将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11.某地有关部门对校园周边饮食卫生安全排查中,发现有些饮食店没有餐具消毒柜,当即对其进行查封。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可以预防()八年级 生物 A血友病 B.甲型肝炎 C阑尾炎 D.沙眼 12.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病菌 B皮肤阻挡致病细菌侵入人体内 C特定的抗体抵抗相应的抗原 D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13.关
5、于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于预防疾病的疫苗都是抗体 B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C抗体可以对所有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D人体“第三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4.据统计,由女性艾滋病患者所生育的孩子中,大约有 13 的孩子会成为新的艾滋病感染者,那么,这种母婴传播的途径最有可能是()胎盘传播 产道传播 母乳传播 餐具传播 空气传播 A.B.C.D.15.健康人、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传染源 病原体 传播途径 传染病 易感人群 A.B.C.D.16下列哪种方式不会传播血吸虫病()A接触疫水 B食未熟的鱼 C蚊虫叮咬 D不讲卫生 172018 年夏天曝光的长春长生问
6、题疫苗事件给人们带来恐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关于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A健康的婴幼儿不需要进行预防接种 B接种疫苗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C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甲型肝炎 D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抗体,提高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 18 最近一项研究显示,儿童和青少年使用手机将令他们成年后患脑癌的机会高出 5 倍以上。下列关于此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少儿的风险之所以较高是因为他们的脑部和神 经系统仍在发育阶段 C脑癌是一种传染性疾病 D电磁辐射具有致癌作用 19春天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此,要加强饮食卫生和水源、粪便的管理,对生活用具进行消毒,消灭媒介动物等。
7、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A控制传染病的传染源 B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C使人体产生免疫 D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 20下列疾病与病毒有关的是()A肺结核 B狂犬病 C脚气病 D高血压 21流感、流感病毒、流感患者、空气和飞沫、对流感患者缺乏免疫能力的人属于()A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病原体 C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病、易感人群、D传染病、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2抗体发生作用的特点是()A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抗原 B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C一种抗体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 D有的抗原被消除后,相应
8、的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八年级 生物 2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患感冒病好后获得对同种感冒病毒的抵抗力 B皮肤上的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能杀死病菌 C免疫细胞清除人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24 人体中,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几道防线,属于哪种免疫()A第一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B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C第二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D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25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讲,属于()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消灭病原体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0 分)26.(6 分)下图中
9、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了乙的血液,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了丝虫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是_。(2)乙在患病前是_。(3)蚊子是_。27.(8 分)分析问题:材料一 巴斯德将狂犬的唾液注射到兔的体内,兔子患狂犬病而死,他将死兔的脑和脊髓进行处理,弱化成疫苗,注射到正常狗的体内,使狗获得了对该病的免疫力。后来,有一男孩子被狂犬咬伤,不治必死,在狂犬病发病的潜伏期内,巴斯德多次对其接种弱化病毒,男孩果然平安无事。材料二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它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同属于一类传染病,发病后几乎全部死亡。材料三 近几年,已发生几起被恶
10、狗咬伤虽注射狂犬病疫苗但仍不幸死亡的事件。专家分析,对创伤深广的严重者,除按要求注射狂犬疫苗外,还应在 24 小时内注射高效抗病毒血清一剂,才能有效防治。(1)巴斯德为发病前的男孩接种弱化病毒,从免疫的角度,弱化病毒疫苗属于 ,男孩获得免疫力的方式是 。(2)从免疫角度分析,材料三中所用的抗病毒血清,与巴斯德给男孩接种的弱化病毒的不同是:。28(10 分)材料一: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 5 岁以下婴幼儿,潜伏期一般为 27 天,初期症状主要是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个别患者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传播快,多
11、在夏季流行。材料二: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治疗感冒和咳嗽等疾病的“万灵丹”。据统计,我国每年有 8 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长期使用或用药不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1)引起手足口病的是 ,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它属于 。(2)该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 。具有 和 的特点。(3)手足口病忠者康复后即可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原因是当患者体内的抗原被清除后,身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 的能力,这种免疫属于 。(4)使用抗生素治疗手足口病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引发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八年级 生物 是 ,而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 。(5)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区,有效预防手足口
12、病传播的具体做法有(至少写出种做法):。29(17 分)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 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 所示,这属于第 道防线。(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可以破坏病菌的 。其杀菌机理可用图 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3)分布在血液和各种组织(如淋巴结、脾脏、肝脏)中的 ,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消灭,如图 所示,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
13、叫做 性免疫。(5)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 HINI 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起到了 的作用,能刺激人体的 细胞产生 ,这属于 性免疫,是人体的第 道防线。(6)为了预防肺结核,政府规定免费为刚出生的婴儿接种 疫苗,同时还为学生提供抗结核药物,这些措施都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中的 措施。30(9 分)资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清洁的皮肤上,两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 90%以上的链球菌都消失了。材料二:甲型 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 H1N1流感病毒,人群对甲型 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
14、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甲型 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的,目前预防甲型 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1)材料一中的 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它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 免疫。(2)材料二中的甲型 H1N1流感病毒没有 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3)人体接种甲型H1N1 流感疫苗后,它能够刺激人体的 细胞产生相应的 ,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 免疫。(4)甲型 H1N1流感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和 这三个基本环节。接种甲型 H1N1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八年级 生物 第一章
15、 传染病和免疫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1.D 2.A 3.C 4.C 5.D 6.C 7.D 8.A 9.C 10.D 11.B 12.C 13.B 14.D 15.D 16 C 17 B 18 C 19 B 20B 21 D 22 D 23 D 24 C 25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0 分)26.(1)传染源;(2)易感人群;(3)传播途径 27.(1)抗原,特异性免疫,(2)抗病毒血清是抗体 28(2)肠道病毒;病原体;(2)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传染性;流行性;(3)抗体;特异性;(4)病毒;细菌;(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29(1)1;一;(2)溶菌酶;细胞壁;二;二;(3)吞噬细胞;3;二;(4)非特异(先天);(5)抗原;淋巴细胞;抗体;特异;三;(6)卡介;保护易感人群;30(1)皮肤;非特异性;(2)细胞;(3)淋巴;抗体;特异性;(4);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