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2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318120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湖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2篇(含答案与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年湖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2篇(含答案与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湖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2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湖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2篇(含答案与翻译).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湖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2、;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19.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右备容臭 臭:香气B. 缀公卿之后 缀:跟随C.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遗:遗留D.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穿着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1. 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通过作者与“同舍生”“太学生”学习条件的对比,阐述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B. 选文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和物质条

3、件的匮乏,表现了作者求学的“勤且艰”。C. 选文连用“被”“戴”“腰”“佩”“备”数个动词,写出了富家子弟金玉其外的形象。D. 作者功成名就却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22. 针对部分同学在物质生活上攀比这种现象,请你结合文中观点加以劝说。【参考答案】19. C 20. 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1. A 22. 劝说理由围绕“不要羡慕物质享受”“学习自有乐趣”“专注于学习(或:勤奋学习)自然没有心思关注其他”等要点作答即可。(2021湖北十堰)【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

4、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

5、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乙】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注:蹊x:踩踏、践踏。挞t:用鞭子或棍子打。曷h:为什么。恬:安静、平静。8. 下

6、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录毕,走送之(行走)B. 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穿)C.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持,拿着)D.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诧异,对感到惊讶)9. 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B. 门人弟子填其室 暮归,忘其牛C. 足肤皲裂而不知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D.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父怒,挞之10. 下面对以上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第段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为学之难。B. 甲文第段中,“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充实与强大。C. 乙文中,王冕因为“

7、听书忘牛”遭到了他父亲的鞭打,后来变得有些痴呆。D. 乙文中,王冕“僧寺夜读”,表现了他专心致志、好学不倦的可贵品质。1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上面甲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参考答案】8. A 9. B 10. C 11. (我)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参考译文】【乙】王冕是诸暨县的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到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晚上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一个人牵了牛来责备牛踩了庄稼。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王冕仍是这样。王冕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为何不

8、由着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悄悄地走出去,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亮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坦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收他做弟子,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2021湖北鄂州)【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

9、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节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乙】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转转不已: 已 :遂反溯流逆上矣 溯:而言之不详: 详:夜泊绝壁之下 泊:22.给【乙】文中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求之下流

10、,固颠。自以为得其实。24.【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5.【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的相同观点是什么?【参考答案】21、停止;逆流而上;详细;停泊。22、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23、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24、对比25、事情没有亲眼所见亲耳,就主观臆断,这怎么可以呢?【参考译文】【乙】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

11、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2021湖北恩施)【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

12、必胜矣。(节选自孟子译注)【乙】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注】子房:即张良,表字子房。馈饷:粮饷。14. 解释下列加点字。(

13、4分)委而去之 _ 亲戚畔之_镇国家_ 连百万之军_15.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 三里之城 B. 夫环而攻之C.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 连百万之军16.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17.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18. 仔细阅读【甲】【乙】两文段完成下面填空。(2分)根据【乙】文我们可以概括出刘邦战胜项羽原因是能同部属分享利益和_;我们也可以用【甲】文原句“_”这一重要论断揭示刘邦得天下和项羽失天下的根本原因。【参考答案】14. 离开同

14、“叛”,背叛镇守统率15. B 16.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17. 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决定了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18. 心胸宽广、善于用人之长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参考译文】【乙】高祖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对我说出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就把它(指所攻取的城镇、土地)赐给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项羽则妒贤嫉能,他杀害有功劳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一个方面,却不知道另外一

15、个方面。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之外一决胜负,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保证运粮道路的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只要打仗一定胜利,只要攻城一定夺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任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位范增而不任用,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 (2021湖北黄冈)【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16、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令唯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开四门,扫地欲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节选自三国志) (注释)晋宣帝:指司马懿。垂:将。敕:下令。猥:突然趣:急走。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7、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B由是感激(感谢)C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距离) D回迹反追,势不相及(赶得上) 11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亮屯于阳平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皆以美于徐公(邻忌讽齐王纳谏) C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D休降于天(唐睢不辱使命) 1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以先帝叹息痛恨框、灵二帝昏庸误国为告诫,意在促使后主亲贤远妥。 B乙文写“将士失色,莫知其计”,反衬了诸葛亮的镇定自若。 C乙文诸葛亮能“意气自若”,是因为他认为可以和巍延前后夹击司马懿。 D甲文在议论、记叙中融入抒情

18、,表现了诸葛亮的忠心耿耿;乙文以记叙为主,表现了诸葛亮的大智大勇。 13翻译下列句子。 (1)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_(2)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 _10B 11C 12C 13(1)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衰败的原因。(2)宣帝经常说诸葛亮老持稳重,突然显出弱势,怀疑他有埋伏的士兵,于是带领士兵向北急走上山。 【参考答案】10 B.有误。“由是感激”的意思是:我因此十分感奋激发。感激:感奋激发。故选B。 11 例句:“于”是介词,意思是:在; A.介词,对; B.介词,比; C.介词,在; D.介词,从,自; 故选C。 12 C.“是因

19、为他认为可以和巍延前后夹击司马懿”有误。根据“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的意思“想要前往到延军,相隔太远,如果让魏延反过头来追击司马懿军队,势必赶不上”可知,诸葛亮能“意气自若”,是因为了解司马懿生性多疑。司马懿认为诸葛亮突然显出弱势,一定有埋伏的士兵。故选C。 13 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亲”,亲近;“此”,这;“所以”,的原因。 (2)重点字词:“谓”,说;“猥”,突然;“疑”,怀疑;“引”,带领。 【参考译文】【甲】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

20、些事情,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乙】诸葛亮驻扎在阳平,派魏延各军联合向东进军,诸葛亮唯独留了一万人守城。晋宣帝率领二十万人抵抗诸葛亮,而跟魏延的军队刚巧错道前进,直接到了眼前,在诸葛亮六十里

21、的地方抵挡,侦察人员对宣帝说诸葛亮城中兵少力弱。诸葛亮也了解宣帝将到,已经跟他迫近,想要前往到延军,相隔太远,如果让魏延反过头来追击司马懿军队,势必赶不上。将士们都失了神色,不知道有什么计谋,诸葛亮则神态自若,下令军中放倒旗帜,停止鼓声,不得随意离开营帐,又命令打开四面城门,扫地洒水。宣帝经常说诸葛亮老持稳重,突然显出弱势,怀疑他有埋伏的士兵,于是带领士兵向北急走上山。 (2021湖北荆门)【甲】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2、。【乙】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 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 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

23、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丙】齐威王论宝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 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

24、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注释:【会田】会,相约;田,打猎。【檀子】人名。后文盼子、黔夫、种首皆为人名,【为寇】 做贼,这里指入侵。【河】指黄河。6.下列关键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松柏冢累累 【累累】众多的样子B.王之蔽甚矣 【蔽】所受的蒙蔽C.时时而间进 【间】指较短的时间D. 吾孰与徐公美 【孰与】与相比怎么样7.下列各项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吾妻之美我者 B.问之客曰C

25、.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D.由此观之8.下面对十五从军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主人公“从军征”时间之久,经历战事之残酷。B. 心中“家”与眼前“冢”相对照,突出主人公心理落差之巨大,内心情感之悲苦。C. “兔、雉、旅谷、旅葵”都是野生,“狗窦、梁上、中庭、井上”皆为家景,两相对照,突显人去屋空、 家园荒芜的景象。D. “家中有阿谁”与“不知饴阿谁”前后照应,写出主人公因“从军征”而幸运独存的复杂心态。9.下面对邹忌讽齐王纳谏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一个主题:文章讲述了战国时期邹忌劝说齐王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B. 两个人物:邹忌

26、是形貌风流、怡然自得、善于辩论、勤于政务的贤士;齐威王是知错能改、从谏如流、 革弊鼎新的明君。C. 三层结构:写家事妻私我、妾畏我、客求我:写王之蔽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海之内;写赏 赐上赏、中赏、下赏;写事态发展家事、国事、天下事。D. 四个特点:全文类比设喻,以小悟大;叙事有虚有实,虚实相生;结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语言亦庄亦谐,有重有变。10.下面对齐威王论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魏惠王的珠宝的确是世所罕见,发出的光芒能照亮车前车后各十二辆车的距离。B. 齐威王与魏惠王对财宝的理解不同,魏惠王以珠宝为宝,齐威王则以人才为宝。C. 齐威王心中的人才有檀子、盼子、黔夫等武将,还

27、有种首这样道不拾遗的文臣。D. 齐威王的人才观,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非常正确的,值得我们借鉴。11. 请用三个“/”给齐威王论宝一文画线处断句。(3分)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徒而从者七千馀家。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参考答案】6、C 7、A 8、D 9(DB都有错)D10、C11. 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馀家。12.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参考译文】【丙】齐威王和魏惠王在郊外会猎。魏惠王说:“齐国也有宝贝吗?”齐威王说:“

28、没有。”魏惠王说:“我的国虽然小,但是尚且有直径一寸左右的珍珠,能照亮车前车后各十二辆的珠子有十枚。像齐国这样大的国家怎么会没有宝贝呢?”齐威王说:“我所以认为的宝贝和大王你的不同。我的臣子有个叫檀子的,让他守南城,楚人就不敢为寇作乱,泗河旁的十二个诸侯国都来朝见;我的臣子有个叫盼子的,派他守卫高唐,赵国人就不敢往东在黄河上打渔;我的官吏中有个叫黔夫的,派他守徐州,燕国人就会面对徐州的北门祭祀求福,赵国人就会面对徐州的西门祭祀求福,迁移过来要求居住于齐国的有七千多家;我的臣子有位叫钟首的,派他防备盗贼,就会做到路不拾取丢失的财物。这四个臣子,能照耀千里,岂止十二辆马车呢!”魏惠王脸上露出惭愧的

29、神色。(2021湖北荆州)杜甫,字子美,京兆人。贫,少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大历中,出翟塘,溯沅、湘以登衡山,适耒阳。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自棹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与李白齐名,

30、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 (节选自唐才子传选译卷二杜甫)【注释】:羸服:贫贱人的衣着。窭:贫寒。关辅:关内畿辅地区,即现在的关中地区。橡栗:橡树的果实。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B.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C.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D.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9.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1、( )(2分)A. 杜甫年轻时未振作自己,他去拜访李邕,李邕认为他才华非同一般。B. 杜甫回到京城之后,遇到饥荒,于是他背柴、采摘橡树果实来过活。C. 杜甫游览岳祠时被洪水困住,县令救了他,还请他吃牛骨头、喝白酒。D. 杜甫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杜甫多次经历叛乱,保持气节不被玷污。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关辅饥,辄弃官去。(2)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参考答案】8、A 9、D10、当时关中地区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开。严武因为与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亲自到杜甫家探望。【参考译文】杜甫字子美,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客居在吴、越、齐、赵一带。

32、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去看望他。参加进士没考上,困居长安。适逢安禄山叛乱,皇帝逃入蜀地,杜甫避乱奔逃于泾、渭等三江流域。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鄜州想要投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至德二年,杜甫逃到凤翔,呈上名贴,被任命为左拾遗。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到处是盗寇抢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鄜州,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小儿子甚至被饿死。于是杜甫亲自前往鄜州探视。(杜甫)从鄜州回到京城,出任华州司功参军。关中随处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去。漓去,客居秦州,以背负木柴、采集橡果为生。后来(杜甫)流落到剑南。在成都城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居住。恰逢严武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是世代

33、交谊,就对杜甫十分优待,亲自来到杜甫家中。大历年间,杜甫出了瞿塘峡,又从长江溯流而上到沅江、湘江,以便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暂住耒阳,游览南岳庙,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县令为他摆设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离开了人世,享年五十九岁。他与李白齐名,当时称为“李杜”。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坚守节操,没有污点。他所作的诗歌,感伤时局又懦弱无为,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们都很同情他。(2021湖北黄石)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

34、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羲之: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冠:超越。修禊:古人游春活动。映带:景物相互映衬。流觞曲水:觞,酒杯。在弯曲的水道中取酒为乐。品类:这里指天地万物。极:尽情。信:实在、确实。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35、一项是( )(2分)A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B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C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D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会: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B修:茂林修竹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C之:名士多居之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D志: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6、(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15联系选文,概括出引发作者“信可乐也”感慨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12. C(2分) 13. B(3分) 14.(1)即使(虽然)没有音乐演奏的盛景,(但是)边喝酒边赋诗,也足够用来畅快叙说内心的情怀。(“虽”“丝竹”“以”翻译错误各扣 0.5分,共2分) (2)抬头望见广大的天地,低头察看繁盛的万物。(语序不当扣 1分,共2分) 15美丽的山水游春活动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宴饮畅叙幽情(内心的情怀)欣赏天地万物。(答对其中任意三项,意近即可,共3分) 【参考译文】王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

37、优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绰、李充等人,皆以文章盖世,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群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以申明他的志趣。文章说: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

38、,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2021湖北随州)孔奋传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姑臧令。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任令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弥竟川泽。唯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

39、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杀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预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擒灭茂等,奋妻子为隗茂为所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奋为政明断,彰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选自后汉书孔奋传,有删改)【注释】建武:光武帝刘秀年号。姑臧:地名。市日四合:每天有四次集市。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而

40、计其长曾不盈寸B. 士多不修节操 邹忌修八尺有余C. 而击之愈厉 人不知而不愠D. 不以官属礼之 请以军礼见11. 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B. 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C. 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D. 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1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奋任姑臧令期间,注重节操,施政仁平,孝顺母亲,深得太守梁统的敬重。B. 陇西和蜀地被平定后,孔奋奉诏入京,没有资财,仅乘一辆车上路。C. 妻子被贼人当做了人质,孔奋和儿子全然不顾,依然追赶讨伐,以致

41、妻子被杀。D. 选文表现孔奋清正、廉洁的品质,主要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1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参考答案】10. B 11. D 12. C 13. (1)官员、百姓被他的精神所感动,都拼力与贼人作战。(2)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10题详解】A.都是动词,满,达到;B.动词,培养/长,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这里指身高;C.都表转折,译为但是;D.都是介词,按照;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读。作答此题,先翻译句子,在理解句意基础上句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君清廉仁义贤惠,全县都蒙受

42、他的恩惠,他如今离去,我们为什么不报答他的恩德!故正确的断句为: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故选D。【12题详解】C.妻子:古义是两个词,指妻子和儿女。被当作人质的包括儿子,最终,妻子和儿子都被杀。理解为“孔奋和儿子全然不顾”不正确。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古今异义。(1)吏民:官员、百姓;感:使动用法,被感动;感义: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莫不:没有谁不;倍用命:拼尽全力。(2)虽:即使;奔:名词,飞奔的马;御风:驾着风;不以:不如,比不上;疾:快。【参考译文】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

43、人。建武五年,河西将军窦融邀请孔奋担任守姑臧长。当时天下纷扰混乱,唯有河西地区较安定,姑臧被人们称为富县,这里与羌胡通商贸易,每天有四次集市,每一任县官,没有几个月便都富裕起来。孔奋任职四年,财产却一点没有增加。当时全国仍未安定,士大夫都不注重操守,而孔奋却尽力以清廉行事。因此被众人所讥笑,有的人认为他身处富庶地区,不能使自己富裕起来,只是徒然自讨苦吃。孔奋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他侍奉母亲非常孝敬谨慎,虽然自己生活俭朴,却极力以美食孝敬母亲。亲自带着妻子儿女一同以普通饭菜为食。太守梁统对他深为敬重,不以官属的礼节对待他,常到大门口迎接,领入内室引见给自己的母亲。 陇西和蜀地被平定后,河

44、西地区的太守、县令都被征召入京,官员的财物连车满载,塞满了山川。只有孔奋没有资财,乘一辆空车上路。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都说:“孔君清廉仁义贤惠,全县都蒙受他的恩惠,他如今离去,我们为什么不报答他的恩德!”于是共同凑集收敛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送给孔奋。孔奋只是拜谢而已,一点都不接受。 孔奋抵达京城后,授职为武都郡丞。当时陇西残余的贼人隗茂等人在深夜攻击官府,残杀了郡太守。贼人害怕孔奋穷追不舍,于是抓住他的妻子儿女,企图作为人质。孔奋当时年已五十,只有一个儿子,但他一心为国,毫不被贼人所动,仍尽力征讨。官员、百姓被他的精神所感动,都拼力与贼人作战。贼人窘迫惶恐,被逼急了,于是把孔奋的妻子儿女推到阵前,希望孔奋退兵,而孔奋却攻击得加急迫,终于擒获消灭了隗茂等人,但他的妻子和子女却被贼人所杀。光武帝因此而下诏褒扬赞赏了孔奋,拜他为武都太守。 孔奋施政清明有决断,甄别和表扬善行,痛恨错误行为。见到人有美德,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