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亭记》2019年浙江金华丽水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doc

上传人:悠远 文档编号:93180975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洗心亭记》2019年浙江金华丽水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洗心亭记》2019年浙江金华丽水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洗心亭记》2019年浙江金华丽水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洗心亭记》2019年浙江金华丽水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年浙江金华丽水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洗心亭记(唐)刘禹锡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章章。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始予以不到为恨,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征其经始,曰僧义然。啸侣为工,即山求材。槃高孕虚,万景坌来。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鸟思猿情,绕梁历榱。月来松闲,雕缕轩墀。石列笋虡 , 藤蟠蛟螭。修竹万竿,夏含凉飔。斯亭之实录云尔。然上人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长庆四年九月

2、二十三日,刘某记。(选自刘禹锡集)【注】吉祥尤章章:吉祥寺尤为著名。弭:消除。槃(pn):回旋,弯曲。坌(bn):并,一起。榱(cu):椽子。墀(ch):台阶。虡(j):柱子。然上人:指义然。上人,对僧的尊称。(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修竹万竿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C.既志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故名洗心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3)是“月来松闲”中“闲”字的繁体篆书,“月色入户”是为 。请赏析“月来松闲”中“闲”的妙处。 (4)有同学认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

3、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语,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请你比较“息心”“洗心”的内涵,说说刘禹锡为何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 【参考答案】(1)A(2)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3)“月来松闲”令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古诗文中的“明月”“山松”常常营造出清朗的意境。作者用拟人手法,以松之“闲”表现景之清幽与人之清闲,“松闲”实则作者自己内心的观照。(4)“忧人”“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指耽于尘世俗务、患得患失之人,或极力追求名利、处心积虑之人,“息心”指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四周之景令人心思变得恬淡

4、、纯净,“洗心”指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相比较而言,“洗心”更契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气质。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文言文断句,一词多义 【解析】【分析】 B:修竹万竿 :形容词,长;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动词,谋求。 C:既志之:动词,做标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动词,立志。 D:故名洗心:连词,所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名词,原来,原来的样子。 A项都是动词,古今异义词,遗憾,故选A。 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句

5、意是吉祥寺傲立名山,俯瞰长江,西为荆州山水,东南是吴地风光,山水交织,灿烂如锦绣。据此断句为: 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在作者眼中,亭子不仅赏心悦目又能让人心里清净,所以命名为“洗心” ,可见 景之清幽与人之清闲 ,“松闲”实则作者自己内心的观照。 既是“闲心”,又能“洗心”。 这道题既是比较阅读,又是分析两文中作者思想感情的比较, 吴均与朱元思书 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本文 “洗心”指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洗心”更契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

6、气质。 故答案为:A; 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月来松闲”令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古诗文中的“明月”“山松”常常营造出清朗的意境。作者用拟人手法,以松之“闲”表现景之清幽与人之清闲,“松闲”实则作者自己内心的观照。 “忧人”“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指耽于尘世俗务、患得患失之人,或极力追求名利、处心积虑之人,“息心”指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四周之景令人心思变得恬淡、纯净,“洗心”指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相比较而言,“洗心”更契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气质。【点评】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

7、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明确题目中这个词所有的解释或用法,探究每一项中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答题时应注意,首先明白语句大意,,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 ,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 本题考查赏析字词的表达效果。答题时应注意,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答题时应注意,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或者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

8、答。文言语句断句的基本方法:1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附参考译文】天下著名的寺庙有数

9、十等,而吉祥寺名气最大。吉祥寺傲立名山,俯瞰长江,西为荆州山水,东南是吴地风光,山水交织,灿烂如锦绣。起初我以没到过这里为遗憾,今天来了才弥补了遗憾,满足了愿望。既而在山上四处游览观光,赞不绝口,在竹石之间最佳处寻到新亭,红彤彤的仿佛能工巧匠所画的鳌背上的神物。登亭四望,远近大小景物纷纷呈现在眼前,优美的风光目不暇给。询问修建此亭的经过和始末,有的人说:有僧义然,发动僧侣一起动手,因势象形,就地取材,建亭于此。该亭盘曲高耸,气象万千,山中景象,尽收眼底。词人置身此地,意境常新;僧侣置身此地,随遇而安;忧郁的人置身此地,一切烦恼永远消失。飞鸟思归,猿猴依恋,在亭子的梁椽之间,鸟飞猿攀随处可见。明月照在松林及雕镂的窗户和台阶上。巨石上悬挂着钟磐的木架,蛟龙像藤一样蟠据在高大的乔木上。有修竹万竿,夏季依然舒爽清凉。这就是这个亭子的真实记录。然而,山上的人手持如意向我作揖行礼说:“既然写了篇文章记录它,何不再给它命个名字,让它传播更远呢!”我凭借这个亭子环视了一下四周,认为没有不适宜的地方。不仅赏心悦目又能让人心里清净,所以命名为“洗心”。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九月二十三日。刘禹锡记。(2019浙江金华丽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