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教案学习精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教案学习精品.pdf(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 1 课时 碳的单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 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间结构的分析,知道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2.通过木炭(或活性炭)吸附作用演示实验的探究,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情感 态度 价值观】通过对碳的不同单质具有不同用途的探究,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观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和 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
2、析。【教学难点】金刚石、石墨和 C60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铅笔伴你从小到大,你一定不陌生。你们也许还见过名贵的钻石,但你知道它们其实是“一家人”吗?化学世界就是这么神奇!二、推进新课 1.金刚石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吗?归纳总结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氧气和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红磷和白磷都是由磷元素组成的。过渡金刚石、石墨和 C60是庞大的碳家族成员,其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投影展示 归纳总结纯净的金刚石是
3、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其可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等。2.石墨 过渡金刚石对光有折射和散射作用,但是同由碳元素组成的石墨,和金刚石相比外表要暗淡许多。阅读教材第 107 页石墨的相关内容,归纳出石墨的相关性质。归纳总结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有滑腻感。提出问题生活中常接触到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这些物质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它们的结构与石墨类似,它们都具有哪些主要性质呢?演示实验实验 6-1,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轻轻振荡锥形瓶,观察现
4、象。归纳总结 现象 液体颜色由红色逐渐变浅,最终褪为无色 分析 木炭(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了水中的色素,色素减少,导致水的颜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讨论交流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根据木炭(或活性炭)具有很强吸附性这一性质,你能推测出木炭(或活性炭)有哪些用途吗?归纳总结作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冰箱的除味剂。制糖工业的脱色剂。演示将一根 2B 铅笔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在一起,接上电池和灯泡,接通电源后,观察灯泡是否发亮。提出问题结合物理学中的相关知识,想一想灯泡为什么会发亮?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归纳总结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讨论交流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很广。列举出生活中利用石墨导电
5、性的一些实例。3.C60 过渡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形态的碳单质逐渐被人们发现,其中发现较早并已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 C60。归纳总结每个 C60分子由 60 个碳原子构成,形似足球,又被称为足球烯。拓展延伸金刚石、石墨和 C60的性质比较及用途 金刚石 石墨 C60 物理 性质 外观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 深灰色、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 形似足球 光泽 加工研磨后有夺目光泽 有金属光泽 硬度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很软 用途 裁玻璃、作 钻头、作装 饰品等 作铅笔芯、电 极、润滑剂等 作超导体、制备新材料等 提出问题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存在很
6、大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投影展示金刚石、石墨和 C60的微观结构模型。归纳总结金刚石、石墨和 C60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讨论交流结合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及 C60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 C60 第 1 课时 碳的单质 碳 的 单 质 金刚石 结构 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性质 无色透明、硬度大用途 作装饰品、裁玻璃、切割大理石、作钻头等石墨 结构 细磷片状固体性质 深灰色、不透明、有金属光泽、质软、有滑腻感、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等用
7、途 作铅笔芯、石墨电极、润滑剂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吸附性 结构 每个分子由 个碳原子构成 形似足球用途 广泛应用于超导、材料、医学及生物等领域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充分挖掘教材的各方面资源,利用图片、图表等丰富的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设计成师生对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如铅笔芯中的石墨、电池中的碳棒、净水用的活性炭等,引出学生对相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探究,可谓水到渠成。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 2 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
8、性、还原性。【过程与方法】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1.通过实验事实理解碳的化学性质的活泼和稳定都是相对的。2.通过演示实验,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情感 态度 价值观】通过对碳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帮助学生建立崇尚科学的观念,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碳单质的还原性及还原反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赫赫有名的书画家,他们留下的传世之作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洗礼,成为我国文化中的瑰宝。为什么古代的作品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依然笔锋清晰,清明上河图保存到现在仍色
9、泽鲜艳而不褪色呢?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是用什么来书写或绘制字画的呢?二、推进新课 过渡古代字画(用墨书写或绘制,墨用炭黑等制成)保存至今,纸或布都已经开始腐烂或破损,但墨色依然不变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即使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提出问题为什么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呢?投影展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归纳总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4,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因此,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提出问题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若升高温度,碳的活泼性又如何呢?知识回
10、顾回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归纳总结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当碳燃烧不充分时,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2CO。过渡碳除了能与氧气反应外,在高温时还能与某些氧化物发生反应。演示实验实验 6-2,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2CuO2Cu+CO2。特别提醒为了防止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的液体倒流至盛有 CuO 和 C 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
11、管从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实验时所用的木炭应过量,可使氧化铜充分反应,也可防止生成的铜被重新氧化。提出问题从分子组成上看,CuO 转变为 Cu,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归纳总结 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还原性。讨论交流碳具有还原性,结合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说一说碳具有哪些应用?归纳总结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如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2Fe2O3+3C4Fe+3CO2。在高温条件下,碳还能使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2CO。板书设计 第 2 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本节课采用的是探究法进行教
12、学,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引导,进而提出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课题 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获得二氧化碳的途径的讨论与分析,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树立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2.通过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备二氧化碳和氧气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
13、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情感 态度 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收集方法。【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吗?植物的生长既离不开阳光和水,也离不开二氧化碳。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过低,将严重地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在实验室里成功制取了氧气,那么,在实验室里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二、推进新课 请同学们列举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并用化学方
14、程式表示。然后讨论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归纳总结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石灰石高温分解:CaCO3CaO+CO2;C+2CuO2Cu+CO2 等。这些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但操作较复杂,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便收集,所以这些反应均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讨论交流实验室有以下几种药品: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CaCO3)、碳酸钠(Na2CO3)、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利用这几种药品探讨实验室制取 CO2的方法。演示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药品 实验现象 实验 1 碳酸钠和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很剧烈 实验 2 石灰石和稀硫酸 开始反应时有
15、气泡产生,反应一会儿后不再有气泡产生 实验 3 石灰石和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反应速率适中 提出问题上述三个实验中,哪一个比较适合在实验室里制取 CO2?为什么?归纳总结实验 3 反应速率比较适中,适合于实验室制取 CO2。实验 1 反应剧烈,不便于气体的收集;实验 2 的反应很快就停止了,收集到的 CO2量少。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均是 CaCO3)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拓展延伸不能选用稀硫酸,因为稀硫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生成的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附着在其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不能选用浓盐酸,因为浓盐
16、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混杂在 CO2中,使制得的 CO2不纯。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的学习,我们知道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的学习总结确定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113114 页“探究”的相关内容并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反应物的状态 固体和固体反应固体和液体反应液体和液体反应 反应条件 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过渡请同学们依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反应原理及相关性质进行比较,并完成下表。二氧化碳和氧气
17、的实验室制取及相关性质比较 制取 原理 反应物 的状态 反应 条件 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较(大或小)是否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 二氧 化碳 稀盐酸和 大理石(或 石灰石)反应 固体与 液体 常温 比空气的大 溶于水,与水反应 氧气 加热高 锰酸钾 固体 加热 比空气的大 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加热氯 酸钾 固体 加热 分解过氧 化氢 固体与 液体 常温 提出问题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有什么不同?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归纳总结大理石(或石灰石)是块状固体,稀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需要加热,由此可知,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类似于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因二氧化碳可溶于
18、水并能与水发生反应,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常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加入药品时,应先加固体药品后加液体药品。长颈漏斗口应伸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提出问题用集气瓶收集反应生成的气体,怎样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如何证明集气瓶中已充满了二氧化碳?(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115 页的相关内容并进行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检验方法:将导气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生成的气体是 CO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 CO2已收集满。讨论交流通过学习,讨论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板书设计 课题 2 二
19、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实验、提问等多种手段的运用,体现了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寓教于乐,以情激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对于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初中学生来说,记忆和理解的水平差异还是比较大,且有些学生对实验的装置不敢大胆的猜想和设计,需要教师的帮助和鼓励。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 1 课时 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3.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4.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20、【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2.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情感 态度 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称它是“粉刷匠”;环境师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请你们猜一猜这种物质是什么呢?二、推进新课 1.二氧化碳的性质 演示实验实验 6-3和 6-4,适时
21、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记录 现象 分析 实验6-3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其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实验6-4 塑料瓶变瘪了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导致塑料瓶中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 6-3和实验 6-4,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归纳总结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 体积的水约能溶解 1体积的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提出问题你还能通过哪些事实或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总结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方法)归纳总结一个两端(均有纸筒)已平衡的天平
22、,往一端的纸筒中倾倒二氧化碳,天平向倒入二氧化碳的纸筒一端倾斜;同体积的气球,充入二氧化碳比充入空气下沉得快;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等。讨论交流列举一些生活事实,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演示实验实验 6-5,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记录 ()()()()烘干第 四朵花 现 象 纸花 变红 纸花 不变色 纸花 不变色 纸花 变红 纸花又 变成紫色 分析 醋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CO2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性物质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碳酸不 稳定,受 热易分解 归纳总结二
23、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H2CO3H2O+CO2。讲解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CO2+Ca(OH)2CaCO3+H2O。提出问题生活中为了使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 Ca(OH)2粉刷的墙壁快些干燥,常常在室内放置一个炭火盆,这是为什么?放置炭火盆的初始阶段,墙壁不干反而变得潮湿的原因是什么?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归纳总结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浆中的 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开始时墙壁
24、潮湿的原因),所以墙壁越来越坚硬。过渡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大家知道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吗?(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119 页有关“干冰”的相关内容)讲解介绍“干冰”的有关知识: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并可用于人工降雨。2.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有广泛的用途,请根据所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总结其相关用途。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投影展示 归纳总结碳循环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保温的作用的
25、现象。讨论交流谈谈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及为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板书设计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 1 课时 二氧化碳 教学反思 本节课实验较多,与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内容趣味性较强,学生能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真正成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温室效应的概念及为防止温室效应增强应采取的一些措施,树立了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 2 课时 一氧化碳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2.认识一氧化碳在冶金工业的重要用途。3.知道生活中一氧化碳的产生途径,致人中毒的机理及其对环境的污
26、染。【过程与方法】通过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对比,学习对比的学习方法。【情感 态度 价值观】1.通过全面认识一氧化碳的性质,体会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2.通过对一氧化碳毒性的了解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全国各地煤气中毒事件时有发生。那么煤气中毒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怎样做才能避免煤气中毒?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二、推进新课 提出问题碳的氧化物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一氧化碳,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的角度分析,它们有什么异同点?它们的性质是否相同?投影展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
27、子模型。归纳总结两者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 个 CO2分子比 1 个 CO 分子多 1 个氧原子,这就使得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那么一氧化碳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121 页的相关内容并进行归纳)归纳总结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提出问题由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实验室里该如何收集一氧化碳气体?归纳总结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略小,因此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来收集。讲解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28、拓展延伸CO 与 H2一样,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提出问题每逢寒冬腊月,有人就想用煤火取暖,但又担心煤气中毒,所以睡前常在室内放几盆冷水,以防煤气中毒,这样做真的有效吗?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该怎么办?归纳总结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CO 难溶于水,故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漏时不易被察觉,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可帮助人们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当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煤气
29、阀门,然后开窗通风。过渡一氧化碳除了具有可燃性和毒性外,还有哪些化学性质吗?(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2 页有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相关内容并进行归纳)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归纳总结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CO+CuOCu+CO2。讲解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1)实验装置(2)实验步骤:实验前先检验 CO 的纯度;先通入 CO,排尽空气后,点燃酒精灯,加热;反应结束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 CO 直至玻璃管冷却。(CO 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前者颠倒易发生爆炸,后者颠倒得到的铜会被氧化)(3)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尾气时产生蓝色
30、火焰。(4)注意事项:CO 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要对尾气进行处理(点燃或收集)。讨论交流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说一说一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归纳总结CO 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气体燃料;CO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等。板书设计 第 2 课时 一氧化碳 一 氧 化 碳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对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有了初步的了解。鉴于学生已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故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又可以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认识。总体来说,学生掌握得较好,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实验活动 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1、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练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2.学会收集、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组装和评价实验装置,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表达与探究的能力。【情感 态度 价值观】1.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2.从设计实验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收集、检验及验满。【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组装实
32、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验证其性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二、推进新课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什么?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考虑哪些因素?归纳总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原理为 CaCO3+2HClCaCl2+H2O+CO2。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过渡今天我们将在实验室自己动手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实验桌上
33、提供的药品和仪器组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归纳总结小组展示组装的装置。提出问题组装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后,接下来该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小组讨论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归纳总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可简单概括为“连检装注集验”,即按实验要求连接装配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注入稀盐酸;收集气体;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说明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导气管伸入试管内不宜过长,稍露出橡胶塞即可。装入药品时,应先加固体药品,后加液体药品。收集二氧化碳只能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以便排尽空气。提出问题如何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又如何证明二
34、氧化碳已经收集满了?归纳总结检验方法: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是二氧化碳。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收集满。过渡利用收集的二氧化碳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进行实验实验(1)。实验记录燃着的蜡烛熄灭。归纳总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实验实验(2)。实验记录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现象 两支试管中的溶液均呈紫色 溶液变 成红色 红色溶液又 变成紫色 归纳总结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碳酸: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演示实验实验(3)
35、。实验记录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归纳总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讨论交流怎样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归纳总结打开饮料瓶瓶盖,换上带导管的橡胶塞,轻轻摇动饮料瓶,将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证明碳酸型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板书设计 实验活动 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一、制取二氧化碳 1.实验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2.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3.检验:澄清石灰水。4.验满:燃着的木条。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3.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Ca(OH)2+CO2CaCO3+H2O。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实验课,意在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在实验中利用分组实验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组内的团队合作精神,达到了很好地教学效果。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