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重点结合版(2).docx

上传人:侯** 文档编号:9302374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基重点结合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基重点结合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基重点结合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基重点结合版(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基重点(结合版) 绪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之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形成的条件:以古代基础解剖知识为基础,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相关临床资料以明确病变本质并确立证,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这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基本理论。第一章阴阳五行阴阳

2、:1.阴阳的基本概念:生活中常识:日光的向背。哲学层面:即属性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自然科学中医学层面:特指人体内密切相关的相互对应的两种,物质及其机能的属性2.阴阳的特性: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属性的规定性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阴阳自和与平衡。4.阴阳偏盛:即阴偏盛、阳偏盛,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胜,指阳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阳”而使机体阳气亢盛所致的病理状态。由于阳气的特性是热,故说“阳胜则热”。如温热之邪侵犯人体,可出现高热、烦躁

3、、面赤、脉数等实热证的表现、由于阳能制约阴,故在阳气亢盛时必然要消耗和制约津液和阴气,使之减少,从而出现脏腑、阻滞、器官失于滋润而干燥,机能失于抑制而亢奋的临床表现,如口干唇燥、舌红少津等。即所谓“阳胜则阴病”。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阴胜,是指阴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阴”而使机体阴气亢盛所致的病理状态。由于阴气的特性是寒,故说“阴胜则寒”。如寒邪直中太阴,可出现面白形寒,脘腹冷痛,泻下清稀,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等实寒证的表现。由于阴能制约阳,故在阴气亢盛时必然会损耗和制约机体的阳气,导致其虚衰,可出现脏腑、组织、器官失于温煦,机能失于推动的临床表现,如畏寒肢冷、蜷缩、脉迟伏等,即所谓“阴胜

4、则阳病”。 阴阳偏盛所形成的病证是实证:阳偏盛导致实热证,阴偏胜导致实寒证。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 五行:五行特性:(较重要)“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五行生克:五行相乘: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五行相侮: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 素问五行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不胜而侮其所胜:其不及,则几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这是对五行相乘与相侮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很好说明。五行母、子:如木生火,木即为火之母,火即为木 第二章藏象 心:1.心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血脉,主藏神。心的生理特性为主通

5、明和心气下降。2.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与自然界夏气相通应。3.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总结为总司一身血液的运行及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4. 由于心主宰人体整个生命活动,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肺:1.肺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在的生理特性主要有肺为华盖、肺为娇脏与肺气宣降。2.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肺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与自然界秋气相通应。 (肺朝百脉(重要,需了解),主治节:1)肺朝百脉:指肺具有辅心行血于周身的生理机能。全身的

6、血液,通过血脉而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而后运行于全身。全身血脉统属于心,心气是行血的基本动力。而血液的运行,又赖于肺气的推动,即肺气具有辅心行血的作用。肺通过呼吸作用,调节全身气机,从而促进血液运行。故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难经一难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肺气充沛,宗气旺盛,气机调畅,则血运正常。若肺闷,唇青舌紫等症;反之,心气虚衰或心阳不振,心血运行不畅,也能影响肺气的宣降,出现咳嗽、气喘等症。2)肺主治节: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津液的机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其生理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7、: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二是治理调节一身之气的运动;三是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治理调节津液的输布代谢。由此可见,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机能的高度概括。) 脾:1. 脾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运化与主统血。脾的生理特性主要有脾气主升与喜燥恶湿。2. 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其华在唇,在窍为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通应长夏或四时。 肝:1. 肝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疏泄与主藏血。肝的生理特性主要有肝气升发与肝为刚脏。2.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3. 肝主疏泄:(较重要)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

8、而调畅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活动等作用。肝主疏泄的中心环节是调畅气机。(肝气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使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通畅无阻,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从而维持了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机能活动的有序进行。)肝气疏泄、畅达全身气机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调畅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 调畅脾胃之气的升降。 调畅情志。 调畅胆汁的分泌排泄。 调畅排精排卵行经。3. 肝主藏血:(较重要)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机能。贮藏血液:肝藏血,有“血海”之称,其意义概括起来有如下四个方面: 濡养肝及其形体官窍。 为经血生成之源。 化生和濡养肝气。 化

9、生和濡养魂。调节血量:一般情况下,人体各部分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又随着机体活动量、情绪、外界气候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如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外周血流量增加;而在安静或休息时外周血液分配量则减少。)这种变化是通过肝主疏泄与主藏血的协同作用来实现的。肝调节血量的机能,以贮藏血液为前提。(只有充足的血量贮备,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而肝血的外流诸经和回归肝脏,又受肝气疏泄作用的调节。)防止出血:肝为藏血之脏,具有收摄血液、防止出血的机能。肝防止出血的机理,大致有三个方面: 肝气能收摄血液。(肝气充足,则能固摄肝血而不致出血。)肝气疏泄,畅达气机,维持血液运行通畅而不出血。(若肝气抗逆,疏泄太过,血随气逆

10、,可导致出血。)肝主凝血。(肝之阴气主凝敛,肝阴充足,肝阳被涵,阴阳协调,则能发挥凝血作用而防止出血。) 4.肝藏血机能失职引起的出血,称“肝不藏血”。 肝不藏血的病机大致有三: 肝气虚弱,收摄无力。 肝火亢盛,灼烧脉络,迫血妄行。 肝阴不足,不能凝敛血液于肝脏,反而虚火内扰,引起出血。 肾:1. 肾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的生理特性是主蛰守位与肾气上升。2. 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3. 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精贵藏,故称肾为“封藏之本”。肾精

11、化肾气含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协调一身脏腑之阴阳,故又称肾为“五脏阴阳之本”。 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较重要,需了解)六腑的气机运动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即每一腑都必须适时排空其内容物,以保持六腑通畅,机能协调,故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之说。 胆:1.胆的主要生理机能是贮藏、排泄胆汁和主决断。2.胆为奇恒之腑: 胆是中空的囊状器官,内盛胆汁。古人认为胆汁是精纯、清洁的精微物质,称为“精汁”,故胆有“中精之腑”、“清净之腑”或“中清之腑”之称。 胆形态中空、排泄胆汁参与消化类似六腑,但其内盛“精汁”则又与五脏“藏精”的生理特点相似,似脏非脏

12、、似腑非腑,故又称奇恒之腑。 胃:1. 胃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2. 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重要) 小肠: 小肠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主液。 大肠: 大肠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传化糟粕与主津。 膀胱: 膀胱的主要生理机能是汇聚水液,贮存和排泄尿液。 三焦:(略)1.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2. 三焦概念有六腑三焦、部位三焦与辨证三焦的不同。 六腑三焦的主要生理机能是疏通水道,运化津液。 部位三焦的总体生理机能是通行诸气与运行津液。上焦: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生理特点:“上焦如雾”喻指上焦宣发卫气,敷布水谷精微、血和津液的作用,如雾露之灌溉。中焦

13、:包括脾胃、肝胆等脏腑;生理特点:“中焦如沤”喻指中焦消化饮食物的作用,如发酵酿造之过程。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女子胞、精室等脏腑以及两下肢。生理特点:“下焦如渎”喻指肾、膀胱、大肠等脏腑排泄二便的机能,如沟渠之通导。 辨证三焦:指三焦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辨证三焦,既非六腑三焦,亦非部位三焦,而是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浅及深的三个不同病理阶段。究其概念的来源,则可能是由部位三焦的概念延伸而来。) 脾与胃:(较重要) 脾与胃通过经脉的相互属络构成了表里关系。 脾与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脾与胃的关系,主要包括水谷纳运协调、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等,体现在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两方

14、面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精:(精与各脏腑的关系需注意)1.分类:精,按其来源分,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按其部位分,有各脏腑之精;按特质功能分,则有生殖之精、营养之精。由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相融合而成,分藏于各脏腑,则为脏腑之精;施泄以繁衍生命则为生殖之精。2. 精的功能:精除了具有繁衍生命的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3. 天癸:天癸,是肾精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体内产生的一种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维持生殖机能的精微物质。 (肾精的一部分在天癸的作用下,可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4. 先天之本:由于先天之精主要藏于肾,并在后天之精的资养下化为生殖之精以繁衍生命,因而称肾为“先天之本”

15、。5.生殖之精:(略)生殖之精源于肾精,由肾藏的先天之精在水谷之精的充养和天癸的促进下合化而成,起着繁衍后代的作用。6.脏腑之精:(略)一身之精分藏于脏腑,成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指脏腑所藏的具有濡养、滋润本脏腑及其所属的形体、官窍等作用的液态精华物质。五脏皆藏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但有成分比例的不同。各脏腑之精都由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相融合而成,其中肾精主要由先天之精构成,而心肺脾肝四脏之精主要由后天之精构成。各脏腑之精具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心精与心血相融合贮存于心内,起到濡养心脏、血脉和心神的作用。肝精与肝血融合贮存于肝内,发挥濡养肝脏及筋目的作用。肺精于脾转输至肺的水谷之精和津液

16、融合贮存于肺中,具有滋养肺脏及皮毛的作用。脾精主要由水谷之精构成,并由脾气输布到其他脏腑,化为该脏腑之精,脾精还有化生气血、生长肌肉的作用。肾精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加之分藏于肾的水谷之精的充养而生成。肾精主要由濡养肾脏、化生殖之精以繁衍生命、化髓通脑以养神等作用。)脏腑之精不仅濡养脏腑,而且化生脏腑之气,推动和调控脏腑的生理机能。 气: 1.气的基本概念:(哲学)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的本质,宇宙间的一切事务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产生的。(医学)气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具有很强活力的最基本的精微物质。2.人体之气的功能:推动与调控作用。 温煦与凉润作用。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中介

17、作用。(1)推动作用: 气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激发和推动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2)温煦作用:维持相对的恒定体温,有助于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有助于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正常的循环运行。(3)防御作用:生理表现:抵御外邪入侵,驱邪外出,病后的自我修复病理表现:易病,难瘥(4)气的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指气对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防止其无故流失,保证它们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气的固摄作用表现为: 统摄血液,使其在脉中正常运行,防止其逸出脉外; 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控制其分泌量

18、、排泄量,使其有度而规律地排泄,防止其过多排出及无故流失; 固摄精液,防止其妄泄。(若气的固摄作用减弱,则有可能导致体内液态物质的大量丢失。例如,气不摄血引起各种出血症;气不摄津引起自汗、多尿、小便失禁、流涎、呕吐清水、泄泻滑脱等症;气不固精可以引起遗精、滑精、早泄等病症。)人体之气因其生成来源、分布部位及功能特点可从三个层次进行分类:第一层次是人身之气,亦即一身之气;第二层次是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都属于一身之气的组成部分;第三层次是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他们都由先天元气和后天宗气来构成。4.宗气: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含义: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

19、称为“气海”,又名为“膻中”。来源:脾胃化生的饮食物中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5.营气:含义: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又称“营血”,“营阴”,“荣气 ”来源: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6.元气: 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的物质基础。生理功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推动脏腑 ,经络的等组织器官 的生理功能活动。7.卫气:又称“卫阳”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水谷精气中性质反应迅速的部分生理功能:护卫肌表 ,防御外邪,温养脏腑肌肉皮毛,开合汗孔,调节体温影响睡眠。8.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人体之气是不断运动者的活力很

20、强的极细微物质,它流行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筋骨皮毛,发挥其生理功能,推动和调控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9气机失调: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失调”。 由于气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气机失调也有多种表现。 例如: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称作“气机不畅”;气的运行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称作“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作“气逆”;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作“气陷”;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称作 “气脱”;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称作“气闭”。 1. 血:血的基本概念:行于脉中,循环流注全身,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1.水谷之精和

21、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物质。2.血液以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津液以及肾精为化生之源。3.作用:濡养,化神4.血的生成:在物质基础方面是以营气,津液为主,还与肺吸入的清气及肾精有关,在相关脏腑中以脾胃最为重要。5.血的运行:血液充盈寒温适度,脉管系统通畅完好,气的推动,固摄,温煦作用且通过脏腑实现心主血脉,肺主气朝百脉,肝主疏泄,主藏血,肝主统血。津液:(津液的循环 输布)1.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2.津液的输布:(较重要)脾气转输布散津液。肺气宣降以利水。肾气蒸腾气化水液。肝气疏泄促水行。

22、三焦决渎利水道。综上所述,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主要依赖于脾气的升转、肺气的宣降、肾气的蒸化、肝气的疏泄和三焦的通利。津液的正常输布是多个脏腑生理机能的密切协调、相互配合 的结果,是人体生理活动的综合体现。2. 气与血的关系:气与血的关系,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两个方面。血与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 ,津血互化。 六、 病因1、 病因的概念:即致病因素,又称为病原(古作“病原”)、病邪等,泛指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的原因。2、 三因学说3、 中医临床探求病因的方法:一是直接询问发病原因,二是辩证求

23、因(即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分析来推求致病因素)又叫“审证求因”。第一节:外感病因1. 外感病因:指来自外界,从皮毛肌腠,或从口鼻等体表部位侵入人体,引起外感病的致病因素,也称“外邪”。2. 外感病因包括六淫和疫气。l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 外感性:六淫致病,其侵犯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 季节性。 地域性。 相兼性。l 风邪:1. 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点的外邪,称为风邪2. 风为春季的主气。风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风邪。3. 风虽为春季的主气,但终岁常在。因此风邪为病,四季常有,以春季为多见。4. 风邪来去疾速,善动不居,变幻无常;其性

24、轻扬开泄、动摇,且无孔不入。5. 风邪伤人多从皮毛而入,引起外风病证。6. 风邪是导致外感病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称为“百病之长。”7.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动。 风为百病之长。l 寒邪:1.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等特点的外邪,称为寒邪。2. 寒乃冬季之主气。若寒冷太过,伤人致病则为寒邪。3. 寒邪常见于冬季,当水冰地坼之时,伤于寒者为多,故冬多寒病。但寒邪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如气温骤降、空调过凉,恣食生冷、亦常为感受寒邪的重要条件。4. 寒邪侵入所致病症,称为外寒病证。其中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

25、,称为“中寒”。5.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 寒性收引。l 湿邪:1. 凡致病具有重着、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2. 湿为长夏的主气。若湿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湿邪。湿邪为病,长夏居多,但四季均可发生。(长夏,即夏至到处暑5个节气,又称“季夏”。时值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水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3. 湿邪伤人所致的病症,称为外湿病症。(外湿病症,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或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4.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湿性重浊。 湿性黏滞,易阻气机。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l 燥

26、邪:1.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2. 燥为秋季的主气。燥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燥邪。3. 燥邪伤人,多自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发为外燥病证。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热,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与热合侵犯人体,发为温燥;深秋近冬之寒气与燥相合,侵犯人体,则发为凉燥。4.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易伤肺。l 暑邪:1. 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2. 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3.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4. 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别。起病缓,病情轻

27、者为“伤暑”;发病急,病情重者,为“中暑”。5.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性升散,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 暑多挟湿。l 火邪:1. 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2. 火热旺于夏季,但并不像暑那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故火热之气太过,变为火热之邪,伤人致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3. 火热之邪伤人所致的病症,称为外感火热病症。4. 火与热异名同类,本质皆为阳盛,都是外感六淫邪气,致病也基本相同。火邪与热邪的主要区别是:热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全身性弥漫性发热征象;火邪致病,临床多表现为某些局部症状,如肌肤局部红、肿、热、痛,或口舌生疮,或目赤

28、肿痛等。火热皆为暑性,二者相较,热性易弥散,火性易结聚。5. 与火热之邪同类的尚有温邪。温邪是导致温热病的致病因素,一般只在温病范畴中应用。6. 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 火热易扰心神。 火热易伤津耗气。 火热易生风动血。 火邪易致阳性疮痈。l 疠气:1. 疠气是有别于六淫而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当自然环境急剧变化之时,疠气易于产生和流行,其伤人则发为疫疠病。2. 疠气的致病特点: 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l 七情内伤:1.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直接伤及内脏。 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

29、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多发为情志病。 影响病情变化。l 饮食适宜: 饮食不节。 饮食不洁。 饮食偏嗜。l 劳逸失度:1. 过劳: 劳力过度。 劳神过度。 房劳过度。l 痰饮:1.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叫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2. 痰可分为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的痰液,如咳嗽吐痰、喉中痰鸣等,或指触之有形的痰核。无形之痰,指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但以治痰的方法有效,从而推测其病因为有痰。)3. 痰饮的致病特点: 阻滞气血运行。 影响水液代谢。 易于蒙蔽心神。 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修复调节。 维持脏腑经络机能的协调。l 影响发病的主

30、要因素:1.除正气与邪气对发病的直接影响外,其他因素对发病的影响可归纳为环境因素、体质因素和精神状态三个方面。2.环境与发病: 气候因素。 地域因素。 生活工作环境。 社会环境。第七章病机发病的基本原理:发病,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邪气与正气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正气是决定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正气:1.正气的基本概念: 正气:简称“证”,泛指人体的各种物质结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是产生生理机能、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的物质基础。具有抵御、消除各种有害因素,使人体免受病邪伤害,而一旦受到损害则能促使其康复的能力。正气,与邪气相对而言,指人体内具有抗

31、病、祛邪、调节、修复及对外环境适应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2.正气的防御作用: 抵御外邪。 祛除病邪。 修复调节。 维持脏腑经络机能的协调。3.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1.除正气与邪气对发病的直接影响外,其他因素对发病的影响可归纳为环境因素、体质因素和精神状态三个方面。2.环境与发病: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病机虚实病机:实: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变化。即邪气的病力强盛,而正气的抗病能力未衰,能积极与邪抗争,故正邪斗争激烈,反映明显,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反应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称为实证。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

32、一种病理变化。即机体的正气虚弱,防御能力和调节能力低下,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无力,而邪气已退或不明显,故难以出现邪正斗争剧烈的病理反应,临床上表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称为虚证。阴阳偏衰:阳偏衰: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偏亢的虚寒证。阴偏衰: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阴不制阳,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气机失调:气滞:由于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为多见。(肺气壅塞,见胸闷、咳喘;肝郁气滞,见情志不畅、胁肋或少腹胀痛;脾胃气滞,见脘腹胀痛,休作有时,大便秘结等。)气逆:(较重要)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在肺

33、,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耳赤,易怒等症。由于肝为刚脏,主动主升,而又为藏血之脏,因此在肝气上逆时,甚则可导致血随气逆,或为咯血、吐血,乃至壅遏清窍而致昏厥。)气陷:气陷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尤与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内生五邪:内生“五邪”,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自身由于脏腑功能异常而导致化风、化火、化寒、化湿的病理变化。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有一定区别:内生“五邪”属内伤病的病机;外感六淫属于外感病的病因。风气内动:风气内动,即“内风”,是与外风相对,指脏腑气血失调,体内阳气抗逆而致风动之征的

34、病理变化。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风气内动病机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风虚内动、血虚生风等。寒从中生: 1.寒从中生,又称“內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气弥漫的病理变化。 2.內寒的病机主要与脾肾阳虚有关。湿浊内生: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脾气的运化水液功能障碍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由于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故又称脾虚生湿。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湿性重着黏滞,多阻滞气机,故其临床表现常可随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异。(如湿邪留滞经脉之间,则见头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屈伸不利。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则脘腹胀满

35、、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皮肤肌腠,则发为水肿。)湿浊虽可阻滞于机体上、中、下三焦的任何部位,但仍以湿阻中焦脾胃为多。津伤化燥:津伤化燥,又称“内燥”,与外燥相对,指体内津液耗伤而干燥少津的病理变化。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而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火热内生: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与外火相对,指脏腑阴阳失调,而致火热内扰的病理变化。火热内生有虚实之分,其病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阳气过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阴虚化火。第十章 养生防治康复第二节 预防1. 治未病,即中医学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疾病传变两个方面。2. 未病先

36、防:1) 调养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重视精神调养、饮食起居和加强身体锻炼)2) 外避病邪,防止邪气侵害 既病防变;1) 早期诊治2) 控制病传第三节 治则1. 治则:亦称治疗原则,是治疗疾病时必须遵询的法则,也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学理论。2. 中医治则理论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治疗原则就是“治病求本”(是指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病症的本质,然后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1) 扶正祛邪(针对虚证和实证所制定的两个基本治疗原则)运用原则:首先要分清证候虚实,其次在用药上要注意轻重缓急。2) 标本先后3) 调整阴阳4) 正治反治(重点)l 正治:1. 正治,是指采用与病证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病证的性质相逆,如热证用寒药,故又称为“逆治”。2. 正治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相一致的病证。3. 正治包括: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l 反治:1. 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中的假象的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2. 反治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符合的病证。3. 反治包括: 热因热用。 寒因寒用。 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l 三因制宜:三因制宜,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统称,是指临床治病要根据时令、地域、病人等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