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习资料:传染病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习资料:传染病重点.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传染病(conirmmicable disease):由病原微 生物(病毒、细菌、真菌等)和寄生虫感 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 可造成流行的疾病。病原体(pathgen):是指感染人体后可导致 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肮毒体、衣原体、 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感染性疾病(infeclious disease):由病原 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 性感染性疾病。感篥(infection):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 作用的过程。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当机 体防御受到损伤,体内处于共牛.状态的微 生物,或自然存在的隐匿病原微生物而致
2、病。感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被清除:无症状,特异性 和非特异性免疫完成。 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乂称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 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 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 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 学检查才能发现。少数人可成为无症状携带者。 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clinical infection),是指病 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 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 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
3、伤,引起病理 改变和临床表现。显性感染结束后,病原 体可被清除,感染者可获得较为稳固的免 疫力。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分 为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按发生和 持续时间长短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 携带者、慢性携带者。若其携带病原体的 持续时间短于3个月称为急性携带者,长 于3个月则称为慢性携带者。所有病原携带者的共同特征:无明显临床 症状而携带病原体,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 是重要的传染源。 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lion):病 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牛.于某些部位,由于机 体免疫功能足够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 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 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
4、免疫 功能下降时,则可以引起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般不排出体外, 这是叮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1.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1)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 殖并能将其排除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 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 动物。(2)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 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和体液传播。(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 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言(susceptible person),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7.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病 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 虫。(2)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 病
5、的主要区别。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能通 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传染病病人有传染 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3)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流行需要有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这三个基 本条件。传染病发病率在时间上(季节分 布)、空间上(地区分布)、不同人群(年 龄、性别、职业)中的分布也是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 发病可分为散发性发病、流行、大流行、 暴发流行。(4)感染后免疫力传染病的临床特点:(1)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incubaiion period):从病 原体侵入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从起 病至症状明显开始。 症状明显期(Period of ap
6、parent manifestation):此期所有的传染病的症状 和体征都充分体现。如随即进入恢复期则 称为顿挫型(aboriivc lype)。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当 机体的免疫力增长至一定程度,体内病理 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 本消失。复发(3叩se):是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 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 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 情形。再燃(recrudescence):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 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 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 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 初发病的症状与体
7、征再度出现的情形。后遗症(sequela):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 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 能恢复正常的情形。(2)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发热:程度,阶段性,热型及意义 发疹:斑丘疹,出血疹;毒血症状;单核- 吞噬细胞反应(3)临床类型:按临床过程长短分为急性、 亚急性、慢性:按病情分为轻型、典型(中 型/普通型)、重型、暴发型。传染病的诊断:临床资料 流行病学资料(I)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资料一般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血 液生化病原学检查:直接检查、分离培 养、特异抗原检查、特异核酸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测: 其他检查:内窥镜、超声、磁共 振、CT、活检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内三类共37种。 甲
8、类包括鼠疫、霍乱。城镇要求发现后6 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小时。乙类传 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 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lh renal syndrome, HFRS):是由汉坦病毒 (HV)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 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 和急性肾功能哀竭为主要临床表现。典型 病例呈五期经过。病理生理 1)休克:病程的37天常出现的低血压 休克称为原发性休克,少尿期以后发生的 休克称为继发性休克。原发性休克的原因 主要是全身小血管广泛受损,血管通透性 增加
9、,血浆大量外渗使血容量下降。继发 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是大出血,继发感染和 多尿期水与电解质补充不足,导致有效血 容量不足。(2)出血:发热期皮肤黏膜的小出血点是 由于毛细血管损伤、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 功能异常所致。低血压休克期至多尿前期, 主要是DIC导致凝血机制异常,此外血小 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和尿 毒症等亦能导致出血。(3)急性肾衰竭:肾血流障碍;肾脏 的免疫损伤:肾间质水肿和出血,压迫 肾小管,使尿量减少;肾缺血坏死; 肾素、血管紧张素H的激活,使肾动脉收 缩,因而肾皮质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 下降:肾小管管腔可被蛋白、管型等阻 塞,使尿液排出受阻。【临床表现】典型病例表现为
10、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 少尿期、多尿期、恢夏期五期经过。(1)发执期正热:多数患者起病突然,有畏 冷。发热,体温39yoe之间,以稽留热 和弛张热多见,热程37天。般体温越 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轻型患者热 退后拉状缓解,重症患者热退后病情反而 加重。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 头痛和腰痛,少数患者眼眶疼痛。头疝、 腰痛、眼眶痛一般称为“三痛”。并可有胃 肠道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等。部分患者出现嗜睡、烦躁、澹妄或 抽搐等精神症状。毛细血管损害征:主要表现为出 血、充血、渗出水肿。皮肤充血潮红主要 见于颜面、颈、胸部,重者呈醉酒貌。黏 膜充血见于眼结膜、口腔的软腭和咽部,
11、 皮肤出血多见于腋下及胸背部,常呈.搔抓 样、条索点状瘀点。黏膜出血常见于软腭, 呈针尖样出血点,眼结膜呈片状出血。如 在病程46天,腰、骨部或注射部位出现 大片瘀斑,可能由DIC所致,是重症表现。 渗出水肿征主要表现在球结膜水肿。肾损哲:蛋白尿、管型。肝损害:ALT/AST升高,黄疸 (2)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发生于病程46 日,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 血压下降。表现:血压改变;心血管系统 的表现:水电及酸碱紊乱:DIC:脑水肿、 脑出血;肾损加重,出现衰竭,少尿或无 尿: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3)少尿期:一般认为24小时尿量少于 500ml为少尿,少于50ml为无尿。少数患
12、者无明显少尿而出现氮质血症,称为无少 尿型肾功能不全。少尿期一般发生于5-8 口,临床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水和电 解质紊乱,严重者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和 肺水肿。(4)多尿期:病程914天,分为三期。移行期:每日尿量由500ml增至 2000mL虽尿量增加,但血BUN和肌肝等 反而增高,症状加重。 多尿早期:每日尿量超过 2000ml,氮质血症未见改善,症状仍重。多尿后期:尿量每日超过 3000ml,并逐日增加,氮质血症逐步下降。 此期若水和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 可发生继发性休克。(5)恢复期:尿量恢复为2000ml,精神 食欲基本恢复。【诊断】(D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季节,病前两个 月进
13、入疫区并与鼠类或其他宿主动物接触 史。(2)临床表现:早期三种主要表现(发热 中毒症状、充血血外渗体征、肾损害) 和病程的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 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浓缩、血红蛋 白和红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尿蛋白大 量出现和尿中带膜状物有助于诊断.血清、 血细胞和尿中检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 原和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可明确诊 断。特异性IgG抗体需双份血清效价升高 四倍以上有诊断意义。RT-PCR检出汉坦病 毒RNA有好手诊断。【治疗】“三早一就”为本病治疗原则,即早发现、 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1)发热期:抗病毒、减轻外港、改善中
14、毒症状、预防DIC。(2)低血压休克期:积极补容、注意纠酸、 改善微循环。(3)少尿期:稔、促、导、透,即稳定机 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4)多尿期:移行期和多尿早期的治疗同 少尿期,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 平衡,防止继发感染。(5)恢复期: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13.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 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经性传播。HIV主 要侵犯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 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 市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及HIV携带者。病毒 阳性而HIV抗体阴性的窗口期感染者是重 要的
15、传染源。(2)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经血传播、 母婴传播、其他。(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 为男同性恋、静脉药瘾者、性乱者、血友 病、多次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临床分期】(1)急性感染期:HIV感染后4-6周即 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恶心、咽 痛、肌痛、关节痛、皮疹及颈、枕部淋巴 结长大等。血清可检出HIV RNA及P24 抗原。CD4/CD8比例倒置,,血小板减少。(2)无症状感染期:HIV感染者数月至数 年无症状,实际为潜伏期。(3)全身淋巴结肿大期:除腹股沟淋巴结 以外,其他部位(如颈、枕、腋下)两处 或以上淋巴结肿大。其直径大于1cm,无 压痛,无粘连。(4)艾滋病:
16、可行五种表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厌食、体重 下降、慢性腹泻、易感冒等。全身淋巴结、 肝、脾肿大。输经系统藁状:头痛、癫痫、进行性痴 呆、F肢瘫痪等。严市机会性感染:如肺的子菌肺炎。继发性肿瘤:如卡波西肉瘤。并发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目前WHO将HIV感染分为A、B、C三 类,每类依据CD4+淋巴细胞数分为三级: 20.5x109/L 为 I 级;(0.2-0.49) xlO9/L 为H级:W0.2xl03L为山级。【临床表现】(1)肺部:可发生肺胞子菌肺炎,表现为 慢性咳嗽、发热,发细,血氧分压降低。 卡波西肉瘤也常侵犯肺部。2)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如脑弓形 虫病霹。肿瘤,如中
17、枢系统淋巴瘤案。 原发性HIV感染,如艾滋病痴呆综合征 等。其他,如败血症相关性脑部等。表 现为头痛、痴呆、癫痫、脑神经炎、肢体 瘫痪、共济失调等。(3)消化系统:口腔、食管念珠菌病及 HSV、CMV感染较常见。(4)皮肤粘膜:分为感染、炎症性皮肤病 及肿瘤三类。5)府面: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及弓形 虫视网膜脉络膜炎常见。【诊断】(I)流行病学资料:有性乱交、静脉药瘾、 输血制品史等。(2)临床表现:急性感染期根据高危因素 及类血清病表现;慢性感染期结合流行病 学史、严重机会性感染或机会性肿瘤、CD4 /CD8比例降低。(3)实验室检查:HIV抗原和抗体的检 测。高危人群有以下两项或以上可疑诊
18、AIDS, 进一步检杳确诊:1短期体重下降10%以上。2咳嗽或腹污 超过四周。3持续或间歇发热超过四周。4全身淋巴结肿大。5反复带状疱疹或慢性 播散性HSV感染。6 口腔念珠菌病。7全身瘙痒性皮炎。下列情况之一也应疑诊AIDS:1难治性肺部感染或进展迅速的活动性结 核病。2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或中、青年痴 呆症。3卡波西肉痛或伯基特淋巴瘤。【治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igh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 ART 疗法):通 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 来治疗爱滋病。该疗法的应用可以减少单 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最大限度地抑制病 毒的复制,使被破坏
19、的机体免疫功能部分 甚至全部恢复,从而延缓病程进展,延长 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该疗法把蛋白 的抑制剂与多种抗病毒的药物混合使用, 从而使艾滋病得到有效的控制。(1)核背类似物反转录酶抑制剂( 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 , NRTIs ): 如齐多夫定(ZDV/AZT),拉米夫定(LAM)(2)非核件类似物反转录醐抑制剂 (NNRTIs)3)蛋白酶抑制剂(proicasc inhibitors.PI)(4)基因治疗联合方案:般两种NRTIs联合一种 NNRTIs或一种PI制剂。【预防】(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艾滋病
20、防治知识 宣传教育。禁止毒品注射,取缔娼妓,严 禁性乱,高危人群用避孕套。严格筛查血 液及血制品,用一次性注射器。严格消毒 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规范治疗性病。HIV 感染的孕妇产前3个月起服AZT,产前顿 服NVP200mg,产后新生儿72小时内一次 性口服NVP2mg/Kgo注意个人卫生,不共 用牙具、刮面刀、餐具等。(3)保护易感人群。15. 伤寒(typhoid fever):由伤寒杆菌 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 续性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腹痛、玫 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伤寒细胞(typhoidcell):巨噬细胞吞噬 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碎片, 称为伤
21、寒细胞。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 小结节,称为伤寒小结( typhoid nodule) 戢伤寒肉芽肿(lyphoid granuloma)。肥达反应(Widal test):又称肥达试验, 伤寒杆菌血清凝集反应。用伤寒杆菌菌体0)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 乙、丙杆菌鞭毛抗原共五种,采用凝集法 测患者血清中各种抗体的凝集效价。对伤 寒有辅助诊断意义。【临床表现】典型伤寒分为四期。(1)初期:病程第一周。起病缓慢,最早 的症状是发热,热度呈阶梯型上升,可伴 有全号不适、酸痛、消化道症状;右下腹 可有轻压痛。(2)极期:病程23周。持续发热:多为稽留热型。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表情淡漠、 呆滞、
22、反应迟钝,耳鸣、重听或听力下降, 严重者有诲妄、颈项强直甚至昏迷。相对缓脉:心肌炎时不显示。 玫瑰疹:病程7T4天出现。主要 分布于在胸、腹及肩背部。压之褪色。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差,舌苔厚 腻,多便秘,偶腹泻,腹部不适,右下腹 可有深压痛肝脾肿大。肠出血、肠穿孔多在本期出现。(3)缓解期:病程第四周。发热逐步下降, 神经、消化系统症状减轻。(4)恢豆期:病程第五周。体温正常,神 经、消化系统症状消失,肝脾恢复正常。【并发症】(1)肠出血: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多出 现在病程23周。常有饮食不当、活动过 多、腹泻及排便用力过度等诱因。少量出 血时可无症状或仅有头晕、心率加快等表 现,大便潜血阳性
23、或柏油样大便。大量出 血时,常表现为体温突然下降,头晕、口 渴、恶心、烦躁不安等。(2)肠穿孔: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发生于 病程23周。穿孔部位多位于回肠末段。 穿孔前可有腹胀、腹泻或肠出血等先兆。 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突然疼痛,伴恶心、呕 吐,以及四肢冰冷、呼吸急促、脉搏浅速、 体温和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休克期)。经 12小时后,腹痛和休克征可暂时缓解(平 静期)。但不久体温迅速上升,腹痛持续存 在并加剧:出现腹胀、腹壁紧张,全腹压 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移动性 浊音等腹膜炎体征;白细胞数升高,腹部 X线检查可发现膈下有游离气体(腹膜炎 期)。(3)中毒性肝炎:常发生于病程13周。 检体可
24、见肝脾肿大和压痛。ALT轻至中度 升高。(4)中毒性心肌炎:常出现于病程23 周。有严重的毒血症状,主耍表现为脉搏 增快、血压卜.降,第一心音低钝、心律失 常。心肌幅谱异常。(5)支气管炎及肺炎:多发生于极期。(6)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多发生于病程 1-3周。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黄疸加 深,接着出现少尿、无尿。(7)其他并发症:急性胆囊炎、脑膜炎等。【诊断】(I)流行病学依据:当地的伤寒疫情、既 往是否进行过伤寒菌疫苗预防接种,是否 有过伤寒病史,最近是否与伤寒病人有接 触史,夏秋季发病等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依据:起病缓,持续发热1周以 上;腹胀、便秘或腹泻;表情淡漠、呆滞, 伤寒面容:相
25、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 白细胞不升高,嗜酸细胞降低:并发肠出 血或肠穿孔则有助诊断。(3)实验室依据:血和骨髓培养阳性有确 诊意义。外周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比 例相对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肥达反应阳性有辅助诊断意义。【鉴别诊断】病毒性上呼吸道炎,细菌性痢疾,疟疾,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血行播散型结核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治疗】(1)病原治疗: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物为第 三代喳诺俯类药物,儿童和孕妇伤寒患者 宜首选第三代头胞菌素。(2)笄发症的治疗:I肠出血: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血 压、脉搏、血便量;暂时禁食;若患 者烦躁不安,可给予地西泮:补充血容 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止
26、血 药:必要时输血:内科治疗无效时手 术治疗。2肠穿孔:局限性穿孔的患者应给予禁 食,胃肠减压,控制腹膜炎;肠穿孔并 发腹膜炎应及时手术治疗,同时用足量有 效的抗菌药物控制腹膜炎。3中毒性心肌炎:严格卧床休息:保 护心肌药物,如高渗葡萄糖,维生素等; 必要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若出现心 衰,应用洋地黄和利尿剂维持至症状消失。 4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足量有.效的抗菌 药物控制伤寒杆菌的原发感染:肾上腺 皮质激素:输血,碱化尿液:小剂量 或低分子右旋糖酊进行抗凝;必要时血 液透析。5肺炎:中毒性肝炎、胆囊炎和DIC:相 应内科治疗措施。15. 感染性休克(scplic shock):指病原 微生物及其
27、毒素侵入血液循环,激活宿主 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 子和内源性介质,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 征(SIRS),并作用于机体各个器官、系 统,造成组织、细胞破坏,代谢紊乱,功 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以休 克为突出表现的危重综合征。【诊断】下列征象预示休克发生的可能:体温过高(40.5C)或过低 (36aC)非神经系统感染而出现神志改变 血压90mmHg或体位性低血压 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平行, 或出现心律失常尿量减少(0.5ml/kg),至少一 小时以上血象示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主 要为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或减少不明原因的肝肾功能损害【治疗】(1)抗感染治疗:选用强力的、抗
28、菌谱广 的杀菌剂进行治疗,并以在组织中能达到 足够杀菌浓度的抗生素为宜。(2)抗休克治疗:除积极控制感染外,应 针对休克的病理生理给予补充血容量、纠 正酸中毒、调整血管收缩功能,消除血细 胞聚集以防止微循环瘀滞,以维护重要脏 器功能等。a. 补充血容量:扩容治疗是抗休克 治疗的基本手段。胶体液: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酊, 血浆、白蛋白或全血。晶体液:碳酸氢钠格林液和乳酸 钠格林液等平衡液。股先输低分了右旋糖酊(或平衡盐液), 有明显酸中毒者可先输5%碳酸氢钠盐液。 滴液速度先快后慢,用量宜先多后少,尽 快改善微循环、逆转休克状态。 扩容要求达到:组织灌注良好,患者神 情安宁,口唇红润,肢体温暖,紫绢
29、消失; 收缩压90mmHg,脉压30mmHg;脉率100次/分:尿量30ml/h:血红 蛋白恢复基础水平,血液浓缩现象消失。 b.纠正酸中毒:首选缓冲破为5%碳酸 氢钠,次为11.2%乳酸钠(肝功损害者不 宣用c.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扩血管药物:适用于低排高阻型休克, 应在充分扩容基础上使用。常用:。受体 阻滞剂,如酚妥拉明;B受体兴奋剂,如 异丙肾上腺素: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 山葭若碱;缩血管药物d.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强心药物的应用 维护呼吸功能,防止ARDS:经鼻导管 或面景间歇加压吸氧肾功能的维护 脑水肿的防治:血管解痉剂、高渗脱水 剂、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IC的治 疗:中等剂量肝
30、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 应用(3)抗内毒素治疗和抗炎症介质治疗6.霍乱(cholera):由霍乱弧菌引起的 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属我 国甲类传染病。典型患者由于剧烈呕吐和 腹泻,可引起严重脱水导致周围循环衰竭 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流行病学】(1)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 源。(2)传播途径:胃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 水、食物、生活密切接触和苍蝇媒介而传 播,以经水传播最为重要。(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胃酸有 杀灭弧菌作用,只有在大量饮水、进食或 胃酸缺乏,并有足够的细菌进入才发病。 病后可获一定的免疫力,持续时间短,可 再感染。(4)流行季节与地区:流行高峰多在7 9月
31、,有分布在沿江沿海为主的地理特点。【发病机制】霍乱弧菌侵入人体后发病与否取决于机体 的胃酸分泌水平、霍乱弧菌的量和致病力o 若曾进行胃大部切除术使胃酸分泌减少或 大量饮水、大量进食使胃酸稀释,或者食 入霍乱弧菌的量超过10卜9均能引起发病。 霍乱弧菌突破胃酸屏障,进入小肠后,穿 过肠黏膜上的黏液层,粘附于小肠上段肠 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上,并产生霍乱肠毒 素(即霍乱原,choleragen)。霍乱肠毒素 使GTP酶活性受抑制,导致腺昔环化旃 (AC)持续活化,使三磷酸腺昔不断转变 为环磷酸腺甘(cAMP)o当细胞内cAMP 浓度升高时,刺激肠黏膜隐窝细胞过度分 泌水、氯化物及碳酸盐.同时抑制绒毛
32、细 胞对钠和氯离子的吸收,使水和NaCI等 在肠腔积累,因而引起严重的水样腹泻。 霍乱肠毒素还能使肠黏膜杯状细胞分泌黏 液增多,使腹泻水样便中含有大量黏液。 此外,胆汁分泌减少,因而大便可成“米 甜水”样。【病理生理】(1)水和电解质紊乱:剧烈呕吐和腹泻导 致水和电解质大量丢失所致。严重者可出 现周围循环衰竭。(2)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碳 酸氢根;周围循环衰竭,组织无氧代谢产 生大量乳酸;急性肾衰时,不能排泄代谢 的酸性物质。【临床表现】(1)吐泻期:以剧烈腹泻开始,继而出现 呕吐。一般不发热。 腹泻:发病的第一个症状。其特 点为无里急后重,多数不伴腹痛,排便后 自觉轻快感。排出的粪
33、便初为黄色稀便, 后为水样便,以黄色水样便多见。严重者 排出白色混浊的“米沿水”样大便。呕吐:一般发生在腹泻之后,不 伴恶心,多为喷射性呕吐。(2)脱水期:脱水:分轻、中、重三度。轻度 脱水,可见皮肤黏膜干燥,皮肤弹性略差: 中度脱水,可见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 声音轻度嘶哑,血压下降和尿量减少;重 度脱水,则出现皮肤干燥,没有弹性,声 音嘶哑,并可见眼眶下陷,两烦深凹,神 志淡漠或不清的“霍乱面容二循环衰竭:可出现失水性休克。尿毒症、酸中毒:表现为呼吸增 快,意识障碍。肌肉痉挛:大量钠盐丢失所致。 表现为痉挛部位的疼痛和肌肉强直状态。低血钾:肌张力减弱,膝反射减 弱或消失,腹胀,心律紊乱等。
34、(3)恢复期/反应期:腹泻停止,症状消 失,逐渐恢复。可出现反应性低热。【诊断】在霍乱流行季节、流行地区,任何有腹泻 和呕吐的病人,均应考虑霍乱的可能,因 此均需做排除霍乱的粪便细菌学检存。凡 有典型症状者,均应先按霍乱处理。 确诊:具有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霍乱。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 阳性。 在霍乱疫区、流行期间内有典型 的霍乱腹泻和呕吐症状,迅速出现严重脱 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者。虽然粪便培 养未发现霍乱弧菌,但无其他原因可查者。疫源检索中发现粪便培养阳性前 五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霍乱。【治疗】治疗原则:严格隔离,及时补液,辅以抗 菌和对症治疗。(1)严格隔离(2)及时补
35、液:补液原则:早期、迅速、足量、先盐后糖, 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静脉输液:常用541溶液,即每 升溶液中含氟化钠5g,碳酸氢钠4g,氯化 钾1g,另加50%葡葡糖20ml,以防低血 糖。输液的量和速度:应根据失水程 度而定。严重者开始每分钟可达40 80ml, 24小时总入量按轻、中、重分别给 3000ml 4000ml、4000ml 8000ml、 8000ml-12000ml, 儿童患者补液量按:24小时静脉补液量轻 者为100150ml/kg ,中型150ml200ml/kg,重度 200250 ml/kg.对轻、 中型脱水的患者可予口服补液,重型、婴 幼儿及老年患者则先行静脉
36、补液,待病情 好转或呕吐缓解后再改为口服补液。轻、中型脱水病人ORS用量,最初46 小时成人服750ml/小时,体重不足20kg 的儿童250ml/小时,以后依泻吐量增减, 一般按排出1份大便给予1.5份液体计算。口服补液:一般用葡萄糖20g, 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L5g, 加水1000mlo适用于轻型患者。(3)抗菌治疗:多西环素、诺朝沙星、环 内沙星等。(4)对症治疗:纠正酸中毒、纠正休克和 心力衰竭、纠正低血钾、抗肠毒素治疗。17.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 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又称志贺菌病。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
37、流行于夏秋季。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 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发热及 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 克,甚至发生中毒性脑病。【临床表现】急性菌痢:(I)普通型(典型):急起畏寒高热,伴 头痛、发热、食欲减退,并出现腹痛腹泻, 先为稀水样大便,后为脓血便,每日1020 次或以上。里急后重明显。常伴肠鸣音亢 进,左下腹压痛。(2)轻型(非典型):无明显发热。急性 腹泻,每H大便1()次以内。稀便有黏液无 脓血。(3)中毒性菌痢:2-7岁儿童多见,起病 急骤,病势凶险,突然高热,全身中毒症 状明显,可有嗜睡、昏迷及抽搐,迅速发 生循环及呼吸衰竭。临床以严重毒血症、 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38、为主要临床表现,局 部症状轻甚至缺如。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表现 为感染性休克,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皮 肤出现花斑。心率加快,脉搏细数,血压 下降,心肾功能不全,意识障碍。 脑型(呼吸衰竭型):以严重脑症 状为主。早期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典 型呈喷射状呕吐,面色苍白,血压升高, 意识障碍:严重者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之表现, 病死率很高。【治疗】(I)急性菌痢:一般治疗:必须卧床休息,忌疲 劳。应继续进食,以流质为主,或半流质 少渣饮食。 对症治疗:均应口服补液。抗菌治疗:成人首选翅哇诺酮类。 学龄前儿童忌用。(2)中毒性菌痢:抗菌治疗:瓶喳诺酮类。抗休克治疗:扩充血容
39、量,早期 尽快输液,用低分子右旋糖肝和碳酸氢钠: 解除血管痉挛,用山葭管碱(6542):防止 脑病,发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或用冬眠 合剂。1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 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化脓性脑膜 炎。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 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 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脑实质损害。【临床表现】(1)普通型 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主要 表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败血症期:高热、寒战、体温迅 速达40C左右,伴明显毒
40、血症症状,如头 痛、全身不适、精神萎靡等。患者可以皮 肤、眼结膜、软腭黏膜的瘀点、瘀斑,开 始为鲜红色,以后为紫红色,病情严重者 迅速扩大,中央可呈紫黑色坏死或大疱。脑膜炎期:主要是神经系统症状。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呈喷射状,烦躁不 安,颈项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等脑 膜炎刺激征,重者有谦妄、神志障碍及抽 搐。恢复期:体温卜.降,症状好转。(2)暴发型: 休克型:起病急骤,高热、寒战, 伴头痛、呕吐,短时间内出现皮肤、黏膜 的广泛瘀点、瘀斑,可迅速融合成大片伴 中央坏死。随后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症状, 易发生DIC。脑膜脑炎型:主要表现为脑膜及 脑实质损害,除高热、头痛、呕吐外,意 识障碍加深
41、,并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可反 复惊厥,锥体束征阳性,脑水肿。重者有 脑疝。混合型:病情极重。【诊断】(1)冬春季,本病发生或流行地区。 儿童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皮肤黏膜瘀点、瘀肉,脑膜刺激征(3)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 性粒明显升高。脑脊液检查:确诊的重要方法。 可见脑誉液压力升高,外观混浊,白细胞 数明显升高达lOOOXlGTL以上,以中性 粒增高为主,蛋白质含量增加,糖及氯化 物明显降低。细菌学检查:确诊的重要手段。 在皮肤瘀点处刺破挤出组织液做涂片或染 色:取血液、皮肤瘀点刺出液或脑行液做 细菌培养.标清免疫学检测:检测特异性抗 原或抗体。【鉴别诊断】P194
42、【治疗】暴发型(1)休克型: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青霉素 G迅速纠正休克:在纠正血容量及 酸中毒的基础上,如休克仍无好转,应用 血管活性药物,可用山苴若碱。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短期应用, 减轻毒血症,稳定溶酶体,解痉,强心, 抑制机小板凝集。可用氢化可的松。治疗DIC:肝素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心率加快时 用强心剂。(2)脑膜脑炎型: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青霉素 G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及时脱 水治疗,防止脑疝及呼吸衰竭,可用20% 甘露醇。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毒血症, 稳定溶酶体,解痉,强心,抑制血小板凝 集,减轻脑水肿,降颅压。可用地塞米松。呼吸衰竭的治疗:保持呼吸道通 畅,吸氧。高热及惊厥:降
43、温,镇定剂。23.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 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有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各型肝 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 油、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有 黄疸。甲型和戊型经粪-口途径传播,主要 表现为急性肝炎;乙型、丙型、型主要 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大部分 患者呈慢性感染。(I)甲型肝炎传染源:急性期患者和亚临床感 染者,起病前2周到ALT高峰期后I周为 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粪一口途径是主要传 播途杼,描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特征:与居住条件、卫生习 惯及教育程度密切相关:水源、食物被污 染可呈爆发流行(2)乙型肝炎:传染源:急性、慢
44、性患者、亚临床患者和 病毒携带者,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最 为重要,传染性贯穿整个病程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可发生在宫内传播,围产期传 播和产后密切接触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现已证实唾液、精液和 阴道分泌物中都可检出HBV。 易感人群:抗HB$阴性者均易感;高危人 群:新生儿、医务人员、职业献血员 流行特征:世界性分布,分为高、中和低 度三类流行区,我国属高度流行区。与年龄、性别有关:随着年龄的 增长HBsAg阳性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男 性患者和携带者多于女性。以散发为主,行家庭聚集现象, 暴发仅见于输血后肝炎和血液透析中心。无明显季节性o(3)丙型肝炎传染源:主要
45、为急、慢性患者, 以慢性患者尤为重要。血清抗HCV阳性 的亚临床感染者也可能长期存在传染性。传播途径:输血和注射途径传播, 密切生活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 播 易感人群:凡未感染过HCV者 均易感高危人群:经常使用血制品者, 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和静脉药瘾者 等流行特征:呈全球分布,无明显 地理界限(4) 丁型肝炎传染源:急性或慢性丁型肝炎患 者,HDV及HBV携带者传播途径:类似乙型肝炎,血液 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 母婴垂直传播易感人群共同感染:指HBV和HDV同时 感染,感染对象是正常人群或未受HBV 重登感染:指在慢性HBV感染的基础上感染HDV,感染对象是已受
46、HBV 感染的人群。流行特征:全球性分布,呈散发 性发病和暴发流行,以散发性为主(5)戊型肝炎:传染源: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动 物(家猪、羊和野鼠等)可能是一种重耍 的传染源,并可能作为HEV的贮存宿主传播途径: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 播途径;经胃肠道以外的传播途径;以输 血或注射的方式传播的可能性较少,尚未 有经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之间垂直传播的病 例报告 易感人群:未受过HEV感染者 普遍易感,青壮年及孕妇发病率较高,儿 童发病率较低流行病学特征:有明显的季节性, 多散发于雨季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6)庚型肝炎: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与HCV相似,经血 传播途径、母婴传播途径、口常
47、密切接触 途径、性接触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高危人群为反豆输血 的受血者、血透患者、静脉药瘾者和性乱 人群流行特征:呈全球型分布24.乙型肝炎病毒:(I)乙型肝炎病人或携带者的血清中有3 种颗粒:小球形颗粒:直径1525nm 管形颗粒:宜径22nm、长50230nm 大球形颗粒:直径42nm,是完整 的乙型肝炎病毒(HBV)颗粒,乂称Dane 颗粒。Dane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包膜 含HBsAg、糖蛋白与细胞脂肪。核心含环 双月殳 DNA、DNAP、HBcAg 和 HBeAg, 是病毒复制的主体。HBV基因组又称HBVDNA,是不完全的 环状双链DNA,全长3200bpr长的负链(L):分S、C、P、X 区短的正链(S):各区编码蛋白:S 区:前 SI (pre-S 1 ),前 S2 (pre-S2), HBsAgC区:前C (编码HBeAg ), C 基因(编码HBeAg )在HBV感染者中,前C基因(1896位核 昔酸是最常发生变异的位点之)变异后 导致蛋白表达终止,形成HBeAg阴性的 前C区变异区。C区突变可导致抗HBc 阴性的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