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2023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2023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全日制一般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教学目的课程安排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高中地理争论性学习课题教学中应留意的问题教学评价教学设备和设施教学目的1. 获得对终身进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根底学问,了解当代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进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2. 培育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力量,以及地理探究力量;能够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学问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独立的推断和适当评价。3. 有助于促进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进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国策的生疏,增加爱国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乐观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 系的活动。课程安排依据高中课程打算,高中地理必修课,每
2、周 3 课时,课程内容为关于地理环境的根底学问和人地关系;高中地理选修课,累计周 4 课时,课程内容为人文地理根底学问及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进展。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必修课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及其主要特征,理解地理环境各组成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相应人文环境的形成和特点;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重大问题,生疏人类与环境协调进展的重大意义及实施途径。2. 初步把握必要的地理观看、学习、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根本方法和技能; 学会运用地理根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3. 增加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
3、续进展的观点。教学内容一、宇宙中的地球教学内容要点知 识 要 求一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二日地关系1.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缘由。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影响。2. 太阳是地球表层光热能的主要来源了解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三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2.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四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究1. 人类宇宙观念的进展2. 宇宙探测影响。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缘由。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
4、期和黄赤交角等。理解四季和五带的形成。了解人类对宇宙的生疏在不断深化。了解宇宙探测的意义。了解宇宙探测的现状。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1. 读图分析:运用太阳系模式图,分析日地关系。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并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 操作演示: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并用科学的语言解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重点说明昼夜更替与四季的形成。3. 绘图说明: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与冬至日太阳照耀地球的示意图,并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及昼夜长短的变 化规律。4. 综合分析:依据日地关系、地球运动等产生的各种现象如地方时,举例说明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
5、. 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育学生宠爱科学和勇于探究的精神。二、大气教学内容要点知 识 要 求了解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 大气的组成2. 大气的垂直分层二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1. 大气的热状况2. 大气的运动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 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三天气、气候与人类了解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1. 常见天气系统的特性及活系统的特点。动特点理解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了解
6、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3. 大气环境保护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缘由及危害。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1. 读图分析: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特点。2. 分析类比:比较各气压带、风带的特性。3. 综合分析:举例说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当地气候的影响。4. 生疏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意义。三、陆地和海洋教学内容要点知 识 要 求了解主要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一地壳的组成和变动1. 岩石2. 板块构造学说3. 地壳的物质循环二陆地水三海洋1. 海水温度和盐度2. 海水运动3. 海洋环境保护四水循环五生物和土壤1. 生物2. 土壤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7、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理解洋流的成因和地理意义。了解海洋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表的影响。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进展 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了解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1. 实际观看:在野外对地质、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作实际观看,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2. 绘图说明:绘制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循环和水循环的过程。3. 读图分析:运用有关图表说明海洋表层平均盐度及温
8、度的变化规律,解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4. 综合分析:从气候、交通运输、通信等方面说明海洋环境对人类的影响。5. 生疏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四、自然资源与灾难防治教学内容要点一自然资源知 识 要 求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1. 自然资源是经济进展的基 的相互关系。础了解土地资源、气候资源、2. 主要自然资源的特征3.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二自然灾难及其防治1. 主要灾难类型及其危害2. 灾难防治海洋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特征和组成。了解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 资源的过程中可能消灭的问题, 以及实行的措施。了解气象灾难、地质地貌灾难的危害。了解自然灾难的监测和防灾减灾措施。学习方法与情
9、感、态度、价值观要求1. 综合分析:自然资源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一些自然灾难之间的关联性。2. 树立人类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以及保护的观点。3. 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教学内容要点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知 识 要 求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1. 读图分析:运用不同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 综合分析: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六、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教学内容要点一农业1.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2.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二工业1. 影响工业区位
10、因素2.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进展知 识 要 求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了解农业进展与区位的关系。从土地利用方式的角度,理解农业主要地域类型的特点。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因素。了解工业进展与区位的关系。理解工业联系和集聚现象,并结合实例了解不同工业地域的形成和进展特点。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1. 读图分析:运用有关图表,分析说明影响农业区位和工业区 位的因素。2. 比较分析:对各种农业地域类型或不同的工业区进展比较分析,并分别赐予评价。3. 社会调查:选择当地某农村或工厂,进展一次生产过程调查, 依据调查结果绘制生产联系图,并作说明。4. 生疏人类通过进展生产加深扩大了与环境的关
11、系,并领悟因 地制宜进展生产的意义。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内容要点一聚落的形成和进展1. 乡村和城市的起源2. 城市的形成知 识 要 求了解乡村、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以及世界最早消灭城市的地 区。结合实例,了解不同城市的区位特点;理解这些城市的形成原因。二城市化及其过程中的问题 理解城市化的标志。结合实例,了解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1. 社会调查: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城镇或农村 进展的状况如人口、建筑、产业规模等。2. 综合分析:结合区位因素分析当地某城镇的形成与进展。3. 生疏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过程中产生
12、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八、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教学内容要点知 识 要 求一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了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 要方式及作用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金融等,并结合实例了解这些方式的作用。二交通运输结合实例,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的1. 交通运输网区位选择及其网的形成和进展。2. 城市交通结合实例,了解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三电子通信理解国际互联网等电子传输手段对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四商业贸易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城市商业中心1. 城市商业中心和商业网区位的主要因素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点了解当代金融和贸易的国际联系2. 国际金融和贸易及特点。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1. 读图分析:依据
13、有关图表,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站及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2. 社会调查: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商业网点的分布和商品流通状况。3. 生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金融等在人类社会进展中的重要作用。九、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进展教学内容要点知 识 要 求结合实例,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一环境问题的表现二环境问题的后果三产生环境问题的缘由四人类寻求可持续进展1.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 可持续进展思想的内容3. 可持续进展目标的实现途径4. 中国的可持续进展道路以及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地域性。 了解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对人类生存的严峻危害。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以及产生的主要缘由。理解环境问题与
14、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进展的相互关系。了解环境问题以及人地关系思想进展的历史演化。理解可持续进展的概念、原则。理解可持续进展战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结合实例,理解可持续进展目标的实现途径。结合实例,理解中国走可持续进展道路的必要性、根本途径和应实行的措施。理解个人在这个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1. 读图分析:依据有关图表,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后果。2. 联系实际: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分析产生的缘由,并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3. 综合分析:举例说明应如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进展。4. 生疏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严峻后果,提高对环境问题的
15、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并努力标准自己的行为,培育对环境负责的 行为。选修课教学目标1. 了解人文地理根底学问及其在经济建设、社会进展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作用。2. 初步把握学习人文地理的调查、访问、分析资料等根本方法,学习运用人文地理的根本概念和原理思考和分析问题。3. 了解中国在自然条件和经济进展方面的区域差异。了解中国在区域国土整治和区域进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树立区域可持续进展的观念。4. 能够联系国土整治和区域进展的根本理论和方法,分析本地国土整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5. 结合人文地理和中国国土整治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培育敬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加宠爱祖国的情感。第
16、 一 部 分教学内容一、人口与环境教学内容要点知 识 要 求一人口数量与环境1. 人口进展与环境2. 人口进展根本模式及分布3. 环境承载力和合理容量二人口素养与环境1. 影响人口身体素养的环境因素2. 人口的文化素养对环境的影响三人口迁移与环境了解人口进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人口进展模式形成的主要缘由及地区分布。理解环境承载力与合理容量的概念。结合中国实例,了解掌握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结合实例,了解影响人口身体素养的主要环境因素。结合实例,了解作为社会的人,其社会文化素养对环境的影响。理解在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重点是1. 人口迁移与环境的相环境
17、因素。理解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互影响2. 中国人口迁移了解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缘由。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1. 读图分析:阅读人口进展模式的有关图表,分析人口进展根本模式的特点。2. 绘图分析:依据资料绘图,分析当地人口增长和土地、经济增长的关系。3. 联系实际:从当地生产和生活中找出一至两个典型事例,说明人口文化素养对环境的影响。教学内容要点知 识 要 求结合实例,理解城市在区域中的一城市的作用与形态作用。1.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结合实例,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效劳范围。2. 城市的地域形态结合实例,了解各种城市地域形态的特点。二城市功能分区与地域结结合实例,理解城市功能分区的构成因
18、。1.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结合实例,了解不同城市地域结2. 城市地域构造构的特点。结合实例,了解合理规划城市的三城市规划主要内容。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1综合分析:从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综合分析本地区城镇4. 树立进一步掌握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的观念。二、城市的地域构造在地区进展中的作用。2. 社会调查:调查学校所在地城镇的地域功能分区状况。3. 读图分析:读学校所在地城镇规划图,进展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4. 生疏城市的分布与相互之间的联系具有内在的规律性。三、文化景观教学内容要点一文化景观1. 文化景观的构成2. 文化景观的类型3. 文化景观与环境二文化源地与文化传播1. 文化
19、源地2. 文化传播知 识 要 求了解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结合聚落、建筑、服饰、习俗、艺术、语言、宗教等方面,了解文化景观的类型。了解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景观对环境的反映及对环境的再塑造 等,并结合实例了解文化景观的特点。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源地,并结 合实例,了解文化源地与环境的关系。了解文化传播、集中的主要途径。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1. 读图分析:运用文化的传播、集中图,分析文化传播和集中的路径,生疏其特点。2. 综合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图像和实例,分析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3. 通过身边文化现象,生疏文化与生活的关系。4. 懂得世界上存在不同的文化并各有特点,它们都是人类文化的重
20、要组成局部。四、旅游活动与环境教学内容要点知 识 要 求一旅游活动及其作用二旅游资源1. 旅游资源的特性2. 自然旅游资源3. 人文旅游资源4. 旅游景观的赏识三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1.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了解旅游活动的进展特点,以及在满足人类需要、促进地区经济进展和扩大沟通等方面的乐观作用。理解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进展的必定产物。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了解各种自然景观的旅游价值。了解各种人文景观的旅游价值。了解旅游景欣赏识的根本要求。了解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2. 实现旅游活动与环境的协调进展了解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1. 综合分析:举例说明
21、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 提高对旅游资源的审美情趣及赏识力量,树立疼惜旅游资 源的道德风气,培育严格执行保护环境各项法规的意识,激发宠爱祖国的深挚情感。五、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教学内容要点知 识 要 求一世界政治地理格局1.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2. 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二世界经济地理格局1.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2. 经济全球化中的区域发展了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结合案例和热点,理解国际政治地缘合作与冲突的背景、表现形式和前景。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结合案例,理解区域进展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意义和作用。3. 国际经济的区域合作与竞争三综合国力1. 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2. 提高综
22、合国力的途径结合案例,理解国际经济区域合作与竞争的背景、表现形式和前景。了解影响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结合案例,了解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1. 举例说明:收集闻媒体中的资料,举例说明世界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2. 综合分析:结合实例,综合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区域进展之间的关系。3. 案例探讨:争论国际合作或冲突、竞争的案例,探讨其背景和前景。4. 树立正确的全球观念、合作与竞争观念、法制观念、和平与进展观念。第 二 部 分教学内容一、中国的区域差异教学内容要点知 识 要 求了解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根本特征。一中国的自然区域差异二中国的经济区域差异了解东
23、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理解中国自然区域的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中国存在不同进展地区的缘由和主要特征。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1. 读图说明:能够阅读和使用专题地图,说明中国自然和经济区域间的差异。2. 通过中国区域差异的学习,生疏中国疆域宽广、区域差异显著的国情。二、中国的国土整治教学内容要点知 识 要 求一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理解中国国土整治的必要性、主进展要内容及其与区域可持续进展的关系。二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整了解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治中的应用定位系统等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1. 举例说明:举一实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 。2. 生疏
24、中国国土整治的必要性和困难性。三、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进展的案例争论教学内容要点一水土流失的治理二荒漠化的防治三河流的综合治理四山区开发五农业低产区的治理六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七交通建设知 识 要 求结合黄土高原等区域的实例,理解水土流失发生的缘由及其危害。了解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结合西北等区域的实例,理解荒漠化产生的缘由和危害。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结合长江三峡工程等实例,了解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综合治理的意义,以及工程建设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及对策。结合南方低山丘陵等实例,理解山区开发所面临的问题。了解山区综合开发的途径。结合黄淮海平原等区域的实例,了解农业低产区存在的缘由。了解
25、综合治理农业低产区的主要方法和成就。结合东北等区域的实例,了解区域农业进展的条件,以及进展商品农业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进展方向。结合西南等地区的实例,了解交通建设对于区域进展的重要意义。了解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结合海南岛等实例,了解海岛、海疆开发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八海岛、海疆开发和海洋环了解海岛海疆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和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的途径。九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结合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实例,理解资源跨地区调配的缘由,了解调配的措施和应留意的问题。十城市区的进展结合上海浦东区等实例,理解城市进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城市区进展的可能模式。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1.
26、 比较分析:比较不同区域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说明区域整治、进展必需从实际动身,因地制宜,才能取得成效。2. 社会调查:对当地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进展调查,并将调查资料进展综合分析,提出对本地区域整治和进展的设想。3. 生疏人类应以乐观的态度改造自然,但是改造的措施和结果应能促进人地关系的可持续进展。高中地理争论性学习课题为提高学生的自学力量和探究力量,高中地理课每一学期要求学生至少做一次专题研 究。每一争论课题,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要明确争论目的,拟定争论题目,实行可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结论探究报告。以下课题供参考,学生也可以自行选择或设计其他课题。1. 连续观测一个月至少半个月的月相
27、,记录并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尝试分析月相变化的缘由。2. 你的家乡有哪些资源优势?目前对这些资源利用的现状如何?要促进家乡资源可 持续利用及人地关系协调进展,需要实行哪些措施?你能为此做哪些工作?3. 调查当地某一旅游景点,分析该景点的形成条件,并提出进展建议,思考进展旅游业对当地的影响。4. 当地有没有突出的环境问题?假设有,探讨该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的缘由及影响 ,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5. 调查家乡一片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讨这片土地荒废或利用不合理 的缘由。假设这片土地让你来规划开发,你将作何打算?为什么?6. 针对“地球温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这一问题,有正反两方面的意见
28、。你支持哪一方意见?用搜集的资料论证你的观点。7. 观看你生疏的某交通路线或路段常消灭的交通问题,分析产生的缘由,提出解决的方法。8. 调查各种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污染。你认为实行哪些措施会削减垃圾污染?实施这些措施需要哪些部门的参与?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协调这些部门间的联系,促使其共同参与治理 垃圾污染?9. 找两幅或两幅以上不同时期的家乡地图,比照地理要素的变化,结合该区域面积、人口等统计资料,分析变化的特点和缘由。10. 比照你的家乡与你所观看或通过传媒了解的地理区域,分析这两个区域在自然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及其对各自经济进展水平的影响。11. 你的家乡四周有山地或丘陵吗?假设有,目前该山地、丘陵开
29、发和保护的现状怎样?你对此有何看法和建议?12. 近几年来,你家乡农村的种植业构造有什么变化?为什么?13. 当地有没有人外出谋生?到什么地方去谋生?有没有外地人来本地工作?他们主要从事哪些行业?这种人口流淌的现象说明白什么问题?14. 观看商店里的某种商品,了解它是哪个公司的品牌;这个公司的总部设在哪个国 家或国内的哪座城市;这种商品是在什么地方生产的,该地区生产这种商品有何优势条件; 这种商品在当地的销售状况如何。对此,你有何更深入的思考。15. 统计自己衣食住行所使用的各类商品,哪些是本地、本国生产的,哪些是外国生产的。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请用所学的学问加以分析说明。16. 你的家乡四周
30、有河流、湖泊或池塘吗?假设有,自你记事以来,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是否满足这种变化?请分析河流湖泊或池塘变化的缘由,并为该河流湖泊或池塘的进展前景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17. 连续一周收看中心电视台的“闻联播”节目,记录与地理有关的报道。选择其中的一则报道,用所学的地理学问进展争论、分析或评论。18. 搜集近年所发生的一件国家间冲突的报道资料,分析这一大事的地理背景,以及对相关国家和世界的影响,并就此发表个人评论。19. 调查你居住的城镇是否已有建设与进展的科学规划。你对家乡的城镇规划有何建议?请给有关部门写一封可行性建议书。20. 你所居住的乡村是否需要进展科学规划?请你用所学的地理学问绘制
31、一幅简洁的规划图,为家乡建设与进展的奇特图景出谋划策。21. 假设你的学校建筑可以像玩具积木一样移动到你想任意选择的地方,如大城市、 小城市、北方、南方、沿海、内陆等地,你将选择何处?请用你学过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学问,说明你所选择的依据和道理。22. 在 簿里查找本地主要的大学、党政机关、工业公司等单位的地址,并把它们标到地图上,分析其分布规律,并阐述你的看法。23. 请你为学校设计一个绿化方案,提出主要的树种、花卉的名称,计算完成绿化方案需要的经费和治理方法。向学校治理部门提交一份可行性方案。24. 把学生分成五个组,假设分别到地球上的某类型自然区域如热带草原、热带沙 漠、热带雨林、高山地
32、区、极地等走访或旅游,要求学生思考去适应那里环境所必需携带的物品,并说明携带这些物品的理由。25. 请将你居住的城市划分为假设干功能区利用该城市的地图。你对这种已经形成 的功能区有何评价?请你依据自己对城市合理进展的思考,在地图上划分出的功能分区, 比较两者的异同,并就此发表个人见解。26. 结合当年某种肉眼可以观看到的天文现象,进展定时观看,并查阅有关的资料。然后写一篇观看报告,说明自己观看到的天象状况和观看体会。27. 调查当地某企业,了解企业的产品构造和进展方向,对此作出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28. 设计一份对当地居民环境意识的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提出社会环境教育的建
33、议。29. 结合当地状况,了解自然灾难对人民生活、经济进展造成的危害,提出减轻和防治灾难的建议。教学中应留意的问题一、乐观进展课堂教学改革,推动素养教育的实施。在传授地理学问的同时,教会学生地理学习方法,培育实践力量和综合思维力量。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并运用所学的地理学问和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以及经济、科技、社会进展中的问题。二、敬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安康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现代地理价值观的形成。通过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以及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可持续进展等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疏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力量。三、培育学生的参与意识,改进学习方式。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
34、,探究觉察,合作沟通。教师要为学生的成长制造条件,为不同水平的学生供给进展的时机,留意在教学中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培育创意识,让学生能独立猎取、选择和处理地理信息。四、要钻研地理教学大纲。教学中应在生疏教材的根底上分析教材、组织教材,擅长通过制造与加工,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并细心设计教法和考虑学法指导。在遵循地理教学原则和教学常规的同时,探究的教学模式。五、充分发挥校内外的课程教学资源的作用,以科学态度乐观开发、合理利用各种教 学资源。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充分地利用地图、图表、图片等直观 教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条件的学校要乐观开展网络教学。乐观利用校外地理环境资源和
35、 设施如博物馆、展览馆、气象台、天文馆、科研机构等,鼓舞社会参与,查找社会支持。开展讲座、参观、访问、调查、观看等多种形式的地理活动,以拓宽学生的学问领域。教学评价一、本学科的教学评价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二、可承受检查性听课、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质量、教学态度诸方面进展全面评价。提倡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展分析与反思。三、对学生地理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了解学生进展的需 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念。学业成绩的评价,不仅要关注根底学问的把握和应用,而且要注 重力量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可实行笔试、口试、作业检查、调查报告和小论文检查等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课本学习的考察,还应考察学生从事野外观测、社会调 查等活动的力量。四、考评后,教师要准时向学生进展讲评。教学设备和设施一、图片: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本省地图、专题地图;典型景观照片;遥感图像。二、仪器、模型:地球仪、月地运行仪及其他演示性地理教学模型;课外活动所需要的观测活动器具。三、标本:岩石、矿物、土壤等标本。四、音像教学器材及软件: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计算机教学软件等。五、依据条件设置地理教学专用教室、地理活动场所和地理实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