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笔算乘法》的优秀教案3篇(笔算乘法教案 三年级).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2766641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笔算乘法》的优秀教案3篇(笔算乘法教案 三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年级《笔算乘法》的优秀教案3篇(笔算乘法教案 三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笔算乘法》的优秀教案3篇(笔算乘法教案 三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笔算乘法》的优秀教案3篇(笔算乘法教案 三年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年级笔算乘法的优秀教案3篇(笔算乘法教案 三年级)三年级笔算乘法的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 理解竖式计算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法。 教学难点: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口算 估算 203 = 974 3004= 2156 6500= 4897 7800= 3166 课件出题插图 三个小朋友正在准备画画,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支,他们

2、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师:怎么计算他们一共有多少支彩笔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2.探究新知 学习例1 指名读题目。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汇报交流: 123= 36 (枝) 师: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36这个结果是怎么得到的呢? 师:123表示什么意思? 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组合作探讨。 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的情况,尤其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对及个别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1)进行乘法竖式计算时数位要注意怎样书写? (2)应该从哪一位乘起? (3)每一次乘得积的位置该怎样呢?为什么? (4)每次

3、乘得后的积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小组汇报交流: 方法一:可以把123看成3个12相加。 方法二:把12分成10和2分别与3相乘,再把结果相加。 103=30(枝) 23=6(枝) 30+6=36(枝) 也可以用竖式 方法三: 师:考考大家,大家想一想,如果列竖式计算2133,怎么计算呢?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梳理小结: 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时: 1、相同数位要对齐,要从各位乘起。 2、从个位起,用一位数分别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3、乘得的积写在横线的下面与相应的数位对齐。 火眼金睛 师:学校买了4个电水壶,一个122,一共用去多少钱? 指名读题。 独立完成。 一辆校车可载客21个学生,学校共

4、有4辆这样的校车,可载学生多少人? 独立思考。 附答案:214=48(个) 小刚上学骑自行车,每分钟骑112米,他从家到学校需要骑4分钟,小刚家距离学校多少米? 3.拓展提升 共有6个单元,每个单元住11户,这栋楼房共住多少户人家? 丽丽看一本总共365页的连环画,每天看21页,连续看了4天,一共看了多少页?还剩多少页? 附答案:21 4=48(页) 365-48=317(页)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师生总结 1、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竖式的书写与计算。 2、能够用运所学的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 笔算乘法(一) 个位:83=24,个位上填4,再向前一位进2。

5、 5 4 十位: 13=3,3+2=5,十位上填5。 用多位数每一数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乘的顺序:先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三年级笔算乘法的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 2、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相互评价,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家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 教学难点 在交流合作中,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表示多少个“十

6、”,因此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过程: 一、触摸旧知,引入新课。 1、老师要买2套书,一共有多少本? 提问:怎样列式? 2、老师要买10套书,一共有多少本? 怎样列式? 提问: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我们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3、如果老师要买12套书,一共有多少本? 生列式并说意义。 提问:这是一道什么样的算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块来解决的新问题。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理解算理。 1、探究1412的笔算。 (1)、回忆214的计算过程,并说出意义 (2)、小组探究10套书在竖式中怎样表示 (3)、汇报展示。 2、错例辨析,突出重点。 师把在巡查过程中错的竖式板书到黑板上。

7、着重讲解竖式,学习笔算的算理。 当生指出错误的竖式出错点后,请一名基础较好的同学复述乘的顺序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对位知识: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分别去乘14,8写了对着个位,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分别去乘14,10乘4得4个十,所以应把4写了对着十位,10乘1个十得1个百,所以1写在百位上。第二次乘其实是算10个14是140,140末尾的“0”在和8相加时写不写都不会影响个位上相加的结果,所以这里的“0”可不写。 引导学生把题目补充完整。 3、同学们自由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寻找位置(把相乘的结果放在正确的位置里) 2、火眼金睛 3、列竖式计

8、算 2313 3331 4312 1122 1244 3213 四、总结学法。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第5、6题) 六、板书设计。 三年级笔算乘法的优秀教案3 笔算乘法(教材第46页例1及“做一做”,第47页练习十第15题)。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挂图 1.计算。提问

9、: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1830 2450 1970 5320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1.谈话导入: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有时也需要我们计算出准确的结果。例如到商店里买东西,要付多少钱是不能估算的,不能给大概的钱,必须算出准确的结果,所以我们还必须掌握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 2.出示教材第46页的例题1。 (1)出示主体图以及例题1: 王老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

10、了多少本?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该怎样列式? 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师:14乘2,我们已经会算,14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1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方法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王老师要付的钱。 板书: 师:刚才我们求一共买多少本书,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4)讲解14乘12竖式。 刚才我

11、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1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1表示2个十,合起来是28,在28的旁边注明142的积) 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14,得140,在140的旁边注明1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14就是用10乘1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1,得10,但这个1不是表示1个十,10乘1得到的10应该表示10个十,10个十就是100,所以这个1

12、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140的旁边注明110的积。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28和140加起来,得168) 说明: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 请一个同学复述一遍竖式计算的过程。 3.提问: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哪种方法更简便? 4.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5.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

13、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1.完成教材第46页的“做一做”。 (1)先看2313,提问,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2)69是用哪位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下一步应该用哪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出的积是多少? (3)23乘13得多少? (4)其余的题目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最后教师讲评。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开展比赛:看谁算得对,算完后互相检查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评一评,谁完成的最好。 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1题。从题目中你知道哪些信息?(每排22个鸡蛋,共13排)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怎样算呢? 指名说一说。 本节课我

14、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分别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同第一个因数相乘,乘得积的末位同第二个因数的数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1.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35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练习。 笔算乘法(不进位)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分别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同第一个因数相乘,乘得积的末位同第二个因数的数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教学新知时,我首先让学生重点分析情境图,找出今天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1412,再让学生利用刚刚学习的估算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钱,最后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口算方法,即1410=140,142=28,140+28=168(本)。当学生用竖式计算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结果,尤其是理解为什么可以省略十位末尾的0不写。本节课特别重视让学生叙述计算过程,让学生在“说”中理解算理。 本节课从学生课堂反馈的情况看,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只有少数个别学生还需进行课后辅导。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