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篇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篇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篇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1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 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说明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你们回想近3个月深圳的下雨情况。 生:9月只下过一、两场雨雨量不大。 生:7、8月雨量较多,还有台
2、风。 师:同学们很注意观察事物。深圳的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也最大。 2、回顾旧知 出示2023年的甲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 师问: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这些原始数据? 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师:选用那种方法最好? 生:折线统计图。 师:制成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生:易于看清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怎样制作? 生:先描点,还应标数,数不会标错。 生:画线要用尺子。 3、引出新知 老师又提供了2023年的乙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这时你们又会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呢? 好,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思考,现在到小组里将自己的
3、想法说一说,形成共识。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二全班交流,形成方法 1、学生交流:(1)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2)这种统计方式有什么好处 (3)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的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从中说明两者的关系与功能。 2、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制作成条形或折线统计图,并由两位学生板演并进行分析。 3、教师对学生在黑板上的统计图进行讲解。 (1)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主要要解决图例问题。为了能清晰的表示两个量,我们可以用实线与虚线来表示。也可以用两种不同颜色来表示。 (2)教师引导学生对统计图进行分析。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
4、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在这里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想一想进一步分析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的观察角度。) 4、通过比较,形成共识。 通过比较大家都认为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更能反应这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 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师:想想,生活中还从那儿见过这种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前出示生活中的实物复式折线统计图。 生:报纸上、股市上、父母单位、电视里 四、巩固练习,复习小结: 1、完成课本“试一试”。 2、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它帮助我们便于看出事物发展的变化趋势。而且单式和复式两种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一样的,只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要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 人
5、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使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以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使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 填一填: 1、个位上的数是_的自然数一定 是2的倍数,也叫_。 2、个位上的数是_的自然数一定是5的倍数. 3、一个数,如果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 的个位上一定是_。这个数最小是。
6、4、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大的偶数,最大的奇数。 2的倍数有: 。 5的倍数有: 。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偶数有: 。 奇数有: 。 。 课件出示 师:用5、6、7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这个数是2的倍数?说说什么样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可以摆成5的倍数吗?说说怎样摆?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生:口答) 师:可以摆成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观察这个数的个位。那么你能从个位上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揭示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又
7、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过程中来,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新知。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学生填一填) 师:学生独立填在课本19页上,然后观察。生:汇报结果 1、课件出示:(学生填一填) 师:学生独立填在课本19页上,然后观察。生:汇报结果 1 2 3 4 5 6 7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3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课件出示)生结论:3,6,9是3的倍数,但12,15,18个位上的数就不是3的倍数。(出示课件) 师:根据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字,能确定一个数是3的倍数吗?(不能)那么3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 3、观察讨论(二):3的倍数12和21。(课件出
8、示) 谈话:比较观察这两个数,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生:数字相同,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 师:在3的倍数中,再找几个数,把他的数字顺序改变一下,看看是不是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3的倍数,改变数字的顺序后,仍然是一个3的倍数。 师:在不是3的倍数中,也有这样的数,你能把他们一组一组地排列起来吗?(13,31;14,41;23,32;25,52;)这里又说明什么呢? 生:一个不是3的倍数,改变数字的顺序后,仍然不是3的倍数。 师:由此推想,3的倍数的特征和数字的排列顺序没有关系,那与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有关吗?这里到底有什么奥秘呢? 4、探索发现规律 (1)活动: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些
9、小棒和一张数位卡,我们在数位卡上分别来摆几个3的倍数,看看分别用了几根小棒。现在请你在3的倍数中任意选几个来摆一摆,开始。 生:小组中完成并记录,然后汇报,教师板书如:12:1+2=3 师:有什么发现?(是3的倍数) (2)活动:下面我们反过来试试看,请你数出21根小棒,摆成一个两位数,看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操作后汇报结果21:2+1=3) 师:现在你猜想什么样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猜想:3的倍数,它的各位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3)活动: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举例,如493=147,1663=498等,使学生进一步确认这一结论的正确性。还可以任意写一个数,利用这一结论来验证,如369
10、7,3+6+9+7=25,25不是3的倍数,而36973也不能得到整数商,因此,它不是3的倍数。 5、出示总结: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通过活动的方式,减缓学生在概括时的思考难度。教学时,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完整过程。由于学生在概括2和5的倍数的特征时,只注意到了个位数,因此,学生在概括3的倍数时,也会很自然地寻找个位上的数的特征。但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于是产生认知冲突。经过进一步提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各位上数的
11、和是3的倍数。通过这样的方式也使学生认识到:找出某个规律后,还要找出一些正面的、反面的例子进行检验,看是不是普遍适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 三、练习中提升认识 通过完成“做一做”,哪些数是3的倍数?你是怎样判断的?明确方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可以先把这个数各位上的数相加,看得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练习三,4、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在下面的( )里面“”。 42 78 111 165 655 5988 ( ) ( ) ( ) ( ) ( ) ( ) 49 95 311 82 2037 2222 ( ) ( ) ( ) ( ) ( ) ( ) 1、下面用数字卡片摆出的
12、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在每个数后面增加一张卡片,使这个三位数成为3的倍数。 2、在里填一个数字,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 3、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课堂练习时,还可以把一些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经过不同的排列,再让学生判断,以加深对“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理解。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作业: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找出100以内3的倍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
13、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知道容积的意义。 、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会计算物体的容积。 教学重点: 、容积的概念。 、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 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具:量筒和量杯、不同的饮料瓶、纸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说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二、准备: 把泥放入一个长方体的小木盒中(压实,与上口平),然后扣出来,量一量泥块的长、宽、高。计算泥块的体积。这个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 )。 三、新授: 、认识容积及容积单位: ()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通过上面的“做一做”,我
14、们知道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小木盒的容积。 (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3)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教具演示。 1升(L)=1000毫升(mL) 将1升 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 小结:1升(L)=1立方分米(dm3 ) 1升 = 1立方分米 1000毫升 1000立方厘米 1毫升(mL)=1立方厘米( cm3 ) 练一练: 1、8L=( )mL 3500mL=( )L 15000cm3 =( )mL=( )L 1、5dm3 =( )L
15、(4)小组活动:(1)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 (2)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升。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 例一个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542 =40(立方分米) 40立方分米=40升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40升。 做一做:一个正方体油箱,从里面量棱长是1.4米。这个油箱装油有多少升?(订正) 小结:计算容积的步骤是什么? 3、我们知道了计算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如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用长乘宽乘高,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的3次方
16、。那有些不规则的物体怎么计算它的体积呢? 出示一个西红柿,谁有办法计算它的体积?小组设计方案: 四、巩固练习: 、生物小组买来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20升。这个油箱的底长25厘米,宽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 、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 、提高题:p55、16 五、作业: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在数学活动中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
17、观念。 2、自主探索得出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习类比能力,从已有知识面积单位引发思考,初步了解体积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质疑反思等活动中,培养团队意识,提升合作精神与质疑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通过探索,自主推算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体积单位模型、彩泥、魔方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问:体积有大有小,小胖和
18、小巧运用所学知识搭积木、比体积。哪个体积比较大?(生生交流)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体积单位(揭示课题:体积单位)。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探寻学生已有知识: 问:关于体积单位你已经了解了些什么?让我们先相互交流一下!(生生交流) (预设:知道常用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会用字母表示) (二)建立1cm3、1dm3、1m3的空间观念 1、建立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 (1)初步感知1cm3有多大: 问:让我们先畅所欲言,你认为1cm3有多大?哪些物体接近1 cm3?(课件展示) (2)触类旁通,定义1 cm3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知道边长为1cm的正方形,面积是
19、1cm2,你能触类旁通定义1 cm3的大小吗?(同桌讨论) (3)进一步感知1cm3的大小: 做一做:请大家四人为一小组,用彩泥捏出一些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别有多大。 (4)想一想,填一填: 师:我们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下列长方体或正方体是用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搭出的?体积是多少?(课件展示) 2、建立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1)举一反三:从1 cm3定义1 dm3、1 m3的大小。(生生交流) (2)想象一下:1 dm3、1 m3有多大?哪些物体接近1 dm3、1 m3?(学生举例,课件、教
20、具辅助) (3)学生活动:4个同学为一组,手拉手,围出一个大约1m3的空间。 3、练习(用合适的体积单位表示下面物体):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 )。 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是( )。 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 )。 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约是( )。 一个西瓜的体积约是( )。 一间教室的体积约是( )。 (三)继续类比,探究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师:学好知识要能触类旁通,今天我们从已知知识cm2、dm2、m2出发,探索了cm3、dm3、m3这一新知识,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它们的区别,它们有哪些区别呢?(同桌交换意见) 2、追问:cm2、dm2、m2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猜想一下cm3、
21、dm3、m3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学生猜想) 3、验证: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证明1cm3和1dm3间的关系呢?(课件辅助演示1个10个100个1000个的过程) 4、运用:同桌合作,请说一说1dm3和1m3间的关系。(课件演示) 5、拓展:通过探究,我们知道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预设:你能试着说一说1cm3和1m3之间的关系吗?) 三、动手操作,质疑反思:(机动,也可作为课后拓展) 学生活动:用一些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做下面的活动。 1、用4个小正方体可以摆成一个大正方体吗? 2、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可以摆成一个大正方体? 3、你能再摆一
22、个大一些的正方体吗?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四、总结全课,感悟学习方法: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生生互动) 小结:今天我们从已知知识cm2、dm2、m2出发,探索了cm3、dm3、m3这一新知识,学习就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0页第8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不同的包装方法,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
23、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渗透节约的意识。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快速地找出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 课件、牛奶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天在家里都要喝爸爸妈妈为你们定的学生奶。如果现在要做一个这样的盒子,你认为要考虑哪些问题呢?(节约、美观、轻便等,渗透节约的环保意识)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如何节约包装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开展一些实践
24、活动。(板书:包装的学问) 二、设计方案,动手实践 活动一:一盒牛奶的包装 1、展示一盒牛奶,引导回顾长方体的面的特点,同时约定为了研究方便,牛奶盒中最大的一组面称为大面,最小的一组面称为小面,不大不小的那一组面称为中面。 2、课件出示这种盒装奶的长、宽、高,并让学生思考:包装这一盒奶至少需要的包装纸与这个长方体奶盒的什么有关。 3、学生先汇报再在练习本上计算包装这样一盒牛奶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师强调研究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暂不考虑接口处。用你喜欢的方法开始计算吧,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师将不同的方法在展台展示,并引导学生选择最佳策略解决所求问题。 4、师小结:如果不计接口处的面积,包装这一盒牛奶
25、至少需要的包装纸与这个长方体奶盒的表面积是一样的。 活动二:两盒牛奶的包装问题 1、提出问题:两盒牛奶该怎样包?会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请同桌用自己手中的的学具动手摆一摆,看包装两盒牛奶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并在练习本上记录下方法及相关数据。 2、同桌运用学具研究两盒牛奶的包装方法,老师巡视并适时指导。 3、学生代表上台边演示边介绍两盒牛奶的三种包装方法: 大面重合; 中面重合; 小面重合。 4、课件演示这3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再次体会三种摆法。 5、引导先观察课件里的3种包装方法再猜想:哪种方法最节约包装纸,并说说理由。 6、用计算表面积的方法来验证猜想
26、:分组计算3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各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同时派3名学生代表板演计算过程并介绍自己的计算思路。 7、小结:通过计算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3种不同的包装方法中大面重合最节约包装纸。 活动三:3盒牛奶的包装 1、3盒同样的牛奶可以怎样包装?有几种包装方法?请同学们结合两盒牛奶的包装先猜想再独立探究后汇报。 2、学生代表边演示边介绍3种不同的包装方法:4个大面重合;4个中面重合;4个小面重合,教师随机用课件展示这3种不同的包装方法。 3、结合一名学生汇报的第四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3盒牛奶不规则的包装方法不美观,不节约,不可选 4、观察课件展示的3种方法并思考:不计算你能知道哪种方法最节约
27、包装纸吗?说明理由。 5、学生汇报,师适时点拨:3种方法都重合4个面,而大面重合的方法减少4个大面的面积,这样剩余的面积就越小,就越节约包装纸。 6、总结:重合的面的面积越大,露出的表面积就越小,就越节约包装纸。 三、打破定势,加深理解 活动五:4盒牛奶的包装 1、根据对2盒牛奶、3盒牛奶的包装方法的探究,请同学们先猜想一下4盒奶会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 2、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边摆边说自己是怎样摆的。 3、学生分组合作摆学具,边摆边讨论 4、学生代表上台边演示边介绍自己的摆法:重合了几个大面,几个中面,几个小面。 5、课件演示6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学生边观边思考讨论:哪种包
28、装方法最节约包装纸?说明理由。 6个大面重合; 6个中面重合; 6个小面重合; 4个大面4个中面重合; 4个大面4个小面重合; 4个中面4个小面重合。 6、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重点比较6个大面重合与4个大面4个中面重合哪种方法最节约包装纸。(两种包装方法中都去掉4个大面,剩下2个大面和4个中面进行比较,2个大面小于4个中面的面积,所以,这时候应该是第四种摆法最节省包装纸。) 7、小结:通过对4盒牛奶的包装,大家又有什么新发现?(包装时,既要考虑重合最大的面,又要考虑重合最多的面。) 四、学以致用。 完成课本81面“包磁带”的活动。指名学生回答填空题,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练习”,全班订正。 五、全
29、课总结,拓展延伸。 包装这个小问题,学问可真不少,在实际生活中、在包装的过程中还要考虑些什么因素呢?(要留出接头处、美观、便于携带等,再次渗透节约的环保意识)。大家考虑的很全面,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深入的研究一下关于包装的 六、实践活动 到商店中调查,看看哪种商品的包装不节约包装纸,为它设计一个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并思考:厂家为什么要这么包装? 六、回顾整理,评价提升 1、课件评价表,学生结合评价卡对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和学习表现做简单的评价并汇报自己这节课的的收获。 2、师总结:包装还有很多学问,需要大家不断的去探索、去研究。 七、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节约包装纸 重合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
30、 越节约包装纸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道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认识分数单位,理解分数是分数单位的累积。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经历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形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3、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内容分析: 小学阶段对于分数的研究大致分为5个阶段:低年级的平均分和除法、倍的认识、三年级的分数初步认识、五年级的分数再认识、分数的计算、六年级的比。从这些安
31、排来看可以看出五年级的分数再认识是小学阶段一次系统的学习分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的一次理论上的概括。它不仅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更是对分数认识上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是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的重要前提。 重难点 重点: 知道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认识分数单位,理解分数是分数单位的累积。 难点: 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经历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形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活动1 一、沟通“1”、整数、分数的联系,度量中感受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师:
32、同学们学习过整数吗?如果用这张红色的纸条表示1,那么你能想办法表示出2吗?3怎样表示呢?我们发现有几个这样的“1”就可以用几来表示。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张纸条(更长的纸条),你知道它表示几吗?(用1作为标准去量发现有不足1的)。 师:这段不足1的长度怎样表示呢?(用分数表示) 在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师:猜一猜,这段不足1的长度是这个标准的几分之几呢? 老师给每个组的同学都提供了一些学具,请利用手中的学具验证你们的猜想。 预设1:两张绿色纸条拼成一个红色纸条,绿色纸条是红色纸条的 预设2:红色纸条对折,不足1的部分是红色纸条的 预设3:两张桔色的
33、纸条。一张桔色的纸条是红色纸条的,两个就是。 我们发现我们只要找到不足1的部分与标准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分数表示了。 在刚才的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不足1的部分没办法再以1为标准去测量了,但是我们发现可以用标准的去测量。下面我们就用标准的测量一下,看看粉色纸条是几个,你知道5个是几分之几吗? 活动2 二、分物中体会单位“1”可以是多个物体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生活中其他的地方有没有呢。 大米 1000克 拿出小片子,请你分别表示出它们的。 我们表示的都是,可是为什么对应的数量却都不相同呢? 回顾一下找的过程,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体会? 师小结:除了可以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找到分数,也可以把
34、多个图形或多个物体看作整体通过平均分找到分数。大家平均分的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活动3 三、分物中认识分数单位,深入体会分数的意义。 师:刚才同学们准确的找到了这些糖的,下面同学们可以自由地利用这些糖来表示你喜欢的分数。 合作建议: 独立思考:想一想、画一画,用这些糖还能表示出哪些分数。 小组讨论: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找到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预设: 观察这两个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吗? 相同点:都是把6块糖平均分成6份 不同点:取的份数不同 联系:2个是 师:你会表示吗? 师:我们发现有几个就是六分之几。 师:你会表示吗? 师:那么有几
35、个就是三分之几。 像、这样的表示一份的分数就叫做分数单位。而像.这样的分数,我们可以理解为它们都是由分数单位不断累积而成的。 师:有些同学还找到了一样的分数,对吗? 师:表示了这么多分数,谁能来说说分数的意义。 活动4 四、巩固练习 1、填一填 2、猜一猜 师:请你对自己今天课堂学习的表现和收获进行评价。这里有10颗星星,你认为你可以得到几颗呢?请在纸上进行涂色。 师:谁来说说你获得了这些星星的几分之几呢?请同学们根据他所说的分数想一想他给自己评了几颗星? 师:谁再来说说你自己评了几颗星,同学们想一想他获得了全部星星的几分之几?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给大家今天的学习情况评几颗星呢? 出示 师
36、:你知道这是几分之几吗? 有的同学在为没有得到全部的星星而感到遗憾,其实没有点亮的那半颗星才是我今天送给大家最宝贵的礼物,不满足是进步的首要条件,在陈老师心里你们每个人拥有着无限的潜能,我永远期待着你们更精彩的表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同学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身设计图案。 3、同学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同学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 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同学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
37、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同学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图案欣赏: 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同学尽情发表自身的感受。 (二)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同学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完成第8页3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习: 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 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
38、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和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五、安排作业: 教材第9页第5题。 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 图案1 图案2 图案3 图案4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容积的含义,体会容积和体积的关系。 2、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感知建立升和毫升的容积观念。 3、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容积概念的探究与理解过程。 2、通过比较,明确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
39、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态度。 2、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建立容积的观念,掌握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容积与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故事情景 今天老师带来一位神通广大、变化多端的孙悟空,它可厉害呢,有72变。 二、复习导入 第一变 回忆 (1) 什么叫体积? (2) 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什么? (3) 体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三、探究新知 第二变 思考 1、教学容积概念。 运用你的预习知识,把魔方、电饭褒、雪梨、汽车的油箱这四种物品分成两类,你是怎样分的?说明理由。 生:空心的 能装东西的
40、师: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空心的,能装东西的物品? 生:举实例 (饭盒、矿泉水瓶、奶牛盒) 师:你想知道这些容器里面能装多少东西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容积和容积单位 (板书) 什么叫容积?从中国文字的字面解释 容:容纳 积:体积。合起来:像电饭褒、汽车的油箱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它的容积。 练习 根据容积定义判断: (1)电饭褒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 ) 计量容积一般可以用体积单位( ) (2)数学书P53页第一题。 突出:体积 (外面量数据) 容积(里面量数据)板书 2、教学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你带来的物品,看看能否找到有关容积的数学信息? 生:500毫升 18.9升 师:升、毫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容积单位。板书 生:净含量:250毫升 1升 师:表示什么意思?净含量:250毫升表示瓶子里水的体积是250毫升。而不是瓶子的容积是250毫升,也不是瓶子的体积是250毫升 (选1升和1立方分米来对比,为实验作铺垫) 回应: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什么时候用容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用容积单位 板书 练习:(1)四人小组互相说说各自收集物品的容积。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物品,考考大家的眼力。出示:数学书P53第三题 3、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