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学校报告制度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学校报告制度3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小学学校报告制度3篇 书目 第1篇小学学校平安工作信息报告制度 第2篇乡d小学学校疫情报告制度 第3篇小学学校平安事故报告制度-5 小学学校平安工作信息报告制度 小学(学校)平安工作信息报告制度 为了加强平安监管,严格平安事故信息管理,刚好、妥当地处置学校突发的平安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一、区教化局负责学校平安事故信息收集、上报,并监督和组织学校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二、信息报告实行随时、逐级上报制度,如遇特别状况可疑越级报告。 三、重大平安事故发生后,应马上向当地政府和和主管部门报告。各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马上报告主管领导,并根据相关预案和领导要求开展工作。 四重特大事故从发生至
2、终结信息报告,分为初次报告、进展报告、总结报告。 1、初次报告。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伤亡人数,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实行的应急措施及事故限制状况等。 2、进展报告。依据事故处理的进展改变及上级的要求随时上报。报告的信息包括事故的发展改变、处置进程、事故缘由的初步推断等。既要报告新发生的状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状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3、总结报告。报告事故的结论,对事故发生和处理进行总结,分析发生事故的缘由,吸取教训,提出今后对类似事务的防范措施。 五、信息报送原则。 1、快速:发生重特大平安事故时,最先发觉或接到报告的学校和个人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当地政府和区教化部门报告,不得延报。
3、区教化局应在事故发生2小时内马上报告市教化局。发生一般事故时,学校应在2小时内向主管教化局报告,区教化局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当地政府和市教化局报告。 2、精确:信息内容要客观翔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 六、对报告工作不负责任,信息反馈不刚好,有意包庇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造成事态扩展和严峻后果的,赐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构追究刑事责任。 乡d小学学校疫情报告制度 乡小学学校疫情报告制度 一、为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组织,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固定疫情管理人员、消毒人员,主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务的发生。 二、
4、学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疫情管理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等为义务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和义务报告人发觉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限内,向辖区内疾病预防限制机构报告。 三、责任疫情报告人发觉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四、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限制机构报告疫情。 五、学校要进一步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对请假、缺课的学生要询问缘由,留意追踪,确保对传染病疫情做到早发觉、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六、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卫生防病学问宣扬教化工作,实行开设健康教化课、设立
5、宣扬栏、举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防治学问培训。 七、学校要主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教室要常常通风,学生要合理养分、平衡膳食,加强熬炼,提高身体素养。 1、班主任发觉各类传染病疑似病人,不得让其与其他人接触。 2、向卫生室老师汇报,卫生室老师诊断为疑似病人后刚好向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3、马上送至应急隔离室。 4、通知学生家长,送疑似病人到指定医院就诊。同时电话追踪医院诊断结果。 5、校主管领导,超过3人要上报区卫生防疫站、教委。 6、对疑似症状者去过的地方进行消毒。 7、加强宣扬教化,安定人心,稳定学校秩序。 8、如发生传染病除隔离病人外,对亲密接触者进行医学视察,
6、病人到过的地方进行消毒。 9、坚持开窗通风制度,每天派专人负责教室的开窗。 10、坚持定期消毒制度,负责对各教室、专用教室的消毒。 11、是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着或疑似病人在治愈或解除前一律停课,不得来校。学生因传染病休学者痊愈后要出示医院证明并经学校同意方可回校学习。 小学学校平安事故报告制度-5 小学学校平安事故报告制度5 1、学校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平安事故报告制度,由学校副校长详细负责平安事故报告工作。 2、学校发生平安隐患,应在主动实行措施的同时,刚好向县教化局及相关部门报告,以利刚好解除隐患。 3、学校发生学生特别死亡、重大损害、流行性传染病等重大事故或疫情,应马上报告县教化局,不得延误,不得不报、少报、迟报。 4、发生校舍倒塌、火灾、交通平安、流行性传染病等重大事故或疫情,应马上报告县教化局和县政府,同时按有关规定报告公安局、消防、交通、卫生、防疫等部门,全力组织抢救,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5、事故处理结束,刚好将事故发生的缘由、经过、处理结果以及应吸取的教训和今后改进工作的措施等形成书面材料逐级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