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小学范文6篇(小学数学说课稿).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270467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说课稿小学范文6篇(小学数学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数学说课稿小学范文6篇(小学数学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说课稿小学范文6篇(小学数学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说课稿小学范文6篇(小学数学说课稿).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数学说课稿小学范文6篇(小学数学说课稿)精品数学说课稿小学范文1 一、 说教材 小数乘整数是在整数乘法、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为后面学习小数乘小数、小数除法等知识作铺垫。 我根据教材的知识建构和学生思维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能正确计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合适的解释。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二、 说教法 1、 情境教学法 2、 启发质疑法 3、 学练结合法 三、说学法 1、 自主探究法 2、 联系实际法 (怎么教才能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实现上述目标呢?我准备采用

2、“情境教学法”、 “启发质疑法”、“ 学练结合法”“物质化的和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如:多媒体体课件整合各种音相资源、自制卡片、小磁铁、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肢体动作等)以期望学生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实际,自主探究,正确迁移类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四、说教学设计 依据教参,紧扣教本,我充分利用语言的亲和力、电脑课件和自制卡片等物质化和非物质化手段,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安排我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课堂伊始,怎样才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很快的进入课堂学习呢?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充分挖掘主题图的内涵,创设明明一家准备进行户外放飞风筝前的采

3、购活动,用声情并茂的话语把学生带入现实生活的情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学生熟知的购买食品入手,(意在复习整数乘法,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提出明明家准备购买三个喜鹊风筝,要学生帮助算要多少钱,还要学生谈想法,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老师要学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能写几种就写几种。教师巡视,走近学生,倾听心声,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当学生和老师的亲近感进一步增强时,他们自然会踊跃发言,急于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分享、与同学们分享。并主动参与购买风筝的行列中。这时老师唯一能做的就是与学生一起快乐分享他们的智慧,凸显计算策略多样化,并引导分析比较得出将小数化为整数的这种方法是比

4、较简便的,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会了知识。“如果是你,你会怎样买?买几个?共需多少钱?”更是把此次购买活动推向了高潮。学练结合及结合情景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精品数学说课稿小学范文2 一、说教材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国标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中的内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运算中进行简便计算的两种必要的理论依据,他们是学生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思维素质,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简便计算和计算速度。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加法计算和验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内容。教材安排两个运算定律教学时,采用了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教材从学生熟悉

5、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新课,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组成等式,再例举类似的等式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共同点,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的构建知识。然后安排了一些基本练习,以填空、判断等形式巩固对加法运算的理解,接着通过题组对比和凑整等练习,为学习简便计算作适当渗透和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

6、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朝三暮四视频)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猴子很笨,同学们很聪明,栗子的总颗数有没有变化呢?什么发生变化? 引入: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朝三暮四,在数学中也有类似朝三暮四故事里的规律,同学们想不想研究一下? (二

7、)创设情境,联系生活 谈话:天气渐渐转凉,学校要组织大家参加冬季比赛了,看,四年级同学正在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说一说) 提问: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到的问题可能有:跳绳的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后继探究的学习材料,符合新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 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三)探索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问题(1)要求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 提问:应该

8、怎样列式? 指名口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提问:还可怎么列式?板书:17+28=45(人) 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跳绳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 谈话:既然得数相同,我们就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连接起来。改写成28+17=17+28 板书:28+17=17+28(学生齐读这个等式) 提问:比较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说出: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提问:你能照样子再写出几个像这样的等式吗?试试看。(学生动笔写,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说的等式有序地板书在黑板上,板书三个)。 提问: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写得完吗? 谈话:既然写不完

9、,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板书省略号)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交流)? 提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像这样的等式吗?可以用符号、字母、文字等等表示,试试看。 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是用字母a、b来表示两个加数,说来说说怎么表示? 生:a+b=b+a 提问:a和b分别代表什么? 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这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是加法运算律中的一条很重要的规律加法交换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能紧密围绕并运用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规律,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整个过程,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模仿中理

10、解,在探索中发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括能力。 师: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 考考你 (1)您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吗? 96+35=35+()204+57=()+204 指名回答,为什么? (2)下面的等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为什么? 75+25=25+75 46+59=46+59 90+10=5+95 (没有交换加数的位置;等号两边的加数不同。) (3)同学们学的真不错,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看看同 学们的反应快不快。游戏:对口令 师:83+17=生:17+83= 97+44=35+65= 88+75=300+600= a+b=785+68=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理解,知道加法交换律只

11、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其余的不变。 (4)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过去我们学过的计算中,哪些地方应用过加法交换律? 下面一道题357+218,请同学们计算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四)探索加法结合律,自主合作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解决“跳绳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得到了加法交换律,现在我们再来研究同学提到的问题,看看有什么发现。 出示问题(2):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你会列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23 提问:如果老师想突出强调先算跳绳的人数,可以怎么做? 生:添上小括号 教师给28+17加上小括号。 提问:还是这个式子28+17+23,如果要先算参加

12、活动的女生人数,应该怎么办? 学生同桌交流,指名说说。 教师添上括号:28+(17+23)。 提问:比较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数学符号相同,得数相同,但运算顺序不同) 师:既然得数相同,我们可以写成等式: 板书:(28+17)+23=28+(17+23) 课件出示: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指名学生口答。 归纳加法结合律: 提问:观察这三个等式,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从这些等式中能发现怎样的规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提问:你能用字母a、b、c代表这三个加数

13、,把上面的规律表示出来吗?(学生独立写一写)教师板书:(a+b)+c=a+(b+c)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加法的第二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考考你:运用加法结合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45+36)+64=45+(+) 560+(140+70)=(560+)+ 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知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还知道了三个数连加,改变运算顺序和不变。 设计意图:围绕“变与不变”这一关键点,通过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初步感受规律。接着再

14、经过学生个性化的验证及交流,从而确认加法结合律并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这样发展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五)巩固应用,扩展提高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棒!那现在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闯关呀。我们的闯关开始啦! 1.第一关:火眼金睛 下面的等式各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82+0=0+82 47+(30+8)=(47+30)+8 (84+68)+32=84+(68+32) 75+(48+25)=(75+28)+48 2.第二关:大显身手 在途中,小熊遇到了麻烦,它想把树上的苹果摘下来,可是它必须答对问题,才能拿到苹果,你能帮助它吗? 相加等于100? 3.第三关:勇夺第一,想想做做4

15、 38+76+2438+(76+24) 全班男生完成第1题,女生完成第2题。 提问:为什么每组两道题的得数相同?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观察(88+45)+1245+(88+12),哪题运算简便。 小结:可见,合理地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为学生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思维含量,学生在观察辨析中比较,在思考对比中升华,促进学生灵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时可以使计算简便。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及时总结、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

16、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精品数学说课稿小学范文3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页的内容,认识几分之几中的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

17、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材例-例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等知识打下初步基矗教学大纲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确定本节课教学目的如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

18、义。 二、说教法 根据直观性原则,运用演示法,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实物、模型教具等通过演示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认识几分之一。积极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讲扶放的形式,逐步完成个例题的教学。 三、说学法 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共有个例题,根据学生指导的自主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教师在讲解例之后,扶着学生认识,独立让学生认识,即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其学生的“学”,体现出教师寓学法于教法之中,即教师教学既教知识、又教方法。 四、说程序 本节课教学,设计三个环节进行。 (一)复习 。把个苹果平均分给个同学,

19、每人分几个?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把个苹果平均分给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把个苹果平均分给个同学,每人分几个?(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三道小题,通过复习以前学习过的“平均分”,抓住新旧知识的最佳切入点,为实现新认知做好准备。) (二)新授 。导入新课 半个苹果在教学上不能用学过的、整数表示,这就要求我们用一种新的数表示,这种新的数就是分数,今天就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教学例题 ()教学例师展示饼的模型,讲解,把这个饼看作一个整体,分开再重合,问是怎样分的?为什么?(强调平均分)指导学生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块,两块是同样多的,我们就说每块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回忆分饼过程。刚才分饼的时候

20、,是先干什么呢?是怎样分的?指导写。 ()教学例师出示一个圆纸片,问:把谁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把其中的一部分涂上阴影,其中的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写的时候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并说出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用三句话,把这幅图表达出来。 ()教学例师生将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拿出来共同操作。问:把谁看作一个整体?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想: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教学例投影打出图,让学生先想,然后填空反溃 ()教学例指导学生画出分米长的线段,再把线段平均分成份,提问:把分米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分米的几分之几?在图上标出,数一数这条线

21、段上有几个? 。教学各部分名称。 ()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以为例介绍各部分名称。 。指导看书,完成做一做。 。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图形和实际操作知道,要先看是否是平均分成几份,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新授部分,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眼、脑、手、口并用,使学生初步建立分数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练习 。练习二十七第题给予一定的指导。 。练习二十七第题要回答为什么。 。完成-题。 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学习这部分知识要注意什么?(通过这几组题的练习,加深理解本节课的内容,突出重点,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精品数学说课稿小学范文4

22、估算是一种数学思想。“乘法的估算”就是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数学思想,具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思维习惯和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从而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学习不同的估算策略,并能运用自己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一、猜一猜 师:(电脑出示校园图)“同学们,谁了解我们学校多少啊!” 师:我们学校学生的人数有多少?(提供信息:大约是1700人,比1700人少)板书:1700 生1:1680师:少了生2:1695师:少了 生3:1699师:对并板书:16991700 师:我们学校的老师人数是多少?(提

23、供信息:大约是70人,比70人多) 板书:70 生1:71师:少了生2:78师:多了 生3:75师;还是多了生4:73师:对 并板书:7370 师:我们的多功能教室的座位有多少个?(提供信息:大约是180个,比180个少)板书:180 生1:178师:多了生2:177师:真聪明 并板书:17718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乘法的估算:师:我们学校的电脑有多少台?(提供信息:大约110台,比110台少) 板书:110 生1:109师:多了生2:105师:少了 生3:106师:你真棒!并板书:106110 师:这些数中1699、73、177、106是什么数?1700、70、180、110是

24、什么数?那么它们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 生:准确数,近似数。约等号。分别写出约等号。 板书:1699asymp;170073asymp;70177asymp;180106asymp;110 师:约等号象什么啊? 生1:“约等号象波浪一样,等号是直直的两个短横。” 生2:“我觉得约等号象飘扬的国旗。” 生3:“我觉得约等号象是等号喝醉了酒一样,歪歪扭扭的。” 师:揭示课题,板书:乘法的估算 二、学习新课 师:学校关心每一个学生,准备购置一些物品。 师:(出示电脑)每台电脑4980元,要购买6台大约需要多少钱? 生1:4980+4980+4980+4980+4980+4980=29880 生2

25、:49806=29880 生3:不对,它只要大约数,不需要准确数。 生4:49806asymp;30000把4980看成5000,50006=30000,所以49806asymp;30000 师:(出示购买影碟)每张8元,要买62张,带500元够吗? 生1:628=496够了 生2:608=48028=16480+16=496够了 生3:628asymp;480把62看成60,608=480所以628asymp;480够了 生4:628asymp;620把8看成10,6210=620所以628asymp;620不够 生5:628asymp;600把62看成60,8看成10,6010=600所以

26、628asymp;600不够 师:引导分析,准确的数是多少?哪个估计的数与准确的数最接近呢? 生:把62看成60,608=480最接近496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1:“估计的数字和准确的数字相差不远。” 生2:“估计的数字和准确的数字相差的太远的话,说明了估计的就不准确。” 生3:“估计的数字可能比准确的数字多一点,也有可能比准确的数字少一点。” 生4:“就是说估计的数字大约在准确数字的左右,不能多出来很多,也不能少的太多。” 生5:“估计的数字不论比准确数字多还是少,我觉得要越接近越好。” 三、应用与拓展 师:学校为了绿化校园,准备买一些树,同学们来参谋参谋吧。 (出示:樟树每棵2

27、8元,广玉兰每棵68元,铁树每棵103元,桂花树每棵185元,松树每棵57元,并介绍了每种树的特点) 要求:买5棵树,选哪种好?大约要花多少钱?说说你的理由。 师:(出示买一个足球82元,一个篮球99元,一个排球78元,各买4个,一共大约要多少钱?)在自学本上做做,请学生讲。 生1:824+994+784asymp;1040 生2:(82+99+78)4asymp;1040 师:(出示10种书的价钱) 要求:不超过1000元,每种书购买在510本之间。 反思: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每一位学生都很关心自己的学校,本节课中教师就是利用了学生与学校的特殊的关系,从多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自己成长的

28、关心,也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当中来,做学校的小主人,为学校的建设出谋划策。这也是新教材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体现了人文关怀。另一方面,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孩子们怎么想的,只有通过他们的言语得以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注意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让他们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松和充分的尊重,这样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才得已尽情的流露和表述,不同的看法和结论才可以在一步步的表达中得已完善,每个孩子的思维和情感也得到了发展。再次整节课的设计体现了选择性、开放性、层次性、多样性,给了学生探究的空间,不仅是形式的开放,还有理念的开放,层层递

29、进,信息量大,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重要的是体现了数学的特点,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知识的获取不是老师硬塞给孩子们,而是孩子们在具体的情景中积极的思考,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生生、师生的交流和谐而又自然的融为一体,思维的碰撞不断燃起知识的火花,孩子们的学习欲望自然高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以充分的发挥。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精品数学说课稿小学范文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布置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布置,匠心不只在于

30、加深同学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同学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同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同学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其逻辑顺序如下: 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同学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同学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同学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它遵循了同学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同学在解决问题的

31、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考虑,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只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同学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同学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同学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

32、提高同学的探究能力。 5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同学经历从实际问题中笼统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采取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同学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笼统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同学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历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同学初步懂得应如何考虑问

33、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置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同学体会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 2运用独立考虑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身的考虑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充沛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联系实际,复习旧知 以本班同学参与课外活动的人数为例,我设计了三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复习题,如第1题:二年级三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同学说出答案后,讲一讲考虑过程。这时,教师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

34、自身的学习成果,教师向取得优异成果的同学表示祝贺。 复习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三,一是唤起同学对已有“倍”的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二是复习时密切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师生情感交融,使同学发生愉悦的学习心情。三是为同学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同学的学习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课的新授局部,我结合例2的电化教学,设计了一个让同学参与的用小棒摆飞机的游戏活动。主要过程是这样的:先以动画形式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三位同学在用小棒摆飞机)并演示5根小棒摆一架飞机的过程。这时老师问:“你们想参与这个游戏活动吗?”引导同学亲自参与到动手摆飞机的活动

35、中来。同学在音乐声中摆完飞机以后,汇报结果,如“我用5根小棒摆了一架飞机”“我用15根小棒摆了3架飞机”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适时提出问题“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同学兴趣盎然,提出了诸如“我用10根小棒摆几架飞机”的问题,由此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为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奠定了基础。在同学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基础上,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 “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请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动脑考虑、充沛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

36、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553。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同学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由于倍概念的复习和例2的学习,同学已经理解了用除法计算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完全放手让同学自身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件首先出示例3情境图:35人唱歌、7人跳舞、5人看节目,请同学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唱歌的是看节目的几倍?”等等,根据所提问题,小

37、组讨论解决方法,同学独立列式解答后,讲解题思路,这样不只使同学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体会合作交流给自身带来的收获。 此环节的优秀教案,摒弃了保守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的套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同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同学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快速获得正确答案,而是着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发明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开放练习等几个层次,目的是巩固新知,协助同学更进一步理清解题的思路,达到融会贯通。 (五)发展评价 让同学畅谈自身在本课中的表示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

38、程理念,给同学充沛表示自身的机会。 精品数学说课稿小学范文6 教材说明 这是一节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 学生分析 学生整体上思维敏捷,在新授课上总是表现出较浓的兴趣,课堂反应与接受较快。 本节课将要教学的“成数与折扣”,大多数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新闻媒体、交往、购物等多少都有所接触、了解。但学生的这种认识还只是凭借生活经验产生的感性认识。如打折,学生都能想到是便宜了,比原价少了,但问其所以然,能解释清楚的并不多。所以对成数、折扣知识概念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另外,学生很少会将这种生活中的商业折扣、农业成数与数学、与课本上的百分数数学知识相联系,欠缺知识间沟通互化的意识。所以,需要教师规范、指导形成系

39、统的概念,联系生活实践来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1.明确成数、折扣的含义。 2.能熟练地把成数、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 3.正确解答有关成数、折扣应用题。 4.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一份,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流程 一、联系主活,导入新课。 师:我们刚刚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愉快的寒假结束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过去了,就在春节过后,各商家又会搞些什么样的促销活动呢?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二、在生活情境中,讲授新知。 1.教学折扣的含义,会把折扣改写成百分数。 (1)谈话,探学情。 师: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

40、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学生回答。 师: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 (电脑显示) 大衣,原价:1000元,现价:700元。 围巾,原价:100元,现价:70元。 铅笔盒,原价:10元,现价:? 橡皮,原价:1元,现价:? 师:动脑筋想一想。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 学生回答。 师: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带着这样的问题,拿出你手中调查到的打七折的标签,可以利用计算器,也可以借助课本,四人小组一起试着找到答案。 (2)讨论

41、,找规律。 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并在计算或讨论中发现规律。 师:说说你们组寻找的方法。 学生的方法有:利用计算器,原价乘以7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或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70%;或查书,等等。 (3)归纳,得定义。 师:通过小组讨论,谁能说说打七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打九折呢?打八五折呢? 学生回答。 师:概括地讲,打折是什么意思?如果用分母是十的分数,该怎样表示? 师小结:“几折”是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4)练习。 四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六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七五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九二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42、()。 2.运用折扣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例1:商店出售录音机,每台原价430元,现价打九折出售,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1)出示提纲。 打九折怎么理解? 是以谁为单位“1”? 可以改写成一道怎样的应用题? 要求便宜多少元?也就是要求什么? (2)学生试做,讲评。 (3)练习,做一做。 3.教学成数的含义,把成数改写成百 分数。 (1)新闻,探学情。 (电脑显示:一则新闻毛阿敏八成不能来晋演出) 师:看了这则新闻,你想到什么?是肯定不能来吗?从哪儿看出来的?你认为八成表示有多大的把握? 学生回答。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如果把肯定来晋看作100%的话,八成就相当于80%。这种说法除了日常生活之外,在工农业生产中也经常用到。 (2)自学,得意义。 打开书自学课本相关内容。 学生汇报情况,概括成数的含义。 (3)练习。 师:就要单元测试了,能不能用含有成数的句子表达你对这次测试有多大的信心? 四成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 二成五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 七成五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 八成七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 4.运用成数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例2:小华家承包了一块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二成五,去年收白菜多少吨? 学生试做、汇报、讲评。 三、巩固练习、应用所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