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3篇 感恩母亲的教案.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270360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3篇 感恩母亲的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3篇 感恩母亲的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3篇 感恩母亲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3篇 感恩母亲的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3篇 感恩母亲的教案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与说明 文章大意 生字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文章大意指的是通过初读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其核心是把课文读准读通顺,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朗读课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读中发现自己难读或不会读的的字,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说出难读或不会读的字,然后教师范读。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生字指的是本课的“恩、补、针、根、抚、摸、报、迟、寸、永”10个一类生字和“孟、缝、沐、浴、铭”5个二类生字,其核心是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正确书写10个一类生字,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教学的重点是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2、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弄清生字的结构、部首、笔顺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与说明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一类生字和认读5个二类生字。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就是指通过借助汉语拼音和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能够自己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一类生字和认读5个二类生字就是指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正确、规范的书写“恩、补、针、根、抚、摸、报、迟、寸、永”10个一类生字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和认读“孟、缝、沐、浴、铭”5个二类生字。 三、教学问题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困难是“抚、摸”这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位置学生不易把握,产生这困难的原因是这两个生字在田字

3、格中所占位置没有明显的标志。要解决这困难,就要教师先让学生掌握好这两个生字的笔顺,再在田字格中具体指导。 四、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师生活动: 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2、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3、题目就是母亲的恩情,说的就是唐代诗人孟郊感受母爱而作诗的故事。 (板书:母亲的恩情,读准字音,理解“恩情”)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5、介绍孟郊:唐朝诗人,他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引出游子吟教师朗读古诗。 6、范读

4、课文。 活动二:初读指导 师生活动: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老师应说明诗单独为一段)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 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 (2)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4、谁能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5、指名试读课文每一段,师生共同纠正。 6、出示古诗游子吟,读熟,思考:老师不做讲解你能读懂哪句诗的意思?(指名回答) 活动三:教学生字 师生活动: 1、小黑板出示生字生词:“缝补、针脚、几根、抚摸、报答、迟迟、寸草、永远、恩情、孟郊、沐浴”。指名读、抽查认读情况 2、请说出生词中,你已经

5、懂得哪些词语的意思?(联系实际和插图理解) 3、出示生字:恩、补、针、根、抚、摸、报、迟、寸、永 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左右结构的字有6个) 4、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5、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补、针:左右两部分宽窄相当。 根、抚、摸、报:左窄右宽,右边部分第一笔起笔要高于左边部分的第一笔。 6、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母爱是伟大的,它呵护着我们的心灵,哺育着我们的健康成长,无论我们长多大,走的多远,母亲总是牵挂着我们的。 五、目标检测 1、填写古诗: 慈母( )( )( ), 游子( )( )( )。 ( )( )( )( )缝。 ( )( )(

6、)( )归。( )( )( )( )( ),抱得( )( )( )! 2、用下面的偏旁组字 木 礻 氵 扌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通过课文内容,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看到”、“忙着”造句。 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上节课,我们都认真的读了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我们知道母亲的恩情,孟郊一直铭记在心

7、,他对母亲的爱和思念都凝聚在了游子吟这首诗里。 出示古诗,齐读,指名读 过渡:这首流传千年的古诗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走入这个故事。 二、民主导学: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边读边想母亲对孟郊的恩情表现在哪里? 把你找到得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试着读一读,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 生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生发挥想象,母亲缝衣时的神情,动作以及心理活动。 指导朗读“忙着”,“夜深了,一针针一线线”,体会母亲的恩情。 (1)“一针针一线线”,是啊,她缝得多认真啊,缝补的针脚怎么样?(又细又密)为什么要缝得这么密啊?(在古代,有一种风俗,家里人要出门

8、,母亲或妻子为他缝补衣服,必须针脚密密的,这样出门的人才能早点回家。这包含了爱,也包含了祝福平安。)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 (2)“还在”,母亲劳作了一天,可是没有休息,还在缝补衣服。 (3)“夜深了”,人们都进入了梦乡,连星星都困了,可是母亲不肯停下来。 (4)母亲把期盼、把担心都缝在了衣服里。这就是:出示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5)我们一起来读这几句诗。指名读,男女生分读,齐读。读出母亲的牵挂。 过渡:“儿行千里母担忧”,分别的时间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到村外感受离别的情景。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送儿送到村子口,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就要去远行,母亲有千言万

9、语在心头。再听,她还会对儿子说什么? 2、面对母亲担忧的叮嘱,看到已是满头白发的母亲,假如你是孟郊,你会说些什么? 3、多么感人的画面,谁来读好这段话?(个别齐读) 4 、 母子分别,孟郊为什么眼睛湿润了? 5、师:母爱是伟大的,又是平凡的,她的爱就体现在这些细微的事情上,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孟郊告别了母亲,独自一人上路了,这一路上,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请你读读课文第三小节,说一说! 2、 理解“生机勃勃”:生机:充满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样子。文中指沐浴在阳光下的小草,绿油油的,充满了生命力。 练习造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

10、勃的景象。 3、孟郊看到小草之后,是怎么做的?“抚摸”两个字都是提手旁,做做动作,你为什么要这么摸?让我们记住这个词,一起来写一写。 看着这沐浴在阳光下的小草,孟郊想到了什么? 读着读着,你想说些什么? 4、我们就像那一株小草,在阳光般母爱的滋养下,变得朝气蓬勃,母亲的这份恩情是我们永远也报答不了的。谁愿意来读一读这段话? 5、没有阳光,就没有小草的生长;没有母亲对我们的关爱,就没有我们的茁壮成长。让我们一起来读。 6、孟郊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出示古诗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短短的一首诗,共30个字,字字句句流露出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儿子对母亲的感恩,齐读。 (四)感情延

11、伸 课堂小结 1、联系生活或学习,说说我们该怎样回报母亲。 2、让我们一起用心来感受这样一首赞美妈妈的歌曲! 全天下的父母的爱都是无私的,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恩情。平时帮父母做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 三、检测导结: 1、背诵游子吟 2、完成写话 板书设计: 母亲的恩情 母亲 缝衣、送儿 孟郊 铭记在心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领会母亲对子女的眷注之情,教育门生从小体谅、孝敬父母,晓得答谢怙恃的养育之恩。 教学过程 一、运用词语,整体把握 1复习导入。出示下列词语,请学生读一读。 缝补

12、 湿润 抚摸 注视 恩情 慈爱 沐浴 报答 铭记 著名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3请学生用用上述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抓住重点,反复训练 (一)深夜缝衣图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最能反映母亲对孟郊爱的句子。 2组织交流,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1)从“夜深了”、“还”你体会到什么?(体会母亲缝补衣服的时间很长。) (2)从“油灯”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光线不好。) (3)从“一针针一线线”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母亲缝补衣服的认真。) 设计情境,指导感情朗读。出示: 夜晚,母亲在 。一个小时候过去了,母亲还在 ,又一个小时过去

13、了。母亲仍然在 。(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油灯光线昏暗,时间长了,母亲的眼睛疼起来了,她还在 ;她手酸了,腰痛了,她还在 。(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3师:母亲缝补衣服时间长,光线暗,眼睛花,手酸腰痛,母亲是怎么想的?(课文中的原句:“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师: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想得很多,很多。) 师:母亲还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补充。)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清晨送别图 1师: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母亲对儿子说了什么?(“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师: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儿行千里母担忧。)师:母亲说这句话时,心里会怎

14、么想?出示: 儿啊,你在外 。(如:儿啊,你在外可不要太挂念母亲啊!儿啊,你在外天冷了,要及时加衣服。儿啊,你在外可不要饿着) 2师:为什么课文只写了这一句“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因为只有看到儿子平安回来了,妈妈才最放心。)师:从“早点儿”你体会到什么?(儿子早一点儿回来,母亲早一点儿放心!)指导朗读这一句。 3师:你从“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体会到什么?(体会到母亲深夜里为儿子缝补衣服的“劳苦”,母亲为儿子外出远行的“担心”。) 师:此情此景怎能不感动孟郊呢?所以,他眼睛湿润了。 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路上感恩图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读好后)师:孟郊抚摸着身上

15、的衣服,心里会想到些什么情景? 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 想到出发前的那个夜晚,母亲在光线昏暗的油灯下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母亲的眼睛疼起来了,手酸了,腰痛了,她仍在 。 想到出发时的那天早上,母亲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 !” 想到母亲头上又 。 想到离开家后,母亲天天 。想到现在母亲可能正在 ,母亲头上 。 孟郊看到路边的小草长得生机勃勃,心里想 。(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3说说“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的意思。(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师:为什么“母亲的慈爱”就像“春天里太

16、阳的光辉”?(小草的生长离不开春天的太阳,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慈爱。) 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想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指名唱唱这首歌。 4师:是啊,只有在母亲的关爱下才能幸福地成长。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古诗,深化情感 1指名学生读游子吟。 2联系前文,说说诗的意思。 3带着感情朗读这首诗。 4师: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就在他50岁那年,写成了这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铬记”是“刻在心里”的意思。在孟郊心里会刻在什么呢? 学生自由说。(结合前文的学习,加以点拨。如:深夜缝补衣服的情景,送儿远行的话语,母亲头上的白发,母亲每天盼儿归来的情景) 三、联系生活,适度拓展 1师:

17、是啊,母亲的恩情让孟郊永远也忘不了。在我们身上,你也一定会体会到“母亲的恩情”!谁举例说说。(学生自由表达) 2师:是啊,母亲的恩情是伟大的,我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无论怎样,都要将母亲的恩情铭记在心。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游子吟这首小诗。 3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小诗。 4课后作业:用笔写写自己母亲的恩情。 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古诗游子吟,生动展现了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文章朴实的语言中蕴含了纯美的意境,真挚的感情。 为了不让自己轻易成为教学参考的忠实演绎着,陷入“技术解读”的误区,我抛弃了教参,抛弃了电脑,细读文本,潜心会文,以一种最直接最纯粹的方式阅读教材。我在家里

18、大声地朗诵,轻轻地低吟,当自己在文本里来来回回走了好多遍之后,我关注到了文中的三个画面:“夜缝图”、“惜别图”和“感恩图”。这三幅图与文本一一对应,又与文中古诗紧紧相连。因此,我有了初步的教学设想:品图入文,品文入诗。 品“夜缝图”时,我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意。在学生对图有初步印象之时,布置学生自读课文第一部分,找找自己感动的句子。然后我和学生共同讨论交流,抓住“夜深了”和“一针针一线线”两处关键文字,反复品读,进而引发对母亲缝衣时所思的联想。让学生体会到,浓浓的母爱就藏在这细密的针脚里。 品“惜别图”时,我先让学生给图取名,从学生的回答中,我提炼出“惜别情”三字。如何理解这名字呢?我引导学

19、生再次细细读图:你们看,母亲的双眼凝视着儿子,她的双手紧紧地握着儿子的手臂,她似乎在说在学生充分想象练说的基础上,引出母亲的叮嘱。让学生体会到,浓浓的母爱就藏在这亲切的话语中。爱不是单向的,通过对这幅图的第三次细读,我们把视线聚焦在孟郊的眼睛上,通过“湿润”悟出孟郊对母亲的不舍,此时引出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品图,读文,赏诗,三维一体。 有了前两幅图的铺垫,品“感恩图”时,我由孟郊所见引发所思,抓住关键词语“抚摸”,通过动手演示,首先感知“抚摸”的轻柔,通过对生活实际的联想,再次感知“抚摸”的深情,最后引出孟郊为何抚摸衣服的思考,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抚摸”一词所传递的爱的温度!再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的情感被深深地打动了。 “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但朗读并不是仅仅靠传统的“读书百遍”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堂课的教学,我始终把图、文、诗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带入故事的情境。在宝贵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点拨,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孟郊母亲的所思所说,及孟郊自己的所思所悟,让学生体会到母亲对孟郊的恩情和孟郊对母亲恩情的感念,进而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真正地做到读中感悟,真正地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具有了独特的内心体验。有了学生情感的投入,我们的课堂才真正充满活力。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