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9篇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教案9篇2.docx(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五年级数学教案9篇 课题:讨论长方体课型:新知探究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在熟悉长方体的根底上,把握长方体的特征,并熟悉长方体的长、宽、高。 2、我能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探究出长方体的详细特征,并能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3、我有信念学会本节所学内容,我肯定能够获得胜利。 重点:把握长方风光、棱、顶点的特征和熟悉长方体的长、宽、高。 难点:形成长方体的概念,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过程 创设情景提醒课题 1、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同学们从长方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球体、圆柱、圆等图形中,找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然后在立体图形中找出长方体。 2、孩子们,你能找出长方体吗? 学海
2、探秘探究一:火眼金睛 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是()形。指一指哪些面是一样的? 2、长方体有()条棱,指一指哪些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个顶点。 4、你还能发觉什么? 探究二:制作长方体框架图我发觉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几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探究三:借助“产品”我能认 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和()。 2、我能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走进学问大本营填一填 1、长方体有()个面,都是()形,特别状况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形,相对的面的面积()。 2、长方体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3、长方体有()顶点。 4、相交于长
3、方体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和() 辨一辨 1、长方体的6个面不行能有正方形。() 2、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3、一张长方形的纸是一个长方体。() 4打算长方体的大小是长、宽、高。() 拓展延长:我能自己制作一个美观的长方体玩具箱。 谈收获、写反思(梳理成数学日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11页。 教学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受探究莫比乌斯圈奇妙特征的过程。 2、学会制作简洁的莫比乌斯圈,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 3、感受莫比乌斯圈的奇妙,体会数学活动的
4、趣味性和探究性。 教学预备:三根长30厘米、宽3厘米的白纸条,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 1、学生阅读书中的文字,初步了解莫比乌斯圈。 2、拿出一张纸条让学生估量它的长和宽。 二、探究活动1 1、师生一起动手制作莫比乌斯圈。 教师一边口述制作莫比乌斯圈的方法一边演示制作,然后让每个人制作一个。 2、沟通、展现学生作品。 3、提出涂色要求,学生涂色。鼓舞学生合作完成。 4、观看、沟通学生涂色的结果,让学生说一说发觉了什么? 三、探究活动 1、让学生在另一张纸条的正中画好一条线,再粘成一个莫比乌斯圈。通过沿莫比乌斯圈一面涂色却使纸圈两面都有了颜色的事
5、实,使学生初步感受莫比乌斯圈的奇妙。 2、提出:假如用剪刀沿中线把莫比乌斯圈剪开,结果会怎样?的问题,让学生先大胆猜想,再动手操作。 3、沟通沿中线剪开后的结果。 4、提出书中(2)的操作要求,让学生想象剪开后的结果。 5、鼓舞学生按要求实际操作。 6、沟通学生沿画线剪开后的结果。使学生发觉把一个三等分的莫比乌斯圈沿等分线剪开,变成了一大一小两个套在一起的纸圈。 四、课外延长 教师进展鼓励性谈话,鼓舞学生课下连续探究 通过鼓励性谈话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阅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莫比乌斯圈。 培育估量的意识,了解纸条的长和宽,便利下面的语言表述。 通过教师边口述边示范,让学生学会制作简洁的莫比乌斯圈
6、。每人制作一个,为下面的探究活动供应材料。 展现学生的作品,检查莫比乌斯圈做的是否正确。 让学生经受探究莫比乌斯圈的全过程。 通过自己动手做莫比乌斯圈,亲身体验它的奇妙。 通过教师表达制作要求,培育学生倾听的习惯,为探究活动供应材料。 通过让学生想象猜想,一方面培育学生联想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引出探究的活动。 在操作结果和供应的数据中,让学生感受莫比乌斯圈的奇妙和数学活动的探究性。 在前面探究活动的根底上,对看似相关问题进展猜想,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 带着问题进展实际操作,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 在猜想、操作、沟通等探究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莫比乌斯圈的奇妙和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探究的积极
7、性,培育科学探究精神。 师:同学们,今日我们就用教师给大家预备的纸条来探究一种奇妙的纸圈,这个纸圈是什么呢?大家请翻开书第10页,读一读前两段。 学生阅读书中的文字。 师:通过读书,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答复可能不同,只要是意思对就赐予确定。 师: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创造的这个“纸圈”究竟有什么奇妙之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探究。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条,估量一下这张纸条有多长、多宽? 学生估量,对估量精确赐予表扬。使大家知道:纸条的长30厘米,宽3厘米。 师:我们就用这张纸条做一个莫比乌斯圈。怎样做呢?把纸条儿的一端扭转180,与另一端粘在一起,这样一个莫比乌斯圈就做好了。 教师边说边示范制作
8、莫比乌斯圈。 师:下面同学们就用预备好的纸条也做一个莫比乌斯圈!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察指导。 师:谁来展现一下你的莫比乌斯圈? 学生展现,关注是否都对。 师: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莫比乌斯圈,我们给它涂上颜色让它更美丽。涂色的要求是:用一种颜色的彩笔在纸圈的一面涂色。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学生给莫比乌斯圈涂色,教师巡察指导。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涂好色的莫比乌斯圈,你发觉了什么? 生:两面都有颜色了。 生:太惊奇了。 师:沿一面涂色纸圈的两面都消失了颜色,真是个奇迹!这就是奇妙的莫比乌斯圈! 教师板书:奇妙的莫比乌斯圈。 师:请同学们接着做,你会发觉更奇妙的事情。听清这次的操作要求:取出一张新的纸
9、条,在正中画一条线,再把它粘成莫比乌斯圈。 学生操作,教师巡察指导。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用剪刀沿中线把这个莫比乌斯圈剪开,结果会怎么样? 生:会得到2个莫比乌斯圈。 师:结果究竟怎么样呢?请同学们用剪刀沿中线把它剪开,看一看结果会怎样。用剪刀时留意安全。 学生操作,教师巡察指导。 师:沿中线剪开后怎样?和你想象的结果一样吗? 学生可能答复: 沿中线剪开后结果不是两个莫比乌斯圈,而是一个。 这个新的纸圈比原来的大了。 师:真是出乎意料!把莫比乌斯圈沿中线剪开结果不是两个纸圈,而是一个更大的纸圈。那同学们,你们猜测一下,要是在纸条上画两条线,把纸条分成三等分,粘成莫比乌斯圈,再用剪刀沿画线剪
10、开,猜一猜结果会怎么样? 学生可能答复: 得到一个更大的纸圈。 得到3个纸圈。 师:请同学们实际动手做一做,看一看结果会怎样?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察指导。 师:这次剪开后结果怎么样? 生:得到了一大一小两个套在一起的纸圈。 师:这就是莫比乌斯圈的奇妙之处!要是在纸条上画三条线,把它四等分,再粘成莫比乌斯圈,接着沿画线剪开,结果会怎样?要是画四条线呢?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连续探究!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道容积的意义。 2、把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3、会计算物体的容积。 教学重点: 1、容积的概念。 2、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11、教学难点: 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具: 量筒和量杯、不同的饮料瓶、纸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说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二、预备: 把泥放入一个长方体的小木盒中(压实,与上口平),然后扣出来,量一量泥块的长、宽、高。计算泥块的体积。这个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 )。 三、新授: 熟悉容积及容积单位: (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通过上面的“做一做”,我们知道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小木盒的容积。 (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3)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说
12、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教具演示。 1升(L)=1000毫升(mL) 将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 小结:1升(L)=1立方分米(dm3) 1升=1立方分米 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1毫升(mL)=1立方厘米(cm3) 练一练: 1、8L=( )mL3500mL=( )L15000cm3=( )mL=( )L 2、5dm3=( )L (4)小组活动: a、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 b、估量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升。 2、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一样。但是要沉着器的。里面量长、宽
13、、高。 例一个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542=40(立方分米)40立方分米=40升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40升。 做一做:一个正方体油箱,从里面量棱长是1、4米。这个油箱装油有多少升?(订正) 小结:计算容积的步骤是什么? 3、我们知道了计算规章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如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用长乘宽乘高,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的3次方。那有些不规章的物体怎么计算它的体积呢? 出示一个西红柿,谁有方法计算它的体积?小组设计方案: 四、稳固练习: 1、生物小组买来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2、一
14、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20升。这个油箱的底长25厘米,宽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 3、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 4、提高题:p55、16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四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与直观操作,体验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进一步理解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洁的生活现象。 2、熟悉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展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 3、探究分数的根本性质,会进展分数的大小比拟。 4、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10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
15、因数,会正确进展约分和通分。 5、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综合运用数学学问和方法解决详细问题的力量,能运用分数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6、能积极参加操作活动,主动地观看、操作、分析和推理,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与挑战性。 分数的再熟悉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4-35分数的再熟悉。 教学目标: 1、在详细的情境中,进一步熟悉分数,进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详细的情境,体会“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详细数
16、量也不一样。 教学难点: 结合详细情境,体会“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具预备: 22支铅笔、多媒体课件(或1个红苹果、3个青苹果、6个白色圆片、2个红色圆片、34页“画一画”的三种画法图) 教学过程: 一、了解起点,引入新课(3分钟) 1、师:我们三年级的时候熟悉了分数,能说几个你熟识的分数吗?(生:,。.。.。.) 2、师:你能选择一个分数说说这个分数的含义吗?(指2人说,同桌说一次。) 3、简洁做一总结:就是把一个物体或者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今日我们来连续熟悉一下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再熟悉。) 二、结合详细情境,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1、活动一:(
17、5分钟) 呈现4个不同颜色的水果(1个红苹果3青苹果。) 师:你能从这些水果中看出分数吗? 生1:红苹果是 师:谁的? 生1:红苹果是整体水果的(是四个苹果的) 生2:青苹果是整体水果的。 师:刚刚这个同学说的很好,他说整体水果,你怎么理解呢? 生:就是把1个红苹果和3个青苹果看成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 师:大家也是这样理解的吗?(是)假设我再给你们一个更为强大的队伍,你还能找到分数吗? 出示6个白色圆片2个红色圆片,让学生观看,写下自己找到的分数,然后指名汇报,要求解释自己所写分数的意义。学生可能消失:、(红、白两色圆片占整体圆片的,师:假设教师拿走八分之八的圆片,其实就是拿走了多少?
18、生:拿走了整体“1”。) 师:原来我们不但可以把一个物体或者图形中的一局部用分数表示出来,而且还可以把几个物品或者图形看成一个整体,然后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局部。 2、活动二:(10分钟) 出示三个盒子,分别装有8、6、8支铅笔。 师:这里有三盒铅笔,你能不能从每一盒铅笔中分别拿出整体的?请留意观看,你发觉了什么? 请三名学生到前面预备拿铅笔 师:请先说说你准备怎么拿? 生1:我预备把全部铅笔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一份。 生2:我预备用铅笔的总支数除以2,看看得几就拿出几支。 现场组织活动:(请三位同学分别从一堆铅笔中拿出。结果三位学生的结果不一样多,两位学生拿出的是4支,另一位学生拿出的是3
19、支) 师:你发觉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疑问?想提什么问题呢? 生:他们拿出的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为什么呢? 师:他们都是拿出全部铅笔的,可是拿出来的铅笔却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小组沟通一下。 学生沟通后全班反应。 生1:我认为三盒的铅笔总数不一样多。 生2:可能是数错了。 师:请你上来帮忙数一数,看看是不是数错了呢? 让学生上来数一数,证明数对了。 师:现在大家的意见都认为是铅笔的总支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了? 学生都表示同意。 师:现在请台上的三位同学把全部的铅笔都拿出来,告知大家每个盒子里铅笔的总支数究竟是多少支? 生1:我这个盒子里全部的
20、铅笔是8支,全部铅笔的是4支。 生2:我这个盒子里全部的铅笔是6支,全部铅笔的是3支。 生3:我这个盒子里全部的铅笔也是8支,全部铅笔的是4支。 师生一起小结:哦原来是盒子里的铅笔数量不同造成的!一盒铅笔的表示的是把这盒铅笔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但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铅笔的总支数不一样多),所以表示的详细数量也不一样多。 师:喔,原来分数还有这样一个特点,你对它是不是又有了新的熟悉?(是) 3、说一说(2分钟) 出示教材P34的说一说情境图。 师:依据你对分数新的熟悉,请你帮忙推断一下这两个小朋友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 指名学生说一说,重点是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21、,以及推断的依据。 4、画一画(5分钟) 师:机智狗也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可是被一道题目难住了,你们情愿帮忙它吗?(课件出示题目) 师:看懂题目了吗?你觉得这三个小朋友画的对吗?为什么? 生:我觉得他们画的对,由于一个图形的是,就说明这个图形有4个,而这三个小朋友画的都是4个,所以都是对的。(一个学生说不完整,可以由其他同学补充说明。) 师:哦,原来这个图形只要是4个就可以了,外形可以不同。你们还有其他画法吗?在作业本上试一试。 学生独立画一画,然后沟通展现。留意让学生推断画的是否正确。 三、稳固练习 完成教材P35练一练中的题目。 1、第1题(3分钟) 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在组织学生沟通。重
22、点让学生说一说第1、2、3、6个图形的思索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熟悉。(图1是把一个正六边形平均分成六份,取其中的4份,可以用或表示;图2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有两份没有分开,但分数表示的时候要留意应是;图3是12个小圆圈组成的一个整体,蓝色局部占整体的,也可以用表示;图6则是需要旋转,把内圆和外圆组合起来看,用分数或表示。) 2、第2题(2分钟) 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说想法,让学生体会涂法的多样性。 3、第3题(4分钟) 学生画一画,并说一说画法,表达画法的多样性,用展现台展现学生作品。然后推断这些图形的大小一样吗?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详细数量也不
23、一样。 4、第4题(3分钟) 结合“捐零花钱”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相对性。学生读题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关键是让学生解释理由。 四、你知道吗?(1分钟) 学生自己阅读,感受分数的历史悠久和中华民族的聪慧才智 五、课堂小结(2分钟) 1、今日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评价怎么样? 2、学过今日的学问,你想到哪些分数?你是怎么想的? 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中的单位“1”的熟悉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观看5个或6个一样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从下面、上面以及不同侧面观看5个或6个一样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积存识别物体视图的阅历,体会物体的
24、相对位置关系。 2、使学生主动参加观看、操作、沟通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展直观和有条理的思索,进展空间观看。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积存识别物体视图的阅历 教学难点: 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教学预备: 学具盒 教学思路: 一、导入新课: 出示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让学生观看,说说从下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视图。 接着追问:还可以怎样摆? 二、探究新知: 让学生试一试,再看一看。 学生分组展现不同的摆法。 集体沟通:你能找到摆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发觉: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都是正确的。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
25、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新世纪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82-83页包装的学问。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长方体特征及外表积计算等相关学问的根底上,进一步探究几个一样长方体组合成新长方体的多种方案以及使其外表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教材把数学与购物这一系列数学实践活动安排在第六单元后,主要意图是通过这样一系列与生活严密联系的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在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教材安排了三个内容,主要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两局部学问,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分别培育了学生的估算意识、计算中的最优策略以及多个长方体叠放后使其外表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26、。本课教学内容是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的最终一个内容。 包装问题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常常遇到,教材创设包装的情境,使学生综合应用外表积等学问来争论如何节省包装纸的问题,它不仅培育学生的节省意识,更表达了数学的优化思想。有助于培育学生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同时有利于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存数学活动阅历。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学问根底。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娴熟把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能精确、快速地计算出单一物体的棱长、外表积、体积,能把几个一样的正方体组合成新的正方体。初步接触了由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外表积发生的变化。在其次单元探究活动露
27、在外面的面中,又训练了学生有序的观看力量和计算露在外面的面 面积的力量。 2、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 学生大都接触过物品的包装,能清晰地意识到用包装纸包装起来的局部就是求物体的外表积。 3、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学习方式的讨论。 学生在探究由四个或者多个一样的长方体组合成新的长方体时,对于方案的多样化与策略的最优化可能存在问题,通过动手操作大多数学生可以得到由4个一样长方体组合成新的长方体时的六种拼摆方案,但思维可能会无序,对于方法的归纳和总结也存在困难。因此以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可以说是本课的较佳路径,让同伴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归纳总结,有助于培育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七
28、 一、学习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索的力量。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全部因数。 3、 在探究中,感受数学学问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异、好玩,产生对数学的奇怪心。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乘法算式中对乘数已经有比拟娴熟的理解,学习因数可以在乘法算式的根底上让学生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爱做拼图的嬉戏吗?(学生答复) 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拼图来学习一个新学问。 (设计意图:拼图嬉戏学生很喜爱,创设拼图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课件) 1、 师:请拿出预备
29、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预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也可以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2、 班内展现沟通。(请学生演示自己摆的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了解事物的特征,明确正方形的个数与因数的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根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更加利于学生对学问的把握。他们在相互的探讨中,使问题得到解决。) 3、 师: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依据学生的答复,教师板书:112=12 26=12 121=12 62=12 34
30、=12 43=12 ) 4、 师:请同学们观看一下,哪两道算式的因数一样? 12的因数有哪些呢? 请学生按挨次说出来。(1、2、3、4、6、12。) (设计意图:学生观看算式,发觉找因数的方法和写乘法算式有肯定的关系,体会了“想乘法算式”找因数的方法,为下面的思索找因数的方法奠定了根底。) 5、 思索问题: (1)怎么样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2)有什么方法可以将全部因数找齐,一个都不漏? 小组沟通,全班沟通。 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是:从小到大找;一对一对找 6、 找出9的全部因数 (1)试一试,看谁能挑战胜利。(学生独立找9的因数) (2)沟通找的方法。 板书:9的因数有:1、3、9 观看9
31、的全部因数,你有什么发觉吗?(9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是9,??) 7、 试一试:你能找出15的全部因数吗?找完后沟通,说一说15最大的因数是多少,最小的呢?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找因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索”的方法,进展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8、 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挨次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三)练习深化。 1 师:同学们已经把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把课本第9页的1、2题做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 投影展现一名学生1、2题的结果,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练一练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找一个
32、数的因数的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并具有肯定的分析和归纳力量。 2、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用拼长方形找因数的方法,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把第3题做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让1名学生到黑板上的小方格中画,并把因数找出来。 学生做完后,看看到黑板上做题的同学做得对不对,引导学生进展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练一练活动,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3、 投影: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一样,可以排成几行?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索,然后小组内沟通一下。 班内沟通:(每行8人可以排成6行,也可以每行6人排成8行。每行12人可以排成4行,也可以每行4人排成12行。每行24人可以
33、排成2行,也可以每行2人排成24行。每行48人可以排成1行,每行1人排成48行。还有一种,每行16人可以排成3行,也可以每行3人排成16行。) 思索: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排队法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对学生准时提出表扬: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利用找因数的方法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 (设计意图:运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4、 嬉戏:好朋友互报学号,分别找出对方学号数的全部因数,比比谁能有对有快! (四)当堂检测。 1、找一找,填一填。 1 2 4 7 8 12 16 24 32 24的全部因数 32的全部因数 既是24的因数也是32的因数 2、说一说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
34、数。 ()个( )个()个 ()个 ( )个 ( )个 (设计意图:当堂检测,了解目标达成状况。) (五)总结与评价。 这节课你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意了孩子的动手动脑力量,让学生体会到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育了有条理思索的习惯。找因数的方法一般是按乘法算式来找的,可是在找的过程中简单漏掉几个,所以必需强调要有序思索。 五年级数学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培育学生抽象,概括的力量。 2、使学生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熟悉,把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 能够娴熟地
35、理解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够娴熟并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过程: 一、提醒课题 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根底上,今日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把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乘法交换律。 (3)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 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
36、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结果,教师板书,结合提问怎样求式子的值的。 3、做练习十四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选择两道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解简易方程 1、复习方程概念。 提问: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教师板书出方程的例子)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还可以表示等式里的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板书定义) 2、做“练一练”第2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推断并说明理由。提问:5x-4x=2里未知数x等于几,x=2是这个方程的什么?70.3+x=2.5里未知数x等于几?x=0.4是这个方程的什么?那么,什么叫做“方程的解”?(板书定义)它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强调解方程
37、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你会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吗?依据什么解方程? 3、解简易方程。 (1)做“练一练”第3题第一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解第一个方程是怎样想的,检查解方程时每一步依据什么做的。其次个方程与第一个有什么不同,解方程时有什么不同?指出:解方程时先看清题目,依据运算挨次,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不能算的就看做一个未知数。我们现在解方程是一般依据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进展的。(结合板书:解方程:能先算的。要先算,再按各局部关系来解)追问:这两题可以怎样检验方程的解对不对? (2)做“练一练”第3题后两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做其中的一
38、组题。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每组两题有什么不同,解方程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强调肯定要先看清题,按运算挨次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然后依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3)做“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列出方程。指名口答方程,教师板书。提问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日复习了哪些学问?你进一步明确了什么内容?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完成“练一练”第4题解方程;练习十四第2题,第3题后三题,第4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四第3题前三题、第5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九 活动目标 通过发豆芽活动,了解生活中的相关学问,运用多种途径查询和收集相关资料,并能运用数学的方法记录和描述豆芽的生长
39、状况,培育同学们动手实践、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力量。 活动预备 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并先做一次试验。学生分组预备黄豆、绿豆各50g,以及发豆芽的器皿。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提醒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豆芽的生长过程吗?你自己发过豆芽吗? 2学生依据查询的资料和询问科学教师得到的学问进展沟通。 3依据学生的沟通,提出:我们也来试一试发豆芽。 提醒课题:发豆芽。 二、争论沟通,得出活动步骤 1提问:发豆芽要做哪些预备?怎样记录发豆芽的过程呢?对最终的记录如何分析呢? 结合学生的沟通,得出本次活动的主要步骤:调查与收集;发制与记录;整理与分析;推想与应用。 2学生结合教材了解4个环节应当做
40、什么,并在全班沟通。 教师重点提问:发豆芽的统计图画什么好?为什么?如何计算发豆芽的盈利状况? 三、学生分组活动 1教师演示发豆芽的过程。 2教师提出要求: (1)发豆芽活动要做的事情比拟多,我们要分组进展,每组5个人。 (2)为了便利观看与记录,我们都将豆芽统一放在教室里进展观看,每天每个组在固定时间进展浇水。 3各组学生进展发豆芽试验。 时间大约是6天。教师对各组试验的状况进展适时的指导,对各组的记录进展准时催促与检查。各组在发豆芽完成后,准时进展数据分析,制作好相应的统计图表,写好分析总结。 四、小组沟通,感受价值 沟通发豆芽的详细做法和留意事项。 五、观看、记录、分析 1观看豆芽的生长
41、状况。(大约6天时间) 2记录豆芽的生长状况。(每天进展记录) 3把豆芽的生长状况制成统计图表。 4分析统计图表,写好总结。 六、总结反思 小组结合统计图汇报豆芽生长状况,说说在发豆芽活动中的收获。 注:五、六两个教学过程在课外进展。 简评:本课设计实行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突动身豆芽的相关资料收集,争论发豆芽的活动步骤,对发豆芽活动进展分析、沟通、评价。通过分组活动,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力量;统一在教室进展,便于学生观看、比拟、沟通、相互鼓励。同时,把发豆芽活动的重点放在依据试验数据制作、分析统计图表上,以表达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表达综合应用的数学味。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9篇五年级数学教案,盼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肯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