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12篇(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92687605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教案12篇(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12篇(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教案12篇(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教案12篇(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docx(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二年级数学教案12篇(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 课题: 熟悉厘米 用厘米量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 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熟悉刻度尺。 2、 学生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对几厘米的长度有感性的熟悉。 3、 学生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比拟短的物体的长度,把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4、 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的力量,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估测和测量的力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把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设想: 本节课采纳活动的方式进展教学,让学生在充分观看、思索、沟通的根底上熟悉厘米。由于厘米这个数学概念比拟抽象,因此,课中安排的看一看

2、、说一说、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可以帮忙学生形成关于厘米的风丰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从而让学生更清晰地熟悉、理解1立尼毕竟有多长。 一、 学前导学 1、前置作业: 你观察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预备一把尺子,观看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提醒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长度,测量时有很多不便利,也不精确。在生活中,我们要用到统一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尺子,来测量。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索 解决问题 一、熟悉直尺 1、小组沟通:你观察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预备一把尺子,观看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全班汇报 二.熟悉

3、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之间是1厘米长?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或我们身上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厘米。 (3)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观看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

4、二)师生探究 合作沟通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争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同桌预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 )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取

5、整数) 三、自我检测 课本第6页练习一13题。 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下量。 四、变式练习 1.假如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拿出不同长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看图填空 五、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反思: 二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P31页例4,练习七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培育学生仔细观看、独立思索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6、。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探究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预备:主题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日,让我们一起到儿童商场逛一逛。出例如4的主题图。 问:你们瞧,这个柜台里有什么? 学生观看主题图后答复。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商场,身临其境,提高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从他们的谈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观看情境图,找出里面的数学问题。 (3)小明想买5辆小汽车,应当付多少钱? 引导学生得出:

7、123=4(元)是求1辆小汽车多少钱。由于要知道小明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必需要先知道1辆小汽车多少钱。 (4)鼓舞学生再提出问题。 2、小结:提醒课题。 (设计意图):把探究学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思索、争论、沟通、汇报的形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为学生供应选择的空间,引发主体意识,培育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的力量。 三、拓展应用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1题。问:要完成这道题必需先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教师巡察。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稳固并把握利用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总结。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8、二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感知除法的意义,感悟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依据详细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娴熟地口算表内除法。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觉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洁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能依据详细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娴熟地口算表内除法。 教学难点:从日常生活中发觉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洁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视频展现台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例如3情景图。 观看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今日我们连续来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提醒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图意 2

9、、小组争论 怎样列出算式? 怎样求出商? 3、反应。你是怎样想的? 4、完成书上的空。 三、小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课堂活动 1、书上80页课堂活动。 摆一摆,填一填 63根小棒平均分成7份,每份几根? 63根小棒每份9根,可以分几份? 72根小棒平均分成8份,每份几根? 56根小棒每份7根,可以分几份? 2、练习十六第1题。填表。 小马拉车。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六第2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经受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究竟有多长,并会估量物体的长度。 2、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

10、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知道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教具预备: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预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长度。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 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比拟、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拟适宜。(主要是直尺或米尺) 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二、体验探究 1、熟悉米,知道1米有多长。 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 3、学生在观看、沟通过程中熟悉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归纳:100厘米=1米,1米=100

11、厘米,1m=100cm 4、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 三、实践应用 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 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拟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 3、出示书中5页练习题。 4、课外小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 二年级数学教案5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依据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整理有用的数据。 2、初步学会收集数据,会用划正字、画竖杠等方法进展数据的记录。 3、初步学会数据的整理,能独立完成统计表。 过程与方法: 学生初步经受数据的收集、分类计数等统计过程。 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

12、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力量。 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受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统计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依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并整理分析数据。 教学预备:课件、学习单 二、制定依据: 内容分析 统计表初步属于“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板块,是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内容。本教学内容的前继学问是计数和分一分,通过生活中的分类计数引入统计,让学生初步经受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过程,并依据统计结果口答一些简洁的问题。其后继内容是条形统计图(一)(二)、折线统计图等与统计表内容相匹配的,更为

13、形象呈现数据的“数据描述”局部的教学内容。此外,统计表初步这一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教学载体,能让学生在情境中联系生活实际,从相关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动身,在过程中体验数学化繁为简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并提升统计分析力量。 2、学生实际 学生虽然第一次在数学课堂上接触统计的学问,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有统计的感知,这节课上学生把本课所学的统计学问与实际应用相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有新发觉,同时为下节条形统计图埋下伏笔。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5分钟 创设情境 1、情境:这是青青草场的15只小动物,这是慢羊羊村长,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慢羊羊村长说了什么吧?

14、(播放PPT) (1)提出疑问 小动物们喜爱的有哪些水果呢?每种水果,慢羊羊村长应当预备多少呢?请拿出课堂学习单,在1号表格上来记一记。 (2)投影反应,进展比拟 2、再次体验 (1)尝试记录 刚刚记录的时候大局部小朋友记录得比拟凌乱,那么接下来请在2号表格上,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再来记录一下。 (课件播放) (2)投影反应,全班沟通 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记录方法,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记录,可以用数字来记录,还可以画“正”字。 集体观看 沟通记录方法: 用符号记录:划小竖杠、打勾、画、画爱心 集体记录 个别沟通 预设: 画“”的记录 画圈来记录 画杠法来记 写数 划“正”字等等。 创

15、设动画情景,这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能激发学习兴趣,也能调动他们参加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展数据的收集,让学生能初步感知统计的用处。 18分钟 探究新知 (一)数据收集、记录 1、学习统计方法 (1)划“正”字法 接下来,小巧要向我们展现了她的记录方法,大家看一看,是什么方法?与某某小朋友一样,小巧也要向我们展现“正”字记录的好方法。 = 1 xGB3首先我们来书空一下这个“正”字。谁来帮她介绍一下正字法? = 2 xGB3这种方法,你们学会了吗?那我来考考你们。(PPT呈现题目) (2)画竖杠法 小丁丁也想向我们介绍一种方法,叫做“竖杠”法。 = 1 x GB3谁能看懂它表示

16、的意思? = 2 x GB3这种方法,你们学会了吗?那我来考考你们。(PPT呈现题目) 提醒课题 我们可以用小丁丁和小巧画竖杠和画正字的方法收集记录数据,这就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统计。 3、再次体验 请把课堂学习单拿出来,看3号表格,我们大家选择画正字或画竖杠的方法,再次为慢羊羊做记录,这次为了使我们的记录比拟顺当,你们可以不要抬头看,只用耳朵听,小手记,预备好了吗? (课件播放) (1)集体校对 (2)有15个小动物,你看看你统计得对吗?有没有多数或漏数? (3)小结:记录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用划正字和画竖杠的方法进展记录,不但便利,而且我们算起来会更快更精确。 (二)数据整理 1、熟悉统计表

17、 刚刚我们把这些数据都收集记录好了,那我们怎么样清楚地把这些数据呈现给慢羊羊村长呢?现在我们就要把这些数据整理成一张表格。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统计表里都有些什么呢? 小动物最喜爱的水果状况 种类 香蕉 苹果 草莓 只数(只) 7 3 5 这是统计表的标题 这一行是它的种类 这一行是它的数据 像这样就成了一张简洁的统计表。你们发觉把它做成一张统计表之后,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里统计的对吗?有没有多或漏? 2、再次提醒课题 刚刚我们小朋友啊,先确定了一下水果的种类,然后在用画一画,写一写的方法,把这些数据进展了记录和整理,最终形成了这样的一张统计表,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和统计有关的学问,来读一下课题统

18、计表初步。(齐读课题) 个别答复 集体推断 个别答复 集体推断 集体记录 集体校对 通过小巧和小丁丁的介绍,集体学习“正”字法和画竖杠图法,让小朋友学会正确的数据收集和记录的方法。 再次通过动画情景,让小朋友用所学的新的记录方法进展记录,加深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通过动手做并沟通使学生体验用“正”字、画竖杠统计的方法。 介绍统计表中各局部的名称及表示的含义。(标题、工程、人数) 此活动让小朋友感受到数据的完整性,感受到局部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会用总数建议记录的正确性与否。 10分钟 稳固新知 1、填写统计表 翻开数学书,翻到第40页,完成其次大题练习。 2、数据收集,完成统计表 刚刚的学习

19、中,我们学习了统计中的一些方法,接下来我们就要用我们学过的本事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体育陈教师想请小朋友帮助统计一下,这四项运动(拍皮球、跳绳、踢毽子、丢沙包)中,体育课上我们应当开展哪项运动呢?请小朋友们先收集记录数据,再完成统计表。 独立完成 说一说 通过两道练习,稳固对统计表的熟悉,能将记录方式与统计表的数量对应起来。 通过让小朋友完整地自己经受数据收集、记录,与整理的过程,知道在生活中应用统计表。 课堂总结 今日你学到什么? 板书设计:统计表初步 二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课本第36-37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

20、加法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增加数学学习的兴趣,进展数学思索。 教学重点:探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增加数学学习的兴趣,进展数学思索。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4+650+9060+90 8+370+803+7 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 2笔算。37+2564+8 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 4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一样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学问,学习万以内笔算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21、:进位加法) 二新授 出例如题图,学习例题。 1出示问题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43= 2)学生尝试笔算。 3)指名说计算方法。 问:从哪位算起?说说个位上相加的过程。 问: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满了十怎么办?十位上的和怎样写? 问:百位上相加是多少?为什么得2? 4)指名学生完整的口述笔算过程。 5)请学生在书上进展验算,再填写横式得数。 2出示问题2: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26= 2)请学生独立探究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核对,说说计算时要留意什么? 4)学生独立验算,横式上写得数。 3归纳 1)请你想一想,笔算万以内

22、的加法要怎样算? (组织学生争论) 2)组织学生进展沟通。 3):做笔算加法要将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三稳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在书上算一算。 2)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6576334 243646569 208712893 2)汇报。 3想想做做第4题 1)说图意。 2)怎样列式? 3)独立计算。 4)汇报。 4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计算。留意对齐数位。 2)你是怎样验算的? 四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三位数加法笔算要怎样算? 板书设计: 进位加 85+143=85+126= 8585 1

23、43126 208211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识别从不同位置观看到的简洁物体的外形,并能依据看到的外形正确推断观看者的位置。 2、通过观看、比拟、识别、想象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看到的物体外形可能不同(也可能一样),培育学生辩证、缜密的数学思维习惯。 3、培育学生仔细观看、认真倾听、大胆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看到的物体外形可能是不同的;能识别从不同位置观看到的简洁物体的外形。 教学难点: 能识别从不同位置观看到的简洁物体的外形。 教学过程 一、 思维碰撞,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教师想给同学们讲

24、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第一个人摸到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其次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 (生沟通)其实把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看物体时应当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看, 师: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板书课题)。 二、 合作沟通,自主探究 (一)初步感知正面、侧面、反面。 1、教师转动身体,让学生初步感知正面、侧面、反面。 2、拿出玩具恐龙进

25、展展现,让学生简洁感知恐龙的正面、侧面、反面。 (二)从不同的四个面观看玩具恐龙。 课件出示观看要求: a、悄悄的观看,悄悄的思索。 b、请4位同学观看汇报,“我在恐龙的( )面,我看到了恐龙的( )”。 1、原位观看,沟通,指名汇报。 2、换位观看,四名学生每次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一个座位,直至 回到原位。每换一次座位均要做沟通及汇报。 争论:从四个不同的位置观看恐龙后有什么发觉? 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引导总结出: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结果不同。 3、师:同学们,教师课前还给恐龙拍了照片。幻灯片依次出示三个面的恐龙照片,学生仔细观看,想一想这是从哪个方向拍的。 4、试一试练习稳固 指名汇报,全班评价

26、。 (三)观看数学课本的上下 熟悉上面、下面 感知物体 师:除了前面,后面,左边,右边,还有什么方位呢? 生:上面、下面。 师:猜一猜他们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配一个练习上面、下面 三、拓展提问,完善探究 师:通过观看恐龙、数学课本,我们都能得出一个结论: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结果不同。肯定是这样吗? 师:教师拿出杯子,顺时针移动从不同位置观看。 师:同学们从不同位置观看杯子后,有没有什么发觉想和大家共享? 生:从不同位置观看观看水杯,看到的是一样的。 引导学生小结: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结果可能一样,也可能不同。 稳固练习 1、 摄影展览,连一连: 小猴子照出来的是: 小兔子照出来的是: 2、下

27、面个图分别是在车的哪个方位看到的? 3、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连一连。 4、连一连,并说一说分别是从电视机的哪个方位看到的? 5、 说一说分别是从电视机的哪个方位看到的? 四、 全课小结,课后延长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共享的收获吗?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结果可能不同。 板书设计: 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结果可能不同 二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熟悉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依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展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争论,培

28、育学生独立思索、合作沟通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展喜爱运动、积极参与体育熬炼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找出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依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展分类。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爱参与体育活动吗?你喜爱什么运动?(对学生进展喜爱运动、积极参与体育熬炼的思想教育。) 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3、认真观看,你会发觉很多图形。 学生汇报、沟通。 4、提醒课题。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四边形”的学问。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熟悉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

29、下来。(印发,每人一份) 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2)小组争论。 你发觉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依据答复板书: 四条直的边 四边形有 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外表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 (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展分类。(学生独立操作) (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沟通) 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三、稳固应用。 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日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学问?(学生汇报) 2、今日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把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依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二年级数学教案9

30、 教学分析: 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受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这一问题引起学生思索,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接着,教材指出比拟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受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的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使学生通过观看、操作等活动,初步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初步学会量线段的长度。 3、使学生能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展测量,进展空间观念。 4、培育学生初步的实践力量,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把握1厘米的实

31、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感悟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量一量我们的课桌面有多长。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察。 3、沟通汇报。 4、质疑:为什么大家得到的结果不一样?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呢?(用同一种测量工具)看来,只有在测量时使用同一种测量工具,才能得到一样的测量结果。你知道生活中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吗?(课件出示:尺子)对了,尺子就是生活中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二、尝试感悟,探究新知。 1、熟悉尺子。 请你拿出自己的尺子,认真观看,尺子有些什么? 师小结:尺子上都有长短不同的线(刻度线

32、),都有一些不同的数字,0刻度,还有cm两个英文字母。其实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测量比拟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做单位。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熟悉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熟悉厘米。 2、熟悉1厘米。 (1)尺上指 1厘米有多长呢?谁来猜一猜。(点击课件,出示“1厘米”) 生:从0到1。 师:对了,这就是1厘米。(课件出示)除了这一段,你还能找到哪段也是1厘米吗? 师:(小结)我们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距离叫做一大格,(板书:1大格)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板书:1厘米)也可以写作1(板书:1)。 其实,每一小格的长度也可以用一种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这个我们以后来

33、熟悉。 (2)用手比 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指给同桌看。 你能不能像教师这样,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比划得正确吗?用尺子去检验一下。 轻轻地把尺子移开,手指不要动,观看比好的1厘米,你感觉怎么样?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把它记在脑子里了吗? (3)生活中找 睁开你的眼睛,找一找我们生活中有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吗? 师:现在,教师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留意听清晰,这个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我们的食指宽度大约是1厘米。你也能用1厘米说一句话吗?学生说一句嘉奖一个贴画。(田字格的边长,橡皮的厚度,数学书的厚度,文具盒的厚度-) 3、熟悉几厘米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自己的尺

34、子,你能找出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吗?3厘米呢?4厘米? 学生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3厘米、4厘米的长度,教师巡察指导。归纳出: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板书) 4、学习用厘米量。 (1) 先让学生尝试自己量一量一根小棒有多长。让学生说出答案。 师:毕竟谁量得对呢?请同学们来看看教师量的。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量时,先把小棒放平,使尺的0刻度对准小棒的左端,再看小棒的右端对着尺上的刻度几,这根小棒就是几厘米。现在这根小棒的右端对着5,那么它就是5厘米长。” (3)学生再用正确的方法测量一次。 (4)推断。 课件同步,出示几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测量方法,让学生推断那种测量方

35、法对。 (5)小结: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板书) 三、练习 四、总结师:小朋友们,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 五、板书 熟悉厘米 从0刻度到1刻度的长度是1厘米。 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二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熟悉)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厘米和米的根底上,熟悉分米和毫米。教科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问根底,借助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引入

36、对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的熟悉,并关注了对长度单位之间关系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经受实际测量的过程,熟悉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把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展简洁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存测量阅历,初步进展空间观念。 2、能依据详细情境恰中选择长度单位,能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进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奇怪心和参加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通过查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际测量,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长,进展学生的空间

37、观念和动手力量。 难点:通过实际测量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估一估”、 “量一量”等活动,进展学生的估测力量。 【教具、学具预备】 教具: 学具:米尺,卡片,吸管,铅笔,剪刀,测量单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温故引新。 1、观看数学故事偷吃红土的小象。 师:请看数学故事偷吃红土的小象,看看在这个数学故事中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数学思索?你有什么好方法? 2、回忆在测量时要留意哪些问题? 师:你觉得在测量时要留意些什么呢?周教师带来了现场留下的脚印,谁来测量? 生:测量并汇报,这个脚印的长度是10厘米。 3、提醒“分米”。 师:10厘米还可以用另一个长度来表示,它就是1分

38、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米的熟悉。 师:你知道分米用字母怎么表示吗? 二、熟悉分米。(11:00之前必需完毕) 1、在直尺上找出“分米”,提醒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现在请你拿出直尺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 PPT 活动一: 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 生汇报 师小结:借助直尺,同学们充分的感受了1分米的长度,假如要把1分米和10厘米用一个符号来连接,你会选择哪个符号呢? 师:很好!1分米10厘米。 2、自主学习,进一步熟悉分米。 师:现在,我们对1分米已经有了初步的熟悉,接下来请你拿出桌上的吸管,估一估这根吸管的长度比1分米长,还是短? 师:现在

39、我们就利用这根吸管来连续讨论1分米。请看活动要求! PPT 活动二: 估 估一估1分米的长度。 量 用直尺量一量,进展调整后剪下1分米长的吸管。 找 用1分米长的吸管比一比,量一量长约1分米或几分米的物品。 生汇报 师小结:在今后的估量中,这些1分米、2分米、7分米(分别拿出吸管、文具袋,指出课桌的高)的长度都可以作为我们估量的标准和依据。 3、发觉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上学期我们还熟悉了米,那米和分米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试着在米尺上找一找,也可以借助吸管来讨论。 PPT 活动三: 小探究 1米 ? 分米 生汇报 师小结:真棒!我们通过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用手指来比划1分米,还找到了生活中的分米,信任同学们对分米已经有了充分的熟悉和感受! 三、熟悉毫米。 1、通过“量一量”,提醒毫米。 师:请用直尺在测量单上“量一量”铅笔有多长? 生汇报 师:不是6厘米吗?铅笔的长度比6厘米长,但是又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