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人教版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8-3 8.3 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把握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并在详细问题中推断动量是否守恒。 2.学会沿同始终线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的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 3.知道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根本规律之一。 二、教学重点 重点是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及其守恒条件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 难点是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守恒条件的分析。 四、教 具 气垫导轨、光门和光电计时器,已称量好质量的两个滑块(附有弹簧圈和尼龙拉扣)。旱冰鞋两双 五、教学过程 前面已经学习了动量定理,下面再来讨论两个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系统
2、,在不受外力的状况下,二者发生相互作用前后各自的动量发生什么变化,整个物体系统的动量又将如何? 【从生活现象引入】请两个同学穿上旱冰鞋,静止在教室水泥地上,总动量为0,相互用力推开后,问总动量为多少?(接下来通过试验建立模型分析) 试验:利用气垫导轨、光门和光电计时器进展试验探究 【 预备】 在已调整水平的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相等的滑块,用细线连在一起处于被压缩状态 讲解试验操作过程及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实际操作请学生上台操作,记录试验数据,比拟得出结论 1 2 3 试验结论:两个物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它们的总动量是一样的 V1 A B V2 V2 V1 B A A B 甲:初始状态 乙:相
3、互作用 丙:最终状态 物理情景如图表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两个小球,质量分别是m1 和m2,沿着同始终线向一样的方向运动,速度分别是1和2,且21。则:碰撞之前总动量:P=P1+P2=m11+m22 经过一段时间,后一个小球追上前一个小球,两球发生碰撞, 设碰撞后的速度分别是1和2,则碰撞之后总动量:P=P1+P2=m11+m22 那么碰撞前后的总动量有什么关系呢? 设碰撞过程两个小球所受的平均作用力为F1 和F,则分别用动量定理, 对第一个小球有:F1t= m11- m11 对其次个小球有:F2t= m22- m22 由牛顿第三定律有:F1t=- F2t 即:m11- m11= -(m
4、22- m22 ) 整理: m11+m22=m11+m22 即:P= P 学生分析,争论得出结论:碰撞前后总动量没有变化 引入概念: A B 1教材后思索与争论题:子弹打进与固定于墙壁的弹簧相连的木块,此系统从子弹开头入射木块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子弹与木块作为一个系统动量守恒否?说明理由。分析:此题重在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对象(系统),对应不同的过程中,受力状况不同,总动量可能变化,可能守恒。 通过此题,让学生明白: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重要的一项根本功是正确恰当地选取讨论对象、讨论过程,依据实际状况选用对应的物理规律,不能生搬硬套。 2 质量为30kg的小孩以8m/s的水平速度跳上一辆静止
5、在水平轨道上的平板车,已知平板车的质量为90kg,求小孩跳上车后他们共同的速度。 解:取小孩和平板车作为系统,由于整个系统所受合外为为零,所以系统动量守恒。 规定小孩初速度方向为正,则: 相互作用前:v1=8m/s,v2=0,设小孩跳上车后他们共同的速度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得 m1v1=(m1+m2)v v=2m/s,数值大于零,说明速度方向与所取正方向全都。 小结:动量守恒条件 作业:1、复习课本 2、课后1、2、3完成在作业本上,留意答题标准 【板书设计】略 【教学后记】 说明:由于本节内容中,守恒的观点对高一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和承受,所以本节课实行试验探究,验证的方法,继而通过动量定理进展推导,让学生加深感性熟悉,尤其是对守恒条件的分析,学生的理解和承受需要肯定的时间和过程,所以本节课不过多强调利用动量守恒解题,如何利用动量守恒分析和处理问题是下节习题课的重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这篇文章共526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