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9268396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3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docx(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分数乘、除法及比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为突出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帮忙学生形成学问网络,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对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及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复习。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并把握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的同时,计算力量得到提高。 2重视对相关概念、性质及某些学问间相互关系的复习。 教学中,把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相关概念、比的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结合教材相关习题进展全面、系统地复习,使学生加

2、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将比与分数、除法联系起来。 3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力量的培育。 教学中,把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和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比照练习,更好地把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以及比的有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一样点:题中的数量关系一样,解题思路一样。 不同点:题表示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 题表示单位“1”的量未知,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计算。 (3)总结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方法和解题关键。 方法:表示单位“1”的量已知,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表示单位“1”的量未知,已知一

3、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计算。 关键:找准表示单位“1”的量。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习题,复习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在比照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把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方法和解题关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 稳固练习 1完成教材115页6题。 地球上海洋面积是360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地球总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2完成教材116页8题。 (1)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5个易拉罐,六年级同学比五年级多收集了。六年级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2)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收集了,四年级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3完成教材116页10题。 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80千米/时。一辆小

4、汽车的速度是这列火车的,是一架喷气式飞机的。这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多少? 4完成教材116页11题。 (1)用84 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21。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84242(cm) 长:4228(cm) 宽:4214(cm) (2)用84 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 84(345)7(cm) 7321(cm) 7428(cm) 7535(cm)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

5、应用题的根底上,依据稍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把握解题思路,学会用方程解答。依据新旧学问的联系,抓住了数量关系一样,通过复习题的分析解答,让学生找出熟识的数量关系,再把题进展改动变化。在边画图、边分析的过程中,沟通了学问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思维,促进了学生分析思维力量的进展和综合运用学问敏捷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学情分析 在已经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问题的根底上,六年级学生能在肯定的根底之上去拓展,去学习更新的学问。 教学目标 逆向思维,能依据详细的数量和分率,求出单位“1”的量。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把握分

6、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根底上,把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简单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拟娴熟地用方程解答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能确定单位“1”,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2、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教学过程 一、1、苹果的重量是X千克,梨的重量比苹果多5千克 。 、梨的重量比苹果多了( )千克。 、梨的重量是( )千克。 2、钢笔X元,比毛笔少了3元 。 、钢笔比毛笔少了( )元。 、毛笔是( )元。 3、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假如单位“1”的详细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

7、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授课 1、教学补充例题:水果店运来了一些苹果,已经卖了36千克 ,还剩下20千克,水果店运来了多少苹果? (1)卖了 是什么意思?应当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依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运来苹果的重量卖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解:设运来苹果X千克。 x36=20 2、教学例2 (1)出例如题,理解题意。 (2)比航模组多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 (1) (2)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3)依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航模小组人

8、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 (4)依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解:设航模小组有人。 (1)25 25 20 答:略。 三、小结 1、今日学习了两道应用题,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索起来比拟便利。) 2、用方程解答稍简单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练习 练习十第4、12、14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把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9、 2、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学问的探求过程,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创新意识和合作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念。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圆周率意义的理解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想: 新课程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眼,提出了参加、探究、搜集、处理、猎取、分析、解决、沟通与合作等一系列关键词。这些在本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参加是一切的前提和根底,而只有当参加成了学生主动的行为时,参加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此要怎样调动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加进来就成了根底的根底。这里,教师能擅长打破学生思维的平衡状态,使他们产生新的

10、不平衡,从而不断吸引学生参加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该如何测量?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产生最初的不平衡,当学生通过化曲为直的两种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打破学生刚刚建立的平衡,进一步吸引学生探究更加简便的求圆周长的方法。 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参加什么,怎样参加的问题了。在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学生从猜想、分组测量计算到依据新猎取的数据查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学问的形成过程,发觉了学问新成的道。在小组活动前,教师鼓舞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活动中教师参加其间,关注学生合作的状况。试验后的广泛沟通到达了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来得到的结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学生感受到合作沟通的必要性。这种以学生为

11、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学生兴趣点上激疑、质疑,无疑能鼓舞学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消化、汲取本课重点内容,不仅学到学问,而且学会学习。 教学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1元硬币、直尺、卷尺、系线的小球、计算器、试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这节课,教师要和同学一起探讨一个好玩的数学问题。 媒体显示:唐老鸭与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唐老鸭沿着正方形路线跑,米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 2、迁移类推。 引导学生仔细观看唐老鸭、米老鼠所跑的跑线,争论、回答下列问题。 (1)要求唐老鸭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 (2)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突出正方

12、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 (3)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板书:圆的周长) 3、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学生纷纷发言提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 梳理筛选形成学习目标:什么叫做圆的周长?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圆的周长怎样计算?圆的周长计算有什么用处? 设想: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参加形成学习目标,既培育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为学生制造了自主学习的气氛,指明白探究方向,避开盲目性。 二、自主参加,探究新知。 1、实际感知圆的周长。 让学生拿出各自圆片学具,边摸边说圆的周长;同桌之间相互边指边说。 2、明确圆周长的意义。 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

13、题,概括什么叫做圆的周长。(媒体显示一个圆,并闪动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是一条什么线? (2)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 (3)什么叫做圆的周长? 学生争论互补,概括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显示字幕) 设想: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圆的周长,初步感知周长是一周的长度,再动口说一说培育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外部语言更增加对圆周长的感性熟悉。在学生对圆周长有了较强的感性熟悉后,体验及形象理解圆周长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圆周率得出的过程 3、会用圆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结合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教重难点: 体验圆

14、周率的得出过程 教学预备: PPT课件,尺子、绳子,每个同学预备直径是3厘米、5厘米、8厘米的圆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圣诞节到了,动画城里的小动物们要召开一次运动会。兔八哥和鸭小弟参与跑步竞赛,场地如图,猜一猜谁跑得比拟快 二、专心感悟,理解概念 a)要求兔八哥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 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了?能说出你的依据吗?(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 b)要求鸭小弟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c)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圆的周长吗?(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d)指出你手上的圆的周

15、长 三、动手操作,体验过程 1、动手操作,那我们能不能想个方法来求一求圆的周长呢?动手之前教师先来访问几个同学你们准备怎么去测量呢?(在尺子上滚动、用绳子绕)滚动的方法假如没有没有就课件演示一下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测量任意两个圆的周长并完成表格 圆的直径 圆的周长 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3、提出猜测 你觉得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引导学生观看手上三个圆,说说你的想法。 跟直径、半径有关。那你觉得有什么关系呢? 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长 4、刚刚我们说正方形的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是否也和圆的直径(半径)成肯定的倍数关系呢? 5、汇报展现 观看数据,你有什么发觉得出结论:圆的周长

16、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 6、熟悉圆周率 这个倍数呢是一个固定的数,叫做圆周率。用公式表示圆周率=圆周长圆直径。圆周率用字母表示,读做pai。在1500多年前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比欧洲早100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算最准确的圆周率的值了。经过周密计算,知道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通常取3.14 7、引导出圆周长计算公式: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用字母表示C=d 四、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1、计算下面圆的周长 两个圆先求出示一个知道直径的圆,利用公式完成练习 其次个只知道半径,抛出问题,这个只知道半径你会求吗?得出求圆周长的另一个公式:

17、圆的周长=半径2圆周率字母公式为C=2r然后完成计算 2、推断题: 1)圆的直径越大,圆周率就越大() 2)圆周长是它直径的3。14倍() 3)半圆的周长就是它所在圆的周长的一半() 3、解决开头跑步的问题 4、计算我们人民币1元的外周长,不知道条件怎么办?先测量然后计算 5、拓展 五、温故知新,总结课堂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的内容,做一做,练习十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把握比的根本性质,能依据比的根本性质化简比。 2、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根本性质迁移到比的根本性质。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根本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比的根本性质化简比。

18、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205=(2010)( )=( ) 2、 想一想:什么叫商不变的规律?什么叫分数的根本性质? 3、我们学过了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根本性质,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活动一】比的根本性质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汇报沟通 学习任务 1、启发诱导,发觉问题:6:8和12:16这两个比不同,可是它们的比值却一样,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 6:8=68=6/8=3/4 12:16=1216=12/16=3/4 2、观看比拟,发觉规律。 (1)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讨论比中的规律。(商不变

19、的规律) (2)利用比和分数的关系来讨论比中的规律。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总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样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根本性质。 (2)追问:这里“一样的数”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呢? 【活动二】化简比 学习方式:尝试训练、汇报沟通 学习任务 1、熟悉最简洁的整数比。 (1)提问: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是最简洁的整数比? (2)归纳:最简洁的整数比要满意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3)指出几个最简洁的整数比。 2、运用性质,把握化简比的方法。 (1)分别写出这两面联合国国旗长和宽的比。 (2)思索:这两个比是

20、最简洁的整数比吗?为什么?(前项和后项除了公因数1还有其他的公因数。) (3)尝试化简。 (4)汇报沟通:只要把比的前、后项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5)想一想:这两个比化简后结果一样,说明白什么?(这两面旗的大小不同,外形一样。 (6)出例如题,组织沟通 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6:2/9=(1/618):(2/918)=3:4 前后项先化成整数,再化简:0.75:2=(0.75100):(2100)=75:200=3:8 用分数除法的方法计算:1/62/9=1/62/9=3/4 (7)小结:假如一个比的前、后项是分数的,就把前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假如一个比的前、后项是小数的,先把它们都

21、化成整数,再化简。 三、达标测评 1.完成课本第51页的“做一做”,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第52页练习十一的第2、4、5、6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把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 2.记住比的各局部名称,会正确求比值。 3.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 4.通过自学争论,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培育学生分析、比拟、抽象、概括和自学探究的力量。 一、创设情境,诱发参加 1、师:“2杯果汁”

22、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 生1:牛奶比果汁多1杯。 生2:果汁比牛奶少1杯。 生3: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 生4: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 师:23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拟? 生:果汁的杯数和牛奶的杯数比拟。 师: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样说? 生:牛奶的杯数和果汁的杯数比拟。 2、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比拟方法,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方法对两种量进展比拟。(板书:比) 3、师:那么这节课你想学习比的哪些学问呢? (什么叫比,谁和谁比) 二、自学探究新知 1.探究比的概念 教师

23、指着板书问:23求的是什么?是哪个量和哪个量的比? 生: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是果汁和牛奶的比。 师:对!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 (板书: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学生齐读。) 师:照这样,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牛奶和果汁的比。 生: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板书: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师:都是果汁和牛奶的比拟,为什么一个是2比3,而另一个却是3比2呢? 生:由于2比3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而3比2是牛奶和果汁的比。 师:对,讨论两个数量的比拟,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是不能颠倒的。 出示试一试。 师

24、:1:8表示什么意思? 生:1和8表示洗洁液1份,水8份。 师:怎样表示容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生:先求出体积再比拟。 课件出示:走一段900米长的山路,小军用了15分钟,小伟用了20分钟。让学生填表。 师: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 师:说说900米和15分钟的意义。 生:900米和15分钟分别是小军走的路程和时间。 师:那么小军的速度又可以说成哪两个量的比? 生:小军的速度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 师:什么叫比?(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汇报。) 生1:除法叫比。 生2:两个数相除叫比。 师:两个数相除,以前叫除法,今日就叫做比。多

25、了一种叫法,你觉得“比”字前面加上一个什么字比拟妥当? 生1:加上“又可以”。 生2:加上“又”字。 师: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想一想这个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 (随着学生的答复,教师在“相除”下面加上着重号,学生齐读比的概念。) 2.自学探究比的各局部名称等学问。 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6869页。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学问画出来,自学完后同桌相互说说“我自学到了什么”。 (学生同桌相互说完后,集体汇报探究。) 生:我学会了比的写法。 (教师指着2比3,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出23。) 师:2、3中的符号“”是什么呀? 生:这是比号。(板书:比号) 师:写比号时,上下两个小圆点要对齐放在

26、中间。(让学生同桌相互看看比号写得是否正确,并接着汇报。) 生:我知道了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师(指着23)问:前项后项各是几呀?(学生答后接着汇报。) 生:我知道了比的读法。 (教师指着23,指名学生试读2比3,然后学生齐读2比3。) 师:我们已经知道比的读法、写法,以及各局部的名称,想一想,你还学到了什么学问?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378页。 教材简析: 教材在学生已经把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和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的根底上,呈现了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一情景。通过介绍中国的世

27、界遗产状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对乘加应用题的探究。学问点是让学生在详细情景中,借助一、二单元的学问根底,运用已有的学问阅历,自己探究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律,并能敏捷的运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重点是将四则混合运算规律正确地迁移到分数中。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在详细情景中,能正确描述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并依据数量关系和线段图列出算式并正确解答乘加、乘减分数应用题,在不断探究中领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2.力量目标: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培育学生的分析力量、概括力量、综合力量,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 3.情感目标:创设公平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

28、活的亲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2023年的奥运会信任大家肯定记忆犹新,世界人民走进奥运,走进了北京。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能说说北京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吗? 设计意图这一单元是围绕“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个大的情境串进展的,而本课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1个信息窗,情境内容将中国放入世界这一大环境中,因此由奥运会的话题引出了本课情境,这样设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本课,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猎取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73页情境 谈话:这里有一些我国世界遗产的文字信息,谁能读一读?依据文字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北京故宫的占地

29、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2)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3)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 (4)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好吗? 2.依据以往的解题阅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忙你解决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的根底上,动脑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梳理已有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铺垫。 3.选择你喜爱的方法试着独立解决这一问题好吗? 4.学生汇报沟通。 让学生到前面展现不同的方法,分别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1)2721/4=68(公顷) 68+4=72(公顷) (2)2721/4+4 =68+4 =

30、72(公顷) 学生在屡次沟通解题步骤中,教师板书数量关系 天坛公园的面积1/4+比天坛公园多的面积=故宫的面积 并展现学生画的线段图。让学生分析线段图。 设计意图学生是探究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在这里把让学生说解题思路放在首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刚刚同学们有的用分步,有的列综合算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现在你能试着用先画线段图再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自己解决你们提出的“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吗? 学生独立解决。(依据学生状况,假如画图有困难,可让学生小组内争论一下,在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 全班沟通,展现做题方法。 (1)307/10+302/15 (2)30(7/10+

31、2/15) =21+4 =3025/30 =25(处) =25(处) 6.让学生展现线段图的画法,说清解题思路。 7.点题并板书:分数应用题。 8.单看这两个算式的计算,你能想到什么运算律?有什么启发? 9.小结:乘法的安排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两种解题方法,将分数与整数的运算率沟通,为后面的练习搭建了平台。 三、稳固练习,加深理解。 独立完成(第75页第2、3题。) 指生答复,并说出解题思路。 (重点说出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这两道题是针对性练习,旨在稳固所学学问。数量关系要让学生反复说,目的是让学生从理论上加以理解。 四、回归实践,拓展运用。 课件再次出示本课信息窗情境图

32、。 谈话:现在你能自己解决“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吗? 现在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遗产青藏高原,检验一下这节课你的学习状况。 课本76页第9题。学生读题,指生列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归课题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敏捷把握解题方法。 五、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看、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觉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学问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存熟悉图形的学习阅历,增加空间观念,进展数学思索。 3、使学生进一步体

33、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教学重点: 在观看、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觉圆的有关特征,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难点: 能应用圆的学问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一些圆形物体和圆形纸片,圆规 学具预备: 圆规、学具以及收集的一些圆形物体的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羊吃草的故事(猜谜) 有一个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根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 先请同学们猜想一个字。再猜两个字的水果名 师:我们来看一看羊吃草的范围有多大? (用电脑演示羊拉紧绳子旋转一周的状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原来羊能吃到的

34、草的范围是一个圆。) 一、谈话导入 1、对于圆,同学们肯定不会感到生疏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过圆形? 2、今日,教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见过安静的水面吗?假如我们从上面往下丢进一颗小石子,(电脑演示),你发觉了什么? 3、其实这样是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观赏)从这些自然现象中,你同样找到了圆吗? 4、有人说,由于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奇妙而奇妙。今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圆的神秘,好吗?(板书课题:圆的熟悉) 二、动手尝试,熟悉圆的特征 (一)、初步熟悉圆 1、说了这么多圆,看了这么多圆,你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个圆?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你手头的的。(问题就只工具

35、动手画一画。(学生动手画圆) 2、引导学生沟通所画的圆,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要停留在借助什么来画的,不要作过深的追问) 3、比拟:看看你所画的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沟通:以前所学的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二)、用圆规画圆 1、刚刚有同学用圆规画出了一个圆,其他同学会画吗?请拿出预备的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沟通:谁来说说用圆规是怎样画圆的?或者说在画的过程中要留意些什么?(指名沟通,引导学生说出圆规的使用方法。) 要点:针尖要戳在纸上,另一只脚是笔,两脚随便叉开。 2、刚刚大家画的圆有大有小,假设我要我们全班同学画一个一样大的圆,行吗?你有什么建议? 3

36、、全班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我们把两脚叉开4厘米来画一个圆。(画好的同学拿出剪刀,把画的圆剪下来。) (三)、圆各局部名称 1、圆和其它图形一样也有它各局部的名称,请同学们翻开书,把例2的一段话仔细地读一读。 2、反应沟通:你知道了关于圆的哪些学问? (圆心、半径、直径,分别用字母O、r、d表示。) 依据学生答复,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并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圆上将个局部标一标、画一画。 3、完成“练一练”第1题。 出示3个圆,分别推断,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圆心、半径、直径的关系 1、学到现在,关于圆,该有的学问我们也探讨地查差不多了。那你们觉得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地去讨论?其实不说别的,就

37、圆心、直径、半径,还藏着很多丰富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讨论讨论?大家手头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等,这就是咱们的讨论工具。待会儿就请大家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信任大家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另外,我还有两点小小的建议:第一,讨论过程中,别忘了把你们组的结论,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觉都记录在自备本上,到时候一起来沟通。其次,实在没啥讨论了,教师还为每个小组预备了一份讨论提示,到时候翻开看看,或许会对大家有所帮忙。 学生小组活动。 2、反应沟通: 要点: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很多条半径,很多条直径。(强调在同一个圆里)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38、(强调在同一个圆里) (3)、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r=2/d;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4)、圆是轴对称图形,有很多条对称轴,这些对称轴就是圆的直径。 还有其他的发觉吗?学生可以自由说。 3、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学生自由填表,反应沟通。 三、应用拓展 完成“练一练”第2题。 (1)、读题,说说是怎样理解题意的。(留意说清直径是5厘米,圆规两脚叉开即半径应当是2.5厘米) (2)、学生画一画,反应沟通。 四、全课总结 通过大家的探究,我们已经获得了很多关于圆的学问,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刚刚的画面(课件再次显示) 安静的水面丢进石子,荡起的波浪为什么是一个个圆形?现在,你能从数学的角

39、度解释这一现象了吗? 对,简洁的自然现象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规律。其他一些现象中为什么会消失圆信任大家肯定能解释了。其实,又何止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钟呢,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没的化身,让我们一起来观赏-感觉怎么样? 这不就是圆的魅力所在吗? 五、布置作业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051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把握比的根本性质,并能应用比的根本性质化简比,初步把握化简比的方法。 2.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沟通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培育观看、比拟、推理、概括、合作、沟通等数学力量。 3.初步渗透转化

40、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熟悉学问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根本性质 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比的根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预备: 课件,答题纸,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关于比已经学习了什么学问? 预设:比的意义,比各局部的名称,比与分数以及除法之间的关系等。 2.你能直接说出70025的商吗? (1)你是怎么想的? (2)依据是什么? 3.你还记得分数的根本性质吗?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于是此环节意在通过复习、回忆让学生沟通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重现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根本性质,为类比推出比的

41、根本性质埋下伏笔。同时,还有机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受学问之间存在着严密的内在联系。 二、新知探究 (一)猜测比的根本性质 1.师:我们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存在着极其亲密的联系,而除法具有商不变性质,分数有分数的根本性质,联想这两共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会有怎样的规律或性质? 预设:比的根本性质。 2.学生纷纷猜测比的根本性质。 预设: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样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依据学生的猜测教师板书: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样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设计意图】比的根本性质这一内容的学习特别适合培育学生的类比推理力量,学生在把握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根本性质的根底上,很自然地就能联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