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学设计9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学设计9篇1.docx(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学设计9篇 教学目标: 1连续学习默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抓住“喊、惊异、惊奇”等词语指导读出句子的语气。 2学习用换词、看图片和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绚丽多彩、花朵簇簇、沮丧等词。 3重点理解“这是多么美妙的礼物啊!”这句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题目入手,培育学生的质疑力量,同时对课文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1创设情境,理清人物关系。 从前,在一个漂亮的大森林里,有一条长长的小路,小路从森林的这一头始终延长到另一头,小路两边分别住着:鼹鼠一家、刺猬一家、狐狸一家和松鼠一家。森林里还住着一位热心的邮递员黄狗 1、学生边听教师讲故事,边梳理人物关系? 1有
2、一天,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课件出示: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 2指导朗读:“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读出喊的语气。 3听到邮递员黄狗的呼喊,鼹鼠先生从邮局领回的包裹里毕竟是什么呢?让我们默读课文的第3-5自然段,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默读课文3-5自然段,思索: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一个怎样的包裹? 4指名汇报,课件出示:鼹鼠先生拿着包裹,到松鼠太太家去,问松鼠太太:“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裹,请您看看,是什么东西?” 指导学生读松鼠太太的话,读出虚心的话气。 松鼠太太拿过包裹一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原来,包裹不当心被弄破了,里面的东西
3、都漏掉啦!鼹鼠先生很沮丧。带上表情读出“沮丧”的语气 二、体会语气 1、读句子: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鼹鼠先生,有你的包裹单。” 2、读出“喊”的语气。 3、汇报沟通,读鼹鼠先生的话,读出虚心的语气。 4、感受鼹鼠先生的沮丧?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熟悉“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字,会写“春天、查找”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留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能留意语气和重音。 教学难点: 1、朗读课文,能留意语气和重音。 2、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4、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激发寻春之愿 (一)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边听边唱,表演动作。 (二)引入课题: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天已经静静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只有认真观看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查找春天吧! (三)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多元识字,初识春之讯息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独立读。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完后把课后双横线里的生字多读几遍,圈画出本课生字。 2、合作读。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有不会读的字词,帮一帮。 3、集体对读。 (1)检查朗读。刚刚同学们读得那么仔细,真好!现在哪位小朋友情愿读给大
5、家听听?(逐个自然段检查朗读) (2)相机正音。第一至三自然段,提示学生“遮”是翘舌音。第四至七自然段,“嫩”字的读音是难点,提示学生“嫩”字声母是鼻音,韵母是前鼻音,强调读精确。第八自然段,“触”的读音易错,学生简单与“zh”“c”混淆,要留意区分。 (二)分类整合,多元识字。 1、第一组:生字“脱、寻、探、解、触”组成的动词 认读词语“脱掉、查找、探出、解冻、触到”,借助做动作识记。 2、其次组:生字“袄、姑、嫩、符、杜、鹃”组成的表示事物名称的词 (1)认读词语“棉袄、姑娘”,联系生活阅历识记,强调衣字旁的字与衣服有关,女字旁的字与女性有关。 (2)出示多种植物嫩芽的图片,认读词语“嫩芽
6、”。 (3)联系音乐课本中所见,出示各种音符图片,识记“音符”。 (4)认读“杜鹃”,出示杜鹃鸟的图片,并作简洁介绍帮忙识记。 3、第三组:生字“遮”“掩”组成的词语 (1)教师做动作,让学生猜字读词“遮遮掩掩”。 (2)了解“遮”的意思就是“掩”,“遮遮掩掩”是一对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AABB式的词语。 (3)像这样的词语,课文中还有两个,认读积存新词“躲隐藏藏、叮叮咚咚”。 4、第四组:生字“羞”组成的词“大方” 演示“羞”的演化: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 甲骨文,像一个人手持羊头的样子。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隶书。它的原意是指谦恭进献烤羊,然后引申为尊敬的、惭愧的。 三、融情于读,学习
7、课文1至3自然段,开启寻春之旅 (一)轻声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思索:小朋友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找春天的?你从那些词语、句子中体会到的。 (二)学生反应。随机品读1、2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2、代入角色练读。春天静静地来了,你发觉了,心情怎样?引导发觉感慨号。你想把这个好消息告知谁?指名说、读句子。 3、为什么要一样的句子说两遍?怎么读能表达小朋友的心情?指名试读。 4、是呀,第一个“春天来了”告知你身边的小朋友,其次个“春天来了”是告知全部人,那就要更大声地告知大家呢!指导读出喜悦、兴奋之情。 5、出示第2自然段,找一找、圈一圈表示动作的词语“脱掉”“冲出”“奔
8、向”。 6、看插图,孩子们为什么要“脱、冲、奔”?引导学生带上动作读句子,体会小朋友去查找春天时无比急迫、感动的心情。指导朗读,语速较快,重读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整体感知,春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出示句子:春天像个大方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隐藏藏。 2、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大方”。想象“大方的小姑娘”的画面。 3、句子中还有哪些词语告知我们春姑娘很大方?相机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遮遮掩掩”,做动作体会“躲隐藏藏”。指导朗读,两个叠词读得轻而缓。 4、出示句子:我们认真地找哇、找哇。 5、春天刚刚来到,她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嬉戏,“我们”要怎样才能找到她的踪迹呢
9、?(板书:找)抓住“找哇,找哇”指导朗读,重音落到“找”上,语气词“哇”要读得气息深长,读出期盼之情。 (四)配乐齐读1至3自然段。 四、发觉规律,指导书写 (一)发觉规律。在田字格中呈现四个生字。认真观看,你发觉这四个字构造有什么特点?(“冲、姑、娘”左右构造,左窄右宽。“寻”上下构造,上窄下宽。) (二)重点指导。师生合作发觉“寻”的重点笔画,“寸”的“一横”要写长,托住上面局部。 (三)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四)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察指导间架构造和关键笔画。 (五)集体讲评。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六)抄写词语“春天、查找、姑
10、娘”。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嬉戏激趣 (一)创设情境。开往春天的地铁要开动了,读对了车身上的词语就能顺当动身。 (二)认读嬉戏。稳固词语:脱掉、查找、探出、解冻、触到、棉袄、姑娘、嫩芽、音符、杜鹃、大方、遮遮掩掩。 (三)这节课,我们连续去找春天吧! 二、朗读想象,积存语言,学习课文4至7自然段,读中查找春天 (一)自由读课文4至7自然段,思索: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孩子们找到了(什么),它就像是春天的(什么)。引导学生精确地提取出文本中的相关信息。 (二)依据学生的沟通,相机出示4至7自然段句子。(板书:小草、野花、嫩芽、小溪) (三)观看四个句子,你发觉了什么
11、?引导学生发觉四个问句,句式很像:什么景物+怎么样,那是春天的什么吧? (四)品读描写小草的句子,指导朗读,留意语气和重音。 1、抓住“探”体会,先让学生做动作理解本意,再换词,和“长”比拟哪个用的好? 2、引导想象,从“探”字看到了怎样的小草?试试怎样读出小草的样子?学生练读句子。 3、启发学生深入思索:为什么说探出头来的小草是春天的眉毛呢?将草芽图片和眉毛对比,引导学生发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短而细小。 4、想象小草是春姑娘的“眉毛”。(板书:想 眉毛)指导朗读句子,留意“探出”重读,“眉毛”轻读,“眉”的读音拖长,“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表现出小草青青浅浅、稀稀稀稀的样子。 5、齐读句子
12、。我们找到了!小草感受到春风的摩挲,从沉睡中醒了过来,破土而出,成为春天的使者,这是春的呼唤。 (五)品读描写野花的句子,指导朗读,留意语气和重音。 1、早开的野花是什么样子的?抓住“一朵两朵”体会野花迫不及待开放。 2、早春的野花非常稀有,很难发觉。引导学生体会野花像睁开眼睛来看看这个世界了。(板书:眼睛)指导朗读,读出孩子们发觉野花之后的的惊喜之情,可以把“眼”的读音拖长,“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 3、齐读句子。我们找到了!春天的眼渐渐张开,早开的野花随风摇曳,向过往的人们传递春的信息。 (六)品读描写嫩芽的句子,指导朗读,留意语气和重音。 1、一边读一边想象,树木吐出一点一点的嫩芽是
13、什么样的? 2、出示嫩芽图。瞧,这就是嫩芽。演示“嫩芽”图与“音符”图重合,直观画面体会嫩芽小而多。(板书:音符) 3、当春风一吹,这一点一点的小嫩芽就用力地冒呀!冒呀!这一个个小音符就跟着一个一个的跳呀跳的,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指名说、读。 4、像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象,眼前就有画面感,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就能读得更好了。指导朗读句子。留意“吐出”重读,“音符”的“符”读音拉长,尾音上扬。 5、齐读句子。我们找到了!枝条间吐出点点嫩芽,绿色的音符在树枝间跳动,向人们宣布春的到来。 (七)品读描写小溪的句子,指导朗读,留意语气和重音。 1、同学们看到过什么样的小溪?指名说。 2、视频出示
14、“解冻的小溪”。寒冷的冬天过去了,随着春天的到来,温度的上升,冰冻的小溪开头解冻溶化了。 3、播放小溪的流水声和琵琶的琴声。听着听着,你就会有发觉!这是溪水声变成了琴声。(板书:琴声)抓住“叮叮咚咚”,体会小溪从解冻到奔流时的欢快。指导朗读,留意“叮叮咚咚”读得轻快,“琴声”重音轻读,快中显慢。 4、齐读句子。我们找到了!溪水欢乐地奔流,叮叮咚咚,唱歌春的乐曲。 (八)看板书小结,搭建语言表达的支架:春天像个大方的小姑娘静静来到我们身边,我们认真地找哇、找哇。通过读懂句子,我们找到了春天的“小草、野花、树木、小溪”,还通过想象画面,把这些景物想象成春天的“眉毛、眼睛、音符、琴声”,多么奇妙啊!
15、 (九)整合语言,自由表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中的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十)师生配乐合作读课文4至7自然段。 三、朗读想象,拓展画面,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读中再找春天 (一)自由读第8自然段。春天真是无处不在!春天真的来到了人间,处处都是春天的信息。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到她?她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学生沟通。相机出示句子: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三)我们找到了春天,特别欣喜。指导朗读句子,读出“春天来了”的惊喜,重读“来了、看到、听到、闻到、触到”。 (四)我们连续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还会找到更多漂亮的春天。春天
16、还会在哪里呢? (五)指名说。相机出示句子: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六)情境描述,拓展画面,感情引读。 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我们看到了她 鸟鸣蜂唱,嗡嗡啾啾我们听到了她 花绽枝头,芳香扑鼻我们闻到了她 冰雪溶化,泉水叮咚我们触到了她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 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 在喜鹊、杜鹃嘴里叫 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七)思索文末的省略号,春天还会在什么地方? 四、拓展运用,仿说句式 (一)出示句式: (什么景物)(怎么样),那是春天的(什么)吧? 春天在(什么地方),她(怎么样)。 (二)学生选择一种句式,说一说春天是什么样的。 (三)全班沟
17、通,师生互评。 五、发觉规律,指导书写 (一)发觉规律。在田字格中呈现五个生字。认真观看,你发觉这五个字构造有什么特点?(“吐、柳、桃”都是左窄右宽。“荡、杏”是上下构造,“荡”是上扁下宽,“杏”是上宽下窄。) (二)重点指导。“荡”是上扁下宽,留意不要写成左右构造,第七笔要一气呵成。“柳”字左窄右宽,要留意笔画的穿插与避让。提示学生“木”字作偏旁时,捺要变成点。“卯”的第三笔是“撇”,写的时候要穿插到木字旁“点”的下方。 (三)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四)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察指导间架构造和关键笔画。 (五)集体讲评。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
18、笔画。 (六)抄写词语“野花、眼睛、柳枝、桃花、杏花”。 六、实践延长,升华情感 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有一双擅长观看、发觉的眼睛,还有一颗喜爱大自然、勇于探究的心。 依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开展“我眼中的春天”实践活动: (一)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爱的局部读出春天的美。 (二)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觉。 (三)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四)唱春天:唱唱春天的歌。 找春天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喜爱春天,情愿去观看、发觉。 教学重点 正确、流
19、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预备 挂图、有着春天的图片、生字卡片、投影片、录音和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文插图。 2看图说话,提醒课题。 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春天的脚步是那样的轻,我们必需留心观看,才会发觉春天的踪迹,才会感受到发觉春天的欣喜,让我们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觉了什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朗读课文,鼓舞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着大家学习自己不熟悉的生字,留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发觉简单读错的字并
20、正音:“遮、触”是翘舌音,“遮”读一声:“嫩”韵母是en不un。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熟悉的生字,沟通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识字:躲(身+朵)触(角+虫)鹊(昔+鸟)符(竹+付) 联系生活阅历,结合动作演示识字:遮、掩、探。 自编谜语识字:羞(歪尾巴羊骑着牛) 嫩(一束鲜花在中间,女孩反文两边坐) 4结合学生生活阅历,理解“羞”、“嫩”、“触”等字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觉 1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觉了什么? 2感知早春,体验发觉的欢乐。 (1)引导学生感受“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急迫、憧憬、感动)。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
21、阅历,说说从“春天像个大方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隐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从而了解初春的特点,体会“找”春天的欢乐。 (3)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指导学生用富有童真童趣的声音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4)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终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感动。 (5)出示有关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观看,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指名认读。 2指导书写“野、解”两个字。 (1)出示范字,引导观看,让学生发觉字的特点以及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学生沟通时要留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重点强调“野”的右半局部笔顺为“予”,“解
22、”的右半局部是“刀+牛”。 (4)学生练写两遍。 (5)选写的好的展现一下。 五、配乐朗读,深化发觉 播放轻音乐,制造想象的气氛。教师与学生一起在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六、总结全文,提倡发觉 春天这个大方的小姑娘,已经静静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校园里,操场边,田野上,只要你细心观看,就会发觉春天的脚印,更会发觉大自然是多么的奇妙! 盼望同学们都有一双擅长发觉的。眼睛,让我们的生活布满美!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忆展现 1回忆课文内容说说小朋友们在春天里发觉了什么? 2展现上节课学习的收获。 (1)词:读读说说,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用得好? (2)句:出示句子,让学生边读边记。 我们几个孩子,脱
23、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查找春天。 春天像个大方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隐藏藏。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3)填空: 春天来了,我们_了她,我们_了她,我们_了她,我们_了她,她在_上荡秋千,在_上摇啊摇,她在_、_嘴里叫,在_、_枝头笑 二、稳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读字组词或造句。 2出示要求会写的范字“脱、冻、溪、棉、探、摇、躲”。 (1)引导学生发觉这些字构造上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2)认真观看,学生相互提示写字时值得留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探、躲”,“探”的右半局部要一笔一画细致分析、指导,秃宝盖不宜太宽,“小八”的右边
24、是点,“木”字横要短,撇捺要伸展;“躲”字的第七笔撇不出头,“朵”字写得瘦长一些。 (4)学生练写和范字比拟。 三、自主积存,练习背诵 1读一读。 查找柳枝嫩芽、遮遮掩掩躲隐藏藏丁丁咚咚 2找找说说,看谁组词多。 (1)做课后“找找说说”的练习。 (2)照样子,填一填: 遮掩 遮遮掩掩 隐藏 _ 仔细 _ _ _ _ _ _ _ 3选读课文,自主积存。 (1)展现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爱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积存,可以读读背背,读读演演或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学生展现沟通自己积存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组内练习背诵,
25、介绍记忆方法。 四、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觉,然后写一句话。 2播放歌曲小鸟,小鸟,在想象中完毕教学。 板书设计 1 找春天 看到了 小草 野花 树木 听到了 小溪 喜鹊 杜鹃 闻到了 花香 春的气息 触到了 荡秋千 摇啊摇 找春天反思收获 颜色缤纷的图画是低年级小学生最喜爱的,由于他能比文字更形象地直接作用与儿童的感官,符合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因而“图文结合”成了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常用的一种手段。但不管是利用插图或是简笔画,甚至多媒体课件,都只是一种简洁的形式输入过程,学生只能被动的看,缺乏沟通和表达。而低年级的孩子是多么盼望表达啊!他们最喜爱的方式就是画画。因此,我在教
26、学找春天这课时,设计了画一画这个环节,让学生拿起画笔画出阅读后的感受,变被动为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让阅读走进语文教学”有许多好处,比方说: 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读能帮忙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多读的目的在于将课堂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领悟课文。本课教学时我采纳多种方法指导朗读。 1、听读。学习课文之前,我首先进展范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让学生受到教师朗读的熏陶。 2、 自读。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在学生自由读前,提出要求:(1)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2)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的句子可作记号或随时请
27、教教师。(3)读通课文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和圈诞生字。对于课文中消失的难读的字和较长的词组,要准时提示学生留意。 3、细读。所谓细读,就是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边读边进展字,词,句,段的训练。这一步是以情贯穿的读。课文第一段我抓住两个它!其次段我让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脱,冲,奔,找这几个动词,描绘出孩子们急着到外面去找春天的心情。这时适时引导:这段该怎么读 为什么这样读这两段应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读使学生明白面对春天这漂亮的风光,我们应用希望,快乐的,急迫的语气去读。 课文第三至七段,可抓住文中的三个比方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朗读。这三句话把春天生气勃勃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为春天增
28、加了不少生气。读这一局部时,要读得亲切活泼。 4、赛读。经过教师的指导,多数学生能读熟课文。这时,可安排学生分组竞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同学再比。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和缺乏,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熟,读出感情后,再进展背诵的练习。 反思其次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让画笔走进语文教学”有许多好处,比方说: 一、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心情。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胜于抽象思维。在他们的语言和写字力量尚未到达肯定水平的状况下,画画可能是他们最直接和最轻松的表达的方式。所以,他们乐于画画,情愿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 二、用画呈现阅读的过程。 学生把抽想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
29、回忆、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画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表达出来了。然后,再让他们依据画的画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想法,又是一个把感悟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 三、调整课堂气氛,到达动静适宜。 低年级的学生留意力持续时间短。假如始终让学生听、说、读,学生就会越来越留意力不集中,影响教学效果。而画画能快速集中学生的留意力,课堂上立即宁静下来。学生聚精会神的画画时,心情安静了,使而后的听说环节能顺当进展。这样,课堂上就做到了有张有弛,动静适宜。 四、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量。 让“画笔走进语文教学”并不是简洁的将画画与语文放在一起,更不能把语文课变成美术课,
30、而是要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找春天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 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 抓住文中的三个比方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详细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尝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妙,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觉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存词语,感悟读文。 信息资料: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音乐春天在哪里。 学生:课前观看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初步了解课文。 1、谈话导入。轻轻地 ,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漂亮的词语去迎接她
31、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大方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隐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2、歌曲导入。(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静静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认真观看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查找春天吧! 2、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熟悉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 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 你找到什么?发觉了什么?学生畅谈
32、收获。 3、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沟通识字方法。(展现)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4、同桌检查读句子(出示) (1)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3)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4)解冻的小溪叮叮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二、重点段落朗读感悟 1、快速读文,思索:“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迫感动的心情,读好带
33、“!”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大方”,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大方”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展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隐藏藏 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看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觉了什么?(学生发觉这几个左右构造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相互提示需要留意的地方:“冻”不要写成“冻”。 教师依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标准、美观。教师巡察,鼓舞写得好的学生,嘉奖小星星。 4、学生沟通评价,相互打等级。 作业 1让父母当评委,练习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今日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发觉
34、。 【发挥家庭教育力气,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课时 复习 1、字词:学生自愿展现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 朗读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索: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展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 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仿照训练。 3、采纳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出示)齐读最终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背诵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
35、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练习背诵(借助板书背诵、看图背诵、想象情境背诵。) 拓展(出示)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依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爱的局部读出春天的美。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觉。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唱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写字 1、学写“野、躲、解”三个字。引导学生发觉这三个字左右一样宽。重点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2、学生仿写,体会字体的美观、标准。 伴教锦囊 阅读在线: 朱自清的春(节选)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36、,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静静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出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找春天教学设计 篇五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留心观看大自然,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材说明】 找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二年下册的第一篇课文
37、。这篇课文通过带着学生“找春天”,感受到了春天风光的无限美妙,培育学生养成留心观看生活,感受自然美,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本课教学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教学设计思路】 课前,带着学生走进自然,观看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在儿童眼前呈现了一个富有美感的春天,由此产生渴望“找春天”的急迫心情。 课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新知,让学生自己去发觉问题,激起学生自身学习的潜能。课堂上让学生放手自主读书,品尝词句,课后扩展学问,进展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策略】 1、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教具预备:春游录像;
38、生字词课件;课文插图动画;春天景物道具;画布。 3、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一年四季中,有一个最大方的季节,她遮遮掩掩、躲隐藏藏,总是在不经意间转变了大自然的模样。你们猜这是那个季节? 生答复 师:同学们答复的特别正确,这个大方的季节就是春天!同学们愿不情愿和教师一起走进春天,去领会春天独特的美啊? 板书: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用自己喜爱的符号画出来。 2、同座合作,相互检查,不熟悉的字相互教一教。 3、过渡:刚刚小朋友自学得很仔细,在自学时,你们发觉哪些字最难读,谁情愿当小教师来教
39、大家读一读。 4、出示生字(屏幕打出) (1)小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沟通识字状况。(说说哪几个字已经熟悉,不用教了。) (3)演示识字方法。 师:拿一朵花躲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躲)用“躲”字组词。 (4)汇报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画图认字(嫩) 5、出示词语。(屏幕打出) 开火车认读。 6、默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再读一读。做到不出声,读正确、通顺。 三、细读课文,指导写字 1、指名读自然段。一边读一边评。 2、带着感情朗读。 3、指导写字。要让学生先观看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脱、冻、溪、掩、探、摇:都是左窄右
40、宽的字,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类学习。 野、躲、解:左右一样宽,笔画较多,重点指导。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4、学生沟通。体会字体美观、标准。 5、教师范写。“溪、野、躲、解”几个难写的字。 相加法:躲身朵解角刀牛 6、学生仿写。在书上仿写两个,身坐端正,字写标准、美观。 四、轻声齐读,整体感知 1、齐读,想一想我们跟随找到了什么?春天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板书图画,学生贴词语) 2、学生沟通。 3、学生质疑,合作讨论。 五、朗读课文,扩展活动 1、让父母当评委,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学习了找春天这篇课文学会了哪些字,发觉了什么。 六、课堂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xio x ji dng tin y min hua ()()()() 其次课时 (设计思路:在初读课文,熟悉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根底上,本节课重点指导品读课文,背诵课文,制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教材,重在培育学生的语文实践力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过程,并在过程中感受美,体会美。) 一、谈话,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走进了春天,通过我们留心观看,我们发觉了春天大自然有很大变化。 问:春姑娘找到了什么? (生一边说,师一边画、一边写。) 小草野花嫩芽小溪 二、品读,品尝佳句 1、出示“大方”一词,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 2、指名读47自然段,体会排比句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