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1、二年级数学上册观看物体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实际观看、比拟,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看物体所看到的外形可能是不一样的,并能识别从某个位置观看到的简洁物体的外形,能依据看到的外形正确推断观看者的位置。 2. 使学生在观看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熟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爱拍照吗?刘教师拍了两张学校校门的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课件出示校门的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
2、:同一个校门,在它的里面和外面看,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 谈话:教师这里还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吗?(课件出示教室前后的照片) 引导:认真观看这两张照片,你发觉了什么? 小结:观看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评析:让学生观看自己学校校门和教室的照片,学生有话可说,兴趣高涨,充分激活了已有的学问阅历。 揭题: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看生活中的物体。(板书课题:观看物体) 二、 合作探究 1. 指导观看。 出示并介绍小猴。 示范:下面我们来观看小猴,请小朋友看教师是怎样观看的。(边说边示范)我先观看小猴的前面,像这样(从前面平视小猴)在小猴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
3、是小猴的前面)那教师看到的是这里四幅图片中的哪一幅呢?(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选择) 让每个小组的1号小朋友学着教师的样子观看小猴的前面,师生共同评价。 连续示范:再观看小猴的左边,(教师转到小猴的左边)这回教师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图片呢?(一边看,一边从四幅图片中找出相应的图片)哦,是这一张图片。(举起小猴左侧面的图片) 谈话:下面请每组的四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观看小猴,并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 学生按要求活动,并从四幅图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教师巡察,留意订正不标准的观看姿态。 反应:请每组1号小朋友举起你看到的小猴图片,(学生举起图片)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猴的哪一面? 分别让每个小组2
4、、3、4号小朋友举起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并说一说看到的是哪一面。 比拟:(举起每个组2、4号小朋友选择的图片)这两张图片,分别是每个组2、4号小朋友看到的,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吗?你是怎样想的?(看到小猴的右半边脸时,是从小猴的右面看到的;看到小猴的左半边脸时,是从小猴的左面看到的) 评析:教给学生正确的观看方法,是有效组织观看活动的前提。让学生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的图片,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观看者的位置与所看到的视图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正确区分小猴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观看的位置不同,观看的结果也不同。 2. 换位观看。 谈话:刚刚每
5、个组的四个小朋友在自己的”位置上观看了小猴,每个小朋友观看到的小猴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你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样子吗?请每个小组的小朋友按这样的挨次(手指顺时针方向)换个位置再观看,并在四张图片中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 学生观看后,组织反应。 连续换位观看,使每个学生都分别从四个位置观看小猴。 提问:通过刚刚在不同的位置上观看小猴,你发觉了什么? 评析:换位观看,并找到相应的视图,提高了学生的参加度,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观看者的位置与视图的对应关系,从而深刻体会到观看同一个物体,观看的位置不同,观看到的结果也不同。 3. 学会推断。 谈话:小红、小云、小芳和小玉也为这只小猴拍了照
6、片(出示其次个例题的情境图),你知道下面这些照片(出示四幅图片)分别是谁拍的吗? 学生答复,并阐述理由,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完成连线。(着重让学生弄清推断从左侧面和右侧面看到的视图的方法。如:当学生说到小云看到的是其次幅小猴图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是依据什么推断的,是怎样想的) 评析:引导学生应用已经积存的观看阅历,通过想像推断每一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把学生的熟悉水平从“不同位置观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上升到“依据看到的视图,推断观看者的位置”这一层次,加深了学生对观看者的位置与视图的对应关系的理解,进展了空间观念。 三、 活动沟通 1. “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的
7、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生活中也经常需要从不同的位置观看同一个物体。瞧,校园里有一辆汽车,(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三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看这辆汽车,你知道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应。 2. “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请小组长拿出这样的茶壶,(出示茶壶)像这样放在桌上,(放在一个小组的桌上)你能指出自己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吗? 学生到黑板上分别指出自己看到的视图。 提问:你能说出你们组其他三个小朋友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吗?(着重引导学生依据壶嘴和壶把的朝向推断茶壶的左视图和右视图) 四、 课堂总结 提问: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二年级数学上册
8、观看物体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根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和观看物体的复习教学设计,盼望能够帮忙到大家。 教学内容: 课本P102、105页。 学情分析: 复习米和厘米,使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更深刻的熟悉,并能对一些实物的长度进展估算和测量,对于角和直角的复习,则使学生学会在几何图形中发觉角和直角,并会用三角板推断直角。 复习观看物体,使学生能识别从不同位置观看到简洁物体的外形,而复习熟悉时间,让学生熟悉时、分和间隔5分钟的时间的读写,
9、并会运用时间解决简洁的生活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娴熟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培育学生观看物体及合作沟通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培育学生观看物体及合作沟通的力量。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沟通,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会从不同角度观看物体。 教学预备: 课件,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要
10、知道物体的长度。量比拟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做单位;量比拟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回忆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学问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沟通,答复。 2、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3、估量与测量 (1)看书上第105页第10题中的2条线段,估量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量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
11、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准时发觉消失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量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量。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量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4、组织完成104页第9题 (二)观看物体(课件出示汽车观看图) 1、从不同方向观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外形可能不一样。观看物体时,要多 从几个方向观看。 1、 观看圆柱,你可以看到什么外形?从不同的方向观看长方体,你可以看到什么外形? 2、 观看球和正方体你又可以看到什么外形? 3、 看到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物体?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学生独立完成105
12、页第11题。 教师巡察,对画法不标准的学生准时个别指导。 2、想一想,填一填。 (1)测量比拟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2)一枚图钉的长约1()。 (3)过两点可以画()条线段。 (4)学生用尺上“0”刻度到“10”是()。 (5)1厘米1厘米地数,数()次是9厘米。 (6)70厘米-15厘米= 44米+26米= 35米+18米= 56厘米-28厘米= 1米-30厘米= 64厘米+28厘米= 四、总结评讲,升华目标 这节课你学到了的什么? 3、二年级数学上册观看物体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例1,“做一做”。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3)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看到的物体外
13、形是不同的。 (4)通过活动,能正确识别从物体正面、侧面、后面观看到的物体外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想象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帮忙学生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识别从不同位置观看到的简洁物体的外形。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预备: 熊猫玩具、汽车玩具、小黑板、动物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0)播放多种动物叫声的音乐请学生猜一猜都有哪些动物,同时问:“低估是怎样猜出来的?” (11)出示几张动物卡片,遮住动物的一局部,请同学们猜是什么动物。 (12)依据
14、学生的答复,逐步撤掉遮住动物的纸片,问学生是怎么猜出来的。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熊猫玩具放在桌上,小组同学在各自的位置观看熊猫的外形。汇报,看到的是什么外形? (2)学生画看到的熊猫外形。 (3)展现图画。请小组长把本小组的画收集到一起,并贴在黑板上。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大家画的熊猫外形都不一样? (13)请同学们交换位置再观看,再画一画所见到熊猫的外形。 三、应用拓展 找朋友。请小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汽车玩具摆在桌上,再请每一个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自己所看到的汽车外形。教师同是时出示图片请学生推断。 四、评价小结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放很多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外形(出示卡片),
15、所以在我们的眼睛里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这里面有很多数学的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喜爱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观看物体 正面 侧面(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到的物体外形是不同的。) 后面 课后反思 观看物体是课程标准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观看物体的方法,同时要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我认为要留意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激发学生观看的心理需求。 其次、重视观看方法的指导。 第三、采纳适宜的方式表达观看物体的结果。 第四、留意建立物体与视图间的联系。 4、二年级数学上册观看物体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体验从不同角度观看同一物体,看到的外形是不同的 2.能结合详细事物辩认从不同位置(正
16、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外形。 3.进展学生的空间观看和合作意识,培育初步的辩证唯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能结合详细事物辩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外形。 教学难点 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外形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学预备 课件配图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外形的物体。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一、情景创设 1.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角度观看讲台。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位置来观看这张讲台,然后相互说说观看到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交换位置观看、沟通。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刚刚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了讲台。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讲台是什么样子的? 2.总结:通过刚
17、刚的活动,我们已经发觉,站在不同的位置观看物体,所看到的外形是不一样的,看到的面的个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二、问题探究 1.讲解每个面的名称 2.板书:正面、侧面、上面 3.拿出物体变换摆放,指出不同的面 4.组织学生相互摆放,指出不同的面 三、体验感悟 1.学生试说,教师订正强调 2.学生齐读每个面的名称 3.学生根据教师摆放说出不同的面 4.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 1.第一题 2.口算 3.连一连 4.观看一个物体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快乐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作业布置 完本钱节的资源与评价 板书设计 看一看(一) 位置不同,看到的外形不
18、同。 站在一个位置看讲台、最多能看到3个面 正面、侧面、上面 教后随记 这是一年级下册“观看物体”的延长和进展,从两个方向观看简洁物体进展到从三个方向观看简洁物体,进一步进展学生观看物体的空间阅历和空间观念。学问不那么厚重,却简洁易懂,同学们就在这样的一节课中把握了学问 5、二年级数学上册观看物体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十五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学问:使学生把握有关物体的学问和观看物体的学问。 2、力量:培育学生的观看力、思维力量和动手操作力量。 3、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物体的观看方法识
19、别物体;体验从不同角度观看物体获得不同观看结果的过程。 4、情感和态度:培育学生观看物体的兴趣和热忱。 【教学重点】 使学生把握从不同角度观看物体的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识别物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创设学习新知的条件 教师诱导: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有关位置的学问,如上、下、前、后、左、右等。现在我们就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用手来表示上、下、前、后、左、右,教师说,你们用动作表示,看看谁的反响快,动作正确。 二、激发兴趣,顺势导入新知的学习 1、出示教具:教师拿出若干个盒子,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 拿出两个从学生的角度看起来是一样的盒子,让学生想一想,这两个盒子一样吗? 拿出两个从外
20、表上看颜色不一样的盒子,让学生想一想:这两个盒子一样吗? 引导比拟:将先拿出的两个盒子更换观看角度,使学生明显地看出它们是不一样的;对后拿出的两个盒子进展翻转,使学生看出两个盒子是一样的。 2、教师小结:刚刚两个看起来一样的盒子换个角度观看结果却不一样;而看起来不一样的两个盒子换个角度观看结果却是一眼的。看起来我们仅仅从外表现象来推断物体的构造形态是不行的,我们还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观看物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观看物体”的学问。 三、观看思索,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1、观看物体一。 出示教具:教师拿出一个自制的四棱柱盒子,盒子的一个面是正方形,两个面是长方形,两头是三角形的面。先让学生观看这个
21、物体,看看它是不是长方体(这里不必讲解它的名称,只是让学生明确它不是长方体即可)。 教师诱导:现在我们就用小朋友学过的学问来观看这个物体(引导学生观看每一个面,从而得出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有的面是长方形,有的面是三角形,还有的面是正方形。) 2、观看物体二 出示教具:教师拿出“大力士”玩具,请三个学生上前从不同的角度观看这个“大力士”,并把自己所看到的样子用动作表演出来,其他同学评价。 嬉戏活动:组织学生给“大力士”照相。A、教师提嬉戏要求:假如我想请你们给“大力士”照张正面相,你们应当站在哪个角度照?B、请学生示范:假如我想请你们给“大力士”照张侧面相,应当站在哪个角度照?C、共
22、同做嬉戏:学生站在“大力士”的左侧或右侧给他照相。 3、引导学生识别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看识别,并提问:小亮、小明和小红他们也在观看物体,他们在看什么呢?(先引导学生看课本67页的例1,在结合例题下面的三幅图问: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4、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要求学生拿出各自所带的玩具,在自己所在的小组共同学习。小组同学一起观看玩具,然后把观看到的样子画下来。 5、展现评价学生的作品。 一方面总结学生的观看状况,供应反应信息;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观看评价同学的作品中进一步体验观看的方法和过程。 6、口头表达练习。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觉哪些地方用到从不同角度来观看物体的这
23、一观看方法。(通过口头练习,可以使观看方法的学问由感性熟悉转化为理性熟悉;由记忆的学习转化为理解和应用性的学习。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观看十五的兴趣。) 四、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新知 1、让学生猜一猜:教师依次出示面有茶壶的平面图:茶壶的俯视图茶壶的侧面图(壶嘴的一面)茶壶的正面图。证明:平常照相为什么一般选择正面或侧面照(缘由是从反面照很难识别是谁)。 2、让学生看一看:教师出示画有房子和标有A、B、C三个侦察远位置的挂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索:A、B、C三个侦察员,从三个方位来观看敌人的营房,请你标出A、B两个侦察员看到的情形(在图例中有从四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让
24、学生选择)。 3、让学生做一做:教师出示课本67页的“做一做”,引导学生识别三个同学观看到的画面各是哪幅图,并用线连起来。 五、全课小结,拓展思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好玩的是什么?还有疑问吗?想一想,假如你是教师,你会给大家留什么作业?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份精彩的作业。 6、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看物体教学反思 针对第一次的有序和有效问题,在这节课都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沟通能按肯定的挨次,在交换位置时也不争抢,同时由于每个活动之前都有明确的示范,因此小组活动也是有样可依,能顺当进展,特殊是活动完毕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能急躁地等待其他小组完成任务。其次,在练习时也暴露出学生的
25、空间想象力不够,因此练习题的错误较高,因此稳固练习时添加了课本中原有的“例1”,并且用这样三个问题(你认为最简单找到谁拍的照片?你有什么困难吗?怎么来区分“左右”呢?)帮忙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这样在观看熊猫时解决了 “在不同的位置能看到不同的物体”,在例1解决“依据不同物体的面推断观看者的位置”,这样的学习活动特别有效。 缺乏之处: 1、在处理熊猫的左右照片时还是简洁了些,当时是这样的处理:学生指出熊猫左边的照片时,我提问:是谁拍的?也是谁拍得?处理右边照片也是这样。再问:怎样来区分左右两张照片呢?周焱:可以把身体转一转。我就草草了事了,假如我让周焱站在屏幕前,让那些拍到左边和右边的学生也跟
26、着周焱转一转,指出相当于自己的哪一边,我信任全班小朋友的印象会更深刻些,以后在没有实物而想象力也缺乏的状况下,学生可以这样来试一试,信任效果会不错的。 2、在那首诗的处理上,假如这样处理:苏轼看到的庐山是“远近凹凸各不同”,我们二(3)班的小朋友看到的熊猫是什么各不同呢?(前后左右各不同),这样的效果确定比拟震动。盲人摸象可以这样处理:你想对那些盲人说些什么?(小结成:大象前后左右各不同,不识大象真面目,只缘摸到一个面,观看物体要全面。)这样应当不错,不过已经没有时机试试了,惋惜了! 7、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看物体教学反思 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学问的必要根底,对于帮忙学生建立
27、空间观念,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行无视的作用。本课教学内容还不是正式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看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外形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生无论选择了哪个观看点,观看到的只是物体的其中一局部,观看点不同,看到的外形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观看到的外形进展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基于以上熟悉,本课在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在观看活动中充分体验,在体验中适时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新课程特殊提倡用详细的、好玩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情境的设置不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
28、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肯定的导向作用。我创设了猜一猜的嬉戏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奇怪心和学习兴趣。当第一张图片出示时,学生就猜出正确的答案。我接着出示其次张图片,供应给学生的信息学生都能猜出图片上的动物。在这些图片展现过程中,学生不仅剧烈地感受到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且整个情境的创设精炼,用时少,效果好,导向明确。 二、观看体验,让学生体验观看结果的不一样 观看物体一课的教学内容,打算了本课的教学方式,应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观看活动中不断体验,让他们在亲身经受中不断丰富表象,增加感性熟悉。因此,教学时,我选择学生喜爱的小鸭子作为观看对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展观看,并在组内沟通,思索争论:为什么
29、同一只小鸭子看到的外形会不一样呢?在他们的亲身经受中不难达成共识。为了深化体验,我又让学生进展换位观看,围绕茶壶一周,观看正面、后面、侧面等不同外形,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到只有把不同位置观看到的外形进展观看,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为了提升本课数学内容的思维层次,我适当地拓展了教学内容,让学生连续观看装汽车、大象、等并提出数学问题:能看到什么?怎么看?有几种看法?这些问题实际上包含许多的学问都在学生的观看中渗透,在体验中感知,为学习空间思维打下了良好的辅垫。 三、借助观看,让学生在想象中进展空间观念 如前所述,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是培育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好素材。为了进展学生的窨观念,本课教学安排
30、两处让学生绽开想象,一是让学生从正面、后面、侧面观看小鸭子之后,我就让学生进展想象:从下面 往上看,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子?把你的想象画出来看一看,然后拿起茶壶实际观看一下,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二是在对简洁形体的观看后,我出示一个实物的组合图形,让学生依据已有有生活阅历,联想它是什么物体从上往下看到的外形,沟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进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这节课学生学得轻松,主动,不但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下课了,学生还沉醉在浮想联翩之中。 8、五年级数学上册观看物体的教学反思 最近中心校进行有效教学讲课竞赛活动,我有幸参加其中,执教五年级数学上
31、观看物体一课。上完这节课,我和学生都感到很满足。课堂上我充分运用教具、创设了好玩的故事情境,吸引了学生的留意力,提高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课的一开头,我以嬉戏导入,从而让学生理解观看物体要全面。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但同时我又到达了我的教学目的。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上让全体学生参加进展动手操作中。课前我预备一个长方体盒子,用此来熟悉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是不同的;我为每组同学预备了一组圆柱体与球,让学生学习两个物体放在一起从不同面去观看,并且将观看到的图形在说出来,让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进展学生的空间想像力量。然后采纳猜一猜的嬉戏活动来稳固本节课的学问。我发觉这个互动参加式的嬉戏,学生都很
32、喜爱。看似嬉戏的教学设计,其实是一种敏捷的练习方式。看似简洁的教学内容,我们更要努力挖掘教材,深入讨论教材,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平淡的教学放出才智的光线。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这教学中,我也深刻的发觉了,其实活动也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学问,本节课在这一点上表达得比拟突出。比方,观看小药箱的活动中,不是让学生单纯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说一说,而是设计了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他们不仅猎取了学问,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欢乐。如平常都不爱举手发言的学生却在课堂上主动在讲台上来观看教师带来的教具,并给同学讲他所观察的外形与同
33、学所观察的有什么不同等。课堂上气氛热闹,活泼,纷纷举手发言,学生心情高涨。这也给我了启发,以后的教学要是能参加各种有效的活动,那还担忧孩子上课不仔细了吗? 9、五年级数学上册观看物体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观看物体这节课的学问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是学习空间与图形学问的必要根底,对于帮忙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行无视的作用。教学这个内容时我让学生充分经受观看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看到的外形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能正确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看简洁物体的外形。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力量和观看力量,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育
34、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在实践与反思后,我觉得本节课有如下特点与缺乏: 一、在情境中激趣,使数学学问生活化、趣味化。 本课教学,我从学生以往的学习阅历和学生的兴趣动身,在充分理解教材的根底上,制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情境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使数学学问生活化、趣味化。课的开头,让学生闭上眼睛猜,不仅马上抓住了学生的奇怪心,而且让学生初步感悟到从不同位置观看物体,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使学生对全面正确地观看一个物体的方法有了初步的熟悉。紧接着让学生对课题质疑,既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又使学生带着释疑的心积极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正是创设了这样一个一个的情境,才使学生始终处于轻松、开心并积极参加的学习状态中,自主
35、地思索探究,有序地合作沟通。教师适时地设疑和点拨,真正成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合。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不断体验的气氛中,充分把握了从不同角度观看物体的方式、思索问题的方法,在互动沟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到发觉的乐趣,学习的.欢乐。 二、在多层次的操作活动中,使学生逐步建立起空间观念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别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把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留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培育学生的数学力量。在教学过程中,从个体体验到小组活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获得从不同角度观看物体得到的外形的理解和感悟。不同层次的操作活动,在教师的细心设计和调控下进展得有条不紊,表达了空间观念建立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同时,在课后反思中也让我留意到本节课还有一些值得改良地方: 一是本节课我的设计主要是“由物识图”,假如再多增设一些“由图识物”的内容,是否更有利于学生对观看物体的熟悉,更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建立。 二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循序渐进地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效劳、为学生的学习效劳。这些都有待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究。 二年级数学上册观看物体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这篇文章共3214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