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设计12篇(10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教学设计12篇(10古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诗教学设计12篇(10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古诗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根据冀教版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文字处理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应用技能。第一册安排的第二个模块就是以Word文字处理软件为例,使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感受文字编排、图文混排的作用,学会根据主题选择适当的信息表达方式。古诗配画是本模块的第二个学习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学会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根据诗词内容合理安排图片的位置,使文档图文并茂。本课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艺术学科的整合,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练习文字输入,在Word文档中输入古诗。(2)让学生
2、学会插入图片和调整图片大小。(3)让学生学会设置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 2、能力目标 通过古诗配画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艺术氛围中陶冶情操,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培养美感,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文本框中插入文字和文字效果的修饰。难点:设置文本框格式。教学准备: 微机室、教学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秉着“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创造”的指导思想,我将教学过程拟订为“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导探究,自主尝试集中答疑,演示转播交流评价,全课小结”四个环节进行,努力构建自主
3、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在你学过的古诗中把你最喜欢一首背诵给大家听好不好? 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首古诗,老师对你们真要刮目相看了。老师也有几首喜欢的古诗,你们想知道吗?幻灯片古诗欣赏。 同学们刚才看得非常投入,听得也非常认真。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那么同学们,你们也可以把喜欢的古诗做出这样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WORD制作古诗配画。 (二)引导探究,自主尝试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好朋友学习小助手,她会帮助你来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师打开学习小助手简单介绍。 接下来我们就按小组开始制作,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有问题,可以打开桌面的学习小助手,点击提示按钮,他会
4、告诉你怎样去做。如果仍然解决不了的,我可以去帮你。现在同学们开始操作吧。师巡视答疑,个别辅导。(三)集中答疑,演示转播 看来许多同学在操作过程中都遇到了同样的困难,谁来说说你的困难?也有一些同学很顺利的完成了操作,谁愿意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做的?那么刚才都是谁遇到这样的困难了,现在你会了吗?给大家演示一下。请同学们继续完成作品吧。(四)交流评价,全课小结 同学们们差不多都做完了,接下来我们相互交流一下,把你手中的小星星放到你最喜欢的作品旁边,谁得到几颗星就是几星级设计师,五星级以上的设计师 老师会颁给他一个优秀设计奖。请星级最多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谁还想对他的作品说说你的感受呢?说说你
5、喜欢哪些地方,觉得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师:其实同学们的作品都很不错,希望你们今后继续努力学习相关的知识,将来成为真正的设计师。板书设计: 十七古诗配画 输入古诗挑选图片插入图片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 古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 2、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 思想教育: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指导学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学准备: 有关古诗内容的图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
6、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课件播放录音。学生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词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整体认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访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自读时板书全诗)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 1、自由读
7、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昼:白天。 耘:除草。 耘田:在田里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未解:不懂。 供:参加。 耕织:耕田织布。 傍:靠近。 桑阴:桑树下。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起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无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
8、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古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古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教学重点: 1、多种方法识字。 2、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理解诗的内容。 教学设计: 一、直接导入,交代目标。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交代目标: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 (1)认
9、识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古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二、出示自学提示(一),学生自学。 (一)出示自学提示(一): 1、自由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读正确,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2、用铅笔画出古诗的节奏,把古诗读正确、通顺。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关注学困生,有学生举手求助,教师马上给予帮助,当然不能干扰其他学生。 三、汇报交流,检查自学效果 1、自由发言汇报识字情况,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1)学生口头汇报,教师相机板书生字。 昔惜 廷蜓 路露 (2)区别 “延廷”指导书写笔顺,学生书空练习。 (3)对照古诗
10、的节奏划分,检查自己标记节奏情况。 (4)按节奏多种方式朗读古诗(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5 )统一“露”的读音“l”。 四、出示自学提示(二),学生自学。 (一)出示自学提示(二): 继续读古诗,利用工具书或者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先理解字词,再解释行意,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句意。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关注学困生。 五、汇报交流,适时点拨。 1、学生自由发言汇报,重点理解“ 泉眼、细流”等词,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教学“立“字用的巧妙。如此精彩的瞬间让诗人捕捉到了,如果你是诗人,你的心情怎样?(欣喜、惊奇)指导朗读。 六、当堂练习。 1、认读词语 泉眼
11、树阴 蜻蜓 尖尖角 细流 晴柔 今非昔比 2、古诗填空,解释字意,句意。 3、读一读,结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尝试有感情朗读。 4、想一想: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早有( )立上头。 4、写一写,写本课5个生字。 七、课堂小结。 古诗教学设计4 1、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解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两课时。 第
12、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 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诗圣、诗仙) 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 看解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 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解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 “闲”是悠闲的意思,在
13、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解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 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 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
14、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解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3、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导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课外积
15、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六、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二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 2、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解释理解意思。 3、指名看图说出意思。 4、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 曾:曾经。 谙:熟悉。 胜:超过
16、,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1、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2、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老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
17、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1、朗读的感情基调: 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2、语调处理: 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3、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拓展了另两首,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更深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
18、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 古诗教学设计5 立足语文课程综合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从大语文观入手,加强古诗文精神文化的引领,让学生在整合式的教学中,想象入境,诵读悟情,在诵读中加以理解感悟,在拓展中积累升华,同时渗透 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二首古诗,并熟练地背诵。 2.借助教材解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二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3.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咀嚼诗句的情味,感受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4.在与现代诗的对比感悟中,提升阅读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正确诵读理解二首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19、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同学们,从古至今,母爱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战国时的孟母三迁,到东晋时的陶母剪发退鱼,再到南宋的岳母刺字,这些故事都在演绎着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母爱。(板书)这节课我们就一 起走进古诗三首中两首以母爱为主题的诗。(板书)首先学习第一首汪中的别母。(板书) 二、学习别母 (一)初读感知 1.自由读一读,看谁能将诗句读准确而流利。(生自由读) 2.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 3.带着节奏再读古诗,看看谁读得更有味道?(同桌互读)渗透方法“朗读有韵律”。 4.指名读诗,生再齐读。 (二)理解诗意 1.师介绍古诗的写作背景。 2.默读古诗,借助解释,用心来品味一下,想想诗中向
20、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呢?渗透方法“默读明诗意”。 3.生汇报 (1)(前两句)当时的环境怎样?这样的环境描写会更让你觉得无比(生回答) (2)汪中从小就由母亲一人抚养长大,可想而知,他们在生活中会一定会经历许多艰辛,你能想象出来吗?(出示说话练习) (3)指导朗读前两句诗。 (4)而此刻,儿子也不忍心离开这个家,不忍离开自己的白发老母。于是他便想到了出示后两句诗(指生读) (5)(出示“涯”字)透过这个“涯”字,你能想到什么?就请你再次用心来品读一下这句诗,看看透过作者的想象,你又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渗透方法“品读想画面”) (6)指导朗读这两句。 (7)此刻你又体会到了什么?(生)此
21、刻他们难舍的是人,难分的是这母子二人的心啊。(生分组读全诗)。 (8)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助环境描写,并融入自己的想象,以小见大,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份浓浓的母爱。读诗就要熟读成诵,才能更好地让我们体会其中的情意。(渗透“诵读悟诗情”)同桌之 间背一背,看谁能将这首诗铭记于心。 (9)指名背,生再齐背。 三、学习游子吟 (一)过渡 正可谓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夜伴灯前念远游”。其实在感受这份离别之苦时,我们应该有更加深入地思考,那就是如何回报母爱。而这在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有了一个很好的诠释。(板书) (二)学生自学 1.回顾别母的学习方法,“在朗读中读出韵律,在默读中整体感知了诗意,在品读中
22、联想到了画面,在诵读感悟了诗情”,学生在组内按照这几个步骤来共同学习游子吟这首诗。 2.学生汇报 (1)朗读有韵律 这首诗流传甚广,我相信你们一定都能读出它的节奏和韵味。谁来读一读?(指3名,齐读) (2)默读明诗意 这首诗又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指生说,其他人可以补充,再找人完整地说说) 同学们,此刻母亲担心的仅仅是儿子“迟迟归”吗?她还会“恐”什么?(出示句式训练,指名说) (3)品读想画面 此刻,透过这首诗,你们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4)诵读悟诗情 生谈体会,并背诵这首诗。 三、延伸意境,升华情感。 1.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在母亲的心里;无论
23、我们走得有多远,都走不出母亲的视线。那是因为,(出示)临行前,引读“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远行后,引 读“出门便是天涯路,明日思亲梦里人。”所以,作者发出感慨(诵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大家看,在这两首诗中,诗人各有侧重,或是重在离别,或是重在感恩,但最终却都在赞美这深深的母爱。 3.拓展诗句,生齐读。(白居易的“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周寿昌的“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李商隐的“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4.出示两首现代诗,自由读一读,看看这两首诗与我们学习的这两首诗又有什么不同?(生读,汇报)生续写现代诗。 5.学生读自己写的诗。 古诗教学设计6
24、一、复习导入 、比赛背诵乞巧。 、听写“乞、巧、霄、渡”个字。 、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 、默读质疑。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 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 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同步阅读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 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 、有感情朗读诗: 生练读。 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配乐,边想象情景边朗读。 三、背诗比赛 、练习背诵。 、组内比赛。 、各组随机抽查比赛。 四、识写生字 、认读生字。 、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屏”。 五、拓展练习 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
25、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古诗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能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一个小学生把在校学习的一首古诗背给奶奶听的。 二、板书课题3 英英学古诗 三、初读课文 1、看图出示投影片 学生说图意 小结画面上是英英
26、和奶奶正在说话。 两个人有说有应,这叫对话。 2、自学课文 (1)教师讲述对话的书面形式 (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会读本课生字,识记字形。 (4)理解下列词语 故乡明亮意思不由得家乡唐代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教 一首 故乡 静意思 (2)指名读准每个带点的字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故乡唐代不由得 4、通读课文 轻声读课文,指名读,齐读,分角色对话 指出:文中人物名只默记心中,不读出来。 5、理清脉络 课文中英英和奶奶各说了几次? (英英三次,奶奶二次) 每次各人都说了些什么? 小结:英英和奶奶的对话里有说有应,有问有答。内容完整,层次清楚。
27、 我们平时和人对话也要注意互相对应,把话说清楚。 过渡:英英学习的是哪首古诗,我们下节课再认真学一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2、认识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懂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胶片 教学过程 :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诗题。 静夜意思就是静静的夜晚。思就是想念的意思,合起来说静夜思就是在静静的夜晚有着深深的思念。 2、看图。 出示投影片静夜思。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 3、学诗句。 (1)指名读静夜
28、思。 (2)这首诗有几句?现在我们依次来学习。 第一句 (1)指名读。 (2)这句诗,英英是怎样理解的?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 (3)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 理解霜、疑是。 第二句 (1)指名读。 (2)举头望明月中的举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举头? (3)想象一下,诗人抬头望明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当他想念故乡时,头还是抬着望月亮吗?诗里是怎么说的? 指名读英英对全诗的解释。 齐读静夜思。 4、朗读指导。 (1)用/画出句中的停顿。 (2)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3)光、霜、乡要读得清晰。 二、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指导背诵。 2、生
29、字书写。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小朋友们,你们学习这篇课文以后,对学习古诗有什么认识,可以谈谈。 三、指导背诵静夜思。 1、听录音欣赏。 2、揭示板书,引导背诵。 3、分两个大组,交替背,听各一次。 四、写字指导。 1、按笔顺描红的生字。代英举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诗意 五、作业 练习。 1、描红练习。 2、比一比,再分别组词。 波()代() 披()袋() 3、背诵课文。 古诗教学设计8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
30、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1、字词卡片。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2、看图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 二、对话平台 1、初读: 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小组
31、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2、研读: 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看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汇报交流诗意。 多种方式朗读。 、诵读: 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 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写字: 出示要写的字: 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写字训练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乐于写字。)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
32、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复习: 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 、挑战背诵古诗(一)。 (活泼多样的复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进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自学: 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 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细读: 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指名读,读后评价。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 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 、诵读: 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写字: 出示生字: 枫、于,学生认读, 观察字形,
33、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 “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学生练习,小组点评。 观察、交流能帮助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练习与拓展: 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 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古诗教学设计9 教师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生字词,理解诗句意思。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两首古诗的异同。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唤起记忆,营造氛围。 谈话: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
34、的季节,你瞧,微风轻拂,万树摇绿,百花绽放,到处生机盎然,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理想,新的希望!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春天充满深情,歌颂赞美它!今天就让我们尽情地享受春天、赞美春天,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吧! 1、齐背春日。 2、“万紫千红”主要指的是什么?(花)我们今天再来学和花有关的两首古诗。首先学习游园不值这一首。板书题目。解释“值”的意思。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了解诗意,质疑解疑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名读,纠正字音及不恰当的停顿。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并且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4、在小组内交流。 (1)、在小组内说一说古诗的大体意思。
35、(2)、交流不理解的字词。(注意“屐”“印”的意思) 5、全班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三、入境品读,体味诗情。 1、学生再次走进古诗,读古诗,谈自己的感受。 2、抓住重点诗句领会诗情。 (1)谈对“小扣柴扉久不开”的理解。如果没有联系到上句,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前两句。 (2)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 (3)指导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 (4)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得慢一些。 (5)就在作者失望扫兴的时候,事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出后两句。学生齐读后两句。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6)由作者高兴的心情引出“满园春色”。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把满园春色拍成电视片段,每一个同学都会有一个不同的版
36、本。展示老师的版本: 牡丹高贵地昂着头,/ 玉兰花谦虚地含着笑。/ 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黄鹂在枝头上歌唱。 (7)学生准备版本,然后指名说。 (8)指导朗读,把作者欣慰的感情读出来。 3、赏读全诗,诵读全诗。 (1)范读古诗。把作者由扫兴变为欣慰的感情读出来。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3)全班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四、学习第二首古诗。 导语:刚才很多同学都写出了属于自己版本的“满园春色”,我国唐朝大诗人杜甫也早已写出了杜甫版的“满园春色”,想看吗?现在来看江畔独步寻花。 1、总结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自读借助工具书了解大体意思小组交流感悟诗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自主、合作学习这
37、首古诗。 3、师生互动。学生大体说说古诗的意思。谈自己的体会。教师补充当时的时代背景。 4、感情诵读全诗。 五、比较两首诗的异同,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默读两首古诗,想想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3、在全班交流。教师着重指导学生领悟语言表达方面的直白与含蓄。 六、自学本课生字。 七、课堂小练笔。 同学们,属于你自己版本的“满园春色”是什么样子?能写一写吗? 扩大阅读范围,布置作业。 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读一读。 古诗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习郑燮的竹石,理解诗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岩、千磨万击、坚劲、任尔”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
38、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3了解诗人郑燮,联系他的生平事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重点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难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知道郑板桥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 (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 (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3)他很喜欢竹子。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 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欣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 二、初读竹石。 1齐读,把古诗读正确。 2再读,读出节奏感来, 3再读,读出平仄的变化。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