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0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 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 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阅读题一、(河南南阳2020届高三月考)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文
2、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据文献记载,周公 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 代的礼乐制度才正式完成。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催生儒家学说的母体和温床。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 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没有周公,则礼乐文明体系 难以建立;没有孔子,则礼乐文明的精神就难以大白于天下,而这正是唐代以前周孔并称的原因所在。所 以,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但从产生的次序看,则是先有礼乐文明,后 有儒家学说。周制是孔子心仪
3、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因此,礼乐制度才是儒学 的社会存在之“体”。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孔子关于仁有许多说法,最基本的是“仁者爱人”,将 仁看作是人与人相亲相爱的真诚情感。孔子以仁为礼的基础,没有仁,礼就会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 进而丧失其化民成俗的功用,这正是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他同时强调以礼为仁的前提,主张人的一切行 为都应该纳入到礼的规范之中。如此说来,孔子摄礼归仁,以仁为礼之内在基础;同时又摄仁归礼,以礼 作为仁的实践途径。因此,在孔子那里,仁与礼是互摄的。同时,他又认为,仁是礼的精神前提,礼乐规 范应当归本于仁;仁的达成又以礼为前提,礼是仁
4、道的实践途径。所以,仁与礼是互为前提的,仁礼互摄 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所在。情境一:某同学在春节给老师发来的微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 快乐,万事如意!情境二:电台新闻广播稿:春节过后,天价机票让回程游客望而却步,大雾天气又让已经严重“超载”的 海南岛陷入了大规模的路面拥堵滞留游客可望明日离开海岛。情境三:记者连载报道:鸣翠湖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娓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 我都领略过。情境四:某位生代自己家长拟写的请柬:我明天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福,特于府上备下薄酒21 .根据下面的内容,给“微公益”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5、。(6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 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汇集起来,积少成多, 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 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 “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 乐的参与方式。四、(宁夏银川2020届高三月考)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彩,竹的摇曳, 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需
6、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 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你的人生中有过这样的“琐事”或者“细微处”吗?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以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20届江西名师联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 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 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错,原文说“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
7、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 构过程”。B项,“儒家学派创始于孔子”,不能等同于“儒家学派就是孔子”,原文说“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 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选项变成了 “儒家学派”,偷换概念,且“系统”无中生有。 D项,“形成于”错,结合“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 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分析可知,“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是“中华天下体系得 以形成的关键所在。故选C。【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 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8、,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 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A项,“论证了中华文明的基 础性作用”错误。论证话题错误,本文论证的是“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作者的逻辑是礼乐文明内 蕴于儒学,所以前面用来较多的篇幅二者的关系,并对孔子“仁” “礼”关系做了分析,因而,要重建复礼乐文 明,须从儒学入手,而儒学从近代以来又遭遇两方面的变化,故而作者最后期待儒学能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 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建与生活的联系,这也是作者对标题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故选A。【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
9、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 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 上下文体会,耍死抠字眼。A项,“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错误。结合“若耍认识 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分析,“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结 论绝对化。C项,“儒学思辨能力的提高和传统儒学向哲学的转变”错误。结合“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 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分析,原文是不断的因果推导,选项的开头变成了 并列关系。D项,“礼乐文明就会重建复兴”错误。
10、结合“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 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分析,原文只是说“关键所 在”,不能推导出这一绝对化的观点。故选B。【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 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 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 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A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
11、0.2个 百分点”理解错误,由材料一第三段中,“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 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可知。故选A。【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 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A项,“快递业务量与快递业务收入呈正相关”说法 绝对,材料第三段“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2 个百分点”。B项,“比2018年6月下降0. 3%”理解错误,环比指相对于2019年5月下降了 0. 3%。统计学中的 “环比”
12、,就是报告期(例如某月(年)对应上月(年),上月(年)对应前月(年)的逐期之比。以一期为一 环,取环环相比的形象比喻。而“同比”则是同期之比的意思,一般指本年某月的累计指标与上年相同月份的累 计指标之间的对比。D项,“杜绝所有”用词绝对化。材料四第二段中“寄递企业二次包装占比逐渐降低”。故 选Co【参考答案】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持续增长;服务质量有改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国家制定管理办法,规范企业, 保障用户权益;快递业绿色发展初见成效。【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 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根据材料一 “上半年,
13、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7. 6亿 件,同比增长25.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396. 7亿元,同比增长23. 7%”可得,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持续增长。根 据材料二“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10. 1虬 邮政业消费者 对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1479件,环比下降5.7%,同比下降68. 5%” “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的主 要问题是投递服务、快件丢失短少和快件延误”可得,服务质量有改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根据材料三“国家 邮政局公布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依法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利于促进快递业的规范 发展”可得,
14、国家制定管理办法,规范企业,保障用户权益。绿色包装治理取得初步成效。由材料四可知积极推 进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循环利用等方面,并取得一定成效,所以得出快递业绿色发展初见成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散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选项是从“内容”和“艺术 特色,两个角度命制;考查的能力是“分析”“鉴赏”,有别于信息的筛选整合。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先明确题 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A项,“让人感慨时光易逝”错误, 应为“让人感到离世的庄重”。A错误。B项,“他认为仪式本身就能让人们体会庄重,懂得敬畏”过于绝对。 作者认为“仪式
15、”很重要,应该郑重其事地举行,但仅仅有仪式是不够的,“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 会浮现。B错误。C项,对朱熹的话的作用理解正确。C正确。D项,“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无中生有。 作者渴望人们铭记城市英灵,让城市持有庄严深重的生活气息。D错误。故选C。【参考答案】面对生命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郑重之情;面对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依然 怀有感恩之心;面对天地间的诸多人事,保持敬畏之心;对于已逝的英灵,要永远铭记与崇敬。【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归纳文本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通常是定向归纳。首先耍弄清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题干 的要求定向分条筛选归纳。本题要求概括“庄重”的表现,答题区间是
16、从全文筛选概括。从全文看,“庄重”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命的到来或逝去,具体事例为弘一法师的离世(正面)和城市办丧事(反面);艰苦 的生活、坎坷的命运,具体事例为二姨吃饭;天地间的诸多人事,理解区间为第7段;城市的英灵,理解区 间为第8段。综合“庄重”的表现方面及其应持有的态度,便可得出答案。【参考答案】在内容上,运用比喻,将遗留在树干上的蝉壳比喻为空屋,表现蝉壳被抛弃后仿佛人去屋空,流 露出作者对人们抛弃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的隐忧与伤感,形象含蓄,令人思索与回味。在结构上,承接上文, 是对作者观点的深化。【解析】本题考查散文句段作用的能力。此类试题通常考虑的方向有:(1)思想内容,(2)篇
17、章结构,(3)表达 效果,(4)读者感受。答题时,注意所给句段的位置,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本题所给句子处于文章结尾处。 从表现手法上看,本句运用比喻修辞,将遗留在树干上的蝉壳比喻为空屋,表现蝉壳被抛弃后仿佛人去屋空;从 思想内容上,本句流露出作者对人们抛弃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的隐忧与伤感;从表达效果和读者感受来看,本 句形象含蓄,令人思索与回味;从篇章结构上看,承接上文,是对作者观点的深化。综合以上分析,整理归纳作 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 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A项,从语境来看,“
18、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错,刘肃身为尚 书省令史,其职责为辨析冤狱,故“我职也”后断开;从语意来看,“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错,“惜 一己”“戕十一人之命”应为转折关系,和“可乎”相连,其意应为“爱惜自己性命而杀十一人,难道可以吗? ” 故“惜一己”前应断开,“惜一己”后不可断开,故排除A项。B项,从语法上看,“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 错,“肃”是“见”的宾语,“肃”前不能断开,“肃”后断开,排除B项。D项,从语言标志来看,日后 为日”的内容,日后应断开,而“冤狱”是“辨析”的宾语,故“辨析”前断开,后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本题选C项。【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
19、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 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 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以太子身份”错,应是以“非太子身份”,“登基后改称东宫错,以太子身 份继位的皇帝住所称“东宫”。故本题选B项。【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学生在作答本类题时应结合选项,在文中勾画出选项 位置,并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本题A项,“以上两次他直接上奏皇帝”错,刘肃任尚书省令史时,右司郎中张 天纲为其上奏,使问题得以解决。故本题选A项。【参考答案】(1)以前,县里收取百姓的赋税
20、以牛的多少为差别,百姓把牛藏起来不耕作。(2)真定有人用银钞和外地人做交易,总共有八千多贯,公家私人都议论纷纷,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 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关键点赋收赋税;“差”, 差别;“匿”,藏。同时注意句意。(2)关键点“交通”,做交易;“嚣然”,扰攘不宁,议论纷纷;“措”, 处理。注意句意。【参考译文】刘肃,字才卿,是威州洛水人。金兴定二年考取
21、词赋进士。曾担任尚书省令史。当时有盗贼偷取了大内收藏 的官罗和珠宝,盗贼没有按时抓捕到,官府就逮捕了为买卖珠宝双方说合的经纪人和管理仓库的官吏,无辜而服 罪的有十一人。刑部商议都打算处以极刑,刘肃坚持自己的意见说:“偷盗之事尚未获得主要的赃物,杀掉他们, 他们会很冤。金国国主震怒。有近侍夜里去见刘肃,详细地向刘肃说明了金国国主的旨意,刘肃说:“辨析冤 狱,是我的职责,爱惜自己的性命而杀十一人,难道可以吗? 第二天,刘肃到尚书省去辩解得更加有力。右司 郎中张天纲听了说:“我为你详细地,上奏辩解分析这件事。”奏疏送入宫中以后,金国国主醒悟,囚犯因此没 有被处死。后来刘肃调任新蔡县令。以前,县里收取
22、百姓的赋税以牛的多少为差别,百姓把牛藏起来不耕作。刘 肃到任后,命令繁殖、蓄养增加牛的人家不加赋税,百姓于是殷实富足。靠近淮河的百姓有潜逃进入南宋国境的, 在南宋被登记兵丁以后就多供给粮食,间或有回来的,但衣食很是困难,偶尔发出怨言说:“还不如到淮河那边 去。”控告的人认为应以谋反论罪,刘肃日:“淮水是宋国的边境,一条河罢了,真要反叛的话,不难前往,他 们嘴里虽然说而内心没有这样实际的打算,依据法律应当杖责八十下。”皇帝准奏。后来刘肃被提升为户部主事。 金国灭亡以后,他去依附东平的严实,被任命为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又改任为行军万户府经历。东平每年缴纳 蚕丝白银,又需缴纳丝绵十万两、染色绢布一万
23、匹,百姓不能承受,刘肃辅佐帮助严实上奏皇帝罢停了这件事。 忽必烈住在潜邸时,让刘肃担任邢州安抚使,刘肃兴办冶铁业并且发行纸币,公家私人都借此获利。中统元年, 被提升为真定宣抚使。当时中统年间的新钞发行,要求停止旧银钞不再使用。真定有人用银钞和外地人做交易, 总共有八千多贯,公家私人都议论纷纷,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刘肃提出三条建议:一条为仍旧使用旧钞,二条 为新旧兼用,三条为官府用新钞按数目换旧钞。中书省听从他的第三条建议,于是给了真定新钞五十万贯。中统 二年,刘肃被任命为左三部尚书,官府的官曹典章制度,有很多是他参议制定的。不久,兼管商议中书省事务。 中统三年,退休,朝廷给予他一半俸禄。中统四
24、年,去世,享年七十六岁。刘肃性格从容和缓,有操守。他曾经 收集各家关于易的学说,编为读易备忘。后来多次受封为推忠赞治功臣、荣禄大夫、上柱国、大司徒、 邢国公,谥号为文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 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 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错在“侧重于古寺的客观描写”,“薄游草草寒侵 袖”是说眼前的荒凉景象让诗人感觉到寒意,“远思悠悠风满轩”是说寒风阵阵,让诗人感慨物是人非,追思荒 远。应该是侧重于诗人
25、游览古寺的主观感受。故选C。15.【参考答案】(1)通过描写自然环境表现“荒”,描写隆冬时节,黄昏时刻,寒风阵阵,远树云烟迷蒙的寺景, 营造荒凉萧瑟的氛围。(2)通过描写历史古迹表现“荒”。描写寺院中的古迹,名人题诗、碑文依然清晰,但是 人已不在,暗含迹存人亡的今昔感慨,物是人非,追思荒远。(3)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荒”。通过“草草薄 游”“寒风侵袖”“远思悠悠”来表达了诗人失落怅惘的复杂情感。【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中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 巧,还要结合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本题要求分析“诗歌是如何表现荒的本诗的首联用“似荒村”
26、总写了诗人微服暮游南禅寺的感受。接着颔联通过描写寺院中的古迹,“壁上姓名今已远,碑阴人物 了能言”,壁上的题诗和古碑上的碑文清晰可见,但是作者已不在,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情。颈联又通过描 写自然环境表现“荒”,“薄游草草寒侵袖,远思悠悠风满轩”描写薄暮时分,寒风袭来,让人追思荒远。而尾 联的“携手出门烟树密”,通过远树云烟迷蒙的寺院景象,营造荒凉萧瑟的氛围。“数僧离立语黄昏”,进一步 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荒”。联系之前诗人的“草草薄游”“寒风侵袖”“远思悠悠”的形象,这里又通过诗 人眼前所见的黄昏时分僧人并立交谈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失落怅惘之情。【答案】(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后人哀
27、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 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 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本题中的哀、鉴、亦、 拂、患等字,都要格外留意。【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 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
28、把 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不约而同: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语境强调过程,应选“不约而同”。演变:发展变化。演化: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语境指社会现象,应选“演变”。尽管:表 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转折。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语境表转折,应 选“尽管”。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表现:表示出来,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语 境指具体表现,应选“体现”。故选B。18.【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
29、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 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 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B项,“对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搭配不当。C 项,结构混乱,”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句式杂糅。D项,语序不当,“虽然”应移到“良诸文化” 之前;”发现思想”搭配不当。故选A。【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 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
30、 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在这之后的1000多 年”中的“这”指代“良渚文明”,应在最前面,排除A项、D项;”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与后文“在 这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中”衔接紧密。因此应在最后面,排除B项。故选C。【参考答案】(1)将情境的“垂念”改为“感念”;(2)将情境的“可望”改为“有望”;(3)将情境的“光顾” 改成“游览”;(4)将情境的“乔迁新居”改为“搬新家” ;(5)将情境的“府上”改为“家中”。【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 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
31、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垂念”指上对下挂念,也用 做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可望”在句中有歧义,可是游客的心愿,也可指客观情况,这里也可改为“盼望”;“光顾”是个敬辞,光是使增光彩的意思,顾是访问的意思;“乔迁”贺别人迁居或升官之辞;“府上”敬词, 称对方的住所或故乡。【参考答案】微公益指普通人用寓善于乐的方式参与的、将微小的爱心汇集并形成很强利他性的社会力量的活动 形式。【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明确,这是一道下定义的题目,定义的格式是“被 定义概念二种差十邻近属概念”。本题被定义概念是“微公益”,种差可以先从材料中提取出“微公益”的特点
32、, 邻近属概念是“活动形式”,然后进行整合。特点有“普通人参与”“草根公益”“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汇集起 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和“具有很强的利他性”“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然后按照 顺序和字数要求组织答案“微公益指普通人用寓善于乐的方式参与的、将微小的爱心汇集并形成很强利他性的社 会力量的活动形式”。【写作指导】审题要点:此作文题以名言为材料。文题材料紧扣时代脉搏,与当下热议的“幸福”话题不谋而合。 题目内容为日本作家芥川龙介曾说过的一段富有生活哲理的话。首先,弄清材料涵义。读懂读透材料中蕴含的哲理是审题的关键,也是写作时准确立意与选材的前提。材料的主 旨由浅入深,包括两
33、层含义:一是人生的幸福离不开热爱日常琐事,即我们要学会热爱生活中的琐事,学会从生 活琐事中感悟、享受生活的幸福。二是“热爱琐事之人又必为琐事所苦,并且必须微妙地受苦。”故我们为从生活事中获得幸福,必须付出努力,必须做好受苦的准备,并以积极、乐观、自信的态度坦然面 对琐事中所受的挫折与困难,即在“微妙”的挫折与苦难中感受生活的幸福两层含义中后者更重要,立意和选材 要重点体现这一主旨。其次,关注材料关键词。材料中两个修饰性的关键词不可忽视,一是“项事”,“琐”即“细小、零碎、繁 杂”。即日常小事,不是事国家兴亡之类的大事。二是“微妙,即轻微的感受,不涉及大喜大悲的强烈情感。人 生琐事,如影随形,人
34、或执爱于琐事,于琐事中发现独特的风景,获得幸福,微妙享受;或为琐事所役,困惑惆 怅,难以割舍,纠结痛苦,这取决于是否有超脱的智慧、平和的心态。第三,立意时避免误区。立意的最佳角度应该从琐事与苦乐的关系出发,享受琐事中的微苦微甜或在琐事的 微苦中体验微甜。如果单纯谈苦乐关系,或者谈琐事的意义,不能算作至切题意。最后,选择确定文体。就大多数生的生活经历与写作能力而言选择记叙文体,从亲身经历的生活中选取切合 题意的人和事,展开生动细腻的描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不难写出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有生活情趣与哲 理的好文章来,写作基础较好对生活感悟较深的学生,就可以选择散文类文体,围绕生活事中的“苦标来诠
35、释自 己对生活中福的独特感悟。若仍旧选择了议论文来写,议论文最重要的是分析说理,而有效的分析说理就是找到 矛盾切入口,可以从琐事与大事、如何化苦为乐等角度深入剖析。下面这段文字就是会说理的文字:谁导致了他们的不幸?是他们自己的心境。就算是枯燥无味的家事,也有其中的乐趣。就像喂鸟这等琐事, 也有其中的乐趣。关键是你有没有一颗热爱着生活的心,当你热爱着生活时,生命力的一切都那么美好,即使是 烦人的琐事。立意:L日常琐事微妙享受;2,于琐事处见人生大义;3.青色橄榄味;4.苦中品甜,乐由心生;5.甲之蜜糖, 乙之砒霜。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礼乐文明的信仰结
36、构本身, 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 在。一旦礼乐文明体系本身被解构,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被打破,它们便失去了和平共处和交流会通 的思想文化平台,“诸神的和谐”也就被“诸神的战争”所代替,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文明变迁所特别应 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儒家推行社 会教化的礼乐制度,经过长期激进的反传统而被摧毁,丧失了社会存在的根基;另一方面,儒家本身的思 想形态也经历了重要的义理转向,以重建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 传统儒学转
37、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它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新时代,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进而重建儒学与生活的联系, 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重建复兴的关键所在。(摘编自赵法生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代的礼乐制度源自殷商的祭祀礼仪,据文献记载,经过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B.儒家学派创始于孔子,反思了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C.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表现为礼丧失仁的基础,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丧失化民成俗的功用。D.中华天下体系
38、形成于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以近代以来儒家发生的两方面变化为现实前提,论证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性作用。B.这篇文章主要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严密的逻辑,推导出令人信服的结论。C.第三段重点论述的是孔子对“仁”和“礼”关系的认识:互为前提,互摄和相互成就。D.主体部分采用递进式结构,分析了礼乐文明与儒家学说、各种外来文化的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了孔子,礼乐文明的精神才大白于天下,所以,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B.文化之间的“和谐”变成“战争
39、”,与涵融它们的礼乐文明体系这一母体被解构、被打破有关。C.因为儒学思辨能力的提高和传统儒学向哲学的转变,所以儒学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D.新时代,如果儒学能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建与生活的联系,礼乐文明 就会重建复兴。(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7. 6亿件,同比增长25.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396. 7 亿元,同比增长23.7%。分业务类型看,同城业务量累计完成50.8亿件,同比下降0.2%;异地业务量累计完成220.4亿件,同 比增长33.9%;国际及港澳台
40、业务量累计完成6.3亿件,同比增长21.2%。分区域看,上半年,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80. 1%、12.6%和7.3%,业务收入比重分 另4为80.5%、11.1%和8.4%。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 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 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基本持平;西部 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 4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0. 2个百分点。(摘自2019年07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二:国家邮政局今日发布2019年6月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通告。通告显示,国家邮政局和各省(区、市) 邮政管理
41、局6月共处理消费者申诉44844件,申诉中涉及快递服务问题的42840件,占总申诉量的95.5%。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10.1%。邮政业消费者对 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1479件,环比下降5.7%,同比下降68.5%。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有效申诉的主要问题是投递服务、快件丢失短少和快件延误,分别占有效申 诉总量的35. 6%. 21.2%和18. 6%。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量环比增长的有违规收费和快件延误问题,同比 均呈下降趋势。(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材料三:快递员事先没通知一声,就把快件投递进了智能快件箱,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日前,
42、国家邮政局公 布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从今年10月1日起,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 当征得收件人同意,否则此类情况算违规。此番新规定的“快递投放快件箱需要征得用户同意”,是快递公司与收件人的一种契约,是依法保障 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利于促进快递业的规范发展,减少无谓纠纷,倒逼快递末端服务精细化,值得 期待。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快递柜公司、快递公司、用户三方应该照顾各方利益。逾期费怎么收,收多少 应该进行明确规范,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从而减少三者之间可能产生的摩擦和矛盾,使快递业能健康 有序发展。(摘自新京报,有删改)材料四:记者日前从国家邮政局2019年第三季度例行新
43、闻发布会上获悉,绿色包装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今年4 月份随机检查情况显示:快递包装减量化成效明显,电子运单使用率已达95%;寄递企业二次包装占比逐渐 降低;可循环中转袋推广应用深入推进,已达到50%; 45毫米“瘦身胶带”得到全面推广。在推进包装绿色化方面,行业探索推进步伐明显加快。邮政企业在30个省完成配发绿色包装箱,在北 京和河南试用可降解包装袋。在推进包装减量化方面,推广应用成效更加凸显。寄递企业通过推广使用电子面单、规范包装操作、 减少胶带使用、印刷减量等措施推进包装减量化,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5%以上。邮政企 业进行系统升级,推广使用一联面单。邮政企业已有23个省完成窄
44、胶带采购使用。在促进包装循环利用方面,行业亮点做法不断涌现。邮政企业试点投入可循环包装箱,回收率达100%, 使用中空板可循环信盒,材料重量减轻60%以上。(摘自工人日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8 . 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环比下降0.3肌 同比下降10. 1%。C.邮政业消费者对快件丢失短少问题的有效申诉占总量的21. 2%o9 .寄递企业推广使用电子面单,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5%以上。10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
45、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快递业务量与快递业务收入呈正相关。8 . 2019年6月,邮政业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42840件,比2018年6月下降0. 3虬C.快递是否投放智能快件箱,应该尊重客户意愿,鼓励用户在购物时就自行选择配送方式。D.为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寄递企业正规范包装操作,杜绝所有二次包装。9 .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快递业发展特点。(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庄重朱以撒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塔前,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每一个游客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石上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斜阳照
46、在上边,又是一年深秋了,这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 一些什么?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在深秋,就要进入那个理想状态的世界了,法师挺着病体,已知 未来。墨色在干裂的秋风里粘稠了,不是十分滋润,法师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字型依 旧是清瘦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弟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岑寂,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流露出欣慰和平静之光所有的感受都简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 已然卷进了高墙。我通常把这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 几岁。人生的一些场景如果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
47、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开始了没有人管束的大学生活。我忙着读 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一个清晨,从铜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 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伸着懒腰循声走去,婉转的花儿与少年在晨风里飘荡。接下来我吓了一 跳,原来是办丧事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后来,人陆续地到来, 花圈慢慢地铺排展开,就有些人开始坐着喝茶抽烟、聊天说笑。这样的人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了。庄重 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内部昭示了它生前隐藏 的秘密
48、。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出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记录满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 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郑重其事地举行着。一个人辞别这个世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凄美的清 明,春雨滋润,空气中布满潮湿,无数的祭奠仪式。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 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一个人给予我的。她就是我的二 姨。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的善良、宽容和博爱让邻里无不称赘。每次用 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徐徐用箸。她感谢上天给予的一日三餐,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用心品 尝。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砺。粮店凭票证供给的陈年老米,淘米 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霉味;配搭的玉米粉、洗去淀粉后如树皮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她常 年的胃病加剧了,却仍然吃得那么香甜,如甘饴入口,点滴不曾遗漏。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这 里的道理是什么呢?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安静,有益于 用心地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一直被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