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伤仲永 一.阅读课文伤仲永片段.回答问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王子日: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
2、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称()_泯然()_ 2.指出“之”在下列句子中的用法。于舅家见之之:_不能称前时之闻之:_ 3.“余闻之也久。”用“/”表示句中的停顿;在文中起 _作用。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世隶耕(2)父异焉(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4)固众人 5.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稍稍宾客其父 B.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C.卒之为众人 D.从先人还家 6.王安石认为方仲永由天才变为“众人”的原因是 _。(用原文填写)7.翻译句子。从先人还家。译为 _ 8.补充括号里省略的成分,并释说添加词
3、语的意义。()令()作诗。_ _ 9.第段文字分为两层意思,分别写了 _和 _。段中“又七年”呼应“_”,“于舅家”则与“_”照应。10.文题中的“伤”应理解为 _,文题里饱含着_的感情。11.方仲永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木兰诗、积累整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可汗()()机杼()军贴()燕山()朔气()金柝()红妆()胡骑()傍地走()2.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1)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通(),_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 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 3)写战争激
4、烈紧张的句子是:_-4)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_ 5)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_-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男子的议论句是:_、思考与探究 1、木兰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_ 2.说一说木兰是怎样一个人?_ 3.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_ 4.你对木兰从军一事是如何评价的?请简要回答。_ 5.你认为木兰替父从军,千百年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_、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
5、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
6、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_,这句诗的作用是 _。3.“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几句运用修辞方法是 _,表现了木兰_性格。4.解释下列句子。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5.出自本文的成语 _,并解释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_。6.“壮士十年归”和“同行十二年”会自相矛盾吗?为什么?参考答案 一.11.后天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成才非常重要。二.木兰诗同步练习答案:、略、1、写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和思亲、辞官不就,团聚的欢乐等,都比
7、较详细;对于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理由:叙述的详略,是由主题的需要决定的。请的重点不在于讴歌主人驰聘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勇于献身不图荣华的高尚情操,所以对从军缘由,辞官还家详写,而对征战的艰辛,生活的寒苦,便几笔带过。2、木兰是一个云鬓黄花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乡,重新从事的和平和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的。木兰的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3、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4、略 5、
8、木兰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女郎,在国家危难之际,她能冲破种种阻绕,毅然代父从军,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她既有女性的情怀,又有英雄的气概;既有为国家献身的精神,又有不慕名利的纯洁品格,她的形象光彩照人,这也正是这个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原因。、1.对偶木兰停机叹息,表现异常,设置悬念。2.策勋十二转,壮士十年归 3.对偶当机立断。4.1)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2)只愿骑上千里快马,送我早早回到故乡。3)雄兔前脚常不停地爬动,雌兔双眼常细细眯起,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么能辨别我是男的还是女的呢?5.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6.不矛盾。二者均非确数,
9、而是表示虚数,指木兰从军时间长。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口技 一、阅读课文口技片段,回答问题。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
10、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 会宾客大宴意少舒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翻译下列句子。(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译文:(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
11、走。译文: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译文: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译文:3.文段句写宾客们的反应有什么作用?4.第句在表达方式上是什么?作用是什么?5.内容理解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把“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我的理解: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狼(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刺骨。途中两狼,缓行甚远。(2)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屠夫 jing_,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藏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
12、眈相向。(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 mng_,意xi_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 mi_,盖以诱敌。1、在文中横线上根据拼音填出汉字。2、解释每组中加点的字:A、盖以诱敌 B、其一犬坐于前 恐前后受其敌满坐寂然 C、骨已尽矣 D、恐前后受其敌 食之不能尽其材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A、而两狼这并驱如故。B、其一犬坐于前。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对下列文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两只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B、乃悟前狼假 mi: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C、弛担持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D、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