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阅读答案2.docx

上传人:1564****060 文档编号:9250183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友人》阅读答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送友人》阅读答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友人》阅读答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友人》阅读答案2.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送友人阅读答案送友人阅读答案1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两首诗在抒发离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哪一种共同的情感?(2分) (2)两首诗都抒发了离别之情,所用表现手法是否一样,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思念家乡之情。 不一样: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衬托离别之情;其次首用早春清爽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赏析诗中所流露的情感。的情感可诗中的详细诗句分析得出。题干已将离别之情排解,从峡口送友人中来时万里同为客一句可知,诗人与友人都是远离家乡的游子;而从送蜀客中自缘身是忆归人一句

2、可知,诗人在思念家乡。故可知两诗都流露出了思乡之情。 试题分析:此题考察对表现手法的赏析。表达手法包括多方面内容,比方修辞、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叙事、谈论)、写作技巧(虚实结合、正反相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等),答复此题只需抓住一点赏析即可。比方,从写景方面,第一首写的是欲尽春的伤春之景,其次首写的是早春的清爽之景。因此,前者是正面衬托,后者是以乐写哀。 拓展 司空曙唐(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今河北省广平县)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

3、遣其爱姬。韦辠节度剑南,辟致幕府。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卢纶,钱起,韩翃。 赏析 峡口送友人是司空曙与好友离别后所作,此诗使用多个意象来描摹当时春天的风光,采纳伤春之景衬托离别之情,写出彼此间的惆怅心情。 首句写眼前景物,点明时间、地点。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说明季节是暮春,去住形象的描绘,写到客、主双方。说明该诗词采纳了正面衬托的手法,衬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颜色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亮突出。第三句转写来时,为下

4、句铺阵,第四句用今日翻成送故人作结,写出彼此间的惆怅心情。选材一般,写法却比拟别致。可见,匠心独用,想象力较为丰富。表达出用伤春之景正面衬托离别之情。 该诗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并蕴含的思想感情。峡口花已飞落,知道春将逝去。惜春之情奠定了全文悲的情调。天际二字让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思念或是生离,泪沾巾将更多的”可能留给了生离。别情总是最伤感最缠绵的,而客中送客更是悲苦深刻。寄身是客本已凄凉,又遇别客情,则比一般的送别更加的悲凄。哀伤自己异乡为客,无论是物质和精神都没有寄予和依靠,缺乏安全感和安定感,总感觉人在虚里飘。难得结交一挚友,可是如今却要话别,别情可谓凄凉入

5、骨。将别情融入自己的身世境况,情感更加的深刻简单。 送友人阅读答案2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赏析。(3分) 17“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落日”则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2分) 诗人和友人在立刻挥手告辞,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仆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很好地渲染了伤离别之情。(3分) (留意:意思大体符合,表述清晰即可。) 7诗中“孤

6、蓬”喻指 (2分) 8以下对这首诗理解不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 A首联描绘了美妙生动的风光,衬托了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B颈联借“游子意”、“故人情”点明白全诗的主旨。 C“挥手自兹去”表达诗人潇洒豪迈,不带缠绵悱恻的哀伤之情。 D该诗表达了李白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哀而不伤。 7(2分)远行的朋友 8(2分)C 送友人阅读答案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列问题。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诗人简介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

7、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1诗的前两句化用了那首诗中名句?这样写有何作用? 2诗的第三句中的“谁言”两字有助于表达的”感情,请作详细分析。 参考答案 1化用了诗经秦风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此写出别时水边晚景,渲染气氛,突出一种冷意,衬托人物因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心情。使用引用(暗引)的修辞手法使诗句的内涵更为深厚(或内容更为丰富)

8、。 2“谁言”即“谁说”,也即“不要说”,句意为不要说从今晚起你我就要离别千里。用“谁言”一反圆满之意,从而表达出对友人的劝慰和对友情的执著(或情意之长、思念之深)。 送友人阅读答案4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阅读训练】: (说明:以下阅读题为综合各处习题整理而成,囊括了本诗相关学问点,特此说明。) (1)首联写景有特色,请结合诗句进展赏析。 (2)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4)如何用颔联写送别之事。 (5)颈

9、联情景交融,试分析。 (6)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7)尾句“班马鸣”的作用? (8)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9)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10)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赏析。(3分) (1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画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1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3) 说说“青山横北郭,山水绕东城”中“青”、“白”、横“、“绕”四字的表达效果。 (14) 怎样理解“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这一意象? (15)“浮云游子意

10、,落日故人情“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 “青山”“白水”从颜色角度写景;动静结合,“横”写出了山的静态,“绕”写出了水流的动态 (2)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地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衬托了的送别之情。 (3)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雪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精确而传神。 (4)其中“别”照顾诗题中的“送”,“孤蓬”是比方手法,照顾诗题中的”“友人”。“蓬”之前用“孤”来限制,精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独无依,行迹无定。 (5)“浮云”“落日”之景与“游子”之“意”、“故人”之“

11、情”交融,拓展意境。 (6)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奇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愿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7)犹作离别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8)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意思对即可) (9)“浮云”象征友人行踪不定,“落日”则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2分) (10)诗人和友人在立刻挥手告辞,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仆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很好地渲染了伤离别之情。(3分) (11)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颜色明媚;“横”字勾画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

12、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12)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奇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愿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13)“青”“白”相间,颜色明媚。“横”字勾画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绘白水的动态,这些词形象的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14)“孤蓬”比方“远行的友人,形象的写出了此地一别后友人就要像篷草那样万里漂泊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 (15)诗人奇妙的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说明心愿。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送友人阅读答案5 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坎坷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

13、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1)简要分析这首诗的首联与蜀道难的首句写法上的不同。 答:_ (2)详细描绘蜀道“坎坷不易行”的是哪几句?试简要分析。 答:_ (3)颈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写得生动传神,含意饱满,表现了多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答:_ (1)本诗的首联只是安静地表达,犹如好友娓娓而谈,感情真诚恳切,“见说”一词显得委婉;蜀道难的首句则是包含剧烈激情的感慨句,以感情剧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2)“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气依傍马头

14、升起翻腾,似腾云驾雾。“起”“生”丽个动词用得极妙,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意对即可) (3)山岩峭壁上突出的林木,枝叶婆娑,覆盖栈道;与“芳树”相照应,形象地表达了春林繁盛芳茂的景象。(言之有理即可) 送友人阅读答案6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际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 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季节的风光?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纳了正面衬托的手法,送

15、蜀客一诗采纳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4简析第一首诗首句峡口花飞欲尽春的作用。(4分) 5两首诗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情感?(4分) 【答案】 (1)季节:暮春。意象:飞花。 (2)思念家乡之情。 (3)同意;司诗用伤春之景正面衬托离别之情;雍诗用早春清爽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景写哀情。不同意;司诗用伤春之景正面衬托离别之情;雍诗也是正面衬托,用早春清爽之景衬托诗人共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4这句是说,峡口的花随风降落,春天快要过去了;(1分)点明时间暮春,地点峡口;(1分)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或营造了消沉悲凉的气氛,衬托了诗人悲戚伤感的心情;(1分)以哀景衬哀情(衬托或衬托)

16、,为下文抒情蓄势。(1分) 5抒发了送别之情;(2份)思念家乡之情。(2分) 【解析】 (1)此题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由于诗词中经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并蕴含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说明季节是暮春。 (2)雍诗身是忆归人,司诗同为客,点明的境况,联系古诗文中客居他乡多有思归之情,即不难概括出答案。 (3)衬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颜色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

17、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亮突出。司诗借暮春季节,飞花漂浮,表达了抒情仆人公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与思归之情;雍诗表达的情感较为简单,既有惜别的悲伤、思乡的伤感,也有对友人得以还乡的喜悦。所借景物为清爽的早春,为乐景。 送友人阅读答案7 送友人出塞 吴伟业 鱼海萧条万里霜,西风一哭断人肠。劝君休望零支塞,木叶山头是家乡。 此去流人路几千,长虹亭外草连天。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 解释 友人因罪流放宁古塔城(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辞官归乡不久的诗人,在吴江垂虹亭置酒相送。 鱼海:即“捕鱼儿海“,远在塞北内蒙古之境。 零支塞:友人出关必经边塞,在今河北迁安县西。 译文 捕鱼海孤独冷落万里都是白霜,

18、西方开头吹响的时候能使人愁断了肠。劝说你走出去后不要回望零支塞,木叶山头就是你的家乡。 发配的人这一走道路有几千里地,长虹古亭的外面荒草连接远处的天际。不知道黑龙江边西风吹拂的雪花中,会不会有江南那样的喊渡船的景象。 试题及阅读答案 (1)零支塞是友人出关必经的边塞,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当友人离去途经此地时,诗人本该劝他“回望”家乡,却不合情理地劝他“休望”,为什么? 答:背井离乡的人途中的回望,只会徒增几分乡关日远、一去难返的哀慨和无望。诗人的劝慰,正是深切地把握了友人出塞时的凄绝心态。反常的劝慰,使思乡之情流徙之苦倍增,这正是的匠心所在。(意思对即可) (2)诗中友人尚未离去,但离后景象已在

19、眼前。这是一种什么景象?运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答:这是一种出塞途中的凄凉景象:在草木萧条的鱼海畔,在寒冽的塞外霜天下,正蹒跚着一个孤独的身影。更从西风如泣中,渲染那流徙天际的“断肠”之悲。主要运用虚拟笔法。 (3)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主要不同?请简析之。(4分) 答:第一首诗运用想象手法,悬拟友人出塞途中的凄凉景象,表现友人肠断天际之伤。(2分)其次首诗运用比照手法,在风雪肆虐的黑水与亭草渡船的江南的比照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流徙生涯的牵挂与担忧。(2分)(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1)其次首诗中“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两句发语惊人,请赏析其妙处。(3分) (2)两首送别诗在构思上有什么

20、不同?请作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 (1)含泪作别,既不叮嘱,也担心慰,而问西风吹拂雪花的黑龙江边,会不会有江南那样的喊渡船的景象,在“黑水”“江南”的惊心对比中,透露出诗人对远出塞外的友人的险恶莫测的流徙生涯,怀有非常深切的牵念和担忧。 (2)两首送别诗,其一从塞外“鱼海”苍凉虚境的悬拟,借反常的劝慰,写流人肠断天际之伤;其二从江南长亭的相送实景点染,借“黑水”“江南”的比照和问语,写诗人送友远徙之悲。 送友人阅读答案8 送友人 薛 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1)诗的前两句化用了什么诗句?这样写有何作用? (2)诗的第三句中的“谁言”两字有

21、助于表达的感情,请作详细分析。 【答案】 (1)化用了诗经?秦风?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此写出别时水边晚景,渲染气氛,突出一种冷意,衬托人物因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心情。使用引用(暗引)的修辞手法使诗句的内涵更为深厚(或内容更为丰富)。 (2)“谁言”即“谁说”,也即“不要说”,句意为不要说从今晚起你我就要离别千里。用“谁言”一反圆满之意,从而表达出对友人的劝慰和对友情的执著(或情意之长、思念之深)。 【作品鉴赏】 昔人曾称道这位“万里桥边女校书”“工绝句,无雌声”。她这首送友人就是一直为人传诵,可与“唐才子”们竞雄的名篇。初读此诗,似清空一气;讽咏久之,便觉短幅中有无限蕴藉,藏很

22、多曲折。薛涛送友人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前两句写别浦晚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可知是秋季。“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这季节相送,当是非常尴尬。诗人登山临水,一则见“水国蒹葭夜有霜”,一则见月照山前明如霜,这一派蒹葭与山色“共苍苍”的景象,令人凛然生寒。 值得留意的.是,此处不尽是写景,句中暗暗兼用了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两句以下的诗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心”,以表达一种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心情。节用诗经而兼包全篇之意王昌龄“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巴陵送李十二)与此诗机杼一样

23、。运用这种引用的修辞手法,就使诗句的内涵大为深厚了 人隔千里,自今夕始。“千里自今夕”一语,使人联想到李益“千里佳期一夕休”的名句,从而体会到诗人无限深情和圆满。这里却加“谁言”二字,好像要一反那圆满之意,不欲作“从今无心爱良夜”的苦语。好像意味着“海内存知已,天际若比邻”,可以“隔千里兮共明月”,是一种慰勉的语调。这与前两句的隐含离伤构成一个曲折,表现出相思情意的执着。 诗中提到“关塞”,大约友人是赴边去吧,那再见自然很不易了,除非相遇梦中。不过美梦也不易求得,行人又远在塞北。“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李白长相思)。“关塞长”使梦魂难以度越,已自不堪,更何况“离梦杳如”,连梦也新来

24、不做。一句之中含层层曲折,将尴尬之情推向高潮。此句的苦语,相对于第三句的慰勉,又是一大曲折。此句音调也很美,“杳如”的“如”不但表状态,而且兼有语助词“兮”字的功用,读来有唱叹之音,协作曲折的诗情,其味尤长。而全诗的诗情进展,是“先紧后宽”(先作苦语,继而宽解),宽而复紧,“首尾相衔,开阖尽变”(艺概。诗概 “绝句于六艺多取风兴,故视它体尤以委曲、含蓄、自然为高。”(艺概。诗概)此诗化用了前人一些名篇成语,使读者感受更丰富;诗意又层层推动,到处曲折,愈转愈深,可谓兼有委曲、含蓄的特点。诗人用语既能翻新又不着痕迹,娓娓道来,不事藻绘,便显得“清”。又善“短语长事”,得吞吐之法,又显得“空”。清空

25、与质实相对立,却与充实无冲突,故耐人玩味。 【】 送友人 薛涛阅读答案 送友人 薛涛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送友人薛涛最终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送友人薛涛前两句哪几个字描写了秋天月夜苍茫悲凉的景象? 薛涛 送友人.诗歌第一二句写景.详细描述这幅图景,并概括所表达的情感。 送友人阅读答案9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际去住泪沾巾。 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7(1)诗交代送别时间、地点的.一句是 。(1分) (2)“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描写在诗有什么作用?(3分) (3)说说诗“天际去住泪沾巾”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

26、己,天际若比邻”两句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答案: 7(1)(1分)峡口花飞欲尽春 (2)(3分)“花飞欲尽春”既交代了送别的季节,又渲染了送别时凄凉悲伤的氛圉,衬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3)(2分)“天际去住泪沾巾”写出司空曙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与惆怅伤感;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则表达其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送友人阅读答案10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湖:指洞庭湖。诗人在湘江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云梦:是出名的大泽,在洞庭湖以北的湖南

27、、湖北境内。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首联写“湖口”所见,先放眼湘江水岸,接着远眺云梦,最终注目孤舟离人,描绘出一幅莽苍阔大的湘江暮色图。 B颈联实写洞庭湖的景象,诗人对洞庭湖水的描绘,流露出对友人一路艰辛的关切;有关星河高悬的描写,则是对孤舟夜渡的遥念。 C尾联由腊月而想到梅花,由“残”而冠以“零落”,取景设喻妙在自然含蓄,表现了诗人自伤之意,念友之情。 D从全诗看,采纳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几种景物纳入同一画面之中,使它们发生内在的联系。 (2)这首诗的.“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这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试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答 (1)B“颈联实写洞庭

28、湖的景象”错误,此写洞庭湖的景象,并非实写,而是由“洞庭船”引发的想象,故而在时间上并不承上,“暮”“雪”不见了。 (2)飞雪暮霭,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气氛;四野茫茫,更显出离人的伶仃:大雁孤飞,象征着友人旅途的孤独艰辛。或用正面衬托,或用反面衬托,或用比兴之法,寄寓自己的伤别之情和对友人的不舍、担忧。诗人通过画面显示特定的意境,既有壮阔生动的自然景象,又有深邃内在的个人情致,到达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 译文: 黄昏时分,湘江水流在暮霭的覆盖之下更加浩渺,两岸漫无边际的芦苇连接着广袤的田野。严冬快要过去了,大雁冲起云梦泽的积雪,预备往北飞去了。在这样的日子里,友人来到洞庭湖边登上了北去的航船。

29、友人归去,一路上将日夜兼程。白天劈波斩浪,顺着水势依山而转;夜里仰视星河,望着星空覆盖着浩瀚的洞庭湖面。梅花凋零腊月将尽,友人回到家刚好赶上新年,与家人团聚将是多么幸福啊。 送友人阅读答案11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中“横”和“绕”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横”勾画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东城而过,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副寥廓秀丽的图景。 2颈联用了什么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偶,情景交融。天空的白云随风

30、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一轮红日缓缓西沉,好像不忍离去,隐喻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尾联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好处? 化用古典诗句,着一“班”字,翻出新意,衬托出缱绻情意。 送友人复习指南 送友人(六年级下)复习指南 送友人 唐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解释: 1.孤蓬:随风飘转的蓬草。这里喻指远行的.朋友。2.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诗句大意: 首联:一抹青山横卧在外城的北面,一湾清水围着东城缓缓而流。(点明白送别的地点和环境。一山,一水,一静,一动,情景交融,更显出送别时的依依之

31、情。) 颔联:此地一别,友人就要像那随风飘转的蓬草,远去万里之外,漂泊不定,音讯难寻了。(“孤蓬”的比方,抒发了诗人离别的感伤和对友人的漂泊天际的深切关切。此联点明“送别”题意,表达对有人的依恋不舍。) 颈联:游子漂泊,就如这天上的浮云,行踪不定,而眼前落日缓缓西沉,好像对山峦和大地无限不舍,就如我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用比方的手法,自然地将眼前景物“浮云”和“落日”融入句中,形象贴切地传达出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不舍。) 尾联:两人上马,挥手告辞,两匹骏马好像也和仆人心愿一样,忍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情意。(以马写人,含蓄而肤浅,言已尽但意无穷,将整首诗的离情别绪推向了最高潮。) 主题思想:

32、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通过描述送别情景,表达出诗人真挚的惜别之情。 送友人阅读答案12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解释】 湖:指洞庭湖。中流:指江心。湘烟:指雾霭。楚田:指田野。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的样子。星汉通宵向水悬:写出了星河灿烂、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 【写作背景】 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 1、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

33、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通过“梅花”寄寓了怎样的情感?(4分) 2、“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解析: 1、意象:暮霭、芦苇、田野。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花寄寓自己坚贞不屈的”品质,表达了自己孤雅高洁的志趣。 2、“独”是单独的意思,这里是友人单独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孤独和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送友人阅读答案13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解释】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4、 答: (1)诗人通过对蒹葭、月光、寒霜山色等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苍凉(悲凉、凄凉、凄清)的秋夜图,为友人的离别渲染了哀痛的气氛。(言之有理即可) (2)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悲伤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寒夜送别自己的友人,此时寒霜满天,山色苍茫,想到友人此去,不知相见何年,不由得悲从中来,心中惆怅。 【解答】 (1)此题考察诗歌画面的描绘。这两句的意思是:水国之夜是覆盖在凄寒的月色之中的,严寒的月色与夜幕覆盖中的山色浑为一色,苍苍茫茫。本句借景抒情。通过“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等词语,写出了了一种秋天月夜之景的苍凉。为全诗

35、奠定了离别感伤的感情基调。 (2)此题考察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可以抓住能表现感情的句子去理解。“离梦杳如关塞长”离别之梦遥远的犹如边塞那么长。把“离梦杳”比作“关塞长”,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悲伤之情。 译文: 水国之夜是覆盖在凄寒的月色之中的,严寒的月色与夜幕覆盖中的山色浑为一色,苍苍茫茫。 友人与自己的千里之别,自是从今日开头了,我的梦杳而去,它能够跨过迢迢关障,追随你到遥远的关塞。 送友人阅读答案1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友人南归 王维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注开元二十五年,朝廷特招

36、孟浩然任荆州从事,时孟浩然已年近五十,对官场生活毫无兴趣,因此告老还乡,王维故写下此诗送别。悬知:料想。倚门望:战国时王孙贾外出求仕,其母说:“你早出晚归我将每天倚门而望,盼你回来。”老莱衣:春秋时楚国隐士老莱子特别孝顺,年已七十,还经常穿上五彩斑斓的衣服,装作婴儿来逗父母快乐。 14、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首联写春天将要过去,大雁已经北飞;“尽”“稀”两字形象地描绘出春去夏来季节转换的特点。 B、颔联写朋友将要与自己分别,回到南方的郢城家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不舍之情。 C、颈联描写楚地稻苗长势很好,菰米也肥嫩饱满,从中可见对友人的羨慕、追随之意。 D、诗歌采撷“雁”“汉水”“稻苗”“菰米”等多种意象来表情达意,物象看似寻常,却寄寓深远 15、请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6分) 答案: 14、C(“艳羡”“追随”之意不存在,颈联倒是有一些对友人的劝勉、安慰之意) 15、衬托。汉水宽阔,友人孤独,一阔一孤,衬托岀友人旅途的孤独。用典。用老莱衣的典故确定和赞扬友人,辞官归家、为父母尽孝的”行为。想象。整首诗以想象贯串全诗。首联想象友人到家时的家乡的景象;颔联、颈联运用想象描写友人家乡的美妙。尾联设想友人双亲倚门而望的情景。(每点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